网络课程
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区别
![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650064d767f5acfa1c7cd4c.png)
多媒体素材资料 虚拟仿真课件 专业学习工具、平台 实训示范性视频资源 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 链接相关专业或学科网站
课程网站的内容组织
三、师生互动 体现教学活动的安排,在线作业和测试的 积累,体现教学应用的真实过程。特别是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业等学习行为,安排的 教学活动能展示学生的参与和对知识的建 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环境。
还有就是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要通过课程网 站完善。 课程网站而不是申报网站要充分体现师生 互动痕迹,例如 布置作业、上交作业、批 改作业等;网上资源足够丰富,能引起学 生学习兴趣;要有丰富的支撑材料,如同 行评价、学生评价、获奖证书等。
课程网站的设计
网络课程要体现教学设计
●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 时注意情境创设; ●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 资源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 “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自主学习设计、 强调“协作学习”; ●要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 策略设计。
网络课程的意义
网络课程是最基本的教学/管理单位,而教学资源则是网络课程建设
的最基本素材,包括授课教案、教学课件、素材案例、实验演示、职 业技能要求等,作业练习、测试试题等,参考资料---如相关网址、参 考文献等;
网络课程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申报精品课程的核心;在我校的教学
平台中,以网络课程为基础,实现网络教学平台和精品课程平台无缝 集成,使得精品课程可以实际应用于校园网教学;各应用模块实现组
申报的关键点
教学录像要体现课堂实训一体的场景,体 现师 生互动交流和兼职教师的参与;抓住 具有代表性的整段或几个片段的教学实景 ;注意教学录像对课程设计思路的体现与 支撑,言行一致。
现有的网络学习形式
![现有的网络学习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ad07036ca2161479171128b2.png)
网络课程是以互联网作为传播的媒介,通过计算 机呈现。因此,应用于互联网的各类技术,特别是 网络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要体现出来。 •体现人文特征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人为本,注重教学过程 的人性化与个性化/jyjs/
二、网络课程结构设计
1 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的内容 •界面设计的规则 2 学习资源设计 异步讨论、同步讨论、课程答疑库、相关的 学习资源、测试题 3 教学策略设计
三、网络课程的现状
•呈现方式单一:教材搬家,电子书 •缺乏标准:SCORM标准 •教学设计不足
四、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
•突出课程属性 未来的健康的网络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学活动及
问 题
情感与态度问题 背景问题
专家访谈
案 同行点评
例 学生反馈
评 价
课堂观察数据 教学注释
例 讨 论 作 业 单
案例教学资源库
相关网站 相关理论
相关研究 相关课件
案例讨论作业单
案例讨论作业单是一种案例教学前的“热身运动 ”,一般在课前发给参与讨论的教师,要求: 1. 独立完成作业单上的问题; 2. 围绕课题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 在观看视频片断前可用5-10分钟的时间讨论作业单
2. 案例片段一般不同于课堂环节,前者围绕案例主题 和焦点来截取,后者依据教学进程来划分。案例片 段描述的是一个完整的课堂事件,其中蕴含着相关 的案例问题;
3. 课堂片段可长可短、可多可少,但一般不宜太多。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任课教师的课后的感想,主要包括: 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之间的偏差,以及造成偏差的原 因;对教学设计的调整和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等;对 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及效果预计。
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网络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5131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f.png)
1.组织实施: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障项目实施所需。
3.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4.成效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评估项目成效,为优化方案提供依据。
五、项目预期成果
(3)课程时长:根据课程难度和知识点数量,合理设置课程时长,保证学习效果。
2.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教师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实时授课,与学习者互动交流。
(2)录播课程:将课程内容制作成视频,供学习者随时观看。
(3)混合式教学:结合在线直播、录播课程和线下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3.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3.确保网络课程的合法合规性,保护学习者权益。
4.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满意度,促进教育公平。
三、设计方案详述
1.课程内容规划
-按照学科门类和教育阶段,系统规划课程体系。
-结合国家教育标准和市场需求,定期更新课程内容。
-强化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代性。
2.教学模式设计
-采用异步在线学习与同步在线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5.合法合规性保障
(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课程内容的合法性。
(2)尊重知识产权,使用正版教材,防止侵权行为。
(3)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维护网络教学秩序。
6.学习支持与服务
(1)提供在线咨询、答疑等服务,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建立学习社区,鼓励学习者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3)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提高技术手段,增强学习体验。
-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网络课程相关知识点总结
![网络课程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71aa0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d.png)
网络课程相关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网络课程概述网络课程,简称网课,是指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等教学要素通过网络传播、交流和使用,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
网络课程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以电子教学媒体为手段,以网络为平台的全新教学模式。
网络课程的特点是灵活、方便、互动性强。
第二部分:网络课程的设计1. 网络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网络课程的设计首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设计者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2. 网络课程的组织结构网络课程的组织结构是指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要设计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者的需求来确定课程的模块结构、课程目标和任务的分解、学习资源的组织和教学活动的安排等。
3. 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者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课程的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4. 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文档、网上课件、互动工具等。
设计者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确保学习资源的品质和有效性。
第三部分:网络课程的实施1. 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和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活动。
设计者要确定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有效性。
2. 网络课程的评价网络课程的评价是指针对课程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的各种评价活动。
设计者可以采用测验、问卷调查、作品评定等方式来对课程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课程改进和提高。
3. 网络课程的管理网络课程的管理是指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
设计者要根据课程的需求和情况做好课程的组织、计划、协调和管理,确保网络课程的顺利实施。
网络基础 课程标准
![网络基础 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b7c17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b.png)
网络基础课程标准网络基础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网络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其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标准旨在明确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方面的规范,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一、课程目标。
网络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具备网络搭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基本能力。
学生应当能够了解网络的发展历史、网络的组成结构、网络的通信方式、网络的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网络问题。
二、课程内容。
网络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史、分类、作用等基本概念;2. 网络结构与协议,介绍网络的结构组成、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族等内容;3. 网络通信技术,介绍网络的传输介质、网络设备、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和广域网等内容;4. 网络安全与管理,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威胁、安全防护措施和网络管理等内容;5. 网络应用与发展,介绍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常见网络应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三、教学要求。
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网络搭建和故障排除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
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包括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
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评价。
网络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可以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课程实施。
网络基础课程的实施应当注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结合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和知识。
慕课与网络课程
![慕课与网络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98ff3f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0.png)
4、开课时间
· 传统网络公开课对上课时间并没有要求,只要你想 学,你都可以学习课程。
· 然而MOOC的课程对时间有要求,每门课都有具体的 开课时间,就像我们在学校的“学期”概念,过了 这一期就要等下次开课才能听咯~并且,老师们一周 会放出一个章节的课程内容,一周上一课,可以合 理规划自己的学习~
5、作业、考试
3、时间
· 传统网络公开课时间通常比较长。由于大部分公开 课是录制的老师在实体课堂上课,时间基本上是几 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这对于时间有限的人们来 说,一下看完这么长的视频要求很高。而且,人们 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这么长时间,所以学习效率会大 大降低。
· MOOC课程的视频大多在10-20分钟内。老师们都会为 MOOC特别录制,教案、课件老师都有重新准备。每 一段视频都在10-20分钟内,照顾到时间不够和容易 分神的人。这样还利于人们利用等车、上学上班等碎 片化时间搞定学习。
MOOC与网络课程的共同点
· 总之,网络教育是一个新 型的、交互的、开放的学习系 统,它对教与学赋予了新的内 涵,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 推动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 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MOOC与网络课程的不同点
· 概念 · 互动 · 时间 · 开课时间 · 作业、考试 · 开课者
1、概念上的不同
· 在MOOC,我们可以和老师和同学们产生互动。如果 你有问题,老师、助教和全世界的同学都会帮你解 答。如果你有建议/吐槽,也会反馈给老师。在这里, 你还可以遇到与你志同道合的同学,并成为朋友。 在MOOC,老师专门面向网络大众录制教学视频,从 内容组织、教学方式上,会更多地照顾不同类型的 学习者。
MOOC与网络课程的区别
共同点: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学 习的过程。
大学生最喜欢的十大网络课程排行榜
![大学生最喜欢的十大网络课程排行榜](https://img.taocdn.com/s3/m/48d402034a7302768e993934.png)
五、大学生最喜欢的十大网络课程排行榜1、小语种网络课程推荐理由:小语种就业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更有网友戏称:学好一门外语方可走天下。
随着英语普及程度的提高,熟练掌握英语的人才的优势已经不像过去一样明显。
而对外贸易、出国留学等不断扩大的对外交流活动又增加了对掌握小语种人才的需求。
学习小语种,是梦想能成为高薪职业者的最佳选择。
2、教师资格证网络课程推荐理由:想做人民教师就必须拿到这个资格证,本课程专为那些还在教师资格证考试路上艰难前行的你提供帮助,涵盖多种考试技巧,本课程适用于全国统考地区,让你一次拿证,终身受益。
3、学历教育网络课程推荐理由:学历意味着机会,很浅显的道理,你肯去努力可是别人不给你机会。
试想一下作低技术含量工作很难有出头的日子,每天只是重复再重复,而高学历的好处是掌握了信息的高端,这就是信息的不对陈。
同样高学历可以很方便的接触到精英阶层,掌握信息的主动权,甚至知道行业的走向,可以提前判断。
不管是哪种专业,拥有高学历,找工作就好找一些,人生的机遇就会增加很多。
4、减肥网络课程推荐理由:这里有最健康最省事的减肥办法,让您减去身上多余的赘肉,还您窈窕身材。
4、跆拳道网络课程推荐理由:防狼必备,三招必倒绝技,让您潇潇洒洒走江湖。
5、网络心理学课程推荐理由: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电脑、手机、平板几乎占据了我们清醒时的大部分时间。
那么,互联网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Google究竟是让我们变聪明还是变笨?随手可记的APP让我们的记忆力是变好还是变差?火星文是语言的退化还是进步?这就是本门课程希望回答的问题,我们将一起探索互联网现象背后的心理学机制。
6、会计网络课程推荐理由:每一项工作老会计都会先操作演示一遍,新人再自己重做一遍。
老会计会检查新人做的情况,勾出错误的地方新人再重做,直到正确为止。
如果新人在做的过程中不懂,也可以随时的问老会计。
这就是传说中的《老会计手把手教做账》学习法!今天我们用高科技的方法把这一传统教学法又复活了!8、乐器演奏网络课程推荐理由:学习演奏乐器的一个原因是实际上它会让你更加聪明。
好的网络课怎样课程设计
![好的网络课怎样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deb81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b.png)
好的网络课怎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网络课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能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包含学习目标、课程活动、互动交流和评价反馈的网络课程大纲。
3.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至少三种网络教学工具,增强网络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网络课程优劣的能力,能够针对现有网络课程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运用课程设计原则,独立设计出一节具有实践意义的网络课程。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网络课程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网络课程的兴趣,认识到网络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观念。
2. 学生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注重公平性和普及性,关注全体学生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3. 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培养自主探究、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课程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使用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课程设计的方法,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四章《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网络课程概述:介绍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定义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网络课程的基本概念。
2. 网络课程设计原则:讲解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学习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活动多样化等。
3. 网络课程构成要素:分析网络课程的五大构成要素,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互动交流和评价反馈。
4. 网络教学工具的应用:介绍常见的网络教学工具,如在线课程平台、直播软件、讨论区等,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工具进行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简介
![网络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5fc39e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8.png)
网络课程简介1 .创业启戴与案例分享课程简介:本系列课程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身边真实的青年创业者分享创业经验教训、畅谈创业历程;第二部分则由若干投资经理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不同的创业方法和技巧,以及创业的必死雷区;第三部分则邀请创新领袖讲解青年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素质。
2 .移动互联网思维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最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行业应用案例以及对劳动者的生产劳动、企业的组织管理、生产工具、企业的经营决策等造成的影响。
本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领域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拓宽学生创新思路,为学员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帮助学生了解移动互联网技术及产品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企业在转型、升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兴技术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本课程还完美引导高校学生入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增加新的可能性。
3,互联网金融零突破课程简介: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本课程包括第三方支付、众筹、供应链金融、网络保险和虚拟货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帮你揭开互联网金融的神秘面纱,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零突破。
4 .创新思维开发与落地课程简介:在学习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脑子就灵;在工作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办法就多;在事业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天地就宽;在修养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形象就好。
具体说来,创新思维能力的有与无,将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与低,将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天地;创新思维能力的超与凡,将决定一个人的勇气谋略;创新思维能力的显与隐,将决定一个人的目标设计。
如何开发个人的创新思维,如何将创新思维完美的实践,本课程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认识不同的创新思维开发与落地。
5 .留学第一课课程简介:想出国留学,担心被留学机构忽悠?留学第一课带你全面剖析留学过程、解读出国留学的猫腻,,带你了解留学的那些事儿。
通过课程学习,帮助每一个“准留学生”避开出国留学的陷阱,更顺利的踏上出国留学之路。
网络安全教育线上课程推荐列表
![网络安全教育线上课程推荐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21376c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e.png)
网络安全教育线上课程推荐列表为了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的线上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应运而生。
这些课程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方式和全面的知识内容,使得学习者能够在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情况下,有效地提升网络安全素养。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门优秀的网络安全教育线上课程。
一、网络安全基础知识课程1. 《网络安全入门课程》本课程由知名技术机构开设,旨在为初学者提供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
课程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入手,详细介绍了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及对策,如密码学、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可以全面了解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具备网络安全防护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 《网络隐私与数据保护》网络隐私与数据保护是当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之一。
本课程以数据泄露、个人隐私保护等为主题,介绍了隐私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并探讨了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保护个人隐私所面临的挑战。
学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隐私,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
二、网络安全攻防课程3. 《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是一门针对网络安全从业人员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详细介绍了黑客的攻击方法和技术,以及常用的防御手段和原理。
学员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将深入了解网络攻击的原理和实践,同时能够掌握常见的防御技术和策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的能力。
4. 《网络漏洞挖掘与利用》本课程是一门高级网络安全课程,主要面向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和渗透测试工程师。
课程内容包括漏洞挖掘的原理与方法、常见漏洞的利用技巧等。
学员通过学习该课程,将掌握漏洞挖掘和利用的核心技术,提高系统安全性,预防潜在的攻击。
三、网络安全管理与策略课程5. 《网络安全管理与法律法规》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网络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适用。
课程内容包括网络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安全意识培训等。
学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全面了解网络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并能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规的网络安全策略。
网络课程的学习方法(一)
![网络课程的学习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efdecd8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8.png)
网络课程的学习方法(一)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提供在线课程。
网络课程具有时间灵活、地点自由、量身定制等优点,不但被成
年人广泛接受,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青睐。
那么,如何在网络课程
中有效地学习呢?以下是一些关于网络课程的学习方法。
1. 有计划地学习
网络课程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容易让人失去学习的节奏和动力。
因此,在学习网络课程时,应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按照计划有序地学习和完成任务。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确保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 建立联系和互动
网络课程虽然让学生更自主地学习,但也会让学生感到孤独和孤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程中提供的交流平台,例如
在线讨论区、作业帮助等,与其他学生、教师建立联系和互动,获取
信息和支持。
3. 耐心阅读并做笔记
网络课程一般是以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的,需要学生耐心阅
读和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重要内容做笔记,以便随时查阅和
整理巩固所学知识点。
4. 加强自我评估
网络课程学习的一个优点是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然而,学生也需要不断加强自我评估和反思,发现不足并寻找改进方法。
例如,在做作业或测试时,可以认真阅读题目,并思考答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总之,学习网络课程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耐心和与他人互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自我认知和促进个人成长。
同时,学生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名词解释网络课程
![名词解释网络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1eb5e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a.png)
名词解释网络课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上学习已经成为受欢迎的学习方式。
网络课程的出现,不仅让学习变得更便捷,也给学员提供了更多选择。
如今,更多教育机构和大学都开设了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包括以名词解释为核心内容的网络课程。
名词解释网络课程是一种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某个名词的学习
方式,它结合当代各种教学资源,以及网络视频技术来提供给学生最专业的指导。
首先,在这种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自学和视频教学相结合,从而加深对某一名词的理解。
网络教材中收集了各种新颖的名词,从学生角度出发,分析和讲解这些名词的意义和使用方式。
其次,网络课程中还提供各种专业性强、深入浅出的解释视频,这些视频由专业的讲师精心准备,深入浅出地讲解名词的意义和使用方式。
最后,在这种网络课程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常用名词的解释。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在线测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名词解释网络课程结合网络教育技术及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各种常用名词。
它提供了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这种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教育模式之外的其他多种学习途径。
- 1 -。
网络课程的特点
![网络课程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4b992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8.png)
网络课程除了应具备课程的一般特点和要求以外,它作为一种网络教学资源,还应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等方面的特点。
1.交互性:网络课程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能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人机交互学习。
2.共享性:网络课程具有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通过Internet,实现全球性的资源共享,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资源共享方式。
3.开放性:网络课程具有结构开放的特点,它不仅可以为学习者展示自身所蕴涵的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还可以将链接扩展到整个Internet上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使学习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全方位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使教师可以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也使学习者可以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和改造。
4.自主性:网络课程具有自主学习的功能,使学习者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网上学习活动,并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评价,获得反馈信息。
5.协作性:网络课程具有协作学习的功能,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不仅能够进行交流研讨,还可以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支持协同创作,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交流。
网络课程是怎么做的
![网络课程是怎么做的](https://img.taocdn.com/s3/m/6d1c28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c.png)
网络课程是怎么做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课程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网络课程中,学员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个性化学习。
那么,网络课程是如何制作的呢?本文将介绍网络课程制作的一般步骤,以及相关的具体技术和工具。
一、确定课程目标与内容制作网络课程的第一步是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教育者需要确定课程的学习目标,制定出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在确定了目标和计划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课程内容,包括教材、课件、实例等。
二、设计课程结构与流程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流程。
在设计课程结构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需求,合理划分课程模块和单元,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设计课程流程时,要确保学员可以方便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学习,同时考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互动。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和技术制作网络课程需要借助一些教学工具和技术来实现,例如,音频、视频、动画、互动式教学等。
根据课程的特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来进行教学材料的制作。
比如,可以使用专业的录音设备和软件来录制音频,使用视频编辑软件来制作教学视频,使用交互式软件来制作互动课件等。
四、制作教学材料制作网络课程的教学材料是关键的一步。
教学材料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来设计,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
教学材料的制作需要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易于理解,同时要注意界面设计的美观和易用性。
此外,教学材料还可以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五、建立学习平台网络课程的学习需要有相应的学习平台。
建立一个易于操作和导航的学习平台是制作网络课程的重要环节。
学习平台需要提供学员的注册、登录、课程浏览、学习进度跟踪等功能。
同时,学习平台还可以提供学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例如讨论区、在线答疑等,以增加学员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感。
六、测试与评估为了确保学员的学习效果,网络课程制作还需要进行测试与评估。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c521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9.png)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课程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为了确保网络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教师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
本文将针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设计进行探讨。
一、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对于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方面:1. 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网络课程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可度量的,并且与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水平相适应。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
2. 确定教学内容:在设计网络课程时,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有层次感、系统性,并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确保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设计教学活动:网络课程教学的活动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确保活动的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设计评估方式:网络课程的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总结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评估方式时,应考虑评估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验、作业、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评估结果的反馈应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高学习效果。
二、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步骤下面是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时的常用步骤:1. 分析目标受众:在设计网络课程之前,教师需要对目标受众进行仔细分析。
了解目标受众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以便更好地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2. 制定教学目标:在分析目标受众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且可度量。
通过设定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全国中小学生网络课程
![全国中小学生网络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23224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0.png)
全国中小学生网络课程
近年来,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广受国内外教育机构的认可和欢迎,而中小学生网络课程的发展则是在网络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技术,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从而使中小学生可以从家中获取充足的教育资源,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提高学习效率,不必受到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网络教育还具有及时和有效的优势,如学生在家中学习时可以与老师有及时的交流,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及时的交流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性和实践性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的自我调整。
随着网络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网络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到复杂的技能训练,都可以在网络课程中完成,比如兴趣课程,游戏开发、编程、3D制作等,学生可以灵活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主学习,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好的应对未来的社会环境。
为了更好的推动中小学生网络课程的发展,教育部将继续加强与各地各级教育部门的合作,推出更多的中小学生网络课程,比如安全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等,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中小学生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更多的
学习机会,由此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应对社会现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历。
在未来,教育部将继续加强对中小学生网络课程的支持,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的区别
![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a5b58d076a20029bd642dd9.png)
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的区别一.从定义上比较:对于网络课程的定义有多种,其中比较全面,科学的定义是: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二,它们各自具有的特征网络课程的特点: 1.交互性2.开放性3.个性化4.协作性5.多媒体化6.超文本性精品课程的特点: 1.它体现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2.它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它形成了成熟高质和原创性的课程体系4.它要求探索先进的、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5.它要求配备开放、互动、高效的教学手段或设施并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6.它要求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制和制度支持。
三,设计原则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二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
我认为网络课程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网络教育特点决定了网络学习即使是协作学习也要在学习者的独立学习基础之上进行。
网络课程设计中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象、观点、数据和资料,并适当地留出空间让学习发挥自由思维活动,才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减少网络学习可能给学习者带来的情感缺失等问题。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设计的网络课程应有多个学习起点和多条学习路径。
建构主义强调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事物的了解或对知识的掌握应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没有必要给学习者设定一个固定的学习起点。
还要给学习者创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氛围,让所有的学习者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成为网络课程的设计者,这样可以使学习者有更强烈的归属感,成就感。
3.情境性原则情境性原则是指网络课程要给学习者提供和显示与其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以利于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索或、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习的质量。
网络课程是怎么做的
![网络课程是怎么做的](https://img.taocdn.com/s3/m/0a158a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2.png)
网络课程是怎么做的网络课程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加灵活和便利的学习方式。
那么,网络课程是如何制作的呢?本文将从策划、设计、录制、编辑和发布等方面介绍网络课程的制作过程。
一、策划阶段网络课程的制作首先需要进行策划,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形式。
在策划阶段,教师或教育机构需要明确课程的主题、学习目标、受众群体以及课程的结构和教学方法等。
策划阶段的核心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学习框架,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设计阶段在确定了课程的整体框架后,接下来是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课程教材的编写、课程教学设计和多媒体素材的准备等。
在设计课程教材时,教师或教育机构需要结合课程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编写相应的教材内容,并采用适合网络课程的格式和风格。
此外,课程教学设计也是设计阶段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确定课程的学习活动、评估方式和教学资源等。
同时,为了丰富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准备一些适用的多媒体素材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录制阶段完成设计阶段后,网络课程制作进入录制阶段。
录制阶段的关键是选择适合的录制设备和录制软件,并进行专业的录制操作。
常见的录制设备包括录音设备、摄像设备和屏幕录制软件等。
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软件进行录制,保证课程的音频质量、视频画面和操作演示的清晰度。
四、编辑阶段录制完成后,接下来是编辑阶段。
编辑阶段主要包括音频、视频和课件的编辑。
音频编辑主要是对录制好的音频进行剪辑和处理,包括消除噪音、添加音效、调整音量等。
视频编辑则是对录制好的视频进行剪辑和处理,包括添加字幕、特效以及视频的合成等。
此外,对课件进行编辑也是编辑阶段的重要内容,通过添加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和视觉效果。
五、发布阶段编辑完成后,网络课程即将进入发布阶段。
在发布阶段,主要是将制作好的课程上传到云平台或者教育平台上,供学习者进行观看和学习。
在选择平台时,需要注意平台的稳定性、用户界面的友好性以及用户隐私的保护等因素。
网络课程的概念
![网络课程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a5a3ec289eb172ded63b773.png)
网络课程的概念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 11 项试用标准简 V 1. 0版 中指出, 网络课程是 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 网络课程还要考虑到由于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 进而产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极大改变. 网络课程首先是 课程 , 它应该包含 课程 的一切特征, 如: 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等; 其次要体现 网络 的这一特点, 构建多媒体化的接近真实生活的自主、协作学习情境,能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开放性; 再次, 网络课程应该体现网络教学的特征, 网络教学的主要特征是非面授教育,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时空上是分离的. 因此, 相应的教学理念、课程的教学设计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 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 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考虑一切问题.总而言之,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网络课程不仅仅包括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学活动。 黄荣怀教授等(2007)在《网上学习发生的条件》一文中指出,“学习应以真实问题为起点,以学习兴趣为动力,以学习活动的体验为外显行为,以分析性思考为内隐行为,以指导和反馈为外部支持”,其中特别强调学习活动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年上半年在线点播培训课程安排表 表1 新教师在线点播培训课程安排表
培训课程 序 号 ID 号 培训课程
序 号
ID 号
新进教师入职培训核心课程——教师职业道德 1 3 5 7 9 11 13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和 高校教师谈师德(林崇德) 浅谈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 师风问题(朱月龙) 信息技术与教师素养 (南国 农) 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和专业成长(李天凤) 以站讲台为天职(冯博琴) 怎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 学教师 (马知恩 ) 中国梦 教育梦 教师梦 (冯宋彻) 新进教师入职培训核心课程——高等教育学 14 16 18 20 22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高益 民) 高等教育的结构(洪成文) 高等教育教学(杨明全)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黄 宇) 高等教育教师与学生(林 杰) 15 17 19 21 23 高等教育的目的(林杰) 高等教育招生与就业(刘宝存) 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谷贤林) 高等教育管理(王璐)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谷贤林) 2 4 6 8 10 12 师德的修炼与实践(辛自强) 教师的素质与修养(颜静兰) 师德修养的若干问题(胡德 海) 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吴文 虎) 教师: 从知识的传授者到生命 的点燃者 (甘德安) 大学生喜爱什么样的老师 (郑 曙光)
3
406
79
303
601
81
263
82
242
83
367
84
461
新教师自我提升——综合素养与职业发展 85 87 488 489 86 88 615 608 高校教师压力管理与教学技能 提升(李伟、邢红军) 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管理与压 力纾解(刘破资、蔺桂瑞、国
刘儒德等) 高校教师师德素养与专业 发展(班华、崔景贵、符惠 明等) 教师嗓音训练及保健 (彭莉 佳)
577
青年教师进阶发展——教育技术 125 576 126 747 MOOC 教学影片制作方法与技巧 (胡东雁)
127
799
慕课建设与教学应用探索 --以《电路原理》慕课为例 128 (于歆杰、王自强、康琳、 张强、陈燕秀) 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汪琼、焦建利、魏民)
643
MOOC 理论与实战(王胜清)
129
586
青年教师进阶发展——综合素养与职业发展 130 715 教师专业发展(刘义兵) 131 605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马 知恩、王建民、徐莉等) 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路径选 择(王建民、张斌贤、马知恩) 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沈红、刘尧、张贤科、李尚 志)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职业 规划(李凤霞、孙亚玲、沈敏 荣等)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规划与健康 成长(刘平青)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董青春、 黄兆信、郑友取) 大学生创业基础的教育教学 (梅强、吴晓义、王建平等)
145
13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陈宁等) 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与论文指 导(张伟刚、宋峰、马秀荣)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的 教学与辅导(蔺桂瑞、管健、 彭萍)
146
611
面向新时代的学生学习指 导及教学方式创新(李芒、 147 王铭玉、傅钢善等) 课程-教室-教师--应用型 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三 大要素(甘德安) 149
473
138
714
655
青年教师进阶发展——学生指导 140 142 364 432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 141 培养(李克东、马知恩等)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与 创新人才培养(张慕葏、冯
5
390 472
143
林、宋宝萍等)
144
603
大学生思维训练与创新能 力培养(冯林、宋宝萍、甘 德安等)
青年教师进阶发展系列课程 青年教师进阶发展——教学与科研 97 696 教学创新策略与方法指导 (余胜泉、李芒等) 能力导向的大学有效课堂 教学(余文森、方元山) 高校有效教学及实施策略 (姚梅林、刘儒德、孙建荣 等) 98 426 大学卓越教学系列----大学教 学法(韩映雄) 大学卓越教学系列——大学教 学法最新实践(韩映雄、张学 新、吴金闪、廖诗评) 大学卓越教学系列----参与式 教学(陈时见等) 大学卓越教学系列——教学设 计的技术与艺术(吴能表、白 智宏) 大学卓越教学系列----课堂教 学的技术与艺术(赵伶俐、李 静) 大学卓越教学系列----展现教 学魅力和构建高效课堂(理工) (张雁云、张萍、陆根书) 大学卓越教学系列----展现教 学魅力和构建高效课堂(文科) (谢利民、孙亚玲、薛克宗) 大学卓越教学系列----学习心 理及其教学实践应用(王铭玉、 伍新春、蔺桂瑞) 大学卓越教学系列----大学生 学习指导(李丹青) 青年教师卓越教学能力的培养 与提升(舒华、邹逢兴、石鸥
99
647
100
821
101
409
102
728
103
752
课程教学范式转变与教学 模式创新 (毛洪涛、 陆根书、 104 傅刚善等) 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文 科)(周游) 106
802
105
635
475
107
309
高校教师教学艺术(文科) 108 (顾沛、 周旺生、 李子奈等) 青年教师教学方法专题 (理 工)(龚沛曾、马知恩、李 芒等) 青年教师教学方法专题 (文 科)(张征、张红峻、李芒 等)
等) 科研方法与项目申报(理工) (吕静、陈清、赵醒村等) 科研方法与项目申报(文科) (曾天山、李建平、高宝立等) 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理工) (刘平青、汤敏慧、王金发等) 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文科) (曾天山、李建平、管健等)
117
149
141
119
148
140
121
610
578
123
362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 素养提升 (马知恩、 孙亚玲、 124 胡卫平等) 慕课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张 剑平、李威仪、于歆杰)
40
796
41
366
42
797
43
727
44
381
45
139
46
355
47
606
48 50 52 54
667 593 501 703
49 51 53 55
697 698 343 732
56
829
57
749
58
631
新教师自我提升——教学与科研 59 413 高校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 力培训(马知恩、张征、洪 成文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伍新春) 教学理论与设计(盛群力) 60 377 高校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培 训(张斌贤、金盛华、姚小玲 等) 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与提升 (傅钢善、彭林、雷庆等) 营造兴趣课堂,实现魅力教学 (赵丽琴、张雁云、盛群力等) 精彩课堂----国家级教学名师 谈教学(马知恩、李尚志、傅 钢善等) 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师教学能 力养成(马陆亭、郑曙光等) 科研方法论与高校教师科学素 养培育(马陆亭、张伟刚、赵 醒村) 新进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素养 提升(理工)(万跃华、张树 永) 新进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素养 提升(文科)(王守仁、孙艳 红)
584
148
845
431
6
表2
序 号 1 ID 号 704
在线点播培训课程安排表
序 ID 培训课程 号 号 359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吴文 虎、冯博琴、南国农等) * 青年教师成长系列 —— 高校青 4 488 年教师师德修养(张慕葏、马知 恩、冯博琴等) *教师素养与形象管理(张奇伟、 刘庆龙等)
新进教师入职培训核心课程——高等教育心理学 24 26 28 大学生认知与思维发展 (彭 华茂) 现代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启 示(方平) 大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建构 (姚梅林) 25 27 29 大学生人格与情绪发展(彭华 茂) 大学生学习动机及其激发(方 平) 常用学习策略与有效教学(刘 儒德)
1
30 32
大学生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的培养(刘儒德) 大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 交往(伍新春)
31 33
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寇 彧) 大学师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伍 新春)
新进教师入职培训核心课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 育政策法规建设的回顾与 反思(张乐天) 依法治国与加强高等教育 政策法规建设(黄忠敬)
75
827
76
428
77
304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理工) (李志民、 李元杰、 78 钟晓流等)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文科) (李志民、 焦建利、 80 杨开城) 数字化教学方案设计与实 施(道焰、王竹立) 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 及案例(焦建利、谢幼如、 赵建华等)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 (张 慕葏、马知恩、冯博琴等) 心理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 的应用(姚梅林、赵丽琴、
718
109
592
110
719
111
591
112
464
113
459
高校新进教师素质培养与 教学能力提升(理工)(张 114 慕葏、姚小玲、熊永红等) 高校新进教师素质培养与 教学能力提升(文科)(张
4
387
115
458
116
450
慕葏、姚小玲、郑寅达等)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与创新(理工)(范钦珊、 118 谌卫军、刘振天等)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与创新(文科)(谌卫军、 120 黄建榕、魏钧等) 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 力的有效策略(赵振宇、宋 峰、李芒等) 122
34
35
高等教育法解读(査海波) 全球化视野下国际高等教育政 策建设(程晋宽)
36
37
新进教师入职培训辅修课程 高校新入职教师的教学适 应性培训 (刘宝存、 林崇德、 39 叶志明) 2015 新教师教学适应性能 力提升(理工)(陆国栋、 郑春燕、陈庆章) 2015 新教师教学适应性能 力提升(文科)(傅钢善、 孙绵涛、蔡铁权、黄甫全) 教与学的理解及应用(李 芒、孙建荣、别敦荣) 高校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 技能(孙亚玲、谢春萍、谭 顶良等) 高校教师必备教学技能与 案例研讨(邢红军) 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陈 时见、王牧华) 高校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 方法(张学政、熊永红等) 大学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 (陈晓端、傅钢善)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蒋重 跃、高宝立、刘曙光、蔡双 立) 学者人生与学术生涯---高校师生科研能力提升通 路(童美松) 新教师自我提升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