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传统仿真绣的欣赏》
仿真技艺绣心得体会
仿真技艺绣心得体会作为非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之一的南通仿真绣,知之者甚少,大概的都是只懂得苏绣,却不甚了解真绣。
尤以南通真绣的针法,具有不一样的特点;了解了其针法后,便能对南通真绣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本文中笔者主要是针对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进行研究与探讨,以便大家能更好的认识仿真绣的特点。
由我们的艺术大师所铸就的南通仿真绣,于零八年,正式被列为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且是第一批的扩展项目、可见,南通仿真绣在我国文化价值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刺绣界也是独特的一种绣法。
为了能更深刻透彻的了解南通仿真绣,就从其针法上进行摸索,并了解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
南通仿真绣也称“沈绣”,是苏绣的一个分支,这得名于它的创始人——清末民初的刺绣艺术家沈涛。
南通仿真绣继承了传统苏绣的风格,体现了苏绣艺术的平、齐、光、亮等工整细腻的特点。
首先,要知道刺绣是由人们心灵手巧的下呈现出来的一幅优美的画卷,随着历史的潮流,刺绣依然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南通仿真绣也是刺绣的一种,是由刺绣大师沈涛所创下的壮举,“沈绣”就成了南通仿真绣的另一代名词了。
可惜的是,人们只知道刺绣中的苏绣,却忽略了另一种神秘的南通仿真绣。
对南通仿真绣也是知之甚少。
在中国这一泱泱大国,有着数不清的历史文化,带给人们的是无数的瑰宝,刺绣的发展与延伸,之间仍影响着众生,其中的南通仿真绣则是刺绣中的另一种特色。
我觉得这个不是很受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人们普遍所认为的刺绣,就是简简单单的用针线在需要进行修饰的织布上弄花样儿而已,对刺绣完全是一个模糊的意识,并没有对刺绣的真正含义有所探究,刺绣所能体现出来的生动、优雅、传神等特点,最主要的是靠刺绣时所采用的针法。
如若对刺绣的真正原理生疏,那么人们对南通仿真绣的认识也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国,手工刺绣是最原始传统的刺绣手段了,经过人工的刺绣,做工会很精致,对刺绣的针法也是运用的活灵活现。
从古至今,南通仿真绣的针法也如其他的手法一样,变化多端,而且还能拥有自身的特点。
非遗文化——仿真绣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非遗文化——仿真绣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作者:王祎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28期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结晶,而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时美术教育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分析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中的现状,利用教育教学中的案例,体现出小学美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有着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非遗文化;仿真绣“悠悠江海事,滔滔紫琅情。
传承数千载,风流掩不荆。
”雨佳先生的《南通怀古》一诗很好地诠释了南通美术文化的内涵,有着这样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经过时间的推移,南通成为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地区之一。
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融合,在义务教育的美术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逐步渗透,在保护和传承经典文化资源的同时,让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得到提升。
一、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现在的美术教育中,从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认知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忽视。
从美术课程标准看,《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部分提出“選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
”但是在编写教材时,这些能够培养学生民族审美情趣的非遗题材往往会被忽略,教材中提及的都是全国较有特点的一些非遗作品,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内容很少出现在教材中。
而教师在教授这类课程时,因为没有系统学习和了解过这些非遗文化,对于非遗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会出现定位比较模糊的情况,所以在教授时也只是泛泛而谈,学生因为不理解只能停留在模仿的层面,造成课堂效果不佳。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有的学生对于国外的大众文化较为追捧,但是对于我国的本土文化知之甚少,所以出现了轻视现象。
因此,作为美术老师,更有责任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美术方面的非遗文化,以利于地方非遗得到传承与发展。
二、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在校内社团课选择开设具有南通味儿的特色课程时,我比较喜欢刺绣,而仿真绣又是省级非遗,因此我选择开设了女红传习这一社团。
仿真绣的发展特点与工艺手法浅析
仿真绣的发展特点与工艺手法浅析作者:张怡怡来源:《辽宁丝绸》 2017年第3期张怡怡(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摘要〕立足于对南通仿真绣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及历史发展的挖掘研究,在其特有审美形式工艺手段的基础上,对工艺构成特征及工艺品市场现状等进行分析,指出仿真绣需要汲取广泛而多样的现代文化特点,使其更好地契合时代需求和市场消费。
〔关键词〕仿真绣;发展特点;工艺;手法〔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3389(2017)03-18-031仿真绣的发展变迁过程2008年,南通仿真绣(沈绣)被正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近几年,曾多次作为国礼馈赠国家元首,如图1所示,仿真绣作品《奥巴马总统全家福》、《比利时国王夫妇像》、《菲利普全家福》等,仿真绣成为亚洲第一件进入美国白宫的艺术品。
1904年,因其贡品《八仙上寿图》获慈禧赐“寿”字,得名沈寿。
1905年,沈寿赴日考查,受西方艺术影响,创造了以“审势”、“求光”、“配色”、“肖神”为基本特点的“仿真绣”。
1906年5月,“皇家绣工学校”开班,这是中国第一所公办刺绣学校,沈寿任总教习。
同年8月,“同立绣校”开设,11月停办;1910年,结识张謇,沈寿时任“南详劝业会”绣品审查官。
1911年,京城绣工科停办(因辛亥革命成功,清廷瓦解)。
同年,《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在意大利都朗赛会上获优等奖和“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并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第一金质大奖。
1912年,绣成《罗汉图》四幅,开设“自立女工传习所”于天津,次年停办。
1914年9月,南通县立女工传习所开学,沈寿任所长兼任绣科教员。
1912至1915年,用了近3年的时间创作完成《耶稣像》,荣获“巴拿马艺术博览会”和美国旧金山的“万国博览会”一等奖,时值一万三千美金,后在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分局展出。
如图2所示,只用传统苏绣工艺是不可能达到如此效果的。
南通沈绣的艺术特色解析
南通沈绣的艺术特色解析南通沈绣是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的重要分支,在人物刺绣造诣上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度,近代曾在国际上享有相当高的声誉,如今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影响日盛。
文章主要分析了沈绣的艺术特色,首先从绣品题材的变革阐述了其风格的现代写实,其次从用针用色用光的技巧方面阐释了其绣艺的肖神仿真,最后从画绣结合的角度总结了其在刺绣领域的独树一帜。
南通沈绣的概述明清时期中国刺绣技艺达到了顶峰,出现了苏、湘、粤、蜀四大名绣,南通沈绣就是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的重要分支。
她在人物刺绣造诣上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度,奠定了苏绣更大发展的基础,又一定程度代表了其最高水平,2008年沈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沈绣是在苏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仿真绣艺术,借鉴油画的用光用色,在传统针法基础上发明了能表现写实题材的针法,使绣品具有色彩明暗,从而达到立体逼真的效果。
其创始人为清末民初的著名刺绣艺术家沈寿,原名沈云芝,号雪宦,苏州木渎人,后定居南通(因其《八仙上寿图》慈禧大加赞誉,赐名为“寿”)。
民国时期,沈寿作品《意大利皇后像》、《耶稣像》等在国际艺坛屡获殊荣,使沈绣在苏绣的众多门派中脱颖而出,享誉国内外,是作为苏绣“北宗”的沈绣,把苏绣推向了国际市场(图1)。
沈寿不仅在实践上,身体力行的发明了仿真绣艺术和多种能满足仿真效果的针法,她还在教育和理论上造福后代,曾先后在苏州、北京、天津设立刺绣学校传授技艺,特别是日后在南通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力邀之下,担任南通女工传习所的所长兼教习,在这里施展了她毕生的才华,她还将自己的绣艺口授于张謇,出版了较系统的刺绣理论著作《雪宦绣谱》,它对针法的研究具有刺绣教科书的作用,对后世仿真绣艺术的发展影响非常大。
南通沈绣的艺术特色1.绣品题材变革现代写实刺绣作品的画稿题材,本质上决定了绣品针法的运用和变化。
史前至唐代是刺绣发展的漫长时期,主要以齐针、打籽针等绣制的传统图案作为衣着等日用品装饰;唐宋刺绣发生转折,发展出独立的欣赏品,增加了多种基础针法,又受工笔花鸟等宫廷画的影响,出现名人书画入稿的刺绣艺术;明清刺绣终成集大成者,更加结合了水墨画的传统,出现了套针、戗针等复杂针法,并且伞扇旗幛等无所不绣。
关于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研究与探讨
关于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研究与探讨作者:蒋怡仇美兰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2期摘要:苏绣是中国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而南通的仿真绣俗称为沈绣,是苏绣的一个分支,继承了传统苏绣的纺织特点。
目前人们对于南通的仿真绣的针法的了解只是略知一二,并没有真正了解仿真绣。
本文针对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进行研究和探讨,使得大家对于南通的仿真绣了解更加深入。
关键词:南通;仿真绣;针法特色1 南通仿真绣的概述1.1 南通仿真绣的发展史南通的仿真绣又名为沈绣,它是由著名的刺绣艺术大师沈寿先生所创,著名的刺绣作品有《八仙上寿》《耶稣像》《蛤蜊图》等等,其中《耶稣像》曾在美国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过一等奖。
在沈寿的作品中不仅展现了他独特的刺绣语言,更体现了将西方油画中所用的技巧和色彩的表现力糅合到刺绣的艺术中。
在针法上,巧妙地将旋针和传统针法相结合,使得作品细腻平复,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另有将多种色线糅合在一起,丝理转折变化相互映衬,使得作品拥有了鲜明的层次感、立体感及质感。
沈寿作为南通仿真绣的创始人,他曾经也将仿真绣进一步发扬光大,现阶段南通的仿真绣已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代表了南通仿真绣所表现出的艺术效果,更能体现他在用针和用线的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之处。
1.2 南通仿真绣的绣艺南通的仿真绣自开创以来一直引领着刺绣工艺的发展,它以独特的技艺和丰富的艺术思想为我国的刺绣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开创了新的道路。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针法的创新。
在传统的刺绣领域中一般是以平铺直套的针法进行刺绣创作,然而在南通仿真绣中是将传统的针法改为旋针,主要是根据物象的结构来确定旋转用针,这与中医中的一些疗法有些相似之处,通过这样的用针使得作品更加的有质感。
(2)用色的创新。
仿真绣与传统的绣艺品一样,都非常关注用色的讲究。
当然在用色方面也有所创新,仿真绣是根据画稿的配色来确定绣稿的配色,如果是以真花为主的绣稿,那么就以真花的色调进行调色,另外仿真绣的创始人对染色线设置了色阶表,为用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研究与探讨
者甚 少,大概的都是只懂得 苏绣,却 不甚 了解真绣 。尤 以南通 真绣的 拥有 自身 的特 点 。人们对 南通仿真 绣的发展 还不 是很 了解 ,更不用 针法 ,具有 不一样的特点 ;了解了其针 法后 ,便能对 南通真绣有 了一 说其针 法 的独 特 了。所 以人 们对 中国刺绣 的认 知能力 也不高 。
・
民族 民 间文化 研 究 ・ 大 众 文 艺
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研究与探讨
张 建 (南通 市 工艺 美术 学会 2 2 6 0 0 7 )
摘要 :作 为非世 界文化 遗产 的保护 项 目之 一的 南通真 绣 ,知之 今 ,南通仿真 绣 的针 法也 如其他 的手 法一样 ,变化 多端 ,而 且还能
的 ,而 且 是弘 扬 了我 国的传 统文化 。 ( 二 )紧跟 时代 步伐 ,积 极 改变人 们心 目中的仿 真绣
针法 ,指 民间 医学 的一种 疗法 ,或是 刺绣 中运 针 的方 法 。
( 三 )刺 绣
现 在 的仿 真 绣主 要 以其 针法 的运 用 而得 ,并且 是紧 跟 时代 的 步 伐 ,灵 活运 用 ,创 新提 出 了不 一样 的针法 。即改 变 了原来 普通 首 先 , 要 知 道 刺 绣 是 由人 们 心 灵 手 巧 的下 呈 现 出 来 的 一 幅 的平 铺法 ,以及 与之 相 结合 的直 套 的针 法 ,而 是采 用 了另外 创造 优 美 的 画卷 ,随着 历 史 的潮 流 ,刺 绣依 然 会 与人 们 的生 活息 息相 的旋 针针 法 ,这样 更 能 体现 物体 的 立体 感 以及意 想 不到 的质 感 。 关 。而 南通 仿 真绣 也 是刺 绣 的 一种 ,是 由刺 绣 大 师沈 涛 所创 下 的 随着 网络 的 开发 与运 用 ,可 以将 仿 真绣 的针 法广 为 传之 ,能让人 壮举 , “ 沈 绣 ”就 成 了 南通 仿 真绣 的另 一 代名 词 了 。可 惜 的是 , 们 认 识其 中 的奥秘 所在 。 人 们 只 知道 刺 绣 中 的苏绣 ,却 忽略 了另 一种 神 秘 的南 通 仿真 绣 。 著 名 的 艺术 大师 在 此 方 面 的贡 献 是 仿 真 绣 的 针 法 的 一种 升 对 南 通仿 真绣 也 是知 之甚 少 。 华 , 因 为沈 氏针 法 将 刺 绣 的真 正 艺 术特 色 与风 格 完 全 显 现 出来 现 如 今 仿 真 绣 也 早 已被 列 入 了 国家 级 的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了 ;此外 还 不包 括千 变 万化 的针 法 所 引 出的艺术 美 ,给 人一 种 身 作 为 苏 绣所 分 出来 的一支 ,南通 仿 真绣 也 是 具有 生动 、惟妙 惟 肖 临其境 的感 觉 。 的特 色 的 。虽 说是 由苏绣 所 引 申 出来 的 ,但 也 会 因苏 绣 而默 默无 五 、结 语 声 。单 从其 针 法而 言 ,就 有 另 一种 味道 可 言 ,就 能 体现 南通 仿 真 在物 欲横 流 的世 界 里 ,能存 活 下来 的南 通仿 真 绣也 可 以说 是 绣 的 魅力 与特 点 了 。 大 奇迹 。人们 正在 为 了 自己的将 来而 奋斗 ,为 了 自己的利 益 而 三 、形成 南通 仿 真绣 现状 的原 因 努 力 , 却很 少驻 足 停 留观赏 一下 路 边 的花 草树 木 。南通 仿真 绣 是 在 中 国这 ~泱 泱大 国, 有着 数 不清 的历 史 文 化 ,带 给人 们 的 其 中的 一种 ,她 默 默无 闻 的追 随 ,只希 望路 人 能 多看她 一 眼 。可 是 无 数 的瑰 宝 ,刺 绣 的 发展 与 延伸 ,之 间仍影 响 着众 生 ,其 中的 知 ,仿真 绣 的针 法 一直 在创 新 ,默 默 的为世 人 奉献 ,将 自己 的灵 南 通 仿 真绣 则 是刺 绣 中 的另 一 种特 色 。不 是很 受 重视 的原 因主 要 魂全 部倾 入 了仿 真 绣 当 中。仿 真绣 的作 品当 中,会 将物 品的艺 术 有 一 下几 点 : 气 息 融入 进 去 ,其 中不 乏公 工整 细 腻 的特 点 ,如平 、齐 等特 点: ( ~ )对 刺 绣 的针法 认 知度 不 高 在彩 色 方面 也会 加 以注 重 ,并着 重 强调 针 法 的独特 ,以不 变应 万 人们 普 遍所 认 为 的刺 绣 ,就 是 简简 单 单 的用针 线 在 需要 进行 变 。除 需要 精心 的研 究 之外 ,还 要 有刻 苦创 新 的精 神 ,这 也是 南 修 饰 的 织布 上 弄花 样 儿而 己,对 刺 绣完 全 是 一个 模糊 的意识 ,并 通仿 真绣 针法 的一 大特 色 。 没 有 对刺 绣 的 真正 含义 有 所探 究 ,刺绣 所 能体 现 出来 的 生动 、优 雅 、传神 等 特 点 ,最 主要 的 是靠 刺 绣 时所 采用 的 针法 。如若 对刺 参考文献 : 绣 的 真 正原 理 生疏 ,那 么 人们 对 南 通仿 真绣 的认 识也 就 不得 而 知 【 1 】 马斌. 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传承 与高职教 育的使命—— 以南通仿真绣
南通仿真绣
南通仿真绣:绣针引彩线技艺夺天工南通仿真绣由刺绣艺术大师沈寿所创,因此“仿真绣”也被称为“沈绣”。
2007年3月,南通仿真绣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在南通市区中心、人民中路往南400米,有一栋土黄色的二层小楼,绿色的常青藤爬满了小楼的外墙。
从小楼往东100多米,就是南通市热闹繁华的购物街“南大街”,在周围一片喧嚣的景象中,惟独这里显得很安静。
透过铁栅栏门向里望,只见“沈寿艺术馆”的匾额悬挂在小楼的正门之上。
“这座艺术馆建于1992年,其所在地正是中国第一座刺绣学校————南通县立女工传习所的旧址。
”沈寿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周晶告诉记者。
成立于1914年的南通县立女工传习所,几乎倾尽了沈寿毕生的心血。
在沈寿艺术馆的二楼,陈列着一组历史照片和100年前的刺绣实物,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发生在100年前关于仿真绣的一段故事。
千针万线绣出世间形态万千“天壤之间,千形万态,但入吾目,无不可入吾针,即无不可入吾绣。
”———沈寿“提到仿真绣,不能不提沈寿。
”沈寿艺术馆馆长卜元说。
沈寿,1871年出生于江苏吴县阊门海宏坊,原名沈雪芝,字雪君,号雪宦。
父亲沈椿,酷爱文物,后来开了一个古董铺。
家中有三男二女,雪芝排行第五,从小便随父亲识字读书。
同时,家藏的文物字画,也给了她丰富的艺术熏陶,拨动了沈雪芝心灵中美的琴弦。
苏州吴县一带是苏绣的发源地,而清代又是苏绣的全盛时期。
从7岁的时候起,沈雪芝就在姐姐的带领下学习苏绣。
起初,她绣些花草之类,后来就将家中收藏的名画作为蓝本,开始绣制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
十六七岁时,她便成了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
沈雪芝20岁结婚,丈夫余觉出身书香世家,能书善画。
由于家中经济条件较好,婚后夫妻俩一个以笔代针,一个以针代笔,画绣相辅,相得益彰。
6年后,夫妇俩移居上海,雪芝以平、齐、光、亮等工整细腻的苏绣风格,闻于沪上。
1905年,沈寿被派遣出国,成为我国第一个到日本考察刺绣教育的女艺术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域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107-2022年第11期(总第315期)美育我国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长城、北京故宫和苏州古典园林等,均是世界闻名的;而京剧、剪纸、昆曲、川剧变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成果,是我们民族在智力和文化上的精神财富[1]。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到有效传承。
小学阶段是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学生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校园美术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既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又能激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和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丰富多彩,学生可以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了解和体验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手工艺品,从而使自己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非遗传承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一)提升学生的表达与创新能力由于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阶段,其语言表达水平相对薄弱,教师往往忽略其需求和观念,导致美术教学的创造性不足。
而在小学美术课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能以一种富有创意、富有表达能力的形式呈现出来,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对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相当于增加了教学素材;对于学生而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促进其美术素养的提高,而且能够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1]。
在一定程度上,非遗传承对美术教师具有启示作用,即通过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让每个人都能够在美术课堂中发现自己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从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靠的是口头传授和亲身示范[2]。
古人尊师重道,师傅和徒弟往往形影不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师傅言行举止的耳濡目染下,弟子们渐渐掌握工艺的核心技术,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民间美术样式及传承探究——以南通为例
落 或 掉 在 别 人 的房 子 上 则 不
的基础 上 , 进行 了工 艺和技术 创新 , 并借鉴 剪纸 、 苏绣 、
木刻 、 素描等表现方法 , 丰富 了现 代人 的审 美 情趣 , 使传
吉。 这要烧利市 , 头上香 , 后把鹞 子撕碎 丢入河滩或 磕 然
坟地去 。
统的民间蓝 印花布注入 了新 的活力 , 形成 了自己独 特风
南 文 0O 艺 时 方 坛21 术
U
民问美术样 式及传 承探 究
以 南 通 为 例
陆晓云
l——_ 间美术 是人 类创作的最古老 的艺术 ,是不可 卜 - _ l r 1一 再生的文化 资源 ,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 类
发展 的初始阶段 。1 7 98年 4月人们从 南通 海
安青墩 遗址不仅发 现了 文化 层 ,还 发掘出土 文物有 古 陶、 骨针 、 纺锤等 物八 百七十多件 , 可以与浙江余姚河姆 渡遗址相 比肩 , 明了民间美术在 南通这个城 市五千年 说 前就 有过辉煌 。
艺 时 术 代
U
机 群掠空 , 震耳 欲聋 , 又似 江海
怒涛 , 汹涌澎湃 。 放 鹞 子 是 村 民 中 的大 事 ,
放 前 要将 风 筝 供在 堂 屋 里 , 香 烛纸马 , 恭敬如仪 。放 飞时要 由
一
个 身强力 壮 ,经 验丰富 的老
手 作 “ 把手 ” 带 着 十 几个 人 头 ,
复 杂 , 用全棉 、 手工纺织 , 采 全 全 天然植物染料 ( 蓝草 )刻板 、 , 刮浆 印染 工艺 , 精心 制作而成 ; 蓝印花
布的纹样来 自生活 ,百姓通过生
孟凡 人先生 指 出 :在 人 类社会 “
浅谈南通仿真绣的传承与发展
苏绣 、 湘绣 、 蜀绣 、 粤绣是 中国的四大 名绣。而苏绣 又因其
工整 、 细腻 、 雅沽 、 精 致 的 传统 特 色 名 列 四大 名绣 之 首 。 沈 绣 是 从苏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仿真绣艺术。著名刺绣艺术家沈寿是 她的创始人 。沈绣也称仿 真绣 , 它是 苏绣 的一个 分支。2 0 0 8年 南 通 仿 真 绣 以第 二 批 国家 级非 物 质 文 化 遗产 被列 入 名 录 。 仿真绣的创始人是清末 民初的刺绣艺术家沈 寿( 1 8 7 4年 ~ 1 9 2 1 年) , 原名沈 云芝 , 苏 州吴 县人 , 后 定居南 通。沈寿 曾先后 在苏州 、 北京 、 天津 、 南通设立刺绣学校传授技艺 , 并将 自己的绣 艺 日授张奏( 南通著名 实业家 、 教育 家) , 由张奏执 笔 出版 了较
的用 光 、 用 色和 明 暗 关 系 , 把 西方 艺术 用 中国传பைடு நூலகம்统 的 刺 绣 手 法和
~
2 2 6 0 0 7 )
绣线表现得淋 漓尽致 , 堪称刺绣艺术的经典 , 当前对非物质文化 遗产予以传 承是对传统文化的尊敬与弘扬 , 为 了将文化与经济 、 传 统 与 现 代 的 完 美融 合 , 不 断 发 扬 和 传 承 仿 真 绣 文化 和 艺 术 是 当代 年 轻人 的光 荣使 命 。 关键词 : 仿真绣 ; 文化 遗 产 ; 传 承
为完整的一部刺绣理论 著作 《 雪宦绣谱 》 。 从此 , 仿真 绣文化 不断传播与传承 , 并发展为 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 仿 真 绣 的 特 点 从宋代开始 , 传 统 的 刺 绣 艺 术 都 是 以 中 国书 画 的作 为 绣 稿
模板 , 而仿真绣在传承 了传统刺绣艺术形式之外 , 进行 了新 的突 破和大胆的创新 , 其刺绣的对象不再是 中国书画 , 而是引入西方 油画 , 图片, 以及大 自然的事物作 为母本 , 融入 西方油 画作画手 法, 充分把握好光和色 的配合 , 来调整物像 的明暗关系 。仿真绣 具有 比传统 苏绣更丰富色彩 , 其作 品表现形式变化莫测 , 通过独 特的针法和丝线 的 自然光 泽 , 将 图像 的明暗关 系表 现得恰到好 处, 使绣像具有很强的立体 感 , 从不 同角度展现 其艺术效 果 , 其 主要的特点在 于用针和用线的完美结合 。从 而体现作 品的仿真 艺术效果。 ( 1 ) 在用针方面 , 仿 真 绣 已经 撕 弃 了传 统 的平 铺 直 套 的 针 法, 采用旋转针将物象 的肌理把其形状旋转铺绣 , 是一项新 的尝 试 。这一 艺术尝试在《 耶稣像》 中得到 了完 美的展示 。此外 , 巧 妙灵活的运用虚实针 、 散整针 、 施毛针 , 沈 寿在《 雪宦绣谱 》 中对 旋针 、 虚针 、 套针 、 接针 、 长 短 针 的运 用 都 详 细 进 行 了 讲 解 说 明 , 并指 出宜用之处 。 …也是仿真绣 的精华所在 , 这在体现物体质感 的仿 真 效 果 方 面 发挥 了突 出的 作用 ( 2 ) 在用线方 面, 仿真绣 的用线标 准很 高 , 不 同于一般 的统 刺绣 , 绣线的颜 色似 油画颜料 , 根据不同 的浓 度搭配 , 一种颜 色 的 色 在 十 多种 甚 至 百 种 之 间 变 化 。沈 寿 通 过 精 心 研 究 , 将几 种色彩的线合并到一次针线上 , 以达到润色 的效果 , 是借鉴西方 油 画 明 暗 变 化 的手 法 而 在 刺 绣 中 的成 功运 用 。 强 调 明 暗 、 光 与 影的用色关系 , 是仿 真 绣 的 艺 术 风格 。沈 寿 曾 这 样 阐述 光 与 色 的运用 : “ 面光者 色浅 , 背光 者色深 , 侧者酌 深浅之 中 以取 和。 ” 来 说 明 刺 绣 明 暗 和 中 间过 渡颜 色 的 运 用 。 仿 真 绣 的 用 针 和 用 线手法上是不拘一格 , 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 的, 其灵活 的丝线变 化, 完美地展现了绣像 的真实性和艺术感 。 3 仿 真 绣 的 传 承 与发 展
刘建超《大印象》初中散文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刘建超《大印象》初中散文阅读题阅读附答案①老街把给人画像的营生称作印象。
②老街,能把画像这门手艺做得精绝的是八角楼下的大印象。
遇到个急事,有人会拿着照片,找到大印象的店里,说给印象一张。
大印象便按照顾客的要求,把照片上的人像放大绘到纸版上,装裱好,保证和照片上的人物表情一模一样。
③去老街找大印象,老街人都会告诉你,大印象啊,好找。
去八角楼,宽脸,短眉,眼睛不大,特有精神。
④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
大石桥段家老爷子意外去世,家人没有找到老人遗照,便找到大印象,央求去家里给老爷子画像。
做印象生意的,极少上门给人画像,用照片印象,可借技术工具帮助,登门画像却全凭手上功夫,况且给故去的人画像,是晦气生意。
但大印象二话没说,收拾起家什就到了段家。
大印象对躺在棺木中的段老爷子鞠了三个躬,支起画板开始下笔。
正是三伏天,屋内闷热,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大印象连续八个小时不吃不喝,在灵棚搭建起前,画完了肖像。
大印象谢绝了段家的优厚酬金,说能给老爷子画像也是有缘啊,算我送了老爷子一程。
⑤老街有个环卫工人,大家都称他韦老头。
他每天推着架子车,沿街清理垃圾。
韦老头闲时,爱坐在大印象店前,吸着烟,看大印象画像,拉扯些家长里短。
韦老头吧嗒吧嗒地吐着烟雾,也不管埋头做着活计的大印象听没听,自己只管说。
说他和老婆的恩恩怨怨,说因为他没有照顾好妮子,十二岁的妮子溺水死了,老婆子也离家走了。
我那妮子啊,长得可带劲了,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笑起来,俩酒窝,学习好着哩。
都怨我,都怨我啊。
韦老头过足了烟瘾,也叨叨够了,拿起扫把仔细地将店铺前清理干净,推着车子走了。
韦老头退休那天早晨,去找大印象道别,大印象的店铺没开门,门上挂着一幅女孩的画像,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俩酒窝,天啊,这是我妮子,是我妮子啊。
韦老头把画像搂在怀里,老泪如珠,对着大印象的店铺拜了又拜。
⑥生意清闲的时候,大印象端着一杯茶,眯缝着一双小眼看来来往往的行人。
南通刺绣与刺绣衍生品创意设计
南通刺绣与刺绣衍生品创意设计张学【摘要】南通刺绣自沈寿创设仿真绣开始,以新意运旧法,显光弄色,将西洋画仿真的特点表现于刺绣之中,使形象更加生动、准确、传神,色彩更加儒雅华贵。
分析了南通刺绣历史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刺绣衍生品的概念、绣稿图案的创新、应用,以及工艺与材料、文化附加值等,以期对提升南通刺绣衍生品文化创意的价值内蕴和表现力有所助益。
【期刊名称】《服装学报》【年(卷),期】2017(002)006【总页数】5页(P527-530)【关键词】南通刺绣刺绣衍生品文化创意【作者】张学【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江苏靖江226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23.6刺绣,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南通作为江南刺绣艺术传承发展的重镇,其沈绣和彩锦绣以独有的艺术特点在中国刺绣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异彩的篇章。
传统文化贵在继承中创新,无论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还是工艺美术角度,南通刺绣都应该在创新发展中彰显刺绣文化艺术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生活价值。
文中将从刺绣及其衍生品角度,探讨南通绣品文化与刺绣衍生品的转型发展之路。
1 刺绣历史概述1.1 中国刺绣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刺绣历史悠久,《皇帝内经》记载:“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
”[1]据此可知,五千年前,华夏先民已经掌握剿丝织布的技术。
《尚书》记载了虞舜对大禹作了一段将黼、黻等12种纹样绣在衣服上的叮嘱:“……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2]这也是中国刺绣历史的最早记载。
《太平御览》载“夏桀、殷纣之时,妇人锦绣文绮之,坐食衣以绫纨常三百人。
”[3]由此可知,夏商时期中国刺绣从业人员已有相当规模。
至周代《周礼述注》:“凡绣,亦须画乃刺之,故画绣二工共其职也。
”[4]此时,绘画与刺绣已经互相融合。
当时的青徐二州“千里桑麻”,“冠带衣履天下”,乃至春秋战国之时“素衣朱绣”、“衮衣绣裳”等贵族普遍穿着带有刺绣的华服,这些情景已经在《诗经》中多有描述。
南通沈绣博物馆作文
南通沈绣博物馆作文
《游南通沈绣博物馆》
嘿呀,那天我去了南通沈绣博物馆,可真是大开眼界啦!一走进那大门,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特别神奇的世界。
我一进去就被一幅绣品吸引住了,那绣品上的花朵,哎呀,就跟真的长在那上面似的,花瓣的层次感,还有那色彩的过渡,真的太逼真啦!我就在那儿傻傻地看了好久,心里想着这得花多少功夫才能绣出来呀!旁边还有一幅人物绣像,那人物的表情细腻极了,那眼睛就跟会说话似的,绝了都!
然后我还看到有工作人员在现场展示刺绣的过程呢,嘿嘿,这可太有意思啦!看着那细细的线在她们手中穿梭,一点点地变成美丽的图案,我就忍不住感叹,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技巧呀。
那位阿姨低着头,专注得很呢,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只有她和她手里的绣活儿。
我站在旁边看了好久,感觉自己都呆掉了。
等我逛完出来的时候,心里还一直惦记着那些漂亮的绣品呢。
这南通沈绣博物馆呀,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和了不起。
下次我一定得带着朋友们再来好好欣赏欣赏,让他们也感受感受这独特的美。
嘿嘿,不说啦,我还得再回味回味呢!。
关于赞美南通民间艺术的作文素材
关于赞美南通民间艺术的作文素材哎呀,说到南通民间艺术,真的让我这个南通人涨了不少脸呢!嘿,咱们南通的民间艺术,就像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生活气息。
先说我们的蓝印花布吧,那个色泽,那个图案,唉,简直就像是大海边的贝壳,熠熠生辉。
你看那几个老艺人,手法熟练得不得了,一点一滴都凝聚着南通人精湛的技艺。
哎呀,再说咱们南通的版画,嘿,那个黑白分明,线条流畅,真是让人看一眼就忘不了。
尤其是那《梁祝》的经典版画,唉呦,简直美得让人心醉。
哟,还有我们南通的针刺工艺,针脚密实,色彩斑斓,就像是一朵朵盛开的花朵。
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的刺绣,唉,我都想大喊一声:“太美了,太美了!”
嘿,咱们南通的民间艺术真是多得数不过来,比如听说还有皮影戏、玉雕、瓦当画等等,都让人赞不绝口。
哎呀,说得我都有点陶醉了。
南通的民间艺术,哎呀,真的是让人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美的追求。
哎呀,我真是为自己是南通人而感到骄傲!嘿,下次休假了,一定要去好好感受一下这些美丽的民间艺术。
《南通传统仿真绣的欣赏》共35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南通传统仿真绣的欣赏》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浅谈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
浅谈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浅谈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摘要:南通仿真绣也称“沈绣”,是苏绣的一个分支,这得名于它的创始人――清末民初的刺绣艺术家沈寿。
南通仿真绣继承了传统苏绣的风格,体现了苏绣艺术的平、齐、光、亮等工整细腻的特点,2008年南通仿真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南通仿真绣;针法;特色南通仿真绣由刺绣艺术大师沈寿所创,因此也被称为“沈绣”。
2007年3月,南通仿真绣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南通仿真绣的创始人是清末民初的刺绣艺术家沈寿(1874年~1921年),原名沈云芝,苏州吴县人,后定居南通。
慈禧七十大寿时,沈寿夫妇绣制了《八仙上寿》为慈禧太后祝寿,得到慈禧的赏识,赐“福”“寿”予沈寿夫妇,沈寿才把原名改为“寿”。
沈寿曾先后在苏州、北京、天津、南通设立刺绣学校传授技艺,并将自己的绣艺口授张謇(南通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由张謇执笔出版了较为完整的一部刺绣理论著作《雪?h绣谱》。
相对于传统刺绣的“平、光、齐、匀、和、顺、细、密”,沈绣强调“审势”“配色”“求光”“肖神”,把西洋的绘画、摄影与中国传统的刺绣技艺熔为一炉,增加了立体感,使形象更加生动、准确、传神,色彩更加儒雅华贵。
1 南通仿真绣工艺特点(1)审势。
审势就是审稿。
绣稿是刺绣的主题和灵魂,沈绣的绣稿题材独特,寓意深刻,一般多选用名家名作。
绣稿的材料多选用高档真丝绸面料。
绘制时,工艺师在面料上用细笔淡淡地描出作品的线条和轮廓,然后按画面的内容处理远近浓淡、选用针法及色线,以求做到画面布局统一。
(2)用色。
讲究配色、求光,也就是用线的选择。
南通沈绣选用天然蚕丝作绣线,绣线经过染练,颜色达千种以上。
《雪宦绣谱》中沈寿对染色还设置了色阶表,一直沿用至今。
同时沈寿发现,仅用一种色线表现不到仿真效果,于是潜心研究,用几种色线合并于一针来润色调绣,表现出立体感及明亮度,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
南通市仿真绣艺术--沈绣
南通市仿真绣艺术--沈绣
佚名
【期刊名称】《《江苏纺织B版》》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仿真绣也称沈绣,是在苏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仿真绣艺术。
她的创始人
为著名刺绣艺术家沈寿。
【总页数】3页(P45-4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南通市仿真绣艺术——沈绣 [J], 张蕾
2.南通的仿真绣艺术沈绣(二) [J], 张蕾
3.沈绣成为亚洲第一件进入美国白宫的艺术品——记沈绣国礼《奥巴马总统合家欢》[J], 周益群
4.“绣男”沈德龙:艺术心与人生梦 [J], 嘉庚;
5.南通的仿真绣艺术沈绣(二) [J], 张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
《稻香千里》
《拿鹅图》
《荷花图》
仿真绣的传承与保护
沈寿开创的仿真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又该 如何传承与保护下去呢?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本课小结
100年前,沈寿绣制的《意大利皇后像》作为国礼 赠送给了意大利王室。100年后的今天,南通的刺绣大 师们以《奥巴马合家欢》再次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南通 仿真绣的艺术魅力。100年来,南通的仿真绣在继承传 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沈绣的精髓就这样在一代代南 通刺绣家的手中传承并发展着。
“女子绣工科总教习沈寿所绣的意大利皇 后,姿态活泼,远望之,与照片无异, 两目尤有精神,绣价值二万四千余两。”
——《南洋劝业会游记》
《意大利皇后像》
意大利王室奖给沈寿的钻石金表和勋章
仿真绣结缘南通
没有张謇, 就没有沈寿, 因为有了沈寿, 才有了中国第一个女红传习所, 才有了南通的沈绣 。
南通女红传习所的旧址 (沈寿艺术馆)
仿真绣
油画、照片和自然界的物体
根据物象的肌理旋转铺绣, 针法多样、灵活 根据画面染线配色 ,强调明暗 与光影,作品生动、传神
李群秀《奉天牧羊图》(沈寿监制)
景物均用明暗光影表现其立体感。绣者根据表现对象肌理的变 化不断地调整平针的丝路,用虚实针施于平针之上,表现羊皮 毛的质感,灵活而又多变,传统平针针法被赋予新的刺绣语言。
沈寿仿真绣的巅峰之作
《耶稣像》 南京博物院藏
绣稿取自西方文艺复兴名画《荆棘冕 冠》,用时三年完成。完成后参加了 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世界博览 会,荣获一等大奖 。
《耶稣像》
分析作品
形象表情 丝理运用 色彩表现 针法技巧
《蛤蜊图》 沈寿
此图绣有大小蛤蜊六个,采用了缠针、施针、滚针等多种针法。沈寿用浅 棕色烘染底部颜色,通过明暗对比,特别在大蛤蜊的高光部分留出缎子绣 底,巧妙逼真地衬托出蛤蜊光亮的质感。
《双猫图》 庄锦云
《虞山风景》
绣面精致饱满舒展,针法灵活多变,采用长短不一的平针、退针、缠针、 小乱针绣制松树、小草、桃花、茅草屋等,繁而不乱,其中小草的质感 几乎可以假乱真,显示了沈绣艺人独特的工艺与艺术美感。
《螽斯绵瓞瓜》 张蕾
绣稿选自宋代绘画。运 用平套针润色,体现宋 人小品的用笔与意境, 针法与丝线所产生的光 泽变幻莫测。从不同的 角度观赏,所产生的艺 术效果都不同,胜出原 作意境。
《贵妃醉酒》 庄锦云
作品根据梅兰芳《贵妃醉酒》剧照所绣,将杨贵妃酒后醉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物面部采用平针、散针,润色和顺,凤冠上的珍珠用肉入针,饱满且立 体感强,地毯用网针来表现质感,具有仿真的艺术效果。
《小常宝》 庄锦云
作品根据剧照绣成。针法上 采用平针、散针、接针、滚 针相结合绣头发与披肩,其 他用平针、散套。眼球用旋 针,背景用小乱针。具有仿 真的艺术效果。
狭义的苏绣 以苏州为中心所形成的刺绣产品,其中两个重要的基地是 苏州和南通,号称苏绣的“南吴北通”。
“南吴北通”
苏绣与南通仿真绣的基本绣法一脉相承,风格类似, 但也有差异,苏州刺绣善绣猫、狗等小动物,而南通仿真 绣则以人物见长。
苏绣
南通仿真绣
中国杰出的刺绣大师沈寿 沈寿像
沈寿刺绣作品
仿真绣的奠基作品
《女优倍克像》 沈寿
绣品根据美国当红明星倍克一 幅黑白照片刺绣而成。运用传 统的虚实针等结合旋针,以几 套黑白灰线,根据明暗层次运 针配色。传神地再现了人物表 情。人物细腻的肌肤、蓬松的 卷发、蝉翼般的纱裙绣制得惟 妙惟肖。
讨论与交流
传统的刺绣艺术
绣稿 中国民间绘画或文人书画
用针
平铺直套
用色
绣线颜色种类较少 色调淡雅或装饰性较强
《马球图》 张蕾
以原件为绣稿。采用传统针法、沈绣的色彩来表现唐代 马球运动,作品中骏马昂首奋蹄,骑士群情激昂,画面 生动。人物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传神;虚实针所表现的 马尾生动逼真。
《张大千肖像 》
《静女》
《张謇像》
《花卉》
《梅兰芳画观音像》 《青山绿水》
《彩色观音》
《红拂图》
《莲鹤图》
《水月观音像》
2009年11月总统
《奥巴马总统合家欢》
中国刺绣
刺绣,俗称“绣花” , 又名“女红”。以绣 针引彩线,按绣稿在 织物上刺缀运针,以 绣迹构成图画或文字, 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 统工艺之一。
苏绣
蜀绣
民间刺绣
粤绣
湘绣
广义的苏绣 江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多以花鸟画为题材,以国画稿作绣 本,以精细雅洁著名。
课后拓展
1、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媒介查询《雪宧绣谱》一书的 内容。
2、走访参观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院、沈寿艺术馆进 行南通刺绣的调查研究,完成一篇与南通刺绣有关的研 究性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