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be5d4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2.png)
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生物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学科,它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其中的一大模块,它对于我们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
一、遗传基因遗传基因是指在人体的染色体上分布的一小部分基因,他们决定了我们的性状、性别和健康状况等。
人类体内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通过基因的分离和互相搭配,我们的身体就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性状。
二、遗传现象遗传现象是指我们身体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各种性状。
包括外表特征(如眼睛颜色、皮肤颜色等)、行为特征(如善良、活泼等)、身体机能(如生长速度、血压等)等。
其中,一些性状是由单一基因掌管的,称为单基因性状;其他的性状则需要多个基因共同协作,称为多基因性状。
三、变异变异是指某种性状在人群中的表现有所差异。
它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后天外部因素造成的。
变异的程度可以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的子群体,比如地域、民族等。
四、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细胞在复制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基因发生了变异,使其交接配对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比如说,由于外界暴露原因、环境不良、营养不良等,基因突变会出现病态效应,从而对生命产生危害。
五、基因传递基因传递是指遗传基因在生殖细胞中的传递。
它是通过两代之间的交配,将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由于变异的存在,导致一个性状的表现在两代之间也会出现不同。
六、基因控制基因控制是指生物体内的基因组对细胞活动的控制。
它们决定了我们的某些功能和表现,比如说身体的生长和发育、肌肉和骨骼的结构和功能等。
七、遗传病遗传病是指基因突变引起的一些疾病。
他们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可能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
遗传病通常伴随着不同的基因突变,但在某些情况下,两个完全正常的父母也可能患上这样的疾病。
八、进化进化是指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变化。
它们会影响物种的繁衍和存活,同时也会改变物种的性状和特征。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评课稿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d225a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c.png)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评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下册的一章内容,旨在让初二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原理和变异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遗传与变异对生物种群演化和物种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本章核心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1. 遗传基本概念介绍遗传的基本概念,如基因、染色体、DNA等,帮助学生建立起遗传的基础知识。
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并能够理解不同基因的组合产生了物种多样性。
2. 遗传的规律性解释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并详细介绍了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通过实验和实例,学生可以观察、记录和分析基因的遗传规律,进一步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
3. 变异的概念与类型引导学生了解变异的概念与分类。
通过实例,学生可以观察和分析常见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变异现象,并探讨变异对生物适应环境的作用。
4. 突变与进化介绍突变的概念和突变的原因。
通过实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突变是物种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学生可以理解突变对物种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并了解突变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探究式学习法本章的教学应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自己发现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和原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遗传病例或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遗传与变异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实验。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1. 教学资源•课本《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相关章节•多媒体课件:包括图表和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和原理。
电子教案模板(WORD
![电子教案模板(WORD](https://img.taocdn.com/s3/m/85a1b00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e.png)
电子教案模板(WORD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1.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原因。
2.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3.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原因。
2. 能够解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3. 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原因,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遗传病和变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原因。
2. 知识讲解:(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解释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 遗传和变异的原因:介绍遗传和变异的分子基础,解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3)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分别讲解这三种遗传变异的概念、特点及实例。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典型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遗传和变异概念:遗传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原因: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遗传变异:1. 基因突变:概念基因结构的改变;特点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 基因重组:概念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特点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例杂交水稻的培育3. 染色体变异:概念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特点较大规模的变化;实例猫叫综合征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 遗传是指________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________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b0470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7.png)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相关推荐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般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不能对相关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1、他们像吗?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3、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活动1:连连看——学习生物的性状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大象。
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
——斑马。
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
——长颈鹿。
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经典PPT教学课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经典PPT教学课](https://img.taocdn.com/s3/m/3536a94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f.png)
1.通过活动,认识生物变异的现象; 2.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学会用数学方 法来处理测量所得的数据;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探究结果。
讲授新课
知识回顾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讲授新课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 变异现象
讲授新课
进一步思考
1.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 生的种子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种子会怎 样呢?你作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2.从大花生的种子选择出一粒大的、饱满的种 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生物性状的表现,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讲授新课
变异的类型
不一定,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但也会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圆粒豌豆在贫瘠 的土地里有可能长出皱粒来,皱粒的豌豆在 水肥充足的条件下也能结出圆粒豌豆来。
3.假如你的眼睛是双眼皮,你的父母 也是双眼皮吗?你父母的父母呢?
不一定是。
讲授新课
探究点二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父母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子女的呢?
父 精子 受精受精卵发育子女 母 卵细胞
讲授新课
资料分析 转基因鼠的启示
1982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 文章:两所美国实验小学共同研制出转基因小 鼠,也就是把小鼠变成了大鼠。转基因鼠比与 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 一倍。这项研究,被誉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 的里程碑。
讲授新课
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
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的变异
讲授新课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c73c14be23482fb4da4c6b.png)
(D )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 B.经杂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状 C.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 D.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花生个 小的性状
解析: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经杂 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状、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 产奶牛的高产性状,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 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B、C不符合题意 ;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花生个小的 性状,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符合题意。 特别提醒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 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人工选择育种
(1)概念:以自然变异为基础,根据个体表现型选择符合人 类需要的个体,经过长期累积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2)举例:如人工选择高产奶牛,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 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不同,通过人 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 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 、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 增加的趋势。
③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测量的果实
123 4
… 30 平均值
大花生长轴的长度(毫米)
小花生长轴的长度(毫米) ④根据数据,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果实的长度,纵轴为样 品的个数,根据两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
(2)实验现象分析: ①比较花生大小相对性状的差异,应该比较它们的平均值 。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况下,大花生 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 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②分析两个不同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分布情 况。由于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 的结果,所以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也 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一课时 生物的性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一课时 生物的性状](https://img.taocdn.com/s3/m/e0417d5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7.png)
16.生物的性状包括( D ) A.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生物的生理特征 C.生物的行为方式 D.ABC都是
17.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一项是( B) A.同样成熟的鱼,鲤鱼体形较大,鲫鱼体形较小 B.金鱼的体色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 C.李子的表面光滑,葡萄的表面也光滑 D.一株番茄秧上的两个果实都是黄颜色
18.(2017·威海)下列人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C) A.A型、B型、O型、AB型血 B.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 C.卷发和黑发 D.黄皮肤和黑皮肤
10.如图是几种生物的相对性状,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所示的相对性状分别是兔的____白__毛__与__黑__毛_、豌豆 的____圆__粒__与__皱__粒_和鸡的_____玫__瑰__冠__与__单__冠___。 (2)什么是相对性状?___同__种__生__物__同__一__性__状__的__不__同__表__现__形__式。 (3)请举出其他相对性状的三个实例:_____人__的__单__眼__皮__与__双__眼__皮__、__番茄的 ______红__果__与__黄__果__、__豌__豆__的__高__茎__与__矮__茎__(其__他__合__理__答__案__均__可__)__。
知识点2 生物的性状 4.(2017·苏州期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性状( B) A.黄瓜有的刺多,有的刺少 B.大理石的红色和白色 C.家猪的头小,野猪的头大 D.樱花有红色和粉色之分 5.红色的番茄、白色的兔毛都属于( C ) A.行为方式 B.生理特性 C.性状 D.相对性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思维导图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思维导图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31f2c203d8ce2f0166237d.png)
部是高的。 ③ 再将杂种高豌豆所结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
有高有矮,统计的结果是高豌豆与矮豌豆的比例近似于3:1。
思维导图解读——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注意! 孟德尔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原因:豌豆是自花传粉、
思维导图解读——生物的变异
重点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高产奶牛 人工选择培育 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 基因可能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 这种奶牛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奶牛不但能 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产奶量还会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高产抗倒伏小麦 杂交 把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进行杂交,就得到了新的品 种——高产抗倒伏小麦。
解 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豌豆的高茎和皱
粒不是同一性状;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 现类型;兔的白毛和粗毛不是同一性状;苹果的红果和番茄的黄果不是 同种生物,故B项正确。
思维导图解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重点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
思维导图解读——生物的变异
重点 2.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基础的不同, 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根据变异是否能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 可遗传变异。 可以遗传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如基因、染色体)的变化引起 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如栽种高秆小麦的地里出现了一株矮秆 (茎)小麦,矮茎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 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33张PPT)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c3df7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4.png)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新课释疑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2.基因、DNA和染色体
脱氧核糖核酸
(1)DNA
①位置: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②作用:主要遗传物质,携带大量遗传信息。
③形态:长长的链状结构(由两条长链盘 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外形像一 个螺旋形梯子。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示意图
新课释疑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2.基因、DNA和染色体
21三体综合征 先天性愚型或唐氏综合征
如果同种生物 细胞内的染色 体的形态不一 定,会有怎样 的影响?
1
2 3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患者表现: 智力低下 身体发育迟缓 特殊的面容等
19 20 21 22 X Y
多一条21号染色体
新课释疑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2.基因、DNA和染色体
(3)染色体
如果同种生物 细胞内的染色 体的形态不一 定,会有怎样 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6 17 18 5
19 20 21 22 X
缺失一条性染色体
特纳氏综合征
患者表现: 身材矮小 身体发育迟缓 生殖器官与第二性征不发育 一组躯体的发育异常 智力发育程度不一 寿命缩短 6~13 年
新课释疑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4. 基因、DNA、染色体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等位基因
基因 基因
基因 基因
一对染色体
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中, 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DNA分子和基因也是成对 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上。
7.2.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件(共25张PPT)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7.2.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件(共25张PPT)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931fe8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5.png)
7.这一研究成果证明 ( A.环境可以决定性状 C.性状可以控制基因
B) B.基因可以控制性状 D.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生物 返回目录
8.乌龟蛋在44 ℃以下的环境孵化出的是雄龟,而在44 ℃以上的
环境孵化出的都是雌龟。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动物的雌雄个体
相互转化的现象称为性别反转。下列对乌龟的性别反转现象
生物 返回目录
2.下表是某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D
)
A.表格中涉及的单双眼皮、能否
父亲 母亲 女儿
卷舌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眼睑特征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B.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 耳垂特征 有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此现象属于变异
舌头特征 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目录
00 课前导学 01 基础巩固 02 能力提升
C O N TA N T S
生物 返回目录
◆ 课前导学◆
▶ 知识点一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性状 ◀ 1.遗传:亲子间的 相似性 ,如子女总有一些特征与父母 相似。 2.变异:亲子间及 子代个体 间的差异,如子女有许多特征 与父母不同,兄弟姐妹间也有许多特征不同。
解释正确的是 ( D ) A.不是基因作用的结果 B.是环境作用的结果 C.是基因作用的结果
解析:同一乌龟卵含有相同的 基因组成,但在不同温度下,孵 化出龟的性别不同,说明龟的 性别是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 作用的结果。故选D。
D.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 返回目录
二、非选择题 9.如图是三种生物的相对性状,请据图回答问题。
◆ 基础巩固◆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52e2f0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0.png)
相对性状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 兔子的白毛和狗的黑毛是相对性状吗?
• 人的黑发和卷发是相对性状吗?
× 不是同种生物
× 不是同一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位于DNA分子上 1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DNA——双螺旋结构
遗传病
由于遗传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先天性、家族性)
1.显性基因遗传病 如:多指、缺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鱼鳞病等
多指
并指
鱼鳞病
遗传病
由于遗传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先天性、家族性) 2.隐性基因遗传病 如: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红绿色盲、 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等
生物的变异
变异: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变异的特点:
1.普遍性: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同颜色的菊花
丁香花瓣数量的变异
一窝小猫毛色不同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特点:
2.不定向性: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经同样射线照射过的西红柿出现了不同的变异类型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特点:
3.相对性状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乙盒中应放入的棋子为_____1_0颗__白__棋_子__,1_0_颗__黑_棋__子________。
(2)白棋子表示______性__染_色__体__为_X_的__生_殖__细__胞___,黑棋子表示______性_染__色_体__为__Y_的_生__殖_细__胞____。
(3)摸取实验一共做10组,每组做10次,实验次数较多的目的是_______避_免__偶_然__性_______。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章 小结与复习-经典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章 小结与复习-经典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da776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4.png)
经过整理后绘制的人体(女) 细胞内的染色体
数一数人体细胞内的有多少条染色体? 想一想: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 23对。 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一个(条)染色体其实是一条DNA分子链,包 绕着众多蛋白质分子而成!
1、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一般呈现X形。 2、同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条来
(固定细胞)
♀
♂
显微注射器
注入输卵管
从输卵管中取 出核尚未融合 的受精卵
正常受精卵
大鼠生长 激素基因
携 带 转 入 的 基 因
P27: 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鼠的体量(体积与质量)大小。 2)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性状与基因之 间什么关系?
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
普通甜菜 (2n)
化学药剂
高糖甜菜 (4n)
通过化学药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培育出的新品种
随堂训练
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生物
界普遍存在( A )
A、变异现象 B、繁殖现象 C、遗传现象 D、进化现象
2、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 D )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中常出现的白化苗 D、暑假后同学们在军训一段时间后肤色变黑
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
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的变异
讲授新课
可遗传的变异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标准版,可打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标准版,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5d3e876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c.png)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标准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遗传图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以及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能够运用遗传图解分析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变异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遗传图解的制作和使用。
2. 教学重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生物变异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生物学教材,遗传图解模板。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亲子代之间遗传特征的视频,引发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以及生物变异现象的类型和原因。
3.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遗传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制作和使用遗传图解,分析亲子代之间的遗传规律。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2. 遗传图解的制作和使用3.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4. 生物变异现象的类型和原因七、作业设计父方:Aa(显性性状)× Aa(显性性状)母方:aa(隐性性状)× aa(隐性性状)要求:列出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2. 答案:子代基因型:Aa,aa子代表现型: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比例:1: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播放视频、讲解知识、例题解析、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遗传图解的制作和使用,以及生物变异现象的类型和原因。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f0c1a2f121dd36a32d82f4.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材分析一、本章课标解读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材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之后,安排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是探讨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自然深入。
在内容的选择上,本章体现了经典内容与最新进展的统一。
生物的性状的表现,其内因是由携带遗传信息的基因控制的,生物的遗传就是生物通过生殖过程的基因传递。
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或生物体基因组成改变的结果。
教材从经典遗传学的庞大体系中,提取出基因这一核心概念,以基因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目的是使学生简而明地理解生物遗传的实质。
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在人的性别决定中,从染色体入手,但最终也将落脚点落在了基因水平上。
在生物的变异一节中,特别提示了可以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在以基因为线索介绍经典遗传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现代遗传学的新进展。
例如,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中,选取了转基因鼠的实验;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选取了反映染色体和DNA 之间关系的示意图等。
本章教材在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从本章五节的内容组织上看,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解决的是生物个体的性状与基因关系问题,同时也隐含着亲代的性状能够在子代出现,是亲代基因传给了子代的缘故。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解决的是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重在解决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
应该说本节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是本章的难点。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主要运用前三节的知识,解释学生关注的人的性别遗传问题,可以说是遗传知识的扩展。
第五节是《生物的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遗传讨论的是基因稳定传递的一面,变异讨论的是基因发生改变或基因组合的改变,这种变化必然导致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ca4e20a45177232e60a22e.png)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4、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性及行为方式等称为性状。
5、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并非都能遗传。
有些性状可见,有些性状难以观察到。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7、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8、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
用此技术培育出来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3、染色体:细胞核内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呈双螺旋结构。
4、染色体的组成蛋白质分子和遗传物质5、染色体的数目成对存在人体细胞是23对(46条)6、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是遗传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7、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 分子包含许多基因)8、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9、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也要分开,随染色体而进入两个细胞中。
10、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
11、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相似,不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有较大区别。
12、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也就包含了46个DNA。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说课稿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95ffb2a0116c175f0e488b.png)
《专题复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说课稿赣县田村中学周金兰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复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五个部分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要复习好一个专题就要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
本专题来源于人教版编著的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离不开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会出现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长期地相互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教材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之后,安排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是探讨生命延续和发展的自然深入,也为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做好了铺垫,更为高中必修二继续学好遗传与进化的知识奠定基础。
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教材抓住基因这一关键词,以基因为线索,共分5节来阐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通过这5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
因此,本专题的复习,也应紧抓基因这个生物学重要概念来展开。
(二)复习目标在分析了教材地位之后,我根据考纲要求和中考命题趋势,确定复习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的各组概念,并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指导学生做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优生优育,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三)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1、运用图解方式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人的性别遗传复习难点:运用图解方式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二、学情分析在教学中,除了分析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个性特点:初三学生大部分内敛羞涩、不善言辞,但却渴望成长和提升。
知识基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部分内容较抽象,相关的概念很多,学生在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中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回忆和再认,应用遗传知识去解决中考遗传题型中基因型及计算概率的能力较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0章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精品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0章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e7f3f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7.png)
【课后练习】
20.如图是几种生物的相对性状,请据图回答问 题.
【课后练习】
(1)图中甲、乙、丙所示的相对性状分别是兔
的白毛与黑毛 、豌豆的 圆粒与皱粒 和鸡
的 玫瑰冠与单冠.
(2)什么是相对性状?
.
【课后练习】
(3)请举出其他相对性状的三个实 例: 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
番茄的红果与黄果 、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4)图中各种生物的性状都是受基因 控制的.
【随堂检测】
3.(2017•长沙模拟)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一 组是(C)
A.①卷舌与不能卷舌 B.②拇指能与不能向背侧弯 C.③长发与短发 D.④有耳垂与无耳垂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遗传和变异
4.(2017秋•威远县校级期末)生物之所以能保
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具有(B)
的特性.
A.遗传和变异 B.遗传
【课后练习】
14.(2017•益阳模拟)在姚明的个人资料中,属 于姚明性状的有(B) ①性别 ②籍贯 ③星座 ④血型 ⑤身高 ⑥位置 ⑦特长. A.②③⑦ B.①④⑤ C.⑤⑥⑦ D.①③④
【课后练习】
15.(2017秋•武邑县期末)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变 异的是(D) A.黑猫和白狗的体色有差异 B.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 C.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明显不同 D.母兔生出一窝小兔,毛色各不相同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性状和相对性状 1.(2017秋•郾城区期末)下列不属于人的性状 的是(C) A.皮肤的颜色B.血型 C.眨眼反射 D.牙齿的龈齿
【随堂检测】
2.(2018•益阳模拟)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 性状的是(A) A.南瓜的黄色和南瓜的绿色 B.金鱼的泡眼和鲫鱼的突眼 C.猪的黑毛和羊的白毛 D.水稻的直叶与小麦的卷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
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
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般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在生活
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不能对相关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
、他们像吗? 1
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
、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3。
异现象变的遗传和
(二)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学习生物的性状——:连连看1活动
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大象。
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
——斑马。
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
——长颈鹿。
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
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师:很好大家都抓住了动物的重要特征。
像刚才描述耳朵像蒲扇,鼻子长等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
同学们能说说其他生物的形态特征吗?
生:树叶是绿色的,柿子是橘红色的,树干粗壮······还有说话的声音。
师:那么声音、动作是形态特征吗?
生:不是。
师:这些是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生物的生理特性。
比如人的色觉正常与否,血型、嗓音等都是生理特性。
师:给出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师:那么什么是相对性状呢?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
思考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
生观察图片讨论发言。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了生物的同一性状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所以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通过例子强调同一生物,同一性状。
活动2: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辨别8种性状。
指导学生完成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完成书本讨论题。
师:通过刚才的检查,最后没有人站立,这说明什么?根据这个活动结果推测世界上两个人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表见解,普遍能够归纳出在同学当中,同一种性状表现的特征当中,有的性状表现相同,有的性状表现不同。
个体之间各种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几乎为0。
):
活动3:照片连连看
师:大家在做性状自我检查中,发现自己有哪些性状与爸爸妈妈的一样?有哪些不同?(请2~3个学生谈谈)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3个同学都谈到自己有很多地方跟父亲或者跟母亲是一样的,也有不同的地方,那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小游戏:比眼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学生提供的一些家庭照片,让大家来猜究竟是哪个同学的父亲或母亲。
大家兴致勃勃,大多数能很快猜出来,部分让学生很犹豫,猜错了。
教师接着引导大家分析为什么有的很容易猜对,有的猜错了)
生:有的照片跟某某同学非常的相似,他们有很多性状是一样的,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一家子。
有的差异很大,所以猜不准。
师:这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阅读100页的第一段文字。
并对重点字句圈点出来。
(学生快速阅读,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变异: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
)
师:(用多媒体展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活动4:欣赏漫画,并回答书本问题。
师:(多媒体展示法国著名漫画家奥诺.杜米拉的漫画《新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下面我们来欣赏19世纪的两幅漫画。
(引导学生在小组间讨论三个问题:1、漫画中表达了什么生物学现象?2、《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3、漫画里哪种现象是可能发生的/哪种不可能?为师:这里学生讨论,各小组代表陈述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
什么).
有些谚语大家来说说其中有哪些是遗传现象,哪些是变异现象?(生基本能说遗传和变异现象)师:这说明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里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自然科学中,探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就是遗传学。
我们看到这些特征,你能辨别出哪些是相对性状吗?(教师打出一根据录像内容编写的练习题:山羊的白毛跟花狸鼠的黄毛;鸳鸯的游泳和鸳鸯的彩色羽毛;黑色小兔和灰色小兔。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性状和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有多了解,你还能说出生物界中的那些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在遗传学的领域中,大家想了解一些什么问题呢?拿出我们的“问号记录本”,把它写下来,课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想办法解答它,或者在后面的学习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三)、课堂小结
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
五、布置作业参考100页“思考与练习”第三题的性状调查表,可以自行设计,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家庭成员的性状进行调查,建议大家用数据统计,或者图示、表格等办法给大家呈现你的调查结果。
六、教学反思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
这一节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
如果照本宣科把几个概念告诉学生,举几个例子,相信学生也能理解。
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许就会被扼杀了。
对后面“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等抽象内容的学习就会造
七、板书设计:
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现象∶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
2、变异现象∶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差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