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的新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的新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的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的新时代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日益受到重视。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独特性,并实现更广泛的传播?这与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两个方面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并探讨新时代下的发展趋势。

一、文化自信的核心价值文化自信是指对本国文化传统的理解、认可与自豪感。

中国自古以来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全球传播的基础。

文化自信体现在对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示,并通过不同渠道向全球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是“仁爱”和“和谐”。

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中国以和谐为核心的思想影响了东亚和其他地区,深受国际社会的欢迎。

通过解读和推广这一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文化输出的新时代特点文化输出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介绍本国文化并推广到国外。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输出具有新的特点:1. 多元化渠道:传统的文化输出方式包括文化产品出口和学术交流,而现在还有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使得文化传播更加广泛和快捷。

2. 融合发展:文化输出不再是简单的单向传播,而是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式。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结合,产生了许多新潮的文化形态。

3. 个性化需求:全球传播需要更多地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目标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在文化输出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喜好、媒体趋势和文化特点,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三、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将有以下发展趋势:1. 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通过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

2. 突出特色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凤、中国结等特色符号将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标识,让全球受众更容易认同和接受。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及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及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及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崛起,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并且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得以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因为现代化的需求,得以不断发展和更新。

下面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给中华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书,五经、诗、书、礼、乐五经,以及甲骨文、篆刻、古琴等文化符号。

这些文化符号载体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的记载和精华,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的艺术之美与智慧之道。

现代中国积极推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

例如,中华书法、国画、武术等文化艺术都在当代社会获得了更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同时,在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结合现代科技,也成为了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历史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呈现,千年古刻、古代建筑等都在更多人的关注下,得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展示。

二、传统文化的创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国也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例如,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以及传统舞蹈与现代编排的结合等,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中去,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美妙。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机遇。

在文化传播方面,中国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向世界外传。

例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吸引了无数的外国人前来中国学习和探索中国文化。

同时,更多的中国影视、音乐、艺术作品也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也更好地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三、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力和启发,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当今的中国,由于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得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饱受文革之苦的中国人(尤其以年轻人居多)突然接触到了许多国外的新鲜事物,并能在感觉到新奇的同时很快的以一种新的思想去理解,而原有的所谓传统的概念,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淡化了。

变得好似中国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一般。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存在了几百上千年前的市井胡同如今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已经成为了西方品牌的天下,港台和西方流行音乐由于紧跟时尚潮流,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一个个西方油画展让更多的人熟识了拉斐尔达芬奇凡高达利,英超意甲NBA逐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更多的孩子们热衷于欧美日韩的电子游戏......经济在飞速发展,GDP已然跃居世界第二位,伴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相继成功举办,中国在世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更多的“made in china”的产品走入世界,有越来越多的老外来到中国,来了解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家,了解她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然而,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外越来越多,但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却越来越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适应了各种快餐文化,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去接触那些费时费力且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冷漠。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传统的文化习俗将会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消失,曾经让所有中国人引以自豪的琴、棋、书、画,现在知之者甚少~还有多少人会写毛笔字,还有多少人会画水墨画,还有多少人会抚琴,又有多少人会下棋,答案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发展状况如何呢,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情况不容乐观。

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适应了各种快餐文化,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去接触那些费时费力且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冷漠。

中国文化视野下的世界文化现象及其趋势

中国文化视野下的世界文化现象及其趋势

中国文化视野下的世界文化现象及其趋势在巨大的文化浪潮中,中国不仅仅是世界文化的创造者之一,也是文化的接收者和引领者。

目前,中华文化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之一。

这种趋势不仅推动了全球文化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因此,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视角下的世界文化现象及其趋势。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诸多方面,如音乐、绘画、书法、建筑等,而这些传统文化也被广泛地影响到了全球各地。

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如杂技、京剧等也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而不断发展。

在当代艺术领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和作品善于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如有名的中国现代艺术家AI Weiwei既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又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他的艺术作品也为国际社会所称道。

另外,中国的非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投资重金,以此来保护、传承和创新这些传统文化。

全球娱乐文化的统一化随着科学技术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娱乐文化得以迅速扩散到全球各地。

美国好莱坞电影、英国的音乐以及韩国流行文化都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旗帜。

这种文化的扩散,逐渐实现了全球娱乐文化的统一化,使得各国的文化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分界线。

然而,追了求国际化时,片脚还是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可让观众看到阳光与微笑的亚洲电影,或是丰富多彩的东方美食,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将更加引起人们的兴趣。

文化消费成为主流文化消费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花费时间、金钱以及能量去享受艺术、文学等文化产品的活动。

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因此有些文化产物具有高门槛的特质,如歌剧、交响音乐会,而有些文化则极其轻易受观众接受,如流行歌曲和电影。

但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需要与其所在的社会等因素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方式之一,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用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方式来消费文化产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产阶级人群数量的逐步增长,人们对文化消费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中国文化发展与未来文化趋势的思考

中国文化发展与未来文化趋势的思考

中国文化发展与未来文化趋势的思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在当今世界环境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们需要思考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文化趋势,以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发展。

中国文化的现状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化、深厚的文化体系,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独特、鲜明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法教化,以道德为重,强调伦理道义,讲究内涵和格调。

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形式,尤其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然而,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探索。

我们需要看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不是所有问题的唯一答案,它需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融合,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未来文化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在不断发展、演化。

未来的文化趋势是多元化、全球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

未来文化的发展与“创意经济”密切相关。

艺术创作、文化博览会、文化旅游等都成为文化领域的新产业。

同时,人们对文化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

纯粹追求商业效益的文化产品,由于缺乏内在的文化特质,往往不被生态环境、人文历史所接受。

在这种趋势下,更加注重文化品质的文化产品,更加注重文化产品形态的多样性,更加注重文化产品的环保、安全、健康、养生等因素,将成为文化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的共同选择。

创新是推动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不断加速。

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将与现代科技创新相结合,创造出更加新颖、富有艺术性和实用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未来文化趋势,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我们应该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进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

通过推进文化教育,营造文化消费、文化创作、文化体验等多方面的氛围,增加文化产业的吸引力和附加值,使传统文化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加广泛、深刻、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

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

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逐渐融合,呈现出新的面貌。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可以从节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得到体现。

例如,传统的春节庆祝活动中,人们除了进行传统的祭祀、拜年等仪式外,还开始引入西方元素,如放烟花、观看外国电影等。

这些新的庆祝方式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容,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其次,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还表现在食品文化方面。

传统的中国节日通常都有特定的食品,如春节的饺子、中秋节的月饼等。

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西方食品也开始出现在中国传统节日的餐桌上,如巧克力、蛋糕等。

这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味蕾体验,也展示了中国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接纳。

此外,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还可以从服饰和装饰方面看出。

传统的中国节日通常有特定的服饰和装饰,如春节的红色、中秋节的灯笼等。

然而,随着时尚和流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穿着西方风格的服饰,如西装、礼服等,同时在庆祝活动中使用西方风格的装饰品,如气球、彩带等。

这种融合不仅展示了中国人对多元文化的追求,也使传统节日更加时尚和现代化。

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人们更容易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

其次,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开放和接受新事物,愿意尝试不同的文化体验。

再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参与到各种庆祝活动中,也为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交融提供了条件。

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融合了西方文化的传统节日更具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文化接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文化接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文化接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更加紧密的整体。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之间越来越频繁地相互渗透、交流和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大潮中的重要性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在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同时,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它与现代国际文化接轨,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包括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剧场、传统工艺等多个方面。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更是人类文化的宝库。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曾经对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失之于忽视。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社会开始承认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政策,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促进其融入现代文化生活。

传统文化经典的广泛出版、全国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正在迅速推进。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文化接轨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趋势。

在这一趋势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文化的接轨,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更是应对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文化的交往和互动,可以促进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走出国门,成为全球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敦煌艺术展”、杭州西湖的“灯会”、成都的“熊猫文化”等文化活动,都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

同时,一些中国文化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成功,比如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等。

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应对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应对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应对与发展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深入,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一份子,中国传统文化又该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进行应对和发展呢?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如果传统文化被弱化或消失,那么我们将失去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保护和传承。

1.教育系统的改革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将其纳入到各级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并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教材和方法。

同时,学校可以设置相关的特色课程或社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2.文化遗产的维护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遗产,应该加强文化遗产的维护与修复工作,建立健全的文物保护制度,加强对文物保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3.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是单靠政府和教育部门就可以完成的任务,社会各界都要参与进来。

比如,可以举行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人去参与文化传承工作。

二、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只是第一步,为了让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们还需要进行文化创新和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与新技术的结合新技术的发展给文化创新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比如,传统文化可以结合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

比如,可以开发出一些手机应用软件,让用户在移动端就能够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2.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相反,它们可以互相融合,创造出更多具有当代艺术特征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

比如,可以让年轻艺术家来挑战传统文化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3.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全球化时代已经打破了国界,让各个国家和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与前景的展望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与前景的展望

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与前景的展望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然而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与今的关系上处境尴尬,在中与外的抗衡中发育不足。

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并预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状;文化全球化;时代性;未来走向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但是,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何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历史长河中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大地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

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此外,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它不但占据了中国文明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而且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文化。

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与中国文化发展

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与中国文化发展

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与中国文化发展作者:赵淑华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年第04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特点,特别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和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但是,世界文化发展呈现出的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对中国文化发展形态、格局、走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1中国文化的发展尚处于重要转折时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是贯穿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文化现代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目前,中国文化还处于文化转型的发展时期,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化和农牧文化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构成我国文化结构中最基础的层次,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现实。

中国在长期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曾经蕴育出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文化,但是随着欧洲向工业社会的挺进,我国的农业文化在与西方工业文化的冲突、碰撞中,其弊端和缺陷逐渐地暴露出来,并为人们所认识。

自此以后,中国文化开始了向现代工业文化的转变。

中国文化的历史转型开始于近代,现在仍然处于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中。

文化转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与西方社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自主进行的文化转型不同,中国的文化转型是在中国整体上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下开始的,是在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和压力下开始的,它在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压力、限制、干预。

文化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种文化矛盾的集中和尖锐化。

转型中的社会是一个矛盾的聚合体,是新的社会矛盾的丛生之地。

文化除了表现各种社会矛盾之外,其自身也集中了各种文化矛盾,包括新文化和旧文化的矛盾、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矛盾、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矛盾、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矛盾。

由于意识、观念、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文化矛盾表现出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产生得早,消退得晚。

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的社会矛盾还没有明显的暴露之前,人们已经从文化领域预先感受到了这种矛盾的存在,在现实的物质力量的作用已经发生变化之后,文化还残存着对旧的矛盾的记忆。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形成,流传下来的一种与历史、地理、民族、社会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价值观念。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也在经历着现代化的变革。

同时,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多元化。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传统文化必须要进行现代化的与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以中国为例,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中国政府积极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以推动中国的文化发展。

这种现代化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这种现代化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更是在保留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前提下,使传统文化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使之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精神支撑和文化自信的源泉。

其次,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推动着传统文化的多元化与全球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世界文化正在逐渐形成。

传统文化在这一趋势下也在不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相互渗透和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不再被局限在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而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承和发展。

同时,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地寻找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以适应世界文化的浪潮。

总的来说,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是相互推动的。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精神支撑和文化自信的源泉。

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为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和全球化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这狂风暴雨般的洗礼。

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名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传统文化机遇挑战应对措施全球化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一个厚实博大,多元而又多彩的文化整体,从那土陶青铜的熔铸到21世纪的儒学新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这一漫长的文化历程中建筑起来的。

本文不是对历史做多余的论调,更不敢对历史妄加菲薄,厚重的历史给今天的人们遗留了太多的遗产,这个遗产来自民族的千年积淀和名族精神,它奠定出中国人的民族形象和气韵,傲骨挺拔乃又有气壮山河之势。

同样的遗产和财富又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一个今天必须发问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机遇”,是机遇也是挑战,文艺工作者更是严峻的课题,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出,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这个价值,从中找出一个自强和崛起的文化复兴之路,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犹如过去千年般那样辉煌和醒目,以自信的气场站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20世纪以后的文化变的异常波动,不仅以大碰撞,大分裂,大融合为特征载入史册,更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等多种冲突形式,在这种文化冲击下有人便开始了用“反传统”,“批判传统”的目光来重释中国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基本否定的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

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

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反思创新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对于文化的概念。

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

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

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

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

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同时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影响力。

作为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伦理、道德和艺术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生活方式。

这种文化深入人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传承力。

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和关注传统文化,重拾传统价值观念,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的潜力巨大。

传统文化不是僵化的,而是具有活力和包容性的。

在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时,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寻找创新的路径。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智慧可以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可以融入现代设计和艺术创作,产生新的艺术形式。

这种融合创新的努力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此外,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传统文化可以更广泛地触达年轻人群体,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同时,数字化技术也可以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数字化展示,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这种数字化时代的推动将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最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关注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传统文化的研究、教育、传播和创新。

同时,社会各界也对传统文化的发展给予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包括企业、学术界、艺术家等。

这种多方面的支持和关注将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融合创新、数字化技术、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将迎来更加繁荣和活力的未来。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文化自信和国家形象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可追溯至几千年前。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文化交流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代表了中国的文化特点,同时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和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传承和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传承。

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国家和人民构筑一个精神支撑和文化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其中中华文化是核心文化,包括中华文明、中华名族、中华哲学等。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遗产,如道教、儒学、佛教等。

而民间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中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手工艺等方面的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1. 教育体系。

在当前中国社会中,教育体系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通过学校课程、教育措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更好地传承国家文化。

2. 传统文化研究。

当前,中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开展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

通过这些机构的研究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的一部分。

3. 传媒平台。

在现代社会中,传媒平台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平台,人们不但可以了解当下的中国文化,同时也可以追溯历史,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这些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得到传承和保护,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增强人们对于国家和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加强国家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

发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沉溺过去,相反,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探索创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以下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几个方面:1. 艺术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种艺术表达形式,例如书法、绘画、剪纸、雕刻等。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

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机遇挑战应对措施引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然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

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如十七大六中全会所要求的那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2]一、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是指历史上形成并流行至今的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4]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的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的发展趋势,它必然会对世界上所有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构成破坏和冲击,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它给各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深度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文化传承的挑战\n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深度交融,文化大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

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大量的外来流行文化进入中国市场,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文化关注度。

二、文化传承的策略\n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需要充分地挖掘、发掘其内在魅力和精髓。

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通过与现代科技、文化的融合,创新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精神产品,既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能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比如网络、手机等信息化传播形式,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播效率。

三、文化发展的机遇\n中华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声誉,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

全球化让中华文化受到更加广泛的国际关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挖掘和弘扬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

同时,中华文化也能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彼此借鉴、相互补足、提高自身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四、文化发展的现状\n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逐渐走向多元化、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不断得到拓展,使得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传播机会。

总之,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的关注。

只有加强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才能更好地让中华文化在全世界茁壮成长。

作为亿万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在全球化大潮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文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文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文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作为文化古国,中国的文化正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以下是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1. 文化多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文化逐渐与外部文化融合,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

这使得中国的文化呈现出更加多元、开放、包容的特点。

2. 新媒体文化的崛起:电子媒体、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为中国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的兴起,也让中国的文化走向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和互动化。

3. 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开始更加关注和尊重传统文化。

这种现象在诸如书法、绘画、剪纸、园林设计等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

4. 全球文化影响: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全球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一影响包括电影、音乐、时尚以及其他文化艺术领域,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

5. 文化创新: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创新,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核心价值,以及推动全球文化的繁荣与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

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

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反思创新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对于文化的概念。

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

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

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

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

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智”为对象的“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

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以“信”为标尺的“忠于职责,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是我们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日益稀缺的资源。

另外,“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中庸之道”的处世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胸怀、“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精神坐标等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伴随着中华民族跨越历史几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经典。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困惑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形成了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封建制度为依据、以地域环境为载体的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特色使得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这种文化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产业资本的向外扩张,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坚船利炮,在中国的疆土被西方的技术侵略的同时,也和西方的文明发生了冲突和碰撞。

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范畴,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生活方式、人的现代化等等在内的总体概念,其中当然也包括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因此,二者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实际上,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对传统文化“吐故纳新”的过程,都必须在更新自己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抛弃了传统文化,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

而现代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性运动,它不能脱离该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是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之路的。

可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运动,传统文化也必然走向现代化,这二者是一致的。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出现了以下一些方面的矛盾和困惑,从而造成了许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担忧和疑虑。

(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和现代化之间的冲突中国社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当中,形成了以自然经济和农耕文明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马克思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铁制工具和简单畜力使用为基础的生产力,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不可阻断的依附关系。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有限和生存所需物品之间的矛盾,把人牢牢的固定在了农业生产之中。

同时,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富足安康,也极力发展农业生产,“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的古训.也反映了农业生产在生活中的绝对地位。

所以。

工商业、手工业等农业以外的经济成分都被历代统治者所排斥。

然而今天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决定了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成分不但包括基础的农业生产,更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贸易等等产业成分。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的比重是有限的。

小农经济下的“自给自足”、“小富即安”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商业经济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和现代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之间的冲突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便开始了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思想统治。

儒家的思想中对“利”和“义”有自己的认识和主导。

孔子主张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以利之辩”,对中国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人们只谈对君王的“义”、对国家的“义”、对朋友的“义”,对“利”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不谈“利”的结果是社会的物质产品的困乏和有限,阻碍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当然也就阻碍了精神文明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发展经济、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来满足群众的需求成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和国家在给社会提供各种物质产品的同时.也会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和产品收益而不断创新。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强调自觉地道德观和现代化之间的冲突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都强调人的自觉,强调道德。

希望通过道德自律来实现社会的太平和制度的稳定。

但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把人紧紧地束缚在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之上,牢牢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造就了人们法制意识和国家法规典章的落后。

当今世界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和构建,是牢牢建立在现代法律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的,它能对人们在生产、经济、家庭等等各个方面发生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从而使得整个社会更加的合理、有序。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固步自封的意识形态和现代化之间的冲突由于地缘的因素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意识,遵循古训、安于现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能够接纳别的民族和种群的文化和文明。

统治阶级从来都把自己视为“天朝上国”,别的民族都是异邦;从来都把自己的文化奉为经典,对外民族文化不屑一顾。

广大民众习惯于能解决温饱的满足。

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对统治阶级的政权有半点斗争和否定。

思想上的严重自满,造就了思想的僵化。

同当时代的思想大解放,积极吸纳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剔除本民族文化中的糟粕的现代化文化运动比起来,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严重阻碍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运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形式,文化的内容一定要依附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进步的、才是鲜活的,也才是有生命力的。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结合时代的发展。

进行扬弃。

传承性。

人类的发展本质就在于文化的传承性。

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类的认识和发展就是在对前人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继承的基础上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的思想成果比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等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思想结晶,是我们要世代继承和传承的精髓。

是中华文化中的根基。

它对于我们在现代化条件下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化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的精神。

文化不仅是人类以往认识过程中的精神产物,也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代性。

一种文化如果不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不能面对变化了的社会,那么这种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的作用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是一种阻碍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力量。

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时代紧密结合。

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丰富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为了能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纷纷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和人才。

中国的发展既是如此。

固然,积极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我们物质发展、国力增强、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

但同时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了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而被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的文化霸权)所同化。

文化独立是一个国家独立发展的前提,对别的文化形式我们可以借鉴、可以吸收,但决不能丢失自己文化的独立性。

中国传统文化固然宝贵,但我们不能抱着传统文化一成不变,因为这不符合发展的规律。

面对21世纪的世界格局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我们要不断地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扩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使中国传统文化即坚持了中国传统。

又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和变化。

自从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开始,人类社会的发展便步人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深刻变革,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审视;社会制度的完善和调整;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体制之间的不断碰撞;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影响,所有这些社会历史的现实,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

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潮头,高瞻远瞩,放眼未来,用更为先进的文化来指导我们的建设和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才能使得我们的社会发展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也才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和时代性。

人类的文化形态从来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和内容,正是文化的多样性才构成了世界的多元化。

每种文化中都有自己值得肯定的优秀成果.但同时又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在世界一体化的现代化背景之下.每种文化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那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吸收是丰富和完善本民族文化的唯一途径,也符合事物辩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文化的内容也是需要不断丰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