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FriedmanModernQuantityTheoryofMoney)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提出的货币量数量论,是现代货币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弗里德曼货币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变动直接影响价格水平,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总体情况,也就是说,货币量的变动会多多少少地影响经济的各个维度和经济的运行。
弗里德曼货币量论的基本思想是由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他认为货币量是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货币量通过影响价格水平来实现经济波动”的观点。
弗里德曼货币量论主张,政府可以控制货币量,以调节经济运行状况,以此来改变经济的总体情况,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发展。
因此,弗里德曼货币量论就是政府实行货币量调节措施,通过调节货币量来达到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
弗里德曼货币量论提出了三个基本假设。
首先,它认为货币量的变动会直接影响消费价格水平,因此货币量的增减会对价格水平有显著影响。
其次,它认为货币量的变动不会立即影响出口和进口,以及货币量和国内利率的变动,会引起全球货币流通的变动。
此外,它还认为,货币量的变动会影响购买力,也就是说,货币量的增加会伴随着购买力的上升而上升,而货币量的减少则会伴随着购买力的下降而下降。
弗里德曼货币量论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它有助于政府更好地控制经济增长和稳定,有效地维护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货币量,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弗里德曼货币量论作为一种新派货币学说,其认知超越了传统的货币学说,为经济学提供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为经济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为许多有关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参照和依据。
尽管弗里德曼货币量论的实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弱点,但它仍是当今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理论。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也称为弗里德曼现金学,这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理论,是描述真实经济中货币总量、货币供给量以及金融利率之间关系的核心治理理论。
它认为,总货币量的增加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要素,如价格、利率和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稳定。
这种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凯文·F·弗里德曼12年前提出的。
它的基础是货
币供给,同时也涉及银行开放市场活动,投资等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被用来正确地预测经济发展趋势。
例如,由于货币供给的扩大,经济自然会快速增长,但同时价格水平也会上涨,这就是高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而增加货币供给会削弱各国货币的信念,从而降低国际收支为国家带来货币危机。
弗里德曼现金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全面的经济系统分析方法,可以改善
金融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从而解决货币供给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帮助提高经济,金融和工业发展水平,改善一国人气生活质量。
在当今社会,为了保持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弗里德曼现金学意义重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商业领域的重视。
因此,在高等教育期间,学生也应该学习弗里德曼现金学,了解当前经济形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经济学技能。
现代货币数量论——名义收入决定理论_宏观经济学_[共2页]
208 宏观经济学 (2)价格、货币工资与利率相对灵活。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除非受到起伏不定的货币增长的干扰,否则是内在稳定的,即宏观经济受到非货币因素的某种干扰后,会相当迅速地恢复其自然率水平。
(3)在短期,货币数量的变动主要影响价格,少量影响实际产出,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且比较陡峭;在长期,货币数量的变动,只影响价格,不影响实际产出,即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自然失业率处是垂直的。
(4)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本质上是货币现象。
(5)为了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货币增长率必须固定不变,即央行必须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二、现代货币数量论——名义收入决定理论(一)现代货币数量论首先是有关货币需求的理论现代货币主义的历史渊源是古典货币数量论。
古典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流通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
但弗里德曼认为,旨在说明名义收入变动原因的现代货币数量论,首先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而不是有关一般价格水平或货币收入的理论。
这是因为:(1)在非货币因素干扰下,宏观经济总是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真实产量水平比较稳定,因此,名义收入变动主要来自物价变动。
(2)物价变动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根源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变动。
因此,要解释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变动,必须说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3)货币供给量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在理论分析方面没有实质性意义。
故分析的重心就自然而然地落到货币需求方面。
所以,在弗里德曼看来,现代货币数量论首先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二)货币需求函数及其稳定性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拥有的财富由货币、债券、股票、耐用消费品与人力资本5种资产构成。
人们持有的各种资产的边际收益率具有递减趋势。
因此,财富在各种资产形式中的最优分配,要求所持有的各种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相等。
货币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5种资产中的一种,这意味着货币具有储藏职能。
人们通过选择最优资产组合决定对货币的需求。
因此,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关于经济决策主体如何选择最优资产组合的理论。
古典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比较
政策主张比较
古典货币数量论
古典货币数量论主张实行固定汇率制度,通 过控制货币发行量来维持物价稳定。此外, 古典学派也主张实行金本位制度,以避免货 币超发引起的通货膨胀。
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则更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 度和货币政策。该理论认为,通过调整货币 供应量可以控制通货膨胀率,而浮动汇率制 度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该理论还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量,即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次数是固定的 。因此,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物价水平会上升;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物价水 平会下降。
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历程
在17世纪和18世纪,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其中最著名 的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洛克和法国经济学家雅克·马里沃。
在20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费雪方程式,该方程式描述了货币供 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线性关系。费雪方程式被认为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作品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古典货币数量论存在一些缺陷和局限性。其 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该理论忽略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因此,在20世纪 30年代和4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现代货币数量论。
古典货币数量论起源于16世纪,当时欧洲各国开始使用金属 货币,并逐渐发现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理论逐渐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的重要 理论之一。
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
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因此,货币 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现代货币数量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也有很大的启示。根据这一理论,金融市场上的资 金流动和金融创新都会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以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主要内容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主要内容弗里德曼这位大哥,他是那种特别喜欢把复杂的东西说得明明白白的学者。
你要说这个“现代货币数量论”是不是他的发明呢?倒也不完全是,但他把它发扬光大了。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直接决定了物价水平和经济的运行。
你要是给社会发更多的钱,社会的总需求会增加,然后钱的购买力就会下降,物价自然上涨。
想象一下,如果你一分钱都不花,商店里东西就是卖不出去的;如果你一直印钞票不管用,商店就得提价卖东西来对冲那个不值钱的货币。
要是你问弗里德曼,“那我是不是要永远控制货币量,才不让物价飞涨?”他肯定会说:“没错!控制好货币,你的经济才能稳定。
”说白了,这个理论背后的核心就是:不管其他因素如何变化,货币数量永远是最直接的影响力。
你可以想象,当你拿着一大把钞票走进商店,店员可能会对你微笑,但如果大家都拿着一大把钞票,商店价格就得涨。
你有钱,人家就知道你钱包鼓,东西卖贵一点都无所谓,因为大家的钱都多了。
不过,弗里德曼也不盲目崇拜货币。
他并不是说只要多印钱就能解决经济问题,相反,他强调,相关部门必须要掌控好货币的供应量,不能任意印钞票。
因为你要知道,钱不是万能的,太多的货币供应只会导致通货膨胀,最后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水平,大家都得为了一包方便面掏更多的钱,结果生活越来越难。
所以啊,弗里德曼提倡的就是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稳步地增加货币供应量,而不是随意乱搞。
你可能会想,市场上那些大公司、银行、投资者是不是天天都在琢磨这些理论?其实他们也没那么闲。
他们看得更多的是流动性——也就是市场上到底有多少能动的钱。
弗里德曼的理论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经济的运作方式。
他认为,货币的增加不仅仅是关于钱的数字,它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需求,进而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
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得到了一大笔钱,立马就能去买房买车,但整个社会的钱都增加了,结果就发现,房子变得更贵,车子也不便宜,虽然你有更多的钱,但你的购买力并没有真正增加。
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现代货币数量论(modern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编辑]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概述50年代,以美国的弗里德曼为核心的货币主义流派倡导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既影响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也影响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
主要著作有: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1956)货币稳定方案(1959),《价格理论》(1962)等。
1956年,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一文中发展了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探讨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采取了与凯恩斯不同的方法,他不再具体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而将货币作为构成财富资产的一种,通过影响人们选择资产的种类来保存财富的因素来研究货币需求的,实际上是资产需求理论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应用。
[编辑]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内容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是债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货币需求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及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预期回报率的函数。
据此,弗里德曼将他的货币需求公式定义如下:其中,表示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 p表示永久性收入,即理论上的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也可成为长期平均收入;表示货币预期回报率;r e表示债券预期回报率;η表示股票预期回报率;πe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
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总财富,但总财富实际上是无法衡量的,只能用永久性收入而不是用不稳定的现期收入来代替。
对于Y p而言,它是永久性收入,一般而言,随着收入的增加即财富的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永久性收入是稳定的,它是人们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人们的暂时性收入大于永久性收入。
收入变动幅度平均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趋于永久性收入,即永久性收入是稳定的。
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是由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组成的。
永久性收入在弗里德曼的货币函数中起主导作用,在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中,消费是现期收入的函数,并用消费支出增量和现期收入增量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说明消费不足和短期经济波动。
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1. 简介现代货币数量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主要研究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一理论,货币的数量与经济活动的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以及对经济政策的影响。
2. 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关系的理论基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斯密认为,货币的数量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即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刺激经济活动的增长。
然而,斯密并没有深入探究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具体关系。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奠基人是20世纪的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
哈耶克和弗里德曼提出,货币供给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是一种短期的刺激作用,而是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
3.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观点现代货币数量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3.1 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通货膨胀根据现代货币数量论,当货币供给增加时,人们手中的现金余额增加,导致购买力增强。
这将推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被视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3.2 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之间存在一种稳定关系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
具体而言,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刺激经济活动的增长,而货币供给的减少则会导致经济活动的放缓。
这种稳定关系被称为“货币供给与产出的长期关系”。
3.3 货币供给对经济政策的影响现代货币数量论对经济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货币供给的控制成为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根据现代货币数量论,通过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政府可以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增长水平,从而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
其次,现代货币数量论也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根据该理论,金融市场的稳定与货币供给的稳定息息相关。
因此,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监管机构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货币供给的稳定。
4. 结论现代货币数量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对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是20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货币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理论中,货币数量论是核心,他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并分析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核心观点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他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货币需求量,而货币需求量的变化又会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对于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由中央银行控制,而中央银行的目标应该是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而不是追求特定的经济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
他认为,中央银行应该根据经济状况灵活调整货币供应量,以保持货币需求的稳定。
二、理论意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货币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了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性,认为中央银行应该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
此外,他还提出了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认为货币需求量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理论对于后来的货币政策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应用价值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为中央银行提供了制定货币政策的基础,帮助中央银行更好地理解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它为经济学家提供了研究货币政策的理论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预测未来趋势。
四、结论总的来说,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货币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它强调了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为后来的货币政策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然而,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它忽略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技术进步、国际贸易、人口变化等。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哎呀,说起来就有点意思。
你要是问我,现代货币数量论到底是什么?嘿,它说的其实就是,货币供应量跟物价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
打个比方,咱们就好像是做饭的时候放调料。
你要是放多了,味道肯定浓得让人受不了;放少了呢,又淡得不行。
弗里德曼就认为,货币供应量也是这么回事,太多了,通货膨胀就来了;太少了,经济活动就冷清得不行。
这个理论,听起来简单,但想明白了以后,真的挺有意思的。
咱们得先了解弗里德曼的核心观点:货币的数量和经济的总量是紧密相关的。
你看看,货币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人们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工具。
你家里钱包里的钱多了,是不是会觉得有钱花?买东西也不心疼?那就是钱多了,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
要是突然间,大家的钱都变多了,大家都去抢同一样东西,结果物价自然就上涨了。
这时候,就好像市场上的商品变得很贵,你想买个面包,可能就得拿出比原来多一倍的钱。
不过,弗里德曼并不是说钱多就一定坏。
他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货币的供应量如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事情就糟糕了。
你想象一下,如果咱们国家的钱不够多了,大家都没钱消费,那经济活动就会停滞,甚至衰退,商店关门,失业率蹭蹭上涨,社会就会变得不安定。
你说,这能好嘛?所以,弗里德曼觉得,货币数量要跟着经济的增长来调节。
太多了会惹麻烦,太少了也不行。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弗里德曼是不是把货币当做了万能药?其实不是,他也知道,货币数量并不是唯一能决定经济走向的东西。
毕竟,经济是个复杂的系统,里面有消费者、生产者、相关部门,甚至国际局势等各种因素在相互作用。
但货币供应量,确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他特别强调银行的角色,认为银行应该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确保它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你看看,银行就像是司机,得控制车速,不能一脚油门踩到底,也不能把油门松了不管,要稳定、要平衡。
弗里德曼还有个观点就是,他不太喜欢相关部门干预经济,特别是在货币方面。
货币数量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与理论意义
货币数量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与理论意义货币数量论是一种关于货币流通量与一般价格水平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价值取决于货币数量;若其他条件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货币数量论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早起、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和理论意义阐释如下:一、早期货币数量论1、让·博丹创始货币数量论早在公元200年左右,罗马法官鲍尔斯鸠就曾说过:“货币的价值被货币的数量所左右。
”这是能找到的最早有关货币数量和其价值之间关系的描述,不过货币数量论产真正的产生是在十六世纪的欧洲,是由法国人让·博丹首次提出。
当时,由于南美洲金银大量流入欧洲,致使欧洲市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史称“价格革命”)。
而以马勒斯特卢亚为代表的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垄断及对外贸易。
博丹对其提出反驳,认为白银流入是货币价值低落的原因,货币的价值、商品的价格决定于货币的数量。
博丹货币数量论主要观点是:金银价值与一般商品价值相同,其数量增加,价值就会被低估;而其价值被低估,则与其交换的商品的价值自然会上涨。
博丹还对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做了论述:他指出商品的供求关系对价格会产生影响。
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物价上涨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没有考虑到某些东西高涨到通常价格以上的情况,如发生饥荒时的粮食,战时的军械,冬季的木材等。
2、约翰·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货币数量论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传人约翰·洛克是早期货币数量论的又一个代表人物。
面对英国资本主义对经济自由的渴望以及社会上对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政策的讨论,洛克发展了货币数量论,他主要是从现象出发,对货币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认为货币价值高是因为对货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洛克将普通商品的价值区分为固定价值和市场价值两种,认为固定价值基因于其所满足的欲望,市场价值则为供求关系所决定。
古典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比较
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和货币政策 的传导机制。未来研究可以探讨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制定 和实施的影响。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货币政策
现代货币数量论强调货币政策在稳 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
比较目的和意义
理论深化
通过对古典与现代货币数量论的 比较,可以进一步理解货币理论 的发展历程,深化对货币本质和
功能的认识。
实践指导
比较两种理论有助于指导货币政 策制定,为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
增长提供理论支持济学理论的
货币政策制定中的启示
01 02
短期与长期政策目标
古典货币数量论强调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而现代货币数量论关注长期 效应。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需要权衡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实现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预期管理
现代货币数量论强调预期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中央银行 通过管理市场预期,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
现代货币数量论假设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愿意持有 更多的货币。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交易性货币需求
人们为了进行日常交易而 持有的货币数量,与收入 水平密切相关。
预防性货币需求
人们为了应对不确定性而 持有的货币数量,与收入 的波动性和风险有关。
投机性货币需求
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政策观点
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持更为复杂的观点。它认为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实体经济。除了物 价稳定外,现代理论还关注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的影响。因此,现代货币政策制定 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目标和因素。
05
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1.人物和背景现代货币数量论主要研究货币需求的决定,并把货币作为影响经济最重要的因素。
195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在《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一文中发展了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财富)的一种形式,从人们如何选择资产形式以保存财富的角度来研究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说:“货币数量论首先是货币需求理论,而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
”2.关键方程或模型);1,,,;,(u dt dP P r r r W Y f P M b e m其中,P M代表实际货币需求,Y 代表实际国民收入(作为总财产的代表),W 代表非人力财产占总财产的比率,m r 、e r 、b r 分别代表货币、股票和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dt dPP 1代表预期的物价变化率,u 代表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该式反映了实际货币需求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其中,国民收入的影响最重要。
货币、股票、债券等的预期收益率以及预期物价变动率也影响货币需求。
3.关键图示及解释图 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需求函数的决定在图中,横轴代表时间T ,纵轴代表货币需求,曲线Lm 代表实际货币需求最大值,它只考虑了收入Y 和货币预期名义收益率m r 两个因素作用下的货币需求,假定其它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为零;曲线L 代表实际货币需求,综合考虑了决定实际货币需求的多种因素,由于股票、债券等的预期收益率以及预期物价变动率等因素与实际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化,因此,曲线L低于曲线Lm的值。
由于持久收入的稳定性,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也是稳定的,从图上看即为:m1、m2、m3是稳定或说按比例增加的。
4.特征归纳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主要是由持久性收入决定。
在短期中持久性收入虽有变动,但波动不大;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增加的,货币需求也稳定增加。
货币数量论方程式说明
货币公式MV=PT。
1911年,费雪在其代表作《货币购买力:其决定因素及其与信贷、bai利息和危机的关系》中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
指出,在商品交易中,买者支出的货币总额总是等于卖者收入的货币总额,如以M代表货币供应量,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以P代表物价水平,以T代表社会交易量,则:MV=PT费雪认为M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因而:M = M1 + M2V = V1 + V2扩展资料以研究货币在经济运行中是否发挥作用的货币主义学派被称作“现代货币数量论”。
这一学派的最杰出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他在1956年发表了《货币数量论:一种新表述》一文,提出了纯货币需求理论,即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试图用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来重新表述货币数量论,它不考虑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而只是象剑桥学派那样设定货币具有效用,然后考察什么因素决定人们想要持有货币的多少。
其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述为:(M/P)d=f(r,Yp,h,ze,u)其中,M/p是实际货币需求,r是一组收益率,如债券利率和股票市场收益。
YP是永久性收入,h是人力资本对非人力资本的比率,ze是预期通货膨胀率,u是一个混合变量,它反映了嗜好和偏爱的变动。
货币数量论最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可以表示bai为:MV=PY。
那么货币流通速度V=PY/M。
该式中,Y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总量,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M表示流通中的货币量。
费雪在这里认为Y总是维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所以它在短期内是不变的,V是由支付制度、个人习惯等因素决定的,由于这些影响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所以在短期内可视为不变的常量,这样决定物价水平的是市场上的货币量。
费雪方程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说明物价水平的变动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最大的特点是假定货币的流通速度保持稳定。
凯恩斯主义假定人们对货币需求出于3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他的实际货币需求模型是Md/P=f(i,Y),式中i表示利率,Y表示国民收入,即货币的需求是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函数,把上式代入V=PY/M,其中M用Md代替可以得出:V= PY/M=Y/f(i,Y),该式反映出货币流通速度是实际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函数。
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Modern Monetary Theory, MMT)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提出了一种和传统经济学观点不同的理解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方法。
根据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的发行和管理应该基于国家的货币主权和经济需求,而不是受到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关于货币供给和需求之间均衡的限制。
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主权,通过印刷货币或增加电子货币供给的方式来满足其支出需求,并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根据这个理论,货币只是一种计价单位,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发行额外的货币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要求。
在现代货币数量论中,货币供应被看作是一个由政府调控的决策,而不是由金融体系的私人部门决定。
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货币供应可以被控制和管理,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标。
然而,现代货币数量论也受到了一些争议。
一些批评者担心,过度发行货币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金融不稳定。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政府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多地考虑公共
债务和可持续性,而不是只关注货币供应。
总之,现代货币数量论提供了对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替代理解,它强调了政府的货币主权和政策灵活性。
尽管这个理
论在一些方面受到批评,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框架,对公共政策和经济管理有一定的影响。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浅析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浅析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的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和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早的货币数量论到后来的现代货币需求理论,逐渐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对近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和现状。
一、货币数量论的兴起货币数量论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期,但其真正成为一种完整的经济学理论是在17世纪。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的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比例关系,即“货币数量论等式”:MV=PY。
M代表货币供应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Y代表实际产出。
货币数量论认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价格水平也会相应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受影响。
这一理论在18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心经济政策。
货币数量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它忽略了人们对货币的实际需求。
货币不仅是一种交换媒介,还具有存储价值和支付手段的功能。
货币的需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货币供应量的大小。
货币数量论忽略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货币数量论等式的成立。
这些问题成为后来货币数量论被质疑的重要原因。
二、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建立在货币数量论逐渐失去影响力的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开始崭露头角。
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货币需求的收入效应和利率效应两大理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受到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影响。
当收入水平提高时,人们更愿意持有货币来进行消费,从而增加货币需求;而当利率提高时,人们更愿意持有债券而减少持有货币,从而减少货币需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使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成为了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货币需求理论还受到了卡尼曾的影响。
他认为,货币需求除了受到收入和利率的影响外,还受到风险偏好的影响。
人们更愿意持有货币是因为它相对于其他资产来说更加流动、更加安全。
简述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简述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中,有两种非常相似的理论,都是讨论和分析货币的存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深入假设就业与货币的关系。
它们分别是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和凯恩斯的理论,它们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层面上,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和凯恩斯理论都对货币的存在进行了区分和分析。
然后,它们的内容似乎是一样的。
即使他们不是,他们也很可能彼此很亲近,但他们不是。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主要认为货币是重要的,它是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货币是债券、股票、股份的替代品。
对于个人来说,货币类似于黄金和玉石,是一种财富资产。
它不重视利率。
它认为市场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同时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国民收入和企业对产品总产出的变化。
对于凯恩斯理论来说,并不否认货币的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货币产生的利率可以转化为另一个层面的商业投资或者通过工资收入的变化来调节市场供求和劳动就业。
重要的是利率。
它们不同吗?他们也有共同点。
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它们的基本内容。
▲货币现代货币数量理论现代货币数量理论起源于50年代,最初以美国弗里德曼为首的流派认为货币是衡量个人总财富的主要因素,但实际上个人总财富是难以衡量的,那么就只能总永久性收入或者用定性以固定总收入来衡量,不能用不稳定的收入来代替。
那么这时候弗里德曼就考虑到了货币需求,他还对其列出了最基础的公式。
货币需求是个人拥有的财富或者是其他资产对于货币预期的收益率(回报率)的函数。
Md/P=f(Ypη-,, -rm),对于一般人来说,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也就是个人财富的增加,那么对于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
▲函数图但弗里德曼不同。
他认为人的永久收入是稳定的。
在商业上升周期的扩张区间,人们的短期收入会大于永久收入,收入的波动范围相对稳定。
因为工资在一条平均线上上下波动,所以往往是永久性收入。
然后得出永久收入稳定的结论。
第六讲现代货币数量论(下)
名义国民收入的货币理论 ——简单的共同模型
• 4°MD=p· L(Y/p,r) (4) • 注:(4)是名义货币需求函数,即凯恩斯 的流动偏好函数。将真实(或实际)货 币需求MD/p表示为实际收入(Y/p)与 利率r的函数。 • (4)是剑桥现金余额方程式M=kpY和弗 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简写形式。 (理解:马歇尔的k是各种选择利益权衡 的结果,故必与利率相关)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赵昕
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 量论的比较
• 正如弗里德曼本人所说,现代货币数量 论其实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 述‛。 • 一致性:如果把传统货币数量论模型中 的K(K=1/V)看作除Y以外的其他变量, 即把K(K=1/V)看作取决于ω, rm,rb, re,1/P.dP/dt,U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则两个方程式一致的。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赵昕
(三)现代货币数量论理论结构 ——货币需求
1、财富的形式 •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持有财富的形式主要有五 种:货币;债券、股票;非人力实物商品(包 括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等);人力资本。 2、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函数 • 货币在此仅是财富的形式之一,人们将对货币 的灵活性和其他财富的收益率进行比较,从而 确定货币和其他各种财富形式的持有比例,已 达到效用最大化。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赵昕
名义国民收入的货币理论 ——简单的共同模型
• 3°Y/p=C/p+I/c [或S/p=(Y-C)/p=I/p]
——凯恩斯的商品市场均衡条件, 收入=消费+投资(或储蓄=投资)
• 注:方程式(3)是标准收入等式,也是 市场均衡方程或调整方程。括号中的形 式表明储蓄=投资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赵昕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赵昕
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现代货币数量论:现代货币主义把货币作为影响经济最重要的因素,货币数量论首先是指货币需求理论,而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价格的理论。
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水平是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函数相互作用的结果。
名义收入货币理论:说明了货币数量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对产量和物价都有影响。
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普遍的上涨,因此通货膨胀始终是、而且时时处处是一种货币现象。
自然失业率与滞胀问题:只是因为自然失业率的存在,扩张性财政的实施只能是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引起通货膨胀‘而又无法消灭失业,这样就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出现了目前所存在的滞胀局面。
政策主张的基调:自由放任、简单规划的财政政策、收入指数化方案、负所得税方案、浮动贿赂制度。
在垄断竞争中,厂商凭产品差别,获得垄断的市场地位。
由于厂商依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生产的平均成本小于平均收益,厂商户的超额利润。
所以厂商扩大再生产,平均成本曲线上移。
吸引行业外的资源进入该行业,扩大本行业的供给,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收益曲线下移。
由于厂商是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生产的,当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时厂商获得市场平均利润率!现阶段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主要有: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萧条时期,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刺激总需求的扩大,消灭失业,扩大内需。
增加政府支出包括:增加公共工程开支,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
IS右移。
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来间接调节总需求。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
萧条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入市场。
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率。
萧条时,央行降低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增加对央行的借款,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放款,并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作用增加货币的供应量,降低利息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货币数量论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概述50年代,以美国的弗里德曼为核心的货币主义流派倡导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既影响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也影响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
主要著作有: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1956)货币稳定方案(1959),《价格理论》(1962)等。
1956年,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一文中发展了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探讨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采取了与凯恩斯不同的方法,他不再具体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而将货币作为构成财富资产的一种,通过影响人们选择资产的种类来保存财富的因素来研究货币需求的,实际上是资产需求理论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应用。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内容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是债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货币需求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及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预期回报率的函数。
据此,弗里德曼将他的货币需求公式定义如下:其中,表示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p表示永久性收入,即理论上的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也可成为长期平均收入;表示货币预期回报率;re表示债券预期回报率;η表示股票预期回报率;π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
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总财富,但总财富实际上是无法衡量的,只能用永久性收入而不是用不稳定的现期收入来代替。
对于Yp而言,它是永久性收入,一般而言,随着收入的增加即财富的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永久性收入是稳定的,它是人们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人们的暂时性收入大于永久性收入。
收入变动幅度平均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趋于永久性收入,即永久性收入是稳定的。
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是由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组成的。
永久性收入在弗里德曼的货币函数中起主导作用,在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中,消费是现期收入的函数,并用消费支出增量和现期收入增量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说明消费不足和短期经济波动。
而根据永久性收入假说,即使现期收入增加,消费是按永久性收入而稳定变化的,与现期收入关系不大。
同时,永久性收入假说的一个必然逻辑是既然收入与货币需求正相关,那么永久性收入的稳定性必然要求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这就是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的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对而言,凯恩斯认为货币预期回报率是常量,而弗里德曼认为不是常量。
当经济中利率上升时,银行可以从贷款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用更高的利率吸收存款,所以以银行存款形式持有货币回报率随着债券和贷款利率的上升而上升。
银行存款竞争一直到没有超额利润为止,这一过程使rb-rm保持相当稳定。
弗里德曼这种观点意味着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影响极小,那么利率的变动在长期中对产量和就业的影响就小,这也使弗里德曼反对将变动利率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理论渊源。
取决于持有的商品价格上涨时预期通货膨胀率πe,它的值是稳定的。
弗里德曼不同于凯恩斯之处之一是弗里德曼将货币和商品视为替代品,商品和货币互为替代品的假设表明,货币数量的变动可能对总产出产生影响。
所以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主要因素,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永久性收入的稳定导致了货币需求的稳定。
现代货币数量论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又突出反映于经济的货币化过程。
因而,各发展中国家寻求适合于其本国情况的货币理论以指导其经济发展,就成为了突出重要的问题。
由于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经济,因而,在现代经济学中货币理论流派众多,可以说,每一位经济学大师都有其自己的货币观。
而在这流派纷呈的货币理论中,最有影响的莫过于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创立的货币主义一一现代货币数量论。
这里通过对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分析及对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中国的现实考察,提出发展中国家不应照搬现代货币数量论,现代货币数量论不是"指南针"而是"参照物"。
各发展中国家应结合本国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改革是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
现代货币数量论:理论与假设以研究货币在经济运行中是否发挥作用的货币主义学派被称作"现代货币数量论"。
这一学派的最杰出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他在1956年发表了《货币数量论:一种新表述》一文,提出了纯货币需求理论,即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试图用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来重新表述货币数量论,它不考虑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而只是象剑桥学派那样设定货币具有效用,然后考察什么因素决定人们想要持有货币的多少。
其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述为:(M/P)d=f(r,Yp,h,ze,u)其中,M/p是实际货币需求,r是一组收益率,如债券利率和股票市场收益。
YP是永久性收入,h是人力资本对非人力资本的比率,ze是预期通货膨胀率,u是一个混合变量,它反映了嗜好和偏爱的变动。
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只要货币需求函数稳定,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就将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由于货币具有作为商品的媒介的功能,使它具有很高的生产性,这种生产能力同现金余额持有量的实际规模直接有关,因而确定了资本存量规模,M/p的扩张就会增加总产出。
任何理论的成立都包含一定的前提假设,现代货币数量论也不例外。
这里我们不打算探讨其理论自身的前提假设,而是要着重揭示现代货币数量论隐含的前提假设, 即:经济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运行;资本市场是完善的;经济运行中各经济主体产权边界清晰,行为独立。
正是在这一系列假定前提下,货币主义者得出了上述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本结论一一价格水平会随货币量的增加而上升;实际货币量的增加会导致实际产出的增加,即增加货币即可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况考察各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中,都存在着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现象。
因而,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其经济具有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过渡性;另一方面,在其金融领域,也相应存在着"金融二元机制",即在有组织的货币市场和无组织的货币市场之间,货币需求存在着不同行为。
前一市场由于存在货币的投机需求,因而对利率比较敏感。
如果以M.代表货币投机需求,r.为利率,则其运行机制为:r.↑→M.↓ 或r. ↓→M.↑但在后一市场,人们重视实物资产的风险和报酬,所以对利率的变动不太敏感,即:dMd/dr该式表明利率升降率大于货币需求的降升率。
这是问题的第一方面。
其次,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一般可以表现为由非货币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化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的货币供给量,并不一定必然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拿中国情况来看,1979~1984年期间,由于农村的体制变革,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情况,中国经济逐渐货币化。
在这一期间,流通中货币大约每年超额发行13.5%,但通货膨胀却并不显著,反映了超额货币供给量被经济的货币化所吸收。
再次,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增加货币数量,并不必然会促进实际产出的增加。
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经常受到旧体制的束缚,其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和体制的过渡性,成为了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
例如在中国,大量国有企业长期亏损,政府和银行通过财政补贴或优惠信贷不断给其投入大量货币,但由于企业制度的落后和经营机制的不健全,因而并没有使其摆脱亏损,实际产出可以说是个负数。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二元机制的存在,利率这个变量并没有起到现代货币数量论所强调的那种重要作用.因而,发展中国家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育和健全金融市场,消除市场分割性,逐步使金融机制一元化。
唯此,才能使利率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必须考虑到经济货币化问题。
特别是中国,由于其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使经济非货币化程度极高,那么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其货币化程度必然加深,也就要求有足够的货币供应量与其相适应。
否则,会抑制经济的发展及市场化改革。
在发展中国家,制度变量往往比货币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大。
就中国来看,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是来自于货币量的增加,而是来自于体制变革。
如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块地,资金还是那么多,工具还是老样子,可产量却大幅度地增加了",因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对原有体制进行变革。
而且,就货币数量论的隐含假定前提之一一一经济主体产权边界清晰,行为独立,结合当前中国情况看,金融改革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是产权的界定,中国几次金融领域中出现的混乱,究其深层原因,都与金融产权模糊有关,这正严重抑制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金融领域的深层次制度创新就在于金融产权的重组与界定。
总之,弗里德曼所创立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为我们提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另一个视角.然而,现代货币数量论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参照物"而不是一枚"指南针”,从某种意义上讲,使现代货币数量论得以成立的隐含假设前提,正是我们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而这种目标的达到,只有一条途径一一改革。
现代货币数量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无论是产权边界明晰、行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的确立,还是市场经济的成熟,这些都需依靠改革来达到。
改革,是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
现代货币数量论对中国的意义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强调货币需求的财富限制,他的一些观点对于正确分析我国的现在经济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属于中低收入阶层,多数消费者的预期永久性收入减少或增长缓慢,结果低收入者手持货币减少,以储蓄的方式储蓄货币,使商品和货币的替代率下降,一方面造成商品存货的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人们无力消费或减少消费。
央行的几次降息,对人们的货币需求影响很小,储蓄存款的持续增加便说明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