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园林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著名的园林之一,始建于明代,建于苏州市虎丘区,其园林建筑与景观极具特色,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从园林文化、景观设计、园林结构、文化意义等方面对拙政园进行分析。

一、园林文化苏州园林建筑具有浓厚的园林文化氛围,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

苏州园林利用自然山水,取得天人和谐之美,有“人工为自然,天地合一”的园林理念,将自己打造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拙政园创新了园林文化,既积极吸收华夏文化,又吸收异域文化,形成了“灵心所见”的园林特色。

二、景观设计拙政园的场景设计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其时空布局设计合理,空间利用充分有效。

整个园林包括了池塘、山水、假山、建筑、花岗石等元素的结构,以及清静、雅致的格调,构建起一派风雅之气。

拙政园园内的景观很有特色,花岗石路上雕刻着名人手迹,墙上也刻有许多文化名人墨迹,这样将追溯文化和历史的气氛完美地融入其中。

古典式建构、精美细致的雕花门、弧形山墙等,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拙政园还采用了互见互联的手法,形成连续流通的空间,在自然中自然寻址,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三、园林结构拙政园的景观布局以水为中心,园林结构构建了自然美与文化美的结合。

整个园林以池塘为骨架,把人工山水、花草、石块等构成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园内石牌坊、假山、亭阁、廊榭、楼阁等建筑也各具特色。

所有的建筑物都以重重叠叠的园区进行着自然的分隔,中间留出溪流或池塘等自然景观,形成自然的隔断与联系,方便游人欣赏风景。

拙政园的色彩构成也非常注重设计,园内花坛花事更是极具灵光,令游人呼之欲出。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古典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审美意趣。

四、文化意义拙政园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的观赏价值,更体现在其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思想。

拙政园融合了古典建筑、艺术和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和民族气质,同时也传递了社会重视诗词书画和文化艺术的价值观。

拙政园景区详细分析

拙政园景区详细分析

在船头,四面开敞明亮,满园
秀色,令人心爽。烈日酷暑,
此地却荷风阵阵,举目凉爽。

香洲船头上悬有文徵明写旳题 额,后人还专门为之题跋。

西
香洲

香洲顶层平面
小飞虹
小飞虹作为架空旳廊桥,既有 分割空间旳作用,又可使两侧空间 相互渗透,从而加强了空间旳层次 感。半通半隔,意境悠远。
自松风亭透过小飞虹看香洲,前者为近景,后者为远景。 自香洲透过小飞虹看松风亭,原来作为近景旳松风亭则变为远景。
园林旳骨髓—山石 园林旳五官—建筑
园林旳血脉—水系 园林旳毛发—花木
私家园林之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1523年明朝正 德年间,是中国一座著名旳园 林。拙政园是王献臣弃官回乡 后拓建而成,四百数年来拙政 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 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 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 政园为中国旳四大名园之一, 与北京颐和园,承德旳避暑山 庄,苏州旳留园齐名。作为苏 州园林中旳经典作品,被誉为 “中国园林之母”,也是全国 要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 化遗产。今拙政园辖地面积约 83.5亩,其中开放面积约73亩 。73亩开放面积中,仅38亩为 晚清建筑园林遗产。
透过枇杷园旳门洞看雪香云蔚婷
绣绮亭
荷花池
远香堂
绣绮亭三面开敞,北可 俯看大荷花池之沧浪,西可 远眺远香堂之红裳,南可近 望枇杷园之晚翠。亭柱有 “生平直且勤,处世和而厚” 之劝世联文,亭墙窗额复有 “晓丹晚翠”之匾,两侧还 有“露香红玉树,风绽紫蟠 桃”这么旳应景之对。
绣绮亭平面图 枇杷园
海棠春坞
荷风四面亭
见山楼
此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藕香榭”, 从西部可经过平坦旳廊桥进入底层,而上楼则要经过爬 山廊或假山石级。重檐卷棚,歇山顶,坡度平缓,粉墙 黛瓦,色彩淡雅,楼上旳明瓦窗,保持了古朴之风。上 层为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此楼高敞,可将中园美景尽收眼底。见山楼高 而不危,耸而平稳,与周围旳景物构成均衡旳图画。

对拙政园的评价

对拙政园的评价

对拙政园的评价
拙政园是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姑苏区,是中国园林的经典之作,也是苏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设计精妙,意境深远,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点,被誉为“东方园林之冠”。

拙政园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布局精妙。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计算机网络布局在水中,形成了完整的意境。

园内还有其他景点,如苏园、留园等,都是中国园林的经典之作。

2. 文化内涵丰富。

拙政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苏州园林的历史、传说、故事等。

游客可以在园内欣赏到许多精美的对联、诗句等。

3. 建筑风格独特。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为江南园林风格,园内有许多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总体来说,拙政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游客参观中国园林的首选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它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原名“沧浪亭”,后因得主溥仪的点化而得名“拙政园”。

这座园林占地约为5.2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的代表之一拙政园以其独特的小型园林设计风格和巧妙的水景演绎而闻名。

园林分为中部、东部和西部三个部分。

中部是最主要的景点,包括了白塔、景德楼、翠鸟楼等建筑。

东部的特色是漫步的长廊和见证历史的展览馆。

西部则以静谧的花园和复古的建筑为主。

拙政园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原则之一,即以水为中心。

整个园林布局围绕着人工湖展开,湖水被半抱园的布局环绕。

在湖的中央,有一座小岛,名为柏梁亭,是园林的最高点,也是游人欣赏湖景的最佳地点之一、湖水之外,还有许多小溪、小桥和人工山石,它们与植被和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景观。

除了水景,拙政园的建筑也是园林艺术的亮点之一、园林内建有多座楼阁、亭台和假山。

白塔是拙政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它是园林中最高、最精致的建筑之一,也是游人最喜欢的拍摄点之一、景德楼则是一座仿古建筑,它用红木和瓷砖来装饰,展示了传统的工艺美术。

翠鸟楼是一座古朴而美丽的木结构亭子,提供了俯瞰园林的绝佳视角。

拙政园的设计还融合了文化和艺术的元素。

整个园林中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草木和石头,它们通过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展示出丰富多样的美。

园林内也设有一些展览馆,展示了苏州古代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游人可以通过观看展览和听讲解,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总的来说,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小型园林设计风格和巧妙的水景演绎而闻名。

园林的核心是以水为中心,水景与建筑和植被相得益彰,形成了和谐的景观。

园林内还有多座精致的建筑和花卉、草木展示。

此外,园林内还设有展览馆,展示了苏州古代园林的历史和文化。

拙政园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欣赏和学习。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经典代表之一,被誉为“吴中四大名园”之一。

这座占地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的园林,以其独特的意境构成手法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苏州拙政园的意境构成手法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微缩意境的营造:苏州拙政园以其小巧玲珑、精致细腻的布局而著称。

整个园林被分成数个小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意境。

园林的最南端沐春堂,极富山水意境,湖泊和亭台相映成趣;而东部的寒山寺则营造出古刹深处的宁静祥和之感。

二、曲径通幽的手法:苏州拙政园以曲径通幽的手法来引导游客的视线和步伐,使游客能够逐步体验到不同的景致和意境。

从园林的南门进入,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可以依次欣赏到若干座精美的亭台和花园,如百川争流、琴韵悠扬的拙政亭、檐流瀑布等。

三、心境与自然的融合:苏州拙政园注重营造一种融合自然和心境的意境。

园林的布局和景观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核心思想——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园林的中间主体建筑岇山书院,被大片碧绿的池塘和花木环绕,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四、禅意与人文的交融:苏州拙政园在意境构成中融入了禅意和人文情感的元素。

园林中的一些景点和建筑物都有着深厚的禅意和文化内涵,如“琴台”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禅宗,而琴台亭上悬挂着“虚空藏菩萨”的匾额。

园内的花卉、石头和湖泊等自然元素也与中国的文人墨客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五、虚实结合的构思:苏州拙政园在意境构成中巧妙地融入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园林中的很多建筑物和景点都使用了虚实结合的设计,让游客的视线在虚实之间游移,增添了意境的变化和趣味性。

园林内有一条弯曲的水道,水面上摇曳着倒影,而周围的亭子和建筑物正好映入水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景观。

通过对苏州拙政园的意境构成手法的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其独特之处在于微缩意境的营造、曲径通幽的手法、心境与自然的融合、禅意与人文的交融以及虚实结合的构思等方面。

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动静结合、人文自然共融的意境,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拙政园是中国苏州地区的一座著名古典园林,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以其独特的造景手法而闻名,下面我将对拙政园的造景手法进行分析。

首先,拙政园注重景观布局的合理性。

整个园林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南部是主体花园,北部是次要花园。

主体花园采用了"人、山、水"相结合的布局,其中人是指建筑物、人工岛、廊下等,山是指人工山,水是指人工湖。

这种布局将人建造的景观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和变化的景观效果。

其次,拙政园运用透视手法营造景深。

拙政园采用了错落布局的花坛、石塔、石桥等元素,通过透视手法营造了景深感。

不同大小、高度的花坛、石塔和石桥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园林中,使得整个园林展示出层次感和景深感,给人以远近有序的视觉效果。

再次,拙政园注重景观的对称和平衡。

拙政园的建筑、花坛、峭岸等景观元素都采用了对称的布局。

例如,园林的主体建筑苕溪渔舟和石舫建筑对称,花坛、石桥的布局也是对称的。

这种对称的布局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追求平衡与和谐的审美理念。

最后,拙政园注重景观的变化和多样性。

拙政园中有各种各样的景观元素,如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荷塘月色等。

这些景观元素形式多样,布局巧妙。

园林中的每一处都有不同的景色和氛围,通过不同景观元素的变化和组合,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观变化多样,使人在游览中不断产生新鲜感和惊喜感。

综上所述,拙政园以其独特的造景手法成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景观布局合理,运用透视手法营造景深,注重景观的对称与平衡以及景观的变化和多样性。

这些手法使得拙政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与赞赏。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拙政园采用的构景手法有:亭台楼阁轩榭、以水构景、花木配置、假山池沼。

1、妙在得景:园林建筑布局不象宫殿、寺庙和一般住房那样呈轴线对称型式,而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环境,建筑位置要取最好的视线和观景点,以得体为原则。

2、重在曲折: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不同于一般封闭方正的布局形式,尽量避免对称,要求有曲折变化。

3、贵在自然:园林之美,贵在自然,自然者存真而已。

4、法在借景:城市园林要素表达出预想的境界,办法就在于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寻觅借景。

5、奇在隔景:园林要借景,也要隔景。

特别是市园。

经常出现一端要“借”,而另一端要“隔”的局面。

拙政园景区详细分析

拙政园景区详细分析
中区现有面积约为18 5亩, 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1/3,水 面有分有聚,是全园的纽带和灵 魂。
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构成富 于变化的风景,江南私家园林在 布局上,采取划景区和空间的办 法。层次为景区,主要依据水体、 路径、廊架和主体建筑来分割空 间,拙政园共分为5个景区。
中部与东部用一条复廊隔开, 透过每一个窗户看去有移步换景 的效果。
小沧浪
小沧浪位于拙政园西部;面积约占600平方米,约 占中部面积的1/20,曲折变化丰富,小沧浪水院在整 个境域组织中属于幽深屈曲,利用建筑和水景域的典 型,
小 沧 浪 平
面 图
拙政园造园艺术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 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 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 完全一样; 正是这种差异,逐 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 点,主要有: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 3%。
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 变幻曲折。由小飞虹 得真亭、志清意 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 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 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 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 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 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 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 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 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 得更加疏朗、开阔。
THE END
此处以荷花景观来喻意香草。
在中国古典园林众多的石舫中, 香洲底层平面
拙政园香洲大概称得上是造型
最为美观的一个。船头是台,
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是
阁,阁上起楼,线条柔和起伏,
比例大小得当。香洲位于水边,
正当东 西水流和南北向河道的
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依岸,

拙政园分析

拙政园分析



拙政园的山体景观分析
HI至H5五座山体为
土包石的山体形式,
山上种植了大量植 物,形成了富有野趣
的山林景观。
H6山体为石包土的
形式,山体自身成景
,点植的几株高大乔 木增加了山势,并作
为山上建筑的配景。
拙政园的山体景观分析
H7、 H8为叠石假山
,并在其周围点植高
大乔木;
H9为石包土的小丘,
点缀在庭院之中,塑 造了微地形,并结合
轴线的景观特色依次为:海棠春坞小院(观花)一绣绮轩(观水)——土石假山 (山景)——远香堂( 观水、观山)——倚玉轩(观水)一香洲(观水)——假山(山景)——玉兰堂(观花)
该轴线上的景观以远香堂为中心,东西两侧的观景要素相互呼应,并形成了序列性的景观。此 外,该轴线东起海棠春坞小院,以观海棠为主, 西止玉兰堂,以玉兰花开形成了小院的特色景观; 玉兰堂和海棠春坞同为观花的封闭型院落,并设置在轴线两端,景点从观景特色和空间结构方 面均彼此呼应、相互联系。
拙政园山体分析
一、平面布局分析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HI为雪香云蔚亭所
在的山体,是中园
的主峰,东西长约34 米南北宽约25米,
山体高4.5米,为全
园地势最高点。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待霜亭和绣绮轩所
在的山体为次峰。
H2为待霜亭所在的
山体,东西长约21
米,南北宽约19米, 山体高4.2米,与HI
隔水相依
轴线——中园
拙政园中部园林在布局中由"三纵三 横"六条轴线控制着园林的空间结构。 纵轴线:三条纵向轴线与园林南部 的住宅空间结构联系紧密。住宅建 筑巾,数进院落沿控制在南北向的建 筑轴线之中;园林中三条纵向轴线则 为南部建筑轴线的延伸、错位, 进而 对园林中的景点(点状空间)起到控制 作用。 横轴线:拙政园中部园区水体在园 林骨架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园区北 部和中部分别形成了两条横向的水 轴线,南部由主体建筑远香堂引出了 一条横向轴线。

拙政园元素设计分析报告

拙政园元素设计分析报告

拙政园元素设计分析报告一、引言拙政园是中国苏州城内一处古代私家园林,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其设计风格独特,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本报告将对拙政园的元素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建筑设计元素1. 建筑布局拙政园的建筑布局严格按照传统园林的规划原则进行设计,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

整个园林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和景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

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追求和谐、均衡的思想。

2. 园林建筑拙政园内的建筑大多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以木材、砖石等材料为主要构造,屋顶采用重檐翘角的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味。

建筑的装饰十分精美,常见的有雕花、彩绘等传统工艺,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观念。

3. 园林景观拙政园的景观包括湖泊、山石、花木等多种元素。

湖泊是整个园林的核心,以“配水主”和“配景”为原则,与周围的建筑、山石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水景画面。

山石被运用得恰到好处,既增添了园林的山水韵味,又起到了景障的作用。

花木点缀其中,为整个园景增添了生机和色彩。

三、艺术设计元素1. 象征意义拙政园中的建筑、山石和景观多有象征意义,寓意深远。

建筑和山石往往以龙凤、莲花、云纹等图案进行装饰,寓意着繁荣、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其中,龙凤象征着君主和贵族的权力和尊贵,莲花象征着纯洁、高雅和美好,云纹则寓意着祥瑞。

这些象征意义的运用,使整个园林充满了文化和精神内涵。

2. 艺术造型拙政园中的建筑、山石和景观都经过精心的造型设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建筑的屋顶造型多变,有的如拱桥,有的如宝塔,富有变化和动感。

山石则呈现出各种形状和姿态,有的高耸入云,有的曲折蜿蜒,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想像空间。

景观的设计巧妙地将山水、建筑和植物融为一体,形成了美的画面和意境。

3. 园林细节拙政园中的细节设计非常精致,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注重细节和精神内涵的传统。

例如,建筑的雕花和画栋梁上的彩绘都非常精美,展示了绘画和雕刻艺术的高超技巧。

(完整版)苏州拙政园分析

(完整版)苏州拙政园分析

苏州拙政园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

而苏州拙政园又是苏州各个园林之中的经典之作.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山地相间,开阔疏朗,天然野趣。

中部山光水影,花繁树茂,厅楼榭,曲径通幽,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西部水浪起伏庭院错落,水波倒影,清幽恬静。

在这里主要对中园和西园作主要分析.对于拙政园,可以从空间的对比,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等多个造园设计原则来分析,因为拙政园符合了私家园林的众多造园手法。

拙政园中的每一个建筑如果经过仔细推敲,其实做得都非常有意思。

下面就对拙政园的建筑和景观依依做一个分析。

私家园林多位于市井之中,所以相对的园林面积不会太大。

而在这种小的空间中展示各种空间,就必须采用对比的手法,其实从整个造园手段上来分析,又无处不用到了对比的手法。

欲扬先抑就是其中一种。

从平面图上看,可以发现,拙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入口做的很低调,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之后,暂时在空间上放一放,出现一个相对较缓的空间进入腰门.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种植黄杨,门左右分别植桂和竹,营造园林幽静恬远的氛围。

园门虽与外界直接相通,但处理的小巧,朴素,淡雅.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而形成一个天然屏风来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当从游廊绕过土山后,空间就豁然开朗起来,园中大片大片的湖景,筑景顿时袭来,使人从空间上获得愉悦感。

在此用土山代替了常用的影壁,务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地看到全园的景色。

从入口的处理上不难发现,拙政园的入口采用的也是园林中常用的手法,欲扬先抑——从而在极有限的空间来营造极佳果。

(拙政园入口平面)远香堂不但是中园的主体建筑,而且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其中中部的诸多建筑都是围绕着远香堂来为中心来展开的。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构成手法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拙政园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哲学思想,通过精心布局的景观和建筑,展现出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本文将从意境和构成手法两个方面对苏州拙政园进行分析解读,揭示其独特之处。

一、意境分析拙政园以“假山假水真情趣”而著称,它的意境构成主要包括山水意境、花草意境、建筑意境和石头意境等。

首先是山水意境,拙政园采用了“远山近水”的布局手法,使得整个园林显得宏大而深远。

水池与假山相映成趣,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水面相辉映,使人置身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山水画中。

其次是花草意境,拙政园内种植了各种花草,不论春夏秋冬,都能有不同的花香和景色,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第三是建筑意境,园内的建筑以假山、假水为主题,通过精雕细琢,凸显出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最后是石头意境,园中的一些石头构成了独特的石景,或是山峦起伏,或是奇石嶙峋,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拙政园的意境构成不仅仅是一种园林布局,更是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它以山水为背景,以花草为点缀,以建筑和石头为点睛,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追求,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浪漫情怀和超然境界。

二、构成手法分析苏州拙政园在意境构成上采用了多种手法,最为显著的是“远近结合”的手法。

这种手法不仅体现在景观的布局上,更贯穿于园内的每一个角落。

在建筑上,采用了回廊、曲桥和透窗等手法,使得整个园林既有开阔和深远之感,又有幽深和曲折之美。

在绿植上,采用了错落有致的布局,使得整个园林无论从近处还是从远处看,都有层次分明、景致各异。

在石景上,采用了悬空崖、断崖、飞瀑等手法,使得整个园林充满了变化和惊喜。

在水景上,采用了晶莹剔透的湖水与蜿蜒曲折的小溪交相呼应,使得整个园林生机勃勃、生气盎然。

苏州拙政园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构成手法闻名于世,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典范之一,更是一座诗意深长的人文景观。

完整版)苏州拙政园分析

完整版)苏州拙政园分析

完整版)苏州拙政园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

苏州拙政园是苏州各个园林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中园和西园是拙政园的主要部分。

从空间的对比、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等多个造园设计原则来分析,拙政园符合了私家园林的众多造园手法。

每个建筑都经过仔细推敲,做得非常有意思。

私家园林面积相对较小,因此必须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展示各种空间。

欲扬先抑是其中一种。

拙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南面,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进入腰门,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种植黄杨、桂和竹,营造园林幽静恬远的氛围。

园门朴素、淡雅,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种植乔木、花草,形成一个天然屏风来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从游廊绕过土山后,空间就豁然开朗起来,园中大片大片的湖景,筑景顿时袭来,使人从空间上获得愉悦感。

用土山代替常用的影壁,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地看到全园的景色。

拙政园的入口采用的也是园林中常用的手法,欲扬先抑,营造出极佳的效果。

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中部的诸多建筑都是围绕着远香堂来为中心来展开的。

___原为主人宴请宾客之处,四面皆为通透长处窗,可以看到四周的美景。

往东,可看到假山之上的绣绮亭,透过通透的窗,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形成对景。

往北是广阔的湖水,湖中植荷花,景色宜人。

与北山上的雪香云蔚亭形成对景,又能隐约见到北山上的另外一亭待霜亭的一角,一藏一露,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趣味十足。

园林中的曲折廊道和通幽小道常常让人联想到。

这些廊道有两种作用。

首先,曲折的廊道不仅可以形成流线上的曲折,还可以形成空间上的曲折,使空间富有变化。

其次,廊道作为一种狭长的带状空间,具有极强的空间引导性,既起引导人流的作用,又起分割空间的作用。

中国私家园林——拙政园(全面的分析与鉴赏)

中国私家园林——拙政园(全面的分析与鉴赏)

中国私家园林特点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2.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3.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4.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5.在布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在中国,成熟后期的私家园林形成了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本期我们将着重介绍私家园林中的最经典的作品——拙政园。

拙政园简介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各区域景观现园大体为清末规模,经修复扩建,分为东区(原“归园田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三部分。

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

东区秫香馆、芙蓉谢天泉亭、缀云峰中区远香堂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

绣绮亭海棠春坞梧竹幽居梧竹幽居亭四面均为园洞门,透过门洞可以看到拙政园中部园景,空间层次极富变化。

绿漪亭绿漪亭又名“劝耕亭”,是分割中部与东部的端头。

亭子突出水中,点染端头,静影沉璧,颇费心机,是园中的死角起死回生,情趣盎然。

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

拙政园全方位解读

拙政园全方位解读
座体量较小的假 山,山体布局与 景点相结合,以 观赏性为主。
二、景观分析
拙政园的山体景观分析
叠石堆山——山体空间的营造是保证景色错落有致、 园林空间含蓄内敛的重要因素。 江南私家园林由于场地有限,往往通过模拟、缩写的方 式将自然山势利用"叠石堆山"的方式展现在园林中,往往 形成:峰、峦、洞室、绝壁等山体景观。 拙政园中、西两园山体景观的营造也遵循上述原则。
第二组庭园的空间结构由东至西依次为:块状空间1 (实)——面状空间1 (虚)——块状空间2 (实)——块状空间3 (实)——面状空间2 (虚)——块 状空间4 (实)。 七个点状空间——梧竹幽居、待霜亭、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倚玉 轩、香洲、别有洞天——重要的控制性节点。倚玉轩和香洲为单独存在 的点状空间,具有划分空间的作用
面——南北向
庭园空间:中三西二。庭 院的宽度、长度与其相对 应的住宅院落基本上保持 一致。 五组南北向的庭园作为拙 政园中部、西部园林纵向 的"框架",对其空间结构具 有支撑、控制作用。
中一
北部园边界结合竹丛等植物群落+块状空 间5——北部的狭长水系
北部山体和雪香云蔚亭+块状空间3——为 中部的水系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H3为绣绮轩 所在的山体,东西长约32米,南北约21米,与主峰 HI隔水相望。 Hl、 H2、 H3形成了中园的主要地形地势。
西园地形地势由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H4、 H5、 H6三
座山体形成,山
体布局与中园相 似,主峰和两次 峰相依相望,山 体呈西北走势。
H7、H8、H9为三
拙政园山体分析
一、平面布局分析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HI为雪香云蔚亭所在的山体,是中园的主峰,东西长约34米, 南北宽约25米,山体高4.5米,为全园地势最高点。

拙政园赏析总结

拙政园赏析总结

拙政园赏析总结引言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它被誉为“苏州园林之冠”,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以其卓越的园林设计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拙政园的历史背景、设计特点以及其所传达的文化内涵进行总结和赏析。

一、历史背景拙政园建于明代乾隆年间,由当时的苏州河道总督袁枚所建。

袁枚是一位文学家、诗人和官员,他以学术著述和政治成就闻名于世。

拙政园得名自袁枚的书法作品《拙政园记》。

建造拙政园的初衷是为了表达袁枚对官场生涯的烦躁和对人生的思考。

拙政园的设计纳入了袁枚的政治理念和生活哲学。

二、设计特点1.融合南北园林风格拙政园巧妙地融合了江南水乡和北方园林的元素。

园林内有水池、大堤、假山、廊庑、花厅等景观元素,既展现了南方园林的柔和和韵味,又体现了北方园林的庄重和雄浑。

2.以山水为主题拙政园以景观居主要地位,以人工山水景观为主题。

园中的池塘、假山、石桥等元素都精心布置,呈现出山水画般的美景。

通过运用不同的水景、山石和植物来创造出变幻的景观,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3.空间布局合理拙政园的空间布局精心考虑了视线和空间的流动性。

整个园林布置紧凑,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空间结构,使参观者能够沿着景观的路线流畅地游览整个园林。

同时,不同景观之间也有巧妙的过渡,使得整个园林具有统一的主题和风格。

4.注重意蕴和隐喻拙政园在设计中注重意蕴和隐喻,通过景观元素的安排和组合来表达特定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例如,用小桥和流水来象征人生的纷繁和变幻,用假山和花木来表达人生的起伏和荣辱。

这些设计都寓意着袁枚对政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三、文化内涵1.心境与政治拙政园既是袁枚的心灵寄托,也是他对政治理想的反思和追求。

园林中的景观和环境都表达了袁枚对官场生涯的多愁善感和对现实的审慎态度。

2.自然与人生拙政园运用山水和植物来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园中山水之美和植物的精心安排,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向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力。

拙政园设计特点分析doc

拙政园设计特点分析doc

拙政园设计特点分析doc 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设计精巧,布局典雅,充满了诗情画意。

下面是对拙政园设计特点的详细分析。

一、布局和结构拙政园的设计在结构上采取了园林常见的“自然”与“建筑”的划分。

园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连通。

东部以自然景观为主,以山和水为主要元素,保留了原始的森林和湿地,显得疏朗而宁静。

中部则是园中园,以建筑为主,点缀以小桥流水和亭台楼阁,充满了人文气息。

西部则以田园风光为主,模仿农村的田舍和篱笆,呈现出一种归田园居的氛围。

二、水景设计在拙政园中,水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园中的池塘与溪流相互交织,形成了若干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面。

水景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园中的湿度,也形成了多样的景观效果。

通过水面的倒影,可以营造出一种深邃和广阔的感观效果。

同时,园中各种水景的处理也增加了园中空间的层次感。

三、植物设计拙政园的植物设计也是其亮点之一。

园中植物种类繁多,且配置得当。

设计中注重了季节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特性。

春天,樱花盛开,丁香芬芳;夏天,荷花盛开,柳树成荫;秋天,菊花争艳,枫叶似火;冬天,梅花傲立雪中,竹子青翠不凋。

这种四季分明的植物设计,使得园中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致。

四、建筑和景观拙政园的设计也融合了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园中的建筑既有传统的中国风格,也有现代的创新设计。

这些建筑或依山傍水,或嵌入岩石,或隐于林间,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这种设计使得游人在欣赏园林景色时,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和谐与自然。

五、意境的表达拙政园的设计也注重表达深远的人文意境。

园中的石、水、植物、建筑等元素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比如,假山代表山川自然,池塘代表大海和河流,花木代表春夏秋冬和各种生命形态,亭台楼阁代表文人的闲适生活等。

这些元素通过精心设计的布局和相互搭配,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

六、总结总的来说,拙政园的设计特点体现在其布局的合理性、水景的处理、植物的配置、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以及意境的表达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拙政园园林要素分析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全园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规模现为苏州园林之最,是一个宅院合一的园林。

主体建筑分析:
从平面图上看,可以发现,拙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

入口先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之后,出现一个相对较缓的空间,给人一种放的感觉,再进入腰门。

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以及门左右种植一些园林植物,营造出园林幽静自然的氛围。

进入腰门后,可以看到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形成一个天然的屏风的感觉当绕过土山后,空间变得不再狭小了,也到了该院的主体的景观。

园中的湖景,建筑景观全部在此时映入我们的眼帘。

用土山代替了常用的影壁,可以使人不会一眼就浏览完所有的景观,同时给游客留下无穷的遐想。

这采用了园林上的一种“遮景”和“抑景”的艺术手法,使用这种手法它不但能阻挡外界的喧嚣,而且能藏住园内美景。

过了土山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了拙政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远香堂原为主人宴请宾客之处,四面都是通透的窗,透过这些漏窗可以看到四周的美景。

远香堂的东面,是建于假山处的绣绮亭,透过这些通透的窗,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往北是广阔的湖水,湖中植荷花,景色宜人。

与北山上的雪香云蔚亭形成夏冬景观的对比。

这些漏窗还可以给人一种环境的开敞,不会给人压抑感。

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几大特点:例如结构上的特征,主要采用木质结构,在墙体上设计漏窗等。

主体廊桥—小飞虹分析: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一座廊桥,为三跨石梁,其形状略微拱起。

站在小飞虹上,能够欣赏到周围的水景,廊景以及各种园林植物,同时在此处还能看到远处的见山楼,近处的香洲,小沧浪,可谓是节点位置,给人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风景的感受。

所以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还是建立了以桥为中心的奇特景观。

同时它还将水景割裂开来,使人站于桥上所见全部都是水,这一水环境给人一种心明眼净,志清意远,从而忘记现实中的烦扰,心灵上悠然而生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

人站在上面也会给他人一种是在欣赏一幅园林山水画的感觉。

同时桥与水面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感觉。

园林要素“水”的分析:
拙政园地处江南水乡,所以在拙政园中水所占的比重必然不小。

观赏拙政园的时候肯定能发现水景已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的表现形式多样,与周围景物形成各种关系。

而且全园三部分的水系贯通,收放有致,成为全园游赏的线索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但是沿水观赏,就可掌握全园整体的自然山水风貌。

水体又可以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

客观形象地反应出周围景色,不同气候条件下还能映射出新绿、晴空、红叶、雪影、怪石以及亭台楼阁。

风吹波动,倒影,逆光,反射都能使静水水面波光晶莹,色彩缤纷。

而在拙政园中水的运用主要属于静态应用,没有动态的景观,重点放在模拟自然中的湖溪泉滩等水的自然形态。

客观形象地反应出周围景色,不同气候条件下还能映射出新绿、晴空、红叶、雪影、怪石以及亭台楼阁。

风吹波动,倒影,逆光,反射都能使静水水面波光晶莹,色彩缤纷。

理水时挖出的土方可以构造水中的岛屿和堆高地形,在拙政园中主要体
现在远香堂对面的北山和旁边的堆岛,还可以抬高地形的塑造,形成地形和水配合,这样会加强了空间的分割,丰富了观赏视线的层次感,不会使游人形成单一的感受和视觉疲劳。

同时水与园林建筑相辅相成,常有的是水亭、桥、水榭、廊等。

建立水亭,四周被水包围,给人宁静致远的感觉,同时能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间层次。

建立桥桥起到无可比拟的分割水面层次和景区,对比造景,组织游览流线的作用。

因此小桥流水也更成为中国园林及风景绘画的典型景色。

在功能上还能够给人休息的地方。

水面又可以形成倒影,从而给人一种虚实结合的视觉享受,令人感到似实似虚,似真似幻,似静似动,似近似远。

形成层次复杂,富于变化的观赏空间,给人丰富的空间感受。

同时从总体上的来讲,可以发现拙政园是一个以水为园的建筑,水占了过半的面积,基本所有的建筑也都是围绕水而展开,利用山水来营造景观。

这种分散用水的方法使水陆环绕,给人以来去无源头及不可穷尽的感觉。

园林要素植物分析:
植物是构成园林的主要园林要素之一。

植物可以使园林景观呈现出色彩丰富的景象,还可以保持空气湿润的环境,植物不但可以供人观赏,还可以利用植物的四季变化增添园林不一样的感官和园林魅力。

在拙政园中也运用到了这一点,如拙政园可以在春日品赏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海棠绽放;在夏日品赏水面风来、荷香四溢的极美视觉享受;在秋日有待霜亭的桔,还可欣赏锦峦重叠般的木芙蓉;在冬日赏梅的独傲冰霜。

同时拙政园本身也是以园林植物众多而闻名,至今仍然保持这一传统。

在其中尤以荷花,山茶,杜鹃更为出名。

从整体上来看,拙政园的建筑并不是均匀的的散布在园中的,而是有强烈的疏密关系。

同时也做到了白墙的与廊、门窗的通透形成疏与密的对比,山的起伏与建筑、树木植被形成立面上良好的轮廓线。

在拙政园这小小一方土地中,竟能做到令人神游其中,体会自然独特的魅力。

不愧其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美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