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大豆检测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大豆检测手段的研究
【摘要】中国很多大豆制品是利用进口转基因大豆进行加工的,产品中一定含有转基因大豆的成分,但是却未被标明,所以亟待对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的手段,本文对转基因大豆的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成分 pcr sds-page 基因芯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
我国为大豆的原产国也是大豆的主产国之一,但是近年来,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中国,中国国产大豆失去了价格优势,很多企业选择低成本的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中国是个饮食文化上很依赖大豆的国家,各种大豆制品充斥着我们的餐桌,但是由于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很多消费者选择不食用转基因食品,但是有调查显示我国存在很多大豆制品中是使用转基因大豆制作的,但是都没有进行标示,所以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亟待一种有效的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手段。本文列出几种大豆制品的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1 pcr法
1.1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前,种植最广的是抗草甘膦大豆由美国孟都山公司生产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epsps(5-enolypyruvy 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来源于a.tumefaciens菌株cp4),调控元件上游为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下游终止
子为nos,检测时主要针对这三种基因进行检测,而且还包括大豆的内源基因lectin,用于鉴别大豆。利用这四个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5.0设计四对引物,进行扩增,可以初步确定大豆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有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tab法提取大豆的总dna,对大豆的camv 35s启动子和内源基因lection pcr扩增,扩增片段长度为118bp和195bp,表明了大豆中有转基因成分。另有研究利用gus标记基因和nos终止子的
pbi221质粒作为pcr检测的阳性对照,在转基因大豆中扩增出了阳性结果,并利用southern杂交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这些研究都证明了利用pcr对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是简便可靠的一种检测手段。
1.2 巢式(nested pcr)和半巢式pcr
在食品检验领域,很多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是大豆制品,其中的dna被破坏,可供我们利用的有效的模板少,所以利用普通pcr无法检测出是否含有转基因大豆成分。巢式pcr是设计2对引物,其中1对引物在另1对引物扩增产物的片段上,通过2次pcr反应对某个基因进行检测。通常第1次采用能扩增较大片段的引物,经过20~30 次循环扩增后,将第1次扩增的产物作为模板进行第2次扩增。半巢式pcr的原理与巢式pcr基本相同,只是半巢式pcr只有1对半引物,有1个引物被用于2次pcr反应中。这2种方法不但可以减少假阳性的出现,而且可以使检测的下限下降几个数量级。从理论上来说,用巢式和半巢式pcr可以检测到低于10-11g/
μl的dna模板量。
2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dna
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的表面,然后与已标记的生物样品中dna分子杂交,再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遗传信息。一次可以检验大量样品,但是造价较高,还有待开发。
3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是指:应用一个酶标记的免疫反应物和一个免疫吸附剂的酶免疫分析,通过不同的方法,可用于测定未知样品的浓度。lipp等人在2000年建立测试和验证了基于elisa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特异性检测方法,这个方法利用cp4-epsps(5-烯醇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蛋白特异性抗体,初步研究表明,此方法可以检测大豆原料中的转基因成分含量范围在0.3%-5%之间。
4 蛋白质sds-page电泳
研究表明:利用sds-page蛋白电泳,发现转基因大豆中有一条分子量约为45ku的蛋白带的表达量明显比非转基因大豆强,这样可以在蛋白检测中,从表达量的大小来区分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但是,这个实验中,由于无法引进转基因大豆对应的原始非转基因大豆品种,只能与中国的大豆进行比对,所以结果仅作参考,但是这为转基因大豆的检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5 结语
转基因大豆的检测方法多种多种,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原,祝长青,林宏.利用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 round upready的研究.检验检疫科学,2001,11(4):11-13,20.
[2]刘光明,李庆阁,王群力等.多重荧光pcr同时检测转基因成分35s和nos方法的建立.厦门大学学报,2002,41(4):49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