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大豆检测手段

合集下载

PCR扩增检测转基因大豆、玉米

PCR扩增检测转基因大豆、玉米

【实验步骤】 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的鉴定
取5μL样品溶于95μL三重蒸馏水中,用 Biophotometer分 析DNA的浓度,通过它对提取大豆DNA测OD值。并记 录数据。由OD260nm/OD280nm判定基因组DNA的浓度, 其比值在1.7~2.0之间较好,符合PCR检测要求。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 一种选择性体外扩增DNA的方法,其基本原理类 似 于 DNA 的 天 然 复 制 过 程 。 它 包 括 : 变 性 (Denature) 、 退火(Anneal)和延伸(Extension)三个基
外源基因( EPSPS)特异性扩增 12 3 4567M 12
外源终止子(NOS) 特异性扩增
外源启动子(CaMV35S)特 异性扩增
1 未加模板对照 2 转基因大豆、玉米 3~7 非转基因大豆、玉米
PCR假阳性结果 1. 引物设计不当,应调换引物 2. 循环参数不合适,导致非特异性扩增 3. 靶序列的交叉污染
大豆凝集素(Lectin)基因、玉米特异性内源基
因IVR为内参 ?
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 剖学、 生物学 及现代 科学技 术基础 上、发 展起来 的一门 以“解 剖人、 肉体人 ”为概 念的、 新兴的 现代医 学科学 理论体 系。主 要采用 科学实 验方法 ,从宏 观到微 观,直 至目前 的分子 基因层 次水平 ,发展 极为迅 速,超 过其它 任何一 门医学 科学, 成为世 界医学 史上的 主流。 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 医学等 所谓“ 医学” ,都称 不上一 门独立 的医学 科学, 关于这 一点在 灵魂医 学有关 章节中 将有相 关点评 。
【实验步骤】
大豆、玉米DNA 提取--改良的CTAB法

实验三 PCR-荧光探针法鉴定转基因大豆

实验三 PCR-荧光探针法鉴定转基因大豆

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一)Real-time qPCR原理
实时定量PCR原理
• 实时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实时监测 荧光染料 整个PCR过程中荧光信号的累积强度,并利用特定 数学原理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基因组DNA分离纯化中的注意事项
保证基因组DNA的完整性和纯度 提高DNA的洗脱效率 DNA的储存
(二)转基因大豆鉴定 — CaMV35S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杂交试剂盒
• 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针对CaMV35S基因核 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实 时荧光PCR(Taqman探针法)对转基因成分 CaMV35S基因进行检测。
特异性高 多重PCR检出
要求反应的特异性 不能进行多重PCR
Probe设计要求高 Probe合成费用高
常用于mRNA表达量分析等
常用于SNP解析,病毒、病原菌检测
(三)Real-Time qPCR主要概念
非探针 扩增曲线
化学原理
实时定量PCR
两个重要图形
探针
熔解曲线
Real-Time qPCR曲线的意义
106 105 104 103 102 10
荧光强度---循环数曲线
初始模板量对数---C(T)循环数标准曲线
三、实验内容
• 大豆DNA提取 •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CaMV35S基因
四、实验材料和用品
大豆 大豆DNA提取试剂盒 CaMV35S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 仪器:荧光定量PCR仪 台式离心机等
DePure Plant DNA Kit 基于硅胶 柱纯化方式。样品经液氮或研磨仪匀 浆后,在裂解液中裂解,DNA 释放到 裂解液中。经高盐溶液沉淀去除多糖 等杂质后,加入乙醇,转移至柱子中 过滤,DNA 被吸附到柱子的膜上,而 蛋白质则不被吸附而去除。柱子经 Buffer GW2 洗涤去除盐分,最后 DNA 经 Buffer AE洗脱。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大豆)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大豆)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第12章ELISA方法定量检测抗农达® (RoundupReady®) 转基因大豆F.Eyquem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 第12章2ELISA 方法定量检测抗农达® (Roundup Ready®) 转基因大豆 目 录第12章ELISA 方法定量检测抗农达® (Roundup Ready®) 转基因大豆引言 3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 技术 7 实验部分 10参考文献 20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 第12章3ELISA 方法定量检测抗农达® (Roundup Ready®) 转基因大豆 引言本章介绍一种用免疫学技术检测转基因植物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对转化事件中转入基因产生的新蛋白的检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基因修饰并不总是直接特异地对应于产生新蛋白,蛋白表达量水平也并不总是足够用于检测的目的。

另外,某些蛋白可能仅在植物的特定部位表达 (如: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或者在不同部位或不同生理时期其表达量水平也不一样。

有报道称植物中转基因产物表达量水平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2%,甚至在一些强启动子植物中也是如此 (Longstaff ,1995)。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文献资料报道的转入基因蛋白表达量水平 (如:批准的GM 作物) 一般低于2%的表达上限 (henner ,1997)。

免疫学分析是一种用抗体作为检测试剂的分析测定系统。

抗体是一种从动物血清中分离得到的特异性蛋白,它可特异性地结合于诱导它们产物的底物,即抗原。

抗体的制备是通过将待检测的底物 (如:CP4 EPSPS ,是一种产生农达除草剂抗性的蛋白) 注射到动物如兔子或者老鼠体内,然后动物体内的细胞会将此底物识别为外来物质并产生抗体与之对抗。

抗体经过纯化,并用可检测的标记与之连接,然后可作为检测目标底物的试剂。

免疫学检测方法发展和应用的先决条件是:得到可直接和待检测新蛋白作用的高特异性抗体。

大豆转基因检测

大豆转基因检测
大豆转基因检测
本实验采用定性pcr方法检测大豆是否为转基因。Fra bibliotek实验结果
1.大豆基因组提取质量检测 1.1琼脂糖电泳:
图一 吸光值检测:DNA浓度=OD260/OD280=1.85 在1.7-2.0之间,符合PCR的标准。
PCR结果:
由于第一次结果不是很好,本实验经过两次pcr结果。 第一次:
讨论:
本次实验基本达成实验目的,有些地方需要注意。 (1)提取DNA的时候要仔细,DNA的质量高低影响后续实验。 比如蛋白质等物质需要除尽。 (2)使用RNArase需要注意,不然容易导致实验失败。 (3)在配制PCR体系的时候,发现配制母液再分装到各个管 时,导致最后一管的体积不够,导致之后影响PCR。 (4)跑电泳前 使用氯仿异戊醇擦拭电泳槽发现结果较好。 (5)本实验使用EB染色,但个人认为可以尝试核酸染料,感 觉本次实验染色不如以前使用核酸染料效果佳。
L L
C C
M M
图二
第二次:
图三
实验结果分析
如图一:(1)提取出的大豆基因组成色较好。电泳条带 清晰。但颜色较淡,可能是点样的体积过少。
(2)跑电泳前使用氯仿/异戊醇擦拭电泳槽面检 测DNA的结果较好
图二:此为第一次跑PCR的电泳图。
图中有明亮且清晰的条带,但Maker跑的质量不是很好。 经分析可能是凝胶的质量不够好,或者是点样点的不好。 图三:为第二次PCR产物电泳,效果较好,有清晰明亮条带, 能看清。
谢谢

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

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

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1. 背景介绍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食物来源,还被广泛用于饲料和工业原料。

然而,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和使用逐渐增多。

转基因大豆不仅在农业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因此,制定一套严格的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2. 转基因技术概述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并使之在目标生物体中表达。

在大豆中引入外源基因可以使其具有抗虫、抗草甘膦等特性。

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影响等问题的担忧。

3. 国际转基因检测标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畅通,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转基因检测的标准。

其中最为知名且被广泛采用的是国际贸易法组织(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制定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指南。

该指南包括了转基因检测的样品准备、检测方法、结果解释等方面的要求,为各国制定转基因食品标签要求提供了依据。

4. 国内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现状在国内,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2002年,中国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其中包括了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中使用的转基因生物的监管要求。

此外,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还发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其中涉及到对大豆及其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的监管。

5. 大豆转基因检测方法为了准确、可靠地检测大豆中是否存在转基因成分,科研人员开发出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PCR法、ELISA法和质谱法等。

PCR法是一种通过扩增目标DNA片段来判断是否存在特定外源DNA 序列的方法;ELISA法是一种通过特异性抗体与外源蛋白质结合来判断是否存在特定外源蛋白质的方法;质谱法则是通过检测样品中特定外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来判断是否存在转基因成分。

6. 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的制定制定一套严格的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实验三 大豆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

实验三 大豆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

大豆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 检测一、 实验目的 (1)DNA 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2)DNA 的纯度、含量与分子大小。

(3)学习PCR 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4)掌握高速冷冻离心机、微量移液枪、水平电泳仪、PCR 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

二、 实验原理由于现有的商品化转基因产品中绝大多数含35S 启动子和NOS 终止子。

故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一般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35S 启动子和NOS 终止子进行筛选。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转基因产品的方法,但要求待分析的基因组DNA 样品尽可能纯化。

PCR 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物。

PCR 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三、 PCR 引物设计表1 引物序列及扩增产物长度四、 转基因大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种京引D-1 、京引D-2 、京引D-3 、京引D-4获市面上购买的转基因大豆,万能粉碎机粉碎。

五、 DNA 的提取 1、称取约0.1g 2ml 离心管中;2、加入600μl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缓冲液震荡均匀,65℃水浴保温30min;3、加入500μl 酚:三氯甲烷:异戊醇(25:24:1),振荡均匀,12000r/min离心15min;4、吸取上清液,放入另一新管中加入500ul的异丙醇,12000r/min离心10min。

5、弃去上清液,加入70%乙醇溶液洗涤,12000r/min离心1min。

6、弃去上清液,干燥,用50μl TE缓冲溶液溶解沉淀。

7、加入5μl RNA酶溶液,37℃水浴保温30min。

8、加入400μl的CTAB缓冲溶液,振荡均匀。

9、加入250μl的三氯甲烷:异戊醇(1:1),振荡均匀,12000r/min离心15min。

10、吸取上清液,放入另一个新管中,加入200μl的异丙醇,12000r/min离心10min。

11、弃去上清液,干燥,用50μl TE缓冲液溶解沉淀。

转基因大豆检测方法及标准概述

转基因大豆检测方法及标准概述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检测方法;标准
转 基 因 大 豆 是 商 品 化 最 早、 推 广 应用速度最快、种植面积最广的转基 因粮食作物。由于转基因大豆产品可 能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食用安全及 生态风险,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带 来不利影响 [1],因此需要加强对转基 因大豆产品的有效监督、监测和管理。
1 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 111 号 -9-2018
SN/T 3767.16-2014
SN/T 3767.17-2014
SN/T 3767.18-2014
SN/T 3767.19-2014
3 讨论与建议
目 前, 我 国 转 基 因 大 豆 的 检 测 方 法主要以 PCR 方法为主。PCR 实验成 败的关键在于模板 DNA 的提取质量, 对于不同加工过程的产品,应选择不 同 的 DNA 提 取 方 法, 同 时 采 用 紫 外 分光光度计给出 DNA 的浓度及 A260 nm/A280 nm 的比值,以判断其是否 适合进行 PCR 检测。实验中还应该注 意污染问题,建议实验过程中注意添 加阴性和空白对照。实验室的布局以
及检测工作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中转
基因通用标准的规定。
参考文献 [1] 王南 , 李海燕 . 转基因大豆概况
及其安全性 [J]. 吉林农业 ,2016(19):118. [2] 王颢潜 , 陈锐 , 李夏莹 , 等 . 转基
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生物 技术通报 ,2018,34(3):31-38.
农业部 1485 号公告 -8-2010
GB/T 19495.4-2018
农业部 1782 号公告 -1-2012
GB/T 19495.5-2018
农业部 1782 号公告 -4-2012

大豆转基因成分测定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大豆转基因成分测定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大豆转基因成分测定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采用了双重PCR-RFLP方法,通过解析MET1和GlyBPTI-II转基因标记基因,来鉴定转基因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含量。

实验中,首先选取了24份来源于多家市场的大豆样品,其中,12份是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非转基因大豆样品,另外12份是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转基因大豆样品,并通过按照上述实验方法测定其中转基因序列含量。

结果表明,实验的重复性良好,可信度较高,各样品的PCR检测结果相符,RFLP切片结果与PCR结果完全一致。

实验结果表明,其中12份转基因大豆样品的转基因成分含量均大于0.9,证明这些大豆样品属于纯转基因大豆;12份非转基因大豆样品的转基因成分含量均小于0.3,证明这些大豆样品为纯非转基因大豆。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能够有效地通过PCR-RFLP方法,测定转基因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含量,从而有效的判断大豆的转基因状态。

从可靠性分析上看,数据显示,MET1和GlyBPTI-II基因在大豆中的检测正确率高达100%,且结果误差小于5%,整体来看实验结果稳定可靠。

在可操作性分析上,实验用时仅需要7小时,耗材量少,元器件质量高,实验操作简单,可以有效支持大规模鉴定。

另外,从测定准确性分析上看,实验中样品检测结果与质控结果相吻合,质控结果呈明显的双峰样式,表明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测定可靠性较好,准确性较高。

同时,综合表征分析转基因大豆中转基因成分含量的分布情况及差异情况,即MET1/GlyBPTI-II标记基因的分布差异,表明不同样品在两个基因的比值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的实验能够准确、可靠地测定转基因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含量,并能够有效地支持大规模转基因大豆审核工作。

如何检测转基因大豆

如何检测转基因大豆

PCR检测转基因大豆:[目的]定性检测转基因大豆。

[方法]以非转基因大豆和CP4-EPSPS转基因大豆为材料,以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5-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CP4-EPSPS)为检测的目的片段,建立PCR反应体系。

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大豆基因组DNA,并对所提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确定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限。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方法的建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对大豆中的内源基因Lectin和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基因EPSPS进行了定量检测,建立了Monsanto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R的定量PCR检测方法。

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001%,是国际上设定的转基因最低限量的100倍用巢式和半巢式PCR检测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及其深加工食品:用从转基因大豆(Glycinemax )颗粒中提取的DNA作为模板,经过稀释,形成不同浓度梯度的DNA溶液,然后用巢式和半巢式PCR进行扩增反应。

结果表明,巢式和半巢式PCR均可以扩增DNA浓度为10-14g/μL的溶液。

用巢式和半巢式PCR对市场的食品原料和深加工食品进行检测,可以从大豆油、酱油、面酱、大豆磷脂、豆腐、豆浆等食品原料和深加工食品的17个品牌的食品中检测出大豆内标基因(housekeepinggene)。

ELISA方法定量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的研究:以美国、阿根廷、巴西转基因大豆等为材料,建立了ELISA法定量检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CP4 EP- SPS蛋白的方法,成功检测出美国转基因大豆含量为3.768%、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含量为2.820%、巴西转基因大含量为1.920%,转基因豆粉、转基因豆粕和中国大豆未检测到CP4 EPSPS蛋白。

此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稳定等优点,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075%,并且稳定性良好,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CP4EPSPS蛋白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转基因黑豆辨别方法

转基因黑豆辨别方法

转基因黑豆辨别方法转基因黑豆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黑豆中,使其获得特定的性状或者改变其生物学特性的一种黑豆品种。

由于转基因黑豆具有特殊的基因组结构,因此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进行鉴别。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转基因黑豆辨别方法。

1. PCR法:PCR是在转基因黑豆中检测外源基因常用的方法之一。

PCR通过扩增靶标基因的特定DNA序列,来判断种子或者植株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外源基因。

具体操作包括:提取植物DNA,设计引物,进行PCR反应,通过电泳分析PCR 产物。

对于转基因黑豆,可以设计特定引物来扩增外源基因,从而进行鉴别。

2. 蛋白质电泳法:转基因黑豆中的外源基因通常会编码特定的蛋白质,可以通过蛋白质电泳来鉴别转基因黑豆。

蛋白质电泳是通过将转基因黑豆和非转基因黑豆的蛋白质提取并分离,然后通过染色或者Western blot等方式观察分离后的蛋白质条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的外源蛋白质。

3. DNA杂交法:DNA杂交是通过将黑豆DNA与特定的探针(可能是具有标记的DNA片段)杂交,来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的外源基因。

在黑豆DNA与探针杂交后,观察是否发生特定的杂交信号,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外源基因。

4. 基因芯片鉴定法: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同时检测上千个基因。

通过将黑豆DNA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探针与DNA的结合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的外源基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需要在专业实验室环境下进行,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设备。

此外,市场上也有商业化的转基因生物鉴别检测产品,可以购买专业的检测试剂盒进行转基因黑豆的鉴别。

总之,转基因黑豆的辨别主要依赖于DNA和蛋白质的检测和鉴定。

随着科技的发展,转基因鉴别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大豆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大豆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大豆进行遗传转化,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豆基因组中,并成功获得转基因大豆植株。

通过本实验,旨在探索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为大豆育种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二、实验材料1. 大豆品种:Williams822. 农杆菌菌株:E. coli DH5α3. 转化载体: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pBI1214. 实验试剂:抗生素、植物激素、DNA提取试剂盒等5. 实验设备:离心机、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组织培养室等三、实验方法1. 质粒提取与鉴定(1)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DNA。

(2)通过PCR扩增质粒中的目的基因,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2. 农杆菌培养与活化(1)将农杆菌菌株E. coli DH5α接种于含有抗生素的LB培养基中,37℃培养过夜。

(2)将活化后的农杆菌接种于含有抗生素的YEB培养基中,28℃培养过夜。

3. 转化载体的构建(1)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pBI121的T-DNA区域。

(2)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转化载体。

4.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1)将转化载体与活化后的农杆菌共培养,使农杆菌吸收转化载体。

(2)将农杆菌接种于含有抗生素的YEB培养基中,28℃培养过夜。

(3)将农杆菌悬浮液滴加到大豆子叶节上,进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

5. 转基因大豆植株的再生与筛选(1)将转化后的大豆子叶节接种于含有抗生素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

(2)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阳性植株。

6. 转基因大豆植株的鉴定(1)采用RT-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在转基因大豆植株中的表达。

(2)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目的蛋白在转基因大豆植株中的表达。

四、实验结果1. 质粒提取与鉴定:成功提取质粒DNA,并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出目的基因。

2. 农杆菌培养与活化:成功活化农杆菌菌株E. coli DH5α。

3. 转化载体的构建:成功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载体。

如何检测转基因大豆

如何检测转基因大豆

PCR检测转基因大豆:[目的]定性检测转基因大豆。

[方法]以非转基因大豆和CP4-EPSPS 转基因大豆为材料,以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5-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CP4-EPSPS)为检测的目的片段,建立PCR反应体系。

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大豆基因组DNA, 并对所提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确定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限。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方法的建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 ,对大豆中的内源基因Lectin和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基因EPSPS进行了定量检测 ,建立了Monsanto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R 的定量PCR检测方法。

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 <0 0 1% ,是国际上设定的转基因最低限量的 10 0倍用巢式和半巢式PCR检测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及其深加工食品:用从转基因大豆(Glycinemax )颗粒中提取的DNA作为模板,经过稀释,形成不同浓度梯度的DNA溶液,然后用巢式和半巢式PCR进行扩增反应。

结果表明,巢式和半巢式PCR均可以扩增DNA浓度为10-14g/μL的溶液。

用巢式和半巢式PCR对市场的食品原料和深加工食品进行检测,可以从大豆油、酱油、面酱、大豆磷脂、豆腐、豆浆等食品原料和深加工食品的17个品牌的食品中检测出大豆内标基因(housekeepinggene)。

ELISA方法定量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的研究:以美国、阿根廷、巴西转基因大豆等为材料,建立了ELISA法定量检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CP4 EP- SPS蛋白的方法,成功检测出美国转基因大豆含量为3.768%、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含量为2.820%、巴西转基因大含量为1.920%,转基因豆粉、转基因豆粕和中国大豆未检测到CP4 EPSPS蛋白。

此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稳定等优点,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075%,并且稳定性良好,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CP4 EPSPS蛋白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利用蛋白质SDS_PAGE电泳方法检测转基因大豆的初步研究

利用蛋白质SDS_PAGE电泳方法检测转基因大豆的初步研究

利用蛋白质SDS_PAGE电泳方法检测转基因大豆的初步研究转基因大豆是指通过遗传工程技术改变了其基因组的大豆。

由于转基因大豆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其进行检测变得非常重要。

蛋白质SDS_电泳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基因改造对大豆蛋白质组成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利用蛋白质SDS_电泳方法进行转基因大豆检测的初步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实验所需的试剂主要包括SDS-凝胶缓冲液、蛋白质提取缓冲液和电泳样品缓冲液等。

设备包括垂直SDS-电泳仪、透明模板和电源等。

此外,还需要种植和提取转基因大豆和野生大豆的样品。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蛋白质的提取。

首先将转基因大豆和野生大豆的样品分别切碎并加入蛋白质提取缓冲液中,然后用离心机离心,将上清液收集下来。

接着,将上清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测定,以保证样品含有足够的蛋白质进行电泳。

然后,我们需要制备SDS-凝胶。

首先准备SDS-凝胶缓冲液,并将其倒入平板中。

然后,在设备的底部插入透明模板,并将模板固定住,以确保凝胶可以充分凝胶化。

接下来,将凝胶缓冲液注入模板中,并等待其凝胶化。

凝胶凝胶化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电泳实验了。

首先,将转基因大豆和野生大豆的蛋白质提取液分别加入电泳样品缓冲液中,并将其加热至95°C,以去除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使其变为线性构象。

然后将样品加载到凝胶孔中,接着将电泳仪的正负端子分别连接到电源上,并设置合适的电压和电流进行电泳。

电泳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凝胶染色。

通常使用Coomassie蓝或银染色方法。

在染色前,将凝胶浸泡在染色剂中,然后进行洗涤和显色。

染色后,我们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蛋白质条带的分析和比较。

通过蛋白质SDS-电泳方法,我们可以比较转基因大豆和野生大豆的蛋白质组成差异。

如果在转基因大豆中发现了新的蛋白质条带,或者野生大豆中的一些蛋白质缺失或表达量改变,这可能意味着基因改造对该大豆的蛋白质组成产生了影响。

转基因大豆检测手段的研究

转基因大豆检测手段的研究

转基因大豆检测手段的研究【摘要】中国很多大豆制品是利用进口转基因大豆进行加工的,产品中一定含有转基因大豆的成分,但是却未被标明,所以亟待对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的手段,本文对转基因大豆的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成分PCR SDS-PAGE 基因芯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我国为大豆的原产国也是大豆的主产国之一,但是近年来,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中国,中国国产大豆失去了价格优势,很多企业选择低成本的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

中国是个饮食文化上很依赖大豆的国家,各种大豆制品充斥着我们的餐桌,但是由于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很多消费者选择不食用转基因食品,但是有调查显示我国存在很多大豆制品中是使用转基因大豆制作的,但是都没有进行标示,所以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亟待一种有效的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手段。

本文列出几种大豆制品的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1 PCR法1.1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目前,种植最广的是抗草甘膦大豆由美国孟都山公司生产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epsps(5-enolypyruvy 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来源于A.tumefaciens菌株cp4),调控元件上游为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下游终止子为NOS,检测时主要针对这三种基因进行检测,而且还包括大豆的内源基因lectin,用于鉴别大豆。

利用这四个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5.0设计四对引物,进行扩增,可以初步确定大豆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有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TAB法提取大豆的总DNA,对大豆的CaMV 35S 启动子和内源基因Lection PCR扩增,扩增片段长度为118bp和195bp,表明了大豆中有转基因成分。

另有研究利用GUS标记基因和NOS终止子的pBI221质粒作为PCR检测的阳性对照,在转基因大豆中扩增出了阳性结果,并利用Southern杂交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转基因大豆及豆制品简单检验方法

转基因大豆及豆制品简单检验方法
4、味道。传统的玉米一般就是黄玉米,白玉米,略带甜味,而现在流行的甜玉米,其甜度非常高,无疑是转基因。
5、害虫。凡是害虫喜欢光顾的作物就是没转基因的,凡是害虫害怕,也就是没有害虫,或很少害虫的作物,就是转基因。
6、产量。转基因作物一般在开始几年,其产量要比传统作物高不少。
2、大豆及豆制品(包含大豆油)
非转基因大豆:
为椭圆形状,有点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
转基因大豆:
为圆形,滚圆。肚脐为黄色或黄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来的豆浆有点黄,用此豆制作的豆腐什么的都有点黄色。
简单的检验方法:
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 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
判断转基因食品的几个标准:
1、季节。除了大棚蔬菜外,其它的反季节食品容易是转基因的。
2、色彩பைடு நூலகம்与传统的不一样的绝对是转基因,比如彩色棉花、彩色辣椒。
3、个头。按照传统,西红柿也有一定个头的,比如:像大拇指头那么一点大的小西红柿绝对是转基因。再比如大豆,也叫黄豆,就是做豆腐,豆浆那种豆子,形状应该像动物内脏:腰的样子,有点扁,可现在的大豆,全是圆圆的、大不少、就像豌豆一样的大豆,产量很高,就是转基因。

转基因大豆定性检测方法介绍

转基因大豆定性检测方法介绍

Upper signal: GMO
Lower signal: Control
Lane M:100bp DNA Ladder Marker Lane 2: Non GMO Soybean Control Lane 4: GMO Soybean Control 1% Lane 6: GMO Soybean Control 100% Lane 8: Sample 1 Lane 10: Sample 1
转基因大豆定性检测方法介绍
1பைடு நூலகம்检测样品:
豆粕,编号:sample 1、sample 2、sample 3、 sample 4
2、核酸提取: 各取5g样品,分别用研钵研磨至粉末状,再各取 0.5g作为实验材料,使用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结果 见图1)。
3、检测方法: 转基因大豆定性PCR检测方法
图1 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电泳图 Lane1: Sample 1 Lane3: Sample 3 M: λ-HindIII digest Lane2: Lane4: Sample 2 Sample 4
1.2 仪器及试剂
仪器: TaKaRa PCR Thermal Cycler DICE (TaKaRa Code:TP600) (TaKaRa 试剂: PCR Screening Kit for GM Soybean Ver.2.0 Code:DRR201A) 1.3 扩增基因及片断长度 重组基因 : CP4 EPSPS
dH2O
24 μI
50μI
反应条件:
94℃ 94℃ 5min 30sec
60℃
72℃
72℃ 1、5 检测结果
30sec
1min
10min
40Cycles

转基因食品有两种检测方法:一种是蛋白质水平上的检测

转基因食品有两种检测方法:一种是蛋白质水平上的检测

转基因食品有两种检测方法:一种是蛋白质水平上的检测;另一种是核酸水平上的检测。

1蛋白质水平的检测1.1酶联免疫法(ELISA)ELISA检测是将抗原和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结合起来,根据酶作用于底物后的显色反应,当抗原与抗体结合时,借助于比色或荧光反应鉴定GMF。

酶与底物反应的颜色与样品中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ELISA检测对样品进行定性检测的同时又能进行定量分析。

Rogan等人用ELISA法检测出传统大豆加工产品中混有2%Roundup Ready 大豆中的CP4 EPSPS蛋白质。

此方法具有选择性和灵敏性,具有商业可利用性;但是复杂基质对它的准确性和准确度有干扰,并且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较低水平或热处理变性时,免疫方法的检测能力就会下降。

1.2试纸法主要将特异的抗体交联到试纸条上和有颜色的物质上,当纸上抗体和特异抗原结合后,再和带有颜色的特异抗体进行反应,就形成了带有颜色的三明治机构,并且固定在试纸条上,如果没有抗原,则没有颜色。

此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适用于现场检验或初筛。

上面两种方法有三方面不足:第一,抗原抗体反应的专一性;第二,加工过的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抗原性很容易破坏,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三,有些转基因食品不表达蛋白质或表达量很低或很大时,则无法进行检测。

1.3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将电泳较高的分离能力、抗体的特异性和显色酶反应的灵敏性结合起来,是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特异蛋白质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普遍用于分离、检测特异的目的蛋白质,灵敏度为1~5ng。

它可确定一个样品中是否含有低于或超过预定限值水平的目的蛋白质,特别是用于不可溶蛋白质的分析。

V an Duijn等人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oundup Ready大豆中的CP4合成酶,检测限在0.5%~l%。

经验证,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转基因Roundup Ready 大豆原材料和大豆蛋白质产品的检测。

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

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

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
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是指用于检测大豆中转基因的方法和要求的规定。

以下是常见的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
1. 法规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欧盟对转基因食品有严格的标识和审批要求,而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大豆转基因检测的方法和限量要求。

2. PCR法检测:PCR法是一种常用的转基因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到外源基因或转基因组分。

检测方法需要明确指明所要检测的外源基因或转基因。

3. 高通量测序检测: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

通过对大豆基因组的测序,可以检测到其中的转基因成分。

4. 限量要求:标准中通常规定了转基因成分的限量要求,即检测出来的转基因成分不能超过某个阈值。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转基因成分的限量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5. 检测方法的验证:标准通常要求检测方法的验证,包括准确性、可靠性和精确度等方面的评估。

总的来说,大豆转基因检测标准涵盖了检测方法、限量要求和方法的验证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转基因大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基因芯片法对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物种结构特异性基因的定性检测

基因芯片法对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物种结构特异性基因的定性检测

基因芯片法对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物种结构特异性基因的定性检测(一)适用范围转基因大豆(GTS-40-3-2)及其加工产品由单一作物种类组成的物种结构特异性基因的定性检测。

(二)试验原理通过多重PCR扩增和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大豆(GTS-40-3-2)及其加工产品中由单一作物种类组成的物种结构特异性基因。

(三)术语基片:基因芯片中用于固定探针的基质,通常采纳标准的“载玻片或其他固体载体”,经过化学修饰制备而成。

基因芯片探针:基因芯片中固定于基质表面、能与样本DNA互补、用于探测样本DNA信息的核酸分子,本部分采纳寡核苷酸片段作探针。

定位探针:是一段与待测基因无关的,通过和标志的定位探针互补链杂交显示信号,用于点样矩阵的位置确实定。

阳性质控探针:用于样品抽提、PCR、杂交的反应体系的监控,普通用生物的管家基因来设计阳性质控探针。

阴性质控探针:是一段与待测基因无关的寡核苷酸,用于基因芯片非特异性杂交背景的监控。

基因芯片空白质控点:由不含核酸的点样液点制而成,用于基因芯片杂交背景的监控。

目标基因探针:用于检测目标基因序列的探针。

信噪比:是杂交信号值与杂交背景值的比值,由图像分析软件自动判读。

(四)主要试剂用法的试剂应为不含DNA和DNase的分析纯或生化试剂。

(1)点样液0.2mol/L。

(2)基因芯片洗脱液0.2% SDS。

(3)基因芯片杂交液1 % SDS, 10×SSPE。

(4)阴性目标DNA对比不含外源目标核酸序列片段的模板。

可用法阴性标准物质,并与测试样品等同处理举行核酸提取及PCR扩增。

(5)CTAB提取缓冲液(pH 8.0)称取4.00g CTAB, 16.38g,2.42g Tris,1.50g EDTA二钠,4.00g PVP-40,用适量水溶解后,调整pH,定容至200mL,高压灭菌。

临用前按用法量加入,使终浓度为2%。

(6)引物和探针转基因大豆的引物序列和探针序列如表5-19所示,对比的引物和探针序列如表5-20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大豆检测手段的研究
【摘要】中国很多大豆制品是利用进口转基因大豆进行加工的,产品中一定含有转基因大豆的成分,但是却未被标明,所以亟待对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的手段,本文对转基因大豆的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成分 pcr sds-page 基因芯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
我国为大豆的原产国也是大豆的主产国之一,但是近年来,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中国,中国国产大豆失去了价格优势,很多企业选择低成本的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

中国是个饮食文化上很依赖大豆的国家,各种大豆制品充斥着我们的餐桌,但是由于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很多消费者选择不食用转基因食品,但是有调查显示我国存在很多大豆制品中是使用转基因大豆制作的,但是都没有进行标示,所以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亟待一种有效的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手段。

本文列出几种大豆制品的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1 pcr法
1.1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前,种植最广的是抗草甘膦大豆由美国孟都山公司生产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epsps(5-enolypyruvy 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来源于a.tumefaciens菌株cp4),调控元件上游为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下游终止
子为nos,检测时主要针对这三种基因进行检测,而且还包括大豆的内源基因lectin,用于鉴别大豆。

利用这四个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5.0设计四对引物,进行扩增,可以初步确定大豆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有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tab法提取大豆的总dna,对大豆的camv 35s启动子和内源基因lection pcr扩增,扩增片段长度为118bp和195bp,表明了大豆中有转基因成分。

另有研究利用gus标记基因和nos终止子的
pbi221质粒作为pcr检测的阳性对照,在转基因大豆中扩增出了阳性结果,并利用southern杂交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这些研究都证明了利用pcr对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是简便可靠的一种检测手段。

1.2 巢式(nested pcr)和半巢式pcr
在食品检验领域,很多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是大豆制品,其中的dna被破坏,可供我们利用的有效的模板少,所以利用普通pcr无法检测出是否含有转基因大豆成分。

巢式pcr是设计2对引物,其中1对引物在另1对引物扩增产物的片段上,通过2次pcr反应对某个基因进行检测。

通常第1次采用能扩增较大片段的引物,经过20~30 次循环扩增后,将第1次扩增的产物作为模板进行第2次扩增。

半巢式pcr的原理与巢式pcr基本相同,只是半巢式pcr只有1对半引物,有1个引物被用于2次pcr反应中。

这2种方法不但可以减少假阳性的出现,而且可以使检测的下限下降几个数量级。

从理论上来说,用巢式和半巢式pcr可以检测到低于10-11g/
μl的dna模板量。

2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dna
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的表面,然后与已标记的生物样品中dna分子杂交,再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遗传信息。

一次可以检验大量样品,但是造价较高,还有待开发。

3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是指:应用一个酶标记的免疫反应物和一个免疫吸附剂的酶免疫分析,通过不同的方法,可用于测定未知样品的浓度。

lipp等人在2000年建立测试和验证了基于elisa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特异性检测方法,这个方法利用cp4-epsps(5-烯醇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蛋白特异性抗体,初步研究表明,此方法可以检测大豆原料中的转基因成分含量范围在0.3%-5%之间。

4 蛋白质sds-page电泳
研究表明:利用sds-page蛋白电泳,发现转基因大豆中有一条分子量约为45ku的蛋白带的表达量明显比非转基因大豆强,这样可以在蛋白检测中,从表达量的大小来区分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但是,这个实验中,由于无法引进转基因大豆对应的原始非转基因大豆品种,只能与中国的大豆进行比对,所以结果仅作参考,但是这为转基因大豆的检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5 结语
转基因大豆的检测方法多种多种,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原,祝长青,林宏.利用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 round upready的研究.检验检疫科学,2001,11(4):11-13,20.
[2]刘光明,李庆阁,王群力等.多重荧光pcr同时检测转基因成分35s和nos方法的建立.厦门大学学报,2002,41(4):493~4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