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之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惠特曼:《自己之歌》(选二)
1、作家
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美国诗人,代表作有《草叶集》等。他喜欢游荡、冥想,喜欢大自然的美景;但是他更喜欢城市和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演讲术,喜欢阅读荷马、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南北战争期间,惠特曼作为一个坚定的民主战士,显示了他的深刻的人道主义本色。内战后期,他写有悼念林肯的名篇——《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
2、关于《草叶集》
1855年《草叶集》的第1版问世,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其中最长的一首是《自己之歌》,全诗共1336行。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诗中多次提到了草叶:草叶象征着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的普通人。这册划时代的诗集受到了当时社会普遍的冷遇,但在后世却获得了应有的崇高评价。
3、《自己之歌》(选二)课文分析
《自己之歌》共有52节。课文节选的是前两节。第一节是诗歌的引子,作者向世人宣布了他创作诗歌的主旨——抛却世俗,自由放歌。这就是为自己的创作奠定了一个出发点,也为读者理解全诗提供了一把钥匙。第二节承接上文,继续表达作者这样的观点和态度。两节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较为一致,我们下面集中谈诗歌中的几个问题:
1)“我”的含义
首先,“我”即惠特曼本人。诗中写道“我现在是三十七岁了,身体完全健康”,从这里看,“我”是真实的、具体的,即作者本人。
但通过“我所讲的一切,将于你们也一样适合”等句子,我们又发现:“我”超越了诗人本身,代表了“你”“你们”,甚至就是“你”“你们”,与“你”“你们”是同一的。诗歌中出现的“你”“你们”在大部分地方出现代表的都是他人、大众、人类。也就是说诗人的自我不是一个渺小狭窄的小我,而是和他人相通的大我。“我”不仅仅是“我”,是美国民众的一分子,又可以代表大众,代表所有人。由此可知,诗人不仅仅对自我有高度的肯定,更是以不曾有的方式和激情在歌唱美国民众的价值。甚至从广义上讲,是对人类这一万物之灵的颂扬。
总之,诗作的“我”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是个别的又是普遍的,是具象的又是象征的。“我”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复合性和变化性,这是我们在阅读诗作时需要注意的。
2)关于“灵魂”
惠特曼在第一节中用舒缓、宽松的口气说:“我邀了我的灵魂”。诗人认为“我”(肉体)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不乏灵魂

所具备的高贵。而灵魂是能游离于身体之外的,有时能成为“自己”的主体或代表,它是独立的;同时他相信灵魂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健康而完美的自我应当是心灵与肉体、头脑与感官和谐发展的自我。因此他邀请自己的灵魂,与他一起去享受共同遨游天地、俯瞰社会、冥想人生的乐趣。这种肉体和灵魂表现出的平等与融合并相互依恋的神秘主义境界使惠特曼的诗歌呈现出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3)关于“一片夏天的草叶”
当诗人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美丽的同时,他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草叶。遨游于广阔宏大的天地,却又聚焦于一片微小、普通、丝毫没有奇异与神秘色彩的叶子,而诗人似乎由此进入一种沉思。这种独特的视角不能不引人思考,“夏天的草叶”作为一个特殊意象不能不一起重视。
惠特曼热爱草叶这“用希望织成的绿色物质”;他热爱它那普普通通的性格;他热爱“这草叶”,因为它“在宽广或狭窄的地带都能长出新叶,在黑人中间和白人中间一样能够生长”,因为它“生长于一切有土地有水的地方”,因为它“是沐浴着全球的共同空气”;在惠特曼看来,这草叶像似“一种统一的象形文字”,因为它是那么“简单和清晰,没有丝毫的神秘”。在惠特曼眼里,草叶象征着希望和生命力,不论高山平地,不论地方宽窄,他都能扎根、生长;草叶是发展的象征,它自发性地生长、繁殖,不需要人们的照料、栽培。正因为如此,惠特曼选择以“草叶”作为他诗集的名字。
二、能力训练检测
1.下面的红色字注音:
讴歌( ) 哀悼( ) 呼吁( ) 聋瞆( )
昊天( ) 诅咒( ) 阴霾( ) 振翮( )
不屑( ) 俯首( ) 热忱( ) 暂时( )
熏香( ) 赤裸( ) 松散( ) 嫩绿( )
黝黑( ) 细腻( ) 过滤( ) 呼天抢地( )
2.下面材料中提到的这个人物是( )
有人问丘吉尔:“你认为印度和______哪一个更重要?”当时,印度是英国在海外的最大的殖民地,丘吉尔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宁愿丢掉五十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他!”是的,任何一个民族或者说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民族,都不会忘记自己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精神导师,都会如饥似渴地从他们那里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以滋补民族的灵魂。
A.泰戈尔 B.巴尔扎克 C.莎士比亚 D.惠特曼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讴歌(ōu) 哀悼(dào) 呼吁(yù) 聋瞆(kuì)
昊天(hào) 诅咒(zhòu) 阴霾(mái) 振翮(hé)

不屑(xiè) 俯首(fǔ) 热忱(chén) 暂时(zàn)
熏香(xūn) 赤裸(luǒ) 松散(sǎn) 嫩绿(nèn)
黝黑(yǒu) 细腻(nì) 过滤(lǜ) 呼天抢地(qiāng)
2.C. 莎士比亚。注意丘吉尔的国籍
3.诗人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喻成一艘航船,把维护国家统一和废奴战争比喻成一段艰险的航程。
4.在第1节中,用的是第三人称“他”,第2节中用的是第二人称“你”,第3节中又用第三人称“他”。在第2节中,反复出现的“你”表现诗人的极度悲伤,既为胜利而欢呼,同时又为船长的倒下而悲痛,时而叙述,时而呼告,喊出了自己的悲伤。全诗3节在人称的转换中,诗人纵情地倾吐了自己对领袖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5.间隔反复的手法。通过多次间隔反复,想表明在胜利到来之际悼死去的伟大领袖,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反复咏叹中渲染并加剧了全诗的悲剧气氛。同时,这样的反复也保持了悲怆情感抒发的一致性和沉重性,体现了诗人情感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