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研究方法 第六章-3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实验报告
方差分析实验报告方差分析实验报告引言:方差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均值差异是否显著。
本实验旨在通过方差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施肥方法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各组间的均值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了三种不同的施肥方法,分别是有机肥、化学肥和不施肥,每种施肥方法设置了五个重复。
实验选取了一种常见的作物植物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施肥方法。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记录植物生长的相关指标,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目和根系长度。
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法对植物生长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
在植株高度方面,有机肥组的平均高度为30cm,化学肥组为25cm,而不施肥组仅为20cm。
在叶片数目方面,有机肥组的平均叶片数为15片,化学肥组为12片,而不施肥组仅为10片。
在根系长度方面,有机肥组的平均根系长度为40cm,化学肥组为35cm,而不施肥组仅为30cm。
通过方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施肥方法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有机肥的效果最好,不施肥的效果最差。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法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
有机肥的效果最好,可能是因为有机肥富含有机物质,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并改善土壤结构。
而化学肥的效果次之,化学肥中的营养元素可以迅速被植物吸收利用,但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差。
而不施肥组的植物生长受限,缺乏营养元素的供应,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实验结果还表明,有机肥组和化学肥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这可能是因为在本实验中,化学肥的配方和使用量与有机肥相当,因此两者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相似。
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不同施肥方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效果,以及其对土壤质量和环境的影响。
结论:通过方差分析实验,我们得出结论:不同施肥方法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
有机肥的效果最好,化学肥次之,而不施肥的效果最差。
这一结论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营养研究
植物营养研究植物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营养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本文将围绕植物的基本营养需求、植物营养研究方法以及植物营养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植物的基本营养需求植物生长需要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多种元素,其中氮、磷、钾被视为植物生长发育的三大营养元素。
氮元素是构成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磷元素参与植物的能量转化和物质运输,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能量。
钾元素则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参与植物内外物质交换。
二、植物营养研究方法1. 土壤分析法:通过对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评估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供应情况。
常用的土壤分析指标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和交换性钾等。
2. 植物组织分析法:通过对植物不同部位(如叶片、茎、根系等)的组织进行化学分析,了解植物体内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
植物组织分析可以指导植物的施肥和养分管理。
3. 水培和营养液栽培法:将植物生长于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水溶液中,控制不同养分供应的条件,观察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情况。
水培和营养液栽培法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三、植物营养管理植物营养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施肥和养分管理措施,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作物高产、高质量的栽培目标。
合理的植物营养管理应考虑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生长期需求及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特点。
1. 施肥技术:合理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养分的损失。
常用的施肥技术包括底肥、追肥、叶面施肥等。
2. 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应用: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
3. 轮作和间作:轮作和间作可以改善土壤环境,避免连作障碍,减轻植物对特定元素的单一需求。
结语植物营养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生产力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方差分析ANOVA》课件
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确定因素对 均值的影响是否显著。
方差分析的应用领域
1 医学研究
2 市场调查
3 生物统计学
方差分析可用于比较 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评估药物的效果。
方差分析可帮助分析 不同广告策略的效果, 确定最佳市场推广方 案。
方差分析可应用于遗 传学研究、环境影响 评估等领域,探究不 同因素对生物现象的 影响。
方差分析中使用假设检验来确定样本均值之 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判断因素的影响 程度。
统计软件的应用
方差分析通常使用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如SPSS、R、Python等工具。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与示例
1
确定假设
设定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明确需要
收集数据
2
比较的样本组与因素。
采集各个样本组的数据,确保样本
方差分析的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局限性
方差分析假设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对离群 值敏感,样本不平衡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注意事项
在进行方差分析时,需要注意样本的选择、数 据的收集和处理,以及分析结果的有效解释。
总结与要点
1 方差分析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因素与多因素
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 方法,用于比较多个 样本之间的均值差异。
方差分析的定义
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样本之间的均值差异。
方差分析的背景
方差分析起源于20世纪初的农学研究,用于比较不同农作物种植方法的效果。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方差分析基本原理
方差分析基于样本数据的方差和均值之间的 关系,通过计算方差的比值来判断均值是否 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检验
植物营养研究法8章方差分析
2 e
也称LSR法(Least significant range),或者叫SSR (shortest significant ranges, 最短显著极差法)测
验,该法1955年由Duncan提出。
其特点是不同平均数间的比较采用不同的显著差 数标准。
18
2、q法,与新复极差法相似,区别在于计算最小 显著极差LSR时不是查SSR表,而是查q表。
一.随机区组设计的分析
(一)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分析
其总变异可分解成处理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和误差
变异三部分。
总平方和=处理间平方和+区组间平方和+误差平方和
29
例:黑龙江某地淋溶土上玉米氮肥品种肥效试 验,每亩施N6斤,小区面积54m2 ,随机区组设计, 重复四次,玉米产量见下表:
重复 CK 1 126.8 2 148.7 3 121.9 4 83.1 Ts 480.2 碳铵 233.8 231.1 226.0 221.3 911.9 硫铵 硝铵 氰铵 261.0 277.2 196.4 263.3 268.7 208.9 248.4 291.7 203.1 259.2 255.4 141.6 1031.8 1092.9 749.9 尿素 氯铵 氨水 272.5 264.6 253.4 246.1 252.9 274.1 269.4 267.5 246.3 232.5 150.3 251.9 1020.4 935.2 1025.6 总数Tb 1885.3 1893.6 1874.0 1595.0 7247.9
硝铵 277.2 268.7 291.7 255.4 1092.9
氰铵 196.4 208.9 203.1 141.6 749.9
尿素 272.5 246.1 269.4 232.5 1020.4
c06第六章 植物营养的遗传特性与改变
根分泌的低分子有机物 对根际养分的活化作用
机 理 渗出物和细胞分解产物的 基因型差异 分 泌 物 被活化的养分 糖类 氨基酸 有机酸 酚类化合物 养分协迫的非适应性机理 -P -K -Fe -Zn -Mn 养分协迫的适应性机理 -P -P 氨基酸,糖类,有机酸 有机酸,糖类 有机酸,酚类化合物 有机酸,氨基酸,糖类,酚类 氨基酸,酚类,有机酸 柠檬酸 (有排根的植物) 番石榴酸 (木豆) 酚类化合物 (双子叶和非禾本科 单子叶植物) 植物铁载体 (禾本科植物) 柠檬酸或苹果酸 ? P, Fe Zn, Mn, Cu , P, Fe Zn, Mn , Fe ,Zn, Mn P ? Fe, Zn, Mn Fe, Zn, Mn Mn P, Fe ,Zn, Cu, Mn Al, , Cu P , , Al Fe Fe, Mn Fe, Zn, Cu ,Mn, Al, P P
人们常以植物获得最佳或最大养分供给量时的 生长量或产量与植物在某一或某些矿质养分胁迫时 的生长量或产量的比率,即相对生长量或相对产量 来表达养分效率。
从养分种类来看,对养分效率的研究大都集中 在一些土壤中化学有效性较低的元素如铁、磷、锰、 锌和铜上,特别对磷和铁研究较多。
第二节
植物营养效率基因型差异的形态学、 生理学和遗传学特性
(三)利用效率
养分的利用效率是指植物组织内单位 养分所产生的地上部干物质重量。通常养 分利用率高的植物体内养分的浓度较低。
菜豆和番茄不同品种氮、磷、钾和钙的养分利用效率
植物种类
菜豆 番茄 菜豆 番茄 番茄 缺乏的 养分 K K P N Ca 重新供应养分 的量(mg/株) 11.3 5 2 2 10.0
养分效率基因型差异的可能机理
(一)吸收效率
养分吸收效率既取决于根际养分供应能力及养分的有效 性,同时也取决于植物根细胞对养分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转能 力。 在养分胁迫时,植物可通过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的变化 机理来调节自身活化和吸收养分的强度。对于磷、锌等土壤 中弱移动性的养分,根系形态特征如根系体积、分布深度、 根毛数量等的改变对养分吸收有明显的影响。根际pH值和氧 化还原电位的改变,根分泌的还原性和螯合性物质以及微生 物能源的种类和数量等都是衡量不同基因型植物吸收效率的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第六章 第二节 统计假设测验-2 (1)
接受H0区域
否定H0区域
4、两尾测验和一尾测验的比较 测验结果的预期不同,一尾测验的使用必须
有依据,符合客观实际
一尾测验的效率高于两尾测验,在相同a下,
一尾测验的临界值小于两尾测验的临界值 两尾测验:u0.05(2)= 1.96,u0.01(2)= 2.576
一尾测验:u0.05(1)= 1.64,u0.01(1)= 2.326
P(| u | 2.1875) 0.0286 0.05 a1 P(| u | 2.1875) 0.0286 0.01 a 2
• 因此,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所得棉花纤维长度 的样本与要比较的棉花品种存在显著差异,即该批 种子的棉花纤维长度已经发生了变异或混杂,无法 代表该棉花品种的纤维长度特性 • 这时我们错误把没有差异判断成有差异的概率最大 为0.05 • 如果,我们想把犯这一错误的概率降低到0.01,这 时,可以认为该地区的棉花纤维长度能够代表该品 种的纤维长度特性
第二节
统计假设检验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研究
总体->样本 ★ 统计推断: 样本->总体
★ 理论分布:
统计推断:
★ 即根据抽样分布和概率理论,由样本结果(统
计数)来推断总体特征(参数)的过程。 是科研和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研究内容:
统计假设测验(检验) 参数估计: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 平均数的假设测验 百分数的假设测验 参数的区间估计
28.25
0 1.96 x
0
0 1.96 x
0 2.58 x
4、做出统计推断并对此加以解释
• 如果P ≤ a ,则说明被测验样本符合假定总体的
概率非常小;因为这么小的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
植物营养研究法10章协方差分析
矫正平均数比较时的假设: H0:
i ( x x) j ( x x)
HA:
i ( x x ) j ( x x )
(i、j=1,2,…k,i≠j)
28
多重比较(t 测验)有两种情况: 1、一般情况下,应逐对平均数进行多重比较:
矫正平均数的差异标准误公式为
Sd
t 值公式为
x
i 1 j 1
p
p
r
ij
yij C xy
r r 1 xy的处理乘积和lxyA= ( xij )( yij ) C xy r i 1 j 1 j 1
xy的误差乘积和lxye=总乘积和—处理乘积和
9
5.确定各种变因的自由度: 总变异的自由度dfT=p*r-1 处理自由度dfA=p-1 误差自由度dfe=dfT-dfA
10
(三)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剩余平方和即把回归系数的影响分离出去以 后的误差平方和——修正平方和 剩余自由度为误差自由度减回归自由度——
修正自由度
11
回归系数显著,则要对y的各项平方和进行修
正,以修正了的平方和作F检验。 回归关系不显著,可直接用已计算出来的平 方和进行F检验。
12
(四)修正平方和的计算及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的F检验。 (五)修正平方值的计算及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的t检验: 在无协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可直接用各处理平方值进行比较。
总的T
945.833
891.625
765.750
23
顺便作x、y的 F 测验:
SS xt dft ** Fx 6.34 SS xe df e
未进行施肥试验 前表现为显著
Fy
SS yt dft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知识点
1. 系统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引起的。
例如方法本的缺陷、计量仪器不准确、试剂不纯、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分析人员恒定的个人误差等。
2. 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指某些偶然因素,例如气温、气压、湿度的改变,仪器的偶然缺陷或偏离,操作的偶然丢失或沾污等外因引起的误差。
3. 采样误差:来源于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制备各个环节所引起的误差。
4.称样误差:主要决定于样品的混合的均匀程度好样品的粗细,可偏大偏小(两个偏向)5.分析误差: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误差。
6.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7.相对误差: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约定〕真值之比8.绝对偏差: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9.相对偏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10.绝对相差:两次平行试验,俩测定值的差值11.相对相差:绝对相差与平均值之间的比值12.超差: 产品外形尺寸超出了产品标准规定的公差范围13.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试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
14.对照试验: 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组实验。
15.平行试验:同一批号(炉号等)取两个以上相同的样品,以完全一致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仪器、试剂,以及试验人)进行试验,看其结果的一致性,两样品间的误差是有国标或其他标准要求的。
其优点是防止偶然误差的产生。
16.回收率:(测得总量—样品含量)/标准加入量 *100%17.校正系数:为了减少系统误差而设定的修正系数,在基数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变化情况对基数进行修正以更符合当前的情况从而减少误差18.恒重:两次称量重量差异在万分之二以下可视作恒重19.软质玻璃:又称普通玻璃,热膨胀系数大,易炸裂,破碎,多支撑不需要加热仪器,如试剂瓶,漏斗,量筒,玻璃管等20.硬质玻璃:耐腐蚀,抗击性能好,膨胀系数小,可制成加热的玻璃仪器。
21.混合土样:是由均匀一致的许多点组成,各点差异不能太大,否则要根据土壤差异情况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
chapter6方差分析PPT课件
总均方一般不等于处理间均方加处理内均方。
.
24
某B水iosta产tisti研cs 究所为了比较四种不同配合饲料 对鱼的饲喂效果,选取了条件基本相同的鱼 20尾,随机分成四组,投喂不同饲料,经一 个月试验以后,各组鱼的增重结果列于下表。
.
25
Biostatistics
这是一个单因素试验,处理数k=4,重复数 n=5。各项平方和及自由度计算如下:
(xij xi.)分别eij是μ、(μi-.
14
Biostatistics
告诉我们:
( 每个观或x测ij 值 都i),包故含k处nx理i个j 效观xi.应测(值μ的i-总μ或变异可)x分i.,解与为x.误处. 差理
间的变异和处理内的变异两部分。
.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中,无效假设
为H0:μ1=μ2=…=μk,备择假设为HA:各μi不 全相等,或H0 :2 =0,H A2 : ≠0;
F=MSt/MSe,也就是要判断处理间均方是否
显著大于处理内(误差)均方。
如果结论是肯定的,我们将否定H0;反之,不 否定H0。
.
33
Biostatistics
次的处理间变异,称为处理间平方和,记为SSt,
即
k
SSt n (xi.x..)2
i1
.
18
式B中ios,tatisticsk n (为xij 各 xi处.)2 理内离均差平方和之和,
i1 j1
反映了各处理内的变异即误差,称为处理内平方
和或误差平方和,记为SSe,即
于是有
kn
SSe
(xij xi.)2
Biostatistics
第六章 方差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植物营养研究法 实验数据处理
(4)、现场观测记录生长指标结果:资环09级4班2组成员:赵伟丽任衍珍李秀云秦栋菊孙雪张浩许耀华1、计算各处理:n=3 ,k=12 ,T=1334.172、计算自由度:dfT =kn-1=35 dfA=k-1=11 dfB=n-1=2 dfe=dfT-dfA-dfB=223、计算平方和:C=(∑X)2/nk = 49444.7SST=∑X2 - C=(23.302+21.722+……+21.52) – C=3288.75SSA =1/n∑Tai2– C=1/3*(66.802+136.202+……+73.12)–C=3228.43SSB =1/k∑Tbi2– C=1/12*(454.132+443.862+436.182)–C=13.525SSe=SST –SS处- SS区==46.7954、计算方差:S A 2=SSA/dfA=3228.43/11=293.5S B 2=SSB/dfB=13.525/2=6.76S e 2=SSe/dfe=46.795/22=2.135、计算F值并进行检验F A =SA2/Se2=293.5/2.13=137.8F B = SB2/Se2=6.76/2.13=2.94因为FA>F(0.01),处理之间差异极其显著。
FB<F(0.05),区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2、计算自由度:dfT =kn-1=35 dfA=k-1=11 dfB=n-1=2 dfe=dfT-dfA-dfB=223、计算平方和:C=(∑X)2/nk =467.3SST=∑X2 - C=(22+62+……+22) – C=(220.47+220.88+256.42) -467.3=230.5SSA =1/n∑Tai2– C=1/3*(62+19.12+……+7.62)–C=222.9SSB =1/k∑Tbi2– C=1/12*(42.72+41.82+45.22)–C=0.5SSe=SST –SS处- SS区==230.5-222.9-0.5=7.14、计算方差:S A 2=SSA/dfA=222.9/11=20.3S B 2=SSB/dfB=0.5/2=0.25S e 2=SSe/dfe=7.1/22=0.35、计算F值并进行检验F A =SA2/Se2=20.3/0.3=67.7F B = SB2/Se2=0.25/0.3=0.8F A (0.01)=3.18 FB(0.05)=3.44因为FA>F(0.01) ,处理之间差异极其显著。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 第六章-4 回归分析
R = 0.6793
回归和相关的概念
一、变数间的关系
二、直观描述变数间关系的散点图
散点图可以给出的三点信息
变数间相依的性质(正负)及密切程度 变数间是直线关系还是非直线关系 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点表示有其他因素的 干扰
三、回归模型和相关模型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
1. 变数本身的特点
变数x各水平可控,不存在实验误差或实验误差 小到可以忽略,而变数y具有明显的实验误差 x、y两个变数均具有明显的实验误差
5/25 5/20 5/15 5/10 5/5
(2) 求各级统计数
* 由观察值直接计算获得6个一级数据
* 由由一级数据计算获得5个二级数据
* 最终计算得
(3) 获得回归方程为: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回归方程,根据所描述的对 象,回归系数和回归截距均有其专业意义。(P161)
(4) 做直线回归图
即找两个x值,计算对应两个点的回归值作 一条经过这两个点的直线。 该直线必经过点
4.
一个显著的回归方程并不一定具有实践上的预 测意义
主要看有无学科专业意义 一般而言,当需要由X预测Y时,|r|需要要 大于0.7,此时,可以由X说明的Y的变异才 接近和大于50%
5.
两个变数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5,回归分析中 x变数的取值范围尽量宽一些
多元线性回归
研究因变量y与多个变量x之间的定量关系。 (一)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 如P177,表3-71; ˆ b0 b1x1 b2 x2 bj x j bp x p y 其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bj-y对xj的偏回归系数,表示当其它x固定时,xj对y的贡献率。 (二)b0和bj的求法 以例3.4.5为例,讲解excel中的方法: 第一步,录入数据 第二步,计算过程 (1)打开回归对话框。沿着主菜单的“工具(T)”→“数 据分析(D)…” 路径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回 归”,然后“确定”,弹出“回归”分析选项框,选项框的各 选项与一元线性回归基本相同。具体说明如下。
方差分析的实验报告
方差分析的实验报告方差分析的实验报告引言: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称ANOVA)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
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个因素对于观测值的影响是否显著。
本实验旨在通过方差分析方法,探究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选取了20个植物作为样本,将它们随机分成四组,每组5个植物。
接下来,每组植物分别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A、B、C和D。
在施肥后的一段时间内,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和根系长度。
通过方差分析,我们可以比较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否显著。
结果分析: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检验数据的正态性和方差齐性。
通过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我们发现所有的变量都满足正态分布的假设,因此我们可以继续进行方差分析。
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高度和叶片数的方差齐性假设成立,但根系长度的方差齐性假设不成立。
因此,在进行方差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根系长度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进行方差分析。
对于高度和叶片数这两个变量,我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根系长度这个变量,由于方差齐性假设不成立,我们使用Welch的方差分析方法。
对于高度和叶片数,我们发现不同肥料对植物的生长有显著影响(F(3, 16) =5.67, p < 0.05)。
通过进一步的事后比较,我们发现使用肥料A和B的植物的生长显著高于使用肥料C和D的植物。
对于根系长度,我们同样发现不同肥料对植物的生长有显著影响(F(3, 7.38) = 3.42, p < 0.05)。
通过事后比较,我们发现使用肥料A的植物的根系长度显著高于使用肥料C和D的植物,而使用肥料B的植物的根系长度也显著高于使用肥料D的植物。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肥料对植物的生长有显著影响。
肥料A和B对植物的生长效果最好,而肥料C和D的效果相对较差。
这可能是因为肥料A和B中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更好地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植物营养学6
23-13
• 三、根的生理特性
– (一)根的阳离子交换量(CEC)
• 1. 含义:
– 单位数量根系吸附的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单位为: cmol/kg
• 2. 根系CEC与养分吸收的关系
– (1) 二价阳离子的CEC越大,被吸收的数量也越多 – (2) 反映根系利用难溶性养分的能力
23-14
• (二)根的氧化还原能力
– (2) 主要类型: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 (3) 共生体系的生理基础:
提供碳水化合物
植物根系
提供吸收的营养物质
菌根真菌
23-23
(4) 作用:促进养分的吸收
主要原因: 通过外延菌丝大大增加吸磷表面积 降低菌丝际pH值,有利于磷的活化。 VA真菌膜上运载系统与磷的亲合力高于寄主植 物根细胞膜与磷的亲合力。 植物所吸收的磷以聚磷酸盐的形式在菌丝中运 输效率高。
23-10
Shallow
Intermediate
Deep
23-11
(四)根的分布
根 根 根 根
养分吸收范围
A. 分布稀疏
B. 分布较密
图 根系的分布与养分吸收效率
根系分布合理,有利于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
23-12
二、根的结构特点与养分吸收
• 从根尖向根茎基部分为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根毛区) –老熟区(骨骼根)
– 3. 迁移的离子:氮、磷、钾
23-6
第三节
植物根系的营养特性
一、根的类型、数量和分布
(一)根的类型
1. 分类
从整体上分 直根系:根深 须根系:水平生长 定根 主根 形成直根系 从个体上分 侧根
不定根
组成须根系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 第六章 第二节 统计假设测验-2 (2)
一、 χ2的定义和分布
1、连续性数据的χ2定义:
多个相互独立的正态离差平方值的总和。 ui~N(0,1)
n
2、次数资料的χ2定义
其中:Oi-观察次数
Ei-理论次数 k-观察值类型数(或状态数) 次数资料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二、 χ2测验的应用
♠ 数量变数资料正态性、方差同质性测验
4.统计推断接受或否定无效假设,并作 出专业上的解释
【例】性状分离试验
性 状 F2代实际株数(O) 理论株数(E) 紫 色 208 216.75
O-E -8.75
(|O-E|-0.5)2/E 0.314
白 色
总 和
81
289
72.25
289
+8.75
0
0.942
1.256
独立性检验
一、独立性测验的定义
独立性测验又叫次数资料的相依性检验。 它是检验两个方向上的数据资料的表现是相互 独立的还是相互影响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处理及考察指标的多少分为不同的两向相依表:
二、独立性测验的步骤
注意:独立性检验同样为否定区在右尾的测验。
方差的比较
不同假设测验下的临界值
♠ 适合性测验
♠ 独立性检验
适合性检验
一、适合性测验的定义
适合性测验是指根据调查结果测验未 知总体是否符合已知理论规律的统计方法。
二、适合性测验的步骤
1 .提出假设: 2.确定显著水平 3.检验计算
求卡平方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然后与标准的卡方值进行比
较.
v≥2(即k ≥ 3)时 v=1(即k=2)时
注意:适合性检验一般为否定区在右尾的测验。
2006植物营养研究方法B卷答案(精)
一、填空题(20分)(每小题4分)1、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样本方差=2()1ynμ--∑、单次标准差变异系数=100sy⨯2、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可比性、尽量消除非试验因素的限制3、系统误差、偶然误差(随机误差)、疏失误差(差错误差);系统误差4、0.05-0.2、2-3:1、地力变化方向、3-4、重复数与处理数5、土培、砂培、水培、无菌培养、流动培养、渗虑研究方法、分根培养、幼苗培养二、选择、判断题(20分)(每小题4分)1、丙。
因为试验方案必须遵循三原则:(1)明确的目的性。
即比较新磷肥与硝酸磷肥的应用效果,所以甲不行。
(2)严密的可比性。
要符合单一差异原则,乙中新磷肥与硝酸磷肥含磷不同,所以乙不行。
丙中40kg新磷肥与50kg普钙含磷量相同,以保证有效成分相同,来考察不同形态,(3)尽量消除非试验因素的限制,所以丙方案设置了K肥底,以降低误差。
2、B 采用水培条件容易控制,观察根系比较方便。
3、B 若两个变量之间是直线相关可用,反之,若不为直线相关则不能使用。
4、A 只有符合“自变量取值要采取等级差”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这个条件才能使用。
5、B 因为t检验只适用于两个样本的检验;LSD法只能适用于单因素试验,三、简答题(20分)1、培养试验是将生长介质置于特制容器中在温室、网室或人工气候箱等设施中在人工模拟、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植物栽培试验。
(2分)培养试验实质上是一个模拟试验,由于生长环境与田间有很大差别因此所得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大田,多用于植物营养、土壤养分等机理性研究及探索性研究。
(2分)2、试验方法设计的基本原则:设置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作用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3分)3、随机区组:区组条件相对一致,处理与划分数目一致,可以估计误差(1分)裂区排列:根据效应大小不同,可分为主处理、副处理。
用于复因素试验。
主处理重复次数少,误差大;副处理重复次数多,误差相对较小。
主处理总数等于副处理区组平方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x
对前面例题进行q检验:
四种肥料玉米产量LSR值(q检验) P q0.05 q0.01 LSR0.05 LSR0.01 2 3.00 4.13 31.02 42.70 3 3.65 4.78 37.74 49.43 4 4.05 5.19 41.88 53.66
四种肥料玉米产量差异显著性(q法)
字母标记法:
就是对没有显著差异的平均数标以相同字母,对有显著差异 的标以不同字母。 具体方法:首先是将欲比较的平均数按大小次序排列。然后 在最大的平均数上标上字母a(=0.05)或A(=0.01);将该平 均数与以下平均数逐个相比,凡差异不显著者都标以字母a 或A,直至相差显著的平均数则标以字母b或B;再以标有b或 B的平均数为标准,与其上方比它大的平均数逐个相比,凡 相差不显著者一律标以字母b或B;再以标有b或B的最大平均 数为标准,与其下方未标记字母的平均数相比,凡相差不显 著者继续标以字母b或B,直至与之相差显著的平均数则标以 字母c或C,再与上面的平均数比较。如此重复进行,直至最 小的平均数有了标记字母并与上面的平均数比较后为止。
对上例题的各组平均值作新复极差检验:
四种肥料玉米产量LSR值(SSR检验) P 2 3 4
SSR0.05 SSR0.01 LSR0.05 LSR0.01
3.00 4.13 31.02 42.70
3.14 4.31 32. 47 44.57
3.24 4.42 33.50 45.70
四种肥料玉米产量差异显著性(SSR法)
差异显著性
肥料 A1 A4 A2 A3
平均数 311.8 279.8 262.8 247.4
=0.05 a b b b
=0.01 A AB B B
(2)、q检验法:
q检验法也称为Student-Newman-Keuls(SNK)检验,是 以统计量q的概率分布为基础的。
Sx Sx
Sx Sx
一、变异因素的划分:
方差分析是在划分变异因素的基础上,再计算
各个变异因素的方差,从而进行方差比的一种 统计检验方法。 变异因素的划分必须根据试验目的、设计方法 和资料性质而定。
1、单向分组资料:
观 处理 A1 A2 ﹕ Ai ﹕ Ak 总和T.j 平均 x. j 1 2 察 j x1j x2j ﹕ xij ﹕ xkj T.j 值
x11 x12 x21 x22 ﹕ ﹕ xi1 xi2 ﹕ ﹕ xa1 xa2 T.1 T.2
…
…
总变异包括:A因素、B因素、试验误差
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
以单向分组资料为例:设有k个独立样本,每
个样本有n个观察值。 总变异包括: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 总变异平方和用SST表示 组间变异平方和用SSt表示 组内变异平方和用SSe表示
于LSDα,即为α水平上显著;反之,在α水平
上不显著。
1、最小显著差数(LSD)法,就是t检验法。
上例题资料中平均数差数的标准误为:
四种肥料玉米产量差异显著性(梯形法)
平均数 (xi) 311.8 279.8 262.8 247.4 差异显著性
肥料 A1 A2 A3 A4
xi-247.4
64.4﹡﹡
差异显著性
肥料 A1 A4 A2 A3
平均数 311.8 279.8 262.8 247.4
=0.05 a b b b
=0.01 A AB AB B
3、Tukey固定极差(Fixed range)法:
该法是J.W.Tukey在1952年提出的一种多重比较方 法。简称T法,又叫固定极差的q检验法。它是在k 个平均数的所有可能比较中,都以一个固定极差 (FRα)为检验尺度。
N 1 2 3 4 5 6 7 Tot al 6 4 9 3 6 5 4 37
Mean 420.2967 417.7625 493.1811 475.0433 498.7000 306.8700 480.2925 446.0624
Std. Dev iation Std. Error 91. 29658 37. 27167 58. 51738 29. 25869 34. 50731 11. 50244 12. 21673 7. 05333 41. 19425 16. 81748 78. 30030 35. 01696 37. 98093 18. 99046 82. 82859 13. 61694
多重比较结果的表示方法:
梯形表法: 具体方法:
1、先将处理按平均数从大到小排列。 2、再依次计算各较大平均数与最小的、次小的直至与 其相邻的平均数的差数。 3、最后,根据各差数是否大于LSD进行检验,如差数 ≤ LSD0.05,说明差异不显著;如差数> LSD0.05, 说明有显著差异,则在该差数上打 “﹡”;如差数 > LSD0.01,说明有极显著差异,则在该差数上打两 个 “﹡﹡”。
xi-262.8
49.0﹡﹡ 17.0
xi-279.8
32.4﹡
15.4
32.0﹡
四种肥料玉米产量差异显著性(字母标记法)
差异显著性
肥料 A1 A4 A2 A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均数 311.8 279.8 262.8 247.4
=0.05 a b bc c
=0.01 A AB B B
2、最小显著极差( LSR )法:
第三节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在对多个样本平均数进行比较时,如果仍用t
检验不仅检验过程繁琐,而且还会产生较大
的误差,提高犯错误的概率。
1923年英国统计学家R.A.Fisher提出了方差
分析的统计方法。方差分析方法是对多个样
本平均数一次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方法。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用平均数差数与FR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四种肥料玉米产量差异显著性(T法)
差异显著性
肥料 A1 A4 A2 A3
平均数 311.8 279.8 262.8 247.4
=0.05 a ab b b
=0.01 A AB AB B
多重比较方法的选择:
不同方法检验的尺度不同:当 k=2 时,LSD法、 SSR法和q法的显著尺度是相同的。当k≥3时, LSD法、SSR法和q法的显著尺度是不相同的, LSD法最低, SSR法次之,q检验法最高。 实际工作中,对于精度要求高的试验应用q检 验法,一般试验用SSR法,试验中各个处理平 均数皆与对照相比的试验结果可用LSD法。
误差
总变异
多重比较:(multiple comparisons)
1、最小显著差数(LSD)法:
最小显著差数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简 称LSD法。它是在一定概率(1-α)保证下,确定 一个达到显著的最小差数尺度LSDα,用以检 验平均数间差数的显著性。凡平均数间差数大
3、据v1 、v2查F表得到Fα值,用F与Fα
比较, 如果:F≤ Fα则接受HO
F> Fα则否定HO
单向分组资料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组间变异
方差 s2t
F值 s2t/s2e
F
k-1
SSt
组内变异
k(n-1)
nk-1
SSe
SST
s2e
总变异
例:某地进行玉米氮肥品种比较试验,氮肥品种分别为尿素、 硫铵、碳铵、硝铵。重复5次,完全随机排列。玉米产 量见下表,试进行方差分析。
(1)、新复极差法(SSR)法:
SSR(Shortest significant ranges)法是1955年D.B.Duncan提出 的,它是依平均数秩次距(M或p)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显著临 界值。这些显著临界值称最小显著极差,记做LSRα
LSRα=
Sx SSR
Sx Sx
式中SSRα是根据dfe和M(或p)查SSR表得到的。M(或p) 是两个相比较的平均数的极差所包含的平均数的个数.
Minimum 243.62 330.08 448.01 467.99 450.81 239.00 450.81 239.00
Max imum 489.15 450.81 562.38 489.15 562.38 411.85 530.40 562.38
一些实例
Excel-每2组数据进行 SPSS-任意组数据
Descriptives AP 95% C onf idenc e I nterv al f or Mean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324.4868 516.1066 324.6483 510.8767 466.6564 519.7058 444.6953 505.3914 455.4693 541.9307 209.6473 404.0927 419.8564 540.7286 418.4460 473.6789
观 处理 察 值 总和Ti. 平均
1
319 248 221 270
2
279 257 236 308
3
318 268 273 290
4
284 279 249 245
5
359 262 258 286
A1 A2 A3 A4
1159 1314 1237 1399
311.8 262.8 247.4 279.8
因素A A1 A2 ﹕ Ai ﹕ Aa 总和T.j 平均 x. j 因素 B
B1
B2
… Bj
… … ﹕ … ﹕ … x1j x2j ﹕ xij ﹕ xaj T.j
…
… … ﹕ … ﹕ …
Bb
x1b x2b ﹕ xib ﹕ xab 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