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政策监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 ○封建思想-言官、忠君与政体 ○儒家文化-君臣、礼教与中庸 ○经济侧重点-农工、抑商与官本 ○风俗习惯-人情、关系与走后门 ○社会表达-面子、不言与中国式的羞涩 ○潜在服从-温顺、无争与叛逆的不可行 ○奴化教育-愚民、青天与奴性
政策监控的历史文化背景浅析B
• 西方政策监控(以美国为代表) ○叛逆的集合-强盗、英雄与博弈的结果 ——深刻体验了专制的苦难 ○经济人基础-利益的追求与桥牌精神 ——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西方人的人生主要目标和价值 表现;渴望政策的公正与秩序 ○经济侧重点-产业革命与资本利益集团 ○风俗习惯-直接表达与赤裸裸的人际关系 ——重利不重义,重理不重情 “西方人说话处世直截了当,不兴人情,没有面子之虞。每 一个人捍卫自身利益,不讲情面,就能形成民主意识、民 主行动和民主体制”——政策监控成为必然。
2.政策监督的三个步骤
第一,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职责;第二,监督政策系 统的运行情况,即通过各种监督机构或机制及时了解政策系统运 行尤其是政策执行情况;第三,对违反制度、法规和政策者加以 处罚,以纠正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错误和偏差。
3.政策监督的内容
(1)对政策制定活动进行监督。由于信息有限、有限理性、利益 与偏好为不同,以有限的甚至是错误的知识体系或价值体系为指导, 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不完全正确的认识等因素,决策者所制定出的政策 不可能是完善的。同时,由于没有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规则 与程序,使得制定出的政策不合法。因此,必须对政策制定过程及其 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以保证政策制定的质量。 (2)对政策的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政策若得不到贯彻实施,那么, 该政策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就无法实现,这是 决策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然而,在实现生活中,政策得不到贯彻 实施甚至成为一纸空文的情况都并不罕见。因此,为了保证政策及以 贯彻落实,必须对政策执行的过程进行监控。 (3)对政策评估活动进行监督。政策评估是对政策的效果、效益 和功能等进行判断的活动,而政策监督则是监督主体对政策评估加以 监督,以使评估活动能更好地发现政策偏差,并决定对其进行修改、 调整、完善或是暂停执行、终止。
区 别
在政策 监控过 程中所 处的位 臵
联系
2.政策控制的程序
政策控制的程序或过程是由如下三个基本环节构
成的,即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这个过
程的功能活动可以用下图表示:
预期绩效
实际绩效
实际绩效 的衡量
实际绩效与标准 的比较
执行纠编 措施
纠编措施 的方案
分析偏差 产生原因
发现确定 偏差
3.控制的循环。政策控制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政策控制的
第八讲
政策监控
• 概述
• 政策监控的功能活动 • 中外政策监控机制比较
第一节 政策监控概述
百度文库• 含义
• 分类 • 作用
为什么要进行政策监控
• 政治学原理 • 政策客体的动态性与系统性的要求 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 • 政策主体的素质限制 ●有限理性 ●爱好需求多样性 ●个人极端主义 ●知识匮乏
权力悖论
权力是 双刃剑 用得好 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 造福人民。 合理限制权力 被滥用 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 利于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如何限制与约束权力
• (1)以权利制约权力:人民主权理论 (代表人物 卢梭、潘恩、杰斐逊等) 卢梭认为,民主国家是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个缔约 者毫无例外地向它交出自己的全部权利,因此每个公民都 是国家权利的主人。 潘恩认为,世界上流行着两种类型的政府,第一种是选举的 代议制政府;第二种是世袭的继承政府, 前者称为共和 政体,后者称为君主政体。其根本区别是共和制是为公共 谋福利,君主制是为个人谋私利。 杰斐逊认为,民主共和政体是一种最合理的政治制度。理想 的民主共和政府的首要条件是人民能够控制政府。“人民 对于他们的政府机关的控制,是衡量一个政府是否为共和 的标准”
4.促使政策终结。政策监控通过本身的工作发现那些错误的、 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报告或提交合理建议, 促使政策终结的实现。
第二节 政策监控的功能活动
• 政策监督
• 政策控制 • 政策调整
一、政策监督
1.政策监督概念
政策监督是指政策监控的主体从一定的制度、法规的依据出发 对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及终结活动进行 监视和督促的行为。由于现代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所以,依法对 公共政策的过程进行监督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政策调整的原因和影响
(1)政策调整的原因
不外乎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1.客观原因:现行政策的制约 ;变革成本的约束 ;社 会稳定的需要 ;利益刚性的限制 ;政策环境的变化。
2.主观原因:公共意志的趋中;人类理性的局限。
(2)政策调整的作用:
1.及时纠偏、预防失误。
2.协调关系、有序运行。
3.发展完善、保持稳定。
主体对政策计划、目标、标准等的掌握,及时发现预期政 策绩效与实际的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 原因,最后决定是重新调配资源以加大执行力度或是对政 策进行调整终结等。由此可见,政策控制并不是一个单向 的不可逆的过程,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 4.政策控制的方法。政策控制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
的两种是矩阵控制法,例外导向控制法。前者注重政策控
美国三权分立与制衡示意图
白 立法倡议 立法否决 宫 委任联邦法官 赦免
国
拨款 推翻总统立法否决
会
拨款 设立或取消 较低级联邦法院
联邦最高法院 违宪审查
违宪审查
(3)以道德制约权力:社会契约论 – 契约制约一切具体的行为规范。 – 代表人物:霍布斯、斯宾诺沙、洛克、卢梭、 康德、罗尔斯等
政策监控的历史文化背景浅析A
第三节 中外政策监控机制的比较
一、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
所谓的政策监控机制,简单地说来就是 政策监控子系统的运行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 监控主体的构成及其发生作用的内容与方式。
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
立法机关不仅是最重要的政策制定主体,同时也是最重 要的政策监控主体之一。立法机关政策监控的活动内容及其 方式: (1)依靠法律监控公共政策;(2)听取和审议预算、决 策、立项等,对公共政策的内容、规模、方向等加以监控; (3)通过人事任免来影响和监控公共政策 ;(4)以质询 和诘问等方式对公共政策加以监控;(5)通过视察、检查 和组成针对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而对政府的政策及其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
(2)以权力制约权力:分权制衡理论
代表人物是洛克、孟德斯鸠等 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把国家权利分为立法权、执行权 和对外权。并论述了人民对国家权利的制约问题。
“任何拥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 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 止”。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 权力。” 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有滥用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倾向;要 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名言)
3.政策调整的程序
第一,获取反馈信息,即掌握由监控机构在政策监督 和控制中所获得的关于政策系统运行尤其是政策执行结 果方面的信息;第二,依据反馈信息,对政策问题、目 标和方案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确立需要补充什么、 修正什么或完善哪些方面;第三,进行实际的修正、调 整、补充和完善工作,并将新的方案附之于实践,开始 新一轮的监控过程。
案的重新制定和执行的过程,或更准确说,是政策方
案的局部修正、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2. 政策调整的内容
主要包括问题的重新界定、目标的重新确定和方案 的重新拟定等方面。首先,随政策过程的推进,人们可 能发现对问题原有的认识并不全面,问题某些重要方面 或边界条件可能被忽视,环境的变化了可能改变了问题 的性质。因此,有必要根据已掌握的新信息,对政策问 题加以再认识和重新界定。其次,政策目标的校正、修 订或再确立。这包括将原来模糊、不准确的目标加以明 确化,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校正或修订原有的目标等方面。 再次,对政策方案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甚至重新制 定。
三、政策监控的作用
1.保证政策的合法化。这里指的是对政策制定活动进行监控 以使政策的制定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和原则,并且审查所制定的政 策是否符合宪法和有关法规。 2.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政策监控的作用就是根据一定的标 准对政策的执行活动进行检查、监督,以保证政策达到预期目标, 或者发现目标与效果之间的反差,并找出其原因。 3.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政策监控的作用就在于敏锐地捕 捉外部世界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和政策之间的差距,以便帮助及时 做出调整,使之臻于完善。
裁定政策内容原则执 行政诉讼 行合法性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影响立法、政策制定实施
制定和执行过程监督 采访报道评论民意测验 活动行为合法性 询问要求批评建议申诉控 告检举等
二、政策监控的分类
1、按照政策监控在政策过程的所处的不同阶段,政 策监控可以分为政策制定监控、政策执行监控、 政策评估监控和政策终结监控四种。
2、根据政策监控的时态分布分类,可分为事前监控、 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
3、按照政策监控的层次分类,可分为自我监控、逐 级监控和越级监控。 4、按照政策监控的内容分类,分为目标监控和关键 点监控。 5、根据政策监控的主题分类,可分为立法机关的政 策监控、行政机关的政策监控、司法机关的政策监 控、政党系统的政策监控、利益集团的政策监控、 公众和大众媒体的政策监控
二、政策控制
1.政策控制概念
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
程尤其是政策执行中,为了保证政策的权
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
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 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政策监督
主体
政策控制
政策监督的主体既有 政策控制的主体只能是 政策的直接主体 ,还 政策的直接主体。 有政策的间接主体。 政策监督先于政策控 政策控制是建立在政策 制 监督提供的各种信息的 基础之上的. 政策监督为政策控制提供信息来源和控制依 据,政策控制是达到政策监督目的的手段。
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政策监控的内涵有如下 几点:(1)政策监控具有特定的主体;(2)政策监控具有特定
的客体;(3)政策监控表现为一个活动过程;(4)政策监控具
有目标指向。
政策监控主体
主体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政党系统 大众传媒 人民群众
监督内容
监督的制度与方式
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审议审查质询问调查罢免 是否依法行政 行政监察、复议、审计
制的各个环节与绩效因素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注重于发现 执行过程中的例外情况并随时采取纠正行为。
三、政策调整
1. 政策调整概念 政策调整是指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 策系统运行(尤其是政策执行的效果)的反馈信息的 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 不断的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成预期政策效果的 一种政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说,政策调整是政策方
公共政策监控流程
确立标准 政策目标具体化
预期效果
实际效果
实际与标准比较
实施政策 监控
制定政策 监控方案
分析偏差原因
发现和确认偏差
一、政策监控的含义
政策监控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 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其
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
5.政策调整的负面影响
1.不当的调整可能引发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 导致政策提前终结;
2.即使是适当的调整,也可能因为利益分配等 原因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
(1)政策的调整会使一部分已经投入的政策资源产生不
同程度的浪费;
(2)政策的调整会损害一部分既得利益人群的权益,挫伤 他们的积极性; (3)过于频繁的政策调整会让公众感到无所适从,对政策 和公共机构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 。
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
司法机关的职责与使命在于通过严格执法以维 护法律的尊严。法律——包括宪法在内——从最广泛 的意义来说,也是公共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司法机 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裁定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与原则是否合法;(2) 依法裁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是否合法;(3)依法监督 政策的执行是否合法。
政策监控的历史文化背景浅析B
• 西方政策监控(以美国为代表) ○叛逆的集合-强盗、英雄与博弈的结果 ——深刻体验了专制的苦难 ○经济人基础-利益的追求与桥牌精神 ——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西方人的人生主要目标和价值 表现;渴望政策的公正与秩序 ○经济侧重点-产业革命与资本利益集团 ○风俗习惯-直接表达与赤裸裸的人际关系 ——重利不重义,重理不重情 “西方人说话处世直截了当,不兴人情,没有面子之虞。每 一个人捍卫自身利益,不讲情面,就能形成民主意识、民 主行动和民主体制”——政策监控成为必然。
2.政策监督的三个步骤
第一,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职责;第二,监督政策系 统的运行情况,即通过各种监督机构或机制及时了解政策系统运 行尤其是政策执行情况;第三,对违反制度、法规和政策者加以 处罚,以纠正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错误和偏差。
3.政策监督的内容
(1)对政策制定活动进行监督。由于信息有限、有限理性、利益 与偏好为不同,以有限的甚至是错误的知识体系或价值体系为指导, 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不完全正确的认识等因素,决策者所制定出的政策 不可能是完善的。同时,由于没有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规则 与程序,使得制定出的政策不合法。因此,必须对政策制定过程及其 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以保证政策制定的质量。 (2)对政策的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政策若得不到贯彻实施,那么, 该政策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就无法实现,这是 决策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然而,在实现生活中,政策得不到贯彻 实施甚至成为一纸空文的情况都并不罕见。因此,为了保证政策及以 贯彻落实,必须对政策执行的过程进行监控。 (3)对政策评估活动进行监督。政策评估是对政策的效果、效益 和功能等进行判断的活动,而政策监督则是监督主体对政策评估加以 监督,以使评估活动能更好地发现政策偏差,并决定对其进行修改、 调整、完善或是暂停执行、终止。
区 别
在政策 监控过 程中所 处的位 臵
联系
2.政策控制的程序
政策控制的程序或过程是由如下三个基本环节构
成的,即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这个过
程的功能活动可以用下图表示:
预期绩效
实际绩效
实际绩效 的衡量
实际绩效与标准 的比较
执行纠编 措施
纠编措施 的方案
分析偏差 产生原因
发现确定 偏差
3.控制的循环。政策控制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政策控制的
第八讲
政策监控
• 概述
• 政策监控的功能活动 • 中外政策监控机制比较
第一节 政策监控概述
百度文库• 含义
• 分类 • 作用
为什么要进行政策监控
• 政治学原理 • 政策客体的动态性与系统性的要求 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 • 政策主体的素质限制 ●有限理性 ●爱好需求多样性 ●个人极端主义 ●知识匮乏
权力悖论
权力是 双刃剑 用得好 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 造福人民。 合理限制权力 被滥用 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 利于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如何限制与约束权力
• (1)以权利制约权力:人民主权理论 (代表人物 卢梭、潘恩、杰斐逊等) 卢梭认为,民主国家是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个缔约 者毫无例外地向它交出自己的全部权利,因此每个公民都 是国家权利的主人。 潘恩认为,世界上流行着两种类型的政府,第一种是选举的 代议制政府;第二种是世袭的继承政府, 前者称为共和 政体,后者称为君主政体。其根本区别是共和制是为公共 谋福利,君主制是为个人谋私利。 杰斐逊认为,民主共和政体是一种最合理的政治制度。理想 的民主共和政府的首要条件是人民能够控制政府。“人民 对于他们的政府机关的控制,是衡量一个政府是否为共和 的标准”
4.促使政策终结。政策监控通过本身的工作发现那些错误的、 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报告或提交合理建议, 促使政策终结的实现。
第二节 政策监控的功能活动
• 政策监督
• 政策控制 • 政策调整
一、政策监督
1.政策监督概念
政策监督是指政策监控的主体从一定的制度、法规的依据出发 对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及终结活动进行 监视和督促的行为。由于现代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所以,依法对 公共政策的过程进行监督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政策调整的原因和影响
(1)政策调整的原因
不外乎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1.客观原因:现行政策的制约 ;变革成本的约束 ;社 会稳定的需要 ;利益刚性的限制 ;政策环境的变化。
2.主观原因:公共意志的趋中;人类理性的局限。
(2)政策调整的作用:
1.及时纠偏、预防失误。
2.协调关系、有序运行。
3.发展完善、保持稳定。
主体对政策计划、目标、标准等的掌握,及时发现预期政 策绩效与实际的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 原因,最后决定是重新调配资源以加大执行力度或是对政 策进行调整终结等。由此可见,政策控制并不是一个单向 的不可逆的过程,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 4.政策控制的方法。政策控制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
的两种是矩阵控制法,例外导向控制法。前者注重政策控
美国三权分立与制衡示意图
白 立法倡议 立法否决 宫 委任联邦法官 赦免
国
拨款 推翻总统立法否决
会
拨款 设立或取消 较低级联邦法院
联邦最高法院 违宪审查
违宪审查
(3)以道德制约权力:社会契约论 – 契约制约一切具体的行为规范。 – 代表人物:霍布斯、斯宾诺沙、洛克、卢梭、 康德、罗尔斯等
政策监控的历史文化背景浅析A
第三节 中外政策监控机制的比较
一、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
所谓的政策监控机制,简单地说来就是 政策监控子系统的运行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 监控主体的构成及其发生作用的内容与方式。
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
立法机关不仅是最重要的政策制定主体,同时也是最重 要的政策监控主体之一。立法机关政策监控的活动内容及其 方式: (1)依靠法律监控公共政策;(2)听取和审议预算、决 策、立项等,对公共政策的内容、规模、方向等加以监控; (3)通过人事任免来影响和监控公共政策 ;(4)以质询 和诘问等方式对公共政策加以监控;(5)通过视察、检查 和组成针对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而对政府的政策及其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
(2)以权力制约权力:分权制衡理论
代表人物是洛克、孟德斯鸠等 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把国家权利分为立法权、执行权 和对外权。并论述了人民对国家权利的制约问题。
“任何拥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 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 止”。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 权力。” 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有滥用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倾向;要 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名言)
3.政策调整的程序
第一,获取反馈信息,即掌握由监控机构在政策监督 和控制中所获得的关于政策系统运行尤其是政策执行结 果方面的信息;第二,依据反馈信息,对政策问题、目 标和方案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确立需要补充什么、 修正什么或完善哪些方面;第三,进行实际的修正、调 整、补充和完善工作,并将新的方案附之于实践,开始 新一轮的监控过程。
案的重新制定和执行的过程,或更准确说,是政策方
案的局部修正、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2. 政策调整的内容
主要包括问题的重新界定、目标的重新确定和方案 的重新拟定等方面。首先,随政策过程的推进,人们可 能发现对问题原有的认识并不全面,问题某些重要方面 或边界条件可能被忽视,环境的变化了可能改变了问题 的性质。因此,有必要根据已掌握的新信息,对政策问 题加以再认识和重新界定。其次,政策目标的校正、修 订或再确立。这包括将原来模糊、不准确的目标加以明 确化,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校正或修订原有的目标等方面。 再次,对政策方案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甚至重新制 定。
三、政策监控的作用
1.保证政策的合法化。这里指的是对政策制定活动进行监控 以使政策的制定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和原则,并且审查所制定的政 策是否符合宪法和有关法规。 2.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政策监控的作用就是根据一定的标 准对政策的执行活动进行检查、监督,以保证政策达到预期目标, 或者发现目标与效果之间的反差,并找出其原因。 3.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政策监控的作用就在于敏锐地捕 捉外部世界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和政策之间的差距,以便帮助及时 做出调整,使之臻于完善。
裁定政策内容原则执 行政诉讼 行合法性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影响立法、政策制定实施
制定和执行过程监督 采访报道评论民意测验 活动行为合法性 询问要求批评建议申诉控 告检举等
二、政策监控的分类
1、按照政策监控在政策过程的所处的不同阶段,政 策监控可以分为政策制定监控、政策执行监控、 政策评估监控和政策终结监控四种。
2、根据政策监控的时态分布分类,可分为事前监控、 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
3、按照政策监控的层次分类,可分为自我监控、逐 级监控和越级监控。 4、按照政策监控的内容分类,分为目标监控和关键 点监控。 5、根据政策监控的主题分类,可分为立法机关的政 策监控、行政机关的政策监控、司法机关的政策监 控、政党系统的政策监控、利益集团的政策监控、 公众和大众媒体的政策监控
二、政策控制
1.政策控制概念
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
程尤其是政策执行中,为了保证政策的权
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
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 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政策监督
主体
政策控制
政策监督的主体既有 政策控制的主体只能是 政策的直接主体 ,还 政策的直接主体。 有政策的间接主体。 政策监督先于政策控 政策控制是建立在政策 制 监督提供的各种信息的 基础之上的. 政策监督为政策控制提供信息来源和控制依 据,政策控制是达到政策监督目的的手段。
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政策监控的内涵有如下 几点:(1)政策监控具有特定的主体;(2)政策监控具有特定
的客体;(3)政策监控表现为一个活动过程;(4)政策监控具
有目标指向。
政策监控主体
主体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政党系统 大众传媒 人民群众
监督内容
监督的制度与方式
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审议审查质询问调查罢免 是否依法行政 行政监察、复议、审计
制的各个环节与绩效因素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注重于发现 执行过程中的例外情况并随时采取纠正行为。
三、政策调整
1. 政策调整概念 政策调整是指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 策系统运行(尤其是政策执行的效果)的反馈信息的 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 不断的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成预期政策效果的 一种政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说,政策调整是政策方
公共政策监控流程
确立标准 政策目标具体化
预期效果
实际效果
实际与标准比较
实施政策 监控
制定政策 监控方案
分析偏差原因
发现和确认偏差
一、政策监控的含义
政策监控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 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其
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
5.政策调整的负面影响
1.不当的调整可能引发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 导致政策提前终结;
2.即使是适当的调整,也可能因为利益分配等 原因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
(1)政策的调整会使一部分已经投入的政策资源产生不
同程度的浪费;
(2)政策的调整会损害一部分既得利益人群的权益,挫伤 他们的积极性; (3)过于频繁的政策调整会让公众感到无所适从,对政策 和公共机构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 。
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
司法机关的职责与使命在于通过严格执法以维 护法律的尊严。法律——包括宪法在内——从最广泛 的意义来说,也是公共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司法机 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裁定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与原则是否合法;(2) 依法裁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是否合法;(3)依法监督 政策的执行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