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
方程的意义-优秀公开课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P62-63“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区分等式与方程。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建构的过程,渗透方程的本质思想,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发展数学思考、语言描述、概括应用的能力,积累归纳、抽象、建模的基本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渗透方程的本质思想,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天平等。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空中课堂,我是田润垠,是银川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永泰校区的数学教师,这节课由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出“平衡”1.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大家请看!(播放视频)小松鼠和小猪怎么不玩了?我们接着往下看!如果是你玩,你会选择怎样的小朋友一起玩,为什么?生:我会找一个和我体重相等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样就能保持平衡。
师:“平衡”这一词用得准确、恰当,揭示了跷跷板的奥秘。
2.由平衡引出天平受跷跷板平衡的启发,人们发明了称物体质量的天平。
(能在玩中发明,真是了不起!)二、认识天平,体会“等式”(一)介绍天平(出示实物天平)看!这就是一台天平。
科学课上见过吧。
谁来说一说天平的使用方法呢?生:(1)一盘内放物品,另一盘放砝码;(2)当天平的指针指在中央时,表示天平平衡,说明两端的质量相等;(3)放砝码时要用镊子。
(二)演示平衡我们知道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快来试一试吧!大家请看!师:在天平的左盘内放20克和80克的两个方木,右盘内放入100克的砝码。
天平的指针指在中央,即天平平衡,表示左右两边相等。
用式子怎样表示?(板书:20+80=100)小结:表示左边两个数的结果是100,在数学课上还见过哪些像这样的式子?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几个。
(展示学生作业:70-30=40、6×7=42、36÷4=9)(三)演示换砝码如果把右盘中100克的砝码换成两个50克的砝码,天平会怎么样?用式子怎样表示?(20+80=50+50)表示什么?小结:利用天平平衡,不但可以表示两个数的结果,还可以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相等。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53页、第54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即方程两边代数式所表达的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教学过程一、呈现情境,建立方程1.师:(出示一台天平)请看,这是一台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天平会保持平衡呢教师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两袋100克的食物,另一边放一个200克的砝码,这台天平保持平衡了吗提问: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吗(100+100=200或100×2=100)你怎么想到了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天平的平衡呢(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100+100表示的是天平左盘食物的质量,200表示的是天平右盘砝码的质量,正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天平才会平衡,如果学生说成:食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教师也给予肯定,然后问:现在已经知道这两袋食物的质量都是100克,砝码的质量是200克,那么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什么形式)2.(出示两小袋食品)将左盘的食物换成两袋30克的食物,天平还是平衡的吗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不平衡吗(30+30200)咱们班谁喜欢喝牛奶你喝吧!问:这盒牛奶被喝掉多少克了再问:这盒牛奶现在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275-x)克。
3.再将这盒喝过的牛奶放在天平的左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表示写一写!点名汇报,(切忌一问一答!当学生答出一种情况,老师随机问这种情况表示的是什么情况)当学生说出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72,③y+24④5x+32=47,⑤2x+3)=34,⑥6(a+2)=42 (对不是方程的式子,一定要学生从本质上解释为什么不是方程) 学完方程后。
方程的意义 公开课 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上P53-5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其特征是未知数参与运算。
2.能区分方程与非方程。
3.初步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教学实践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下面三题,请学生独立做在练习纸上,做完后口答校对。
(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驶了a 千米,还剩 125 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千米。
(3)十月份他们一共投报份。
【环节意图: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某一个量,是建构方程概念的重要基础。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意在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引入方程作准备。
】二、探索展开1.揭示课题,并请学生说说什么是方程。
生:我觉得方程就是其中有一个未知数,等号两边都是等量。
2.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式(第一组)。
(1)呈现:五(1)班有男生20 人,女生18人。
五(1)班共有多少人?生:20+18=38(人)。
教师板书算式及等量关系: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
(2)呈现:五(1)班有男生 20 人,女生 a人。
五(1)班共有38 人。
生:38-20=18(人)。
教师板书算式及等量关系: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3)呈现:五(1)班有男生 b 人,女生 18人。
五(1)班共有38 人。
生:38-18=20(人)。
教师板书算式及等量关系:总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
(4)师小结并提出新的要求:刚才,我们用三个不同的等量关系写出了三个不同的算式。
今天老师有新的要求,我把后两种等量关系擦掉(两个减法),你能不能把这两个题目也按第一个等量关系(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来写一个算式?学生独立写,然后指名口答。
生:20+a=38(人)。
师追问:这里的a 表示什么?生:a 表示女生人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推荐2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第【1】篇〗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课件、写式子的卡片、磁钉。
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
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
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等号。
1.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1)出示教材第62页天平图1。
师:现在这种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50+50=100。
)(2)(出示天平图2和图3)天平向左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质量用x g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x。
)(3)如果老师在天平右边再加一个100 g的砝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式子来表示。
100+x>100+100=200;100+x=100+100=200;100+x<100+100=200。
(分别板书。
)这三个式子体现在天平上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咱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4)来看看究竟是哪种情况?(先出示天平图4,后出示天平图5。
)用式子来表示一下。
100+x>200;100+x<300;100+x=250。
(分别板书。
)(5)(出示教材第63页最上面的图)这样的图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板书:3x=2.4。
)2.分类整理,建构概念。
(1)观察黑板上出现的式子,尝试根据式子的特点进行分类。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同桌进行交流。
)(2)学生反馈,教师根据反馈在黑板上移动式子。
《方程的意义》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标题:《方程的意义》教案第一部分:导入(约200字)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数学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方程的意义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方程的认识和兴趣,例如,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使用到的方程例子,如何解决方程等,激发学生思考;2. 提出问题:组织一些问题问学生,比如“方程是什么?它在数学中有什么意义?”通过展示学生不同的思路和答案,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意义;3. 视频介绍:播放一个简短的视频,介绍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4. 总结导入:总结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带入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方程的解法(约300字)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方程的解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 实际问题中的方程求解。
教学步骤: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过举例和解题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加减消去法和代入法等;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通过讲解和解题实例,教授学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包括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和求根公式等;3. 实际问题中的方程求解: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将所学的方程解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方程的应用(约500字)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线性方程的应用;2. 二次方程的应用;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教学步骤:1. 线性方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并求解问题;2. 二次方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方程,并求解问题;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通过一些案例的讨论,让学生了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意义。
第四部分:巩固和拓展(约500字)目标:巩固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公开课:方程的意义教案
公开课:方程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方程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 方程的基本特点:必须是等式,必须含有未知数。
3. 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方程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难点: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复习相关知识: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等式的概念。
1.2 提出问题: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区别?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讲解:2.1 讲解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2 讲解方程的基本特点:必须是等式,必须含有未知数。
2.3 讲解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3. 实例分析:3.1 出示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方程的意义。
3.2 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的作用。
4. 练习巩固:4.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方程的概念。
4.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5.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方程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5.2 强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6.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方程的概念。
6.2 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方程,增强对方程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方程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练习解答:检查学生对方程解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方程概念的巩固情况,以及在生活中发现方程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方程的历史:介绍方程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了解方程的起源和发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理解方程及等式的意义。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
(课件出示)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理解等式的意义。
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师: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从中发现了那些信息?1980年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中有几个数量?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进行板书。
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2、请同学们根据这三个数量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数量关系,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进行巡视,参与讨论。
)3、分析a+300=400,等号左边表示1980年只数,等号右边也是1980年的只数,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通常简称为等式。
(板书:等式)4、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
(出示天平)你对天平了解多少?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天平是一种用来称量物体质量比较精密的仪器,当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师:如果左盘放10克砝码,右盘放20克砝码,天平会平衡吗?怎样用式子表示这种关系?(10<20)如何才能平衡呢?(左再放一个10克的砝码)师:出示天平:左20克和x克,右50克,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20+x=50)师:我们知道一个等式可以表示出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那在天平如何表示出x+300=400这个数量关系吗?(出示天平)(二)理解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別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 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天平)天平在生活中是干什么用的?生: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的。
师:对了,天平是称量物体重量的一种工具。
师: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学习今天的知识。
(板书:“方程的意义”)二、合作探究,教授新知(一)1、演示称量,体会平衡:情景一:(实物天平演示)平衡的天平师:老师手里拿着的叫砝码,天平应配合着砝码使用。
砝码的取用配合镊子,不应用手触碰。
现在老师要做一个小实验,你要眼睛仔细看,耳朵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要声音洪亮。
问1:此时天平处于什么状态?(平衡)问2:在天平的左边放置一个50g砝码,天平发生什么变化?(向左倾斜)问3:继续在天平的左边放置一个50g砝码,天平发生什么变化?(依然向左倾斜)问4:要使天平平衡,该怎样操作?(在天平左面再放一个100g砝码)问5:此时天平平衡了,天平这种平衡的状态让你联想到数学中哪个符号?谁和谁是相等的?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现在的天平状态吗?生:50 + 50 = 100情景二:(多媒体演示)师:还想做实验吗?接下来的试验我们要借助多媒体来完成,我们比一比谁坐的最端正!师:仔细观察天平,你能发现什么?(杯子重100g)师:你根据什么得出的结论?(天平平衡)师:结论正确!你观察的可真仔细师:如果往空杯子加水,会发生什么?哪端重?哪端轻?谁来猜一猜(天平不再平衡,向左倾斜)瞪大眼睛,仔细观察。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
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 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2【教材分析】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方程的意义》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等式与方程两个概念的关系。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建构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培养动手操作、细心观察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语言描述、概括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1:盛米粉的碗重20克。
生2:熊猫一次需要喂一碗米粉。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米粉重多少克?……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情境引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探索师:米粉重多少克?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
师:如果米粉重x克,那么碗和米粉共重多少克?生:碗和米粉共重(20+x)克。
师:观察天平的左右,你发现了什么?生:左边重了。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边的质量关系吗?生:20+x>50师:观察天平的左右,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右边重了。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边的质量关系吗?生:20+x<100师:观察天平的左右,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平衡了。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边的质量关系吗?生:20+x=70,米粉重50克。
师:20+x=70是等式。
师:你能用等式表示下面天平中的等量关系吗?生1:2x=150生2:3x+10=100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生1:都含有未知数x。
生2:都是等式。
师:像20+x=70、2x=150、3x+10=1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接着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写一些方程。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能用一些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为下面的学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熟悉基本的算术运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本章节学习方程的意义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等式,但对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可能还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多数学生可能首次接触方程,对于未知数的概念和方程的意义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应耐心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这一新概念。
c. 4(x - 2) = 12
d. 5(x + 3) - 2x = 23
(2)结合生活实际,编写至少两个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并将其抽象成方程求解。
2.选做题:
(1)尝试解下列方程组:
a. 2x + 3y = 12
b. x - 4y = 7
(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解法,并尝试运用到练习中。
1.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培养学生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性质和求解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不同类型的方程求解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应用与实践: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练习与拓展:布置不同难度的方程求解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一元多次方程。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方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意义》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意义》教材版本: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识别方程,并掌握方程的基本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方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
2. 方程的组成:方程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组成,左边是表达式1,右边是表达式2。
3. 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基本结构。
2. 教学难点:识别方程,找出方程的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等式,激发学生对方程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方程的意义,教师点评并总结。
(3)让学生举例说明方程,并找出方程的解。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2)让学生解下列方程,并检验解是否正确。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方程的意义和求解方法。
5. 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和规范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为通用模板,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究新知环节补充和说明:在探究新知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并掌握方程的基本结构。
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一部分:引言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描述了数值之间的关系。
方程在实际生活和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引入方程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方程意义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应用。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在开始教学前,明确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将列出该教案的教学目标,并解释每个目标的意义和重要性。
1. 了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理解方程是由变量、常数和运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用来描述数值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使用代入法、消元法和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决方程,并培养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能力。
3. 理解方程的意义和应用。
了解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物理问题、工程问题和经济问题等,并能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进行求解。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步骤本节将介绍该教案中包含的教学内容和步骤。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解方程方法和方程应用等方面。
1. 基本概念介绍a. 引入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字母代表变量,符号表示运算等。
b. 讲解方程的形式和表示方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
c. 引导学生通过示例理解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重要性。
2. 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a. 介绍代入法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b. 讲解消元法解方程的原理和步骤,并通过示例演示。
c. 引导学生掌握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练习。
3. 方程应用a. 引入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距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问题。
b. 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进行求解。
c. 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提供适当的练习题。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该教案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1. 课堂互动:教师可以进行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方程概念和解方程方法的理解程度。
2. 作业任务:布置一些有关方程的作业题目,让学生练习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求解。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方程的起源与发展1.1 引言通过介绍古代数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提出问题:什么是方程?为什么我们需要方程?1.2 方程的定义与特征给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解释方程的特征:未知数、等号、已知数。
1.3 方程的历史发展介绍古代数学家如何解决方程问题,如中国的《九章算术》和古希腊的阿基米德。
引导学生理解方程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2.1 引言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如“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2.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法给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x + b = 0的方程。
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
2.3 应用举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3.1 引言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如“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求斜边”。
3.2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法给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x^2 + bx + c = 0的方程。
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配方法、求根公式。
3.3 应用举例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和一个点,求抛物线的方程”。
第四章:方程的解法与应用4.1 引言通过回顾前几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方程和应用方程。
4.2 方程的解法总结总结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强调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4.3 方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展示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已知身高和体重,求身体质量指数(BMI)”。
第五章: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5.1 引言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组,如“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求斜边和第三个角”。
5.2 方程组的解法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图解法。
强调解方程组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际问题,展示方程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已知两个物体的速度和时间,求它们的距离”。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的意义︳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意义︳西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意义 |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学习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方程的意义。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方程的概念,并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
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方程的定义,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方程的定义,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同学们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进行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以及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
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笔记本,准备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图片,这是一个关于小明和小华的故事。
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7个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3个苹果。
请问,他们各自剩下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5 3 = x7 3 = y3. 随堂练习:请大家根据这个例子,自己写一个方程。
假设小红有8个糖果,她吃掉了4个糖果,然后又得到了3个糖果。
请写出表示这个情景的方程。
4. 板书设计:我将在黑板上写下方程的定义,以及我们刚才例子中的方程。
这样,同学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方程的结构和意义。
5. 作业设计:请大家回家后,找一个实际问题,试着用方程来解决。
比如,假设你家有3个橘子,你吃掉了2个橘子,然后又买了一些橘子,你有5个橘子。
请写出一个表示这个情景的方程,并求解。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方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后,大家可以尝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运用方程来简化计算过程。
同时,也可以尝试阅读一些关于方程的拓展资料,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方程的魅力的。
加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一个关于小明和小华的故事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公开课: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执教人:姚明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楚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天平,让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
师概括总结得出天平的平衡这一特点。
师: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相等?出示一架天平的左边是有物体20克和30克,右边是50克师:用算式怎么表示?生:20+30=50引导总结得出这个一个等式。
二、合作学习(完成目标二)再出示天平左边是20克的物体和?克的物体,右边是100克的物体。
师:“?”表示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生:用字母表示。
师: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天平的平衡吗?引导得出:20+x=100 表示天平左右两边是的平衡.三、新授(完成目标三)出示天平,一边放一个空杯子,一边放100g的砝码,天平平衡,然后在杯子里装满水,水的重量不知道是多少。
在另一边加放砝码,砝码重量加至250g。
这时天平再次平衡。
师:水的重量我们不知道是多少克吗,生:不知道。
师: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水的重量呢?生:用字母来表示,师:你能不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天平左右平衡?引导得出:100+X=250像上面的“20+X=100,100+X=250”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今天给它起个新的名字,称为“方程”并板书课题: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练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①、35-χ=12 ( ) ④、0.49÷χ=7 ( )②、Y+24 ( ) ⑤、35+65=100 ( )③、5 χ+32=47 ( ) ⑥、χ-14>72 ( ) ⑦、28<16+14 ( ) ⑧、6(a+2)=42 ( ) 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请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四、练习《做一做》(完成目标四)五、总结归纳(完成目标五)课件出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 这句话对吗?•引导概括得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六:作业布置课本练习十四66页:第1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意义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意义︳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
2. 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列方程的能力,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2. 方程的解3.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4.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定义,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等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等式表示两个量相等,那么有没有一种数学式子,可以直接表示两个量相等呢?从而引出方程的概念。
2. 探究方程的意义(1)让学生观察一些等式,如3 5=8,4x 6=26等,让学生发现这些等式的共同点:左边和右边都有未知数。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等式可以表示两个量相等呢?从而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
3. 学习方程的解(1)让学生观察一些方程,如2x 3=9,5x-7=18等,让学生发现这些方程都有一个特定的解。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方程的解呢?从而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4. 探讨方程与等式的关系(1)让学生观察一些等式和方程,让学生发现等式和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引导学生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从而让学生理解方程是等式的一种特殊形式。
5.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0元钱,买了一个本子花了3元,还剩多少钱?让学生用方程解决这些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呢?从而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6. 总结和拓展(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等。
(2)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本节课所学的方程,还有哪些方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意义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意义 | 西师大版教案目标:1. 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识别方程;2. 学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3.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方程的意义;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方程意义的理解;2. 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等式的性质,如两边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 提问:如果我们在等式中加入未知数,会发生什么?二、探究方程的意义(10分钟)1. 通过课件展示方程的例子,如2x 3 = 7,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引导学生发现,方程是由等式和未知数组成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如x、y等。
3. 解释方程的意义:方程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关系,其中包含未知数,我们需要找到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10分钟)1. 以2x 3 = 7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未知数x。
2. 讲解解方程的步骤:a. 将方程简化,将已知数移到等式的一边,未知数移到另一边。
b. 对未知数进行运算,求出其值。
3. 示范解方程的过程,并强调等式两边要保持平衡。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解一元一次方程。
2.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2. 提问: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可以举例说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练习,使学生理解了方程的意义,并学会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补充和说明:解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
2.学生:左边一个鸡蛋加上一个砝码的总重量,右边表示一个砝码的重量。左边的物体的质量加起来等于右边的物体的质量,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学会用等式来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3.出示例2的两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1.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哪些收获?
3.有哪些是应该注意的?
4.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懂?
方程的意义
50+60=110
X+60=150
X+X=500
像X+50=250,X+X=300这样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叫做方程
学生观察天平写出式子:
X+50<200
X+X=200
学生:和例1相比,例2中的式子都含有未知数“X”。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写出式子。
让学生对比例1和例2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方程。
概念: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注意: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未必是方程。方程只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六、教学评价设计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天平。
学生:是天平图,从图中可知两边一样重,我想到了两边可用等式来表示。
通过天平的平衡让学生联想到等式,从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深对等式的理解。
2.引导
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左边和右边分别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解决措施: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探究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四、总结
依据的理论
数学广角作为实验教材的一个新增部分,以数学思想这条主线为明线,最大特点是引导学生的探索,抓住关键揭示方法。研究预设教师会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如排列组合中的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数字编码的结构和含义、抽屈原理等;学生接受数学思想的有效性,如化繁为简、列举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法、假设法等方法,渗透和广泛应用符号思想、模型思想、极限思想、统计思想、类比思想。拟创新运筹思想、集合思想、归纳思想,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3、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4、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四: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即字母),这就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学校中和镇勐蚌完小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教师郭大奖
章名称
第五单元课题: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学习了用字母来表示数以后来学习的,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方程的意义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同时掌握了加减乘除的意义来学习。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什么是方程
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体验。
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
小结什么是方程
让学生熟记定义
教学过程(含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预设)
一、导入新课:
1、在下面的算式的○里填上“>”、“<”或“=”。
3×6○197○1.8+5.22.5÷5○2×0.25
24+11○11+243.9—3○4÷515×8+2○120+2
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五、作业:练习十一第1题。
板
书
设
计
方程的意义
50+50=100 等式
1只空杯子=100克 100+X>200 100+X<300100+X=25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小结:像7=1.8+5.2,2.5÷5=2×0.25,24+11=11+24,15×8+2=120+2这样的式子都叫做等式。你还能举出哪些等式的例子?
2、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教学目标
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体验。
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
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程序,作为课堂导入。
结合解题思路和方法,演示计算过程。
方程的意义
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体验。
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
结合解题思路和方法,演示计算过程。
结合解题思路和方法,演示计算过程。
8、摆一个正方形用()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用()根小棒,摆……
摆a个正方形用()根小棒。
如果这样摆,摆a个正方形用()根小棒
9、自己写几个方程,会判断什么是方程。
教
学
反
思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习掌握方程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解决措施: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理解题意,发现规律。
比B多3.7的数()18个A的和()
X除以20的商()A减去C的差的7.1倍。
比X的5倍多11.2的数()
4、2004年亚洲人口约39亿,比欧洲人口总数的5倍还多4亿,欧洲人口大约有多少?
5、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共获32枚金牌,比1998年汉城奥运会的7倍少3枚,1998年中国队共获得多少枚金牌?
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有两大要素:①必须是等式;②必须含有未知数。
考点追踪和典型例题
1、苹果重X千克,西瓜的重量是苹果的4倍,那么4X表示(),X+4X表示()。
2、乙数比甲数少B,甲数是X,乙数是(),如果乙数是X,甲数是()。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