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环境效应
红树林环境效应
红树林环境效应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海岸卫士——红树林摘要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
本文介绍了我国红树林的分布概况及其生态功能,分析了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红树林分布现状生态功能保护措施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属常绿阔叶林。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
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呼吸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
另外,它还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
红树林中的树种以红树科为主,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
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和大戟科的海漆等。
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港澳台的沿海滩涂。
浙江省南部沿海也有人工栽培的红树林,纬度位置最北的一片红树林在温州乐清。
广东、广西、海南位列中国拥有红树林数量的前三名,共21389公顷,占了中国红树林面积的%。
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北部湾和海南东海岸,是中国红树林最集中分布的区域,占中国红树林总面积的81%。
目前,我国的红树林中,93%为天然起源的红树林,7%为人工林。
一、生态功能红树林能经受大风大浪等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气候,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净化海水、促淤造陆和和调节气候等功能,素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和海水淡化器”的美誉。
澄海区海岸红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澄海区海岸红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澄海区海岸红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导教师:徐智娟高一(7)张坚、邵漫珠、陈琳楠、蚁泽松在澄海区莲下镇沿着六合围海堤到溪南的义丰溪口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不时有海鸥在林中上下飞掠翱翔。
水是蓝的,天也是蓝的,把飞翔的海鸥衬得格外洁白。
无边的海洋如明镜一般澄澈,蔚蓝的大海和绿叶交相辉映中,红树林的风韵,洋溢在眼前豁然开朗。
再没有比这个景象更能使你浮想翩翩了:你坐在车里驶进南方的某一处海岸带,眼底是翠碧剔透的海水,一旁是郁郁葱葱的绿林,千百条同样翠碧剔透的水道,在绿林中交错纵横,随着你的车子驶过,白色的海鸥掠起一片。
你为此会惊叹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这便是红树林海岸的优美景观。
2006年11月4日,我们带着疑问和向往的心情来到澄海区红树林海岸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
在对红树林的考察过程中,我们采访了溪南水利所职工陈锐德。
陈锐德是溪南义丰溪口红树林的种植者。
2000年,澄海区从湛江引进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oda Buch.-Han)和秋茄两种红树林树种在这里试种,经过了他6年细心的培养和无数的改进,如今红树林的长势良好,已有66.7公顷在溪南义丰溪口的海岸深深扎根,这里已经建成广东省(汕头市)无瓣海桑红树林标准化示范区。
澄海岸红树林的试种成功,陈锐德功不可没。
他常年坚守在红树林海岸,掌握了红树林的生长规律及种植技巧,为红树林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
到了红树林保护区,刚一下车,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各考察成员对此也赞不绝口,而清新空气的源头正是不远处的红树林。
据生活在红树林附近的居民说,以前这儿空气一般,但自从种植了红树林后,空气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居住和游玩,就是冲着这里的新鲜空气来的。
原来红树林能大量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放出氧气,为生物提供丰实的物质与能量,维持碳氧平衡,净化大气。
我们去考察时刚好碰上落潮,各种各样的红树林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我们都默默地感谢不知疲倦的它们,为空气净化做出这么大的贡献。
红树林消失的原因及其生态影响
红树林消失的原因及其生态影响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通常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
它们通常与浅海或沿海纳潮带相连,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然而,近年来,红树林的数量不断减少,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红树林消失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影响。
原因:1.生态破坏:红树林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态破坏,包括土地开垦、城市化以及养殖活动等。
这些活动导致红树林的土地被毁坏,树木被砍伐或杀死,破坏了整个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也是红树林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和气候极端事件增加,这对红树林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了负面影响。
海平面上升使得红树林遭受更多的盐水入侵,造成树木枯萎和死亡。
3.过度捕捞:过度捕捞也对红树林造成了压力。
红树林通常是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过度捕捞导致渔民不断减少红树林中的鱼类资源,破坏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影响:1.生物多样性丧失:红树林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随着红树林的减少,许多物种失去了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这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使得许多动植物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2.海岸线侵蚀:红树林通常位于海岸线附近,它们的根系能够起到保护海岸线免受风浪侵蚀的作用。
然而,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海岸线更加脆弱,容易受到海浪和风暴的侵蚀。
这可能导致土地的流失和生态系统退化。
3.碳储存减少:红树林是优秀的碳储存器,它们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植物体内。
然而,红树林的减少导致碳储存减少,这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
减少的红树林数量无法有效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加剧了全球变暖。
步骤:1.保护和恢复红树林:为了解决红树林消失的问题,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恢复红树林。
这包括限制非法砍伐,推动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开发,以及设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红树林的完整性。
2.教育和宣传:教育公众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关键。
红树林的气候调节和碳吸存能力
红树林的气候调节和碳吸存能力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海滨植物群落,它们生长在沿海沙滩、河口湿地和纯淡水沼泽等环境中,具有独特的气候调节和碳吸存能力。
本文将探讨红树林在这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气候调节能力红树林在海滨地区发挥着重要的气候调节作用。
首先,红树林的树冠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遮阳伞,可以有效减少阳光直射地面的面积,减缓地表温度的上升。
其次,红树林的树叶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降低气温。
此外,红树林湿地的水体和植被共同起到蒸发冷却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凉爽的环境。
红树林的气候调节作用还表现在降雨量的调控上。
红树林林冠层特别茂密,能够拦截和吸收空气中的大量水分,在干旱季节释放出来,形成红树林特有的湿润气候。
这种湿润气候有助于增加降水量和提高湿度,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碳吸存能力红树林是一种高效的碳吸存系统。
它们的树木和土壤中蕴含着大量的有机碳,能够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起来。
红树林的树木具有发达的根系系统,根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侵蚀,保持土地的稳定性,减少碳的流失。
此外,红树林的湿地环境促进了有机物的快速沉积和降解,形成了大量的生物质。
这些生物质包括死亡的树木、腐植物和植物残渣等,都是碳的主要储存形式。
研究表明,红树林湿地单位面积的有机碳储量远高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
红树林的碳吸存能力不仅对于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气候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吸收二氧化碳,红树林能够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缓解全球变暖的情况。
此外,红树林还可以起到过滤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海岸带的海水等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环境的改善。
综上所述,红树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具有重要的气候调节和碳吸存能力。
它们通过遮阳、蒸发冷却等方式调节气候,同时能够大量吸收和储存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应对气候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红树林环境效应
海岸卫士——红树林摘要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本文介绍了我国红树林的分布概况及其生态功能,分析了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关键词红树林分布现状生态功能保护措施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属常绿阔叶林;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呼吸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另外,它还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红树林中的树种以红树科为主,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和大戟科的海漆等;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港澳台的沿海滩涂;浙江省南部沿海也有人工栽培的红树林,纬度位置最北的一片红树林在温州乐清;广东、广西、海南位列中国拥有红树林数量的前三名,共21389公顷,占了中国红树林面积的%;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北部湾和海南东海岸,是中国红树林最集中分布的区域,占中国红树林总面积的81%;目前,我国的红树林中,93%为天然起源的红树林,7%为人工林;一、生态功能红树林能经受大风大浪等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气候,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净化海水、促淤造陆和和调节气候等功能,素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和海水淡化器”的美誉;在抗风消浪方面,大面积的红树林,能让海啸、大浪、台风的能量减少70%左右,对保护海岸线和沿海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红树林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高大茂密的枝体宛如一道道天然屏障,有效抵御风浪袭击;实验表明,50米宽的红树林带,可使1米高的波浪减至米以下;红树林对潮水流动的阻碍,使林内水流速度仅为潮水沟流速的1/10;面对海风和巨浪,红树林能够以柔克刚,成为海堤和城市的“保护神”;据调查,出现海啸时,凡是有红树林的地方,建筑物几乎没有遭到大的破坏,人员也很少伤亡;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此外,红树林又厚又硬的叶子能减少水分蒸发,叶片上还有许多排盐腺,以排除海水中的盐分;在降解污染、净化海水方面,主要包括促进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利用其丰富的底栖生物对有机物的吸附和降解,以及其植株和底泥对重金属和营养盐的富集和吸收,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防止赤潮发生;在促淤造陆方面,红树林在海滩上形成了一道绿篱,对水流具有滞缓作用,促进了淤泥的沉积,而密集的支柱根,加速了淤泥的沉积作用;随着红树群落向外缘发展,陆地面积也逐渐扩大;在大气环境方面,红树林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改善滨海地区小气候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红树林是鸟类的天堂,红树林树种是招鸟树种,由其创造的湿地生存环境是留鸟及候鸟的优良繁殖和栖息场所,在我国红树林中生活的鸟类共20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22种;二、红树林面积锐减的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对红树林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忽视了对红树林的建设和保护,红树林面积锐减;2007年编制完成的中国红树林国家报告显示,中国的红树林历史上曾达到25万公顷,新中国成立时还有约5万公顷;但50年过去,红树林面积锐减为万公顷,全国已有超过50%的红树林消失;红树林的破坏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海岸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使得成片的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大规模发展滩涂渔业养殖,围海造养殖池也破坏了不少红树林湿地;此外,还有工业污染、垃圾污染以及红树林地区的村民们过度采海、伐木取材等,也破坏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现在对红树林直接的、大规模的破坏已经很少发生;随着沿海居民生活燃料问题的逐步解决,砍伐红树林作薪材的情况已不多了,围垦、毁林养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城市和港口建设对红树林的破坏也有相应的补偿措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一些原先不存在或不明显的威胁开始显现,可称之为隐性破坏;这些情况若不引起注意,同样会对红树林造成巨大的破坏;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生活垃圾的倾倒、港口或船只泄油事故等都对红树林造成了威胁;红树林对污染物虽然有很强的净化能力,但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高度集约经营的水产养殖业也导致近海水体环境的污染加重;城市附近的红树林面临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抗生素的污染;频频发生的海上石油泄露对红树林也有较大威胁,油污覆盖红树植物叶片及皮孔,导致红树植物窒息死亡;当50%的叶片被油污覆盖时,红树幼苗就会死亡;沿海地区每年都受台风袭击,修筑和维护海堤成了一种必需的、经常性的生产活动;由于早期的简易海堤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现在全国滨海地区到处可见钢筋水泥的高标准海堤;海堤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本身就是一种围垦方式,建设过程本身对红树林就是极大的破坏;80年代初引进的互花米草繁殖能力极强,生长快,扩散能力强,在亚热带地区的潮间带滩涂与红树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对红树林造成了较大威胁,既侵占了滩涂也影响了红树林的生长发育;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的红树林都受到了互花米草的威胁;在福建云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互花米草已经完成对红树林的包围;薇甘菊对深圳福田保护区、飞机草对海南东寨港和文昌清澜港的红树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红树植物富含具广谱抗菌功能的单宁,苦涩,口食性差,因此红树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长期以来红树林病虫害问题没有引起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的恶化,中国红树林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不仅原有的病虫害规模急剧扩大,危害越来越重,而且新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出现,甚至原来不对红树林构成威胁的病虫害也成了大问题;随着沿海经济的崛起和海鲜价格的猛涨,红树林区的传统渔业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红树林中有不少价格昂贵的贝、虾和蟹类,每当退潮时,便有大量群众进入林区进行挖掘,频繁的挖掘活动损伤了林木根系,砍断植株,踩死幼树,破坏相当严重;三、保护措施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红树林的重要作用,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各种法规,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在红树林集中分布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禁止砍伐红树林和在红树林分布区毁林挖塘、围堤、采砂、取土及其他毁坏红树林的行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保护红树林湿地的重要性,使公众了解红树林的价值和效益,提高自觉保护意识;加大对红树林的科研投入,积极开展红树林湿地研究;加强对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的治理;在保护好现有红树林资源的基础上,加速乔木型红树林的推广造林;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
红树林的人类活动和环境影响
红树林的人类活动和环境影响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生态系统,它们通常生长在潮湿的沿海地区,是海洋与陆地之间重要的过渡地带。
红树林对于维持海岸线的稳定、净化水质以及提供栖息地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红树林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影响。
首先,人类的过度开发对红树林造成了破坏。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沿海地区经常被用作城市建设、工业园区以及旅游胜地的开发。
大量的房屋、道路和港口等设施不仅破坏了红树林的生长环境,还导致了水域污染和大量土地的垃圾堆积。
这些破坏行为直接威胁到红树林的生存状况。
其次,过度捕捞也是对红树林环境的一大影响因素。
红树林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它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和庇护所。
然而,由于人类对鱼类和贝类等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红树林的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捕捞活动不仅破坏了物种的平衡,还导致了海洋生物种群的减少,给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失。
此外,过度开发旅游业也对红树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许多人将红树林作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游客的涌入和旅游活动的不可持续性给红树林带来了巨大压力。
游客的垃圾、噪音和过度踩踏等行为破坏了红树林的生态平衡,对红树林动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为了减轻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环境影响,应该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沿海地区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定禁渔区和限制开发区,保护红树林的生态环境。
其次,应加强对捕捞活动的监管和限制,确保捕捞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红树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减少对红树林的破坏行为。
总之,人类活动对红树林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影响。
为了保护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措施,减少对其环境的破坏。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保护红树林并维护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生态平衡。
红树林生态价值及保护措施
红树林生态价值及保护措施红树林又称红枝林,是表现海洋湿润性和沿海潮汐活动的一种海岸带植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植物群落,存在于全球沿海地区和大洋岛屿上。
它覆盖了超过20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占据着全球沿海地带的重要植被带,是温带气候及潮汐控制的海岸地带植被的代表类型。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表现在多方面,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沿海地带的自然保护屏障,可以有效减缓海啸和强风沙的侵袭;屏障效果更明显,可以保护沿海地区的滩涂环境,有效缓冲海洋潮汐的影响;此外,红树林也具有很强的水源保护能力,能够滤除大量的废水污染物,维持海洋水质平衡;同时,红树林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聚集地,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恒温的环境,它们吸引大量的水生动物,枕衣藻、海藻、水草等一应俱全,其中不乏一些珍稀濒危物种,也能担当起疏浚航道防洪护岸的作用。
为了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具体措施有:一方面,强化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关注度,加强管理,进行有效的宣传和社会教育,从根本上实现保护。
另一方面,改进滩涂环境,建立沿海滩涂科学保护管理体系,建立湿地及红树林保护管理区,实施沿海湿地及红树林科学保护调查,以及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针对沿海生态环境状况建立一套立体的、完整的工程技术原理,减少和控制人为改造,如垃圾排放、土地开发等,建立沿海海岸带保护工程,包括风障和海岸防护结构的构筑。
同时,要开展传统的动物捕捞作业,以节约资源,防止滥捕,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
归纳而言,沿海湿地及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生态价值,减缓海洋暴风潮汐的侵袭,重要的生态功能可以保护沿海地区的滩涂环境,有效缓冲海洋潮汐的影响,还可以做到水源保护,疏浚航道防洪护岸,减少和控制人为改造等。
唯有提高保护意识,宣传和社会教育,建立沿海滩涂科学保护管理体系,建立湿地及红树林保护管理区,开展生物保护调查等,才可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驾护航,为人类和自然提供更多的福祉。
红树林毁坏现状分析报告
红树林毁坏现状分析报告引言红树林是地球上独特而宝贵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和重要的渔业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污染,红树林正面临着严重的毁坏。
本报告旨在分析红树林毁坏的现状,探讨其根本原因,并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
现状分析1. 生境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由红树林植物、海洋和潮汐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并且这些因素相互依赖。
然而,由于近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猛,大量的红树林生境被破坏,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和生态系统崩溃。
2. 污染水污染是红树林毁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流入红树林。
这些污染物不仅破坏了红树林植物的生长环境,还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的稳定性。
3. 过度捕捞红树林为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的现象日益严重,许多重要的渔业资源正在减少。
这不仅对渔民的生计造成威胁,也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4. 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红树林面临着更大的威胁。
气候变化导致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自然灾害,例如飓风和洪水,这可能会摧毁红树林,破坏其结构和功能。
根本原因分析1. 缺乏环境意识许多人对红树林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忽视了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贡献。
缺乏环境意识导致了对红树林的过度开发和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毁坏的问题。
2. 经济利益驱动红树林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往往以资源开发和利益为导向,忽视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考虑。
这种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是红树林毁坏的根本原因之一。
3. 不完善的法律和监管机制许多地区缺乏有效的法律和监管机制来保护红树林。
缺乏有效执法和监测导致了违法行为的普遍存在,这进一步破坏了红树林的生态系统。
保护措施建议1. 提高环境教育水平加强对公众和决策者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对红树林价值的认识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只有通过增加环境意识,才能实现红树林的长期保护。
《红树林》红树林的价值
《红树林》红树林的价值一、红树林的生态价值由于边缘效应,红树林生态系开放性强,生物繁多,生产力高,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重大的经济效益。
红树林如同绿色长城,在促淤保滩、巩固提岸、抵抗风浪袭击方面,有着其他植物和设施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台风袭击时,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崩,经济损失就小。
红树林还是许多海洋生物,特别是鱼、虾、蟹、贝类繁殖的好场所,同时又为深水区活动的许多生物提供了支持。
红树植物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因而人们把红树林区称为天然的海洋农牧场。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人文价值自古以来,与红树林沼泽地相连的岸边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他们一面利用红树林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包括木材,薪炭,食物,水产,药物及其他化工原料等有用物质。
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红树植物及其土壤对某些重金属,如镉,汞,锌及铅有相当程度的吸附及固定作用,所以现时许多国家及地区(包括深圳)均有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作为较廉价的污水处理系统。
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红树林生长在碧海、蓝天的背景下,婀娜婆娑,形状奇特,加之大批的候鸟珍禽出没其间,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三、红树林的经济价值据美国科学家计算,1公顷潮间沼泽地——包括红树林在内,作为海岸保护和鱼类繁殖系统,其价值每年可达万美元。
21世纪的经济将是海洋经济,作为海岸保护和鱼类繁殖系统的红树林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提供的价值将越来越高。
目前在国际已召开多次以红树林为对象或包括红树林在内的国际性或地区性的湿地学术讨论会,并于1990年成立了“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协会”(ISME),1991年还由UNESCO、UNDP、ISME联合召开了“红树林宪章”起草工作会议。
红树林生境特点及生物对环境适应
呼吸根
呼吸根 植物的变态根之一。生活在海滩地带 的许多红树植物的根系会产生相当多的向上生 长的支根,这些根伸出泥土表面以帮助植物体 迚行气体交换,因此称为呼吸根。
呼吸根
已知生长在泥水中的植物,都具有各种形态的 呼吸根。 栲树在皮层细胞间隙多数具有发育良好的桩形 戒膝形的呼吸根。 水龙的普通根,因有由特殊海绵状通气组织构 成的呼吸根而得以浮游于水中,所以又特称为 浮根。
红树林共同的生存环境特点 潮带
在个别避风浪条件好的港湾呾泻湖海岸,平均海平面 以下的滩涂也可发育一定规模的红树林。红树林外缘 至平均低潮线之间丌能生长红树林的滩涂叫光滩。平 均低潮线一下的滩涂被海水长时间淹没,是海草生长 地。可见,只有在高出平均海平面的滩涂上才可以生 长红树林,林外光滩也只有淤积到高出平均海平面时 红树林才能向海上延伸。滩涂上的挖掘活动及其银发 的冲刷使局部滩涂高程低于平均海平面,红树林也难 以生长。
支柱根戒板状根
红茄孳 、红海榄 、红树 属 、角 果木属等都生有支 柱根,其 中以红树属的支 柱根最为发达 。生长在福 建九龙江 口河岸地段的秋 茄生有板状根 ,而生长在 福建泉州湾外海 风大地方 的秋茄则为支柱根。 由此 可见 ,有无支柱根丌仅不 植物种性有关,而丏还不 植物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 。
红树林生境特点及生物对环境适应
演讲人:杨阳 邓宇铭 陈乐宁 洪佳俪 PPT制作:邓伟
红树林
1 2
红树林简介及其生境特点
红树林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红树林的大体介绍
红树林(mangrove)是指分布在热带海滩上的一 类(盐生)常绿木本植物群落。这类群落的主要 种类由红树科植物组成,故名红树林。红树林这 一名词并丌是指单一的分类类群植物,而是对一 个景观的描述(红树林沼泽)。红树林通常分布 在赤道两侧20℃等温线以内,热带海区60%—75 %的岸线有红树林生长。受暖流的影响,部分亚 热带沿岸也有分布。不珊瑚礁相比,红树林更倾 向于向亚热带扩展。
红树林的作用
红树林的作用
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植被类型,位于沿海湿地的交界处。
它们通常生长在盐碱土壤和潮湿的环境中,并适应了海水的浸泡和干湿交替的生活方式。
红树林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沿海地区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红树林的树木根系密集且复杂,能够有效阻止岸边的土壤被海浪侵蚀。
树木的根系能够稳固土壤,防止土壤被波浪冲刷和风力吹袭,保护沿海地区免受侵蚀的影响。
这对沿岸线的保持和防止土地丧失至关重要。
其次,红树林是一个重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为众多的水生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红树林的茂密林冠为许多鸟类、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殖条件。
这些生物与红树林之间形成了密切的生态联系,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对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红树林在调节气候变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红树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它们还能够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等有害物质,净化海水质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最后,红树林还具有经济价值。
红树林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经济收入。
红树林还为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红树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沿海地区、调节气候变化和提供经济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和维护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对于人类和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红树林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
红树林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位于沿海地区,由红树林树种组成的林地。
它们生长在潮间带附近的泥土和水域中,为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红树林也面临着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红树林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并说明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台风和飓风红树林生长在沿海地区,往往承受着频繁的台风和飓风袭击。
这些强力风暴带来的狂风和巨浪,对红树林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树木被连根拔起,土壤被冲走,整个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在面对台风和飓风的威胁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红树林。
首先,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了解台风和飓风的动态,提前采取保护措施。
其次,在红树林周围种植防护林带,以减轻台风和飓风对红树林的冲击。
此外,合理规划红树林的管理区域,确保其建设和管理符合环保要求,减少灾害损失。
二、海平面上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逐渐上升成为红树林面临的重大生态风险之一。
海平面上升导致了潮汐的变化,影响了红树林的盐碱土壤的稳定性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红树林的树木和树根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水位,长期的海平面上升使得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威胁。
针对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红树林。
首先,加强全球环境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其次,开展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项目,修复受损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提高其抗击海平面上升的能力。
同时,增加环境教育宣传力度,呼吁人们共同关注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的影响。
三、人类活动的干扰红树林常常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这也是红树林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类的过度捕捞、乱砍滥伐、河道的改道和填海造地等行为,破坏了红树林的生态平衡,使其面临生存威胁。
针对人类活动的干扰,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红树林。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禁破坏红树林的行为,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其次,加强对红树林的管理和保护,建立红树林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干扰。
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
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的木本植物群落,是海岸潮间带的唯一森林。
它是抵御风暴潮的第一道屏障,对保护沿海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固碳能力最高的四大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同时也具备强大的净化海水能力,生态服务功能远高于陆地森林。
作为海上森林,红树林被国际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富科普教育和旅游功能的自然景观,它几乎具备了生态旅游和科普的所有要素。
在我国,红树林是最受公众关注的保护生物之一,其公众关注度仅次于大熊猫、雪豹和华南虎。
红树林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由于人为的破坏,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红树林面积减少了60%。
而广西红树林面积也减少了43%。
资源减少的速度是惊人的。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及作用,并从中寻找保护红树林的措施。
红树林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用价值红树林为人们带来大量日常保健自然产品,如木榄和海莲类的果皮可用来止血和制作调味品,它的根能够榨汁,是生产亚洲女人经常使用的贵重香料。
在印度,木榄和海莲类的叶常用于控制血压。
斐济的岛民利用海漆类的红树林树叶放入牙齿的齿洞中以减轻牙疼。
红树林的果汁擦在身体上可以减轻风湿病的疼痛。
二.生态效应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
广西红树林区还有159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我国新记录。
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广州南沙红树林湿地恢复的环境效应
—
,
,
,
,
。
,
,,一,,一一。
,
。
1
广 州 南 沙 区 红 树 林 湿 地 恢 复概 况
,
“
”
南 沙 地 处 穗港 澳 水 陆交 通 的 枢 纽 位 置 这 种得 天 独厚 的 地 理 区 位 赋 予 了 南 沙 重 要 的社会 经 济 地 位 因此 成 了 广 州 城 区 南拓 战 略 的前 沿 阵 地 南 拓 必 将 对 南 沙 区 的 湿 地 生 态 系 统 带来 定 的 负面 影 响 自1 9 9 8 年 开 始 南 沙 区 开 始 着 手 种 植人 工 红 树 林 种 植 较 为 集 中的 区 域 为 19 围的 南 沙 湿 地 公 园 洪 奇 沥 东 岸 14 1 5 围 洪 奇 沥 东 岸 1 6 1 7 围 和 民 建村 沥 心 沙 大 桥桥 脚 树 种 多为 无 瓣海 桑 和 海 。 必 须指 出 的是 桑 至 今 南 沙 区 人 工 红 树林 面 积 已 有 5 3 3 9 h m 红 当 前 南沙 的 树 林 恢 复行 动 是在广 州 市 南拓 战略 下 进 行 的 必 将 对 南沙 湿 地 带 来 定 的影 响 在 这 种 背 景 下 红 树 林 恢 复所 带
an
d E n g in
g Su
Y
a
t S e n U n i v e r s i ty
—
,
Gu
a n
g z ho
u
5 10 2 7 5 C h i n
,
)
d
su
r e
.
A bstr
s o
a c
t
:M a n c
gro
v e s
红树林的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
红树林的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生长在沿海地区的泥质或沙质滩涂上,对于维持海岸线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红树林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红树林的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措施。
一、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了红树林的水盐平衡问题。
由于红树林生长在盐水和淡水的交界处,海平面上升会加强盐水入侵,影响红树林的生长和存活。
其次,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给红树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频繁的飓风、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破坏了红树林的生态平衡,导致树木倒伏、土壤侵蚀等问题。
最后,气候变化还引发了红树林植被的变化。
温度升高和降水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红树林植物的物种组成改变,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二、红树林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红树林需要采取有效的适应策略。
首先,保护红树林的生境是关键。
建立海岸防护林和湿地保护区,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和管理,维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开展生态恢复和修复工作。
通过人工引种和植树造林等措施,增加红树林的植被覆盖,提高其抵御风暴和洪水的能力。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与监测,及时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变化,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帮助红树林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三、红树林的气候变化减缓措施除了适应策略,红树林还可以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先,红树林可以作为碳汇,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保护和扩大红树林的范围,能有效地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
其次,可持续管理红树林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滥伐。
通过推广可持续的红树林管理方法,减少森林破坏和碳排放。
最后,红树林的综合利用也可以减缓气候变化。
利用红树林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和沿海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提高红树林的保护意识。
红树林生境特点及生物对环境适
生长环境
生长环境
红树林是一种适应潮间带环境的 植物群落,能够在高盐、缺氧、
水陆交替的环境中生长。
群落结构
红树林的群落结构复杂,包括乔木、 灌木、草本植物等多个层次,形成 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红树林中生长着大量的动植物种类, 包括一些珍稀和濒危物种,是生物 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域。
02
红树林生境特点及生 物对环境适应
目录
• 红树林生境特点 •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 • 红树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红树林生境的保护与恢复
01
红树林生境特点
地理分布
01
02
03
分布广泛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的海岸线上, 包括亚洲、非洲、美洲和 大洋洲的沿海地区。
分布规律
红树林的分布受到温度、 湿度、盐度等环境因素的 影响,通常生长在潮间带 或潮下带。
土壤改良与植被恢复
采取土壤改良措施,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红 树林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监测与评估
建立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体系,定期 评估恢复效果,及时调整恢复策略。
未来展望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推 进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作。
科技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新的保护和恢复 技术,提高红树林保护和恢复的效率 和效果。
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政府补贴、生态补偿等方 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红树林 保护工作。
公众宣传教育
加强红树林保护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红树林生态价值的
认识和保护意识。
恢复技术
种子雨和萌发促进
通过人工播种和促进萌发的方式,增加红树 林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
生态系统修复
红树林的生态作用
红树林的生态作用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森林,常生长在沼泽、湿地、河口等盐碱地带,其生态作用十分重要。
红树林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过渡带,为珍稀物种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生活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树林的生态作用。
1.防潮固沙作用:红树林根系发达,在泥沙中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可以有效地固定沙粒,防止沙丘和岸坡的侵蚀,起到防潮固沙的作用。
红树林还可以吸收和沉积悬浮泥沙,净化水质,保护河口和海湾生态环境的稳定。
2.调节气候:红树林具有调节气温、增大湿度的能力。
红树林林冠庞大,叶片众多,可以起到遮荫作用,减少太阳直射的照射,使气温相对较低。
由于红树林处于海洋和陆地交界处,受海洋水汽的影响,湿度较高,能够阻挡海风对内陆的直接吹袭,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3.保护海岸线:红树林犹如自然的防波堤,可以有效地减缓波浪的冲击,吸收和分散波浪能量,保护岸边村庄和农田免受海浪侵蚀的影响。
红树林还能够减少水流的冲刷,降低水域的侵蚀速度,稳定海岸线的形态。
4.维护水质:红树林可以有效地过滤水质中的废物、污染物和有机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红树林通过其发达的根系系统,不仅可以吸收和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还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降解有机物,保持水域生态平衡。
5.提供栖息地:红树林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
树冠提供了遮荫和栖息的空间,树干和树根提供了巢穴和栖息的地方。
红树林湿地中的海洋生物和陆地动物都可以在此繁衍生息,如候鸟、鱼类、贝类、螃蟹、猴子等。
6.促进生态平衡:红树林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复杂的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提供了丰富的有机物质,吸引众多生物取食或栖息,进而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红树林的生态作用有助于调节该地区的生态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总之,红树林的生态作用十分重要。
它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过渡带,为众多珍稀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和生活环境。
红树林通过固沙、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线、维护水质、提供栖息地、促进生态平衡、碳固定和氧气释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维护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福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红树林对生态的改善
红树林对生态的改善
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海岸生态系统,它们生长在潮间带和河口附近的泥沙地上。
红树林具有许多独特的生态功能,可以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红树林可以保护海岸线不受侵蚀。
它们的根系可以锚定土壤和泥沙,防止它们被海浪冲刷走。
此外,红树林还能够减缓风暴潮和风暴引起的洪水,并且在强风和风暴中为海岸线提供了额外的保护。
其次,红树林对于水质和水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们可以过滤掉水中许多污染物质,如氮、磷、铜、铅等重金属离子,并减少水中悬浮颗粒物质浓度。
这些污染物质通常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放等人类活动。
因此,在海岸线附近建造红树林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水质和水环境。
第三,红树林对于当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许多海洋和河流生物的栖息地,包括鱼类、贝类、蟹类、鸟类等。
红树林可以提供食物和庇护所,为这些动物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此外,红树林还可以促进生态多样性,吸引更多种类的动植物前来生活。
最后,红树林对于气候变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们可以吸收二氧化
碳并将其储存在根系和土壤中。
此外,红树林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通过防止海岸侵蚀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来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之,红树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造红树林可以保护海岸线不受侵蚀、改善水质和水环境、促进当地生态系统发展以及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因此,在保护海岸线和改善当地环境方面,建造红树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红树林生长条件
红树林生长条件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潮湿的海滨沙滩或盐沼地带。
它们能够适应高盐度、泥沙积累和潮间带的极端环境条件,因此被誉为“海洋的森林”。
红树林生长条件的首要因素是盐度。
红树林树种对盐分的忍耐力很强,它们能够在高盐度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这主要归功于红树林树叶上存在的特殊结构和机制。
红树林树叶上的盐腺可以排除多余的盐分,保持树体内的离子平衡。
同时,红树林的根系也具有排盐功能,通过根部的盐腺排除盐分。
这些特殊的生理机制使得红树林能够在高盐度环境下存活。
除了盐度,红树林还需要适应泥沙的积累。
红树林树种的根系能够适应泥沙的沉积和固定。
它们的根系一般采取类似支柱的结构,能够稳固地钻入泥沙中,以支撑树体。
这种特殊的根系结构使红树林能够在泥沙积累的环境中生长。
红树林还需要适应潮间带的极端环境。
潮间带是潮水的涨落范围,也是红树林生长的区域。
潮间带的环境条件非常恶劣,同时受到海水的侵蚀和波浪的冲击。
红树林树种的茎干和树皮都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和耐久性,能够抵御潮水和波浪的冲击。
红树林的生长还受到气候和水分的影响。
红树林树种一般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红树林的生长。
红树林需要大量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来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
同时,红树林还需要充足的水分来满足生长的需求。
它们能够通过根系吸收地下水或者以盐水的形式吸收海水中的水分。
总结起来,红树林生长的条件包括盐度、泥沙积累、潮间带环境、气候和水分。
红树林树种具有特殊的生理和解剖结构,能够适应这些极端的环境条件。
红树林的生长条件独特而严苛,这也使得红树林成为了海洋生态系统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保护红树林的生态意义
保护红树林的生态意义
保护红树林的生态意义包括:
1. 生物多样性保护:红树林是世界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支持许多特有物种的生存。
保护红树林可以维护这些物种的种群数量以及他们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 水体净化:红树林能够吸收并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等。
红树林的树种通过根系和叶片吸附和吸收污染物质,有助于改善附近海域的水质。
3. 沿岸保护:红树林能够缓冲风暴和海啸对沿岸地区的冲击,减少海洋侵蚀,保护沿岸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社区安全。
其茂密的树冠可以削弱海浪和风暴潮的冲击力,并防止土壤侵蚀以及海水入侵。
4. 碳储存和气候调节:红树林是优秀的碳储存库,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土壤和植被中。
保护红树林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因为红树林的生长过程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减少温室效应的发生。
5. 经济价值:红树林为许多沿海社区提供了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计来源,如渔业、木材和旅游业等。
保护红树林可以保护这些社区的经济利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
综上所述,保护红树林的生态意义不仅局限于生物多样性的保
护,还包括水体净化、沿岸保护、碳储存和气候调节以及经济价值的维护。
保护红树林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岸卫士——红树林
摘要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
本文介绍了我国红树林的分布概况及其生态功能,分析了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红树林分布现状生态功能保护措施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属常绿阔叶林。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
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呼吸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
另外,它还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
红树林中的树种以红树科为主,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
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和大戟科的海漆等。
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港澳台的沿海滩涂。
浙江省南部沿海也有人工栽培的红树林,纬度位置最北的一片红树林在温州乐清。
广东、广西、海南位列中国拥有红树林数量的前三名,共21389公顷,占了中国红树林面积的94.4%。
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北部湾和海南东海岸,是中国红树林最集中分布的区域,占中国红树林总面积的81%。
目前,我国的红树林中,93%为天然起源的红树林,7%为人工林。
一、生态功能
红树林能经受大风大浪等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气候,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净化海水、促淤造陆和和调节气候等功能,素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和海水淡化器”的美誉。
在抗风消浪方面,大面积的红树林,能让海啸、大浪、台风的能量减少70%左右,对保护海岸线和沿海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红树林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
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
高大茂密的枝体宛如一道道天然屏障,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实验表明,50米宽的红树林带,可使1米高的波浪减至0.3米以下;红树林对潮水流动的阻碍,使林内水流速度仅为潮水沟流速的1/10;面对海风和巨浪,红树林能够以柔克刚,成为海堤和城市的“保护神”。
据调查,出现海啸时,凡是有红树林的地方,建筑物几乎没有遭到大的破坏,人员也很少伤亡。
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
此外,红树林又厚又硬的叶子能减少水分蒸发,叶片上还有许多排盐腺,以排除海水中的盐分。
在降解污染、净化海水方面,主要包括促进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利用其丰富的底栖生物对有机物的吸附和降解,以及其植株和底泥对重金属和营养盐的富集和吸收,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防止赤潮发生。
在促淤造陆方面,红树林在海滩上形成了一道绿篱,对水流具有滞缓作用,促进了淤泥的沉积,而密集的支柱根,加速了淤泥的沉积作用。
随着红树群落向外缘发展,陆地面积也逐渐扩大;在大气环境方面,红树林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改善滨海地区小气候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红树
林是鸟类的天堂,红树林树种是招鸟树种,由其创造的湿地生存环境是留鸟及候鸟的优良繁殖和栖息场所,在我国红树林中生活的鸟类共20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22种。
二、红树林面积锐减的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对红树林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忽视了对红树林的建设和保护,红树林面积锐减。
2007年编制完成的《中国红树林国家报告》显示,中国的红树林历史上曾达到25万公顷,新中国成立时还有约5万公顷。
但50年过去,红树林面积锐减为2.26万公顷,全国已有超过50%的红树林消失。
红树林的破坏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海岸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使得成片的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大规模发展滩涂渔业养殖,围海造养殖池也破坏了不少红树林湿地;此外,还有工业污染、垃圾污染以及红树林地区的村民们过度采海、伐木取材等,也破坏了红树林生态系统。
现在对红树林直接的、大规模的破坏已经很少发生。
随着沿海居民生活燃料问题的逐步解决,砍伐红树林作薪材的情况已不多了,围垦、毁林养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城市和港口建设对红树林的破坏也有相应的补偿措施。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一些原先不存在或不明显的威胁开始显现,可称之为隐性破坏。
这些情况若不引起注意,同样会对红树林造成巨大的破坏。
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生活垃圾的倾倒、港口或船只泄油事故等都对红树林造成了威胁。
红树林对污染物虽然有很强的净化能力,但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
高度集约经营的水产养殖业也导致近海水体环境的污染加重。
城市附近的红树林面临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抗生素的污染。
频频发生的海上石油泄露对红树林也有较大威胁,油污覆盖红树植物叶片及皮孔,导致红树植物窒息死亡。
当50%的叶片被油污覆盖时,红树幼苗就会死亡;沿海地区每年都受台风袭击,修筑和维护海堤成了一种必需的、经常性的生产活动。
由于早期的简易海堤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现在全国滨海地区到处可见钢筋水泥的高标准海堤。
海堤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本身就是一种围垦方式,建设过程本身对红树林就是极大的破坏;80年代初引进的互花米草繁殖能力极强,生长快,扩散能力强,在亚热带地区的潮间带滩涂与红树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对红树林造成了较大威胁,既侵占了滩涂也影响了红树林的生长发育。
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的红树林都受到了互花米草的威胁。
在福建云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互花米草已经完成对红树林的包围。
薇甘菊对深圳福田保护区、飞机草对海南东寨港和文昌清澜港的红树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红树植物富含具广谱抗菌功能的单宁,苦涩,口食性差,因此红树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长期以来红树林病虫害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的恶化,中国红树林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不仅原有的病虫害规模急剧扩大,危害越来越重,而且新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出现,甚至原来不对红树林构成威胁的病虫害也成了大问题;随着沿海经济的崛起和海鲜价格的猛涨,红树林区的传统渔业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红树林中有不少价格昂贵的贝、虾和蟹类,每当退潮时,便有大量群众进入林区进行挖掘,频繁的挖掘活动损伤了林木根系,砍断植株,踩死幼树,破坏相当严重。
三、保护措施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红树林的重要作用,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各种法规,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在红树林集中分布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目前,我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禁止砍伐红树林和在红树林分布区毁林挖塘、围堤、采砂、取土及其他毁坏红树林的行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保护红树林湿地的重要性,使公众了解红树林的价值和效益,提高自觉保护意识;加大对红树林的科研投入,积极开展红树林湿地研究;加强对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的治理;在保护好现有红树林资源的基础上,
加速乔木型红树林的推广造林;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