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致良知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致良知》有感(通用18篇)
读《致良知》有感(通用18篇)读《致良知》有感篇1以前总听说知行合一,读了《答友人问书》,才知道原来出自此处。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所谓知和行,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
学问思辨也是行,笃行也是知,知和行根本就是一体两面。
就像一个硬币有两面,能说哪面是硬币吗?“真知”就会真行,“真知道了”自然而然就会在你的行动中表现出来,没表现出来是因为还没有“真知”。
在平常的生活中,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我们往往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但真正的付诸于实践的时候总有很多因素让我们没有做到“真行”,所以还要在不断的修炼“真知”。
就像我平时见到小区里的人,总是难以开口跟人家打招呼,我对象总会责怪我,可是我天生愁着说话,就是开不了口,其实也知道自己应该改正,也知道应该学会亲近别人,对人友善,不过是真心做不到呀,这就是知行不能统一的例子。
想要真知必须行之明觉精察,知到了真切笃实处便为行,阅读此文的最大收获便是这句话了,用到实践中才更会受益匪浅。
读《致良知》有感篇2近期,读致良知,从初步了解到认知,感触颇多,对自我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致良知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成就一份事业,想要做好一份工作,首先要有树立志向,这一点至关重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向决定了前进道路的方向,“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古之凡有大成就者,无不有惊人之志,过人的刚毅坚韧之精神。
在如今的浮躁社会,很多人总是高喊着远大的目标和志向,却忘却了做好一件事情的初心,好高骛远非立志。
立志于我们而言是就是对工作岗位负责,对公司负责,对自己负责,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的循序渐进的立定自己的志向和目标。
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我们实现自我提升,实现自身价值而做的。
其次,就是要勤奋好学。
若不勤学,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即便有宏大的理想,也不过是一个“画饼”。
世间不乏聪慧之人,然而成才者却寥寥无几,何也?皆因怠惰所致。
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致良知的读后感1近日感悟,致良知是目标,因为良知是人的本来状态,致良知就是要恢复人的本来状态,让良知指导人的所有行为。
但致良知不能躲入深山老林,或离开红尘人世,那样修的只是空禅。
致良知的路径就是事上磨练,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追求良知,有事时如此,静处时也是如此。
而具体如何致良知,个人感觉是一个三部曲的过程:1、觉知。
要致良知,就首先要时刻觉知自己的身心状态,只有先保持觉知,才有机会去致良知;2、体验。
对于眼鼻口舌身心意,在觉知后,要深度体验,体验其发生过程,越细越好;3、转换。
在体验后,转换到良知状态,让良知发挥作用,这个时候可能会用到意志的作用,但这时意志发挥作用是有体验在先,因此就不会是“执著”。
个人感悟,与同道交流。
致良知的读后感2“致良知”看似只有三个字,却是进入心学的不二法门,是心学的总纲,是心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指导自己应对社会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
明末清初的余姚先贤黄梨洲先生曾说:“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即学者之入门处。
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明儒学案发凡》)。
而“致良知”就是学者入门的得力处,就是约束心学的总纲、“致良知”学问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并重新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确实有用,也能够应用,而且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各有所得。
但是,“致良知”的真谛毕竟经历过许多岁月而覆盖了种种尘埃,使人不能认清其真相。
使得墙内开花墙外香,殊为可惜。
也就是说,在没有“致良知”的思想影响下,我们仍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也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为的是让自己活得不那么不明不白,不随波逐流。
只可惜长期以来我们不认识身边有价值的东西,或放着好的东西不用,却在苦苦追求残次的东西,可谓明珠暗投。
致良知心得体会优秀7篇
致良知心得体会优秀7篇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一王阳明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那是因为他有一门很厉害的学问。
这门学问,如果我们能学会一半,也必然能成就一生,这就是致良知的大学问。
何为致良知?良知,即本我真心,致,就是实践磨砺。
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那么,致良知又会有什么样的。
表现呢?这在王阳明身上体现的最充分。
当时宁王造反,王阳明原本有其他任务在身,但他毫不犹豫前往平叛。
此时的大明王朝政治形势波诡云谲,很难说谁成谁败。
朝廷官员不愿开罪宁王,也都选择明哲保身,只有王阳明知难而上。
他也不是没有担心,他甚至让家人在自己家门外环布柴草,说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自焚。
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
但是王阳明为什么可以挺身而出?就是因为"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
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行为准则、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除了在大事上不糊涂,在日常生活中,致良知也是走向快乐人生的法宝。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在王阳明看来,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道德经》里也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适可而止。
王阳明曾给学生举例,古代的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才取得了过人的成就。
只有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才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做些有价值的事情。
大道至简,知行合一。
致良知的心得感悟(热门9篇)
致良知的心得感悟(热门9篇)致良知的心得感悟第1篇阳明心学也称'良知“学。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
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
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的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
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
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
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
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
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
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
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
在《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篇1近期公司组织致良知学习,我们卡车服务站在孟站长的带领下也认真学习了致良知里面的内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良多,也深有感触。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颗宽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对,与其做无所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所谓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只要打通心灵的一些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时候,问下自己“要是圣人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首先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一些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企业的“良知”就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作为一名员工,做任何事情要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正确地面对问题,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进步了!企业也就发展了!《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篇2“心即理”。
“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
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
那就是主体,也可称自我。
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
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
致良知的读后感(精选5篇)
致良知的读后感(精选5篇)致良知的篇1致良知”看似只有三个字,却是进入心学的不二法门,是心学的总纲,是心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指导自己应对社会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
明末清初的余姚先贤黄梨洲先生曾说:“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即学者之入门处。
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明儒学案发凡》)。
而“致良知”就是学者入门的得力处,就是约束心学的总纲.“致良知”学问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并重新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确实有用,也能够应用,而且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各有所得。
但是,“致良知”的真谛毕竟经历过许多岁月而覆盖了种种尘埃,使人不能认清其真相。
使得墙内开花墙外香,殊为可惜。
也就是说,在没有“致良知”的思想影响下,我们仍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也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为的是让自己活得不那么不明不白,不随波逐流。
只可惜长期以来我们不认识身边有价值的东西,或放着好的东西不用,却在苦苦追求残次的东西,可谓明珠暗投。
假如,今天我们能够明白“致良知”的作用并将其实际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之中,无疑就多了一项强大的心理支撑,保持自尊无畏的心境。
其中的原由在于,人之所以能生存于世,在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身外的事、身外的物建立起某种联系,从世间获得生存的资源,并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反馈给世间。
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与社会之间不断地给予和不断地反馈的交互作用,建立起人类社会的全部内涵。
人若缺乏智慧,将不能与世间万事万物建立起某种联系。
而要建立智慧,最初必须切实找到一个理性的源头,才能满足初始条件。
水有源,树有根。
如无源头,那么水就不会奔流不息;如无根,那么树就不会生长繁育。
这就是说,水源或树根就是原点,就是水流足以形成,树木得以成长的初始条件。
纵观世间,万事万物都从一个初始条件开端,逐步成长起来。
因此,初始条件显得相当重要。
这好比,一个微小的、不起眼的基因就能决定一个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外观,是同一个道理。
致良知的读后感通用范文4篇
致良知的读后感通用范文致良知的读后感通用范文精选4篇(一)《致良知》是一部由现代作家余秋雨创作的小说,该书以1949年至1979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许伯阳一生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对许多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首先,通过主人公许伯阳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在那个时期的巨大变革。
从许伯阳的创业时期到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中国社会不断经历着新的变化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许伯阳保持着对良知的坚守,始终追求自己心中的真理。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历史的洪流中坚守良知是多么重要,即使面临困境和压力,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
其次,我对许伯阳对待家庭的态度有很大的共鸣。
虽然他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但他在家庭中却丧失了很多东西。
他与妻子的缺乏沟通和理解,使两人的婚姻破裂;他对儿子的冷漠和疏远,让儿子走上了错误的人生道路。
通过这些故事,我明白了人生中家庭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事业发展,更要注重与家人的交流和关爱。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我们要珍惜和维护家庭的温馨。
最后,本书对于人性的探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伯阳一生中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变故,但他始终保持着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尤其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能够始终坚守自己的良知,不被外界的纷扰和迷惑所动摇。
通过许伯阳的人物形象,我学到了要保持善良和正直,无论面临任何困难和诱惑,都要相信良善还是存在的。
总的来说,读完《致良知》给我启示良多。
这本书既是一部历史小说,又是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
通过主人公许伯阳的经历,我明白了在时间的长河中,良知的力量是永远不会被抹灭的。
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和压力,我们都应该保持良知的坚守,追求心中的真理和善良。
致良知的读后感通用范文精选4篇(二)致良知是一部启迪人心的书籍,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作者的文字描述,我仿佛看到了人性的真正的光辉和力量。
首先,我被书中描绘出来的主人公陆子舟深深地吸引了。
《致良知》读后感(精选10篇)
《致良知》读后感(精选10篇)学习致良知,就是来逐步净化自己,就是擦亮那边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洁净,照亮他人。
下面是小编准备的《致良知》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
《致良知》读后感篇1学习圣贤之术,学习致良知,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寄闻人邦英、邦正》里最喜欢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夺志之说也。
夫谓之夺志,则已有志可夺;倘若未有可夺之志,却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图之。
大致意思是说古人会说:不怕妨碍了自己的功业,只怕被夺去了自己志向。
所谓夺志,是已经有志向才会被夺取,倘若还没可以或值得被夺取的志向,那么就应该早点去深思、反省为何会没有立志。
生活日复一日,平淡如水,梦想的影子是否已销声匿迹,看到身边的朋友同事一步一步向理想迈步时,内心也会泛起涟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撑,无论做什么都是动力十足,因为有目标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会风雨兼程。
我们工作更是如此,各项业务指标是工作压力更是动力,目标一旦形成,就应毫不动摇,全力以赴达成。
《致良知》读后感篇2王明阳先生在文中所说的求正道,学会“收放心”,无论事实如何,总要有时间让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即学便须知有得力处。
”现在社会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强,但还有许多人以追名逐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做事时会不择手段,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
有抱负、有进取、有善心的人来引领,才能达到和谐、幸福。
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不断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添砖加瓦,有了目标,还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致良知是为自己而学,为修养美德而学。
“故不贵于而过,而归于改过。
”在工作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不足,通过问题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后改之,“责善”与人相处,要相互监督,提醒,指出他人错误时,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人的关心爱护。
致良知心得体会_1
致良知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历总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致良知心得体会6篇, 供大家参考选择。
致良知心得体会6篇【篇1】致良知心得体会学习《致良知》心得体会在学完《致良知》后,竟时时有被电流击中之感,真如大地惊雷,轰然惊醒梦中人。
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
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
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原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
致良知,就是开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
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缔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洁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
获得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
所以,用心致志、谨慎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假如有闲工夫埋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
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造就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谢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殊留意要有怜悯心,行善积德有好报。
不要总是忿忿不平、庸人自扰、自寻苦恼。
中国的古代先贤常以"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作为一个君子的行为准那么,一个人的价值表达在为他人缔造了多少福利。
有人说:自己辛辛苦苦缔造的财产怎么能转手赠与他人。
其实细致想想,全部人的财产并非是靠一己之力缔造的,譬如一棵果树,它的强壮成长要靠土壤的养料、水分的浇灌、园丁的照料,所以当它成材以后,它天经地义要担当起固化土壤、锁住水源,以及用自己的果实回报园丁的责任,否那么,当水土流失、园丁离去的时候,这棵果树自然就枯萎了。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致良知读后心得篇一作者是一个诗文英杰,文思敏捷独特,述怀的同时往往包含着哲理,11岁时候便能够即兴作诗金山寺和蔽月山房,文字简朴,却气概非凡。
少年喜爱象棋一事并未被董教授提及,别处记载先生少年曾痴迷于象棋,后被父亲训斥,才醒悟沉迷非正道,作诗一首,亦是别有韵意,不可多得。
翻阅先生诗文,题材广博,深川幽谷,天心月圆,都留下他隽永的辞藻。
先生是一位军事天才,平定江西匪患,体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理手段。
最著名的莫过于迅速平定宁王叛乱一事,从发起对南昌的进攻,到活捉宁王朱宸濠,只用了六七天的时间,何等的迅速,可能有些人而作者在平叛之初,既没有公文任命,又没有一兵一卒,完全是凭借智慧与其周旋,后续征兵也是仓促而行,也没有得到周邻省份的支援,靠着临时征募的乌合之众,却将宁王生擒,不可谓不传奇。
先生在受人压迫排斥的忍耐中领悟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
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
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
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
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所谓“知行合一”。
这的确是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程朱理学主要遵循道理,不能破旧立新,很多道理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也要人去遵循,违背人的意愿,禁锢人的身心。
从先生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志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没有生活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梦死,当然也是很难实现生活的意义的。
王阳明先生致良知读后感7篇写范文网
王阳明先生致良知读后感7篇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篇1】我是一个心里放不了事的人,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吃不下睡不着。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
讲求的是“存天理,去人欲”。
王阳明心学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
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
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
在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王阳明先生还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
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
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
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往往会不知不觉被功名利禄所困扰,很少能静下心来深度思考,人就容易浮躁,与圣人之道渐行渐远。
因此,我们要培养一种摆脱世事纷扰、潜心做学问的能力,拍去身上的烦嚣,滤掉心中的渣滓,不受名利诱惑,保持一颗淡定之心,聚精会神做有意义的事情。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篇2】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实行”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够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且能确保这种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另一方面,我又必须按照我的选择去实施我的行为,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知”。
所以“致良知”既反对“坐而论道”,亦反对“随事体认天理”(一边实践,一边体会所实践之事所蕴含的天理),因为前者会流于空谈,后者则会导致将“天理”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从而把“良知”与人的现实行为割裂开来。
《致良知》读后感
《致良知》读后感《致良知》读后感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致良知》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良知》读后感1近日感悟,致良知是目标,因为良知是人的本来状态,致良知就是要恢复人的本来状态,让良知指导人的.所有行为。
但致良知不能躲入深山老林,或离开红尘人世,那样修的只是空禅。
致良知的路径就是事上磨练,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追求良知,有事时如此,静处时也是如此。
而具体如何致良知,个人感觉是一个三部曲的过程:1、觉知。
要致良知,就首先要时刻觉知自己的身心状态,只有先保持觉知,才有机会去致良知;2、体验。
对于眼鼻口舌身心意,在觉知后,要深度体验,体验其发生过程,越细越好;3、转换。
在体验后,转换到良知状态,让良知发挥作用,这个时候可能会用到意志的作用,但这时意志发挥作用是有体验在先,因此就不会是“执著”。
个人感悟,与同道交流。
《致良知》读后感2王明阳先生在文中所说的求正道,学会“收放心”,无论事实如何,总要有时间让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即学便须知有得力处。
”现在社会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强,但还有许多人以追名逐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做事时会不择手段,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
有抱负、有进取、有善心的人来引领,才能达到和谐、幸福。
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不断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添砖加瓦,有了目标,还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致良知是为自己而学,为修养美德而学。
“故不贵于而过,而归于改过。
”在工作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不足,通过问题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后改之,“责善”与人相处,要相互监督,提醒,指出他人错误时,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人的关心爱护。
学习致良知,就是来逐步净化自己,就是擦亮那边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洁净,照亮他人。
《致良知》心得怎么写_读《致良知》有感_《致良知》心得体会范文5篇
《致良知》心得怎么写_读《致良知》有感_《致良知》心得体会范文5篇通过学习致良知可以看到自己在一点一点的改变,这个改变没有如何借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改变,建设自己是人生的重大学问。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致良知》心得怎么写_读《致良知》有感_《致良知》范文5篇,希望你喜欢。
读《致良知》有感这篇文章写于1520xx年,阳明先生在1520xx年从贵州龙场被任命为庐陵知县,他以心学教化加善政辅佐,在短短几年就使刁民众多的庐陵县的民风焕然一新。
1520xx年,他被提拨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
这里盛产土匪,山民经常暴乱,占山为王,攻城掠地,危及政权,成为一方大患。
1520xx年,王阳明到江西赣州剿匪,南赣地区山麓千里,崇山峻岭,洞穴密布,是土匪的安乐窝,官兵来时,土匪轻易化整为零,官兵一走,他们又重新聚合,而且民匪一家,上山做土匪的在山下都有亲人,山下亲人经常给土匪通风报信,所以四省组织过多次围剿都收效甚微。
王阳明推出的十家牌法,就是要求每家要把所有家人的个人信息(性别、籍贯、职业等)都写到一块木牌上,挂在家门口。
十家为一牌,由指定的人当牌长,牌长手上有一份关于这十家的详细资料,这份资料甚至填写了是否有残疾人,怎么残疾等资料。
牌长每天在固定时间挨家挨户巡查,先用手上的册子对照各家门口的牌子,然后对住户人口进行比对。
并不时搜查,一旦发现有没有的牌子上记录过的黑户,就立即报官。
倘若这个黑户来历不明,或者就是土匪,那这家和与他编在一起的其他九家都要受处罚。
十家牌法的做法,非常有效,南赣地区的土匪再也不能隐藏在百姓那里,他们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只能龟缩在山林中了,对遏制土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循此而润色修举之,则一邑之治真可以不劳而致。
从十家牌法制定上就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的军事才能和超人的智慧,这也和他的心学理论息息相关。
他认为人人有良知,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藏匿一个亲人土匪而连累了其他九家几十号人,心里的良知就会非常愧疚,所以久不会收留土匪,甚至还会把土匪送到政府手中。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精选15篇)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精选15篇)致良知阅读篇1通过对“致良知”的学习,感悟很多,首先我们要有感恩的心,我们在公司任职,为公司为自己为了客户着想,也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事必须认真负责,毕竟是汽修行业,汽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是客户养家糊口的工具,所做的任何事要精益求精,不让客户抱怨,努力解决客户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在汽车维修方面,不断摸索,努力学习,刻苦专研提高维修技能。
在近几年的汽车维修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解放车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维修当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经过这几年的磨练发现自己有了一定进步,但是在汽车维修方面还是不够细心,不够耐心。
有的时候把问题复杂化了,明明是一个保险丝的问题,却会想到发动机电脑板,有的时候知道是那个地方出的错,却偏偏查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
所以有时应该,先易后难,有条不紊,学序渐进,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多走几种路子想想,说不定问题就能找出来。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摸索,努力提高维修技能。
从自身找原因。
作为本人来讲,一名机电维修工,他的是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客户车辆进行快速准确的维修,并进行总的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汇报。
虽然很短两句话,但是真正做好做到位的没有几个,在正常的工作中,有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去做,有没有及时准确的维修,有没有总的检查。
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还是靠自己的素质,靠自己的修养,真正的做到,服务在心中,质量在手中。
努力学习更先进的汽车维修知识,强大自身,使自己每时每刻都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篇2中国在史以来对圣人的评判标准有很多,其中最受人们认同的说法是要符合三不朽,既立德、立功、立言,据说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孔老夫子自不必说,立儒家道德规范,创儒家学派,立万世之论,集三者于一身。
另一个能被视为三不朽的就是明朝王阳明,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对王阳明应该都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
《致良知》读后感(优选15篇)
《致良知》读后感(优选15篇)《致良知》读后感1心存良知,便无惧那些蝇营狗苟,鼓唇弄舌,那些卑微的乞讨者,无论你再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这些卑劣谣言,荆棘路障,将会一一击破,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破冰而已。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王阳明的心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
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
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如何把握这个度,学习致良知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人心不可蒙尘”,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因心而为。
当然目前社会环境更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怎么去把握这个度,怎么去践行良知,怎么去无欲则刚,则是我们用一生去实践目标。
有了目标,才能去行动,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
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
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都会遇到一些琐事,烦心事,而苦恼,而忧愁,钻牛角尖,致良知让我学会怎么去控制你的情绪,心境,让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在处理问题时才会头脑清晰思路明确,不至于半途而废。
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
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遵从本心,在失败中汲取营养,一步一步到达彼岸。
以上仅是本人学习致良知的拙见,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博大精深,需我辈躬身前行,践行到底。
经过这些时间经历的人和事,有些许感触,“吾心向善,善惠于人”,只有心存善念,为人平和,做事有理有据,方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做人还是踏实一些好,记得一位领导说过,做人做事莫要浮着,漂着,听说过漂汤菜吗,汤面漂着一层菜叶,蛋花,实则汤内除了这些就只剩汤了,华而不实,应脚踏实地,挖干货。
致良知的读后感(通用6篇)
致良知的读后感(通用6篇)致良知的读后感(通用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致良知的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良知的读后感篇1致良知”看似只有三个字,却是进入心学的不二法门,是心学的总纲,是心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指导自己应对社会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
明末清初的余姚先贤黄梨洲先生曾说:“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即学者之入门处。
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明儒学案发凡》)。
而“致良知”就是学者入门的得力处,就是约束心学的总纲。
“致良知”学问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并重新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确实有用,也能够应用,而且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各有所得。
但是,“致良知”的真谛毕竟经历过许多岁月而覆盖了种种尘埃,使人不能认清其真相。
使得墙内开花墙外香,殊为可惜。
也就是说,在没有“致良知”的思想影响下,我们仍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也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为的是让自己活得不那么不明不白,不随波逐流。
只可惜长期以来我们不认识身边有价值的东西,或放着好的东西不用,却在苦苦追求残次的东西,可谓明珠暗投。
假如,今天我们能够明白“致良知”的作用并将其实际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之中,无疑就多了一项强大的心理支撑,保持自尊无畏的心境。
其中的原由在于,人之所以能生存于世,在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身外的事、身外的物建立起某种联系,从世间获得生存的资源,并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反馈给世间。
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与社会之间不断地给予和不断地反馈的交互作用,建立起人类社会的全部内涵。
人若缺乏智慧,将不能与世间万事万物建立起某种联系。
而要建立智慧,最初必须切实找到一个理性的源头,才能满足初始条件。
水有源,树有根。
如无源头,那么水就不会奔流不息;如无根,那么树就不会生长繁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致良知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致良知有感(一)江萌闲暇之余继续拜读《致良知》,越发感觉到温暖的、积极的、健康的、乐观的、催人向上的情感,这是正能量的意识折射。
尤其适宜领导者修身养性,以感染团队,凝心聚力。
凡举大事,必须其情而使之,因其势而导之,乘其机而动之,及其时而兴之;是以为之但见其易,而成之不见其难,此天下之民所以阴受其庇,而莫知其功之所自也。
正如《道德经》所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也就是说,最好的领导者,下面的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亲近、赞美他;再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畏惧他;最差的领导者,人们轻视、侮辱他。
孔子将是否能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看成是否能成为君子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在公司经营和团队建设中,也可以成为衡量职业管理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管理者对自己的部下不只拥有管理权,更对他们负有责任感。
要管理好团队,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时时处处身先士卒做好表率,这就是“修己以敬”。
我们不难想象,一个管理者自己素质低下,办事不认真,怎么可能让部下素质提高,办事认真。
一个原本素质较高的部下,一旦长期处于素质低下的管理者手下,很可能也会变成素质低下,因为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往往很难,而要想堕落,却是很快、很容易的。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领导尊重员工,员工才有可能尊重领导,领导的威信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赠予的,也就是要“修己以安部下”。
远通集团的经营理念提倡以服务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以人为本,建设学习型团队,规范化管理,系列化服务,不断改善,让客户更满意。
我们每每提出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首先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其自然而然的成为企业的主人,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激发其干事创业的激情,从而创造应有的价值。
尚客优集团总裁马英尧先生说过:在一个平庸的管理体系里,总经理好比是发动机,中层干部和员工几乎都是齿轮,都属于被动运转,消耗掉大量的功率。
如何打造一个伟大的公司,为更多的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员工提供更公平的薪酬做制度,让每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让每一个成员的才华都能得到施展,从而焕发工作激情,使得各层的骨干员工都能成为发动机,而不是齿轮,从而实现全员经营。
或许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而领导的态度和行为,就是团队前进的风向标。
因此,领导要主动放弃特权,杜绝“特例”,自觉执行规章,带头遵守制度,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大家都被一种温暖、快乐、积极的情绪包围着,都有着一种阳光心态,这个组织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正能量,也一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读致良知有感(二)马克森集团号召学习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才发现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认真的阅读学习了,长时间都处在比较浮躁的状态,现在通过学习致良知感觉真的需要让自己的心静一静,思考下自己一步的发展了,虽然是简单地阅读但也有了些许收获。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
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感知到不立志,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
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就如同我们工作中制定目标,只有先制定明确目标,再为达成目标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才是我们工作业绩的基础。
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
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
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
傲慢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
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处在这种状态,从事汽车行业太久,总是以为自己对行业分析的透彻,却不知现在的市场变换太快,不去深入学习和分析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沉迷在老的观念和曾经业绩中,又怎么能做好新时期的营销工作,所以只有抛开曾引以为豪的过去,低下身子踏踏实实学习才是提升业绩的最好方法。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
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现在的社会不缺聪明的人,而是缺忠诚的人,忠诚不是忠诚某一个人,而是我们学习做事的一种态度,在学习中要诚实深入,认认真真才能学到终身受用的技能,工作中我们只有忠诚对待工作和公司,时刻把自己的命运和公司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司成长我成功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实。
自己学习致良知还很浅显,但这种正能量让我们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
现在只是起点,落实到实处更没有终点,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要经营好家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最大能力。
读致良知有感(三)张淼最近公司组织学习了致良知,感悟颇深,阳明先生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王阳明先生认为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最为重要。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
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实的缘故。
说到过失,虽然大贤之人也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
所以做人不在于没有过失,而注重在能够改过。
所谓“互相责求向善,是朋友相处的道理”;但是必须做到:尽心地劝告并且好好地开导他,尽自己的忠诚爱护的心意,尽量用委婉曲折的态度语气,使朋友听到它就能够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够改过,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本文中,王阳明先生教给了我们在学习成长和团队建设方面的许多道理,人不立志则无目标;人不勤奋则一事无成;人不懂得改过则没有进步;领导懂得理解下属,团队才能更好发展。
所以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更好的学习知识、修身养性,提高管理智慧,才能更好带领团队赢取业绩。
零部件张淼2017.4.9读致良知有感(四)赵国娟我是一个心里放不了事的人,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吃不下睡不着。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
讲求的是“存天理,去人欲”。
王阳明心学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
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
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
在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王阳明先生还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
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
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
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往往会不知不觉被功名利禄所困扰,很少能静下心来深度思考,人就容易浮躁,与圣人之道渐行渐远。
因此,我们要培养一种摆脱世事纷扰、潜心做学问的能力,拍去身上的烦嚣,滤掉心中的渣滓,不受名利诱惑,保持一颗淡定之心,聚精会神做有意义的事情。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一)每当我向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同学们表达价值投资概念的时候,他们多数表示了深深的怀疑。
被他们问及最多的话题就是,当前中国的股市,适合做长期投资吗?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纠正一下。
如果是炒股票、做波段,可以问在当下;但如果是对价值投资这样一个长周期的投资活动而言,这个问题就应该改正成这样:从现在到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间,适合做长期投资吗?这样时间范围和标的才对应得上。
对于这个问题,一开始我是用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来进行解释的。
回答的多了,自己也发现这个解释存在着不尽合理的问题。
因为经济和股市虽然存在着相关性,但是是否一定是强相关,他们的增长步调是否一定是一致,这却是不能够下一个定论的。
因为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多的随机性。
这个问题还存在着一个潜台词,那就是是否只有美国的股市比较适合做价值投资,而中国这样一个法制不健全,股市发育不良的环境下,不一定能够提供价值投资的土壤。
那么,美国的股市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罗伯特﹒J﹒希勒著于2000年的《非理性繁荣》,正是一本分析美国上世纪末股市繁荣现象,以及整个20世纪美国股市发展的重要作品。
“非理性繁荣”一词,源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
1996年12月5日,面对全球股市的持续繁荣与大幅上涨,作为当时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对当下的股市做出了“非理性繁荣”的判断。
这一判断震惊了世界,被称为“格林斯潘震撼”并导致欧美股市暴跌。
但在这之后,美国股市出现了长达三年的大牛市,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道指)从6500点一路上涨至12000多点,格林斯潘对股市的判断被彻底否定。
从那以后,格林斯潘就对全球股市三缄其口,就连当年纳斯达克股市上涨至5100多点、市盈率已达850多倍时,格林斯潘也没有对股市发表任何评论。
2000年,希勒使用“非理性繁荣”为题著书,成为当年投资类图书经典。
此时,道指突破了11700点,距离1896年5月26日公布时的40.94点,增长了286倍;距离1972年11月14日的1003.16点,增长了11.7倍;距离1995年11月21日的5023.55点,增长了一倍。
即便是在道指诞生一百年的2006年5月间,指数也在11000点区间。
从这个总体趋势上来看,股市一直向上,走向繁荣。
但是,1929年股市崩盘,直到60年代才再次回到原来的点位;70年代的股灾,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
和中国股市18年间五次起落相比,美国的股民可谓是既有幸福的一代,又有痛苦的一代;而中国的股民,却只是悲喜交加的一代。
这本为2000年处于网络股和科技股泡沫中的美国投资者所写的书,善意地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公众常被认为学会了股票在下跌之后总会反弹这个基本常识。
我们已经看到,许多证据证明大部人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们想错了。
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许多年。
股票市场可以被高估,同样可以低迷许多年。
“公众常被认为了解到,从长期看股票总是优于其他投资,比如债券,所以长期投资者投资股票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