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无锡市为例作者:邓斐乐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4期邓斐乐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影响力的窗口,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

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文化旅游产业即对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设施以及有关的风土民情、民俗礼仪等)进行开发、营销和推广的过程。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一)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影响力的窗口,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二)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助力“以文兴旅,以文促旅”成为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并进的基本模式,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融大众性、亲和性、品位性、易传播性于一体,是旅游业借以“造势”、展示形象、树立品牌的有效途径。

(三)文化旅游产业是传统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十五”期间乃至相当长时期内国家重点发展方向。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是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单一的度假旅游形式已经逐步被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探险旅游所代替,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文化旅游,说明文化才是旅游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必须凭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吸引旅游者,实现传统旅游产业的升级。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席婷婷【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业经历了起步、发展、腾飞、低迷、复苏、成熟几个阶段,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作为金融危机后首个旅游业复苏地,亚太地区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世界旅游格局中的新巨头,其间中国旅游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世界及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于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世界旅游格局变化、中国旅游发展态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市场论坛》【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国内外;旅游业;现状;前景【作者】席婷婷【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8(一)旅游发展现状1.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以来,全球旅游业从金融危机影响中迅速复苏,旅游各项指标均持续上涨。

据UNWTO统计,2010-2015年,国际旅游人数实现六连增,年均增长率均大于4%;2015年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综合贡献7.8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10%;旅游业创造2.84亿个就业岗位,占就业总量的9.5%。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俨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2. 世界旅游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欧洲和北美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两大旅游胜地,是全球旅游市场的“双雄”。

随着亚太地区旅游业的日益崛起,世界旅游格局发生变化,旅游重心加速向亚太转移。

从1990年到2015年,亚太地区接待游客人次占全球份额从12%增长到23%,增速一度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第三首选目的地,从而形成欧洲、北美、亚太“三足鼎立”的世界旅游市场新格局。

3.全球“大众旅游消费”时代已经悄然而至首先,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2016年全球有近90个国家跻身中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其次,随着各国休假制度的完善,以法国为例,法国人每年总共享有约150天的假日,全球居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第三,国际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旅游出游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文化产业发展的六个新态势

文化产业发展的六个新态势
中国国情国力|ZGGQGL
文化产业发展的六个新态势
◎范周
摘要:今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又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集中在政策体 制、产业结构、文化贸易、产业形态、产业内容和文化消费六方面。这六个新态势在很大程度上也映射 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创新;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 A
产业内容方面
科技推动促进文化产业外延不断拓展,为文化 产业研究提供新视野和新空间。“互联网+”是知识 社会创新驱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 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产生极 其巨大的影响。其对文化产业的表达和传播形态提 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对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提供了 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网络红人、网络直播、新媒 体、自媒体、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 现实和AI人工智能,以及基于社交网络和分享经济 的文化服务和商业模式等一系列新事物的诞生,不 断与文化产业碰撞出创意的火花,为文化产业从业 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新视野。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截至今年 上半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
文化贸易方面
文化产业呈突飞猛进发展态势,从数量到结构 再到文化产品内容,都取得明显进展。据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统计报告,自2013年起,我国已成为全球 文化产品最大出口国,近几年我国主要文化产品出 口额仍持续增长。同时,文化产品出口模式也朝着 多元化方向发展,如利用国际书展、电影节等国际 化平台来展示我国文化产品,已成为推动对外文化 贸易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通过直接投资、收购 兼并等方式积极拓展海外文化市场,扩大我国文化 品牌知名度,也为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多 的机会。 据国家电影局提供的数据,2015年国产影片海 外销售收入27.7亿元,比2014年增长48.13%。今年 年初,万达集团正式宣布耗资35亿美元100%收购美 国好莱坞中型制片公司传奇影业,成为迄今中国企 业在海外文化并购领域的最大一单。随后,万达集 团与索尼影视娱乐旗下Motion Picture Group宣布达成 战略合作,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与好莱坞主流电影 企业达成开放式的合作投资,创造全球电影产业新 模式。类似的中资企业还有好几家。仔细观察海外 投资项目,被收购的公司基本都位于产业链上游, 这些花费重金布局IP产业的大型公司,看中的正是 产品价值衍生与深度开发的无穷潜力。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孙卫梅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08期[摘要]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当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了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效果的有效对策,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325-011 前言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如何更好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整体效果。

2 概述在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到大发展、大融合的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围绕推动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扶持政策。

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做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这些政策的执行和实施都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鼓励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升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进入新常态。

3 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3.1 唐山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唐山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 A级以上景区34处(其中4A级景区8处)、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家、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处,特色乡村旅游村(镇)15个。

这些旅游产品支撑起了唐山北、中、南三大旅游板块总体形象。

具有人文景观资源底蕴深厚、自然景观资源类型多样、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地方文化资源丰富、传统饮食资源特色鲜明等特点。

3.2 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目前,与文化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产业要素市场等尚未建立,管理机制不健全,文化旅游业的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等还未形成,由于低水平开发导致对文化资源的损害和浪费极为严重。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完美详细版)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完美详细版)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本文为word模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目录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1、入境游2、出境游3、国内游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旅游信息获取(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3)旅游导航(4)旅游营销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1、旅游+金融2、旅游+医疗3、旅游+房产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

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 干货版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 干货版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 干货版2016-05-24 08:48:14来源:中国旅游报手机阅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转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大转变展示中国旅游业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转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

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约2亿人次扩大到2015年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表5);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国内游客数量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推动中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成为世界上拥有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

国内旅游收入也从1985年的约8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200亿元,增长了426.5倍,年均增长22.4%。

201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85.8%,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

(二)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游发展成为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出境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

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已形成入境与出境两大旅游市场并重活跃的发展格局。

从入境市场看,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旅游入境接待国。

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136.5亿美元,增长431倍,年均增长17.8%。

(表6、表7)从出境市场看,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客源输出国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2016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2016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目录一.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概述二.世界旅游业发展概况三.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四.中国旅游业竞争企业分析五.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六.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第一章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概述一.旅游的定义论述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具体来说,“旅”是指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产生位移;“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

二者合起来即为旅游。

2.旅游者的定义因为旅游是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所以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

二.旅游业相关概述1.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2.旅游业的特征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

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

从整体上看,旅游业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多个环节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

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1)依赖性;1)旅游业依赖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的基础建设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周全完善才能给旅游者带来更高的视觉和体验感受。

2)旅游业也依赖于社会不同人群所反映出来的互动信息。

比如:现在的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表现出了对国外旅游、游学的需求;更多的中年人开始选择自由行、自驾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对自然风光的观赏旅游。

(2)综合性旅游酒店、交通、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体现了旅游业的综合性。

中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程玉

中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程玉

2020年3月(第34卷第3期)Mar.,2020(Vol.34,No.3)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中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程玉,杨勇,刘震,熊丹丹(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62)摘要: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前以外事接待为使命,改革开放后依次实现了从外事接待向经济建设的任务转变、从事业管理向市场经济的职能转变、从产品旅游向旅游产业的理念转变以及从经济产业向民生服务的主题转变。

基本经验在于从国情出发、至民情落脚,坚持改革开放国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

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表现为,发展宗旨从经济导向转变为以旅游者为中心,发展模式从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资源依赖从传统生产要素转变为多元要素,产业结构内涵从偏“量”的积累转变为重“质”的提升,旅游业与科技的关系由松散的环节关联转变为紧密的系统关联等。

未来可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需效率,激活市场主体、增强企业信心,构建管理网络、实现协同发展,把握时代特征、聚焦关键领域等方面,实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中国旅游业;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20)03-0001-09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ourism in ChinaCHENG Yu ,YANG Yong ,LIU Zhen ,XIONG Dan-dan(Business School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the mission of foreign reception between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task transformation from foreign re⁃cep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from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o market economy ,the concept transformation from product tourism to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theme transformation from economic industry to people's livelihood service.The basic experience of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includes proceeding from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o the people's well-being ,adhering to the national policy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correct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etc.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are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hange of development tenet from economic orientation to the tourist centered ,the change of development mode from the government-led to the market-led ,the change of resource depen⁃dence from traditional factors of production to multiple factors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notation from quanti⁃ty accumulation to quality promotion ,and the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loose links association to close systematic association ,etc.In the futur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an be realized by ,firstly ,improving top-level design and strengthening system guarantee ;secondly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the matching efficiency of supply and demand ;thirdly ,activating market subjects and en⁃hancing enterprise confidence ;fourthly ,building management network and achieving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fifthly ,grasping the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focusing on key areas ,etc.Key words :tourism in China ;tourism development ;retrospect and prospect一、引言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国家形象和社会风貌焕然一新。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文旅产业是指以文化和旅游为核心,结合其他相关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产业链和供应链。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文旅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一方面,我国旅游业逐渐走向蓬勃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1.08亿人次,同比增长7.5%;旅游总收入达到5.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繁荣,如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我国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包括影视娱乐、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等领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7%,总产值达到6.4万亿元。

影视、游戏、音乐、艺术品等文化产品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文化创意产业也逐步崭露头角。

同时,文旅产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6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发展文旅融合产业的目标和方向。

各地纷纷建设文化旅游示范区或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文旅产业的金融和税收支持力度,为文旅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然而,文旅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一些景区和文化遗址面临过度开发和商业化问题,造成了环境破坏和文化传承的困境。

二是产业链和供应链不够完善。

文旅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个领域和环节,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合作,但目前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还不够紧密,产业链和供应链亟待完善。

三是人才短缺问题。

文旅产业要求具备多领域和跨行业的综合能力,但目前相关人才短缺,人才培养和引进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综上所述,文旅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文旅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环境保障。

旅游业发展与政策分析

旅游业发展与政策分析

旅游业发展与政策分析一、综述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快速发展的跨国家产业之一,并且是全球最大的行业之一。

据悉,旅游业现已占据全球GDP的10%以上,为全球就业岗位提供了1800万个职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和政策层面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二、宏观层面分析1、市场趋势中国的旅游市场呈现出两个显著的趋势。

首先,个人旅游开始成为最主流的旅游方式。

其次,互联网和手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旅游服务成为了最主要的预订手段。

据悉,2016年国内的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5万亿人民币,并且还在继续增长。

未来的几年里,中国的旅游业仍将逐渐转向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市场。

2、目的地从地域的角度来看,旅游市场最大的增长潜力仍然是在亚洲。

除了日本、韩国和泰国等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外,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增长速度也非常迅速。

而中国自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2016年,中国国内游客已经超过了10亿人次。

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也在快速增长。

3、旅游产品和服务中国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正在打破以往的传统局限。

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提供具有独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各种主题旅游、文化体验、定制化旅游产品等。

由此可见,中国的旅游业正在从大众化向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化方向发展。

三、政策层面分析1、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政策。

2016年,《“十三五”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规划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新方向,将旅游业作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要产业,并致力于打造民族旅游品牌。

2、旅游交通发展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中国政府也非常注重加强旅游交通的建设。

2016年,中国推出了“一带一路”旅游交通标准化计划,计划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优化旅游交通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3、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保护是中国旅游业长远发展的保证。

浅析东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改进方向

浅析东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改进方向

浅析东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改进方向作者:王春光毛世英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6年第11期(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辽宁沈阳 110031)摘要:东北的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是振兴东北的关键。

辽宁为代表的东北文化旅游普遍存在宣传不足、服务不够、缺乏特色、导游讲解不能普及等问题,需要有以下改善:导游讲解费进入门票,导游讲解普及于每个游客,博物馆低收费且延长开放时间,加强景点说明和纪念品设计,政府重视强化宣传。

关键词:文化旅游;博物馆;东北振兴;导游讲解1.文化旅游产业前景广阔,是东北振兴的关键之一为了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前景、现状与发展方向,本人及本所调研小组近两年对好几个省的二十几家博物馆、纪念馆展示馆艺术馆及三十余处历史人文遗址、文化名胜古迹和特色民族风情地区进行了考察。

这些参观走访调查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这些充满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的魅力太大了!旅游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

其中可以深入发掘的东西非常非常多!东北要振兴,绝不能再把眼光局限于工业;产业结构要突破,必须依靠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挖掘地区特色文化潜力!东北的历史、民族、特色文化资源非常非常丰富,绝不能任其老朽沉没,一定要让它们成为我们在新时代产业升级、文化飞跃、人民喜乐的阶梯!2.辽宁省文化旅游景点及博物馆服务的不足当今是旅游产业的黄金时代。

辽宁省内有优越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游人明显不足,这与历史文化的宣传不足和景点服务及经营管理水平不够都有关系。

最近国家对各省旅游路线情况的最新调查,东北三省平均分不及格。

本次调研发现辽宁省的旅游服务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2.1导游讲解不能普及。

无论需门票的景点还是免费的博物馆,请导游都要另外花一百元钱。

导游都很专业很敬业,其细致讲解风趣丰富,比我们自己游览能多增加不少知识,使参观感受更加充实。

但大部分游客嫌贵不愿意掏讲解费,实际上也就降低了他们的旅游体验水平。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姓名:学号:专业:学院:机械学院日期:2016年12月17日摘要当前国际形势跌宕多姿,变幻莫测。

世界各种力量粉墨登场,加紧角逐,纵横捭阖,分化组合。

各国忙于本国经济尽快企稳回升,并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布局谋篇,力争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有利地位。

全球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在此形势下,中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

关键词:国际形势;中国发展;机遇;挑战目录摘要 (2)1. 中国当今所处的发展阶段 (4)2. 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 (5)2.1 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并导致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演变。

(5)2.2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并导致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加深。

(5)2.3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并导致国际安全挑战更加复杂多样。

(6)2.4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7)2.5 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导致价值观念与发展道路的交锋交流同步上升。

(7)3.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9)3.1 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9)3.2 绿色产业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10)3.3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10)4.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 (11)4.1 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11)4.2贫富差距挑战 (12)4.3 社会局部不稳定的挑战 (12)4.4 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 (12)4.5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13)4.6 领土主权问题带来的挑战 (14)4.7 “中国威胁论”舆论带来的挑战 (14)5.如何处理好发展的有关问题 (15)参考文献 (17)1. 中国当今所处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无疑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一)中国文化演艺产业有望成为继电影产业之后的下一个爆发性行业
从整体文化产业来看,根据美日等发达国家经验,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文化产业消费需求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人均GDP迈过3万美元之后才有所放缓。

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6100美元以上,目前正是文化消费需求快速释放的过程。

文化行业的快速增长已经在电影产业得到了验证。

与电影行业一样,演艺行业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演艺产业的规模大,产业集聚化程度高。

国外演艺市场一般都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剧场密集的分布创造出相互烘托、相互宣传、相互刺激的气氛,扩大了观众的整体数量。

密集的剧场分布形成一个剧场群落,对于培养戏剧观众和戏剧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带动了旅游、饭店、购物、交通等周边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外演艺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的纽约百老汇聚集了时代广场附近12个街区以内的39家剧院共计47962座,有100多个舞蹈团、近60个音乐团体常驻于百老汇剧院区进行演出,年票房直接收入为12亿美元左右,间接经济效益在43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整个北美的电影票房收入也只有100亿美元。

与电影相比,演艺市场呈现更加小众化、消费高端化的特点,但是中国的演艺产业也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民众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对户外娱乐消费升级的需求;
2、政府政策对文化演出市场和民营经济的支持;
3、演艺人才队伍的繁荣发展;
4、演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快速提升。

中国的演艺市场正在进入爆发性的发展阶段,目前是最佳的抢占市场战略发展阶段。

(二)旅游行业是成长型的朝阳产业,“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模式最有竞争优势
旅游产业是消费升级最核心的产业之一,是典型的成长型朝阳产业。

2013年,尽管遭遇政务消费减少、禽流感疫情和国外游客减少的不利环境影响,我国的旅游行业依然实现高于GDP的增长水平。

在“三公”经费压缩的背景下,国内旅游仍然实现较好发展,说明大众消费是国内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此外,出境旅游较快发展,境外消费大幅增长。

旅游行业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

政府相继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
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政策。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一)文化创意,成为文化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产值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年增长速度递增。

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反过来,旅游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创造了新机遇、新动力。

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及文化创意产品特点的背景下,文化创意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新领域、新热点。

北京怀柔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基地等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但提升了休闲经济时代下的传统旅游产品和文化活动,而且开始成为各大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文化“深度游”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中国旅游已经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向以文化为主题导向的“文化深度游”、“文化休闲游”转变,并出现了以世界遗产为核心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

文化深度游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遗产旅游热的兴起和发展。

“遗产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最热门的项目之一。

英国遗产旅游业发展迅猛,年收入高达260亿英镑,几乎成为该国旅游业的支柱。

(三)康体保健游已经成为文化体验旅游的重要内容
文化性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特质之一,体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方面。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出游能力渐趋增强,文化体验游成为游客热衷选择的旅游产品类型,其中康体保健游因为能够迎合现代人越来越强的医疗保健意识和康体养生需求,成为广泛关注和备受推崇的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类型。

在中国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很多旅游地,都已经出现了相对完善和成熟的康体保健旅游的产品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