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例分析报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案例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案例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这一要求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把数学知识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相结合,让数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切切实实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感受。
二、案例片段分析(一)片段教学片段一:数格子猜想1.数方格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并填写书上80页表格。
(3)反馈汇报数的结果,得出: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4)提出问题:如果平行四边形很大,用数方格的方法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5)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6)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并全班反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7)提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评析:动手操作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学习。
因此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事物,在头脑中产生表象,以动促思,真正做到学生动手,教师参谋,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活”起来。
而数格子的操作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转化和发展。
学生由课堂上的旁观者真正变成了一个参与者,使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课报告2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课报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课报告精选2篇(一)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观课地点:xxx学校观课内容:本次观课的主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授课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师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巧妙地运用学生熟悉的矩形面积公式进行了解释。
然后,教师通过引入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相交于一个点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拆分成两个三角形,并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演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概念介绍结束后,教师通过几个练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结:本次观课中,教师运用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概念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拆分平行四边形为两个三角形,教师让学生理解到求解面积问题可以通过找到等效的图形进行转化,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还设置了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通过解答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运用了适当的引导和提问,激发了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通过本次观课,我受益匪浅。
我学到了如何通过引入具体实例和巧妙运用现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这些经验对我的未来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课报告精选2篇(二)教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数学教材教学目标:1. 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能够正确地描绘平行四边形;2.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四边相等、对边平行、对角线相等;3. 能够解决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简单问题。
小学数学_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数一数、算一算、剪一剪、拼一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的数学思维过程,推导并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图形与图形的联系。
激发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精神、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准备】不同大小平行四边形纸片若干,两两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若干,三角尺、剪刀、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互动交流,你们认为怎样才能在课堂上表现的最棒?上课:(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教师:看到大屏幕,今天我们要学习...?(教师板书课题)教师:什么叫面积?学生: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教师: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公式是?学生: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课件出示)教师:老师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叫面积,不叫面和,面差?学生:因为计算面积都用的是乘法,教师:了不起,非常有价值的发现。
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体积,容积也有积,大家要留心,那时也会用的乘法喔。
今天我们就先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白班上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猜一猜,你觉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学生:先量一量。
教师:量哪些长度?学生:四边的长度、高的长度。
教师:好,就知道你们这么想,老师都给你们量好了。
面积是用乘法,你猜一猜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改怎样算?【设计意图】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案例分析
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发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案例分析长港路小学李丽娜教学背景: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新课程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
在传统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更为看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对几何部分的教学重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
但其本质应该是借助教材的教学素材,在教学中过程中除了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更为主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我们耐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87、88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 它将为后面学习梯形、三角形、圆的面积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教学奠定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已经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平行四边形特征,但其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一定困难,因此,本节课将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全面参与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体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带学生体会尝试学习的快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纸、剪刀、三角板、透明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1境,复习引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例分析报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例分析报告一、成员二、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是五年级第一次出现几何知识,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掌握其特点,知道各部分名称,准确找到对应的底和高,为面积的计算打好基础。
此前学生在四年级时曾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以及周长,面积的计算。
对于四边形学生已经有一定理解。
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存有着差异,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复杂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迁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水平目标:在比一比、动一动中发展空间观点;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初步感知等积转化的思想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感性理解――理性理解――实践应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教学,培养互相合作、交流、评价的意识。
4.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与推导,会使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难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五、上课班级情况:本班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了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六、上课准备情况:为上好本堂课,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实行了充分准备。
1、集体轮流说课2、集体备课3、课件制作:石玉佩黄明秀吴波罗启云陈江艳滕英4、学具准备:黄伟吴志江龙梽芯唐高云吴大勇5、资料收集整理:吴俊杰李成学麻琳灵龙云香七、上课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从而成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八、资源使用情况:1、使用网络资源:从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中获取课件,根据教学设计实行加工、整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课报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课报告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的两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在本次观课报告中,我将介绍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长度和高的乘积来计算。
其中,底边长度指的是底边与其平行边之间的距离,高指的是与底边垂直并与之平行边共面的线段的长度。
在观课中,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实际问题,并通过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解决这些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求解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给定底边长度和高。
老师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 根据所给的底边长度和高,用直尺在纸上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
2. 用尺量取垂直于底边的高,并标记在图上。
3. 用尺测量底边的长度,并标记在图上。
4. 使用尺测量另一对平行边的长度,并标记在图上。
5. 使用尺测量底边与其平行边的距离,并标记在图上。
6. 根据所得到的图形,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老师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引发了我们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思考。
观课中,老师还提醒我们注意一个重要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课堂的讨论和练习,我掌握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和技巧。
我也意识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测量物体的面积时可以应用这个知识。
通过本次观课,我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且意识到了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这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案例及评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案例及评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12~13页的内容。
最近笔者听了一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开课,现将课堂实录进行整理,通过这个实例谈谈我对这堂课的看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所在的学校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校园图)在美丽的校园中还隐含着许多平面图形,你们发现了吗?生:平行四边形、六边形、正方形。
师:你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生: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里有没有正方形?注:左边的草地是正方形。
师:老师告诉你大门左边的草地是长方形的,你能说说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师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师:校门旁边有两块草地,一块是长方形,一块是平行四边形,哪一块的面积大呢?你能猜猜看吗?生:一样大。
师:是不是一样大呢,我们比比看。
【评析: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校门左边的草地是长方形,而课件中显示的草地形状却像正方形,使学生造成了错觉,误认为是正方形。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2、比较两块草地的面积大小。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块纸片,分别是这两个草地的缩影。
学具袋里还准备了透明方格纸和剪刀,透明方格纸上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请各小组选择合适的学具想办法比一比它们面积的大小(小组合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师:她是将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然后把直角三角形移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
再与长方形重叠发现是一样的,大家觉得她的方法怎样?很简便,还有不同的比法吗?生:数格子,都有24格。
师:用不同方法比较这两个草地的面积原来真的一样大,都是24平方米,谁能把这个表格继续完成呢?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具体说说哪里和哪里相同。
生1: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都是6,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都是4,他们的面积都是24。
生2:长方形是由平行四边形演化而来的。
师:你是说平行四边形可以转成长方形,是吗?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案例评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案例评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案例评析一、案例背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以及进一步学习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学习面积的一个主要思想方法——“转化”,有利于后续学习。
在西师版新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被安排到了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第一课时。
教材在编排上是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行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五年级上册的学生,大多数的年龄已满10岁,有一定的数学抽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与他人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进行合作、协作,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二、案例描述(一)情境引入,质疑引新师: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图形?生:池塘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
生:房子右面的墙面是一个三角形加一个长方形。
生:麦田的形状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师: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请猜想一下。
生: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斜边。
生: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评析】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教师谨遵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观察主题图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寻找数学的原形,并根据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让学生回忆公式,为学习新知作下了很好的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1、小组合作师:请同学们拿出1号平行四边形纸片及剪刀,以学习小组为形式,自己动手,剪剪拼拼,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完成《导学单》。
比一比,看一看,哪一个小组最能干,拼得又对又快?(师巡视,生小组活动。
)……【评析】“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没有简单直接地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没有让学生看书学习公式,而是设计了很巧妙的《导学单》,让学生自己猜想、动手、验证自己的结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及反思5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及反思5让学生的思维在探索中提炼升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及反思武汉市汉阳区铁桥小学何晶【设计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的内容。
教材分后三个步骤精心安排:一、从主题图中导入一个实际问题:两个花坛哪一个小?明确提出如何排序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二、用数方格的方法排序面积;三、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明确提出“不数方格能够无法排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通过操作方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为一个长方形,找到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论出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本课主要教学p79―81页内容及基准1,练十五第1―4题。
(如下图):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基础。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让学生经历沿高剪开,平移,拼成长方形的过程,而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让学生交流,充分联想,并经历验证概括等环节,从而使其思维在探索中得以提炼升华。
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79-p81内容及例1,练习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1、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融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培育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前教育幼儿园教学课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
件?
(简要写出围绕所要研究的主题搜集的课堂教学
信息,并简要反思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课程教学
要怎么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我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先
出示一个已经画过方格的不规则图形,采用数方格的方
法知道其面积,紧接我把这一图形反过来,问:“如果
细描述这个学习活动如何开展,并描述您针对上述学生
学习活动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
一、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1.什么是面积?
2.请同学翻书到 80 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
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 3 米,宽是 2 米,
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
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 6 平方米,平行四边形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奠定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用。
教学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按最新版《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维度)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
教学目标 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三步: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让他们测 量出需要的数据,求其面积,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脑、 手、口,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
第四步:想办法验证自己求的面积是否正确?有的 学生剪、拼,有的学生看书帮忙,有的小组商议,学习 气氛热烈,很快积吗?略停了一
会,其中一生说把凸出的部分剪下来补到凹的地方,这
样割补的前后图形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也把一个
课例研究综 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已学的图形,学生顿时恍然大悟,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以及案例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以及案例分析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中学数学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面积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问题解决法: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平行四边形模型、直尺、剪刀、彩笔等。
2.教学素材:相关的生活实例图片、PPT课件等。
3.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概念,如操场的面积、房间的面积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 × 高。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公式中的各个要素:底、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每人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用彩笔测量其底和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及反思1. 引言平行四边形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计算其面积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2. 教学目标在介绍教学案例之前,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概念。
3. 教学案例3.1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教材、黑板、彩色粉笔、图形模型等。
3.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铺地板砖、涂墙壁等场景中,需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步骤二:引入概念在引入概念之前,先回顾一下梯形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与梯形不同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展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示意图,用于引入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引导他们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步骤三:计算方法在引入概念后,需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让学生观察图形,在黑板上绘制相应的示意图;2.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并观察三角形的特征;3.鼓励学生总结两个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4.结合示意图,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
步骤四:练习和应用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后,进行练习和应用的环节。
选择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解决。
例如,校园景观设计中需要计算湖泊的面积、建筑设计中需要计算底层平台的面积等。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3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案例相对简单,但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并掌握计算方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师在引入概念时可以更多地充分利用学生的思考力,通过提问和让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互动,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问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课例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课例分析一、分析教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打下基础。
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掌握4~6学段空间与图形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能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能力目标:理解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能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分析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1、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例分析报告
州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班第四小组
一、成员
黄明秀吴波罗启云滕英吴志江龙云香唐高云吴大勇石玉佩黄伟陈江艳麻琳灵吴俊杰龙梽芯李成学
二、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是五年级第一次出现几何知识,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其特点,知道各部分名称,正确找到对应的底和高,为面积的计算打好基础。
此前学生在四年级时曾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以及周长,面积的计算。
对于四边形学生已经有一定认识。
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存在着差异,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而言是比较复杂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迁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在比一比、动一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初步感知等积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应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教学,培养互相合作、交流、评价的意识。
4.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与推导,会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难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
五、上课班级情况:本班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了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六、上课准备情况:为上好本堂课,我们小组分工合作进行了充分准备。
1、集体轮流说课
2、集体备课
3、课件制作:石玉佩黄明秀吴波罗启云陈江艳滕英
4、学具准备:黄伟吴志江龙梽芯唐高云吴大勇
5、资料收集整理:吴俊杰李成学麻琳灵龙云香
七、上课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从而成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八、资源运用情况:1、运用网络资源:从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中获取课件,根据教学设计进行加工、整理。
2、应用信息化教学环境: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直观呈现拼接、割补等过程。
成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3、应用素材类教学资源:本节课最大教学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准备了平行四边形学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索新知,把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可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
九、应用的教学策略:1、采用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自主操作、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中解决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2、合作教学策略: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汇报中得到启发和帮助,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相互提醒。
直到问题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功突破了本节课知识的难点。
3、抛锚式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师抛出,如何把平行四边形拼剪成我们所学过的什么图形?让学生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立即解决问题。
利用这个策略让学生直接进入学习主题。
十、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建构知识的规律,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