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家庭记忆 第二课时 教案
家庭的记忆-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家庭的记忆-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2.知道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
3.掌握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
4.培养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2.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
3.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
2.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1.通过讨论、演示等形式,引导孩子认识到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起点和归宿。
2.鼓励孩子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家庭。
2. 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分享自己与家人沟通的经验和困难,并总结出有效沟通的技巧。
2.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培养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以及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1.通过故事、示范等形式,引导孩子了解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重要性。
2.利用图片、互动教具等,让孩子们模拟场景,学习如何理智地处理“家人”之间、家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4. 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1.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和乐趣。
2.引导孩子们了解常见家务劳动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有能力、有机会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的家务劳动中,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总结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孩子在家庭中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道德、文明的行为与习惯。
本教案通过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以及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等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家庭观念、培养健康家庭关系及养成好习惯。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家庭中有更加美好、和谐的成长。
第12课家庭的记忆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到家庭是我们共同的港湾,学会珍爱家庭;2.学生了解到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加对不同家庭的理解;3. 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庭成员的相互依赖,懂得关爱家人;4.习得了谏言的使用方式,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1.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尊重家庭差异,理解不同文化的家庭生活方式3.了解谏言的使用方式及其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学会关爱家庭成员及谏言的使用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先播放一段形象生动的介绍家庭的视频,接着老师提问:“何为家庭?家庭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会对学生的回答作进一步引导,加深学生对家庭的理解。
2.学习内容(30分钟)首先按照教材给出的否定句提问学生:你爸(妈)没有强制你,你想怎样过日子?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接下来,老师放出来一个关于不同家庭的短片,学生观看后老师会提醒学生我们要珍惜家庭、尊重家庭差异。
同时老师要详细介绍谏言的概念及其使用方式,引导学生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使用谏言。
3.单元练习(15分钟)多个人组成团队,一个分析调查家庭问题,另一个分析调查朋友问题,最后带着结果汇报,并对团队的分析、结论提出谏言意见,正反两方上台表演演绎。
4.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针对家庭生活中他发现的不足,提出合理的谏言意见,并给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也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我的理想家庭”文章,介绍自己理想化的家庭生活。
5.结束语(5分钟)老师在结束语中可以根据今天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表现发表评价。
对学生发表的观点和建议以及对谏言的使用方式与重要性进行明确的总结和强调。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 (2课时)教案
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2、增进对长辈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变化、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步树立家庭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父母和祖辈的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关心家庭的发展变化,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课前准备:1、向家人了解家中家庭大事、特殊的日子,记在书上。
2、了解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小时候的衣食住行情况,写在书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受亲情,分享精彩瞬间1、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多媒体出示:一本我的家庭影集。
)小朋友们,翻开了这本影集,就打开了家庭的记忆。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些精彩的瞬间,感受这份浓浓的亲情吧!2、介绍影集:(从孩子出生之时介绍起)孕育:小朋友们,孩子是上天送给每一个家庭最厚重的礼物,孩子降临,爱也洒到了每个家庭里。
欢笑声也就萦绕在这个温馨的家中。
看,这个准妈妈笑得多甜啊!出生:瞧,多可爱的小天使来到了人间。
孩子的哭声使得我们全家人围着她笑啊,转啊。
周岁: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把对孩子的爱浓缩在了这美妙的一刻。
看着孩子起步的身姿,听着孩子咿呀学语,家人甭提有多开心了!上学:这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精彩的瞬间。
他将逐渐摆脱幼稚、无知,走向成熟。
北京之旅:因为有爱,我们的家庭中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
长城脚下,留下我们的足迹;紫禁城中,印着我们的身影……过渡:小朋友们,一年又一年,我们在一点点长大,家里总会发生让我们难以忘记的事情。
家庭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记忆。
3、板书课题:家庭的记忆刚才这是他们家的事,现在就请你们把家庭中精彩的瞬间,重要的时刻,美好的记忆向大家展示一下吧,让我们一起来共享每一个家庭的浓浓的亲情吧!4、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照片后,然后全班交流。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时安排:4课时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第二课时《家庭的记忆》,课程主要围绕家族史和变化的知识展开,通过采访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家族史和变化,并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培养爱家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化;(2)掌握采访和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能力目标:(1)使用采访、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2)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产生爱家的情感。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注家庭、尊重家庭、感恩家庭的情感;(2)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家庭,维护家庭和睦。
教学重点:1.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生活的变化;2.学生通过采访和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产生爱家的情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笔、纸、小报或PPT制作工具等。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家庭历史与变化,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介绍采访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历史,并分享家庭的美好回忆,培养爱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家庭的记忆》这一课,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问候一下,好吗?学生:早上好!老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起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回忆呢?可以分享给我们听一听。
(学生分享回忆,如: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过生日、一起吃饭等)二、新课讲解(10分钟)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家庭历史和变化的知识。
首先,我给大家看一些图片和视频,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家庭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播放相关多媒体素材,如老照片、家庭影像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呢?请举手回答。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父母、祖父母等家庭成员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感恩家庭的情感,懂得珍惜家庭;3.激发学生保护家庭成员的意识;4.培养学生的连贯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家庭的意义、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职责,并了解如何照顾家庭的成员;2.掌握如何感恩家庭,懂得珍惜家庭。
难点1.如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归纳,培养其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3.如何让学生理解支持家庭成员、保护家庭和贡献社会的重要性,激励其成为勇于担当的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5分钟)1.通过问题到让学生思考:在家里,谁最了解你?在家里,谁对你最好?为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
3.引导学生反思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维护家庭?2. 学习(30分钟)1.利用PPT展示“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并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幼儿故事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
2.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有哪些?•在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做?3.当然,在展示并讲解完“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后,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故事或者例子。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3. 拓展(20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家庭,自由谈论自己喜欢的小事或者有趣的小细节,并分享给大家。
2.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些问题:•家庭中常见的小事和小细节。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何体现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关爱?•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维护家庭?4. 评价(15分钟)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珍惜家庭成员;2.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日子中,我该如何珍惜和维护家庭?•我们应该怎样支持家庭成员,保护家庭和贡献社会?四、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一些小细节和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家庭的意义和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多媒体资源,锻炼了学生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第二课时 教案
课题: 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二课时)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授课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侧重讲孩子对父母的爱,引导学生多了解、体贴父母,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落实在行动中。
本课共三个话题,分别是“我们都爱父母”“我们了解父母吗?”“爱父母,在行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第三板块——“爱父母,在行动。
”在这一板块,教材呈现了两篇文字资料,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为父母做过些什么,学生通过交流懂得如何做才是爱父母的表现。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爱父母有多种方式方法,将对父母的爱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他人关爱父母的好做法,通过课上集体讨论落实到自己关爱父母的思考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回报父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多为8-9周岁的儿童,他们知道父母爱他们,但不会主动关注父母日常生活细节中的爱,对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有误解和不能体察的问题,也有理所当然享受父母关怀的现象,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
孩子都是爱父母的,可他们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深,不清楚怎样去爱父母,教育需要引导他们用行动去爱父母,学会表达,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家庭服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把了解儿童作为本课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班级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发展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2.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自己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基础,指导学生将对父母的爱付诸到行动中。
3.以活动作为本课教与学的主要形式,教学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同伴合作互动,进一步理解父母,关心体贴父母。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他人关爱父母的好做法,通过课上集体讨论落实到自己关爱父母的思考中。
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第二课时,主要探讨家庭贡献与责任的概念,培养学生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和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贡献和家庭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和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意识和行动;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家庭贡献和家庭责任的概念;2.如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学难点如何将家庭贡献和家庭责任的概念引入学生日常生活,并在实际中体现出来。
教学时长1小时教学过程1.开始:(10分钟)1.导入:老师通过图片或课件展示家庭,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概念。
2.问答:老师出示三张图片,分别是做家务、照顾弟妹、帮助家人学习等,询问学生这些行为是否是对家庭的贡献。
3.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探讨自己日常生活中做出的家庭贡献,每组汇报一个代表。
2.学习:(30分钟)1.讲解:老师讲解家庭贡献和家庭责任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2.案例讨论:出示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哪些是对家庭贡献和责任的践行,哪些不是。
3.分组讨论:将学生再次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多的家庭贡献和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3.总结:(10分钟)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搜集:让学生找到自己家中一次家庭活动的照片,并在下节课上展示给同学们。
4.课堂延伸:(10分钟)1.作业:让学生写下一次家庭活动的计划,并在下节课上汇报。
2.思考: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多的家庭作用。
教学评估1.在课堂小组活动中汇报的表现;2.学生对于家庭贡献和责任的理解程度;3.下节课汇报的家庭照片和家庭活动计划。
教学拓展1.教师在下一节课中引导家长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加强家庭贡献意识;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学校和社区中做出更多的贡献和承担更多的责任。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4.12家庭的记忆(2)-课件
二、家庭称呼抢答赛
请你把“家庭关系示意图” 补充完整。
爷爷 奶奶
外公 外婆
姑父 姑姑 叔叔 婶婶 爸爸 妈妈 舅舅 舅妈 姨妈 姨父
表哥、表弟 表姐、表妹
堂堂哥姐、、堂堂弟妹哥姐哥姐我、、弟妹弟妹
表哥、表弟 表姐、表妹
表哥、表弟 表姐、表妹
抢答赛
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 爷爷 ); 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 外婆/姥姥 ); 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 舅舅 ); 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 姑姑 ); 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 叔叔 ); 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 伯父 );
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选
择
在
夏
我们,还在路上……
“家史”小调查
调查自己的家庭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的 一些大事,完成下表“家庭大事记”。
家庭大事记
1._______年,爸爸和妈妈结婚了! 2._______年,我在______________出生了! 3._______年,我家住进新房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增强对家庭的认识。
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3.行为与习惯:增进对长辈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4.过程与方法:通过标出特殊的日子和编写“家庭大事年表”,追溯家庭的历史,勾起对家庭的记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家,犹如一潭清水,平淡而温馨在高兴时,家与你共享快乐,是一方乐土;在伤心时,家给予你安慰,是一个倾听者;在受挫时,家给予你鼓励,是一个避风港湾,无论你身处何种境遇,家中总是充满关爱与幸福,令人魂牵梦绕家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也收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取家庭的记忆。
二、家庭称呼教材第78页“家庭关系示意图”。
师:同学们,这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生1:空白一: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生2:空白二:叔叔、婶婶。
生3:空白三:姥姥、姥爷(外婆、外公)。
生4:空白四: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生5:空白五:姨妈、姨夫。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你们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生1:爸爸和妈妈是夫妻关系。
生2: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是夫妻关系。
师:你们知道妈妈和姥姥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生1:母女关系。
生2:奶奶和姑姑、姥姥和姨妈、妹妹和妈妈也是母女关系。
师:你们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呢?哪些人又是这种关系呢?生1:兄妹关系,是我和哥哥的关系。
生2:姐弟关系,是妈妈和舅舅的关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精美课件(共48张PPT)
我家的全家福
我家的全家福
知识窗
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 模的变化。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 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 “核心家庭”。以往那种爷爷、奶奶等 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 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 少见。
在你的家庭中还有哪些时刻 (小事)让你觉得快乐开心 或是温暖呢?
我的“家庭关系示意图”
爷爷 奶奶
姑父 姑姑
爸爸 妈妈
舅舅 舅妈
堂哥、堂弟 堂姐、堂妹
我 哥哥、弟弟 姐姐、妹妹
表哥、表弟 表姐、表妹
你能把这幅不完整的“家庭 关系示意图”补充完整吗?
点击括号处,看答案
家庭树中的发现: 1.爸爸和妈妈是( 关系? 2.妈妈和外婆是( 关系? 3.妈妈和舅舅是( 种关系? 我还发现……
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 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
知识窗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那种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 一起的大家庭已经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老舍先生的《四世 同堂》就描绘了这样一 个大家庭。
每个人都有父母和其他亲人。
这是你舅婆。
不同的亲人有不同 的称呼,使用恰当的称 呼是一种礼貌。
哥哥 弟弟 姐姐
舅 妈
舅 舅
堂妹 表妹 妹妹
外 婆
姑 姑 姨 父
婶 婶
表哥 表弟 表姐 表妹
爷奶 爷奶
姑外 父公
叔
爸妈
舅
叔
爸妈
舅
我
舅大 妈姨
堂哥 堂弟 堂姐 堂妹
哥哥 弟弟 姐姐 妹妹
表哥 表弟 表姐 表妹
游戏:家庭称呼我会填 游戏规则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庭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增强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三、教学难点1.提供适合学生描述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的语言表达。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其主动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PPT。
3.素材:学生们家庭成员的照片或简单描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方法:通过展示幸福家庭的图片和家庭成员的描述,引出本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兴趣。
2. 学习新课•时间:15分钟•方法:–Step 1: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第12课《家庭的记忆》。
鼓励学生自己下意识地找出文本中关于家庭的重要描述和信息,并师生一起讨论这些家庭记忆的重要性。
–Step 2: 教师通过PPT呈现家庭成员的描述范例,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贡献。
然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来表达。
–Step 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描述。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和评论,增加互动氛围。
3. 拓展与练习•时间:25分钟•方法:–Step 1: 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家庭树,并写下与每个家庭成员相关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教师要求学生写的语句要简洁明了,并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Step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家庭树和重要记忆。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评论,增加互动氛围。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明白维护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怀家人、尊重他人的家庭观念,培养良好的家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责任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家人、关心他人的家庭观念。
三、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教具:多媒体投影仪,学生课本。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兴趣,介绍本节课的标题和主题。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家庭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在家庭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家人?–大家有没有一些关心家人的小事情可以分享?步骤二:呈现课文材料1.展示课文《让我们的家更美好》,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2.提示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
3.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有哪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你们觉得一个美好的家庭应该是怎样的?步骤三:讨论和分享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你们的家庭有哪些规矩和约定?–你们觉得这些规矩和约定对家庭和谐有什么作用?–你们觉得在家庭中你们应该承担哪些责任?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步骤四:小组活动1.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堂领导,领导组织小组活动。
2.活动内容:要求小组成员观察家庭中的某一事物(例如:家务劳动、亲情表达、家庭活动等),并记录下来。
3.小组领导指导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反思,通过分享的方式学习家庭责任和关爱家人的意义。
步骤五:归纳总结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强调家庭对个人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制 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
《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家庭也是为我们的成长遮风避雨的港湾。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记忆》教案
7、分享:你有过相似的经验的吗?春节时,你会回老家过年吗?
8、阅读角:回“老家”过春节。
9、小讨论: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
10、解释:什么叫“老家”。
11、考考你: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语言文字中的“家”】
1、过渡语: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
2、中国字,中国情:猜字谜。
3、小小学问家:除了这些许许多多的和“家”有关的字谜以外,还有着许多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和“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你知道哪些呢?
(1)祝福家庭的成语。
(2)关于家庭的谚语。
(3)家书抵万金(关于家庭的古诗)。
4、小发现: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家庭。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我们的节日——春节》
2、有话大家聊:
(1)你喜欢过春节吗?过春节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知道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吗?
观看视频、参与讨论。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传统节日中的“家”】
1、春节的重要节目——年夜饭:
(1)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
9、选一选:你的家庭是以下的哪一种家庭?
10、知识窗。
【家史小调查】
1、家史小调查。
2、小讨论:
(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2)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3)在家庭的历史当中,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
3、小活动:我和父母比童年。
4、思考与分享: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课程背景《家庭的记忆》是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的一篇教材文章。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并了解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这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记忆》这篇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家庭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团结集体,同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并加强学生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记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掌握关键词汇和核心句型。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意义。
•能够通过自身经历和理解,展示对家庭的思考和感悟。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提高学生的阅读情绪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家庭的记忆》教材文章•PPT演示文稿•彩色笔、绘画纸、彩色贴纸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自由谈话和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和分享一些他们在家庭中的愉快时光和美好记忆。
2. 预习导入老师出示《家庭的记忆》这篇文章的标题和照片,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例如:“你们对家庭的记忆有哪些?”“你们觉得家庭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并请学生简单讨论。
3. 文章阅读及理解•让学生轮流朗读文章,每个学生读一段,其他学生跟读。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重要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以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文章中提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怎样的关系?”“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等等。
4. 情感培养•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制作一张家庭的海报。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笔、绘画纸和彩色贴纸来制作。
要求学生用图片、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海报,并在展示过程中进行简单的介绍。
5. 反思与总结•整理学生的家庭海报,挂在教室的布告栏上,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优质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三课《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在遇到长辈、亲人时能够恰当称呼。
(政治认同)2.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知道弘扬优秀家风的意义。
(道德修养)3.初步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养成关心家庭变化、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健全人格及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在遇到长辈、亲人时能够恰当称呼。
2.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知道弘扬优秀家风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情境体验法、调查研究法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收集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准备头饰、道具,发放“家史小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链接生活,忆美好导入: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家,家里有爱我们的亲人,每天也会发生很多故事。
这些家庭中的人和事就形成了我们家庭的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开家庭的记忆。
(板书课题)师:家庭的记忆就从这一张张幸福的全家福说起吧。
(播放全家福照片)师:这一张张幸福的照片勾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上面有你的照片吗?你能给我们介绍照片中都有谁吗?生回答。
师:我们今天一起欣赏了同学们带来的一张张幸福的全家福,感受到了他们美好的生活片段,重温了这些美好的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唤起学生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回忆。
】活动二创设情境,明关系1.完成“家庭关系示意图”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出示的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教材 P78内容)邀请两名学生上台补充。
师:同学答的都非常正确,老师要考考你,伯父和叔叔有什么区别?生 1:伯父比爸爸大,叔叔比爸爸小。
生 2:伯父是爸爸的哥哥,叔叔是爸爸的弟弟。
师:伯父你平常是怎么叫的?生 1:大大。
生 2:大爷。
生 3:大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
分享。
讨论。
竞答。
小组合作。
思考、发现。
先通过对年夜饭的讨论,引起学生对春节的美好回忆,为后面的讨论奠定情感基础。
通过过年无论多远都要回家,让学生明白,家对于每个中国人的重要意义。
在此环节中,重点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中与“家”相关的文化都很多,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
课堂小结
家,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心底最深的牵挂。家里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我们最爱的人,我们要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家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家庭记忆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家庭记忆 第二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家”的重要性,感受家国情感。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家”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
3、知识目标:认识家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了解“家”文化,做到爱家、爱家人。
6、播放视频《回家》
7、分享:你有过相似的经验的吗?春节时,你会回老家过年吗?
8、阅读角:回“老家”过春节。
9、小讨论: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
10、解释:什么叫“老家”。
11、考考你: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语言文字中的“家”】
1、过渡语: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
重点
了解关于“家”的文化。
难点
了解关于“家”的文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我们的节日——春节》
2、有话大家聊:
(1)你喜欢过春节吗?过春节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知道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意味题的讨论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传统节日中的“家”】
2、中国字,中国情:猜字谜。
3、小小学问家:除了这些许许多多的和“家”有关的字谜以外,还有着许多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和“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你知道哪些呢?
(1)祝福家庭的成语。
(2)关于家庭的谚语。
(3)家书抵万金(关于家庭的古诗)。
4、小发现: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家庭。
1、春节的重要节目——年夜饭:
(1)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
(2)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寓意吗?
(3)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2、知识窗:年夜饭。
3、小分享:春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4、春节习俗大观:放鞭炮、包饺子、贴对联……
5、过渡语: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无论我们身在哪里,都只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回家过年!
总结提升
板书
家庭记忆第二课时
1、传统节日中的“家”
2、语言文字中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