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家保护昆虫名录
![国家保护昆虫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375a63b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4.png)
国家保护昆虫名录在2021年发布的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共有75种昆虫,其中有3种一级保护动物,72种二级保护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01金斑喙凤蝶金斑喙凤蝶前翅有一条黑色斜带,此带以内区域色浓,以外色淡;外缘有两条平行的黑带;后翅外缘齿状,有翠绿色月牙形斑纹;雌雄异型,雌翅无金绿色,后翅五边形大斑色白,尾突细长,翅上磷粉闪烁着幽幽绿光。
因月牙形斑纹内侧有相应的金黄色斑纹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被誉为“国蝶”、“蝶之骄子”、“蝶之皇后”,为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
02蛩蠊该科中有中华蛩蠊和陈氏西蛩蠊两种一级保护动物。
蛩蠊起源古老,至少可追溯到上石炭纪(距今约3亿年),其特征原始,是昆虫纲孑遗类群之一,又被称为昆虫纲的“活化石”。
他们生活在冰川之中,随着冰期的结束,冰川不断消亡,它们或许也将随之消失。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01中华叶䗛(xiū)大型叶状竹节虫。
雌虫头扁圆,触角9节。
前胸背板长宽相等;中胸背板具1个明显的中纵誉。
前翅大,革质,阔叶形,伸达第七腹节中部;后翅退化。
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或丛林中,喜欢在茂密的植被中生活。
02叶䗛叶䗛(xiū)与我们熟悉的杆䗛(竹节虫)共同组成了䗛目。
不同种类的叶䗛会拟态为不同的叶子。
大部分叶䗛的腹部有惟妙惟肖的叶脉,有的“叶子”边缘还有咬痕,它们还会来回摇晃,宛如风中的树叶。
我国所有叶䗛科昆虫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分别是丽叶䗛、中华叶䗛、泛叶䗛、翔叶䗛、东方叶䗛、独龙叶䗛、同叶䗛、滇叶䗛、藏叶䗛、珍叶䗛。
03中华旌蛉中华旌蛉是国内已知的唯一一种旌蛉,仅分布记录于云南。
中华旌蛉的外形非常独特,前翅宽大,透明,后翅细长如丝带,是前翅的2倍多长。
04戴叉犀金龟戴叉犀金龟为叉犀金龟属的一员,与我们熟悉的独角仙(双叉犀金龟)十分相似,身体更短圆,雄虫额角更短且角柄近中部两侧各横生一棘突,体色只有黑色,没有红棕色,鞘翅光亮。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HINASPECIESREDLIST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HINASPECIESREDLIST](https://img.taocdn.com/s3/m/306218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7a.png)
项目名称 申请主体 项目概述
项目地点 执行周期 项目参与方
项目总额 项目亮点中国物种来自色名录 CHINA SPECIES RED LIS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项目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
作组第二阶段启动和开展的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应用 IUCN 的红色名录等 级标准,结合我国实情,对已知分布于我国的野生动植物种约一万种进行评
估,提出我国的动植物物种红色名录,并提供各物种的特征、地理分布、濒
危状况、原因和划定的等级、现有的和建议的保护措施等,供国内和国际有
关保护部门和保护地的决策者、科研和教学单位、保护界人士和社会各方面 相关人士和单位参考。
北京市,但研讨会曾分别在四川、云南、海南等地分别举行,以便邀请各地
相关专家的参与
在资金支持有限的情况下完成的。
除了学术上的贡献外,本套专著所展示的物种现状分析结果的意义是重大的。
过去的 20 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令人瞠目的,但这种增长的实现是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新的大坝、道路、工厂、城镇等等的快速发展,对土地、
木材、岩石、水泥、水、野生食物、传统医药和其他各类资源不断增长的需
宁、杨思谅
约人民币 120 万元 完稿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分成 6 卷出版。这套专著包含了如此浩瀚的 详细技术信息,是其他同类出版物所不可比拟的,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
套专著是由 108 位科学家和保护专家历时 3 年半初步完成,出书的工作已经 持续了 4 年。该著作对中国这一世界幅员最大、地理上最多样化的国家中的 一万多个现生物种的保护现状作出了评估。
求,导致野生栖息地的不断退化和破坏。红色名录记录了这些变化。数以千
计的物种在 20 世纪 60 年代还是很常见的,现在都已列入了濒危物种名单。 希望这套红色名录的出版能推动对物种编目和保护的新努力,而不仅仅是生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研究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261ff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48.png)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研究王云果;高智辉;张星利;豆岁锋【摘要】A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s of forest pests occurring in Lianhua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consulting.Five orders,48 families and 237 species of forest pests were found in the reserve.Lepidoptera was the most abundant,including 22 families and 170 species,followed by Coleoptera (14 families and 47 species),and Orthoptera (3 families and 3 species).The highest number of pest species was found in Badu Forest Farm,followed by Mogou Forest Farm,and Shahetan Forest Farm.The pest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ltitude of 2 000-2 350 m.Some effective pest prevention measures in the area were put forward.%采用调查与文献记载的方法,确定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与分布.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林木害虫种类主要有5目、48科、237种;其中鳞翅目最多,有22科170种,其次是鞘翅目14科47种,直翅目最少,有3科3种;种类分布八渡林场最多,磨沟林场次之,沙河滩林场最少,害虫种类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2 350 m.同时提出了该区森林害虫有效防控对策.【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2)005【总页数】9页(P174-182)【关键词】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有效防控对策【作者】王云果;高智辉;张星利;豆岁锋【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陕西省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陕西省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兰州730000;西安林产化学工厂,陕西西安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3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临夏、甘南、定西三州(市)的康乐、临潭、卓尼、渭源、临洮5县交界处,地理坐标34°54′17″-35°01′43″N,103°39′59″-103°50′26″E,总土地面积11 691.0 hm2,核心区面积3 506.0hm2,占30%,缓冲区面积3 312.1 hm2,占28.3%,试验区面积4 872.9 hm2,占41.7%。
中国土壤原生动物新纪录种_肉鞭虫门[1]
![中国土壤原生动物新纪录种_肉鞭虫门[1]](https://img.taocdn.com/s3/m/19a867d8ce2f0066f53322af.png)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No.39230070;本文某些种类已在《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中描述,此书于1998年6月,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作者介绍:宁应之,男,34岁,讲师,博士; 收稿日期:1998204202,修回日期:1998206224中国土壤原生动物新纪录种・肉鞭虫门3宁应之(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兰州 730070)沈韫芬(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2)摘 要 报道了首次在中国土壤中鉴定到隶属于肉鞭虫门的11种原生动物。
这些种类是蚁固滴虫、唇缝口虫、斜缝口虫、喜盐匣壳虫、束拟砂壳虫、尖足法帽虫、长匣壳虫、森林地壳虫、佩氏三足虫、花瓶梨壳虫和鬃鳞壳虫。
关键词 中国 土壤原生动物 新纪录种 1993年4月至1996年10月,在我国6个典型地带(宁应之等,1996)的土壤中鉴定到肉鞭虫门原生动物国内新纪录种11种[1~7],现记述如下。
1 蚁固滴虫Sterromonas f ormicina K ent ,1881(图1) 体长15~20μm 。
前端削尖,后端圆,体中部缢束。
鞭毛2根,主鞭毛约与体等长,僵直前伸;辅鞭毛约为体长的1/3,能波动。
核球形,位于体中部,具一大的核内体。
伸缩泡亚后端位。
1993年7月见于北京小龙门。
2 唇缝口虫Plagiopyxis labiata Bonnet etThomas ,1960(图2) 壳直径82~85μm ,壳高40~42μm ,壳口宽41~42μm 。
壳背腹略压扁,腹观近圆形,壳口亚前端位,呈横位的肾形。
壳口前唇圆弧形,呈悬挑状;后唇呈舌状弯入壳内但不延伸深入。
侧观壳呈卵形。
壳面被覆平整的它生质体碎片。
壳棕黄色。
1993年6、12月,1994年3月见于云南西双版纳。
3 斜缝口虫Plagiopyxis declivis Bonnet etThomas ,1955(图3) 壳直径60~80μm ,壳高40~42μm ,壳口宽41~42μm 。
生物医学工具书汇总(578 种)
![生物医学工具书汇总(578 种)](https://img.taocdn.com/s3/m/526794c5aa00b52acfc7caaf.png)
本文由虚灵白龙马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生物医学工具书汇总 (578 种) 天津医科大学科技查 新工作站 1 Int. biotechnol 2 Med. health inf 3 Med. health inf dir.R19/B126.4/1 4 Med. health inf. dir. R19/B126.4/2 5 Proc.Symp.Comput.Appl.Med.Care 6 Taber's cyclop. med. dict. 7 Taber's cyclop. med. dict. R-61/ T113.7 8 Taber's cyclop. med. dict. R-61/ T113.11 9 Taber's cyclop. med. dict. R-61/ T113.14 10 白氏英汉医学辞典(第 3 版) 白宏毅 编著 11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编委会编 12 病毒性肝炎合并其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田庚善 主编 13 常见药物手册(第 2 版) 赵延德 等编著 14 常用药物手册 赵延德 等编著 15 常用药物新用途手册 府军 主编 16 常用医语事典(第 6 版) (日)绪方知三郎 编 17 当代药品商品名与别名辞典(第 2 版) 中国药学会组织编写 18 当代药学辞典 赵志刚 主编 19 德汉动物学词汇 马梅荪 编订 20 德汉医学常用词汇 熊有成 等编 21 德汉医学词汇 唐 哲 主编 22 毒理学辞典 吴中亮 等主编 23 俄汉动物学词汇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编订 24 俄汉军事医学词汇 金汝煌 主编 25 俄汉医学词汇(第 2 版) 王重稼 等编 26 俄汉遗传学词汇 许耀奎 编 27 俄英汉医药学词汇 周德湘 等主编 28 儿科临床药物手册 钱漪,沈时霖 主编 29 儿科学辞典 胡皓夫 主编 30 法汉医学词汇 黄承国 等主编 31 妇产科学辞典 严仁英 主编 32 冠心病与中风 隋邦森 等著 33 国家基本药物简明手册 于丽璇,李大猷 主编 34 国外人名病,征辞汇 王 占 著 35 国外医学期刊投稿指南 乔汉臣 等主编 36 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 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工作委员会编 37 海峡两岸药学名词 海峡两岸药学名词工作委员会编 38 海洋生物学辞典 黄宗国 主编 39 汉德医学大词典 医学大词典编纂委员会编 40 汉俄医学大词典 汉英、汉法、汉德、汉日、汉俄医学大词典编纂委员会编 41 汉法常用医学词汇 孙艮生 编 42 汉法医学大词典 朱大成 主编 43 汉日医学大词典 汉英、汉法、汉德、汉日、汉俄医学大词典编纂委员会编 44 汉维英医学词汇 试用本 伊那吐拉.艾力米 等编 45 汉英(拉)中药名称及鉴别加工术语词典 胡本祥 等编 46 汉英常用医学词汇 叶 敏 等编 47 汉英常用医学和生物学词汇(第 2 版) 张士琦,张均康 主编 48 汉英法医学词汇 张之虎 编 49 汉英化学药名词汇 赵克健 主编 50 汉英口腔医学词汇 赵信义 等编 51 汉英皮肤性病学词典 徐文严 主编 52 汉英日临床常用分类词汇 李恩生 编 53 汉英神经内科词典 邢成名,谈恩青 主编 54 汉英生物学词汇 科学出版社名词室编 55 汉英双解实用中医词汇 王宝祥 等主编 56 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 原一祥 等主编 57 汉英双解中医小辞典 张廷模 等主编 58 汉英医疗卫生词典 李开荣 主编 59 汉英医学大词典(第 2 版) 金魁和 主编 60 汉英医学大词典 汉英、汉法、汉德、汉日、汉俄 医学大词典编纂委员会编 61 汉英医学大词典(第 2 版) 金魁和 主编 62 汉英医学检验词汇 邢文理 主编 63 汉英医学写作用语词典 唐国顺 主编 64 汉英-英汉医学英语构词法辞典 李照国 主编 65 汉英中医辞海 张有等 主编 66 汉英中医药词汇精要 汪文娟 等主编 67 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 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编委会编 68 汉英中医药分类辞典 谢竹藩 等编著 69 汉英综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词汇 吴 翚 著 70 呼吸系统病学词典 郭萍,郭志坤 主编 71 护理学辞典 马文元 等主编 72 护士词典 孟繁禄 等编译 73 化学化工、药物大辞典(影印) 段木干 主编 74 化学化工药学大辞典 黄天守 编译 75 化学药品辞典 续编 高 编 译 76 黄帝内经词典 郭蔼春 主编 77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第 2 版) 吕式瑗 主编 78 基因工程词典 陈启民,耿运琪 主译 79 基因工程术语 吴乃虎, 张方,黄美娟 编 80 疾病分类及手术分类名称 英汉对照 首都医院病案室编 81 家庭百病自我治疗与护理大全 范正祥 主编 82 简明方剂辞典 江克明,包明蕙 编著 83 简明核医学辞典 卢正福,郑钧正 编 84 简明生物学词典 冯德培 编 85 简明生物学辞典 吴熙载 主编 86 简明卫生管理学辞典 王树岐,许文博 主编 87 简明英汉汉英精神医学词典 贾谊诚 主编 88 简明英汉汉英医学词典 李慎廉,武广华 主编 89 简明英汉药物词典 刘有常 编 90 简明英汉医学辞典 陈章辛 主编 91 简明英汉医学缩略语词典 刘中元,谢斌干 编 92 简明英汉遗传学词典 丁克清,李 璞 主编 93 简明中医辞典(第 2 版)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 94 简明中医辞典(试用本) 中医辞典编辑委员会编 95 金匮要略辞典 艾华 主编 96 精神病学简明词典 段淑贞 编 97 精选汉英医学词汇 武广华,李慎廉 主编 98 英汉双解精选医学词典(第 2 版) 白永权 主译 99 开业医生手册 李水根,庞水定主编 100 康复医学词典 卓大宏 主编 101 抗衰老方剂词典 江克明 等编 102 科学技术社会辞典(STS 辞典) 袁运开,顾明远 主编 103 空中摄影术语 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 编辑 104 口腔牙医名词辞典(影印本) 钟宛编 著 105 口腔医学专业术语词典(中英文对照) 刘洪臣 主编 106 拉汉海洋生物名称 吴宝玲 主编 107 拉汉微生物名词 沈惟孝 等编 108 拉英汉昆虫名称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业务处编 109 劳动保护百科全书 国际劳工局编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等译 110 劳动保护词典 林明清 主编 111 理疗手册 郭万学 主编 112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孙传兴 主编 113 临床检验手册 施济人,贾守约 主编 114 临床检验正常值手册 蔡淦, 赵善祥 编著 115 临床实用新药手册 徐济民 等主编 116 临床心电图图谱(第 2 版) 王思让,黄宛 主编 117 临床心电图学词典 马向荣 编著 118 临床药物大典 王贤才 主译 119 临床药物手册 江苏新医学院 等编 120 临床药物手册(第 2 版) 南京医学院, 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编 121 临床药物手册(中拉英药名对照) 田文艺 等编 122 临床药物资料手册 (美)诺本等著;刘国杰,陈兰英主译 123 临床医生手册 湖南医学院临床医生手册编写组编 124 临床医师护师继续医学教育指南 孟育勤,崔振邦 主编 125 临床医学词典 骆仲遥 主编 126 临床医学多用辞典 柯天华,谭长强 主编 127 临床医学冠名词典 白佩璧 主编 128 临床医学综合征词典 黄如训 等主编 129 临床用药大全 孙 琛 主编 130 临床综合征词典 林仁通 主编 131 流行病学词典 施侣元 等编译 132 迷你英汉医学实用词典 曾宪玲 主编 133 泌尿系统病学词典 郭志坤, 殷国田 主编 134 内经词典 张登本,武长春 主编 135 内科学辞典 翁心植主编 136 农村医生手册(4 版) 湖南医学院革命委员会编 137 全科医生手册 王德炳,张树基 主编 138 全科医师手册 罗文卫,崔天国 主编 139 人体解剖学图解词典(汉拉英对照) Heinz Feneis 著;焦守恕 等编译 140 日汉汉日植物学词汇 汪光熙 编 141 日汉医学词汇 王有生 等编 142 日英汉人体解剖、病理、组织学词汇 何维为 著 143 日英汉生态学词典 杨国桢 编译 144 日英汉生物化学词汇 蒋谷人 著 145 日英汉药名词汇 徐达华 等编 146 日英汉医学外来语词典 金同淳 编 147 伤寒论辞典 刘渡舟 主编 148 伤寒论译释(3 版) 南京中医学院编 149 伤寒论译释 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编著 150 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 王付编 著 151 生理、生化学用语辞典 Stenesh 著;增田芳雄 译 152 生态学辞典(影印本) (日)沼田真一编 153 生态学名词 2006 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 154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教研室编 155 生物名称和生物学术语的词源 (美)耶格著;腾砥平,蒋芸英 译 156 生物小辞典 吴浩源 主编 157 生物学名词辞典 诸亚侬,吕理福 译 158 生殖系统病学与遗传学词典 陈彩霞, 徐振平 主编 159 实习医师手册 何玉军 等主编 160 实用德汉药物词汇 宗永宝 等编译 161 实用放射诊断学辞典 夏延琦 主编 162 实用骨科词典 马自雄 主编 163 实用汉英医学词汇 田斌, 王芳 主编 164 实用家庭医学手册 吴大真 等主编 165 实用抗菌药物与激素手册 汪伟业,于洋 编 166 实用临床药物手册 王桂珍,刘江波 主编 167 实用六解穴位辞典 齐强 主编 168 实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词典 童耕雷 主编 169 实用新药特药手册(第 2 版) 戴德银 主编 170 实用药物手册 山东省立医院编 171 实用药物手册 山东省人民医院编 172 实用药物指南 刘锡钧 主编 173 实用医生手册 孔凡介 主编 174 实用医学词典 中国医科大学 主编 175 实用医学大词典 吴之理 主编 176 实用医学气功辞典 马济人 编 177 实用医易小辞典 漆 浩 主编 178 实用英汉医学词典 李庆云 等编 179 实用英汉医学词汇 陈维益 等编 180 实用针灸辞典 实用针灸辞典编委会编 181 实用症状诊断辞典 顾守礼编著 182 实用中药辞典 田代华主编 183 实用中药学辞典(汉英双解) 王福云,罗杰英主编 184 实用中医字典 王晓龙主编 王森主审 185 食品卫生检验技术手册 王叔淳主编 186 世界动物图鉴 1 无脊椎动物 光复书局编辑部编著 187 世界动物图鉴 10 哺乳动物(四) 光复书局编辑部编著 188 世界动物图鉴 2 鱼(一) 光复书局编辑部编著 189 世界动物图鉴 3 鱼(二) 光复书局编辑部编著 190 世界动物图鉴 4 两栖类 爬虫类 光复书局编辑部编著 191 世界动物图鉴 5 鸟类(一) 光复书局编辑部编著 192 世界动物图鉴 6 鸟类(二) 光复书局编辑部编著 193 世界动物图鉴 7 哺乳动物(一) 光复书局编辑部编著 194 世界动物图鉴 8 哺乳动物(二) 光复书局编辑部编著 195 世界动物图鉴 9 哺乳动物(三) 光复书局编辑部编著 196 世界最新药物手册 江一帆 编 197 世界最新英汉双解生物化学词典 周劲松 主译 198 世界最新英汉双解生物技术与遗传工程词典 宋土生 译 199 世界最新英汉双解生物学词典 马建岗 译 200 世界最新英汉双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词典 吕社民 译 201 世界最新英汉医学词汇 徐群渊 等主编 202 世界最新英汉医学辞典 白永权 主编 203 四部医典 宇妥元丹贡布著 204 四库全书 国医文库 主编 205 图解医学英汉汉英辞典(影印版) 奥田邦雄,高原满男 著 206 外科学辞典 朱家恺等 主编 207 外科学术语小词典 王竞武 主编 208 微生物学词典 王祖农 主编 209 微生物学辞典(影印版) 戴佛香,陈吉平编著 210 卫生防疫技术手册 李长明 主编 211 卫生学词典 邵象伊, 王翔朴 主编 212 温病学大辞典 李顺保 主编 213 现代临床实验诊断手册 张家华,黄平 主编 214 现代临床药物手册 李大魁 主编 215 现代临床医学辞典 鞠名达 等主编 216 现代免疫学词典 罗 森 主编 217 现代医学百科辞典 涂通今 主编 218 现代医学学科辞典 谢储生, 苏光荣主编 219 现代医院管理实务全书 钱信忠 主编 220 现代英汉生物工程词典 诸葛健,王正祥 主编 221 现代英汉药物词汇 胡凤銮等 主编 222 现代英汉药物词汇(第 2 版) 胡凤銮等 主编 223 现代英汉医学、药学、卫生学略语词典 王 懿,曹金盛 主编 224 现代英汉医学词汇 南京医学院 主编 225 现代英汉医学设备词典 倪彭年,倪一飞 译 226 现代预防医学辞典 于守洋 等主编 227 相关医学大辞典 王佩铭,刘炎辉 主编 228 消化系统病学词典 蔡新华,李艳萍 主编 229 协和医学词典 罗慰慈 主编 230 心电学词典(第 2 版) 杨志寅 主编 231 新编常用药物手册 周自永 主编 232 新编道氏医学大辞典(1986 年革新版) (台)艺轩图书出版社编辑部编 233 新编简明药物手册 焦万田 主编 234 新编临床药物手册 金有豫,王汝龙 主编 235 新编临床医学数据手册 杨在春,李庆棣 主编 236 新编内科诊疗手册 张学庸, 张宁仔 主编 237 新编实用药物手册 李书田,麦一峰 主编 238 新编实用医疗手册 栾同芳 主编 239 新编英汉医学缩略语词 张继福,郝文学 主编 240 新编针灸大辞典 程宝书 主编 241 新汉英医学词典 关兴华 等主编 242 新汉英医药学词汇 李世俊 主编 243 新药临床应用手册 胡中民,李伟 主编 244 新英汉病毒学词典 田波 主编 245 新英汉生物医学缩略语词典 李恩生 主编 246 新英汉细胞分子生物学词典 郭葆玉 主编 247 新英汉医学词林 丁 震 主编 248 新英汉医学大辞典 新英汉医学大辞典编写组编 249 新英汉医学略语词汇 杨永青,徐梅玉 编译 250 新中国医学教育史 朱 潮,张慰丰 编著 251 袖珍临床工作手册 饶明俐等 主编 252 血细胞形态检查手册 刘钟毓等 编 253 牙病知识 叶仲恒 编 254 岩波生物学辞典(2 版) (日)山田常雄 等编 255 眼科大词典 王超廷,崔国义 主编 256 眼科疾病诊疗指南 杜蜀华 主编 257 药名词典 日英汉对照 英日汉对照 邬能灿,刘中元 主编 258 药名词汇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编 259 药物别名手册 任娟清 等编 260 药学大辞典 药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 261 药学名词词典 袁继民,钱月中 主编 262 医护指南 刘建湘 主编 263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2 版)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编写组编 264 医误博典 靳建华 主编 265 医学基本用语辞典 (日)加纳六郎 等编 266 医学名词汇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 267 医学全科通览 吴之理 主编 268 医学生辞典 郭健福 主编 269 医学实用数据手册 续集 姚 磊,刘 军 主编 270 医学实用数据手册(新 1 版) 姚 磊,刘 军 主编 271 医学英语常用词辞典(2 版) 洪班信 主编 272 医学英语惯用表现集(医学英语惯用语汇编) (日)小林充尚 著 273 医学英语略语词汇 马用谦 编 274 医学用语辞典 日本医学会医学用语委员会编 275 医用日汉词典 张季平,胡正 主编 276 医用日语外来语词汇 日英汉对照 2 版(修订版) 李恩生 主编 277 医用英语短语词典 陈宗宽 编著 278 医院辅助检查指南 杨肇亨 主编 279 遗传学词典 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遗传教研组编 280 英(拉)汉药学词汇 顾学裘 等编 281 英汉.汉英中医词典 (英) 魏迺杰 译 282 英汉病毒学词汇 戴华生 主编 283 英汉病理学词典 景士兵,何小明 主编 284 英汉常用生物学词汇 任久长 等编 285 英汉常用医学词汇 陈诚献 主编 286 英汉常用医学词汇(第 3 版) 英汉常用医学词汇编篡小组编 287 英汉动物学词汇 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编 288 英汉动物学词汇 补编一 编 289 英汉动物学辞典 陈兼善 编 290 英汉毒理学词典 江泉观 主编 291 英汉毒理学词汇 黄吉武 主编 292 英汉耳鼻咽喉科学词汇 徐荫祥 主编 293 英汉发育生物学词汇 史瀛仙 等编订 294 英汉分子生物学百科辞典 约翰 主编 295 英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词汇 科学出版社编 296 英汉妇产科词典 曹泽毅 主编 297 英汉妇产科学计划生育词汇 俞霭峰 主编 298 英汉妇产科学计划生育词汇 俞霭峰 主编 299 英汉汉英分子细胞生物学词汇 章静波 等编 300 英汉汉英分子细胞生物学词汇 章静波 等编 301 英汉汉英骨科词汇 郭霞 主编 302 英汉汉英骨科学词汇 方志伟,滕胜 编 303 英汉汉英生理学词汇 陈国治 主编 304 英汉汉英生物化学词汇 沈昭文 等主编 305 英汉-汉英药物依赖性词汇 蔡志基 主编 306 英汉汉英药名词汇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订 307 英汉-汉英药物依赖性词汇 蔡志基 主编 308 英汉汉英医学词典 唐国顺 主编 309 英汉汉英医学大词典 《英汉汉英医学大词典》编委会编 310 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 药物分册 翁心植 等主编 311 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 中医药学分册 胡亚美 主编 312 英汉核医学词汇 王世真 主编 313 英汉解剖学词汇 刘执玉 主编 314 英汉康复医学词汇 王懿 等编 315 英汉抗菌素词汇(第 2 版)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 316 英汉口腔医学词典 郑麟蕃 主编 317 英汉口腔医学词汇 黄大斌 编 318 英汉昆虫学词典 朱弘复,钦俊德 编 319 英汉昆虫学辞典 刘崇乐等 编译 320 英汉临床放射学词汇 孔庆德 主编 321 英汉临床外科词典 谭基明 主编 322 英汉酶学名称词汇 苏学良,虞惠琏 编 323 英汉泌尿外科学词汇 谷现恩 编 324 英汉免疫学辞典 广西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组主编 325 英汉免疫药理学词汇 郑有顺,胡祖光 编译 326 英汉内分泌学辞典 矫叔华,冯凭 主编 327 英汉皮肤病性病真菌病词典 吴绍熙 主编 328 英汉皮肤病学词汇 郑茂荣 编著 329 英汉人名医药术语辞典 孙迪清 等主编 330 英汉人体解剖与组织和胚胎学名词 李振华,田铧 主编 331 英汉生理学词汇 英汉生理学词汇编写组编 332 英汉生命科学词典 向华明,张士琦 主编 333 英汉生命科学辞典 陈冀胜 主编 334 英汉生态学词典 王孟本,毋国莲 编 335 英汉生态学辞典(影印版) 单佩华 编 336 英汉生物工程词典 王二力 等编 337 英汉生物化学词典 冯宋明 编辑 338 英汉生物化学词汇 英汉生物化学词汇编订小组编 339 英汉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词典 唐国顺 主编 340 英汉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词典 谭景莹,董志伟 主编 341 英汉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词典续编 谭景莹 编 342 英汉生物化学与分子医学词典 罗超权等 主编译 343 英汉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词典 王应睐,吴振勤 主编 344 英汉生物碱词汇(第 2 版) 陕西省渭南地区中医学校编订 345 英汉生物物理学词汇(第 2 版)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五室编 346 英汉生物学词汇(影印版) G. Haensch 著 347 英汉生物学词汇(第 2 版) 科学出版社名词室编 348 英汉生物学词汇(第 3 版) 科学出版社名词室编 349 精选英汉生物学词汇 科学出版社名词室编 350 英汉生物学词汇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英汉生物学词汇汇编组编 351 英汉双解精选医学词典 马瑛 等译 352 英汉细胞生物学词典 王金发,刘兵 等编 353 英汉细胞学遗传学词汇 英汉细胞学遗传学词汇编 354 英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词典 陆金春 等主编 355 英汉现代医学药学词海 蒋谷人 等主编 356 英汉新医药名词 浙江医科大学图书馆编 357 英汉血液学词汇 刘永祥,初俊杰 主编 358 英汉眼科词汇 奚渭清,施康沂 主编 359 英汉药物词汇 刘有常 编 360 英汉药物词汇 (新 1 版) 刘有常 编著 361 英汉药学词汇 英汉药学词汇编写组编 362 英汉医学百科辞典 范永达 译 363 英汉医学常用词汇 上海第二医学院外文教研组编 364 英汉医学常用分科词汇 湖南医学院外语教研组编辑 365 英汉医学词汇 英汉医学词汇编纂组编 366 英汉医学词汇(试用本) 英汉医学词汇编纂组编 367 英汉医学词汇(第 2 版) 陆再英 主编 368 英汉医学辞典 陈维益 主编 369 英汉医学放射学词汇 吴恩惠 等主编 370 英汉医学冠名名词词典 彭文伟,徐秉锟 主编 371 英汉医学及生物学词素略语词典 青岛医学院病理教研组等编译 372 英汉医学寄生虫学词汇 王永祥, 徐贞光 主编 373 英汉医学检验词汇 谷乃文 编 374 英汉医学略语词典 关勋添 等编 375 英汉医学略语大词典 胡渝生,郭曰典 主编 376 英汉医学缩略语词典 张西臣 等主编 377 英汉医学缩略语指南 宋清茂, 张剑祥 主编 378 英汉医学小词典 曾宪玲 主编 379 英汉医学新词辞典 陈维益 主编 380 英汉医学新词汇 曾宪玲 等主编 381 英汉医学综合词典 白永权 主编 382 英汉医药学缩略语词汇 舒天霖, 吴振庚 主编 383 英汉医用词素手册 冯连元 主编 384 英汉遗传工程词典 赵寿元,唐炜良 编译 385 英汉遗传学词典 乔治 著 386 英汉遗传学与细胞遗传学词典 吕宝忠 等译 387 英汉营养科学词典 隋志仁 主编 388 英汉营养学词典 沈治平 主编 389 英汉预防医学词汇 金宝善 主编 390 英汉植物生理学词汇 卓仁松 编 391 英汉植物学词典 李平 等译 392 英汉植物学词汇 科学出版社编 393 英汉综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词汇 吴翚 编 394 英和.和英.免疫药理学用语略语集 三本格 编 395 英和医语中字典 (日)真柄正直,直柄妇美合编 396 英中医学辞海 王贤才 主编 397 有毒中草药大辞典 郭晓庄 主编 398 针灸处方大辞典 彭荣琛 主编 399 针灸推拿学辞典 梁繁荣 主编 400 针灸新知识辞典 李僖如 等主编 401 针灸学辞典 安徽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编著 402 真菌名词及名称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编 403 诊断学大辞典 杨志寅 主编 404 中国进口药品实用手册 1995 潘学田 主编 405 中国内科年鉴 1983 中国内科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406 中国内科年鉴 1985 中国内科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407 中国气功辞典 吕光荣 主编 408 中国商品大辞典 药品分册 陈顺纶 主编 409 中国外科年鉴 1989 中国外科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410 中国卫生年鉴 1984 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411 中国卫生年鉴 1989 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412 中国药膳大辞典 王者悦 主编 413 中国药物大辞典 栗德林 等主编 414 中国药学大辞典 世界书局 编 415 中国药学年鉴 1985 中国药学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416 中国药学年鉴 1986 中国药学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417 中国药学年鉴 1987 中国药学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418 中国药学年鉴 1988~1989 中国药学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419 中国药政辞典 于中兴 主编 420 中国医史年表 郭霭春 编 421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40 免疫性疾病 41 风湿病学 张孝骞 主编 42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42 营养性疾病 43 方病学 张孝骞 主编 423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60 耳鼻咽喉科学 李宝实 主编 424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71 航空航天医学 72 航海潜水医学 张立藩 等主编 425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77 中医基础理论 任应秋 主编 426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81 82 黄绳武 主编 427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83 84 中百全书编委会编 428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85 86 唐由之 主编 429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88 89 中百全书编委会编 430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9 10 盖宝璜 主编 431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X 线诊断学 荣独山 主编 43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病毒学 黄祯祥 主编 433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病理生理学 毕涉 等主编 434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病理学 董郡 主编 435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学 王季午 等主编 436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毒理学 顾学箕 主编 437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儿科学 郭 迪 主编 438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叶恭绍 主编 439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法医学 郭景光 主编 440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肺病学 孙忠亮 主编 441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妇产科学 王淑贞,司徒亮 主编 44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公共卫生工程学 杨铭鼎 主编 443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骨科学 孟继懋 主编 444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护理学 王懿,吕式瑗 主编 445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环境卫生学 蔡宏道,过基同 主编 446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环境卫生学 中百全书编委会编 447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计划生育 郭泉清 主编 448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 吴征鉴 主编 449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解剖学 王永贵 主编 450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精神病学 夏镇夷 主编 451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卷 19-20 中百全书编委会编 45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卷 37-38 中百全书编委会编 453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卷 73-75 中百全书编委会编 454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卫生勤务学 石茂年 主编 455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康复医学 陈仲武 主编 456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口腔医学 王翰章 主编 457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劳卫与职业病学 中百全书编委会编 458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user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user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https://img.taocdn.com/s3/m/d34c8694b9d528ea81c77912.png)
赵晓战
林毅夫自选集
山西经济出版社
林毅夫著
李慧平
中国开征碳税:理论与政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苏明傅志华等著
陈金华
利息理论的深度比较与中国应用
长春出版社
刘义圣著
程秀梅
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甘肃民族出版社
高新才著
刘新田、陈苗苗
中国名片人民币
中国金融出版社
马德伦主编
张哲强
中国证券市场价格联动效应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陈梦根著
杜峥、卢悦、孙平、王兆勇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效果研究
立信会计出版社
曲晓辉著
黄成艮
北京古地图集
测绘出版社
测绘出版社中国国家图书馆编
刘淑英
救国会
群言出版社
周天度孙彩霞著
范芳、樊伟
世界史纲
泰山出版社
齐涛著
于景明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觉醒
广东人民出版社
林家有著
柏峰、张贤明
中国苏区史(上下册)
黎毅
中国民事立法评说:民法典、物权法、侵权责任法
法律出版社
梁慧星著
孙东育
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50种69册)
福建教育出版社
瞿葆奎郑金洲主编
沈群、黄荣森、周少英、黄荔国
“守望者的凝思:读懂学校、读懂校长”系列论丛(8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裴娣娜主编
孙袁华、李芳、周益群、何艺、吴莉莉
教育政策研究丛书(7册)
汉睿、朱燕
西藏的孩子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鹰萨·罗布次仁著
周秀春
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5册)
安徽文艺出版社
艾萨克·阿西莫夫达科·苏恩文布赖恩·奥尔迪斯等著吴岩舒伟主编
中山五桂山生态保护区昆虫调查名录(III)
![中山五桂山生态保护区昆虫调查名录(III)](https://img.taocdn.com/s3/m/61783dc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a.png)
2011年6月第39卷第2期中山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市和佛山市,西邻江门市和珠海市,东南连珠海市,总面积约1800km 2。
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3.4℃,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
五桂山位于中山市南部,具有中山“市肺”之称。
2006年中山市政府成立了五桂山市级生态保护区,确定保护区总规划面积203.14km 2。
对五桂山市级生态保护区进行生物资源调查,一方面可对保护区内生物资源状况有更清楚的认识,为城市绿化、物种管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中山五桂山生态保护区昆虫调查名录(III)蒋谦才1,谭宗健1,古建明1,刘常坤2,张玉山2(1.广东省中山市林场,广东中山528402;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摘要:对中山五桂山市级生态保护区进行昆虫多样性调查,不仅可对保护区内昆虫资源状况有更清楚的认识,为城市绿化、物种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而且也对实现中山市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自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对广东中山市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的昆虫多样性进行专项调查,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昆虫采集。
采集后昆虫及时制成针插标本,一些常见昆虫种类,对照专业昆虫图鉴进行鉴定;限于当时条件无法鉴定的,则送国内昆虫分类专家鉴定,共制成昆虫标本4万号。
现先将半翅目、长翅目、等翅目、纺足目、蜚蠊目、蜉蝣目、广翅目、革翅目、脉翅目和螳螂目等10目昆虫名录予以报道,共计56科210种。
关键词:中山;五桂山;昆虫名录;昆虫多样性中图分类号:S 718.7文献标识码:B j.is s n.1672-0938.2011.02.014ACatalogueof Insects Investigationfrom WuguiMountainof Zhongshan Nature Reserve (III)JiangQiancai 1,Tan Zongjian 1,Gu Jianming 1,Liu Changkun 2,ZhangYushan 2(1.Zhong s han Urban Fores t Farm ,Zhong s han,Guang dong ,528402China2.Zhong shan Ins titude,Unives ity of Electronic S cience and Technolog y,Zhong shan,Guang dong ,528402China)S pecies diversity of Ins ects in Wug ui m ountain of Zhong shan urban Nature Reserve can not onlyhave clearer unders tanding to the ins ect resource in the nature res erve and provide a foundation data for city g reening ,species utilization and speciesprotection.And it als o has im portant sig nificance in strateg y of s us-tainable developm ent in Zhong s han city and m aintenance to ecolog ical balance.In this s tudy,the key insect survey w as carried on about species diversity of Insects in Wug ui m ountain of Zhong s han urban nature re-serve fromJuly,2007to May,2011by w ay of route and s am ple plot inves tig ation.The dry preserved s peci-m ens w ere m ade in tim e after insect collection.S om e fam iliar ins ect species w ere identified by us ing the professional illustrated handbook.S om e insect s pecies w hich could not be identified by the lim ited condition w erethen s ent tolocal insect expert for identification.Totally 40thousand specim ens w ere m ade.Here w e first report the catalog ue of 210s pecies from 56fam ilies,w hich belong to 10orders ofHem iptera,Mecoptera,Blattaria,Em bioptera,Blattaria,Ephem eroptera,Meg aloptera,Derm aptera,Neu-roptera,andMantedea.Zhong shan ,Wug ui Mountain ,Catalog ue of insect ,S peciesdiversity of ins ects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山市科技项目20073A145资助通讯作者:张玉山(1970-),男,黑龙江密山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山大学馆藏花金龟科Cetoniidae昆虫研究(鞘翅目:金龟子总科:花金龟科)
![中山大学馆藏花金龟科Cetoniidae昆虫研究(鞘翅目:金龟子总科:花金龟科)](https://img.taocdn.com/s3/m/9c255148b0717fd5370cdcc0.png)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了前人在金龟子总科Scarabaeoidea比较形态学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提 供了触角、复眼、口器、前胸背板、基节、前胸腹突、气门、后翅翅脉等重要的 的形态学数据,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金龟子总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和论证。除 此之外,他们还对金龟子总科Scarabaeoidea和花金龟亚科CetolliiIlae所属的金龟 子科Scarabaeidae重新进行了修订,并对金龟子总科Scarabaeoidea的各科进行了 支序分析和亲缘关系的探讨。
Smet锄(2006)对古北区的鳃金龟亚科Melolont№∞和花金龟亚科
CetolliiIlae的模式标本进行了指定和命名,指出了部分不可用的属名,澄清了部 分属种的命名和正确拼写,并在2006年出版了《古北区鞘翅目金龟子名录》,共 计3册,在第3册中共记录花金龟亚科Ceto曲nae 22个属。
除此之外,G01dsteiIl和Si蛐noIlS(2002)对美国马萨诸塞州海岸的74种金 龟子进行了总结,编写了地方性名录,并进行了评述。Ra洫iuS等(2005)对欧 洲的花金龟进行了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探讨,认为花金龟具有环境指示的作
年建立,而鳃金龟亚科MelolomhiIl勰是S锄ouelle于1819年建立,然而花金龟 亚科CetoI血ae是Leach于1815年建立,因此科名花金龟科CetoIliidae优先于鳃
金龟科Mel010nthidae。所以若把除了金龟亚科(ScarabaeiIlae,Latreille,1802) 之外的所有亚科归位一个科,有效的科名也应该是花金龟科Cetonjidae,而非金 龟科Scarabaeidae。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天兹
日期:山叼年岁月弓1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暑期游学营】走进秦岭!一起在物种宝库中穿梭!
![【暑期游学营】走进秦岭!一起在物种宝库中穿梭!](https://img.taocdn.com/s3/m/1416d80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7e.png)
【暑期游学营】走进秦岭!一起在物种宝库中穿梭!白云、溪水、山峦……远眺,是充满画意的叠嶂,以及,那绿荫连成的一片。
草花烂漫,鸟曲虫鸣……像风,吹远了香草;吹远了一缕花香……花香。
写在前面……今年暑假的游学营终于要开始陆续招募啦!而第一个和大家见面的,便是秦岭自然博物游学营!秦岭,被称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宝库之一。
在那里,不仅生活着不计其数的动植物,更有各种各样中国乃至秦岭所特有的生物类群。
这使得秦岭的生态价值及生物学资源都变得不可代替!鼎鼎大名的“秦岭四宝”更是成为了这片生物乐土的代表性物种!美丽的秦岭刘思阳摄说到秦岭,无论是对生物感兴趣,对地理感兴趣,甚至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绝对不会陌生。
正所谓“峻岭登临最上层,飞埃漠漠草稜稜。
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几废兴。
”这片神奇的山脉不仅是中国南北的分割线,十三朝古都的天然庇护屏障,更是孕育了众多特有且珍稀生灵的所在地!我们都知道,在中国,有着各种各样被号称“生物多样性物种宝库”的地方,但它们大多来自南方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而秦岭,因其独特的环境、气候,孕育着不可计量的生物类群,丝毫不比云南、海南等地区逊色。
正是由于秦岭的生境与地理地貌极为特殊,故而在此生活的物种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在秦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北方环境中的各类生灵,还能够看到很多来自南方分布的物种。
而最具有特色的,则是长期栖息于此地而演化出来的特有物种。
而在这些珍稀的动物中,“秦岭四宝”当然是当之无愧的代表。
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在秦岭不仅仅只有“秦岭四宝”,且比“秦岭四宝”还要珍稀的动植物也数不胜数。
本次的游学营,地球记忆工作室将会联合秦岭保护区最具权威的专家团队一起为大家奉献出一场酣畅淋漓的博物游学营。
除了知名的珍稀物种外,更有数不清的昆虫、植物、两栖、爬行、鸟类在等待着大家的邂逅!生存在秦岭的羚牛刘思阳摄我们将在这几天内,穿行于佛坪和洋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察、探索各类只在书中才见到的生物。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关于开展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关于开展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be01c5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2.png)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关于开展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9.07.04•【文号】国科基函〔2019〕4号•【施行日期】2019.07.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关于开展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国科基函〔2019〕4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工作安排,参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规范(试行)》(国科办资〔2018〕107号)的要求,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将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91个项目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范围本次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涉及91个项目,包括2012年立项的7个重点项目、2013年立项的42个重点项目、2014年立项的32个重点项目和2015年立项的7个重点项目和3个一般项目(清单见附件)。
二、程序此次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包括:财务审计及评前审查、科学数据汇交、综合绩效评价三个环节。
财务审计完成后进行财务评前审查,在这个过程中可同时开展科学数据汇交,上述工作完成后,再进行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综合绩效自评价报告、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规范、科学数据汇交管理办法(试行)、科学数据汇交方案以及项目基本信息和元数据表等有关要求和格式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下载。
三、项目财务审计及评前审查重点项目的财务审计可由项目承担单位自行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也可申请由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委托相应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
一般项目的财务审计由项目承担单位自行委托相应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开展。
项目承担单位自行开展财务审计时,应选取具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资金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
(符合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名单查询网址:/tztg/201606/t20160628_126160.htm)。
与昆虫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
![与昆虫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316282f5960590c69ec37692.png)
30871512
30871549 30871602 30871631
中国蝇科秽蝇族分类、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薛万琦 沈阳师范大学
30
中国长足寄蝇亚科的系统分类研究
张春田 沈阳师范大学
32
高度腐败及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昆虫学途径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王江峰 广东警官学院
草间钻头蛛不同地理种群感染 Wolbachia 的分子检测及与杀 虫剂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果蝇剪接体内含子丢失及 SOD 基因的反转录转座与物种形 成及适应辐射关系的研究 家蚕在人工驯化过程中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变化
果蝇变态过程中脂肪体的生理功能及其遗传调控
东亚飞蝗羧酸酯酶的分子特性及其代谢抗性机制研究 中国金小蜂属系统分类研究(小蜂总科:金小蜂科) 中国钩蛾科昆虫的分类修订与属级系统发育研究 中国多胚跳小蜂族(膜翅目:跳小蜂科)的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 究 青藏高原拟步甲的区系起源与适应进化 中国肩隐翅虫亚族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 中国盾蚧科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 中国蛾蜡蝉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 世界横脊叶蝉亚科系统发育与分类订正研究 中国古北区蚜小蜂科分类研究 中国蝽总科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 东北亚地区摇蚊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30
bt 杀虫晶体蛋白靶标受体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张友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
33
卉研究所
果蔬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高效降解酶 Cpde 分子改造研究
胡美英 华南农业大学
30
抗性棉蚜过量表达羧酸酯酶基因的 RNAi 沉默
高希武 中国农业大学
37
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酯杀虫活性物质靶蛋白的分离及结构解 吴文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https://img.taocdn.com/s3/m/4f55a114a216147917112874.png)
昆虫分类学报V o l.24,N o.1 En tomo taxonom ia M arch,2002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V I)周 尧1,袁向群1,殷海生2,张传诗3,陈锡昌4(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陕西杨凌7121002.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和生态研究所,上海2000253.新疆克拉玛依市一中,新疆克拉玛依,8430004.广州市青少年馆,广东广州510170)摘要:记述蛱蝶科12新种,2新亚种,1新型,6新记录,4个在《中国蝶类志》中未记载的已知种。
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关键词:鳞翅目;蛱蝶科;新种;新亚种;中国中图分类号:Q969.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482(2002)01-0052-17在全国各地寄来鉴定的中国蝴蝶标本中,发现有蛱蝶科12新种,2新亚种,1新型,6中国新纪录种,在《中国蝶类志》中未记载的4个已知种。
作者对各地寄标本的同志致深忱的感谢,铭记他们为学术所作的贡献。
1.酡红锯蛱蝶Cethosia rubra,新种(图1a,1b)翅橘红色,前翅端半部及前缘区黑色,有白色外中斑1列,前后翅外缘区黑色,有红色锯纹。
本种近似红锯蛱蝶Cethosia biblis D rury,但前翅正面端部外中列斑白色,斑中无黑点;后翅正面无外中列斑。
后翅反面除外缘有黑色锯纹及外中列为模糊白斑列外,无其他黑色斑点。
正模♂,福建泉州,黄炳文采。
2.模铠蛱蝶Ch itosia m od esta O berthür(图2a,2b)L ep.Co m p.,1906,2:19.翅暗褐色,前翅前缘区中部、中室端部外及顶角区各有2白点。
反面:前、后翅前半部颜色较端半部深,分界明显,除正面白点外,前、后翅cu1室各有1眼斑。
中国西部特有种,《中国蝶类志》中未记载。
观察标本:1♂1♀,新疆,1998,张传诗采。
3.珍稀罗蛱蝶R ohana p arvata M oo re,中国新记录(图3c,3d)Cat.L ep.ins.M us.E ast.Ind.Coy.,1857,I:202.收稿日期:200120521152文献记载分布于印度、锡金、不丹、尼泊尔。
动物学实习报告
![动物学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0e03dbe009581b6bd9eb7e.png)
广州大学动物学实习报告项目名称:动物学实习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年级:生物技术14级学号:姓名:徐嘉宽指导老师:易祖胜、舒琥、余文华、李海燕、吴毅、胡俊杰实习单位:大亚湾实习基地、广州动物园、中山大学博物馆、长洲岛实习时间:一、实习目的与意义1.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能更好的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学会认识各种动物类群的特点。
2)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存环境的描述等。
3)掌握一般的昆虫捕捉方法,标本制作和保存方法。
学会一般的昆虫分类基础。
4)学会通过图鉴,查找,认识所采集的动物。
2.意义:1)通过实习,复习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2)野外实习,能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严谨性。
3)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锻炼我们的动手、观察、创造能力。
二、实习单位的情况它是大亚湾第二大岛,远离陆地,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生态岛。
这里水质清澈,水深能见度5-6米深,海水清澈。
岛上有三个沙滩,最大有长达几公里月牙形的美丽沙滩,有色彩斑斓的贝壳、笔螺、角螺、猪牧螺、小海螺、扇贝、贻贝、珍珠贝、东莲寺。
岛四周是汹涌浩瀚的大海,附近有珊瑚礁。
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的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红树林建立的一种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
红树林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
退潮后滩涂上有许多的螺类、贝类、海鞘等软体动物。
广州动物园:广州动物园共有选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哺乳类、爬虫类、鸟类和鱼类等动物450余种,4500多头(只),其中不少属于世界珍禽异兽。
属于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等35种,属于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的有小熊猫、白枕鹤等32种。
4、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馆藏蜚蠊标本名录
![4、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馆藏蜚蠊标本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87ca996aec3a87c24128c4b2.png)
4、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馆藏蜚蠊标本名录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馆藏蜚蠊名录List of Cockroaches specimens in the Shanghai EntomologicalMuseu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一、地鳖蠊总科Polyphagoidea1. 地鳖蠊科Polyphagidae1.蝽蠊亚科Holocampsinae蝽蠊属Holocampsa Burmeister, 18381. 柔弱蝽蠊Holocampsa debilia Walker, 1868分布:越南。
2.拉丁蠊亚科Latindiinae节尾蠊属Ctenoneura Hanitsch, 1925 2. 缅甸节尾蠊Ctenoneura birmanica Princes, 1952分布:西藏。
3. 相似节尾蠊Ctenoneura simulans Bey-Bienko, 1969分布:云南。
3.地鳖蠊亚科Polyphaginae真鳖蠊属Eucorydia Hebard, 1929 4. 古铜真鳖蠊Eucorydia aenea Brunner-Wattenwyl, 1893分布:云南。
5. 横带真鳖蠊Eucorydia dasytoides (Walker, 1868)分布:贵州。
6. 紫真鳖蠊Eucorydia purpurlis Kirby, 1903分布:浙江、台湾。
真地鳖蠊属Eupolyphaga Chopard, 1929 7. 稠斑真地鳖Eupolyphaga densigutta Feng et Woo, 1988分布:云南。
8. 淡边真地鳖Eupolyphaga limbata (Kirby, 1903)分布:云南。
9. 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1868)分布:河北、河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
10. 云南真地鳖Eupolyphaga yunnanensis Chopard, 1929分布:湖南、贵州、广西。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第二版)的主要责任人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第二版)的主要责任人](https://img.taocdn.com/s3/m/c8839a0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2.png)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第二版)的主要责任人《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系百名中国昆虫分类学家、生态摄影师5年合作的结晶。
其主要负责人是张巍巍和李元胜。
张巍巍,1968年生于北京,著名集邮家、昆虫学者、科普作家、生态摄影师。
曾发表现生及琥珀化石昆虫新分类阶元若干,其中包括缅甸琥珀中的化石新目:奇翅目Alienoptera。
合著有专著
《Catalogue of The Stick-Insects and Leaf-Insects of China(中国竹节虫目录)》,编写或主编有《昆虫家谱: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凝固的时空:琥珀中的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常见昆虫野外识别手册》等书籍。
李元胜,1963年生,诗人,博物旅行家,曾获鲁迅文学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开始田野自然考察,出版有《昆虫之美:精灵物语》《昆虫之美:雨林秘境》《与万物同行》等博物随笔作品多部。
《昆虫记》大孔雀蝶概括与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中三尾凤蝶的相似之
![《昆虫记》大孔雀蝶概括与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中三尾凤蝶的相似之](https://img.taocdn.com/s3/m/50951c1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f.png)
《昆虫记》大孔雀蝶概括与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中三尾
凤蝶的相似之
大孔雀蝶——《昆虫记》读后感
今天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时,我看到了一篇写大孔雀蝶的故事很令
我震撼,我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不吃饭的生物!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在自然界中大生物不用说肯定是要吃饭的小的生物,即使是我们看不到的
生物也会吸取营养生存的啊。
哪里会有不吃饭就能活命的生物呢?自然界
千奇百怪,那肯定会有例外,但这例外一定不多……
大孔雀蝶是蝴蝶家族的一员,但它们的寿命却比平常蝴蝶短了许多雄
碟寿命只有三四天儿,雌蝶的寿命也只有七八天。
他们只有一个任务——
繁殖后代,它们存活的时间刚好就是交配所需要的时间,有时候雄蝶在有
限的时间内,如果找不到配偶的话,也就只能默默的等死,他们从不进食
却也因此放弃了自己的长寿就像一盏油灯,放弃了自己的灯芯。
他们彻底
摆脱了喂的奴役从不进食,口腔只是一个摆设……
这就是大孔雀蝴蝶,因为生命短暂时间对于他更显其珍贵,它们不吃
不喝,如此的生存下去,就只有一个目的,为了让大孔雀蝶这个名字不从
自然界消失……。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https://img.taocdn.com/s3/m/f084a03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0.png)
精彩摘录
“很多昆虫都是传粉者,它们为植物繁殖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比如蜜蜂,它 们在采集花粉和花蜜的过程中,会将花粉带到雌花上,从而促进植物的繁殖。据 估计,全球有超过2万种传粉昆虫。”
精彩摘录
“有些昆虫以动物的尸体和粪便为食。这些昆虫的幼虫生活在腐烂的尸体或 粪便中,成虫则通常以肉食为主。这些肉食性昆虫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 作用。”
精彩摘录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城市中的人越来越少,一些昆虫也逐渐向城市 扩张。比如蝴蝶,在过去的十年中,蝴蝶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数量也越来越多。 这可能是因为城市绿化面积不断增加,为蝴蝶提供了更多的寄主植物和栖息地。”
精彩摘录
“昆虫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群体之一,它们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庞大。 据估计,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约有50万种,其中蝴蝶是人们最熟知的一种。蝴蝶 以其绚烂的色彩、美丽的外形和飘逸的翅膀吸引了无数人的。但是,它们并非只 有美丽的外表,还有着非常复杂的生活史。”
精彩摘录
“很多昆虫都是农林作物的天敌。它们会吸取植物的汁液、咬食植物的根茎、 破坏植物的叶和花等,对农林作物的生长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防治农 林作物病虫害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精彩摘录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各地区常见昆 虫的特征、生活习性、分布情况等,同时也揭示了昆虫与自然生态、人类生活之 间的密切关系。这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科普价值,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昆虫 和自然环境。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记录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74cee5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e.png)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读书笔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2)1.1 作者介绍及背景 (2)1.2 书籍简介与出版意义 (3)1.3 昆虫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 (4)二、内容概览 (6)2.1 昆虫基础知识 (7)2.2 中国昆虫的分布与特点 (8)2.3 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 (10)2.4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 (11)三、、重点章节分析 (12)3.1 昆虫的分类与形态特征 (13)3.2 昆虫的生命历程及习性 (14)3.3 昆虫种群生态学研究 (15)3.4 昆虫与环境因素的互动影响 (16)四、心得体会 (17)4.1 对昆虫生态学的认识提升 (18)4.2 对中国昆虫多样性的理解加深 (19)4.3 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21)五、本书价值及影响 (22)5.1 对昆虫学研究领域的贡献 (23)5.2 对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指导意义 (25)5.3 对公众科普教育的推动作用 (26)六、实践应用与拓展延伸 (27)6.1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 (28)6.2 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参考作用 (29)6.3 在城市昆虫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30)一、书籍概述《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是一部详尽介绍中国昆虫种类与生态的巨著,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中国境内已知的所有昆虫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详尽的描述。
本书不仅收录了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等基本信息,还深入探讨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部图鉴的编纂者凭借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昆虫学的研究成果与大众读者的需求完美结合。
全书图文并茂,以高质量的图片展示了昆虫的多样性和美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昆虫世界的奇妙与丰富。
文字部分则简洁明了,为读者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信息获取途径。
《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科研价值。
对于昆虫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收藏珍藏的佳品;而对于昆虫学研究者而言,它则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和研究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推荐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一、项目简介本书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是一本认知我国昆虫形态和习性的百科全书,书中通过生态摄影师和科学家们拍摄的2200多种昆虫野外生态照片展示和文字精彩描述,详细介绍了中国昆虫的完整面貌,其中相当数量国内尚无正式记录的昆虫类群和种类也首次集中亮相,真实复制了昆虫的色彩和外形,还原了其所处的栖息环境,大大提高了物种的鉴别效率,是中国目前昆虫生态状况的集中表现,对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实际的意义。
(一)中国科学家原创的、科学的大型昆虫科普书以往的昆虫科普图书,从数量到质量,大都是欧美、日本等占有绝对优势,中国读者读到的多来自引进版,本书作者在创作时,无论从昆虫物种的分布、数量、拍摄、鉴别和内容编排,都严格遵从本土、原创和科学,是中国科学家们在大型昆虫科普图书创作的一次勇敢尝试。
(二)高水平、有情怀的作者队伍本书汇集了全国各地昆虫学专家、爱好者以及自然生态摄影师,共计一百余人。
本书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前期昆虫学专家多年艰苦跋涉历经万险拍摄中国各种野外昆虫真实的生态图片,还是后期精准的物种鉴定、分类和文字编写,包括出版社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均本着尊重科学、精益求精的科学情怀。
为了拍摄、记录这些美丽物种,科学家们不避艰险,走遍了中国的东南西北,参与物种分类、鉴定和文字编写的昆虫学家们,几乎是义务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整个过程历时五年。
(三)科学性、创新性本书采用最新的昆虫分类系统,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六足总纲3纲29目2200多种昆虫,将整个昆虫物种科学分类、鉴定和描述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不仅包括了多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如:伟铗(虫八)、棘角蛇纹春蜓(宽纹北箭蜓)、阳彩臂金龟、格彩臂金龟、三尾凤蝶(三尾褐凤蝶)、中华虎凤蝶、阿波罗绢蝶等;还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国内尚无正式记录的昆虫类群和种类,如:树创蝇科、幻褶蚊属、云南仿圆足竹节虫(中国最小的竹节虫)、久保田螱形土衣鱼等;更有多种极为罕见的昆虫,如:我国第二种蛩蠊目昆虫—陈氏西蛩蠊、素有兰花螳螂之称的拟皇冠花螳、被誉为不丹国蝶的多尾凤蝶等;很多种类的雄性或者雌性还没有正式的记录,也在本书中首次曝光,如:中华丽叶(虫脩)雄虫、海南树天蚕蛾雌虫等。
通过本书,许多昆虫第一次有了影像的记录。
书末附有详细的物种分类表和名称表,其系统分类之科学、涉及昆虫种群之广泛,定名物种数量之丰富,在国内外首屈一指。
(四)生动鲜活的审美性全书收集的中国昆虫生态图片,不是简单的手绘,也不是呆板的教科书式的标准照,而是有着真实生态背景、鲜活生动的实地拍摄照片。
这些照片来自科学家对自然的情怀,来自他们艰苦的等待、拍摄,也来自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因此本书很适合昆虫学研究者、昆虫爱好者、自然摄影爱好者等学习、欣赏和收藏。
本书是昆虫领域编著者博众家之精华,集多年心血之所成的结果,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兼有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深受科技工作者、昆虫爱好者及大众读者认可和欢迎。
二、推荐单位意见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成果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本书秉承中国科学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宣传自然科学知识、宣扬热爱大自然的主流文化作用,对我国昆虫学分类学基础研究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也为我国昆虫资源保护事业做出了贡献。
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一)促进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本书通过大量野外生态图片以及识别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地区的描述,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六足总纲3纲29目2200多种昆虫。
其中,还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国内尚无正式记录的昆虫类群和种类;很多种类的雄性或者雌性还没有正式的记录,也在本书中首次曝光,第一次有了让人类认识和了解的机会。
本书是目前国内最全面的昆虫生态大图鉴,同时,本书在编排上所采用的系统、全面、科学的分类方法,呈现了当前昆虫分类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这将极大地促进中国本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
(二)提供全面详细的工具参考本书在编排方式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收录的2200多个中国昆虫物种进行介绍,图片展示上具体包括昆虫野外生态图以及重要的细节形态图等,这将彻底打破以往纯文字、标本式等的图鉴局限,全方位展现出每个昆虫物种的特点;文字描述上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形式,将每个昆虫物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地理分布等作出详细的介绍。
这将是本学科专业人士在学习和研究昆虫分类及鉴定时重要的生物学工具参考,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昆虫生态摄影图鉴大型工具书的空白。
(三)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普及本书每幅图片都配有形象的文字说明,将昆虫的野外形态、生活习性、鉴别特征、分布地区及经济意义等展现的淋漓尽致,使读者阅读起来轻松愉悦,不仅可以让热爱昆虫、热爱自然的爱好者了解和学习中国昆虫的种类组成、分布特点、栖息环境和生物学特性等,更能感染读者,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情,体验生命的尊贵和独特,引导广大读者爱护昆虫、爱护自然、爱护生态,为非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认识中国昆虫的平台,宣传环境保护,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开展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四)呈现重要的自然美学欣赏价值本书在图片的选取和表现上,全部采用精美的摄影图片,将每种昆虫的靓影定格,栩栩如生,真实再现了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生态景象,是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为人们的研究参考和阅读欣赏带来不一样的生态美。
同时,本书无论是内容的全面、系统、新颖,还是编排、美工、印刷和装帧的精美,都做到了一丝不苟、尽善尽美,可以说是少有的上乘之作。
对于昆虫爱好者、摄影爱好者以及一切善于欣赏和发现美的人士来说,具有重要的自然美学欣赏价值。
三、客观评价(一)专家评价本书出版后,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充分肯定:(1)中科院院士昆虫学家尹文英教授的书信评价;(2)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著名昆虫生理学家王荫长教授的书评《梅花香自苦寒来》——评《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3)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刘华杰推荐意见;(4)西北农林大学副校长昆虫分类学教授张雅林博士推荐意见;(5)《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吴达周编审终审意见;(6)图书馆报2011年7月29 报道的“《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史上物种收录最多的昆虫书”;(7)重庆日报社记者强雯2011年9月22日发表在重庆日报访谈作者的访谈录;(8)重庆商报2011年5月22日报道:《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世界规模最大重庆人参与编撰;(9)重庆晚报2011年7月30日第四届重庆读书月优秀图书推荐目录;(10)王琳在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和豆瓣网发表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尽享自然之奇 留下美的记忆”;(11)任桑甲2011年8月9日在豆瓣网发表书评《和大多数生命在一起》。
专家评价节选部分如下:这是一本精美绝伦的特大著作,每个虫种由专业学者鉴定,不仅有昆虫分类、生态方面的价值,从鉴赏大自然美妙,感受无穷的色彩斑斓等等也应当是美学、摄影家不可或缺的好读本。
——中科院院士、著名昆虫学家,尹文英大陆虫鉴新起点。
——中国昆虫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著名昆虫学家, 彩万志大图鉴是昆虫科学和摄影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前所未有的震撼。
——南京农大博导、著名昆虫学家,王荫长它美得甚至可以改造我的世界观。
——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主编,许秋汉(二)社会评价本书自出版以来,得到了社会读者的一致好评:本书是国内目前包括种类最多、完全由中国摄影专家自己拍照、涉及类群最广泛、参与人员最多的第一本规模最大的昆虫图鉴。
本书将系统性地通过大量野外生态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中国昆虫的完整面貌。
不论从图片质量还是知识体系,不论从科学准确还是图版编排,它应该说都是目前国内上乘之作。
本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国昆虫的研究、弘扬中国科普文化,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和出版价值。
本书在当当网、京东网和亚马逊网上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截止2016年12月29日,当当网有815条评价,其中99.02%的读者给予好评,并表示值得推荐;这对一本定价398元的书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三)科技奖励本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了重庆市出版专项基金,荣获了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重庆市优秀科普图书等多项奖励。
四、推广应用情况本书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专业人士研究和学习的工具书,同样也是一切热爱摄影、热爱昆虫、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士阅读、参考、使用、欣赏和收藏的精品书籍。
因此,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它是一本非常精湛的工具书;对于一切热爱摄影、热爱昆虫、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士来说,它又是一本极具科普和收藏价值的图书。
本书的读者大多为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使用,图书馆馆藏,以及一切热爱大自然、热爱昆虫、热爱摄影的人士欣赏和收藏。
所以,主要通过高校、科研院所、图书馆以及大型书店推广发行。
(一)学术推广应用(1)图书引用(14种):[1]卜书海,郑雪莉.秦岭火地塘常见动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2]邓洪平,王志坚,齐代华.生物多样性实习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杜连海.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图鉴[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4]韩德民.动植物野外识别摄影图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梁红斌.昆虫[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6]西藏户外协会.山湖之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7]西藏户外协会.生命记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8]西藏户外协会.雅鲁藏布江的眼睛:大峡谷生物多样性观察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9]熊欣,张亮.南岭自然观察手册[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5.[10]易传辉,和秋菊,王琳.云南蛾类生态图鉴.1[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4.[11]易传辉,和秋菊,王琳.云南蛾类生态图鉴.2[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4.[12]岳颖,汪阗.北京蜻蜓生态鉴别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3]张培毅.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雾灵山昆虫生态图鉴.[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2.[14]赵纳勋,张希明,董伟.秦岭自然观察手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2)论文引用(27篇):[1]陈川,冯成利,杨美霞,郭小侠.陕西秦岭地区药用昆虫资源及利用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4):75-78.[2]陈俊华,郭世保,熊建伟.信阳中籼稻、粳稻害虫调查初报[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6,26(3):104-109.[3]陈俊华,郭世保,尹健.信阳鸡公山天牛种类研究初报[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6,16(3):104-109.[4]葛洋.安徽菜子湖湿地鞘翅目昆虫区系分析及多样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4,31(2):21-46.[5]郭在彬,崔建新,闫光升.四斑露尾甲成虫的形态学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16,36(3):8-10,21.[6]贺献林,贾和田,陈玉明.太行山区涉县柴胡害虫的类群构成及其防治[J].河北农业科学,2015,19 (2): 47-50.[7]黄建明,尉文彬,郑志兴.张家口地区主要绿化植物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J].河北农业科学,2014,18 (4):53-56,63.[8]季莉丽,任国栋.广炮步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御行为研究[J].生命科学与实验研究,2015,4:2-4.[9]江凡,吴珑,许可明.福建尖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种类及1新纪录种——兰姬尖粉蝶Appias lalage(Doubleday)的记述[J].武夷科学,2014(10),131-134.[10]江凡,吴珑,杨宗.福建华灰蝶属(鳞翅目: 灰蝶科)1新纪录种———斜线华灰蝶Wagimo asanoi Koiwaya的记述[J].武夷科学,2014(10),128-130.[11]李刚,阎雄飞,刘永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林木钻蛀性害虫名录[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4):75-78.[12]李俊中,李玉峰,董文辉.栎属新害虫——潜吉丁研究初报河北农业学报,2015,5:38-40.[13]李扬,李萍,梁芬.贵州省9种蝶类新纪录[J].湖北农业科学,2016,5(16):4180-4183.[14]刘新颖,王柏凤,周琳.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IE09S034 种植对田间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6(1):62-68.[15]马航运,张正哲,王延良.淄博市金龟甲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发生动态[J].试验研究,2016,7:135-138.[16]王丽艳,赵海东,张海燕.黑龙江杂豆田节肢动物种类调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7):31-33.[17]王利民.皆伐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4):37-39.[18]王尚,王柏凤,严杜升.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对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物安全学报2014,23(4):271-277.[19]王伟莉,闫振广,刘征涛.水质基准本土环节动物与水生昆虫受试生物筛选[J].环境科学研究,27(4):365-372.[20]王正刚.蝉对自承式引入光缆产生的损害及防护[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4,(3):1-6,38.[21]文质斌,龚大洁.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蝶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 11):142-144.[22]向玉勇,张帆.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1):35-39.[23]徐新宇,袁荣斌,雷平.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总科昆虫区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5) : 12547-12548,12551.[24]许洪军,于立忠,黄选瑞.辽东山区次生林与人工林大型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5,34(3):727-735.[25]杨大星,曹宇,孟永禄.贵阳学院不同植被上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J].西南农业学报,2016,29(4):925-933.[26]杨丰,范梦婕,廖优江.麻江县蓝莓园虫害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4:129-130.[27]杨天梅,王家金,杨美权.云南玛卡病虫害调查及防治[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5):612-615.(二)科普推广应用本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国昆虫的研究、弘扬中国科普文化,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和出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