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汇编与飞机问题有关的物理问题
中考物理知识点:飞机和水翼船
![中考物理知识点:飞机和水翼船](https://img.taocdn.com/s3/m/0da09df450e2524de5187ee9.png)
中考物理知识点:飞机和水翼船
中考物理知识点:飞机和水翼船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1、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机翼的纵截面上面弯曲的程度比下面大,飞机飞行时,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上方空气的流速比下方空气的流速快。
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机翼下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上方受到的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叫做举力或升力。
举力是竖直向上的,它跟飞机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反,当举力大于重力时,飞机就上升。
水翼船
水翼船的船身下面前后方装有水翼,水翼的纵截面上面弯曲的程度比下面大。
靠船尾甲板上的螺旋桨向后吹空气获得的动力。
当达到一定的速度时,水对水翼产生足够的举力(升力),使船体不再吃水而处于水面之上。
这时船所受的水的阻力大大减小,得以高速行驶。
相关推荐:中考物理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飞机的物理知识点总结
![飞机的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c143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4.png)
飞机的物理知识点总结飞机是一种能够在大气中飞行的运载工具,它的设计和运行涉及许多物理原理和知识。
本文将对飞机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总结,包括飞机的飞行原理、机翼结构、发动机工作原理、飞行稳定性和操纵、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一、飞行原理1.1 升力和重力平衡飞机能够在大气中飞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产生足够的升力来支撑飞机的重量。
升力的产生是基于伯努利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当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和斜度导致了飞行速度不同,使得在两侧形成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
升力的大小取决于机翼的形状、角度、速度和密度等因素,而重力则是被升力所平衡。
1.2 推力和阻力平衡飞机的飞行还需要克服空气阻力,为了保持飞行速度,飞机需要产生足够的推力来平衡阻力。
飞机的推力主要由发动机提供,而阻力主要取决于飞机的速度、形状和空气密度等因素。
通常来说,飞机需要保持动力平衡,以保持恒定的速度和高效的飞行。
二、机翼结构和气动原理2.1 机翼的结构机翼是飞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负责产生升力和控制飞机的姿态。
机翼的结构和形状对于飞机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常来说,机翼的横截面呈对称形状或者近似对称形状,以便产生相对均匀的升力。
此外,在机翼上通常还加装了襟翼、副翼和气动刹车等辅助设备,以增加机翼对气流的控制能力。
2.2 气动原理机翼产生升力是基于伯努利定律和流体力学原理。
当飞机在空气中飞行时,流经机翼的气流速度和压力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压力差,从而产生了升力。
气流的速度和流向对于升力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飞机的速度、姿态和气流状态会直接影响机翼的气动性能。
三、发动机工作原理3.1 涡喷发动机大部分现代飞机采用涡喷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
涡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空气、燃烧燃料、喷射高速气流来产生推力。
空气从飞机外部吸入后被压缩,然后经过燃烧室燃烧混合气体,最终以高速喷射产生推力。
涡喷发动机具有高效、推力大、重量轻的特点,是目前飞机主要的动力选择。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4机械运动含解析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4机械运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35449dbb4cf7ec4afed065.png)
专题4 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2017•武汉卷】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答案】B【解析】“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相对于地球有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故应选B.【考点定位】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2017•郴州卷】下列估算符合实际的是()A.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1 cm B.人的正常体温约37℃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0 kg D.一个鸡蛋的重力约10N【答案】B【考点定位】数据的估测3.【2017•郴州卷】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答案】D【考点定位】机械运动4.【2017•衡阳卷】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B.人的正常体温是39℃C.成年人散步时速度约为4m/sD.家用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30W【答案】A【解析】一个苹果质量在150g左右,可以与鸡蛋做比较;人体正常温度在37℃左右;成年人散步时速度约为1.1m/s;家用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在2000W左右。
故选择A。
【考点】质量、温度、速度、电功率5.【2017•岳阳卷】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A.物体长度为1.45cm B. 物体质量为6.6g C.温度计示数为16℃ D.电流表示数为0.32A【答案】AA.物体长度为1.45cm,正确,长度的测量的结果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三部分。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机械运动(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机械运动(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edf38a7fd5360cbb1adb4d.png)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一) 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翔器拥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 垂直腾飞B. 垂直下降C. 定速巡航D. 空中悬停【答案】 B【分析】【解答】依据题意知道,在一次试飞中,飞员感觉地面迎面而来,是感觉地面在向上运动,这是以运动飞机为参照物,而且飞机在垂直下降时感觉,故只有 B 切合题意,故答案为:B。
【剖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许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地点能否发生改变即可.2 .如下图,一小钢球从圆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开释,接踵经过B、 C两点,且AB=BC,则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忽视空气阻力的影响)()A.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钢球在 AB, BC两段内运动的均匀速度相等C. 就 A, B,C 三点而言,小钢球在 A 点拥有的机械能最大D. 小钢球所受重力在 AB, BC 两段内做功相等【答案】 D【分析】【解答】解: AB、小钢球从 A 处由静止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速度愈来愈大),动能增大,故A、 B 选项错误;C、斜面圆滑,整个过程能量守恒,小钢球拥有的机械能不变,故 C 选项错误;D、 AB、 BC 两段的高度相等,所以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故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 BC 两段内做功相等,故 D 选项正确.应选 D.【剖析】质量一准时,速度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在理想状况下(没有摩擦),小球的能量是守恒的;依据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愈来愈大,高度愈来愈低,剖析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状况,联合能量守恒定律对各选项进行剖析.3.如下图为“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马上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天宫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神舟十号”岿然不动,地球在迟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D. “天宫一号”A. 太阳B. 地球C. “神舟十号”【答案】 D【分析】【解答】解:成功对接后,“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的地点不变,“天宫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神舟十号”岿然不动,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天宫一号”;“神舟十号”与太阳、地球的地点不停发生变化,参照物不可以选择被研究的物体自己,故 D 正确.应选 D.【剖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假如物体的地点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假如物体的地点相对于参照物不停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4.以下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A.匀速直线运动B.非晶体的凝结C.晶体的融化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答案】D【分析】【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行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行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此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结图象,故B错误;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跟着加热,物体温度高升,不是晶体的融化图象,故C错误;D 正确.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应选 D.【剖析】剖析图象,确立图象反响的物理量间的关系,而后依据图象反响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判断.5.以下估测与实质状况符合的是(A. 物理课本的质量大概为25g C.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B. 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A5m/s【答案】C【分析】【解答】解:A、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左右,故 A 不切合实质;B、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0.2A左右,故B 不切合实质.C、中学生的身高在150cm左右,课桌的高度靠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左右,故C 切合实质;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故 D 不切合实质.应选 C.【剖析】第一对题目中波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依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变换,清除与生活实质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切合生活实质的答案.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段歌词包含多个科学道理,此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 竹排B青.山C地.面D河.岸【答案】 A【分析】【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往常不可以以被研究的物体自己作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所以应选与有地点变化的青山以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A 正确.应选 A.【剖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仍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能否有地点变化.若地点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地点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7.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辰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A. 甲、乙两车必定向东运动B甲.、乙两车必定向西运动C. 甲车必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D.甲车必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答案】C【分析】【解答】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 A、 D 不切合题意;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 B 不切合题意.应选 C.【剖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怎样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一样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样.8.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 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动能都不变C.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重力势能都不变D.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添【答案】 D【分析】【解答】解:A、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没有发生地点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所以 A 错误;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停变化所以动能改变,速度不变,所以 B 错误;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停变化,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改变,所以C 错误;D、加油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不变,加油机的质量减小,战斗机的质量增添,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添,所以所以 D 正确.应选 D.【剖析】解答本题的重点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地点能否发生了改变,假如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假如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动能大小的影响要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要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 =动能 +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9.如图是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中的篮球绕杆测试场景.对于该项考试的器械规格及其设置,以下数据最靠近实质状况的是()A. 篮球质量约为2kgB. 篮球直径约为40cmC. 共设置了 5 排标记杆D. 相邻的两排标记杆相距1m【答案】C【分析】【解答】解:A、体育课上使用的篮球的质量在600g=0.6kg 左右.故 A 不切合实质;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 ,篮球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5cm左右,不行能达到40cm.故 B 不切合实质;C、由图知,测试场所中共设置了 5 排标记杆.故 C 切合实质;D、篮球绕杆测试中杆距为3m.故 D 不切合实质.应选 C.【剖析】不一样物理量的估量,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切合实质的是哪一个.10.大千世界,千姿百态。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1c01b7b7360b4c2f3f6497.png)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发动机巡航推力为3.6×104N ,巡航速度为920 km/h 。
(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少?(2)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 h 的过程中,耗油1800 kg ,求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燃油热值q 取4.6×10 7J/kg ) 【答案】(1)3.6×104N ;(2)20% 【解析】 【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平衡力判断出受到的阻力。
(2)根据Q mq =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s vt =算出移动的距离,根据W Fs = 算出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进功,根据100%W Q η=⨯推力放算出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详解】(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发动机巡航推力与受到的阻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则受到的阻力43.610N f F ==⨯(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7101800kg 4.610J/kg 8.2810J Q mq ==⨯⨯=⨯放发动机巡航的距离为920km/h 0.5h 460km 460000m s vt ==⨯==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4103.610N 460000m 1.65610J W Fs ==⨯⨯=⨯推力发动机的推进效率10101.65610J 100%100%20%8.2810JW Q η⨯=⨯=⨯=⨯推力放 答:(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是3.6×104N ;(2)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h 的过程中,耗油1800kg ,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机械效率2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应用、热量、速度、功、效率的计算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难点是效率的计算。
2.为了比较“沙子和水的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好沙子和水,并在上方盖好玻璃片,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的时间/s温度升高20℃所需的时间/s温度升高30℃所需的时间/s沙子306489124水3096163220(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对于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_(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上有水珠出现,_______(选填“沙子”或“水”)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6)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出现了沙子的温度反而比较低的情况,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飞机失事物理试题及答案
![飞机失事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1b6a1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0.png)
飞机失事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若忽略空气阻力,其动能的变化趋势是: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2. 飞机失事时,如果飞机的总机械能守恒,那么在飞机坠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关系是:A.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B.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C. 重力势能和动能同时增加D. 重力势能和动能同时减少答案:B3. 飞机在水平飞行时,若受到一个向下的力,那么飞机的飞行高度将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4.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如果遇到强风,飞机的飞行速度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C5. 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上升气流,飞机的下降速度将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其速度逐渐______,动能逐渐______。
答案:增加;增加7. 飞机失事时,如果飞机的机械能不守恒,那么在飞机坠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8. 飞机在水平飞行时,若受到一个向下的力,那么飞机的飞行高度将会______。
答案:减少9.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如果遇到强风,飞机的飞行速度会______。
答案:不变10. 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上升气流,飞机的下降速度将会______。
答案:减少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飞机在起飞过程中,为什么需要克服空气阻力?答案:飞机在起飞过程中,空气阻力是阻碍飞机前进的力。
为了克服这种阻力,飞机需要增加推力,使得飞机能够克服空气阻力,从而加速并最终达到起飞速度。
12. 描述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如何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来减速?答案: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机翼的攻角来增加升力,同时使用襟翼和减速板来增加阻力,从而实现减速。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及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c958cd27d3240c8547ef60.png)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给出的猜想可知,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四个因素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控制了三个量相同,只有要探究的量发生了变化,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2]验证猜想(3)蒸发的快慢与液体面积的空气流动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应控制液体温度和表面积相同,改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由此可知应选择AD两图;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发动机巡航推力为3.6×104N,巡航速度为920 km/h。
(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2)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 h的过程中,耗油1800 kg,求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机械效率。(燃油热值q取4.6×107J/kg)
(7)[10]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初始温度太低或水的质量太大。
3.实验小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以下的几种猜想:
(1)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3)蒸发的快慢与液体面积的空气流动有关;(4)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3)[4][5]水沸腾时气泡越来越大,最后到达液面破裂,故水沸腾时的现象为图乙所示。由记录的实验表格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6]由记录的实验表格可知水额沸点为98℃;
八年级物理下册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b70763b307e87101f696b8.png)
1.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将( )A.静止不动B.向中间靠拢C.向两侧分开D.向同侧偏移2.(2017•黑龙江绥化中考)下列现象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4.右图是水陆两用飞机在水面加速起飞时的情景。
则该飞机( )A.起飞时,空气对它的浮力大于重力B.起飞时,空气对它的升力大于重力C.在水中静止时,空气对它的升力等于重力D.在水中加速滑行时,水对它的浮力大于重力5.我国研制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高达486 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
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6.如图所示,用吸管向两个空易拉罐中间吹气,导致中间的空气流速加快, 减小,使得两易拉罐相互(选填“靠近”或“远离”)。
7.双手轻轻捏住一张薄纸,将它放在下嘴唇底下,然后沿着纸片的表面用力吹气,纸片被“吹”了起来,这是因为纸片上表面气体流速比下表面的要,纸片上表面气体压强比下表面的要(前两个空选填“大”或“小”),纸片所受向上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向下的压力。
8.你可以把轮船改装成“水下飞机”吗?参照你对飞机的理解,完成下列问题:(1)为保证船员的生命安全,必须让这个水下飞机在失去动力时自动浮上水面,舱体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
(2)若没有潜艇的“吸水和排水”装置,如何让水下飞机下沉呢?(要求:用简短文字和简图说明你的设计)(3)按照你的设计,水下飞机下潜时,会停留在需要的深度做水平前进吗?要能控制水下飞机的下沉速度,并能让它保持一定深度水平前进,你又将怎么改变你的设计呢?9.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犬鼠的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
航天航空初三物理知识点
![航天航空初三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c110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9.png)
航天航空初三物理知识点航天航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有趣领域,它结合了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等多个物理分支的知识。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以下是一些基础的航天航空相关的物理知识点: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的三个运动定律是航天航空中最基本的原理。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说明了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第二定律(动力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阐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万有引力定律:这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的定律,公式为 \( F = G \frac{m_1 m_2}{r^2} \),其中 \( F \) 是引力,\( G \) 是万有引力常数,\( m_1 \) 和 \( m_2 \) 是两个物体的质量,\( r \)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3. 第一宇宙速度:也称为环绕速度,是使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而不落回地面所需的最小速度,大约是7.9千米/秒。
4. 第二宇宙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是使一个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所需的最小速度,大约是11.2千米/秒。
5. 第三宇宙速度:是使一个物体脱离太阳系所需的最小速度,大约是16.7千米/秒。
6. 火箭原理:火箭飞行的基础是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火箭通过向后喷射高速气体产生向前的推力。
7. 轨道动力学:航天器在轨道上的运动遵循开普勒定律,包括轨道形状(椭圆)、扫过面积的恒定速度和周期定律。
8. 空气动力学:研究空气与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升力、阻力、稳定性等概念。
9. 热力学:在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会遇到极高的温度,需要考虑热力学原理,如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容量。
10. 电磁学:航天器的通信、导航和一些仪器设备都依赖于电磁学原理。
11. 相对论:在高速运动或强引力场中,相对论效应变得显著,如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
这些知识点为初三学生提供了航天航空领域的物理基础,有助于理解航天器的工作原理和运动规律。
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汇编 与飞机问题有关的物理问题
![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汇编 与飞机问题有关的物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81201d77232f60dccca130.png)
与飞机问题有关的物理问题1.如图所示,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
下列对直升飞机能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直升飞机具有重力势能B.直升飞机的动能不断转化为重力势能C.直升飞机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D.直升飞机的机械能在不断增大2.我国最新研发的隐形战机将参加今年的阅兵,机翼的横截面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这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_____的原理,从而使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为飞机提供升力.当该飞机水平加速飞行时,飞机受到的动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阻力.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答案:小大于飞机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战略重型运输机“运20”,它能跻身全球十大运力最强运输机之列,它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求:(1)该机的最大速度约为700km/h,从我国广州到澳大利亚珀斯的距离大约为6160km,该机从广洲飞到珀斯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时,所受平均阻力为8×104N,求飞机飞行10000m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少?(3)该机有14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3m2,一次试飞时的总质量为2.1×105kg,该机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4.如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在飞行时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答案:C5.如图是一架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示意图.结合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对飞机的了解,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简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什么飞机能在空中飞行?机翼上表面流速快气压小,机翼下表面流速慢气压大,空气对机翼产生向上的升力.机翼模型A.热气球B.飞艇C.飞机D.火7.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飞机飞行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C.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到平衡力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答案:B8.运输机参加抗震救灾,在沿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物资。
(物理)中考物理专题汇编机械运动(一)
![(物理)中考物理专题汇编机械运动(一)](https://img.taocdn.com/s3/m/7f6c2d251eb91a37f1115c72.png)
(物理)中考物理专题汇编机械运动(一)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 垂直起飞B. 垂直降落C. 定速巡航D. 空中悬停【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在一次试飞中,飞员感觉地面扑面而来,是感觉地面在向上运动,这是以运动飞机为参照物,并且飞机在垂直降落时感觉,故只有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A. 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C. 甲车一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D. 甲车一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答案】C【解析】【解答】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内,小华跑较快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 错误.故选C.【分析】(1)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除以所有的总时间.4.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C、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C错误;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判断不同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5.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A. 38cmB. 3.80cmC. 3.8mmD. 3.8dm【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 3.8cm对齐,估读为 3.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80cm.故选B.【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技巧小结及练习题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技巧小结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13274ee87101f69e3195a5.png)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技巧小结及练习题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 垂直起飞B. 垂直降落C. 定速巡航D. 空中悬停【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在一次试飞中,飞员感觉地面扑面而来,是感觉地面在向上运动,这是以运动飞机为参照物,并且飞机在垂直降落时感觉,故只有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横截面的关系”时,取三个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3r、2r和r的小球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在图示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三个小球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三个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C. 三个小球下落的速度之比是1:2:3D. 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下落速度与半径成反比【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照相机的照片可知: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球运动的距离是不变的,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说明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道理,乙、丙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故A正确;B、根据三个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等于阻力,质量相等,故重力、阻力相等,故B正确;C、照相机等时间内曝光一次,而甲曝光了9次,乙曝光了6次,丙曝光了3次,所以时间之比为9:6:3,三球在相同路程中,所用时间之比为9:6:3,故速度之比为2:3:6;,故丙的速度为乙的2倍,为甲的3倍;故C错误;D、甲、乙、丙三个小球的半径分别为3r、2r和r,在阻力相同时,速度之比为2:3:6,由此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D正确;故选C.【分析】(1)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得到一个像,由图可知,球甲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一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两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三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甲、乙、丙三个小球在相同的曝光时间内运动距离的关系,得出小球的速度之比;(3)因为三个小球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和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空气阻力之比等于重力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分析空气阻力之比和小球速度之比的关系,得出结论.3.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驾驶员感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B. 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汽车所受到的牵引力C. 汽车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D. 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答案】B【解析】【解答】解:A、行驶中,乘客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因为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故A错误;B、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水平向上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等于牵引力,故B正确;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有惯性,但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描述为汽车受到惯性,故C错误;D、太阳能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分析】(1)根据参照物,惯性,力的相互性,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2)对汽车受力分析可知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求得摩擦力的大小;(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4)太阳能汽车行驶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换化为机械能.4.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B. 甲乙两同学始终在运动C. 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D. 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答案】B【解析】【解答】解:A、在15s时,甲乙离出发点都是100m,故两同学相遇,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甲乙两同学甲始终在运动,乙在10~15s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乙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 = =10m/s,故D正确.故选B.【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2)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4)根据图象可知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10s内的速度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速度公式求出.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B.用玻璃做晶体的熔化实验C.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A【解析】【解答】A. 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可以将漆包线缠绕在铅笔上,用累积法测量直径,A符合题意;B. 用玻璃是非晶体,故不能做晶体的熔化实验,B不符合题意;C.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 不符合题意;D. 木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了新的气体,所以不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习题1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20170601120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习题1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20170601120](https://img.taocdn.com/s3/m/d2389a6087c24028905fc31d.png)
经典教育教育资料1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习题1、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________。
2、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飞机飞行时,空气相对于飞机向后运动,气流在机翼前方分开,经机翼上下表面在机翼末端会合。
由于飞机的机翼通常都是上凸下平的形状,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走过的路程比下方________,空气流动速度比下方的就________。
我们知道,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_,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_______。
所以,机翼下方气流压强比上方气流压强________。
上下的压力差就产生了作用在几翼上的向上的力,叫______或______。
3、水翼船高速行使的原理:水翼船的船身下面前后方各装有水翼,水翼的纵截面的形状与飞机的机翼相似,也是上面弯曲的程度比下面大,靠船尾甲板上的螺旋桨向后吹空气获得前进的_______,当达到一定的速度时,水对机翼产生足够的________,使船体不再吃水而处于水面之上。
这时船所受的水的阻力大大________,可使船体得以高速行使。
4、一个小孩从已经晾干的被单旁边跑过时,被单会向哪个方向运动()A、小孩这边 B 、小孩的另一边C、静止不动 D 、无法判断5、水翼船在高速行使时,水翼会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______,水对船体的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提高了船的速度。
6、2007年的夏季,高邮湖面上发生龙卷风,把大量的湖水“吸入”空中,龙卷风实质上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7、恩施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道,发生危险。
专题13 交通运输航天中物理问题(原卷版)
![专题13 交通运输航天中物理问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57b51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2.png)
专题13 交通运输航天中物理问题本专题涉及的交通运输航天工具有飞机、卫星、轮船、航母、潜艇、汽车、火车、自行车、摩托车等。
中考试题里,交通运输航天工具考查的物理知识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综合性强,是全国各地中考命题重要的热点素材;2.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大小变化情况;3.考查对浮沉条件的应用、惯性的理解、平衡状态的辨别,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4.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5.电学、热学、声学等其他方面。
【例题1】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关于小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秦骑行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0m/sB.小秦骑车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C.小秦下坡时不蹬车,单车越来越快是因为惯性增大D.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的【例题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汽车在两次接受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m,汽车的速度是m/s(超声波速度是340m/s)【例题3】国产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的成功起降,标志着中国航母时代的到来.下列关于舰载机的说法错误的是()A.飞机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飞机起飞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C.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变小D.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例题4】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例题5】如图所示,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可以提高行车安全,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S2车前大灯L2也亮起。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8b38c2e45c3b3566ec8b68.png)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 垂直起飞B. 垂直降落C. 定速巡航D. 空中悬停【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在一次试飞中,飞员感觉地面扑面而来,是感觉地面在向上运动,这是以运动飞机为参照物,并且飞机在垂直降落时感觉,故只有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B. 甲乙两同学始终在运动C. 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D. 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答案】B【解析】【解答】解:A、在15s时,甲乙离出发点都是100m,故两同学相遇,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甲乙两同学甲始终在运动,乙在10~15s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乙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 = =10m/s,故D正确.故选B.【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2)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4)根据图象可知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10s内的速度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速度公式求出.3.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比热容大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D. 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A符合题意;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B不符合题意;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备,D不符合题意。
飞机起飞物理知识点总结
![飞机起飞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caf4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1.png)
飞机起飞物理知识点总结飞机起飞是一项复杂的物理过程,涉及到许多物理学原理。
下面我们将对飞机起飞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维持飞机在空中的力在飞机起飞的过程中,有几种基本的力要考虑。
首先是重力,重力是地球对飞机的吸引力,它的大小由飞机的质量和地球的引力加速度决定。
在静止时,飞机的重力与支撑力相等,而在飞机起飞时,飞机的推力要大于重力,这样飞机才能获得升力,从而离开地面。
飞机的支撑力是由翼面和机身产生的,它是飞机在空气中飞行时的支持力。
支撑力的大小与飞机的机翼面积、飞行速度和空气密度有关。
为了产生足够的支撑力,飞机一般都会增加飞行速度,以增大空气动力来产生支撑力。
在飞机起飞的过程中,飞机会利用发动机推力来提供足够的动力,以克服飞机的重力并产生支撑力。
因此,飞机的推力是飞机起飞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力之一,它由飞机的发动机提供。
飞机起飞的速度飞机起飞的速度是一个关键因素,它取决于飞机的重量、气温和海拔。
在海平面上,一般的喷气式飞机需要达到约150至180节的速度才能安全起飞。
而在高海拔或高温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和空气密度较小,飞机需要更长的跑道和更高的速度才能获得足够的升力。
飞机起飞的速度还与飞机的升降速率有关。
飞机的升降速率取决于飞机的机翼设计、发动机性能和空气密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飞机起飞时需要加速到设计起飞速度,然后维持这个速度,直到飞机安全爬升到设计高度。
在爬升过程中,飞机需要维持足够的升力和推力,以克服重力和空气阻力,从而保持升降速率。
飞机起飞的动力学飞机起飞的动力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学问题,它涉及到飞机的加速度、速度和力的平衡等多个物理量。
飞机的加速度取决于飞机的质量和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飞机的加速度正比于推力,反比于飞机的质量。
因此,为了获得足够的加速度,飞机的发动机需要提供足够的推力,以克服飞机的阻力和地面摩擦力。
飞机起飞的动力学还涉及到飞机的速度和动能。
飞机的速度是飞机起飞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物理量,它影响着飞机的升力、支撑力和空气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飞机问题有关的物理问题
1.如图所示,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
下列对直升飞机能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直升飞机具有重力势能
B .直升飞机的动能不断转化为重力势能
C .直升飞机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D .直升飞机的机械能在不断增大
2.我国最新研发的隐形战机将参加今年的阅兵,机翼的横截面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这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_____的原理,从而使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为飞机提供升力.当该飞机水平加速飞行时,飞机受到的动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阻力.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
答案:小 大于 飞机
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战略重型运输机“运20”,它能跻身全球十大运力最强运输机之列,它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求:
(1)该机的最大速度约为700km/h ,从我国广州到澳大利亚珀斯的距离大约为6160km ,该机从广洲飞到珀斯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时,所受平均阻力为8×104N ,求飞机飞行10000m 的过程中,
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3)该机有14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3m 2,一次试飞时的总质量为
2.1×105kg ,该机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
4.如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在飞行时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答案:C
5.如图是一架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示意图.结合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对飞机的了解,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简答.
机翼模型
A .热气球
B .飞艇
C .飞机
D .火箭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什么飞机能在空中飞行?机翼上表面流速快气压小,机翼下表面流速慢气压大,空气对机翼产生向上的升力.
7.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飞机飞行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C.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到平衡力
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
答案:B
8.运输机参加抗震救灾,在沿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物资。
下图能正确表示物资着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气阻力不计)
答案:C
9.“歼15”舰载机在行驶中的“辽宁舰”上着舰时,舰载机由于具有______,仍会继续高速向前运动。
为防止它冲出辽宁舰的甲板,必须适时让阻拦索钩住舰载机尾钩,迫使它在3s内静止,舰载机“静止”是以______作参照物。
阻拦索对舰载机尾钩的作用力主要是______(填“重力”、“拉力”或“摩擦力”)。
答案:惯性甲板(辽宁舰)拉力
10.隐形战机,它的“隐身”原理主要是机身对雷达发射的_______(选填“超声波”、“声波”、“电磁波”)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机翼的横截面设计为如图所示的形状是因为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比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于是机翼上方空气压强___
答案:电磁波小
11.飞机黑匣子的电路等效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信号发射电路,可用等效电阻R 1表示,用开关S 1控制,30天后自动断开,R 1停止工作。
另一部分为信息存储电路,可用等效电阻R 2表示,用开关S 2控制,能持续工作6年。
如图所示等效电路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