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镀液成分分析讲解

合集下载

电镀添加剂之电镀液分析

电镀添加剂之电镀液分析

电镀添加剂之电镀液分析电镀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分析镀液,一般的电镀厂没有自己的化验室,我们公司可以为客户分析化验电镀添加剂镀液,电镀厂就能随时掌控电镀槽镀液的情况。

常见电镀液的分析方法一、酸性镀锌(硫酸盐镀锌)1、锌测定:取镀液10ml于100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此稀释液5ml,加水30ml,逐滴滴加1:1NH3·H2O调至微浑浊,加入1:4三乙醇胺10ml,pH=10缓冲溶液5ml,EBT指示剂少许,用0.05mol/lEDTA标准液滴定至兰色。

CZnSO4·7H2O=M×V×288/n (g/l)M——EDTA标准液浓度,mol/lV——消耗EDTA标准液体积,mln——吸取镀液毫升数。

2、铝的测定取镀液1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加入0.05mol/lEDTA标准液40ml,pH=5的缓冲溶液15ml,煮沸2min,冷却,加XO2滴,用0.05mol/l标准锌溶液滴定至紫红色,体积不记。

加NH4F1.5g,加热近沸腾,冷却,补加XO1~2滴,用0.05mol/l标准锌溶液滴定至紫红色为终点。

CAl2(SO4)3·18H2O=MV×666.4/2 (g/l)M——锌标准溶液浓度,mol/lV——EDTA标准溶液体积,ml666.4——Al2(SO4)3·18H2O分子量3、氯化物测定取镀液10ml于100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此稀释液5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0mL,1ml5%K2CrO4指示剂,以0.1mol/lAgNO3标液滴定至白色沉淀中有红色沉淀为终点。

CnaCl=MV×58.5/0.5 (g/l)M——AgNO3标液浓度mol/lV——AgNO3消耗标准液体积,ml试剂:5%K2CrO4指示剂:5gK2CrO4溶于95ml水中;0.1mol/lAgNO3标准溶液二、钾盐镀锌(氯化钾镀锌添加剂)1、锌测定:同“一中1”2、NaCl测定:同“一中2”3、H3BO3测定取500ml镀液,预先调pH=5左右。

电镀配方大全-单金属镀液

电镀配方大全-单金属镀液

单金属镀液电镀液是电镀化学品的核心嶷的配比是否科学、工艺条件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电镀层的质量。

电镀液是由主盐、导电盐、导电盐、缓冲剂、阳极去极化剂、络合剂和添加剂等组成,工艺条件包括pH值、温度、电流密度、阳极材料、电镀方法、搅拌形式和电镀时间等。

(1)主盐即能在阴极上沉积所要求的镀层金属盐。

通常主要是氰化物、氯化物、硫酸盐和焦磷酸盐等。

主盐浓度与其他组分的浓度应维持一个适当的比值,主盐浓度高,电镀液电导率和阴极电流效率都高,能使镀层光亮度和整平性较好,但电镀液带出损失量大,也增加了废液处理的难度。

主盐浓度低,电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好,对于外形复杂的镀件或预镀通常使用主盐浓度低的镀液。

(2)导电盐即能够提高镀电导率,对放电金属不起络合作用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盐类,如镀镍使用的NaSO4、MgSO4、焦磷酸盐等,镀铜及铜合金使用的KNO3和NH4NO3等。

导是盐除了提高镀液的是导率之外,还能降低镀液的阴极化作用,对镀层结晶组织没有不利影响。

(3)缓冲剂它是由弱酸与弱酸盐、弱碱与弱碱盐组成的,在化学上称之共轭酸碱对组成的溶液均是酸碱缓冲剂。

多元酸的酸式溶液也是缓冲剂和NaHCO3、NaH2PO4、Na3HPO4等。

弱酸和H3BO3、NH4CL对碱有缓冲作用,弱碱如氨水对酸有缓冲作用。

缓冲剂的作用是在镀液遇到酸可碱时,均能维持镀液的pH值变化不大。

(4)阳极去极化剂是指在电镀过程中能使阳极电位变负、促进阳极活化的物质,常用的阳极去极化剂有氧化物、酒石酸盐和硫氰酸盐等。

(5)络合剂即能与主盐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物质称为络合剂,如氰化物镀液中的NaCN或KCN,焦磷酸盐镀液中的K4P2O7或Na4P07等。

电镀液中的络合剂含量常高于络合金属离子所需要的量,多余部分称为游离的络合剂,如氰化物镀铜溶液中有NaCN总量的和NaCN游离量,其中游离量即为多余的没有与Cu2+离子络合的量。

游离量高阳极溶解性好,阴极极化作用大,镀层结晶细致,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强,但阴极电流效率低,沉积速度减慢。

电镀液分析方法

电镀液分析方法

化学沉镍溶液分析1、次磷酸钠的测定准确吸取2.00mL 镀液于250mL 碘量瓶中,加入20-30mL 水,准确加入0.1mol/L 碘标准溶液25.00mL,迅速加入1:1盐酸25mL 盖好瓶塞(此时最好用水封防止吸出的碘挥发)在暗处放置30min 后打开塞子,用水冲洗瓶盖周围及瓶内壁.以0.1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滴定时不应剧烈振动),加入1%淀粉3mL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计算:(C 1V 1-C 2V 2)*106/1000次磷酸钠(g/L)= 2 *2/1000式中 C 2 碘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V 2 碘标准溶液的体积C 1 标准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 V 1 耗用标准硫代硫酸钠的体积 2、氯化铵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mL 置250mL 锥形瓶中,加水60-70mL,加饱和铬酸钾指示4滴,用0.1mol/L 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变为砖红色为终点 计算:C*V*10-3*1/2*53.5氯化铵NH 4CL (g/L)=1*10-3式中C 标准硝酸银溶液摩尔浓度V 耗用标准硝酸银溶液的毫升数 53.5 氯化铵的分子量 3、硫酸镍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镀液5mL 。

置于250mL 容量瓶中加水60-70mL 加PH=10的缓冲液10mL 加紫脲酸胺指示剂至淡黄色。

用0.1mol/L 标准EDTA 溶液滴定由黄色变为紫红色为终点。

(指示剂过量时,终点不明显) 计算:C*V*10-3*58.69镍Ni(g/L)=5*10-3C*V*10-3*280.8硫酸镍NiSO 4.7H 2O(g/L)=5*10-3式中:C 标准EDTA 溶液的摩尔浓度 V 耗用标准EDTA 溶液的毫升数 58.69 镍的分子量280.8 硫酸镍的分子量酸铜溶液的分析1、硫酸铜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mL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60-70mL,加PH=10缓冲液10mL 至淡蓝色,PAN 4-5滴,用0.1mol/LEDTA 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计算:C*V*10-3*249.7硫酸铜CuSO 4.5H 2O(g/L)=1*10-3式中:C 标准EDTA 溶液的摩尔浓度 V 耗用标准EDTA 溶液的毫升数249.7 硫酸铜的分子量 2、、硫酸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mL 。

电镀镀液各成分的作用

电镀镀液各成分的作用

电镀镀液各成分的作用(1)氧化锌:是提供锌离子的主盐。

锌在电镀镀液中形成两种络合盐:一是锌氰化钠络合盐Naz(Zn(CN)4);另一种是锌酸钠络合盐Na2[Zn(011)4),它们会随游离氰化钠或游离氢氧化钠含量不同而改变它们的含量比率:当锌含量提高会提高电流效率,但镀层粗糙,光亮度降低,若锌含量偏低,镀层均镀能力与深镀能力提高,但镀层不易镀厚,电流效率下降。

因此要控制锌的含量在工艺规定范围,而且还要使氰化钠与氢氧化钠的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才能使镀层质量稳定。

(2)氰化钠:是镀液主络合剂。

氰化钠除与锌离子全部络合外,还要存在一定的游离氰化钠才能使镀层结晶细致。

因此,控制全部氰化钠与锌的比值(M比)在一定范围很重要,一般在2一3.2左右,氰化钠偏高,镀层结晶细致深镀能力降低,电流效率也降低,造成大量析氢,氰化钠偏低则镀层粗糙发灰。

(3)氢氧化钠:是辅助络合剂。

除与锌全部络合外,镀液还要保持一定量的游离氢氧化钠,才能使镀层结晶细致,氢氧化钠与锌的比值一般在2 -2.50氢氧化钠能提高导电性,促使锌板溶解,提高电流效率。

当镀液中氢氧化钠含童偏高时,使锌板的化学与电化学溶解加快,锌含量升高,沉积速度也加快,镀层结晶粗糙;若氢氧化钠偏低,则导电性差,电流效率降低,镀层也会粗糙。

氢氧化钠在很多东莞电镀厂里有用到!(4)硫化钠与甘油:硫化钠是镀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它除了有一定发亮作用外,主要是能除去重金属杂质(如铅、锡等)。

甘油能使镀层平滑细致。

硫化钠若多加的话,它与锌生成絮状硫化锌,使镀液阴极极化作用提高,但镀液混浊,锌的损失大。

一般添加硫化钠不超过3g/L。

(5)洋茉莉醛与钥酸钠:组合使用具有很好的光亮效果。

由于洋茉莉醛不溶于水,因此要用酒精在60℃左右把洋茉莉醛溶解好,在另一容器把重量为洋茉莉醛两倍的重亚硫酸钠溶解成饱和溶液,在不断搅拌下把洋茉莉醛倒人饱和的重亚硫酸钠溶液中即完成磺化反应。

反应产物可溶于水,与钥酸钠一起溶解加入。

电镀液添加剂的作用和化学成分

电镀液添加剂的作用和化学成分

电镀液中的添加剂的作用和化学成分PSA (苯酚磺酸):PSA 是用浓硫酸和苯酚按照一定配制比例磺化制备而得,其作用是保证电解液有良好的导电性,并防止Sn 2+氧化成Sn 4+。

酸浓度低时的缺点• 电导率下降,电的消耗增加• 加速锡的氧化酸浓度高时的缺点• 产生浪费• 增加ENSA 的添加量ENSA(α-萘酚磺酸聚氧乙烯醚)作用• 提高锡层的附着性• 扩大最佳电流密度的范围• 提高锡层软熔后的光泽度• 也能防止Sn 2+氧化成Sn 4+ENSA 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分解,形成一种焦油状物质。

它如果粘附在带钢表面上会形成表面缺陷,因此要严格控制电镀液的温度和ENSA 的浓度。

PSA 是用浓硫酸和苯酚按照一定配制比例磺化制备而得,其作用是可以增加电镀液的导电性并防止二价锡氧化成四价锡。

ENSA 是一种添加剂,可以使此镀液能沉积出连续的附着良好的锡镀层并能随后通过软熔而光亮,它也能阻止二价锡氧化成四价锡。

工艺参数(1)电镀电流及整流器配置电镀过程遵循法拉第定律,即:⑴在阳极上和阴极上释放的物质数量直接同通过溶液的电量成比例;⑵相同的电量在阳极上和阴极上释放相同当量数的物质。

利用法拉第定律计算,在1秒内通过一安培电流后,在带钢表面上将沉积出0.615mg 的金属锡。

电流通电一小时,可沉积出2.214克金属锡。

当带钢连续通过镀槽时,单面镀锡层厚度G 计算:)/(1069.360615.022m g V B I V B I S T I K G ηηη⋅⨯⨯=⋅⋅⋅=⋅⋅=-式中,K -(0.615)锡的电化当量I -单面镀锡总电流;安培B -带钢宽度,米V -带钢速度,m/minS -带钢面积η-阴极电流效率,90-95%设定基本条件计算整流电源:设定:带钢速度140m/min ,带钢宽度1018mm ,双面镀锡量均为11.2g/m 2。

则电镀时的单面总电流46514)(1069.32=⨯⨯⋅⋅=-A V B G I η安培 双面总电流为93028安培。

电镀液分析

电镀液分析

★氰化铜镀液分析方法A、游离氰化钠含量分析:1、取镀液10ML;2、加50ML纯水;3、加10ML 10%典化钾;4、用0.1mol硝酸银滴定至混蚀为终点。

游离氰化钠含量(g/L)=0.1mol硝酸银滴定毫升数×0.981B、氰化铜含量分析:1、取镀液2ML;2、加100ML纯水;3、加1克过硫酸铵;4、加热至清澈;5、加10ML1:1的氨水;6、加PAN指示剂数滴;7、用0.1mol EDTA溶液滴定至绿色终点。

氰化铜含量(g/L)=0.1mol EDTA滴定毫升数×4.48★焦铜镀液分析方法1、取镀液1ML,加180ML纯水;2、加热至40~50摄氏度;3、加PAN指示剂3滴;4、用0.05mol EDTA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焦铜含量(g/L)=0.05mol EDTA溶液滴定毫升×8.876焦钾含量(g/L)=Be×11.8-焦铜×1.1★硫酸铜镀液分析方法A、硫酸铜含量分析:1、取镀液2ML;2、加纯水100ML;3、加10ML PH值为10的氨缓冲溶液,加PAN指示剂数滴;4、用0.1mol EDTA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硫酸铜含量(g/L)=0.1mol EDTA溶液滴定毫升数×12.49。

B、硫酸含量分析:1、取镀液2ML;2、加纯水100ML;3、加1滴甲基橙指示剂;4、用1mol 氢氧化钠滴定至黄色为终点。

硫酸含量(ML/L)=1mol氢氧化钠滴定毫升数×13.3×1.84(g/L)C、氯离子含量分析:1、取镀液25毫升;2、加25亳升纯水,加热至50摄氏度;3、加1~2亳升(1:1)硝酸;4、加1~2滴硝酸银溶液使试液混浊;5、用0.005mol硝酸汞滴定至澄清为终点。

氯离子含量(g/L)=0.005mol硝酸汞滴定毫升数×14.2★镍镀液分析方法A、总镍含量分析方法:1、取镀液1ML,加纯水100ML;2、加10ML(1:1)氯水3、加0.2克紫尿酸铵指示剂;4、用0.1mol EDTA溶液滴定至紫色为终点。

电镀液的组成与电镀反应

电镀液的组成与电镀反应

电镀就是用电解的方法在基体表面上沉积一薄层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沉积的这层金属或合金称为电镀层。

电镀赋予表面与基体材料不同的性质。

电镀最普遍的应用是防腐和装饰,但功能电镀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功能电镀是指旨使镀件表面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电、磁、光热性能、可焊性、耐磨性等表面特性。

电镀液的组成对电锗层的结构右着雷暮的影响。

苴幸季成分如下。

①主盐,能够在阴极上沉积出所子要求镀层余属的盐。

②络合剂,在溶液中能与被沉积金属离子子生成络合物。

③导电盐,能提高溶液的电导率,而对蔚放电金属离子不起络合作用的物质。

④缓冲剂,用来稳定溶液的pH,特别是阴极表面附近的pH。

⑤稳定剂,防止镀液中主盐水解或金属离子氧化保持溶液的清澈稳定。

⑥阳极活化剂,在电镀过程中能够消除或降低阳极极化的物质,它可以促进阳极正常溶解,提高阳极电流密度。

⑦添加剂,在镀液呻含量很低,但对电镀自动线液和镀层的性能却有着显著影响的物质。

如光亮剂、整平剂、润湿剂、应力消除剂、镀层细化剂、抑雾剂等。

电镀时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和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上发生了电化学反应。

电镀操作过程中,将被镀零件作为阴极,金属(M)板作为阳极,将二者都浸入含有金属盐(M。

十)的溶液(槽液)中,并在两极之间施以适当的电压,就会有电流流过电解槽。

在阴极上发生金属离子(M一十)还原成金属(M)的电沉积反应。

溶液中的金属离子(M一十)通过扩散和电迁移到达阴极表面,并获得n个电子,被还原成金属(M)。

M-十c溶液中,芝墼M一十(电极表面)+ne—+M(金属)与阴极上发生的过程正好相反,在阳极上发生了金属(M)的溶解,金属原子(M)失去N个电子,生成了M廾。

Mn/通过扩散和电迁移从电极与溶液的界面运动到溶液中。

在电解过程中,外部电路中的载流子是电子,溶液中的载流子是离子。

在电极和溶液界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是两种不同性质载流子的电流的转化。

电镀液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详解

电镀液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详解

电镀液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详解在电镀加工生产过程中,我们要使用到电镀液这个必须的电镀原材料产品,电镀溶液的组成对电镀层的结构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镀层金属所使用的电镀溶液的组成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都必须含有主盐。

根据主盐性质的不同,可将电镀溶液分为简单盐电镀溶液和络合物电镀溶液两大类。

简单盐电镀溶液中主要金属离子以简单离子形式存在(如Cu2+、Ni2+、Zn2+等),其溶液都是酸性的。

在络合物电镀溶液中,因含有络合剂,主要金属离子以络离子形式存在(如[Cu(CN)3]2-、[Zn(CN)4]2-、[Ag(CN)2]-等),其溶液多数是碱性的,也有酸性的。

除主盐和络合剂外,电镀溶液中经常还加有导电盐、缓冲剂、阳极去极化剂以及添加剂等,它们各有不同的作用。

1、主盐主盐能够在阴极上沉积出所要求的镀层金属的盐。

主盐浓度高,溶液的导电性和电流效率一般都较高,可使用较大的电流密度,加快了沉积速度。

在光亮电镀时,镀层的光亮度和整平性也较好。

但是,主盐浓度升高会使阴极极化下降,出现镀层结晶较粗,镀液的分散能力下降,而且镀液的带出损失较大,成本较高,同时还增加了废水处理的负担。

主盐浓度低,则采用的阴极电流密度较低.沉积速度较慢,但其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均较浓溶液好。

因此,主盐浓度要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并与溶液中其他成分的浓度维持一个适当的比值。

有时,由于使用要求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的镀液,其主盐含量范围也不同。

对于电镀形状复杂的零件或用于预镀、冲击镀时,要求较高的分散能力,一般多采用主盐浓度低的电镀溶液。

而快速电镀的溶液,则要求主盐含量高。

2、导电盐导电盐能提高溶液的电导率,而对放电金属离子不起络合作用的物质。

这类物质包括酸、碱和盐,由于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提高溶液的导电性,习惯上通称为导电盐。

如酸性镀铜溶液中的H2SO4,氯化物镀锌溶液中的KCl、NaCl 及氰化物镀铜溶液中的NaOH和NaCO3等。

导电盐的含量升高,槽电压下降,镀液的深镀能力得到改善,在多数情况下,镀液的分散能力也有所提高。

第五讲_电镀液的组分及其作用_一_

第五讲_电镀液的组分及其作用_一_

【电镀基础讲座】第五讲──电镀液的组分及其作用(一)袁诗璞1 概述电镀液由多种组分组成。

从维护调整容易的角度讲,人们总希望组分越少越好,但有时无法办到。

有的组分虽很少,却很难掌握。

例如六价铬镀铬,有水、铬酐、硫酸3种组分即可应用,但恰恰是最难掌握的工艺。

原因是液温、硫铬比与可采用的阴极电流密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加之镀铬的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特差,阴极电流效率特低,对直流电源波形有严格要求以及铬极易钝化,故经验不足者很难用好。

硫酸盐光亮酸铜液的主要成分也仅为水、硫酸铜与硫酸,但光亮剂却十分繁杂,光亮剂组分间的协同效应很关键,加之最佳液温范围窄且因不同光亮剂而异,所以是迄今最难保持在良好状态的光亮电镀镀种。

氯化钾镀锌,有人想省去硼酸这一组分,虽研究了多年,但终未成功,而且发现硼酸不但省不掉,还应加足量才好。

镀液中的组分,不论多少,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其主要及次要作用,其过多、过少有何坏处。

组分的作用及影响有共性的规律可寻,但对某一具体工艺又有其个性特点。

现代电镀中,各种添加剂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又林林总总、良莠不齐。

认识共性,了解一般规律,可以一通百通,不必死记硬背一些故障原因;熟悉具体工艺的个性,才能避免教条式地分析问题,特事特办,不致失误。

第一讲中说过,电镀涉及加工门类很多,但一般电镀厂只从事几门加工,难有面面俱到的。

初学者首先了解共性规律,再深入所用加工门类的个性特点,日积月累,丰富知识与经验;加上勤于动手做试验,惑而从师,终会得心应手,甚至有所创新。

本讲主要针对镀液组分作用的共性作些介绍,也介绍个别工艺的特性。

2 镀液的主要组分镀液的主要组分是指镀液中不可缺少、量又较多的组分,其繁简程度依具体工艺而定。

2. 1 水水是电镀液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组分,是电镀液中溶解其他可溶性组分(溶质)的溶剂。

水的电离特性、电解反应及水质好坏,是必须严重关切的问题。

关于水,详见第二讲。

2. 2 主盐2. 2. 1 主盐的作用主盐是指形成镀层组分的金属盐类,为必不可少的组分。

电镀退镀液配方

电镀退镀液配方

电镀退镀液配方
电镀退镀液是一种用于去除电镀层的化学溶液。

它可以有效去除金属表面的电镀层,使金属恢复原貌。

电镀退镀液的配方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去除效果、成本、环境友好性等。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电镀退镀液配方:
主要成分:
1. 氢氧化钠(NaOH):具有强碱性,可以中和酸性的电镀层。

2. 硝酸(HNO3):可以提高电镀退镀液的去除能力。

3. 硫酸(H2SO4):可以增加电镀退镀液的酸性,加速电镀层的溶解。

辅助成分:
1. 氨水(NH3·H2O):用于中和电镀退镀液中的酸性,提高其环境友好性。

2. 缓冲剂:用于调节电镀退镀液的酸碱性,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3. 表面活性剂:用于降低电镀退镀液的表面张力,提高其渗透性。

具体的配方比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去除效果。

在配方中,需要注意各种成分的浓度和比例,以确保电镀退镀液的稳定性和效果。

使用电镀退镀液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同时,根据具体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退镀液配方,以满足不同材料
和电镀层的去除要求。

通过合理的配方和正确的使用方法,电镀退镀液可以有效去除金属表面的电镀层,使金属恢复原貌。

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废液处理。

电镀退镀液的配方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常见电镀液的分析方法

常见电镀液的分析方法

常见电镀液的分析方法一、氰化镀锌:1、锌的测定:试剂:①1:1HCHO(1体积水与1体积甲醛混合)②pH=10缓冲溶液:54gNH4Cl溶于水,加入350mlNH3·H2O(比重0.89)加水稀释至1升。

③EBT指示剂:0.5g铬黑T加NaCl50g研磨后,置于光口瓶密封④0.05mol/lEDTA标准液配制:称取EDTA(A·R)20g,以水加热溶解后,冷却,稀释至一升。

标定:称取纯金属锌0.4g左右(小数点后四位)小数点后四位)于150ml小烧杯中,以10ml1:1HCl溶解,加热使溶解完全,冷却,移入100ml 容量瓶中,每次用10ml左右纯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三次,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用移液管吸取20ml该锌标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以1:1NH3·H2O调至微浑浊,加入10ml pH=10缓冲溶液及EBT指示剂少许,摇匀,以配制好的0.05mol/lEDTA标准液滴定至由红色变为兰色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M=G×200/(65.38V)M——EDTA标准液浓度,mol/lG——锌质量,gV——消耗EDTA标准液体积,ml测定方法: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pH=10缓冲溶液5ml及EBT指示剂少许此时溶液应呈红色,加1:1HCHO5ml,用0.05mol/lEDTA标准液滴定至兰色。

CZn2+g/l=MV×65.38/nM——EDTA标准液浓度,mol/lV——消耗EDTA标准液体积,mln——吸取镀液毫升数2、游离NaCN测定方法:吸取镀液2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10%碘化钾2ml,以0.1mol/lAgNO3标液滴定至有浑浊为终点。

试剂:10%KI:10g溶于90g水;0.1mol/lAgNO3:取分析纯AgNO3于110℃干燥2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准确称量17.000g,溶于水,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标线。

电镀液分析方法大全(公众版)

电镀液分析方法大全(公众版)

目录化学、电化学除油溶液分析 (3)碱铜镀液分析 (5)焦铜镀液分析 (7)酸铜镀液分析 (9)预镀镍镀液分析 (11)光镍、珍珠镍、氨基磺酸镍镀液分析 (12)光铬镀液分析(1) (16)光铬溶液分析(2) (18)电镀黑铬溶液分析 (22)镀金溶液分析 (24)酸性锡镀液分析 (26)酸性锌镀液分析 (28)氰化镀锌镀液分析 (31)银缸镀液分析 (32)黑镍镀液分析 (35)氰化物镀铜锌合金分析 (37)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38)附录1 常用基准物 (40)附录2 碱、酸的离解常数 (41)附录3 常用酸碱的密度和浓度 (42)附录4 指示剂溶液的配制 (43)附录5 酸碱混合指示剂 (48)附录6 冷却剂 (50)附录7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51)附录8 各种溶液的比重 (52)附录9 电镀常用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56)附录10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测定 (61)附录11 电化当量 (76)附录12 镀液的电流效率 (77)附录13 计算公式 (78)附录14 常用电镀药水分析仪器 (80)附录15 化验室常用调缸药品 (85)附录16 常见镀液必用分析试剂 (90)附录17 常见镀液的侯氏槽工作条件 (91)一.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的连续滴定1.取1ml样品,加纯水50 ml;2.加酚酞指示剂数滴,以0.1N标准盐酸溶液滴至无色为终点,读数为V1 ml;3.继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再以0.1N标准盐酸溶液滴至出现玫瑰红色为终点,盐酸读数为V2 ml;4.将溶液加热煮沸1分钟,冷至室温,再继续以0.1N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至返回玫瑰红色为终点,读数为V3 ml。

Calculation:氢氧化钠= ( V1 -V2 ) ×0.1×0.04×1000克/升碳酸钠= ( V2 ×0.1-V3 ×0.1 ) ×0.106×1000克/升Na3PO4·12 H2O = V3 ×0.1 ×0.380×1000克/升二.硅酸钠的测定1.用移液管吸取溶液20ml置于400ml烧杯中,加浓盐酸20ml,加热蒸发至干,再加浓盐酸10ml,加热蒸发至干;2.稍冷后,加浓盐酸10ml润湿残渣,加温水100ml使盐类溶解,用紧密滤纸过滤,用1% 盐酸热溶液洗涤沉淀和烧杯7~8次,再用热水洗涤数次;3.然后将沉淀和滤纸移至已知恒重的瓷坩埚中,灰化,在900~10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再移至干燥器中冷却,称重为G克二氧化硅。

通用五金电镀槽液各成份含量分析方法

通用五金电镀槽液各成份含量分析方法

通用五金电镀槽液各成份含量分析方法通用五金电镀槽液各成份含量分析方法目录免责声明 (5)检测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 (6)一、钯活化剂分析方法 (10)二、粗化镀液分析方法 (11)三、硫酸铜镀液分析方法 (12)四、焦磷酸铜镀液分析方法 (13)五、碱铜镀液分析方法 (14)六、氰化铜锌合金镀液分析方法 (16)七、镍镀液分析方法 (17)八、装饰铬镀液分析方法 (18)附件1常用指示剂及试剂的配制方法 (19)附件2 (19)附件3实验室平面效果图 (20)免责声明本作业指导书是基于本人个人的能力和知识而编制,因此本作业指导书仅代表我个人在这方面的建议;由于样品检测方法的多样性且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现场客观条件所确定。

因此本作业指导书只提供信息,不作样品检测的唯一操作指引。

检测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1、分析钯活化剂需要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浓硝酸浓盐酸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甲基橙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碘标液(I2)0.05m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1ml1支移液管2ml1支移液管5ml1支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酸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碘标液使用滴定台2个三角瓶250ml2个AAS1台2、分析粗化液所需要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氟化氢铵15g/L1:1盐酸溶液(HCl)1:1碘化钾溶液(KI)10%配制方法见附件1氯化钡溶液(BaCl2)20%配制方法见附件1过氧化钠(Na2O2)分析纯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硫代硫酸钠标液(Na2S2O3)0.1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5ml1支移液管10ml1支容量瓶250ml1个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滴定台1个三角瓶250ml2个硫酸快速测定仪1台3、分析酸铜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氨缓冲溶液PH=10配制方法见附件1 1:1硝酸溶液(HNO3)1:1硝酸银溶液(AgNO3)PAN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甲基橙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 EDTA标液0.1mol/L氢氧化钠标液(NaOH)0.1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1ml1支移液管25ml1支碱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硝酸汞标液用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2支滴定台3个三角瓶250ml3个4、分析焦磷酸铜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氨缓冲溶液PH=10配制方法见附件1硫酸(H2SO4)1mol/L 氢氧化钠(NaOH)0.1mol/LZnSO4.7H2OPAN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 EDTA标液0.1mol/L氢氧化钠标液(NaOH)0.1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1ml1支移液管2ml1支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2支滴定台3个三角瓶250ml3个PH计5、分析碱铜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酚酞配制方法见附件1 0.1N标准盐酸溶液0.1N硝酸银标液(AgNO3)0.1mol/L0.1M EDTA0.1M1:1氨水1:1碘化钾溶液(KI)10%PAN配制方法见附件1甲基橙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氢氧化钠(NaOH)0.1mol/L仪器设备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碱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硝酸银标液用酸式滴定管0-50ml1支移液管5、分析氰化铜锌合金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过硫酸铵固体氟化钠固体硫代硫酸钠固体碘化钾溶液(KI)10%配制方法见附件1氯化钡溶液(BaCl2)30%配制方法见附件1甲基橙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酚酞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 PAN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麝香草酚酞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硝酸银标液(AgNO3)0.1mol/L盐酸标液(HCl)0.1mol/LEDTA标液0.1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20ml1支移液管10ml1支移液管5ml1支移液管2ml1支移液管1ml1支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碱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硝酸银标液用酸式滴定管0-50ml1支6、分析镍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氨水1:1甘露醇10%配制方法见附件1紫脲酸胺指示剂固体铬酸钾指示剂4%配制方法见附件1溴甲酚紫指示剂EDTA标液0.1mol/L氢氧化钠标液(NaOH)0.1mol/L硝酸银标液(AgNO3)0.1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1ml1支碱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硝酸银标液用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2支滴定台3个三角瓶250ml3个7、分析铬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氟化氢铵15g/L1:1盐酸溶液(HCl)1:1碘化钾溶液(KI)10%配制方法见附件1氯化钡溶液(BaCl2)20%配制方法见附件1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硫代硫酸钠标液(Na2S2O3)0.1mol/L氟化氢铵15g/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5ml1支移液管10ml1支移液管20ml1支容量瓶250ml1个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滴定台1个硫酸快速测定仪1台三价铬比色管一、钯活化剂分析方法分析成分:钯、二价锡、盐酸(一)钯含量之分析1、方法摘要:略2、分析方法:1)取试液2毫升于100毫升烧杯中;2)加10毫升浓硝酸;3)微加温至溶液变清,冷却后再加纯水至50毫升;4)用AAS分析。

化学镀液 电镀液

化学镀液 电镀液

化学镀液电镀液化学镀液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用于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金属镀层。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能够提升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导电性和美观性。

电镀液是化学镀液的一种,它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

在电镀过程中,将待镀金属作为阴极,将含有金属离子的电镀液作为阳极,通过外加电流的作用,金属离子会在阴极表面还原,形成金属镀层。

化学镀液中的成分和浓度是决定镀层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电镀液成分包括金属盐、酸、络合剂和缓冲剂等。

金属盐提供金属离子,酸调节液中的pH值,络合剂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增加镀层的光亮度和均匀度,缓冲剂能够稳定液体的pH值,提高镀液的稳定性。

在电镀过程中,操作条件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电镀液的温度、搅拌速度和电流密度等因素都会影响镀层的质量。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镀层的性能下降,搅拌速度过快会引起气泡的产生,影响镀层的光洁度,而电流密度过大会导致镀层厚度不均匀。

除了以上的因素,镀层前的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会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脱脂、酸洗等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氧化层,保证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

化学镀液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电子领域,它常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如印制电路板、连接器等。

在汽车行业,它可以用于改善汽车零部件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在航空航天领域,化学镀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零部件,以提高其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

化学镀液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一些电镀液中使用的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合理管理和处理废液。

此外,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化学镀液技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化学镀液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镀液技术将继续进步,为各个行业提供更高质量的金属镀层。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化学镀液技术将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电镀槽液化学分析方法

电镀槽液化学分析方法

电镀槽液化验分析方法氰化铜镀液分析方法A、游离氰化钠含量分析:1、取镀液10ML;2、加50ML纯水;3、加10ML 10%典化钾;4、用0.1mol硝酸银滴定至混蚀为终点。

游离氰化钠含量(g/L)=0.1mol硝酸银滴定毫升数×0.981B、氰化铜含量分析:1、取镀液2ML;2、加100ML纯水;3、加1克过硫酸铵;4、加热至清澈;5、加10ML1:1的氨水;6、加PAN指示剂数滴;7、用0.1mol EDTA溶液滴定至绿色终点。

氰化铜含量(g/L)=0.1mol EDTA滴定毫升数×4.48焦铜镀液分析方法1、取镀液1ML,加180ML纯水;2、加热至40~50摄氏度;3、加PAN指示剂3滴;4、用0.05mol EDTA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焦铜含量(g/L)=0.05mol EDTA溶液滴定毫升×8.876焦钾含量(g/L)=Be×11.8-焦铜×1.1硫酸铜镀液分析方法A、硫酸铜含量分析:1、取镀液2ML;2、加纯水100ML;3、加10ML PH值为10的氨缓冲溶液,加PAN指示剂数滴;4、用0.1mol EDTA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硫酸铜含量(g/L)=0.1mol EDTA溶液滴定毫升数×12.49。

B、硫酸含量分析:1、取镀液2ML;2、加纯水100ML;3、加1滴甲基橙指示剂;4、用1mol 氢氧化钠滴定至黄色为终点。

硫酸含量(ML/L)=1mol氢氧化钠滴定毫升数×13.3×1.84(g/L)C、氯离子含量分析:1、取镀液25毫升;2、加25亳升纯水,加热至50摄氏度;3、加1~2亳升(1:1)硝酸;4、加1~2滴硝酸银溶液使试液混浊;5、用0.005mol硝酸汞滴定至澄清为终点。

氯离子含量(g/L)=0.005mol硝酸汞滴定毫升数×14.2镍镀液分析方法A、总镍含量分析方法:1、取镀液1ML,加纯水100ML;2、加10ML(1:1)氯水3、加0.2克紫尿酸铵指示剂;4、用0.1mol EDTA溶液滴定至紫色为终点。

电镀镍镀液中各成分及操作条件对镀层性能影响

电镀镍镀液中各成分及操作条件对镀层性能影响

电镀镍镀液中各成分及操作条件对镀层性能影响关于近期大家在环球电镀网上咨询关于镀镍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希望以下的文章分析说明能为大家解惑。

①主盐硫酸镍(NiS04·7H20)是镀镍液的主盐,浓度范围一般在100~350g/L。

硫酸镍铵[NiS04·(NH4)2S04·6H20]也可以用作产生镍离子的主盐,但硫酸镍铵含镍量较低(15%),溶解度较小,不能得到高浓度溶液,因而该溶液不能用于高电流密度电镀,所以应用很少。

但当电镀液中含有铵离子时,所得镍层坚硬,因此复盐硫酸镍铵电解液有时用来制取硬度较高的镍层。

②活化剂由于镍阳极容易钝化,因此电镀镍镀液中必须加入阳极活化剂,保证镍阳极正常溶解。

最常用的阳极活化剂是氯化物,如氯化镍、氯化钾、氯化钠及氯化铵等。

在这些氯化物中,Cl一通过在镍阳极的特性吸附,驱除氧、羟基离子及其他能钝化镍阳极表面的异种粒子,从而保证镍阳极的正常溶解,同时活化剂能提高镀液电导率和阴极分散能力。

考虑到价格和货源情况,通常使用氯化钠作为阳极活化剂,用量一般在7~15g/L。

氯化钠含量过多,阳极溶解迅速,甚至直接使镍的金属微粒从阳极分离,沉积于槽底,或被吸附在阴极上,造成镀层堆镍,同时由于镀液中钠离子浓度增加,使镀层发脆,光泽度降低;氯化钠含量过低,阳极发生钝化,导致镀层质量低劣。

氯化镍既能提供镍离子,又能提供氯离子,同时不增加其他金属离子,因此可代替NaCl及部分主盐NiS04·7H20,起到阳极活化剂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活化剂。

在含镍铵复盐的电解槽中,可用氯化铵作活化剂。

③导电盐单纯从导电率来看,以硫酸钾和硫酸铵较好,硫酸镁稍差。

但硫酸钾和硫酸铵一样,能与硫酸镍形成复盐(NiS04·K2SO4·6H2O),此复盐溶解度不大,容易结晶析出,因此生产中常用硫酸钠和硫酸镁作导电盐。

加入硫酸钠(Na2S04·10H20)和硫酸镁(MgS04·7H20)能提高镀液导电性和分散能力,降低施镀温度,硫酸镁还能使镀镍层白而柔软(不能消除其他因素引起镍层发暗的弊病)。

电镀液成分检测

电镀液成分检测

电镀液成分检测电镀液的成分分析主要是化学分析法,即容量分析法。

有些镀种或工艺也采用比色分析法,对于电子电镀特别是微电子电镀,由于对微量元素或杂质成分敏感,在需要的时候需要用到各种物理分析法以确定微量元素的或杂质的成分。

以下主要是介绍了电镀液成分测定的相关方法和所用数据:1、锌的测定:试剂:①1:1HCHO(1 体积水与1 体积甲醛混合)②pH=10 缓冲溶液:54gNH4Cl 溶于水,加入350mlNH3〃H2O(比重0.89)加水稀释至1 升。

③EBT 指示剂:0.5g 铬黑T 加NaCl50g 研磨后,置于光口瓶密封④0.05mol/lEDTA 标准液配制:称取EDTA(A〃R)20g,以水加热溶解后,冷却,稀释至一升。

标定:称取纯金属锌0.4g 左右(小数点后四位)小数点后四位)于150ml 小烧杯中,以10ml1:1HCl 溶解,加热使溶解完全,冷却,移入100ml 容量瓶中,每次用10ml 左右纯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三次,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用移液管吸取20ml 该锌标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50ml,以1:1NH3〃H2O 调至微浑浊,加入10ml pH=10 缓冲溶液及EBT 指示剂少许,摇匀,以配制好的0.05mol/lEDTA标准液滴定至由红色变为兰色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M=G×200/(65.38V)M——EDTA 标准液浓度,mol/lG——锌质量,gV——消耗EDTA 标准液体积,ml测定方法: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ml 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50ml,pH=10 缓冲溶液5ml 及EBT 指示剂少许此时溶液应呈红色,加1:1HCHO5ml,用0.05mol/lEDTA 标准液滴定至兰色。

CZn2+ g/l=MV×65.38/nM——EDTA 标准液浓度,mol/lV——消耗EDTA 标准液体积,mln——吸取镀液毫升数2、游离NaCN 测定方法:吸取镀液2ml 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50ml,10%碘化钾2ml,以0.1mol/lAgNO3 标液滴定至有浑浊为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