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灭菌法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21ca0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a.png)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分为三种:(1)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oC~150o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实验室常用物理消毒及适用范围
![实验室常用物理消毒及适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59ada4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3.png)
实验室常用物理消毒及适用范围一、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利用紫外线照射来杀灭病菌和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导致微生物无法繁殖和生存。
紫外线消毒常用于实验室设备、表面和空气的消毒。
适用范围包括实验室环境、生产车间、办公场所等。
二、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是一种利用高温干燥的环境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高温环境下,微生物的蛋白质会变性,从而失去生物活性。
干热灭菌常用于实验室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适用范围包括实验室、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
三、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高温高压的蒸汽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
压力蒸汽灭菌常用于实验室器材、手术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适用范围包括实验室、医院、生物制品厂等。
四、射线消毒射线消毒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射线照射来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放射性射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和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
射线消毒常用于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适用范围包括食品厂、水厂、游泳池等。
五、超声波消毒超声波消毒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振动能量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超声波的振动能量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
超声波消毒常用于实验室表面、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适用范围包括实验室、医疗、牙科诊所等。
六、等离子消毒等离子消毒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等离子体能够产生高能电子和活性粒子,这些粒子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DNA,导致微生物死亡。
等离子消毒常用于医院、实验室、食品加工等领域。
适用范围包括医院病房、手术室、实验室、食品厂等。
七、过滤除菌过滤除菌是一种利用过滤器过滤去除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过滤器能够阻挡微生物通过,从而去除空气或液体中的微生物。
过滤除菌常用于医院、实验室、工业生产等领域。
适用范围包括医院手术室、实验室无菌室、工业生产线等。
实验室灭菌指南
![实验室灭菌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54ec64dcc7931b765ce1596.png)
实验室灭菌指南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
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
目前,常用微孔滤膜金属滤器或塑料滤器正压过滤除菌,或用玻璃细菌滤器、滤球负压过滤除菌。
滤膜孔径应在0.22~0.45μm范围内或用更小的细菌滤膜,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和孢子等因大于滤膜孔径而被阻,并利用滤膜的吸附作用,阻制小于滤膜孔径的细菌透过。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规消毒灭菌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规消毒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2dd154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0.png)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规消毒灭菌一、室内空气消毒具备排风净化功能的负压实验室,根据所操作的微生物因子不同,空气可以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但应采取通风控制系统来防止实验室出现正压。
室内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到建筑物以外并远离该建筑的进气口。
无排风净化功能的常压实验室,使用可汽化过氧化氢、气体二氧化氯对空间进行气体熏蒸或气溶胶喷雾等方法消毒,同时需做好个人防护与消毒后消毒剂残留的去除处理。
二、室内环境表面消毒若地面、实验台面等被明显污染,应立即用吸液布覆盖,喷洒消毒剂(从外向内)于吸液布上,使吸液布湿透,作用60min 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实验台面、桌椅、门把手、生物安全柜和解剖柜台面、侧壁等可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表面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含有500~1 000mg/L有效氯溶液适于普通的环境表面消毒。
当处理高危环境时建议使用5 000mg/L有效氯溶液。
用于金属表面消毒处理时,消毒结束后应尽快使用清水清除表面残余消毒剂。
三、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的消毒(一)生物安全柜消毒在每次使用前后清除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的污染,工作台面和内壁要用中高效消毒剂进行擦拭,不触及送风滤器的扩散板。
75%乙醇消毒后需及时擦净水痕。
采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后,须用水擦拭干净,防止对生物安全柜的腐蚀。
试剂溢漏或泼洒后,立即消毒污染物及污染的表面。
生物安全柜在移动或更换过滤器之前,要使用汽化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气体或甲醛蒸汽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终末消毒。
(二)高效过滤器的消毒采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法或甲醛熏蒸法进行消毒。
消毒器应与排风过滤器排风箱体的消毒接口连接,利用循环气流带动蒸汽循环实现原位消毒。
消毒后可将滤器卸载,装入医用废物塑料袋中,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
(三)个体防护装备的消毒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使用后应放入废物袋内高压灭菌。
防护鞋、防护眼罩、防护面具(半面具)、防护面罩(含正压面罩)表面用消毒剂喷雾或擦拭消毒,作用到预定时间后清洗晾干备用。
几种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几种无菌技术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a61e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6.png)
几种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无菌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操作方法,用于防止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1. 灭菌:将实验室器具、培养基、培养皿等物品暴露在高温或化学物质中,以杀灭所有微生物。
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autoclaving)和干热灭菌(dry heat sterilization)。
2. 空气净化:使用高效过滤器(例如HEPA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减少实验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
3. 灭火:使用火焰对实验器具进行灭菌处理,例如对培养皿盖进行灭菌,或在实验过程中将工具头置于火焰中。
4. 剥离、涂气体或固体培养基:在无菌环境下,使用微量吸球将微生物转移到培养基上,或使用无菌棉签涂抹在固体培养基上。
5. 消毒擦拭:使用消毒剂润湿无菌纸巾,轻轻擦拭实验台面、操作区域和实验仪器,以消除表面的微生物。
6. 无菌操作罩:在无菌操作罩中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防止实验材料受到污染。
这些无菌技术操作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取决于实验的特定要求和所处理材料的性质。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和实验环境的清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84d81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7e.png)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是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
1、湿热灭菌:
蒸汽在冷凝时释放出大量潜能,并且蒸汽具有强大穿透力,蒸汽的湿热破坏菌体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键,使酶失活,微生物因代谢障碍而死亡。
湿热灭菌的效果,取决于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
致死温度是杀灭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致死时间是在致死温度下杀灭全部微生物所需时间。
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于耐高温培养基、接种器械和蒸馏水的灭菌。
分装后应立即灭菌,应在当天内完成灭菌工作,不可过夜。
消毒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能超过规定的压力范围,否则有机物质就会在高温下分解,失去营养作用,也会使培养基变质、变色,甚至难以凝固。
2、过滤除菌:
一些抗生素及有机物等,遇热容易分解,不能与培养基一起进行高温灭菌,而要使用细菌过滤器滤去其中的杂菌,例如含抗生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过滤后的溶液要立即加入培养基中,若为液体培养基,可在冷却至30℃时加入;若为固体培养基,必须在凝固之前(50-60℃)加入,振荡使溶液与其他成分混合均匀。
灭菌的操作规程
![灭菌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3255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7.png)
灭菌的操作规程《灭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避免微生物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此规程。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灭菌操作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药品、实验室用品等。
三、灭菌方法1. 热气灭菌:将物品置于高温下进行灭菌,常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
2. 蒸汽灭菌:将物品置于高压蒸汽中进行灭菌,常用于医疗器械和实验室用品。
3. 过滤灭菌:将液体物品通过过滤器进行灭菌,常用于药品和生物制品。
4. 化学灭菌:使用化学物质进行灭菌,常用于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实验室耗材。
四、操作流程1. 预处理:将需要进行灭菌的物品清洗干净,去除污垢和残留物。
2. 包装:将物品包装在符合要求的灭菌包装材料中,保证灭菌效果。
3. 载入设备:将包装好的物品放入灭菌设备中,并按照设备要求设置灭菌参数。
4. 灭菌处理:启动设备进行灭菌处理,加热、压力等参数需符合规定。
5. 冷却:灭菌完成后,待设备冷却至安全温度后再取出物品。
6. 检验:对灭菌后的物品进行检验,确认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各种灭菌方法和设备的操作规程。
2. 对于不同种类的物品,需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和设备。
3. 检测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确保灭菌参数的稳定和准确。
4. 灭菌后的物品要做好包装和标识,以免再次受到污染。
六、资料记录所有灭菌操作的相关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包括设备运行记录、检测报告等。
七、审核与审批本规程由质控部门审核,并需经生产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生效。
八、附则若有需要对本规程进行修订,需由质控部门负责人提出修订要求,经相关部门审定后方可修订。
生物实验室灭菌方式
![生物实验室灭菌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94d4f9a770bf78a652954cf.png)
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灭菌方法汇总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器材一般包括玻璃器材、金属器械、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等,每类器材的处理及消毒措施都有不同。
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1.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150℃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 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
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
目前,常用微孔滤膜金属滤器或塑料滤器正压过滤除菌,或用玻璃细菌滤器、滤球负压过滤除菌。
实验室的灭菌方法
![实验室的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d2a7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9.png)
实验室的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热灭菌:使用高温蒸汽或高温烘箱进行灭菌,可有效消除常见的细菌、病毒和真菌。
热灭菌常用于灭菌培养皿、培养基、试剂和玻璃器皿等。
2. 化学灭菌: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灭菌,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酒精、漂白粉、过氧化氢等。
化学灭菌适用于一些敏感材料,如塑料器皿、塑料管道、橡胶塞和一次性注射器等。
3.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死细菌和病毒,常用于空气和表面的灭菌。
然而紫外线灭菌对于有障碍物遮挡或遮蔽的区域效果有限,且需要较长时间的照射。
4. 过滤灭菌:通过微孔滤膜将细菌和病毒过滤掉。
常用的滤膜材料有聚酯、聚碳酸酯、聚醚砜等。
过滤灭菌适用于渗透性好的溶液、生物液和气体。
5. 辐射灭菌:使用离子化辐射、γ射线或X射线进行灭菌。
辐射灭菌适用于灭菌一次性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和药品等。
需要根据实验需要和具体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
同时在进行灭菌操作时,要遵守操作规范和消毒程序,确保灭菌效果和安全性。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完整版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4dafa94431b90d6d85c70a.png)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1.高压蒸汽灭菌为湿热灭菌方法的一种。
是微生物培养中最重要的灭菌方法。
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在煮沸时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扩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闭的情况下,随着水的煮沸,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高。
(PV=nRT)高压蒸汽是最有效的灭菌法,能迅速地达到完全彻底灭菌。
一般在15磅/英寸2压力下(℃),15~30分钟,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都可杀死。
它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容器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高压蒸汽灭菌锅是一个能耐压又可以密闭的金属锅,有立式与卧式两种。
可以用电热、煤气、蒸汽等。
锅上装有压力表,有的还装有温度计,能及时了解锅内压力及温度。
锅上还设有排气口,其作用是在密闭之前,利用蒸汽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净,另外还装有安全活门,如果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活门即可自动打开,放出过多的蒸汽。
2.干热灭菌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干热灭菌是指热空气灭菌。
一般在电烘箱中进行。
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湿热灭菌高,时间也较湿热灭菌长。
这是因为蛋白质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凝固。
一般须在160℃左右保持恒温3~4小时,方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3.间歇灭菌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
而其芽孢和孢子在这种条件下却不会失去生活力。
间歇灭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间歇灭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
这时再以100℃处理半小时,再放置24小时。
如此连续灭菌3次,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间歇灭菌通常在流动蒸汽的灭菌锅中进行,也可用普通铝锅代替。
这种灭菌方法多用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菌作用,又使被处理的物质免遭破坏。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fae1b2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5.png)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1、热力消毒灭菌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
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2、干热消毒灭菌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
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
烧灼法:一些耐高温的器械(金属、搪瓷类),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可采用此法。
将器械放在火焰上烧灼1-2分钟。
若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约1-2分钟。
采集作细菌培养的标本时,在留取标本前后(即启盖后,闭盖前)都应将试管(瓶)口和盖子置于火焰上烧灼,来回旋转2-3次。
燃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汽油、乙醚等。
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窜而致灼伤或火灾。
锐利刀剪为保护刀锋,不宜用燃烧灭菌法。
焚烧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它已污染且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污纸、垃圾等,应放入焚烧炉内焚烧,使之炭化。
3、电热培养箱利用培养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
培养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等。
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
4、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
总结灭菌方法
![总结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4b64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d.png)
总结灭菌方法1. 引言在许多领域,灭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无论是在医疗行业、食品加工业或实验室研究中,灭菌都是确保产品或实验的无菌性的关键步骤。
灭菌方法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对于防止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的灭菌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2. 热灭菌热灭菌是最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它通过高温杀灭微生物。
具体的热灭菌方法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2.1 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是通过热空气或火焰将细菌杀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耐热但耐干热处理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等。
干热灭菌一般需要高温(通常在160°C至180°C)和长时间的暴露,以确保微生物完全死亡。
2.2 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是通过高温和湿度来杀灭微生物。
最常用的湿热灭菌方法是使用蒸汽,常见的蒸汽灭菌设备包括压力锅和自动灭菌器。
蒸汽能迅速传递热量并渗透物品,从而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湿热灭菌常用于实验室器具、培养基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等。
3.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使用化学药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常用于对热敏感物品的灭菌。
3.1 气体灭菌气体灭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其原理是使用气态的化学药剂对微生物进行杀灭。
最常用的气体灭菌方法是乙烯氧化灭菌法,它使用乙烯氧化物作为灭菌剂。
气体灭菌适用于灭菌一些敏感的设备和物品,如电子器件、药品和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3.2 消毒剂灭菌消毒剂灭菌是通过加入消毒剂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氯化物、过氧化氢和碘溶液等。
消毒剂灭菌适用于许多领域,如医疗设备、水处理和食品工业。
4. 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使用辐射能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辐射灭菌方法包括紫外线灭菌和γ射线灭菌。
4.1 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是使用紫外线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紫外线能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生存能力。
紫外线灭菌广泛应用于空气处理、水处理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等领域。
4.2 γ射线灭菌γ射线灭菌是使用γ射线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用灭菌方法
![常用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a86a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3.png)
常用灭菌方法在医疗、食品生产、实验室等领域,灭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灭菌的目的是杀死或去除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孢子。
只有在彻底灭菌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对于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灭菌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介绍高温灭菌方法。
高温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
常见的高温灭菌方法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干燥的环境,通常在160°C以上进行,可以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湿热灭菌则是利用高温和湿度,常见的方法包括蒸汽灭菌和沸水灭菌。
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灭菌,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物品和设备可能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参数,因此在进行高温灭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化学灭菌方法也是常用的灭菌手段。
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药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包括使用乙醛、过氧化氢、氯气等化学药剂。
这些药剂可以通过氧化、蛋白质变性等方式杀灭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灭菌效果。
化学灭菌方法通常适用于一些对热敏感的物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药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谨慎,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另外,辐射灭菌也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辐射灭菌是利用辐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常见的辐射包括紫外线辐射和γ射线辐射。
紫外线辐射主要适用于空气、水和一些表面的灭菌,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辐射的剂量和时间。
γ射线辐射则可以穿透物体,对内部微生物也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辐射灭菌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辐射对人体和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除了上述常用的灭菌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灭菌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应用,例如等离子体灭菌、超临界二氧化碳灭菌等。
这些新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温和、无化学残留等,但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总的来说,灭菌是确保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对于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18b9a2c8d376eeaeaa3189.png)
实验室常用的器材一般包括玻璃器材、金属器械、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等,每类器材的处理及消毒措施都有不同。
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分为三种:(1)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26e02f3186bceb18e8bbd8.png)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1.高压蒸汽灭菌为湿热灭菌方法的一种.是微生物培养中最重要的灭菌方法。
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在煮沸时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扩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闭的情况下,随着水的煮沸,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高.(PV=nRT)高压蒸汽是最有效的灭菌法,能迅速地达到完全彻底灭菌.一般在15磅/英寸2压力下(121.6℃),15~30分钟,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都可杀死。
它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容器是高压蒸汽灭菌锅.高压蒸汽灭菌锅是一个能耐压又可以密闭的金属锅,有立式与卧式两种.可以用电热、煤气、蒸汽等。
锅上装有压力表,有的还装有温度计,能及时了解锅内压力及温度。
锅上还设有排气口,其作用是在密闭之前,利用蒸汽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净,另外还装有安全活门,如果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活门即可自动打开,放出过多的蒸汽。
2.干热灭菌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干热灭菌是指热空气灭菌。
一般在电烘箱中进行.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湿热灭菌高,时间也较湿热灭菌长。
这是因为蛋白质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凝固。
一般须在160℃左右保持恒温3~4小时,方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3。
间歇灭菌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
而其芽孢和孢子在这种条件下却不会失去生活力.间歇灭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间歇灭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
这时再以100℃处理半小时,再放置24小时。
如此连续灭菌3次,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间歇灭菌通常在流动蒸汽的灭菌锅中进行,也可用普通铝锅代替。
这种灭菌方法多用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菌作用,又使被处理的物质免遭破坏.4。
常用灭菌消毒方法及适用范围
![常用灭菌消毒方法及适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a589272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0.png)
常用灭菌消毒方法及适用范围
高压蒸汽灭菌,水溶液、药剂、玻璃、培养基、无菌衣、胶塞、医院实验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以及其它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变化或损坏的物品;传染性医疗废物灭菌。
干热灭菌,不耐湿热或不能被湿热穿透的物品(如粉剂,油剂,锋利器械,硅胶假体,电子仪器等),以及除热原。
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大多数医疗材料和聚合物(如塑料、橡胶等),带管腔型器械,适用于纤维素如纸类等,温度敏感材料。
不能对液体、油剂灭菌。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可用于不耐热、不耐湿且抗氧化的物品和多数医疗器械;不能对长管腔表面或带隐藏表面的物品灭菌,不适用于纤维素(如纸纤维、醋酸纤维素)、棉麻、天然橡胶和液体。
臭氧灭菌,水溶液、药剂、玻璃、培养基、无菌衣、胶塞、医院实验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以及其它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变化或损坏的物品;传染性医疗废物灭菌。
辐照灭菌,低温灭菌,可以对医疗器械、药品、化妆品、香料、生物制品、食品和消费品进行消毒。
一般进行一次性灭菌,不能对同一物品重复多次辐照。
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和所适用的灭菌材料
![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和所适用的灭菌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2f988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4.png)
细胞工程实验室在进行细胞培养和实验操作时需要保持无菌环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灭菌就是维持实验室无菌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灭菌方法和所适用的灭菌材料是实验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下面将介绍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和所适用的灭菌材料。
一、常用的灭菌方法1. 高压蒸气灭菌高压蒸气灭菌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通过高温、高压的蒸汽对实验器材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且有效地灭杀细菌、真菌和病毒,对各类器皿、培养皿、培养瓶等物品都适用。
常见的高压蒸气灭菌设备有高压灭菌锅和培养箱。
2. 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是利用紫外线对物品表面进行灭菌的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器皿、工作台面等表面的灭菌。
紫外线灭菌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加热和化学药剂,操作简便,但其效果受到光线照射范围和时间的限制。
3. 酒精消毒酒精消毒是实验室常用的表面消毒方法,适用于对器皿、试剂瓶等物品进行简单的灭菌。
酒精能够迅速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真菌,是实验室内常备的消毒材料之一。
二、适用的灭菌材料1. 高压灭菌锅高压灭菌锅是进行高压蒸气灭菌的常用设备,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耐压、耐高温、密封性好等特点。
在进行器皿、培养瓶等物品的灭菌时,高压灭菌锅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2. 培养箱培养箱既可以用于培养细胞,也可以用于对实验器皿等物品进行高温、高压蒸气灭菌。
在细胞工程实验室中,培养箱也经常用作高压蒸气灭菌设备。
3. 紫外线灭菌灯紫外线灭菌灯是用于实验室表面消毒的工具,通过紫外线对工作台面、器皿表面进行灭菌。
紫外线灭菌灯通常采用紫外C波段,能够快速、有效地消毒实验室表面。
4. 酒精酒精是实验室常备的消毒材料之一,适用于对实验器皿、试剂瓶等物品的简单消毒。
在进行实验前,使用酒精对实验器皿进行表面消毒是十分必要的步骤。
三、结语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气灭菌、紫外线灭菌和酒精消毒,而适用的灭菌材料包括高压灭菌锅、培养箱、紫外线灭菌灯和酒精等。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a6c5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f.png)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培养基灭菌是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研究和培养时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灭菌的目的是杀死或去除培养基中的所有微生物,以确保实验得出的结果是由引入的特定微生物引起的,而不是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1.热灭菌方法(高温灭菌):热灭菌是一种简单而广泛使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高温能有效地杀死或去除培养基中的大部分微生物。
常见的热灭菌方法包括:-干热灭菌:将培养基放入烤箱或高温灭菌器中,在170°C至180°C下加热2至3小时。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熔点较高的成分的培养基,如糖肉汤。
-湿热灭菌(压力灭菌):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也称为压力釜)进行培养基的灭菌。
在121°C至134°C的高温下,通过给培养基施加高压蒸汽,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或去除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常见的培养基。
2.过滤灭菌方法:过滤灭菌是一种无需高温的灭菌方法,适用于含有热敏感成分的培养基。
过滤灭菌方法通常使用微孔过滤器将培养基通过过滤膜来除去微生物。
常见的过滤灭菌方法包括:-常压过滤:将培养基通过微孔滤膜过滤,常用的滤器孔径为0.22微米或0.45微米,以保留大部分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灭菌前培养基体积较小的情况。
-打压力过滤灭菌:通过使用活性碳或膜微孔过滤器,将压力加到过滤器上,可以加速微生物的过滤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体积的培养基。
3.化学灭菌方法:化学灭菌是使用化学物质来杀灭或去除培养基中的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包括:-醋酸灭菌:将培养基浸入醋酸中浸泡3至4小时,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可以有效地杀死或去除绝大多数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热敏感成分的培养基。
-过氧化氢灭菌:将过氧化氢加入培养基中,使其达到高浓度,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再用蒸馏水冲洗。
过氧化氢可以氧化微生物细胞的组分,以达到杀菌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体积的培养基。
微生物灭菌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灭菌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82fd2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2.png)
微生物灭菌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灭菌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将物体表面或内部的微生物完全清除,以防止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在医疗、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微生物灭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么,微生物灭菌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微生物灭菌方法。
首先,热力灭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灭菌方法。
通过高温将物体表面或内部的
微生物杀灭,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见的热力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热水灭菌。
其中,高温蒸汽灭菌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高压蒸汽将物体进行灭菌,适用于实验室器皿、医疗器械等物品的灭菌。
其次,化学灭菌也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灭菌方法。
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物质对
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常用的化学灭菌剂包括乙醛、过氧化氢、氯气等。
这些化学物质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和食品加工中。
另外,辐射灭菌也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灭菌方法。
通过紫外线辐射或电子束辐
射对物体进行灭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紫外线辐射常用于空气和水的消毒,而电子束辐射则常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
最后,过滤灭菌也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灭菌方法。
通过微孔滤膜对空气或液体
进行过滤,将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达到灭菌的目的。
过滤灭菌常用于实验室中对培养基和生物制品的灭菌。
综上所述,微生物灭菌方法包括热力灭菌、化学灭菌、辐射灭菌和过滤灭菌等
多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非常重要。
只有做好微生物灭菌工作,才能有效地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最齐全的食品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汇总
![最齐全的食品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de7831d770bf78a642954af.png)
最齐全的食品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汇总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150℃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 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
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
目前,常用微孔滤膜金属滤器或塑料滤器正压过滤除菌,或用玻璃细菌滤器、滤球负压过滤除菌。
滤膜孔径应在0.22-0.45μm范围内或用更小的细菌滤膜,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和孢子等因大于滤膜孔径而被阻,并利用滤膜的吸附作用,阻制小于滤膜孔径的细菌透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菌法定义
• 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
生物杀灭或除去的方法。适用于制剂、原 料、辅料、医疗器械等的灭菌。
• 灭菌是指将物品中污染的微生物残存概率
下降至一定水平,以无菌保证水平 SAL(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表示。
灭菌程序验证内容
• 撰写验证方案及制定评估标准。 • 确认灭菌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安装正确,
算起
• 灭菌完毕后停止加热,待压力表降至0,放
汽、开启灭菌器,物品温度降至80℃ 以下 时才能将灭菌器门全部开启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 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 灭菌物品特性
• 蒸汽的性质
饱和蒸汽 热含量高 潜热大 穿透力强
湿饱和蒸汽
低
过热蒸汽
穿透力差
• 灭菌时间等
干热灭菌法
• 利用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或消除热原
• 气体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枯草芽孢杆菌孢子(ATCC9372等,活孢子数为 5×105~5×106个/片 )
气态过氧化氢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ATCC7953等,活孢子 数为1×106~5×106个/片 )
过滤除菌法:缺陷假单胞菌( ATCC19146等)
灭菌方法
• 方法: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
菌法、气体灭菌法、过滤除菌法。
• 根据灭菌物品特性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组
合灭菌。只要产品允许,尽可能选用最终 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沸水、蒸气变性微生物菌
体中的蛋白质、核酸而达到灭菌效果的方法。
• 效果可靠、操作简便 • 应用广泛:容器、培养基、无菌衣、胶塞等 • 包括
– 热压灭菌 – 流通蒸汽灭菌 – 煮沸灭菌 – 低温间歇灭菌
并能处于正常运行。
• 确认关键设备控制仪表在规定的参数范围
内能正常运行。
• 采用被灭菌物品或模拟物品进行重复实验
确认灭菌效果符合规定。
• 完善文件记录,撰写验证报告。
灭菌程序运行监控
• 关键参数应在验证确定的范围内:温度、
压力、时间、湿度、灭菌气体浓度、辐照 剂量等
• 灭菌程序定期验证,时效不超过半年。 • 灭菌设备或程序发生变更重新进行验证。
火焰灭菌
置于火焰上直接灼烧 简便、可靠
辐射灭菌法
• 将灭菌物品置于适宜放射源辐射的射线或
适意的电子加速其发生的电子束中进行电 离辐射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 常用60Co-γ射线 • 用于医疗器械、容器、生产辅助用品、不
受辐射破坏的原料药及成品等。
• 参数:辐射剂量
辐射灭菌特点
• γ射线
60Co
• 控制参数:温度、相对湿度、灭菌压力、
灭菌时间等
过滤除菌法
• 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滤材的原理除
去气体或液体中的微生物。
• 用于热不稳定的药品或原料除菌 • 滤膜材料确定 • 滤膜孔径要求
繁殖型微生物1um,芽孢约0.5um或以下 0.45um可滤去大多数细菌,0.15um可滤 去热原
物理灭菌法
湿热灭菌条件
• 121℃× 15min、 121℃× 30min 、116 ×
40min 或其他可以保证灭菌效果的程序条 件。
×
• 过度杀灭法 • 灭菌过程有适当的装载方式,保证灭菌有
效均一
灭菌容器操作注意
• 使用前认真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 灭菌时须先将灭菌器中冷空气排出,以保
证最佳灭菌效果
• 灭菌时间应从待灭菌物品到达预定温度时
常用生物指示剂
• 湿热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ATCC7953等,活孢子数为
5×105~5×106个/片 )
• 干热灭菌:枯草芽孢杆菌孢子(ATCC9372等,活孢子数为5×105~
5×106个/片 )
• 辐射灭菌:短小芽孢杆菌孢子(ATCC27142等,活孢子数为5×107~
5×108个/片 )
的方法。
• 适用范围:耐高温但不宜使热灭菌法灭菌
的物品,如玻璃物品、金属物品、纤维制 品、固体试药、液体石蜡等。
干热灭菌条件和效果
• 160~170℃× 120min、 170~180℃×
60min、250 ℃× 45min以上
• 灭菌过程有适当的装载方式,保证灭菌有
效均一
• 效果:
繁殖型细菌100℃ /1h可杀灭 耐热细菌: 120℃ 长时间不死亡,140 ℃ 杀菌率剧增
体,比重 0.882,溶于水。 灭菌;时间长,费用贵。
苯酚(石炭酸)
3~5%
地面、墙壁喷撒
甲酚皂溶液(来苏尔)
5nm, 254-257nm最强 • 原理
促使核酸蛋白变性 使产生臭氧,共同杀菌后
• 用于空气灭菌和表面灭菌;效果与微生物
间歇
3 次以上
间长,效果不理想;须加抑菌剂
化学灭菌法
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 20ml/m3 加热蒸发,6~12h
粘膜强烈刺激
乳酸
1ml/m3 加热蒸发 0.5~1h
无毒
丙二醇
1ml/m3 加热蒸发
不挥发,不易燃
无色醚样臭味气体,沸点 10.8 扩散穿透能力强,属广谱杀菌
环氧乙烷
℃,沸点以下为无色透明液 剂;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等的
方法
主要技术参数
应用特点
干热灭菌
药典规定 180℃,1h 或 160-170℃, 穿透力弱,温度不易均匀,温度高,不
2-4h
适于大部分药品
湿热 灭菌
热压 灭菌 流通 蒸汽
98kPa(1kg/cm2),15-20min 100℃,30-60min
穿透力强,效果可靠,适用广 不能杀灭细菌芽胞
低温 60-80℃,1h + 室温 24h,重复操作 适于必须加热灭菌而又不耐高温者;时
灭菌保证
• 灭菌效果与灭菌前产品污染程度及污染菌
特性有关,把握微生物污染水平及污染菌 耐受性,注意各个环节降低污染程度。
• 灭菌冷却阶段防止已灭菌物品再次污染。
• 适用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剂等监控灭菌
结果
生物指示剂
• 基本要求:
菌种的耐受性应大于需灭菌产品中所有 可能污染菌的耐受性。
菌种应无致病性。 菌株应稳定,存活期长,易于保存。 易于培养。若使用休眠孢子,孢子含量 在90%以上。
穿透力强
• β射线
由电子加速器产生
穿透力弱,灭菌效果差
• 不升高温度
• 设备费用高
• 辐射能引起一些药物pH值、含量、活性等改变,
某些制品不宜选用
气体灭菌法
• 用化学消毒剂形成的气体杀灭微生物的方
法,常用环氧乙烷、气态过氧化氢、甲醛、 臭氧等。
• 适用于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等,能吸附环
氧乙烷的物品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