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高考假期作业(二)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新生物理假期作业 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新生物理假期作业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278529e3143323868933d.png)
1、文科本一上线率位列全省第一2、本一上线3663人,全省第二3、600分以上1768人,全省第二4、文科综合平均分位列全省第一5、李晓峰同学全市文科数学唯一满分150分,获全省单科状元6、陈怡宁同学语文144分,位列全市文科考生第一名物理暑假作业安排:作业要求:1、二卷要用作业本书写,2、学生自己对答案订正,并用红笔标出错误位置,3、每天作业后有改错,4、返校后级部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成功不是凭梦想和希望,而是凭努力和实践。
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新生假期作业1组题人:刘新梅审核人:高明静经过海浪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一、选择题:(每题5分)1.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A.汽车的后窗上贴有“保持车距” B.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D.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2.学习物理需要特别细心,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你认为下列等量关系正确的是()A.1kg=9.8NB.1kg/m3=1g/cm3C.1km/h=3.6m/sD.1kW·h=3.6×106J3.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作业要求:每套习题独立认真完成,每套45分钟空间不够的,在卷子背面写,做完之后核对答案A.学校里升旗杆的顶端所安装的滑轮是定滑轮B.矿泉水瓶盖周围的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用瓶盖起子开啤酒瓶盖,是为了省距离D.饮料吸管的一端剪成斜的,是为了增大压力4.体育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B.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C. 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D. 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5.如图3所示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A.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B.竹筷对米的摩擦力C.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D.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6.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之二理科2高考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之二理科2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150212980c22590102029d5b.png)
F N F N F N F NBA F f F f F fF fG G G G(A)(B)(C)(D)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牛顿运动定律1.(2012上海卷).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
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2.(2012全国理综).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
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袋,在纸袋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没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
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
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1ma关系图线。
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1a与m处应成_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
a可用s1、s3和Δt表示为a=__________。
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__________mm,s3=__________。
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_m/s2。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2 静电场限训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2 静电场限训](https://img.taocdn.com/s3/m/a0bb69c5f5335a8103d22032.png)
7.7假期作业静电场限训1.如图所示,实线为三个电荷量相同的带正电的点电荷Q1、Q2、Q3的电场线分布,虚线为某试探电荷从a点运动到b 点的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的电场强度大B.该试探电荷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负功C.该试探电荷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D.该试探电荷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加后减少2.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3.如图所示为粗细均匀、半径为R的绝缘圆形线框,O为圆心,线框上均匀地分布着正电荷。
现在线框M、N处分别取下足够短的带电量为q的一小段,将其分别沿MP、NQ连线移动R的距离到P、Q处,其中OQ⊥OP,若线框的其他部分的带电量与电荷分布保持不变,静电力常量为k,则此时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2kqR2B.√2kq4R2C.3√2kq4R2D.√2kq2R24.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粒子先后通过这条轨迹上的P、Q两点,对同一粒子,据此可知( )A.三个等势线中,a的电势最高B.粒子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C.粒子通过P点时的电场力比通过Q点时大D.粒子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5.如图所示,长为L=0.5m、倾角为θ=37°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3m/s恰能沿斜面匀速上滑,g=10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mg/5qB.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C.若电场强度大小加倍,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D.若电场强度大小减半,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初速度v0的一半6.如图所示为某电场中x轴上电势φ随x变化的图象,一个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在x=0处由静止释放沿x轴正向运动,且以一定的速度通过x=x2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和x2处的电场强度均为零B.x1和x2之间的场强方向不变C.粒子从x=0到x=x2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粒子从x=0到x=x2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7.如图所示电路中,A、B是构成平行板电容器的两金属极板,P为其中的一个定点。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下学期物理假期作业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下学期物理假期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5ce4349f524ccbff02184c0.png)
高中物理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40 分)1. 质量为m 的子弹从的石块也从同一高度同时以10 m高处以 800 m/s 的水平速度射出枪口,质量为10 m/ s的水平速度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M( M> m)()A. 子弹和石块同时落地B. 子弹比石块迟落地C. 子弹的最大水平位移比石块大D. 子弹落地速率比石块大2.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的向心力的大小必然A. 与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B. 与圆周的半径成反比() C. 与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D.与线速度和角速度的乘积成正比3. 两个完整同样的木块 A、 B,放在不圆滑的旋转平台上, A离转轴为如下图 . 当旋转平台转动时, A、 B随旋转平台一起转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r ,B离转轴为(2r,)A.A遇到的静摩擦力大B.B遇到的静摩擦力大C.若渐渐增大转速,则 A比B先滑动D.若渐渐增大转速,则 B比A先滑动4.两个质量不一样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绳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下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同样B.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同样C.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同样D.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快度大小同样5.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3 m / 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 30 m的河,河水流速为 4 m / s,则()A. 这只船不行能渡过这条河B. 这只船过河时间不行能小于10 sC. 这只船不行能沿垂直于河岸方向过河D. 这只船能够渡过这条河,并且所需时间能够小到 6 s AA′6. 一起学做平抛运动实验,只在纸上记下了重垂线y 的方向和如图h所示的曲线,而忘掉记下斜槽尾端的地点,在他记下的曲线上取 A、B两点,B′B用刻度尺分别量出 A、 B两点到 y轴的距离 AA′ = x l, BB′= x2,以及 A、B y之间的竖直高度 h,进而可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0为 ()(x2 x1 )g( x2x2)x x2g x2x1gA. B.21 C.1 D.2h2h22h22h7.质量为 m 的小球沿半径为 R 的圆滑圆形轨道内壁做圆周运动,若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如下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球经过轨道最高点的速率能够为零B.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能够为零C.小球在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不行能小于重力D. 小球经过轨道最高点的速率不行能小于gR8.两个完整同样的木块 A、B叠放在一起后放在不圆滑的旋转平台上,如下图,若木块 A、B随平台绕平台的竖直对称轴旋转,则木块B在水平方向上遇到的力有()A. 平台对 B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B. 木块 A和平台对 B的摩擦力,方向都指向圆心A BC. 木块 A与平台对 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ωD.木块 A对 B的摩擦力背叛圆心,平台对 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9.如下图,长为 L 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 m 的小球,另一端有固定转轴 O.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P 为圆周轨道的最高点.若小球经过圆周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92gL,则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小球不可以抵达 P 点B.小球抵达P 点时的速度小于gLC.小球能抵达P 点,且在P 点遇到轻杆向上的弹力D.小球能抵达P 点,且在P 点遇到轻杆向下的弹力10.质量为 m 的小球由轻绳 a 和 b 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 A 点和 C 点,如下图,当轻杆绕轴 BC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 a 在竖直方向,绳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地点时,绳 b 被烧断的同时杆子停止转动,则()bA .小球仍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绳被烧断瞬时, a 绳中张力忽然增大C.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摇动D.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可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二、实验题(16分)11.某同学采纳半径R= 25 cm 的 1/4 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实验,其部分实验装置表示图如图甲所示.实验中,经过调整使出口尾端 B 的切线水平后,让小球从圆弧顶端的 A 点由静止开释.图乙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照片中的每个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代表的实质长度为 4.85 cm.已知闪光频次是10 Hz. 则依据上述的信息可知(1) 小球抵达轨道最低点 B 时的速度大小v B= ________ m/s,小球在 D 点时的竖直速度大小 v Dy= ________ m/s ,当地的重力加快度g=________ m/s 2;(2)小球在圆弧槽轨道上能否遇到了摩擦力: ________(填“遇到”、“未遇到”或“条件不足,没法确立” ).三、计算题:( 44 分)12.周半径为用细绳拴一物体,使它在距水平川面高1 .6 m 处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 1 m,绳在某一时辰忽然断裂,物体沿水平方向飞出,落地址到做圆周运动的圆心的水平距离为3m,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和向心加快度的大小?( g取10 m / s2)13.某实验中学的学习小组在进行科学探测时,一位同学利用绳索顺利超越了一道山涧,他先用绳索做了一个单摆 (秋千 ),经过摇动,使自己获取足够速度后再平抛到山涧对面,如图所示,若他的质量是 M,所用绳长为 L ,在摆到最低点 B 处时的速度为 v,离地高度为 h,当地重力加快度为 g,则:(1)他用的绳索能蒙受的最大拉力不小于多少?(2)这道山涧的宽度不超出多大?14. 如下图,一个质量为m=0.6 kg 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v0从图中 P 点水平抛出,恰巧从圆滑圆弧 ABC 的 A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不计空气阻力,进入时无机械能损失).已知圆弧半径 R= 0.3 m,图中θ= 60°,小球抵达A 点时的速度 v= 4 m/s,取 g= 10 m/s2 .试求:(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0;(2)判断小球可否经过圆弧最高点 C;若能,求出小球抵达圆弧轨道最高点 C 时对轨道的压力 F N.。
(完整)高一物理必修二复习检测+答案
![(完整)高一物理必修二复习检测+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45420e84868762caaed5c6.png)
物理假期作业(必修二)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8单选,9-10多选,)1.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 .物体只要做曲线运动, 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C .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 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D .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不为零, 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2.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
a 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3m , 用手托住,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
从静止开始释放b 后,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 .hB .l .5 hC .2 hD .2.5 h3.有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A .B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用细线连着,之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弹簧.当烧断细线,在弹簧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 )A .弹簧对两个物体所做的功大小相等B .弹簧和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任何时刻两个物体加速度的大小都相等D .任何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的大小都相等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系在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O 点,绳长为L ,将小球拉至A 点,使绳水平且刚好拉直,然后由静止释放,空气阻力不计,当轻绳摆过θ角时,小球的速率为( ) A .θsin 2glB .θcos 2glC .gl 2D .)cos 1(2θ-gl5.如图,一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
在此过程中( )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重力对小球不做功C .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D .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6.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 =0时其速度为1 m/s 。
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 ,力F 和滑块的速度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下左图和右图所示。
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 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123W W W 、、,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123W W W ==B .123W W W <<C .132W W W <<D .123W W W =<7.一物体由高H 处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选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当物体的动能等于势能时,物体下落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gH B .g H 2 C .g H2 D .gH 21 8.如右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曲面两端A .B ,离水平面高度分别是h 1和h 2,小滑块从A 端由静止滑下,经B 端飞出曲面落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暑期物理作业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暑期物理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2ef1cf21524de518964b7dea.png)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全对得4分,部分对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共48分。
)1.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A.牛顿B.伽利略C.胡克D.卡文迪许4、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2所示。
则在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5、 宇航员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中会处于完全失重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航员仍受重力的作用B.宇航员受力平衡C.宇航员受的重力正好充当向心力D.宇航员不受任何作用力 6.某星球质量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在该星球表面从某一高度以10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原地需要的时间为(g 地=10 m/s 2)( )A .1sB .91sC .181s D .361s7.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增大,关于物体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在赤道地面上的万有引力不变B 放在两极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不变C 放在赤道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减小D 放在两极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增加设想把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地球的中心,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是( )A.零B.无穷大C.2GMm R D.无法确定9.对于质量m1和质量为m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122m m F G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1和m2所受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无穷大C.当有第三个物体m 3放入之间时,m 1和m 2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D.所受的引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12.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各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A.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B.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角速度C.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向心加速度D.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12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寒假作业(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寒假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ce4e9e8b5ef7ba0d4b733b44.png)
将上式代入数据并展开整理得:
解得:t1=4s,t2=8s
t1、t2、都有意义,t1=4s时,甲车追上乙车;t2=8s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
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为:
=125m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为:
=245m。
A.匀加速运动,v1>v2B.匀减速运动,v1<v2
C.匀加速运动,v1<v2D.匀减速运动,v1>v2
4.自由下落的质点,第n秒内位移与前n-1秒内位移之比为( )
A. B. C. D.
5.在拍球时,球的离手点到地面的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可以判断球落地所需的时间为( )
A.一定等于 B.一定小于
,解得:v0= 。
8.【答案】4 1 0.75
【解析】由图2可知,0、1两记数点间的距离为s1,设1、2两记数点间的距离为s2,2、3两记数点间的距离为s3,则有s2=9-s1,s3=(15-9)cm=6cm。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应有△s=s3-s2=s2-s1=6-(9-s1)=(9-s1)-s1,解得:s1=4cm。因相邻两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所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因为△s=aT2=1×10-2m,解得:a=1m/s2。物体经第2个记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2= =0.55m/s,物体经第4个记数点的瞬时速度v4=v2+a·2T=0.75m/s。9【解析】甲车运动6s的位移为:
8.在做《探究小车的速度岁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2所示。设0点为记数点的起点,相邻两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则第一个记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s1=_______cm,物体的加速度a=m/s2,物体经第4个记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m/s。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2 (2)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2 (2)](https://img.taocdn.com/s3/m/4c72ee5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8.png)
2022-2023学年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 建立物理模型时,需要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跳水运动员全红婵的翻转动作时,可将其看作质点B. “香蕉球”是足球在空中旋转、整体运动径迹为类似香蕉型弧线的一种运动,在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C. 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成质点D. 列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研究它的传动机构及车轮的运动,可以将列车整体视为一个质点2. 如图所示,底端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杆,其顶端被一根细线用手拉住,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水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杆对细线的弹力方向为水平向右B. 细线对杆的弹力方向垂直杆向左C. 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是由杆的形变产生的D. 地面受到杆的弹力沿杆向左下方3. 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0∼2s为第Ⅰ段,第2∼4s为第Ⅱ段,第4∼5s为第Ⅲ段,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平均速度相等B. 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C. 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D. 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4. 某同学骑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向前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 m、3m、4m。
下列关于此4秒内的运动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一定做加速度变化的变速直线运动5.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为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条图线。
下列对甲、乙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0∼t 0时间内甲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 0∼t 0时间内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 0∼t 0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始终小于乙的加速度D. t 0时刻两车相遇6. 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s 内由0增加到100m/s ;如图乙所示,汽车以72km/ℎ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s 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0s 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m/sB. 2.5s 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20m/sC. 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速度变化快D.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7. 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 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8.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6t +3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初速度为6m/sB. 3s 末的速度为24m/sC.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12m/s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3m/s9. 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C. 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0时,ΔxΔ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10. 如图所示为在研究汽车速度变化时所画出的示意图,若汽车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Δt之后速度变为v2,在图中以原来的速度v的箭头端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v的箭头端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的箭头,用它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汽车正在做加速运动,图乙中的汽车正在做减速运动B. 用速度的变化量Δv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可以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C. 速度较小的汽车其加速度也较小,速度较大的汽车,其加速度也较大D. 汽车加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汽车减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11.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1:2,则( )A.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B. 落地速度之比是1:1C. 落地速度之比是1:√2D. 下落时间之比是1:√212. 利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常用的一种数学物理方法,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x、v、a、t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图可求出甲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B. 由图可求出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C. 由图可求出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D. 由图可求出丁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3m/s13.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司机闯红灯要扣6分,并处罚金200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暑假作业(二).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暑假作业(二).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e4cb997172ded630a1cb602.pn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1.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①连接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②将质量为200 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 g、30 g、50 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④释放小车,打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 cm。
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 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________J。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
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人站在离地面h=10 m高处的平面以水平速度v0=5 m/s抛出一个质量m=1 kg的小球。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求:(1)人对球做了多少功?(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多大?3.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着大小为 v =4m/s 的速度水平匀速运动。
一质量m=1kg 的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到皮带A 处,物块与皮带间的滑动动摩擦因数μ=0.2,A 、B 之间距离s=6m 。
求物块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了多少功(g=10m/s 2)4.如图所示,一根原长L =0.1m 的轻弹簧,一端挂质量m =0.5kg 的小球,以另一端为圆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下学期物理假期作业(2).docx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下学期物理假期作业(2).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47a79475727a5e9856a61ab.pn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至少有45一个选项正确,全对得5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少选得3分)答案填写在后面的表格里1.关于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不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B.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C.一个物体能量增加了,必然伴随着别的物体能量减少D.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证明了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2.关于汽车在水平路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启动后以规定功率行驶.在速率未达到最大以前.加速度是在不断增大的B、汽车启动后以额定功率行驶.在速率未达到最大以前,牵引力是在不断减小的C、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要减小速度,可减小牵引功率行驶D、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再减小牵引力,速率一定减小3.质量为m的物块,在长为L、倾角为α的斜面上恰好能匀速下滑,若推动物体从斜面底端以速度v匀速移动到顶端,则在整个过程中()A.推力做的功是αsinmgl 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αsinmglC.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是αsinmgl D.机械能保持2/2mv不变4. 如图,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P和Q.P球挂在一根长为L的细细上,Q球挂在橡皮绳上,现把两球拉到水平位置,并使橡皮绳刚好保持原长,当两球能过最低点时.橡皮绳的长度恰好也为L,则()A、重力对两球做的功相同B、在最低点P球速度大于Q球C、在最低点 P球速度小于 O球D 、最低点P 、Q 两球速度相等5.用80N 水平力沿水平地面推石块前进10m ,阻碍运动的摩擦力是60N ,则该过程中转化为石块和地面系统的内能及转化为石块的动能分别为 ( ) A .200J ,600J B .200J ,800J C .600J ,200J D .600J ,800J6、地球的半径为R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一颗离地面高度为R 有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 ①卫星加速度的大小为2g②卫星运转的角速度为R g 241③卫星运转的线速度为gR 241 ④卫星运转的周期为gR24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②④7、如图所示,卫星A 、B 、C 在相隔不远的不同轨道上,以地球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同,若在某个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当卫星A 转过一个周期时,下列关于三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颗卫星的位置仍在一条直线上B. 卫星A 的位置超前于B ,卫星C 的位置滞后于BC. 卫星A 的位置滞后于B ,卫星C 的位置超前于B D 卫星A 的位置滞后于B 和C8、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同步,因此同步卫星的高度和线速度大小是一定的②地球同步卫星的地球的角速度虽被确定,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加,速度增大,高度降低,速度减小③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相对地面静止不动 ④以上均不正确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②④9、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②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③卫星在轨道1上的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 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④卫星在轨道2上的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 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②④10.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运动,卫星在近地点处的动能1K E 、重力势能1P E 和机械能1E 与远地点处动能2K E 、重力势能2P E 、机械能2E 的关系是 ( ) A .21K K E E >,21P P E E >,21E E > B .21K K E E >,21P P E E <,21E E = C .21K K E E <,21P P E E >,21E E =D .因卫星所受重力是变力,故无法比较第Ⅱ卷(共50分)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答案填在II 卷对应的地方) 1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选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_______________(2)如图2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0.1 s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该纸带是 采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3)如图3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根据该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图3①.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填A、B、C、D或E)点读数________.②.若重锤质量m=2.00×10-1kg,重力加速度g=9.80 m/s2,由图中给出的数据,可得出从O点到打下D点,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____ J,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_ J(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第Ⅱ卷(共50分)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1.(1)、。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_2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_2](https://img.taocdn.com/s3/m/6eb437edb84ae45c3a358c23.png)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1如图所示,将质量m=2kg 的一块石头从离地面H=2m 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并陷入泥中h=5cm 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
2一人坐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m 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时速度为10m /s.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60kg ,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多少(g 取10m /s 2).3质量m=10kg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在水平推力F 1=40N 的作用下移动距离s 1=5m ,然后再给物体加上与F 1反向、大小为F 2=10N 的水平阻力,物体继续向前移动s 2=4m ,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多大?4质量M =1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E k位移4m 时,拉力F 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m 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S 的图线如图所示。
求:(1)物体的初速度多大?(2)物体和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多大? (3) 拉力F 的大小?5一辆汽车质量为m ,从静止开始起动,沿水平面前进了距离s 后,就达到了最大行驶速度m ax v .设汽车的牵引力功率保持不变,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 倍,求:(1)汽车的牵引功率.(2)汽车从静止到开始匀速运动所需的时间.6一辆汽车的质量为5×103㎏,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经过40S ,前进400m 速度达到最大值,如果汽车受的阻力始终为车重的0.05倍,问车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取g=10m/s ²)7一质量M =0.5kg 的物体,以v m s 04=/的初速度沿水平桌面上滑过S =0.7m 的路程后落到地面,已知桌面高h=0.8m ,着地点距桌沿的水平距离S m 112=.,求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是多少?8如图所示,半径R =1m 的1/4圆弧导轨与水平面相接,从圆弧导轨顶端A ,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20g 的小木块,测得其滑至底端B 时速度V B =3m /s ,以后沿水平导轨滑行BC =3m 而停止. 求:(1)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BC 段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h H9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停止处与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认为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10如图所示,物体自倾角为θ、长为L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到斜面底端时与固定挡板发生碰撞,设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碰后物体又沿斜面上升,若到最后停止时,物体总共滑过的路程为s,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2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2)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2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2)](https://img.taocdn.com/s3/m/bd5a580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5.png)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2021--2021高一年物理暑假作业〔2〕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由于斜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2.关于力,速度,加速度,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一增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为零C.如果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不为零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也一相同3.用手将一个水桶竖直上加速..提起时,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手提桶的大力于桶所受的重力B.手提桶的力于桶所受的重力C.手提桶的力大于桶拉手的力D.手提桶的力于桶拉手的力4.冰面对溜冰运发动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运发动重力的k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的圆周滑行的运发动,其平安速度的最大值是〔〕A.gRk B.kgR C.kgR2D.kgR/5.假设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限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那么〔〕A.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根据公式rvmF2=,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1C.根据公式2rMmGF=,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41D.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2 6.关闭发动机后,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s=20t-2t2(s的单位是m,t 的单位是s)那么它停下来所花的时间是:〔〕A.s B.5s C.10s D.20s7.如下图,小船以大小为v1、方向与上游河岸成θ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处过河,经过t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暑假作业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暑假作业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eae3e9d284ac850ad0242a0.pn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答案:暑假作业(一)1.(1)1.85 ,1.68 (2)该同学做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开关。
2.(1)W G =W F =0 (2)80000J (3)-9000J (4)71000J3.v B =)(211122R F R F - 4.K5.kH 6.(1)1.3×1012m/s 2(2)1.2×108m/s7.(1)5mg (2)21-mgd 8.(1)5m/s (2)2s暑假作业(二)1.(1)0.196, 0.100(2)①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钩码质量 ②没有平衡摩擦力 ③操作错误:先放小车后开电源2.(1)12.5 J (2)15 m/s3.8J4.10rad/s5.(1)4 m/s (2)12 J (3)8 m/s6.(1)10N (2)s m /292 (3)4m7.(1)3.6×103N (2)806m8.(1)r =32224πT gR (2)M 月 =2v 0r 2/Gt 暑假作业(三)1.(1)A 、BC (2)飞船环绕行星的周期T、弹簧秤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时,弹簧的示数F(3)m 4FT 22π 、3443m 16G T F π2.h km /1043.(1)20m/s (2)40m/s (3)60m (4)23.09m4.(1)20m/s (2)60000W (3)5.3s5.pm M kLg t g m M k P v m )2()2()()1(1+=+= 6.(1)F 1=0 (2) F 2=12μmg 7.(1)v B =gL 21 (2)v 0=gL 27 (3)W =mgL 411 8.322)(4h R g T R +π 暑假作业(四)1. (1)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2)弹射器必须保持水平(3)弹丸下降高度y 和水平射程x(4)在不改变高度y 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水平射程x ,得出平均水平射程2.(1)kmgv (2)vL kg v +2 3.20 4.2324GT L π 5.(1)222.2N (2)4∶9 (3)3.375m (4)2∶36.4个,0.12m7.(1)h = 0.075 m (2)v =L grh =15.2m/s (3)增大内外轨高度差h 或增大转弯半径r 8.(1)2.7×10-3m/s 2 (2)2.7×10-3m/s 2(3)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力暑假作业(五)1.(1)k =0.03 (2)a =0.2m/s 22.(1)gR 3 (2)R 27 3.2∶54. θθ22sin 21)1cos 1(mv mgH +-5.50 J ,32 J 6.(1)34m/s (2)38m/s7.5 2 m/s ,5π6 m 8.不考虑火星自转时,E =)21(r R mgR -,考虑火星自转时,E ′=2221)21(ωmR r R mgR --。
高一下学期必修2物理假期作业-
![高一下学期必修2物理假期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1fb5ecc0c22590103029d0e.png)
第一章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在某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曲线运动的性质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一定存在加速度。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或加速度)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上。
(1)如果这个合外力是大小和方向都恒定的,物体就做运动,如平抛运动。
(2)如果这个合外力是大小恒定的,方向始终与速度垂直,物体就做运动。
(3)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
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锐角(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速率将。
二.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1.分运动与合运动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产生的效果跟另外两个运动产生的效果相同,我们就把物体的实际运动叫做这两个运动的合运动,这两个运动(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运动)叫做这一实际运动的分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特征(1)等时性:(2)等效性:(3)独立性: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已知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
遵循定则。
运动的合成是唯一的。
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分解不唯一。
运算法则:(1)运动的叠加原理:一个运动可以看成由几个各自独立进行的运动叠加而成,这就是运动的叠加原理。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它们都遵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则。
(3)特殊情况:在一条直线上时方向相同就相加,方向相反就相减(取正方向)。
2.几种常见运动的分解(1)初速度不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看成同一直线上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可看成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竖直下抛运动,可看成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4)平抛运动,可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高2022级第二期物理假期作业
![高2022级第二期物理假期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5894ff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f.png)
高2022级第二学期物理假期巩固作业(1)1.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 ,为使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到F 4,应把此物体置于距地面的高度为(R 指地球半径)()A.RB.2RC.4RD.8R2.关于互成角度(不为0和180°)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直线运动B.一定是曲线运动C.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对3.如图所示,一圆盘可绕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一块橡皮,橡皮块随圆盘一起转动(俯视为逆时针).某段时间内圆盘转速不断增大,但橡皮块仍相对圆盘静止,在这段时间内,关于橡皮块所受合力F 的方向的四种示意图(俯视图)中,正确的是()4.木块静止挂在绳子下端,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再与木块一起共同摆到一定高度,如图所示,从子弹开始入射到共同上摆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的机械能守恒B.木块的机械能守恒C.子弹和木块的总机械能守恒D.以上说法都不对5.如图所示,我某集团军在一次空地联合军事演习中,离地面H 高处的飞机以水平对地速度v 1发射一颗炸弹轰炸地面目标P ,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初速度v 2竖直向上发射一颗炮弹拦截(炮弹运动过程看作竖直上抛),设此时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x ,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 1、v 2的关系应满足()A.v 1=H x v 2B.v 1=v 2x HC.v 1=x Hv 2 D.v 1=v 26.(多选)竖直平面内有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如图所示,A 、M 、B 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 、D 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 、B 处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C 、D 时,两球的角速度相等B.通过C 、D 时,两球的机械能相等C.通过C 、D 时,两球对轨道的压力相等D.通过C 、D 时,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7.(多选)如图6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由底端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其加速度大小为g ,在这个过程中有关该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B.动能损失了2mghC.动能损失了12mghD.机械能损失了12mgh8.(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的计数点.则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时(重物质量为m kg)(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是________J.(小数点后均保留两位)(2)根据计算的数据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9.(8分)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从同样高度处自由下落,频闪照相仪拍到了B球下落过程的四个位置和A球的第1、2、4个位置,如图所示.已知背景的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为2.4cm,频闪照相仪的闪光频率为10Hz.(1)请在图中标出A球的第3个位置;(2)利用这张照片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3)A球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4)A球经过第2个位置的速度大小为m/s.10.(14分)如图11所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与水平轨道AB相连接,AB的长度为s.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向B运动,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到B点时撤去力F,小滑块沿圆轨道运动到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2)恒力F的大小.(3)小滑块从C点飞出后,落地点到C点的距离1234567高2022级第二学期物理假期巩固作业(2)1.质量为m 的小木块从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碗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那么木块在最低点受到的摩擦力为()A.μmgB.μmv 2RC.μm (g +v 2R) D.02.我国于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 ,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b ,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b a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b aC.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从停泊轨道转移到地月转移轨道,卫星必须加速3.某运动员臂长为L ,将质量为m 的铅球推出,铅球出手时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则该运动员对铅球所做的功是()A.m gL +v 202B.mgL +12mv 20C.12mv 20 D.mgL +mv 204.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 =12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B.W >12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C.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5.(多选)美国的“大鸟”侦察卫星可以发现地面上边长仅为0.36m 的方形物体,它距离地面高度仅有16km,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卫星离地面越近,它的分辨率就越高,那么分辨率越高的卫星()A.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B.角速度一定越小C.周期一定越大D.线速度一定越大6.(多选)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 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B.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C.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大D.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7.(多选)如图5为湖边一倾角为30°的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水面与大坝的交点为O .一人站在A 点处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扔小石块,已知AO =40m,忽略人的身高,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 0>18m/s,则石块可以落入水中B.若v 0<20m/s,则石块不能落入水中C.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v 0越大,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D.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8.(6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滑轮摩擦阻力,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长木板倾斜放置,小车放在长木板上,长木板旁放置两个光电门A 和B ,砂桶通过滑轮与小车相连.b.调整长木板倾角,使得小车恰好能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匀速下滑,测得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c.某时刻剪断细绳,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d.测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A 的时间为Δt 1,通过光电门B 的时间为Δt 2,挡光片宽度为d ,小车质量为M ,两个光电门A 和B 之间的距离为L .e.依据以上数据探究动能定理.(1)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以下关于实验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时,先接通光电门,后剪断细绳B.实验时,小车加速运动的合外力为F =MgC.实验过程不需要测出斜面的倾角D.实验时,应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 远小于小车质量M(2)小车经过光电门A 、B 的瞬时速度为v A =________、v B =________.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成立,就验证了动能定理.9.(8分)如图是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简化轨道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 1的近地轨道Ⅰ上.在卫星经过A 点时点火实施变轨,进入远地点为B 的椭圆轨道Ⅱ上,最后在B 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Ⅲ.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T ,地球的半径为R ,求:(1)近地轨道Ⅰ上的速度大小;(2)远地点B 距地面的高度.123456710.(12分)在检测某种汽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3×103kg的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40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该汽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速度v,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F-1v图像(图线ABC为汽车由静止到达到最大速度的全过程,AB、BO均为直线).假设该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根据图线ABC:(1)求该汽车的额定功率;(2)该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35s达到最大速度40m/s,求其在BC段的位移.高2022级第二学期物理假期巩固作业(3)7.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高考假期作业(二)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越大的电容器,带电荷量也一定越多
B.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
C.两个电容器的带电荷量相等时,两板间电势差较大的电容器的电容较大
D.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的两极板始终和电源相连,若将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电
路中将出现的情况是( )
A.有电流流动,方向从a顺时针流向b
B.有电流流动,方向从b逆时针流向a
C.无电流流动
D.无法判断
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灵敏的静电
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做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结论的依据是( )
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
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D.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
4.如图所示,地面上某区域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的带负电的小球
以水平方向的初速度v0由O点射入该区域,刚好通过竖直平面中的P点,
已知连线OP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45°,则此带电小球通过P点时的动
能为()
.
mv02C.
mv02
5.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10﹣5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C.匀强电场的方向向右
D. B点电势为﹣20V
6.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斜面,斜面上有一带电金属块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属块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12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8.0J,重力做功24J,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块带负电荷B.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0J
C.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12J D.金属块的电势能减少4.0J
二、多项选择题:
7.下列关于电场强度表达式E=F/Q和E=kQ/r2的叙述,正确的是() A.E=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其中F表示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Q 是放入电场中检验电荷的电量,它适用于任何电场
B.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得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
C.E=kQ/r2是点电荷的场强计算公式,Q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的电量,它不适用于匀强电场
D.从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式分析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kQ1Q2/r2,式中kQ2/r2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而式中kQ1/r2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2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8.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B.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
到b点
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
b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9.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
B.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
C.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
D.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10.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以速度v0水平射入接入电路中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并沿直线打在屏上O点上,若仅将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平行上移一些后,让带电小球再次从原位置水平射入并能打在屏上,其它条件不变,两次相比较,则再次射入的带电小球()A.将打在O点的下方B.将打在O点的上方
C.穿过平行板电容器的时间将增加D.达到屏上动能将增加
11.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虚线1和2为等势线.a 、b 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电场中M 点沿等势线1的切线飞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在开始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以下说法不正确
是( )
A . a 的电场力较小,b 的电场力较大
B . a 的速度将减小,b 的速度将增大
C . 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
D . 两个粒子的电势能均减小、
三、计算题
12.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A 、B 、C 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把电荷量1010
2-⨯-=q C 的点电荷由A 点移动到B 点,电场力做功8108.4-⨯J ,再由B 点移到C 点电荷克服电场
力做功8108.4-⨯J ,取B 点的电势为零,求A 、C 两点的电势及场强的方向.
13.如图所示,在E=103
V/m 的水平向左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 连接,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R=0.4m ,一带正电荷q=10﹣4C 的小滑块质量为m=0.04kg ,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因数μ=0.2,
g 取10m/s 2,求:
(1)要小滑块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L ,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 点多远处释放?
(2)这样释放的滑块通过P 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P 为半圆轨道中点)
1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极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极板与水平面夹角为а.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由两极板的中央P点从静止开始沿与极板平行的直线运动到达Q点(P、Q两点为电容器的边缘,忽略边缘效应).求:(1)液滴的电荷量;(2)液滴到达Q点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