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中白藜芦醇提取分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杖中白藜芦醇提取分离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研究酶法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的工艺条件,从酶的种类、温度、ph值、酶解时间等方面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植物水解酶,提取温度40℃,酶解ph值3.0,酶解时间7h,为最佳提取条件。结论酶处理后,可显著提高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得率,且该提取工艺稳定性好且简便易行。

【关键词】

虎杖;白藜芦醇;提取分离;研究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主要含有[1]蒽醌类、二苯乙烯类、水溶性多糖和鞣质等成份。白藜芦醇和白黎芦醇苷是虎杖的主要功效成分。白藜芦醇作为一类亲脂性多酚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保护肝脏,抗肿瘤活性等药理作用,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本实验采用酶法实验,对虎杖中的白藜芦醇进行提取分离,本研究旨在为虎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285分析天平;ks-600d 超声清洗器;delta320ph计;hhw420型三用恒温水箱。

1.2试药虎杖粉末,批号:20060829;纤维素酶,批号:f20071116;植物水解酶、植物提取酶;白藜芦醇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535-200001,纯度:99.5%;甲醇、乙醇、磷酸、磷酸二氢钾(分析纯);乙腈(色谱纯);蒸馏水。

2方法与结果

2.1白藜芦醇的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odsc18;流动相乙腈∶水(0.02%磷酸)30∶70;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3nm;20μl进样环。理论塔板数不低于3000;分离度大于1.5。精密称取干燥白藜芦醇对照品330μg,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制成浓度33μ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2]。

2.2单因素考察①试样的制取:精密称取虎杖粉末若干份,每份约0.1g,再每份加入ph=5.0缓冲盐溶液5ml。摇匀,在45℃酶解18h后,加入20ml95%乙醇超声提取30min,取出放冷,定容至25ml,摇匀,过滤,取续滤液。②酶种类的筛选:取试样3份,1份不加酶,其他2份分别加入10mg纤维素酶和植物水解酶,并按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对于没有加入任何酶的试样,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为1.8/mg/g-1,加入纤维素酶试样中白藜芦醇含量为4.6/mg/g-1,加入植物水解酶的试样中白藜芦醇含量为9.1/mg/g-1。由测定结果可知,植物水解酶处理效果最好,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与不加入任何酶的试样相比较,白藜芦醇含量提高了4倍。③温度的选择: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各种酶的温度需求不同。一般来说[3],温度越高,酶的反应速度越快,但当温度过高时,部分酶可能会失去活性,一般酶的酶解温度是在30℃~60℃左右,故在实验中分别选取30℃、40℃、50℃和60℃四个温度段。取试样4份试样,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段中,30℃时,白藜芦醇回收率为0.82%;40℃时,白

藜芦醇回收率为1.57%;50℃时,白藜芦醇回收率为1.49%;当是60℃时,白藜芦醇回收率为1.31%,由此可见,酶解的最适宜温度为40℃左右。④酶解时间的选择:根据酶的活性及温度需求,还要找出酶解的时间。取4份试样,分别进行3h,5h,7h,9h时间的酶解,经过不同的时间段后,3h后的白藜芦醇回收率为0.52%,5h 后的白藜芦醇回收率为1.32%;7h后的白藜芦醇回收率为1.79%;9h后的白藜芦醇回收率为1.38%,由以上数据可知,酶解最适宜的时间为7h。⑤酶解ph值及酶量的选择:采用以上的方法步骤,实验后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虎杖专用酶最适酶解ph=3.0,酶含量为原药材的3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技及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对虎杖白藜芦醇提取分离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新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应用于这一领域,为白藜芦醇提取提供了更科学的方法[4]。本试验采用的白藜芦醇测定方法,条件比较稳定,分离效果好,可用于虎杖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江曙,朱蓉蓉,张芳,等.虎杖中白藜芦醇提取方法及工艺的优化.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197-199.

[2]黄志芳,易进海,刘倩伶,等.酶解法提取纯化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的工艺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6):1061-1064.

[3]赵鸿宾,陈华国,龚小见,等.酶解法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2):104-106. [4]康连香,王瑛,贾彦超.虎杖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