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际分工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角下的国际分工理论及当代意义
内容
、
社会
与
考察
,
了
马 克 思 唯 物 史观 视
理论 对斯 密 和李 嘉 图 的 批 判 继 承
。
创新发展
以
及对
当代
西方
国 际 分工
理论的影响
马 克思 唯物史观视角 下 国 际 分
工 理论在 当 代经 济 全球化 背 景 下具 有重 大 的意 义 。Fra bibliotek关 键词:
马克思
;
国 际分工 理 论
;
唯 物 史观
;
当代 意义
一
、
马 克 思 唯 物 史 观 视 角 下 国 际 分 工 理 论的 基 础 与 前 提
解释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致 力 于 坚 持辩 证 唯 物 主 义 与 历 史 唯 物主 义 的 方 法
经 济 社会 发 展 与 人 类 的 解 放 事 业
从 而 缩 短再 生 产 劳 动 能 力 所必 需 的 劳 动 时 间 和 延 长 剩
。
余 劳 动 时 间 的 有 力 手 段?
作 的 再 发展
。
在 马 克 思 看来
一
,
种 复杂的协作
,
是协
马克 思 在
工
)
、
《
资 本 论》 中
,
将 分 工 划 分 为 三 种类 型
(
一
:
般 的分工
分工 是 历 史
马 克 思 对 于 分工 并 没 有 给 出
发展 的产物
;
一
个 确定 的 解释
一
,
从 广义 上 看
,
美国大选后中美贸易关系会改善吗——基于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第2020年第12期(总第532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〇.12,2020Total No.532美国大选后中美贸易关系会改善吗?-基于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李兰,姜桂芝(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中美贸易摩擦,其分歧表面上是贸易政策矛盾,实质上反映了双方在国际分工领域地位的变化,以及对待 这种变化的态度和行动。
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发达生产力和先进科学技术,在原有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并 采取一切手段维护对自己有利的国际分工体系。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走向复兴,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也逐步由边缘 向中央靠拢。
这种变化趋势和双方在贸易领域的摩擦难以随着大选后美国政策的调整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中美贸易关系未 来仍将任重道远。
[关键词]中美贸易关系;国际分工;资本[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近日,随着美国联邦总务署(G S A)已经通知当选总统 拜登,特朗普政府也已经准备好开始正式权力交接程序, 美国大选仿佛已经落下帷幕。
但是特朗普时期挑起的中 美贸易争端问题会何去何从?对此有悲观的观点,也有乐 观的看法。
其实,对于大选后中美贸易关系走向的判断, 要从根本点着眼,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加以分析、判 断,才能拨开云雾,抓住问题本质。
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表面上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 关系,实质是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关系。
当商品交换 越出国界之后,便发展成为贸易关系,贸易关系实际上体 现了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某种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占统治地位条件下,这种贸易关系又发生了实质性的 变化,对商品价值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进行商品 贸易活动更加关注的是商品价值的实现。
贸易活动又是 以商品生产活动为前提的,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 生产活动同时又体现了相应的国际分工关系。
因此,现代 贸易活动是以一定的国际分工关系为基础的,贸易摩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分工领域的矛盾。
浅谈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作者:闫文璐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9期【摘要】分工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必备环节,是人在现实世界中主要的存在形式。
社会分工理论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一方面批判的继承了前人有关分工理论的论述,另一方面又从其自身所处的时代出发,从关怀饱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出发,发展并丰富了社会分工理论。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唯物史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分工日益细化,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离不开国际间的分工合作。
文章通过论述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指出分工理论的社会意义及当代价值,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之前的分工理论西方关于分工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对分工做了简单的论述,在阐述城邦的正义问题时,他借苏格拉底之口论述了有关分工的思想。
他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而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只有各个等级专心的从事自己的职业各尽其责,才能够维持城邦的稳定促进城邦的发展。
在这里,柏拉图看到了分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这种分工理论过于理想化,并不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的。
在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国富论》中第一次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有关分工的学说。
首先,他明确的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良,以及在任何处指导劳动或者应用劳动时所用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都是分工的结果。
”为了使分工的作用更加形象和具体,斯密以当时最为普通的胸针制造业为例,通过论述在制造过程中分工的作用进一步指出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例如: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人一天可能都制造不出一枚扣针,但当分工出现之后将复杂的制作过程分解成不同的生产阶段,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制造出四千八百枚扣针。
分工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原因在于:第一,分工使生产专业化,工人熟练的掌握生产技巧,劳动的娴熟程度增加提高他们所完成的工作量。
浅谈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比较
浅谈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比较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曾经重点探讨过分工的问题。
他们的分工理论各有侧重,研究探讨马克思与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异同点对当前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转移,缓解就業压力,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马克思;亚当·斯密;分工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曾系统地研究过分工问题,并形成了各自的分工理论。
需要指明的是,对于分工的研究,古已有之。
而亚当·斯密却是把社会分工问题置于政治经济学研究之首的第一人,因此他被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
马克思通过利用劳资关系来研究分工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经济规律,从而阐明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分工无处不在,研究马克思与斯密社会分工理论的异同点,对于提高我国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
他认为分工是实现“富国裕民”的重要途径。
正如熊彼特所说:“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想到要如此重视分工。
”[1]概括起来,斯密的分工经济思想主要分为四点。
第一,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必要途径。
斯密认为,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熟练程度、节省劳动时间、促进技术的发明与运用。
他通过扣针制造的例子及农业和制造业的比较阐明了分工的优越性,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第二,分工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普遍富裕。
斯密认为分工是实现“富国裕民”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社会的普遍富裕必然要求劳动者能尽可能地就业,而就业的本质就是劳动者能在分工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分工位置。
一般来说,社会分工越发展,就业容量就越大,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也会增加,收入和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
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新发展
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新发展摘要: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重要贡献。
国际价值理论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对揭示当代国际生产关系本质有重要指导意义。
国际价值理论内含的互惠互利、等价交换的思想对当代的国际分工与贸易仍有很强的解释力。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价值理论也在不断扩充和发展,这是马克思国际价值论的生命力之所在。
关键词:国际价值理论;新型国际分工;国际交换;新发展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历经100多年,对当今的国际贸易乃至经济全球化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同时也是其生命力旺盛的原因在于,它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和作用范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扩大。
一、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对外开放理论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中提出的。
马克思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同样遵循价值规律,只不过其作用形式有所不同。
在国内交换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国内价值规律,而国际交换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国际价值规律。
国际价值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回答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解决了国际交换中的商品价值决定难题。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启示我们,在国际经济关系相对平等的情况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间开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达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不少学者在分析马克思国际价值论时总是强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剥削的一面。
其理由是,在国际交换中,发达国家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于落后国家,因此,在同样的时间里,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能生产出更多的同种使用价值,单位使用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或价值应低于落后国家。
但在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即不存在超经济强制和垄断)的情况下,以国际价值为基础进行的国际交换,发达国家包含较少劳动的使用价值与后进国家包含较多劳动的不同使用价值的国际价值是相等的,这样发达国家较少的国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被承认为较多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后进国家则相反,在两者的交换中,发达国家以较少的劳动换取了后进国家较多的劳动,后者受到了前者的剥削。
马克思分工理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关于分工的理论马克思最早提出“分工”这一理论概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只是当时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系统。
但马克思在他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中详细的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
一、《形态》中的分工理论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阐述的分工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旧式分工,所谓旧式分工,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个人本身完全屈从于分工,因此他们完全被置于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
他强调,“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在旧式分工下,出现了城乡、工农以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
旧式分工同时还包括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
“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分工的第一个形态——自然分工。
从中我们可看出性别的分类对于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是人自发形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分工并非是真正的分工。
只有发展到后来社会分工的形态上才算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工。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所说的“分工只有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
”这种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很明显的社会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第二阶段为新式分工。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论述的新式分工,他产生的前提是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美好的愿景。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可以完全不受特殊活动范围的限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是一种自愿的分工,从而使人获得了全面的解放,从根本上消除了分工带来的异化现象。
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及现实意义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及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本质和规律,阐明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及其本质和规律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在追求资本积累和扩张的过程中,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产业划分成了不同的部门,形成了复杂的国际分工体系。
这种国际分工以生产制造业为主,发达国家承担高附加值的生产部门,不发达国家则成为廉价原材料和低附加值产品的供应国。
这样一来,发达国家能够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不发达国家则无法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
马克思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必然历史趋势,不发达国家无法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发展摆脱经济依附和落后的状况。
二、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对于研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处于较为优越的地位,它们能够占据核心部分的经济产业,而不发达国家则被迫承担外围部分的工业部门。
这种不对等的经济关系导致了不发达国家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使其长期处于经济依附状态。
此外,发达国家还通过技术输出和跨国投资等方式来控制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与变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格局的调整,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对于解释国际贸易和投资格局的演变也具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中国和一些其他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崛起,有些发达国家则开始向外转移制造业,而相对落后的国家则在追赶时期。
这种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变化,揭示了阶级利益之间的纷争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博弈。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解释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
四、探索新的经济国际化之路在当前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人们需要关注和思考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方向。
中国发展对外经贸的理论知识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从价值形态上论 证我国发展对外经贸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国际价值的含义 国际价值,即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生产某种商品的各国的平均劳动时间,它 是所有进入世界市场的同类商品直接消耗 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数。
中国发展对外经贸的理论基础
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3、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理论 4、俄林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
尔—俄林 5、里昂惕夫之谜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 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 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 创始者。他处在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 工业过渡时期。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 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 论,并以此作为他反对重商主义的“贸 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武器, 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重要 贡献。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是我国发展对外贸 易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
1、国际分工是客观的经济范畴,是人类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 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 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必要的前 提。
2、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国际 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带来世界市 场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 和生产国际化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 各民族经济的相互需要 和互相依赖达到 空前的规模 。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 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 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生 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 完全的自由贸易。他说:“在商业完全自由的 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 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 好地和整体地普遍地结合在一起。由于鼓励勤 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 特殊力,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 同时,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 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 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
国际分工基础理论
第二章国际分工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分工产生、发展的历史。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且又相互联系的工作。
马克思认为,分工就是“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
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际分工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机器生产了丰富多彩的制成品,但同时也对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提出需求。
机器在将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合为一个新的产品的同时,又因机器“永无休止”的转动而滋生着对市场扩大的占有欲。
市场的扩大本身表现为对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需求的国际延伸,于是机器大生产在地理意义上得以扩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超越了国家的界限,通过国际贸易而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相联系。
同时,这种生产国际化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分工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国内社会分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展而趋向于外向型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作用,演变为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劳动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和形成的基础。
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形成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产生的萌芽阶段。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差距不大,因此,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到了14世纪,西欧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工厂手工业,由于发展到一定程度,客观上要求不断地扩大市场,因此刺激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航海热潮,极力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144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由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1492年,葡萄牙人达·伽玛绕道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体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高建昆[1];杨广磊[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改革与战略
页码: 1-1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0期
主题词: 国际分工体系;垄断资本主义;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
摘要: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体系思想从国际分工体系的主导者、分工规则和分工格局等维度考察国际分工体系,并形成了对国际分工体系的演变与实质较为系统的阐释与分析,在理论层面有助于认识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演变、实质与当代变化,在实践层面有助于探索我国应对当代国际分工体系的挑战的策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在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体系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系统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以创新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作为19世纪伟大的社会科学家,他的社会分工理论对理解社会结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回顾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其提出的背景、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
随后,文章将探讨这一理论在当代社会的新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社会分工所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本文将分析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在当代的实践意义,包括如何指导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复杂性、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把握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精髓,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概述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作为其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分工的起源、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结构的影响。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分工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推动力量。
他强调,分工的出现导致了个人和社会、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分离,进一步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形成。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的演进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连。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生产活动,形成了不同的职业和行业。
这种分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
然而,分工同时也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社会分工还与社会阶级结构密切相关。
随着分工的深化,生产资料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形成了剥削阶级。
而被剥削的劳动者则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控制,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这种阶级对立和冲突,在马克思看来,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一。
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也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在当代社会,尽管分工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许多变化,但马克思关于分工的基本观点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国际贸易-第三单元-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分工、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
4. 销售渠道
出口国 1.出口企业----→ 2.出口企业----→出口商----→ 3.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4.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5.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6.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7.出口企业--------
进口国 ----→国外顾客
三、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 受 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 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 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 约 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世界“封闭市场”价 格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四、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二)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 生产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国际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国 际商品价值的变动,而且两者的变动方向是一 致的。
垄断价格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使国际市场 价格长久地背离国际价值,这是由于垄断没有 消灭竞争,竞争反而更激烈。
二、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
(一)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国际市场 价格
【注意】 自然条件对分工只产生的 一定的影响作用,不是决定性因素,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小。
(三)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是 国际分工的制约性因素
1.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会使生产结构 产生差异,从而使国际分工成为生产和生活 的一种需求。
2. 分工是大规模生产的必要条件 。 3. 市场的形成是国际分工产生和最终得 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影响国际价值量的主要因素
1.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联系的广度与深度 2. 国际价值量随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变化而变动 3. 贸易参加国贸易量的大小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
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
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
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分析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是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经济现象,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为我们解读这一复杂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从商品的交换价值、社会必然性与个别意志、生产力水平不平衡、剩余价值的国际流动、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命运等方面,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独到见解。
商品的交换价值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国际贸易使得生产价格偏离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国际贸易对于不同国家之间劳动价值的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商品的交换价值取决于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国际贸易导致的生产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重要经济基础之一。
社会必然性与个别意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所决定的。
各国在全球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这取决于其生产力水平。
这种不平衡状态是历史的、必然的,与个别国家的意志无关。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一关系根植于国际间生产力水平的差异,而并非由个别国家的意志所决定。
生产力水平不平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是国际分工产生的主要根源。
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力水平差异导致了在国际贸易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发达国家依托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占据了国际分工中相对较高的附加值环节,而发展中国家通常承担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角色。
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深层次利益矛盾,同时也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性和可持续发展。
剩余价值的国际流动在国际贸易中,剩余价值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出,国际贸易将剩余价值从劳动力密集的国家输送到了发达国家。
通过这一方式,贫穷国家的剩余价值被外部剥削,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积累的重要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理论研究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社会分工反映着社会生产水平的状况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的,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尺度。
社会分工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反映了在社会生产中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分工是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它们相互关系的纽带。
1、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促进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有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生产工具的性能,他们决定着社会分工发展的水平。
一方面,生产工具的性能决定着社会分工水平。
生产工具的属性、效能不同,导致社会分工发展程度不同。
具体而言,简单的生产工具产生简单的社会分工,而复杂而精密的生产工具就会产生复杂而精密的社会分工,马克思认为:“劳动的组织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各有不同。
手推磨所决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汽磨所决定的分工。
”使用不同生产工具将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分工形式。
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也影响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部门进行生产活动时会受到知识技能的制约,劳动者在社会当中从事的劳动活动,不是由劳动者本身的意愿所决定的,而是由劳动者不同的知识技能决定的。
在社会劳动中要合理地利用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否则会严重浪费社会生产力。
2,社会分工影响着生产关系,体现了生产关系的性质马克思在谈到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时认为,社会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纽带。
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同时,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在劳动过程当中,社会分工制约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分配,制约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支配与被支配着的关系,从而制约着生产关系。
这些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分工影响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马克思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制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
”的不平等,社会分工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表现。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二节 国际分工学说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分工理论 • 二、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 五、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 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七、偏好相似原理 • 八、规模经济贸易学说 • 九、协议性国际分工 • 十、国家竞争优势论
四、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
• 在国际分工深化阶段,以现代工艺、技术 为基础的工业与工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居于 主导地位,尤其是产业内分工得到发展。 • 具体而言,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 是:
13
• (一) 在分工的格局上,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与 工业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尤其是产业内分工得到迅速发 展。 • 这种工业与工业的分工主要有两种类型 •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高精尖工业和一般工业的 分工,即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化工,机器设备、机电 工程设备,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计算机工业等)和 劳动、技能密集型工业的分工(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和农 矿产品的初级加工业等)。
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国际分工学说 • 第三节 国际分工成因的综合分析
1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 一、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16—18世纪中叶) • 二、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到19 世纪60年代) • 三、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叶到二次 世界大战) • 四、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作者:郑茜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20期摘要:国际分工作为国内社会分工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国际贸易形成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国际分工的分类及其属性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接着归纳了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国际分工在内容上的新拓展,最后试图提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对于中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国际分工;时代背景;启示一、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之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在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过,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体系持续扩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不断应用于生产过程而产生的新变化。
(二)自然条件是影响国际分工之基础因素由于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存在不同,必然产生自然物种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导致不同地区劳动产品相应的出现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马克思说:“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
①二、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的分类及属性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不同于以往的其他的国际贸易理论。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着重强调分工的二重性,即自然分工属性以及社会分工属性。
马克思认为,“分工起初只是性交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
②马克思还认为自然分工是人类社会分工的起点,也是其他分工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分工就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
例如,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农业的分离、手工业的分离、商业的独立等分工形式。
在人类历史上,社会分工和贸易都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产品交换使不同生产领域发生关系,并把它们变成社会生产的相互依赖的部门,随着国家的产生,这些相互联系的共同体由国家所替代,真正的国际贸易随之产生,也逐步形成了真正的国际分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把握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诸因素,了解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和学说。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节主要讲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一)分工与交换、市场的关系1、什么是分工:分工是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社会分工是整个社会内部创造使用价值的各种有用劳动发展起来的多支分工体系。
分工包括三个层次,即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
一般分工,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各个产业内部,城乡之间。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等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通常所说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的分工。
特殊分工,是指产业内部的进一步分工(细分),如:工业内部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分工,重工业内部冶炼与机器制造业的分工等等,同样,轻工业内部纺织业与食品加工业的分工等等。
个别分工,是指工厂内部的分工,即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分工,这是把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局部劳动,并使其独立化为不同劳动者的专门职能。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即各个国家(地区)对具有某种优势的物质生产部门实行专业化生产。
国际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扩大和继续。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向纵深和广阔方面发展时就形成国际分工。
2、什么是交换所谓交换,就是生产和由生产所决定的分配为一方,消费为另一方的媒介要素。
3、什么是市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
4、分工和交换、市场的关系①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和市场的基础,没有分工,就没有商品生产,就没有商品交换,也就没有市场。
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以及市场的规模、发育程度等等都取决于生产的发展,取决于分工的发展水平。
(从人类社会三次分工促进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
②商品交换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市场的规模对于分工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会反过来推动分工的深入发展,通过交换和市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从而对分工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世界市场的关系。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即各个国家(地区)对具有某种优势的物质生产部门实行专业在生产。
国际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扩大和继续。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向纵深和广阔方面发展时就形成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是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它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它是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之间商品流通的总和。
三者关系: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总之,国际分工是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市场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产物,国际贸易也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真正具有世界性。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阶段。
1、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
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
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
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
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它们努力发展民族经济,大力提高生产力,特别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使它们过去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逐步得到改善。
再如,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那么也改善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自然条件是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基础性因素)自然条件对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最初的国际分工甚至是围绕自然条件为基础展开的(地域分工)。
另外,自然条件也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一国的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固然会给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带来某些优势,但是这种优势的发挥,也仍然以科技的发展为条件,科技不发达,很可能眼看着一些宝贵资源沉睡或流失,而由于科技发达,很可能使无资源变成有资源。
当今日本成为世界强国就是典型的例证,当空气可以提炼氮肥,海浪也能发电;当无土可以种植,海底也能行驶列车时,人们不能不惊叹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而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也不得不哀叹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作用被不断地削弱。
3、上层建筑,特别是各国的政策也是影响国际分工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它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
在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各国政府就曾采取过种种经济上的措施,甚至通过暴力和不平等条约等,来加强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在现代国际分工体系中,各国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也直接、间接地阻挠国际分工的正常发展,当然各国采取的自由贸易的政策和建立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措施,也会不同程度地促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
4、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国际分工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国际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性质的国际分工。
当代的国际生产关系的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代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也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
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固有的两重性(进步性和不平等性)也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两面性,即既具有进步性,国际分工能给各国带来共同利益,都可以起到扬长避短,节约社会劳动的积极作用;同时又具有不平等性,存在着不等价交换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具有剥削、掠夺和侵略的性质。
除此之外,人口多寡、劳动力规模、市场大小等也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分工理论主要介绍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一、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所以又称地域分工学说,其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三点)①亚当·斯密主张分工,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人专门从事于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②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
因此,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要便宜(生成成本绝对地低),那么就应该输出本国在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便宜)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③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
无论是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都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总之,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好处,这就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所以发生的原因。
但是,用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原因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他没有能够解释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高于别国),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还能不能发生?如果进行国际贸易是否能增加生产总量,对双方是否有利?二、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得比较利益。
总之,比较利益学说,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