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精)
马原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在哪个历史条件下?a) 古希腊世界的衰败b) 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c) 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度发展d) 工业资本主义全面形成的历史条件下答案:d) 工业资本主义全面形成的历史条件下2. 以下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a) 价值论b) 剩余价值理论c)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发展规律答案: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发展规律3.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一命题的基本依据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矛盾运动规律c) 帝国主义的发展d)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答案:d)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4. 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决定性的飞跃都是?a) 从个体传统到集体传统的飞跃b)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c) 从割裂到统一的飞跃d) 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飞跃答案: b)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5. "自由的创造者"和"自由的奴隶"这两种自由的区别在于?a) 自由的创造者是自由支配自己与他人共同创造社会的形式,而"自由的奴隶"则是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而不受他人支配b) 自由的创造者是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而不受他人支配,而"自由的奴隶"则是自由支配自己与他人共同创造社会的形式c) 自由的创造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和方式,而"自由的奴隶"则需要按照雇主的要求进行劳动d) 自由的创造者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自由自主进行交换的个体,而“自由的奴隶”则是受到剥削和压迫的工人答案:a) 自由的创造者是自由支配自己与他人共同创造社会的形式,而"自由的奴隶"则是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而不受他人支配第二部分: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揭示和掌握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规律。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A.实践性B.革命性C.科学性D.民主性答案:D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包括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不包括民主性。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A.自然界的规律B.人类社会的规律C.思维的规律D.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答案:C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思维的规律。
3、下列哪一项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2.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答案:B解释: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而世界是可知的并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下列哪一项不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B.世界是精神创造的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D.意识决定物质答案:C解释: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精神创造的,而不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二、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是: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客观性及其检验标准。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其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符合客观事物的真理才是正确的。
三、论述题请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互关联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帮助我们认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马原期末试题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和本质特征的科学,它是一种__________。
答案:世界观和方法论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__________。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实践性和革命性相统一3.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答案: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4.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__________。
答案: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必然走向灭亡;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的道路;构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框架5. “争取劳动群众的参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__________的根本原则。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6. 五四运动的主要要求是__________。
答案: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倡导民主和科学;发展中国文化7. "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绝不会因为她的不完善而抛弃她的"是__________的名言。
答案:鲁迅8. “民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这一论断是__________提出的。
答案:毛泽东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___。
答案: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__________的基本任务。
答案:中国共产党11. 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
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__________。
答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13. “四个自信”是指__________。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4.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称为:A. 马克思主义B. 列宁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生产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削C. 工人与资本家的平等关系D. 资本家与工人的合作关系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人的理性C. 科学技术的进步D. 社会制度的变革6.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混合所有制D. 无政府状态7.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阶级消亡B. 社会不平等C. 贫富差距扩大D. 个人主义盛行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A.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建立封建专制D. 建立民主共和国9.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1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是:A. 暴力革命B. 和平演变C. 经济改革D. 文化革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五阶段论。
3. 马克思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马原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A6. A7. A8. B9. A10. A二、简答题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D.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A. 社会形态B. 基本矛盾C. 经济危机D. 所有制形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4.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市场失灵B. 资本的过度积累C. 社会分配不公D. 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最终会导致:A. 社会和谐B. 社会动荡C. 社会主义革命D. 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它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推动的。
2. 马克思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产生?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并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这部分超出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即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成果,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来源。
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看法?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过剩。
而工人阶级由于收入有限,无法消费掉这些过剩产品,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与时俱进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C.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0、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发展性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A.工业革命B.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起义1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3、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马克思主义法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A.德国古典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主义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f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A.科学性与革命性B.实践性C.发展性D.人民性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一、单选题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 培根、洛克B. 斯密、李嘉图C. 黑格尔、费尔巴哈D. 圣西门、傅立叶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邓小平理论4.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不包括()A.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6. 下列各项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7. 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一元论8.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9.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10.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1.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哪种经济现象?A. 商品交换B. 剩余价值C. 货币流通D. 社会分工答案:B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商品的使用价值B. 商品的交换价值C. 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D.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案:D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A. 市场供求失衡B. 资本积累的无序性C. 货币供应不足D. 社会总需求不足答案:B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劳动产品异化B. 劳动过程异化C. 人的本质异化D. 所有以上答案:D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什么?A. 资本家如何获取利润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C. 工人阶级的贫困化D.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答案:B7.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积累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技术创新B.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D. 市场扩张答案:C8.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科技进步B. 阶级斗争C. 政治革命D. 思想启蒙答案:B9.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思想观念的变迁B. 经济基础的变革C. 政治制度的更替D. 文化传统的传承答案:B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没有阶级差别B.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C.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A. 独立建构的理论体系B. 借鉴其他学派理论的结晶C.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D. 一种非实践的思想正确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C. 科学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D.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正确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
A. 上层建筑B. 文化传统C. 政治体制D. 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 价值创造问题B. 生产关系问题C. 分配问题D. 民主问题正确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最高追求是()。
A. 个人自由解放B. 阶级斗争消亡C.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D. 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答案:C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0分)1.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答案: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超过其必要劳动时间的那部分价值。
2. 无产阶级()答案:指社会生产中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
3. 社会意识形态()答案:指社会上反映社会存在和人们实际生活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
4.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指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吸收、创新和发展,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的过程。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0分)请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为什么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劳动力的特殊化和剥削程度逐渐加深,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加剧,劳动者对剥削现象的认识逐渐清醒,开始要求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解放,这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兴起提供了条件。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教育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A. 共产主义B. 社会主义C. 资本主义D. 封建主义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
A. 社会进步的标志B. 社会进步的前提C. 社会进步的结果D. 社会进步的障碍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改变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 资本积累与消费不足的矛盾8.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社会主义D. 消灭私有制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无阶级社会D.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C. 各取所需,按需分配D. 各取所需,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教育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理念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D.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答案:C4.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B. 社会历史发展的阻力C. 社会历史发展的次要因素D. 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答案:A5.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消灭私有制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历史性答案:ABC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劳动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条件下发生。
A. 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B. 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C.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国家D. 任何国家答案:C9.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A. 消灭私有制B. 实现按需分配C. 消灭阶级差别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答案:ABCD10.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民主集中制B. 个人崇拜C. 集体领导D. 党内民主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2.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A. 1844年B. 1846年C. 1848年D. 1850年答案: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A. 社会生产力B. 社会生产关系C. 社会经济制度D. 商品和货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基本组成部分?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答案:A、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
正确3.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
它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同时,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等。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即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的B. 精神的C. 意识的D. 理念的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人的意志D. 神的旨意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私有制B. 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市场经济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 共产主义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反映客观B. 客观反映主观C. 主观创造客观D. 客观创造主观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倒退的原因C. 社会稳定的保证D. 社会进步的障碍9.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政治经济学B. 哲学C. 历史学D. 文学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A. 人为设计的B. 自然发展的C. 随机发生的D. 神的安排的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3. 解释什么是剩余价值,并简述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4. 描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理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及其原因。
2. 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剥削现象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阅读以下材料,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答案:B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A. 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B. 工人的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C. 工人的劳动时间等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D.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答案:A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过剩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C. 消费能力的不足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答案:B4.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结构D. 社会关系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2. 解释什么是“异化”以及马克思如何理解异化。
答案: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从而失去了自我。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也表现在人的精神和社会关系上。
3.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一门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下面是一份关于马原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A. 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B. 一种决定论的经济学理论C. 一种政治学理论D. 一种历史学理论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A. 阶级斗争B. 唯物史观C. 社会主义建设D. 人的全面发展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是A. 劳动人民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B.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矛盾C. 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D. 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A4. 以下哪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A.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 国家社会主义理论C.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D. 政治社会主义理论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贡献是A. 探讨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B.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观C. 阐述了科学与民主的辩证关系D. 强调了科学与道德的统一答案:B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具有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和革命性的特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历史的发展过程,认为人类社会是历史的产物,任何理论都要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来得出结论。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的决定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的特点,它追求社会的彻底变革,提倡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对待社会问题的方法,通过对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矛盾的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当代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的体现。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出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即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3. 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都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主要的阶级斗争形式,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阶级社会。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意义。
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交换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二重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价值的形成和转移过程。
这一理论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积累和剥削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此外,资本主义经济的无计划性、竞争和资本积累也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案例:某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认识论答案:C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哥达纲领批判》D. 《哲学的贫困》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D. 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答案:C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具有()A. 创造性B. 异化性C. 自由性D. 平等性答案:B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国家宏观调控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 以上都是答案:D8.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A. 法治精神B. 法治理念C. 法治原则D. 法治实践答案:A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C. 推动文化创新D.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答案:A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1)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辩证法,即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3)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理念B. 物质C. 精神D. 意识答案:B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价值规律C. 劳动价值论D. 资本积累理论答案:A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 利润最大化B. 价值规律C. 剩余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规律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唯心主义历史观C. 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答案:A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分为: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答案:A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8.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源泉是:A. 工人的剩余劳动B. 资本的自我增殖C. 资本的积累D. 资本的流通答案:A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完全消亡C. 人的全面发展D. 所有制形式的统一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物质财富, 都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人民群众 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 人民群众也以直接或间接的不同方式从事了精神生产 的创造活动。 (2分)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 于世界经济增长率。(1分)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四是企业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1分)
(1分)
4.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23.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24.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C社会资本的循环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资本的周转问题
2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
劳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
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三、简答题(下列4小题,每题必作。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zzzz
答:(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 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3分)
B(5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 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2.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形式及其主要作用。
答:A(5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其内容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 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过程。 分)
(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 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无论是社会的质变还是量变(革命还是改革)
(1分)
这种说法夸大了英雄人物的作用,贬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 贱买贵卖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分) 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 人的剩余劳动。(2分)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18.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
C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2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B商品与货币
劳动
22.某资本家工厂有不变资本200万元,
A150%B25%
剩余价值率为100%,该工厂的利润率为
D17%
)o zzzz
D道德行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客观世界B
感觉
)o zzzz
C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C )o
”这说明(D )o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思维
实践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7.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长沙学院 2007 级(理工科)本科各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 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D )o
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3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 意识形态的发展却可能后;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
意识形态发展可能先进。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能互相作用,其中政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意识形式有巨大影响。
5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后人总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材料,并加以改造和发展。
(2)重要性:(6分)
(2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 而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 这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舍此别无它路。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
具有普遍性, 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可以使主观与客观相对照而直接检验出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 度。这就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2分)
(2分)
(2分)
(2分)
四、辨析题(下列3小题,每题必作。每小题6分,共18分)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分)因为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实践,社会生活各项内容也归根 结底在于实践。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 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
A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工人劳动的报酬
2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生产相对不足B
生产严重不足
生产相对过剩
生产绝对过剩
27.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A金融资本B银行资本
工业资本
商业资本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它能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发展。它为社会主 义生产方式、 经济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及思想保证,也是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
证。
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是抵制封建主义、 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重要武器, 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武器。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而且是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生活精神面貌的大问题。 因此搞好它是极为重要的。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对自由
)o
实现人权
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个人的绝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o zzzz A客观实在性B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伦理学
C科学社会主义
BCD)。zzzz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2.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A人口因素B民族构成
ACD)。
C
地理环境
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
3.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下列属于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是(
C
A产业利润
商业利润
ABCDE银行利润
)。
借贷利息
地租
4.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AB
A劳动者拥有人身自由
C劳动者被雇的生产资料
劳动者失业了E劳动者以劳动为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E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ABCDE)。
全部社会关系,它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2分)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发生社会关 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 这三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1分)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实践的发展也就推动着社 会的发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