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高一-部编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1.教材:《六国论》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苏洵撰写《六国论》这篇政论文的目的是借古讽今,警醒北宋统治者。
全篇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反复论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学生:学生经过高一的学习,已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字词。
因此,本设计重点在于结合文体特征,带领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以读促写,引导学生理解论说文的观点表达,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通过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能翻译出“赂、速、为”等重点字词,学习推断实词意思的方法。
2.通过自主打分,讨论评析,借助“鱼骨图”,梳理出作者严密的论证思路,学习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明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3.通过比较阅读苏轼、苏辙和李桢的《六国论》,合作探究六国破灭的具体原因,学生能够学有所思,学会审视历史。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逐步深入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逻辑严密的论证思路。
2.难点:比较阅读多篇《六国论》,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审视历史。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具:ppt、任务卡七、课前预习:1、查阅工具书,了解写作背景,疏通全文,圈画出难理解的地方和适当评注出对文本内容的认识。
2、根据提供的议论文评分标准,给文章打分。
八、教学过程(一)任务一:导入,引入新课学习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霸天下,国与国之间战争不断。
战国七雄为什么最终演变为秦国的一枝独秀?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预设1:历史课上学到过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预设2: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其它六国西部,进可攻,退可守。
(ppt顺势展示春秋战国时期地图)…教师总结点评引入课文: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苏洵是怎样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任务二:初步感知文本活动一:检查预习1.学生自主朗读,同桌讨论预习时标记的生字词,不能解决的或认为是重要的字词,推选代表上黑板板书,要求简明扼要清楚,句子不能整抄。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八单元16.2六国论(2)教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讨论板、问卷调查等,方便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习。
(4)史料文献:提供一些六国时期的史料文献,供学生进行查阅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史学研究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六国论(2)》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国家兴衰的奥秘。
在今天的教学结束后,我计划进行一系列的反思活动,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会要求学生填写一份教学反馈问卷,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感觉和学习效果。这将帮助我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其次,我还会组织一次教师之间的教学讨论会,与其他教师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将使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我的教学,并找到可能的改进之处。
1.学生对六国灭亡原因的理解程度,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看他们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合理地支持自己的论点。
3.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析,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运用史料,并进行批判性思考。
在反馈时,我会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以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例如,如果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我会指导他们如何更准确地解读史料,并教给他们一些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在逻辑推理题目的解答中逻辑思维不清晰,我会建议他们如何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思路,并给出一些逻辑推理的技巧。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学案
《六国论》教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感受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教学设想:1.紧扣文体,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2.以读促解,通过诵读理解文本。
3.初步体会文本艺术魅力,感受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课前预习:一、预习积累1、加点注音赂(lù)暴( p ù )霜露反间(jiàn)计洎(jì)2、通假字暴(曝)霜露暴秦之欲无厌(餍)当(倘)与秦相交3、词语解释。
实词:弊在赂秦(弊端)赂秦而力亏(亏损)破灭之道也(原因)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决定)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运数)智力孤危(智谋和力量)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终继五国迁灭(灭亡)始速(招致)祸焉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例)虚词:然则诸侯之地有限(助词,的)率赂秦耶(语气助词,表反问兼设问)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以前)盖失强援(副词,表推测,大概)至于(古今异义,至,到;于,介词,引出对象)五战于秦(介词,和)4、词类活用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5、特殊句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洎牧以谗诛(被动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学习过程:一、课前铺垫。
问题设置:读过的书中,有没有一部经典作品对你的人生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呢?产生了什么影响?能给大家谈谈吗?师生交流。
教师略谈:对老师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他让老师懂得,努力追求,改变自我,改变命运。
二、导语。
富有永恒生命力的经典不仅能告诉我们真理,更能启迪我们思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苏洵的经典作品《六国论》(课件展示课题),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能让我们思索什么。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本。
㈠文言文贵在诵读,诵读时应注意以下要求(课件展示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和情感。
㈡感知、疏通(1-2段)文本。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8单元8.16.2《六国论》教案(1)
8.16.2 《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课文。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苏洵在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意在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抵抗。
文章借古讽今,切中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学生对国家兴亡的深入思考。
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梳理文章脉络,学习借古讽今的写作方法。
3.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培养学生关心天下兴亡的历史责任感。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句意思,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重在说理,对高一学生来说,趣味性不强。
主题明确,课本注释十分详细,难点也不多,课前疏通文意以及文言基础知识整理部分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六国论》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都学过中国历史,大家知道,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
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
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
那就是《六国论》。
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的精辟与广博。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里,杜牧用此六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
第八单元第七节《六国论》第二课时教案
《六国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六国论
教学目标
1.积累各类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层次,学习运用分论点,掌握引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3.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史料补充: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三、巩固提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但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古论今。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以“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于:比。
而:却。
犹:还。
可以:可以凭借。
苟:如果。
以:凭借。
下:名作动,降低身份。
《六国论 》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六国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苏洵及时代背景。
2、在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的基础上,翻译全文;3、归纳各段段意并理清课文结构。
[学习重点]在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的基础上,翻译全文.[学习难点]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二、作者介绍: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高一下册第八单元《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和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3、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语:有这样一首短诗:“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
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这首诗也高度概述了苏洵大器晚成、“不负劳半生”的生平经历。
其中,“言兵六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
那么,苏洵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发出了怎样的“奇声”呢?二、自主学习内容1、作家作品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2、写作背景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
其时, 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 但北有契丹( 大辽) , 西有西夏, 它们不断骚扰, 国家不得安宁。
1004 年, 大辽举兵攻宋, 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 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
形势如此有利, 真宗却一味求和, 订下“澶渊之盟”, 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 绢20 万匹。
自此, 抗敌卫国志气锐减, 委曲求全之风日上。
后辽又连连加码, 宋均慨然应答。
1044 年, 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 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
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 以物供敌, 以钱富敌。
16.2《六国论》教案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鉴赏文章的论证艺术手法2. 领会作者的观点以及借古鉴今的写作意图教学重点:鉴赏文章的论证艺术手法教学难点:鉴赏文章的论证艺术手法,领会作者的观点以及借古鉴今的写作意图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八单元首页,在本单元里我们能听到古代文人不同的声音,他们直言进谏,剖白心迹。
他们立足现实,评说盛衰。
今天,我们的历史坐标将定位于北宋时期,,来倾听宋代文学家苏洵发出的理性的声音。
让我们走进他的《六国论》(师板书)二、解题师:先看题目,(文体特点)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
三、明确学习目标师:咱们了解了本文的内容是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那作者苏洵为什么要分析六国灭亡,他是如何层层剖析的呢,本课的学习目标——1.鉴赏文章的论证艺术手法2. 领会作者的观点以及借古鉴今的写作意图四、教学过程(一)走进文本1. 解读第一段师:《六国论》既然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通读第一段,从原文中寻找六国灭亡的原因。
生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生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生4: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师:大家找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我们看出苏洵在第一段单刀直入提出中心论点,即——生齐:“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师:然后,作者提出了两个分论点是什么?生齐:一个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个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师:作者进而斩钉截铁地重申:故曰弊在赂秦也。
(让我们齐读第一段,领会这位文人简洁有力的观点)2.解读第二段师:综观第一段,,开章明义。
寥寥几句却如此严密。
通过前文我们得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主要是用第二段来证明这个分论点。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6.2《 六国论》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16.2 六国论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2、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虛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审美鉴賞与创造: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首长诗:“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
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
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
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
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这首诗叙述了苏洵父子刻苦读书、终于中举名震京城的故事。
也有这样一首短诗:“大器晩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
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这首诗也高度概述了苏洵大器晚成、“不负劳半生”的生平经历。
其中,“言兵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
那么,苏洵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发出怎样的“奇声”呢?我们走近苏洵,走进《六国论》去体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写作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岀,于是统治者橫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內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
三、作者介绍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
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高一下册第八单元《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层次,学习运用分论点,掌握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2、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3、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一、导入新课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二、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字明允,号老泉。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有《嘉祐集》。
2、文体“论”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3、背景北宋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的时代,北宋每年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委婉提醒当朝统治者。
补充:战国后期,全国实现统一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秦经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六国曾“合纵”抗秦,但各有打算,联合并不巩固。
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全面发动了对六国的剿灭战。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案:16.2 《六国论》
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6.2 *六国论苏洵教学设计课型:新课复习实验讲评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1.语言素养目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思维素养目标: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文化素养目标:了解苏洵的人生经历和其作品的精神内涵,感悟古人对待历史的态度。
4.审美素养目标: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刺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2、写作背景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作者介绍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道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2)-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学设计课文简介:本文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撰写此文的真正目的,理解其借古讽今、反对求和的思想。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通过对比逐层展开论述的行文方式。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分析本文对比论证、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撰写文章的真正目的,及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
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
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
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
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
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
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
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有《嘉祐集》行世。
2、题解六国:即齐楚燕赵魏韩。
秦统一六国的经过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用了十年时间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
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
3、创作背景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六国论(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案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2.重点学习本文丰富的论证方法、严密的论证过程;3.体会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
导入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洵的《六国论》。
一、文化常识积累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27岁开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异等,皆不中。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苏洵因此名声大噪。
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包括: 。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写作背景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
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
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
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
真宗景德元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威胁汴京开封。
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仁宗庆历二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庆历三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六国论》教案篇一第一课时知识目标疏通文言字词句,归纳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德育目标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1、掌握一些文言知识和个别句子的翻译是难点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讨论法教学步骤一、导入唐太宗曾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何以史为镜,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的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统,且看苏洵的《六国论》。
二、跟读课文录音,注意读清句读、读出情感。
三、学生自读课文,读时要求对照注解,疏通文意,并圈画勾点出自己难以解决的疑难字词,老师巡视时提出共同解决。
四、老师通过多媒体显示本文重要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句子翻译,学生讨论加以解决。
五、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赏析结构。
六、结合课后的“赏析示例”,理清文章的脉络。
1、提问: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别从两个个方面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
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2、问:文章的第二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问:文章的第三段的内容与第一段的哪句话意思相吻合?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文章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第四段是对上面论证的总结和深化。
理清文章的结构,多媒体显示结构图。
在议论文中我们还要学习论证方法,请同学们思考本文运用几种论证方法?明确: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喻证法。
5、思考探究:从本文的题目可以看出文章是要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按理文章写到第三段就论证完整了,第四段如仅作上文的收尾,完全可以简化,可是文章不但论证得比较具体,而且作进一步的引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教学目标: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梳理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2. 理解本篇政论的写作目的。
教学难点:本文借古讽今所表现的思想──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板书】六国论苏洵二、背景知识1.作者介绍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①“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②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③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幻灯片】3.介绍背景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
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
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幻灯片】三、文本研读1.正音正字:赂(lu)率(shuai,全都,一概)暴(pu,暴露)厥(jue,他的)洎(ji,及、到)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2.梳理文本思路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幻灯片】3.一、二段中重要词句: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4.研习第一段:【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提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提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幻灯片】背诵第一自然段。
5.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提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提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幻灯片】四、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一、文本研读1.研读第三段。
(1)重要词句: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
迁灭即灭亡。
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斯用兵之效.(功效)也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始速.(招致,动词)祸焉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2)内容研习【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提问】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幻灯片】【提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幻灯片】齐读本段。
2.研习第四段。
(1)重要词句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2)研习内容【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
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幻灯片】齐读、背诵。
3.研习第五段。
(1)重要词句: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幻灯片】二、探究本文的论证特点【提问】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论证“赂秦而力亏”的呢?【明确】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得出结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这是用对比论证从作战部署的不明确这一方面论述的。
接着说对于祖先辛苦得来的土地“子孙视之不甚惜”,得出“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的事实。
从诸侯守土意识不强来论证第一个分论点。
然后说“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诸侯们对割地后果认识不足。
最后用引用论证“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来论证“赂秦而力亏”的道理。
【幻灯片】【提问】第三段又是如何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呢?【明确】齐,“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燕、赵,共同点是“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燕灭亡是因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是因为“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
【幻灯片】三、课堂总结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文章一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说明论点,然后分承论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文章富于变化,曲折有致。
文中先后采用提问、设问、假设、感叹等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说明问题,起伏多姿,活泼新颖。
突出的问题,还用对比的方法论证,选材典型,描述生动,说服力很强。
文章结尾,借古讽今,颇富于启发性。
当然,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影响,作者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如对秦统一六国,看不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帝王开国,看不清掠夺剥削的本来面目;对“谋士”“奇才”乃至帝王统治者,寄以过高的幻想等,都是我们所要扬弃的。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借古讽今。
所以强调六国的败亡,主要由于“赂秦”。
其实,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不重视改革,因循保守,又不能坚持“合纵”的联合抗秦的策略,以至被秦各个击破。
四、延伸作业阅读苏洵的《六国论》,试从文体、立论的侧重点、论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四方面和贾谊的《过秦论》作一比较。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从秦亡的教训“过秦”的角度立意,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借古规汉:建议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幻灯片】五、板书设计大欲大患固不在战强弱胜负赂秦力亏奉之弥繁不战韩魏楚破灭之道侵之愈急已判以地事秦六国破灭抱薪救火非兵不利战不善齐人与嬴终继迁灭弊在赂秦不赂秦者不助五国势所不免以赂者丧燕谴刺客齐燕赵(盖失强援始速祸焉智力孤危不能独完)赵失良将战败而亡用武不终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