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2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分式 1.3 整数指数幂 1.3.2 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讲义 (新版)湘教版
7.若(x-3)0-2(3x-6)-2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D )
A.x≠3
B.x≠2
C.x≠2 或 x≠3
D.x≠2 且 x≠3
8.若 a=2-2,b=(π-1)0,c=(-1)3,则 a、b、c 的大小关系是( B )
A.a>b>c
B.b>a>c
C.c>a>b
D.b>c>a
9.将 3.14×10-5 用小数表示为 0.0000314;
1 an
1 别地,a-1= a (a≠0).
(a≠0,n 是正整数),特
自我诊断 2. (1)(12)-1= 2 ;(2)(-3)-2 的倒数是 9 . 科学记数法:利用 10 的负整数次幂,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
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 a×10-n 的形式(n 是正整数,1≤|a|
<10).用公式表示为:
2018秋季
数学 八年级 上册•X
第1章 分式
1.3 整数指数幂 :a0= 1 (a≠ 0 ),即:任何非零实数的零次幂等
于1 .
自我诊断 1. (1)(π-3)0= 1 ; (2)若(2x+1)0=1,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x≠-21
.
负整数指数幂:a-n= (1a)n =
(2)(-25)-2+(-π)0-(-53)-2+(-32)-1×(-13)-2.
解:原式=245+1-295-32×9=18090.
13.求下列各式中的 x 值. (1)3x=217; 解:x=-3; (2)(-2)x+2=-312. 解:x=-7. 14.已知 3m=217,(12)n=16,求 mn 的值. 解:由题意得:m=-3,n=-4,∴mn=(-3)-4=811.
若 2.8×10x=0.000028,则 x= -5 . 3
1.3.2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课件++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谢 谢 观 看!
数学
八年级上册
湘教版
第
1
章
分 式
1.3.2 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
1.3.2
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目标突破
总结反思
目
解
标
析
突
破
目标一 能正确叙述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并会
计算
例 1 (教材例 3 针对训练)计算:
-3
(1)3 ; (2)
解: (1)
1
27
1 -2
- ;
2
(2)4
(3)
(3)
1
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那个0)
数减1
总
解
结
析
反
思
小结
1.零次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1)a0=
1
1
(a≠0);
(2)a-1=
1
(a≠0);
(3)a-n=
=
1n
(a≠0,n是正整数).
总
解
结
析
反
思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我们可以用
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
100
10
×10-2.
3
目
解
标
析
突
破
归纳
-n
a =
1n
应用时的“两变”“三注意”
1
(1)“两变”:①底数由 a 变成了 ;②指数由-n 变成了 n.
(2)“三注意”:①注意条件 a≠0;②负整数指数幂的负号是指数
的性质符号,不是幂的符号,不能移到幂的结果前;③负整数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说课稿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初中学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整数指数幂的乘法、除法和幂的乘方等运算法则。
这些法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而且也为进一步学习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用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等知识,对于幂的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等知识,引出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5.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章分式1.1分式1.2分式的乘法和除法1.3整数指数幕1.4分式的加法和减法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J本章复习与测试第2章三角形2.1三角形2.2命题与证明2.3等腰三角形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3全等三角形2.6用尺规作三角形本章复习与测试第3章实数3.1平方根3.2立方根3.3实数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1不等式4.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4.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4.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4.5—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复习与测试第5章二次根式3.1二次根式3.2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3.3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本章复习与测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分式一、课前构建:认真阅读教材P IT回顾相关知识:—分式的走义4—分式的概念一—分式的性质2分式_—分式的运算一—分式方程a一分式无意义+j—分式的值为零4—乘’除运算a—整数指数幕的运算A—加、减运算厂二、课堂点拨:知识点一:分式的概念★考点1:分式的定义:f 一个空成/除以一个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所得的商®叫做分乙1S例1、下列式子竿竽,±⅛叵中,是分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2x 5 K X姑点2汾式无意义:*jf⅛5>X-屮,当g ______ 时.分Λt⅛⅛: g_______ 时.÷1S例2、令二_____ 亦分式上没有意凫争__________ 陥分式厶有意矢2兀+1 工+1姑点3汾式的值为象亠f⅛5>X-屮,⅛/ ________ JLg ______ 叭分貞的½⅛0BSIY-I例氐若分式J的動岔则询勵_____________ O ÷'A-+1知识点二:分式的性质★考点4: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 _________ ,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即 ___________ (其中A ≠ O)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公因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2020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精品课件
0002页 0069页 0092页 0119页 0152页 0176页 0212页 0214页 0251页 0271页 0331页 页 0418页 0468页 0470页 0512页
第1章 分式 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第2章 三角形 2.2 命题与证明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6 用尺规作三角形 数学文化 欧几里得与原本 第3章 实数 3.2 立方根 IT教室 用Excel找√8的近视值 第4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第5章 二次根式 5.2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1.3 整数指数幂
2020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 精品课件
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2020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 精品课件
第1章 分式
2020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 精品课件
1.1 分式
2020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 精品课件
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2020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 精品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230 引导学生分析 20 的结构,是两个幂相除,且底数相同,这叫 2
作同底数幂的除法,这种运算该怎样计算?有什么规律?这节课我 们便来研究这个问题.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a m a n .a mn mn a n n a a
你能用语言表达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吗?同底数幂相除, 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重点:(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 思想.
难点:理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
2.李老师的家离学校3千米,某一天早晨7点30分,她离开 家骑自行车去学校.开始时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匀速行驶了6 分钟,遇到交通堵塞,耽搁了4分钟;然后她以每分钟v米的速 度匀速行驶到学校.设她从家到学校总共花的时间为t分钟. (1)写出t的表达式; (2)如果李老师想在7点50分到达学校,v应等于多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分式的值
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第1章
分式
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
的分式乘除法,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分式乘除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 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从特殊到一般,从分数的 乘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加减运 算作铺垫. 3.教学中注意渗透类比转化思想,让学生在大胆猜想
f f f 所以: , g g g
例4 解:
计算: ac bc
a b
ba
ac bc ac bc ac bc a b b a a b ( a b) a b a b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0002页 0034页 0072页 0089页 0136页 0178页 0180页 0199页 0201页 0298页 0317页 0343页 0359页 0426页 0502页
第1章 分式 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第2章 三角形 2.2 命题与证明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6 用尺规作三角形 数学文化 欧几里得与原本 第3章 实数 3.3 实数 数学文化 无理数的由来 4.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第5章 二次根式 5.2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第1章 分式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 件
1.1 分式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 件
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 件
1.3 整数指数幂湘教源自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 件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 件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教案
第1章分式1.1 分式第1课时分式的概念1.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2.使学生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一类量的数学模型.4.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的思维,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整式?【教学说明】因为分式概念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从而获得的,所以必须熟练掌握整式的概念.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思考:(1)某长方形画的面积为Sm2,长为8m,则它的宽为____m.(2)某长方形画的面积为Sm2,长为xm,则它的宽为____m.(3)如果两块面积为x公顷,y公顷的稻田,分别产稻谷akg,bkg,那么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产稻谷_____kg.【教学说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积极投身于问题情景中,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2.讨论内容:前面出现的代数式如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同?【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从而得出分式的概念.【归纳结论】一般地,一个整式f除以一个非零整式g(g中含有字母)所得的商记作fg,那么代数式fg叫做分式.3.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223xx--的值满足下列条件:(1)不存在;(2)等于0.解:(1)当分母2x-3=0时,即x=32时,分子的值为32-2≠0,因此x=32时,分式223xx--的值不存在.(2)当x -2=0,即x=2时,分式223xx--的值等于0.【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从而得到分式的概念.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解:(2)、(4)是整式,(1)、(3)是分式.2.若分式13x-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解:当分母x-3≠0,即x≠3时,分式有意义,故选A.3.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解:(1)因为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由2x-3=0,得x =32, 所以当x=32时,分式无意义.(2)因为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由5x+10=0,得x=-2,所以当x=-2 时,分式无意义.4.若分式||11xx-+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1 .【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1)分子=0;(2)分母≠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要使||11xx-+的值为0,则|x|-1=0,即x=±1,且x+1≠0,即x≠-1.故x=1.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中第1、2题.在学习分式的概念时,借助整式的概念,用类比的思想进行教学,学生掌握的较好,能够紧抓概念,很容易的区分整式与分式.而在分式的值等于0的教学中,一部分学生都只考虑分式的分子等于0,而没有考虑分式的分母.因此,在后面的教学中对这方面的教学有待加强.第2课时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约分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式约分.2.通过对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观察、类比、推理的能力.3.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来化简分式.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31=62的依据是什么?【教学说明】通过分数的约分,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类比来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填空,并说一说下列等式从左到右变形的依据是什么?2.思考:34与分式34aa相等吗?分式22a bab与分式ab相等吗?【归纳结论】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非零整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即:f f gg g h⋅=⋅(h≠0).【教学说明】通过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可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但学生只想到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不容易想到整式,另外这个整式不能为零,老师要引导学生想到这一点.3.想一想:下列等式成立吗?为什么?;f f f fg g g g--==-- 【教学说明】先让学生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4.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填空:【教学说明】有的学生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往往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公因式,有的学生不能正确找到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导致约分的错误和不彻底,所以教师适当引导.【归纳结论】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作分式的约分. 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作最简分式.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学说明】在教学中让学生将约分的步骤分为这样几步,首先找出分子和分母公因式并提取,再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公因式,最后看看结果是否为最简分式或整式.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中第5、6题.学生对分式的基本性质,能说能背.从表面上来看,掌握的比较好.但从练习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如:不会找分式的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分子、分母不同时乘或除;约分不彻底等.所以在这些方面要多练习.1.2分式的乘法和除法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法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2.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并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3.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教学难点】熟练地运用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计算,并说出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教学说明】复习小学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为学习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做准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你能总结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吗?与同伴交流.【归纳结论】分式乘分式,把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分别作为积的分子、分母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即:【教学说明】让学生观察运算,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与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类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3.计算:【教学说明】如果分子、分母含有多项式因式,应先分解因式,然后按法则计算.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3.先化简,再求值:222396a aba ab b--+,其中a=-8,b=12.解:当a=-8,b=12时,4.甲队在n天内挖水渠a米,乙队在m天内挖水渠b米,如果两队同时挖水渠,要挖x米,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用代数式表示)【教学说明】需要给学生强调的是分式运算的结果通常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对于这一点,很多学生在开始学习分式计算时往往没有注意到结果要化简.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2”中第1、4、5 题.在练习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我在传授过程中急于求成,法则的引入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如果时间足够,学生自己得出法则并不是一件难事.在解决习题时,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没有重点强调,所以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仍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学生答题的规范性还差了些,在黑板上的板书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答题的规范性练习.第2课时分式的乘方1.使学生牢记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根据此法则进行熟练无误的运算.2.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3.经历分式乘方法则的探究过程,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培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4.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准确熟练地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教学难点】准确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分式乘除法则是什么?2.什么叫最简分式?3.分数的乘方法则是什么?让学生举例.【教学说明】复习旧知,为本节新知打基础.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计算:由乘方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法则,可得根据上面的规律,请总结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归纳结论】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即:【教学说明】通过类比分数的乘方运算方法,总结出分式的乘方运算法则.2.做一做:取一条长度为1个单位的线段AB,如图:第一步:把线段AB三等分,以中间一段为边作等边三角形,然后去掉这一段,就得到了由___条长度相等的线段组成的折线,每一段等于_____,总长度等于_____.第二步:把上述折线中的每一条重复第一步的做法,得到______.继续下去.情况怎么样呢?(1)把结果填入下表:(2)进行到第n步时得到的线段总长度是多少呢?【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寻找并总结规律.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10例3、例4.6.计算:【教学说明】培养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2”中第2 题.在分式的乘方运算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方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方法则与分数的乘方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方法则.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方法则.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学生主动性还不够强,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估计不足,舍不得放手,抑制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1.3整数指数幂1.3.1同底数幂的除法1.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3.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利用该法则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应用.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教学说明】复习分式的约分,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计算机硬盘的容量最小单位为字节(B),千字节记作(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它们的换算单位如下:1GB=210MB=1024MB;1MB=210KB;1KB=210B .一张普通的CD光盘的存储容量约为640MB,请问一个320GB的移动硬盘的存储容量相当于多少张光盘容量?因为320GB=320×210MB因此一个320GB的移动硬盘的存储容量相当于512张光盘容量.2、如果把数字改为字母:一般地,设a≠0,m,n是正整数,且m>n,则mnaa等于多少?这是什么运算呢?通过上面的计算,归纳同底数幂除法的法则.【归纳结论】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m n m nm n n na a aaa a--==【教学说明】让学生从有理数的运算出发,由特殊逐渐过渡到一般,得到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再运用幂的意义加以说明.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符号演算、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15例1、例2.4.已知a x=2,a y=3,求a3x-2y的值.5.计算:6.计算机硬盘的容量单位KB,MB,GB的换算关系,近视地表示成:1KB≈1000B,1MB≈1000KB,1GB≈1000MB(1)硬盘总容量为40GB的计算机,大约能容纳多少字节?(2)1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本10万字的书占多少字节?(3)硬盘总容量为40GB的计算机,能容纳多少本10万字的书?一本10万字的书约高1cm,如果把(3)小题中的书一本一本往上放,能堆多高?解:略.【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上述题的训练,以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3”中第1 题.在同底数幂的除法这节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生活到课堂,从未知到已知,一步步的探索,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加深了我对新教材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完善新的教学模式.1.3.2 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1.通过探索掌握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2.会熟练进行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少的数.4.通过探索,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是研究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5.通过探索,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是研究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学重点】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公式推导和应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教学难点】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理解.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同底数的幂相除的法则是什么?用式子怎样表示?用语言怎样叙述?a m÷a n=m na (a≠0,m、n是正整数,且m>n)2.这个公式中,要求m>n,如果m=n,m<n,就会出现零次幂和负指数幂,如:有没有意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教学说明】通过复习让学生更好的用旧知识迁移推导出新的知识: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mmaa等于多少?【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到mmaa=11·mmaa=11=1.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以得到a m÷a m=11·mm a a=0a (a ≠0)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归纳结论】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即:0a =1(a ≠0) 【教学说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合理推导出零指数幂等于1. 2.试试看:填空:3.探究: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1)填空:(2)思考:2333与23÷33的意义相同吗?因此他们的结果应该有什么关系呢?【归纳结论】n a =1na (a ≠0) 【教学说明】通过计算让学生推导出负指数幂计算公式(法则).3.做一做:(1)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10-,210-,310-,410-.你发现了什么?(10n -= )(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08×210-,2.4×310-,3.6×410-思考:1.08×10-2,2.4×10-3,3.6×10-4这些数的表示形式有什么特点?(a ×10n (a 是只有一位整数,n 是整数))叫什么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当一个数的绝对值很小的时候,如:0.00036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呢?你能从上面问题中找到规律吗?【归纳结论】我们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10,其公式为00.0001n ⋯个=10n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教材P17例3 ,P18例4、例6. 2.-2.040×510表示的原数为( A ) A .-204000 B .-0.000204 C .-204.000 D .-20400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30920000 (2)0.00003092 (3)-309200 (4)-0.000003092【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时,关键是确定a 和n 的值. 解:(1)30920000=3.092×710 (2)0.00003092=3.092×510- (3)-309200=-3.092×510 (4)-0.000003092=-3.092×610-6.已知9m ÷223m +=13n(),求n 的值8.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形式:2x -,32xy - 解:2x -=21x;32xy -=32x y . 9.(1)原子弹的原料——铀,每克含有2.56×2110个原子核,一个原子核裂变时能放出3.2×1110-J 的热量,那么每克铀全部裂变时能放出多少热量?(2)1块900mm 2的芯片上能集成10亿个元件,每一个这样的元件约占多少mm 2?约多少m 2?(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分析】第(1)题直接列式计算;第(2)题要弄清m 2和mm 2之间的换算关系,即1m=1000mm=103mm ,1m 2=106mm 2,再根据题意计算.解:(1)由题意得2.56×2110×3.2×1110-=8.192×1010(J)答:每克铀全部裂变时能放出的热量8.192×1010J.答:每一个这样的元件约占9×10-7平方毫米;约9×1310-平方米. 【教学说明】通过练习,牢固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计算.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3”中第2、3、4 题.1.进行有关0次幂和负整数幂的运算要注意底数一定不能为0,特别是当底数是代数式时,要使底数的整体不能为0;2.在正整数幂的基础上,我们又学习了零次幂和负整数幂的概念,使指数概念推广到整数的范围;3.对0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的合理性有充分理解,才能明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整数指数幂都是适用的.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1.会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熟练进行计算.2.通过探索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推广到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发展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理解.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正整数指数幂有哪些运算法则? (1)a m ·a n =m n a +(m 、n 都是正整数) (2)()nm mn aa =(m 、n 都是正整数)(3))··(n n n a b a b =(n 是正整数) (4)a m a n =m n a -(m 、n 都是正整数,a ≠0且m>n )(5) (nn n a a b b=)(b ≠0,n 是正整数)这些公式中的m 、n 都要求是正整数,能否是所有的整数呢?这5个公式中有没有内在联系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些问题.【教学说明】复习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准备.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幂的指数从正整数推广到了整数.可以说明:当a ≠0、b ≠0时,正整数指数幂的上述运算法则对于整数指数幂也成立,即:(1)a m ·a n =m n a +(a ≠0,m 、n 都是正整数) (2)()nm mn aa =(a ≠0,m 、n 都是正整数)(3))(a≠0,n是整数)a b a b(n n n··2.思考:(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可以转换成什么运算法则?(2)分式的乘方法则可以转换成什么运算法则?【归纳结论】幂的除法运算可以利用幂的乘法进行计算,分式的乘方运算可以利用积的乘方进行运算.【教学说明】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20例7、例8.3.计算:5.计算下列各式,并把结果化为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6.当x=14,y=8时,求式子2522?x yx y----的值.解:2522?x yx y----=-2x33y当x=14,y=8时,上式=-16.7.计算下列各式,并把结果化为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分析】正整数指数幂的相关运算对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同样适用.对于第(2)题,在运算过程中要把(x+y)、(x-y)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运算.【教学说明】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3”中第6、7 题.课堂的有效性是当下教学的瞩目点,一堂高效的课,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学习动机被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思维方式的提升.本节课不足之处是学生容易把原有的5条性质混淆,导致指数幂范围扩大,就更混了,单独做做还可以过关,一旦混合运算,就基本上搞不清楚是哪一条了.总之,课堂还是要放手让给学生.1.4分式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同分母分式的加减1.理解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能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及分母互为相反式的分式加减法运算.2.类比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归纳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3.通过学习认识到数与式的联系,理解事物拓延的内在本质,丰富数学情感与思想.【教学重点】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教学难点】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做一做:【教学说明】通过“做一做”的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的题,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想,猜一猜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并试图让学生认识其合理性.从而抛出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点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你能根据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总结出当分母相同时,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吗?【归纳结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教学说明】类比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猜想,使法则的提出顺理成章,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23例1、P24例2.计算:4.计算:【教学说明】通过演练巩固,让学生对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有更好的认识与掌握.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中第1题.本节课的关键是法则的探究,重点是法则的应用.易错点是分母互为相反数,要化为同分母.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变号,学生先独立自学,完成不了的再小组内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第2课时 通分、最简公分母的概念1.会找最简公分母,能进行分式的通分.2.认真阅读课本,比照分数通分的方法,类比归纳分式通分的方法.3.通过学习认识到数与式的联系,理解事物拓延的内在本质,丰富教学情感与思想.【教学重点】 分式的通分. 【教学难点】 找最简公分母.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分式2214a b 与36xab c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通分后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__.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呢?【归纳结论】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的过程,叫作分式的通分.2.如何把分式12x 、13y通分呢? 【归纳结论】通分时,关键是确定公分母.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称为最简公分母.上面的两个分式的分母中,有哪些因式呢?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是多少?最简公分母是什么?三、示例讲解,掌握新知1.见教材P26例3、例4.2.把下列各式通分.3.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分式中分子、分母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中第1 、2 题.教师应注重提高在验证、交流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率,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可能普遍会感觉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不主动,从而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巩固练习环节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练习密度,确保能达到一定的练习量.第3课时异分母分式的加减1.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2.经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的探讨过程,训练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3.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进一步通过实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分母分式是怎样进行加减运算的?2.异分母分数又是如何进行加减?3.那么314a a+=?你是怎么做的?【教学说明】通过回忆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同时对问题3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使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顺理成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类比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法则,异分母的分式如何进行加减呢?【归纳结论】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2.思考:从甲地到乙地依次经过1千米的上坡路和2千米的下坡路.已知小明骑车在上坡路上的速度为vkm/h,在下坡路上的速度为3vkm/h,则他骑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分析】他骑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分为2段,即,走上坡路所用时间、走下坡路所用时间.解:根据题意可得,。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32=9, <1<9 ,即(-3)-2<(-
(-3)2 9 3
9
( )1 -2
100)0<
.
3
4.解:原式=1+3-2=2.
5.解:原式=1×1+2=3.
5
3
6.解:必须 4x-5≠0 且 2x-3≠0 时代数式才有意义,即要 x≠4且 x≠2,
5
3
所以 x 的取值范围是 x≠4且 x≠2.
( ) ( ) ( ) 3
.
2
能力提升
3 6.要使代数式(4x-5)0+(2x-3)-2 有意义,求 x 的取值范围,并求当 x= 时,代数式的值.
4
7.已知 x2+1=3x,求 x2+x-2 的值. 7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参考答案
1.A2.D
( ) 1 1 1 -2
1
3.D【解析】(-100)0=1,(-3)-2=
4.分式x2-4,4-2x的最简公分母为()
A.(x+2)(x-2)
B.2(x+2)(x-2)
C.2(x+2)(x-2)2
D.-(x+2)(x-2)
10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 a2 9 a+3
5.化简
+ a-3 3-a
÷
a
的结果为()
A.a B.-a C.(a+3)2 D.1
:(1)
- x-1
÷(-x)3· x-1
;
( ) ( ) y3 2 y2 2
(2)8x2y2÷ -xy
·- 4x
;
(3)(-3an+1)-2÷[an+2·(anb2)-3].
参考答案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同底数幂的除法》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同底数幂的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同底数幂的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介绍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幂的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幂的运算法则,以及进一步学习指数函数等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通过实例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然后给出了同底数幂除法的法则,接着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法则。
在教材的编写上,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幂的运算法则,对幂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运算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并总结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底数为0或负数的情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发现并总结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让学生感受到同底数幂除法的必要性。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并总结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学习和交流。
4.讲解与演示:教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新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1.3.2 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负整数指数幂
定义:一般地,当n是正整数时,
数. a n
a-(n a≠a01)n .这就是说 (a≠0)a是-n 的倒
负整数指数幂的三个常用结论:
(1)an与a-n互为倒数;
(3) a -)( a )-n ( b )n ; ba
当指数为负整数或 0 时,一定要保证底数不为 0 .
新课导入
思 考 :am 中的指数可以是负整数吗?如果可以,那么负整数指数幂 am
表示什么?
思
考
:利用分式的约分计算法则可得:a3
a5
a3 a5
1 (a≠0),那 a2
1 a2
表示什么呢?
思思考考3:如果把am an am-n(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中的
1
条件m>n去掉,a3 a5 a3-5 a,-2 那么a-2 和 a2 有什么关系呢?
第三页,共十八页。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零次幂
问题引导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如果a≠0,m是正整数,那么
少?
等于多aa mm
am am
1 1
a a
m m
1 1. 1
第四页,共十八页。
新课讲解
总结归纳
如果把公式
am an
a(m an ≠0,m,n都是正整数,且m>n)推广到
m=n 的情形,那么就会有
1
(3) (a1b2 )3 ;
b3 2
(2)
a2
;
(4) a2b2 (a2b2 )3.
解: (1) a2 a5 a25 a7 1 .
a7
(2)
b3 a2
2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 方程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第2章 三角形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2.1 三角形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学课件目录
0002页 0033页 0065页 0126页 0155页 0189页 0218页 0220页 0252页 0316页 0335页 0363页 0379页 0407页 0439页
第1章 分式 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2.1 三角形 2.3 等腰三角形 2.5 全等三角形 IT教室 用几何画板探究"将军饮马"问题 综合实践 找重心 3.1 平方根 3.3 实数 数学文化 无理数的由来 4.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第5章 二次根式 5.2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第1章 分式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Βιβλιοθήκη 册全册教 学课件1.1 分式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1.3 整数指数幂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2.2 命题与证明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章分式1.1 分式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1.3 整数指数幂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本章复习与测试第2章三角形2.1 三角形2.2 命题与证明2.3 等腰三角形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5 全等三角形2.6 用尺规作三角形-本章复习与测试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立方根3.3 实数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1 不等式4.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4.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4.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4.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复习与测试第5章二次根式5.1 二次根式5.2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5.3 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本章复习与测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分式一、课前构建:回顾相关知识:认真阅读教材P1-40二、课堂点拨:知识点一:分式的概念.★考点1:分式的定义:知识点二:分式的性质★考点4: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即(其中)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公因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即(其中)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的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即。
…★考点5:最简分式(1)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称为分式的约分。
约分的方法:先把分子与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
(2)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知识点三:分式的运算★考点6:分式的加减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把分子。
即。
②异分母分式相加减,要先,即把各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适当的同一个非零多项式,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即。
①最简公分母的系数是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②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和式子是各分母的所有字母和式子。
③最简公分母的每个字母或式子的指数是它在各分母中次数最高。
例7、计算的结果是。
★考点7:分式的乘除法乘:分式乘分式,把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分别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2《立方根》说课稿2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2《立方根》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2节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对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求立方根时,可能会对立方根的定义和求法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立方根的定义和求法,以及如何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立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
3.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立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立方根的理解和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成以下结构:1.立方根的概念2.立方根的求法3.立方根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章分式1.1 分式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1.3 整数指数幂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本章复习与测试第2章三角形2.1 三角形2.2 命题与证明2.3 等腰三角形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5 全等三角形2.6 用尺规作三角形本章复习与测试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立方根3.3 实数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1 不等式4.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4.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4.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4.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复习与测试第5章二次根式5.1 二次根式5.2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5.3 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本章复习与测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分式一、课前构建:回顾相关知识:认真阅读教材P1-40二、课堂点拨:知识点一:分式的概念★考点1:分式的定义:知识点二:分式的性质★考点4: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即(其中)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公因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即(其中)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的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即。
★考点5:最简分式(1)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称为分式的约分。
约分的方法:先把分子与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
(2)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知识点三:分式的运算★考点6:分式的加减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把分子。
即。
②异分母分式相加减,要先,即把各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适当的同一个非零多项式,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即。
①最简公分母的系数是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②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和式子是各分母的所有字母和式子。
③最简公分母的每个字母或式子的指数是它在各分母中次数最高。
例7、计算的结果是。
★考点7:分式的乘除法乘:分式乘分式,把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分别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是aa正mn 整a数m-n,(且a≠m0>,nm),;n都
a
n
)b.
an(b≠0,n是正整数
bn
思考: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的 运算,那么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这条 性质能否扩大到m,n都是任意整数的情形?
讲授新课
一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计算:(1)a3·a-5; (2)a-3·a-5;(3)a0·a-5.
解:(10×8×3)×(3×106)÷(2×105) =(720×106)÷(2×105) =360×10=3.6×103(毫升).
当堂练习
1. 设a≠0,b≠0,计算下列各式:
(1)a a3 ___a_4___;
(2)a3 a1 2 ___a_____;
(3)(a)2
优质 课件
八年级数学上(XJ) 教学课件
第1章 分 式
1.3 整数指数幂
1.3.3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重点) 2.会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
回顾与思考
问题 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有哪些?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 (am)n=amn(m,n都是正整数); (ab)n=anbn(n是正整数).
解:1
原式=
a3 a5
1 a2
a2
a35 ,即a3
a 5
a35;
2
原式=
1 a3
1 a5
1 a8
a 8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八上1.3 实数(1)教案
1.3 实数(1)教学目标1 了解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2了解有理数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3 会估计一个无理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数的概念、有理数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也适用 难点: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什么叫有理数?什么叫无理数?2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32-01.414292-273π、、、、、、、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所以的实数组成的集合叫作实数集。
2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我们知道所有的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可不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1)怎样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π? 方法:把半径等于12的圆放到数轴上,圆上一点A 与原点重合,圆沿着数轴滚动一周,点A 的终点表示 π(做一个教具演示)A321(28、?方法:从第5页的探究问题可以知道边长为2的8、,因此,以0为圆心,以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半径作弧与数轴的交点就是8、(教师示范)总结:其实每一个实数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因此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唯一的一个实数。
这两层意思合起来就是: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观察数轴:正实数在数轴上什么位置?负实数呢?正、负实数与零点大小有什么关系? 正实数在原点的右边,负实数在原点的左边,正实数大于零,负实数小于零。
2 实数怎样分类? (1)有理数怎样分类?按正、负性分:0⎧⎪⎨⎪⎩正有理数有理数负有理数按整、分性分:⎧⎨⎩整数有理数分数(2)实数怎样分类呢?模仿有理数的分类请你给实数分类。
}---⎧⎧⎨⎪⎨⎩⎪⎩整数有理数有限或无限循环小数实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0⎧⎧⎨⎪⎩⎪⎪⎨⎪⎧⎪⎨⎪⎩⎩正有理数正实数正无理数实数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无理数 3有理数范围内的一些数学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定律是否适合无理数呢?请你回顾: (1)几个常用概念 ① 什么叫相反数?只有符合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指数幂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指数幂的运算非常重要。
教材通过引入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总结出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并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教材还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对指数幂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还没有接触过,可能会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例子,总结出运算法则,并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例子,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例子,总结出运算法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例子,总结出运算法则,并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和数学软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乘方,引导学生回忆指数幂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让学生观察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总结出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3.讲解:对运算法则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法则。
4.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的内容。
5.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试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0018,(2)0.00000405.
1 0 ( x 3 ) 1 ,则x的取值范围是 例1 若 3 1 ( y 2) 2 ,则y的取值范围是 . y2
,若
例2 例3 例4
计算:2-3,10-2, ( 1 ) 3, ( 2 ) 2 3 2 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形式:x-2,2xy-3 氢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0.00 000
(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08×10-2,2.4×10-3,
3.6×10-4 思考:1.08×10-2,2.4×10-3,3.6×10-4这些数的表示 形式有什么特点?[a×10n(a是只有一位整数,n是整数)] 叫什么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当一个数的绝对值很少的时
候,如:0.00036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呢?你能从上面问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1.探究零次幂的性质.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6的“说一说”活动.
提问:怎样计算
53 53
?
分析:一方面,仿照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计算,
3 5 0 这里出现了零指数,50等于多少呢?另一方 得 3 533 5, 5
面,53÷53=125÷125=1.所以有50=1.
情感,并形成辩证统一的哲学观.
重点:认识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产生过程,掌
握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
值小于1的数.
难点:理解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产生过程,能
灵活运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是怎样的? (其中a≠0,m,n是正整数,且m>n). am mn a n a am mn 2.在同底数幂除法公式 n a 中,为了保证am-n仍 a 是正整数指数幂,规定m,n是正整数,且m>n.如果不规定 m>n,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引导学生得出:还会出现m=n和m<n两种情况.
3 3 3 3
3
32 1 3 3 35 33 .
类似地探究:a-n等于多少?(a≠0,n为正整数)
为使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在m<n时仍能适用,那么就会 0 0 0 a 1 a n 0n 0 n a 有a a n n .也可以这样分析:因为 n a , n 1n a a a a a (因a0=1),故有 a n 1 .这启发我们规定:任何不等于零 的数的-n(n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 1 即 a n n (a≠0,n是正整数). a 注意:零的负数次幂没有意义.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发现: a m 1.a m 1 1 ,为使同底数幂的除法
法则在m=n时仍能适用,那么就会有 a a m m a 0 1 . am 这启发我们规定: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即 a0=1(a≠0). 注意:零的零次幂没有意义.
2 ( )0 3
am 类似地探究: m 等于多少?(a≠0,m为正整数) a m m
an
思考:在 1n 中,1可看成是1n,那么a-n还可以) n ,因此 1 n n an a a ( ) (a≠0,n是正整数).
1 a 而且特别地,
1 a (a≠0).
a
3.科学记数法 (1)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0-1,10-2,10-3,10-4. 你发现了什么?(10-n = )
000 529厘米,用科学记数法把它写成为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本节课学习了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并运 用了零次幂与负整数指数幂进行运算. 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指数的运算范围扩大到 全体整数,扩展了知识范围.
第1章
分式
1.3 整数指数幂
1.3.2 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1.使学生理解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正确熟
练地运用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公式进行计算,会用科学记 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2.使学生经历幂指数扩展到全体整数的过程,培养学 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数学公式中渗透公式的简洁美和和谐美,随着学 习的知识范围的扩展,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
a 1.a
m
1
请学生口答:20,100,
,x0(x≠0).
2.探究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7的“动脑筋”活动.
提问:怎样计算3235?
分析:一方面,仿照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计算,得
32 2 5 3 ,这里出现了负指数-3,那么3-3该等于多少 3 3 35 1 32 32 1 3 3 呢?另一方面 5 2 3 3 .所以 3 ,故
提问:请同学们试一试,当出现上述两种情况时, 的结果会怎样?
am 分析:(1)当m,n是正整数,且m=n时, n a mn a 0 . a
).
m a (2)当m,n是正整数,且m<n时, a m n(m-n为负整数 an
引入课题:a0,am-n(m-n为负整数)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