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单基因遗传病医学知识专题讲解培训课件
39
Ⅰ
A A
1
A
2
轻0 型贫血
Ⅱ
1
23
A 0 A 0
45
678
9
Ⅲ
1
234
5
6
0
07
89
A A
10
11
12
A 0
设:贫血基因— 0
重型贫血
正常基因— A
一例β-地中海贫血的系谱
单基因遗传病医学知识专题讲解
40
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杂合子患者在人群 中约为1/500,40-60岁可发生冠心病;纯合 子患者少见,约1/1,000,000,其血清中胆 固醇严重升高,血清中胆固醇约600mg/dl 以上,20岁前可发生冠心病;正常人血清中 胆固醇为150-250mg/dl。
单基因遗传病医学知识专题讲解
38
患儿出生时无症状,至3-12个月开始 发病,呈慢性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肝 脾大,发育不良,常有轻度黄疽,症状随 年龄增长而日益明显。1岁后颅骨改变明显, 表现为头颅变大、额部隆起、颧高、鼻梁 塌陷,两眼距增宽,形成地中海贫血特殊 面容。
单基因遗传病医学知识专题讲解
单基因遗传病医学知识专题讲解
41
三、不规则显性遗传
不规则显性遗传是指杂 合子的显性基因由于某 种原因而不表现出相应 的性状,但仍可将致病 基因传给后代并发病, 因此在系谱中可以出现 隔代遗传的现象。如多 指 (趾)症。
单基因遗传病医学知识专题讲解
42
单基因遗传病医学知识专题讲解
43
杂合子(Aa)中的显性基因,在不同条 件下,可以表现为显性,即表达出相应的 表型;也可以表现为隐性,即不表达出相 应的性状。
《单基因病》ppt课件 PPT资料共142页
三.X伴性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带有致病基因 的女性杂合子个体发病,称为X伴性显性(XD) 遗传病。
半合子:是指男性体细胞内X染色体上的基 因不是成对存在的。
交叉遗传:男性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又
只能传给自己的女儿,不存在男性
→男性之间的传递。
38
X伴性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征
P
×
×
配子
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6
第一节 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
7
什么是单基因病?
8
单基因病
由一对等位基因突变所导致的遗 传疾病称为单基因病,通常按孟德尔 遗传律传递至后代,呈现特征性家系传 递格局。
目前发现的单基因病有12000多种, 并且以每年新增10-50种的速度递增。
9
系谱 (pedigree)
红绿色盲,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血友病
Y伴性遗传:全男遗传
血红蛋白病:异常血红蛋白病, 地中海贫血
苯丙酮尿症——旁路代谢产物堆积 半乳糖血症——中间代谢产物堆积
先天性甲减——代谢终产物缺乏
概论
3
1、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的一对 基因,共同影响一种相对性状的形成
2、显性基因:在杂合子状态下表现出特征的 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A)
指在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的影响下具有同 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在性状或疾病 的表现程度上产生的差异。
外显率(penetrance):
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相
应的表型的比例,一般用百分率(%)
表示。
25
表现度
蓝色巩膜 多发性骨折 传导性耳聋
成骨发育不全 Ⅰ型 (MIM 166200)
医学遗传学-第章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的3ˊ端和α2基因5ˊ端构成的融合基因, 称右侧缺失(图-23)
-
16
α0地贫 ( α地贫1) * 缺失ζ、ψζ、ψα1、α2和α1基因5ˊ非编码区及
1~56密码子,长25Kb 残余α基因无功能, 此为地中海地区常见型
* 缺失ψζ、ψα1、α2α1,长17.4Kb,东南亚人 常见类型
* 缺失ψα1、α2α1,长17.5Kb,地中海人 * 缺失α2和α1基因5ˊ端,长5.2Kb,残余α1基因
1. Marfan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S) 2.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OI)综合征
成骨不全Ⅰ型 —— AD,发病率1/30,000 骨折、蓝色巩膜、传导性耳聋。
-
33
受体蛋白病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质中或细胞核内 的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
2个α基因缺失 基因型(- -/αα)基因型(- α /- α ) (图-19)(图-20) 能合成一定量的α链,临床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4)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图-21)
缺失一个α基因 基因型(- α /αα)
-
15
α地贫的分子机制
产生α地贫的突变主要有两类:缺失型和非缺失型
缺失型:
α+地贫 ( α地贫2 ) * 只缺失α2基因,称左侧缺失(图-22) * 缺失α2基因3ˊ端和α1基因5ˊ端,形成α1
-
4
组成:
*α珠蛋白基因簇包括一个ζ基因、2个假基因 (ψζ、ψα1)、α2、α1 (图-4)(图-41)
*β珠蛋白基因簇包括ε、γ(Gγ、Aγ)、ψβ、δ、
β
(图-5)
基因结构
α珠蛋白基因与β珠蛋白基因具相似的结构, 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图-6)
-
16
α0地贫 ( α地贫1) * 缺失ζ、ψζ、ψα1、α2和α1基因5ˊ非编码区及
1~56密码子,长25Kb 残余α基因无功能, 此为地中海地区常见型
* 缺失ψζ、ψα1、α2α1,长17.4Kb,东南亚人 常见类型
* 缺失ψα1、α2α1,长17.5Kb,地中海人 * 缺失α2和α1基因5ˊ端,长5.2Kb,残余α1基因
1. Marfan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S) 2.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OI)综合征
成骨不全Ⅰ型 —— AD,发病率1/30,000 骨折、蓝色巩膜、传导性耳聋。
-
33
受体蛋白病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质中或细胞核内 的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
2个α基因缺失 基因型(- -/αα)基因型(- α /- α ) (图-19)(图-20) 能合成一定量的α链,临床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4)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图-21)
缺失一个α基因 基因型(- α /αα)
-
15
α地贫的分子机制
产生α地贫的突变主要有两类:缺失型和非缺失型
缺失型:
α+地贫 ( α地贫2 ) * 只缺失α2基因,称左侧缺失(图-22) * 缺失α2基因3ˊ端和α1基因5ˊ端,形成α1
-
4
组成:
*α珠蛋白基因簇包括一个ζ基因、2个假基因 (ψζ、ψα1)、α2、α1 (图-4)(图-41)
*β珠蛋白基因簇包括ε、γ(Gγ、Aγ)、ψβ、δ、
β
(图-5)
基因结构
α珠蛋白基因与β珠蛋白基因具相似的结构, 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图-6)
单基因遗传病优质课件
A、O A、O A、B、AB、O A、B、AB B、O B、O A、B、AB A、B A、B、AB
O
AB、B AB、B
—
O A、AB A、AB
O AB、O
O AB、A、B
(四)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
❖ 不规则显性: 因为某些原因旳影响,使杂合子显性致病基因旳 作用没能体现,或者体现旳程度有差别旳现象称 为不规则显性。
1
群体中,一种基因座上旳等位基因
2
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时,称为复等位
3
基因。
❖ 纯合子(Homozygote): 同一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 相同旳个体称为纯合子。
❖ 杂合子(Heterozygote): 同一种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 因不同旳个体称为杂合子。
❖ 基因型(Genotype): 指个体特定基因座上旳一对等位基因,分别 来自父母。如: AA Aa aa
AD病家系一般婚配方式:
杂合子患者(Aa)与正常人(aa)婚配, 每个子女都有1/2旳可能性为患者。
❖ AD病患者之间婚配: Aa ×Aa→AA、 Aa Aa 、aa 两种表型:患者、正常人 表型百分比,3∶1
❖ 常见AD病: 多发性结肠息肉 牙本质发育不全 短指症 并指(趾)症 Huntington舞蹈病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旳类型:
根据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旳表型是否一致,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分为下列类型:
(一)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 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假如杂合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A),正常 基因为隐性基因(a)。
❖ 人群中致病基因旳频率很低(0.01~0.001)。 所以,在AD病中,显性纯合子(AA)患者罕见, 绝大多数患者是杂合子(Aa)。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三)不规则显性
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Aa),受某种因素
的影响有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病症,或即使发病 但病情程度有差异,使传递方式有些不规则。
系谱中可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三)不规则显性
多指轴后AⅠ型 (MIM 174200)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三)不规则显性
外 显 率 (penetrance) 是指在一个群体中带有某一 致病基因的个体,表现出相 应疾病表型的比率,一般用 百分率来表示。
外显率=100% 外显完全 外显率<100% 外显不完全
未外显个体---顿挫型 隔代遗传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三)不规则显性
Marfan综合征(MIM 134797)
21
(四)共显性遗传
例:MN血型
基因定位:4q28-q31上的M基因和N基因。
M
M
M血型
N
N
N血型
M
N
MN血型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五)延迟显性
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Aa)个体在出生时未表
现出疾病状态,待到出生后一定年龄阶段才发病。
100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 逐渐丧失说话、行为、思 考和吞咽的能力。
精选ppt课件最新
26
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疾病名称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成骨发育不全症Ⅰ型 短指(趾)症A1型
成年多囊肾病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特发性肥大性主动脉瓣狭窄 Noonan综合征 结节性脑硬化(Bourneville病) 家族性痛风
遗传学单基因遗传课件.pptx
感谢您的观看!
第66页/共66页
第59页/共66页
外耳道多毛症的系谱
XYA
XYA
XYA
XYA
XYA
第60页/共66页
目标检测
C A1型题
1.下列哪一条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征( )
A.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B.系谱中呈连续传递
C.患者都是纯合子(AA),杂合子(Aa)是携带者
D.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发病 E.患者同胞发病率为1/2
已知双亲血型,就可以估计出子女中可 能 出现的血型和不可能出现的血型。
例:父亲A型血,母亲AB型血,问: 子女可能的血型,不可能的血型是什么。
答:可能出现的血型为A、B、AB。 不可能出现的血型为O型。
第26页/共66页
(四) 不规则显性
不规则显性:杂合子(Aa)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可 以表现为显性,即表达出相应的表型,而且表现 为显性的程度也可不同,也可以不表达出相应的 表型,导致显性遗传的规律出现不规则,这种遗 传方式称为不规则显性遗传,或称为外显不全。
第48页/共66页
第49页/共66页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的系谱
XAXa
XAY
XAXa
XAXa
XAXa XAXa XAY
XAXa
第50页/共66页
X连锁显性遗传系谱的特点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但女性患者的病情较轻。
➢男患者双亲之一必定是患者。
➢男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儿子都正常后代中,儿女各有1/2的 发病几率;
X连锁遗传:
控制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基因 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非常 短小,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这些基因随X染色体行动而传递, 这种遗传方式称为X连锁遗传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病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 病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单基因病概述 • 单基因病的病因与机制 • 单基因病的诊断与治疗 • 单基因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 单基因病案例分析 • 参考文献
01
单基因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单基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每个等位基因都 可以影响疾病的表现型。
分类
单基因病通常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等 。
遗传方式与特点
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
患者的一对等位基因中 ,有一个是显性致病基 因,一个为隐性正常基 因。只要有一个显性致 病基因存在,就可发病 。
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
患者的一对等位基因都 是隐性致病基因,只有 在纯合子时才表现出疾 病。
X连锁显性遗 传病
X连锁隐性遗 传病
Y连锁遗传病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且为显性。男性患者 多于女性患者。
单基因病遗传学研究的前景与挑战
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基因病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治疗方法将更加完善。未来,基 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单基因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挑战
尽管单基因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对于一些复杂 的单基因病,其致病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此 外,现有的治疗方法还受到技术、伦理和社会接受程度等因素的限制。
综合干预
针对单基因病患者的不同需求,采取综合干预措 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指导等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04
单基因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遗传学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
该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识别和理解人类基因组中的所有 基因和DNA序列,从而促进对人类遗传学和疾病发生机制的 理解。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单基因病概述 • 单基因病的病因与机制 • 单基因病的诊断与治疗 • 单基因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 单基因病案例分析 • 参考文献
01
单基因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单基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每个等位基因都 可以影响疾病的表现型。
分类
单基因病通常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等 。
遗传方式与特点
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
患者的一对等位基因中 ,有一个是显性致病基 因,一个为隐性正常基 因。只要有一个显性致 病基因存在,就可发病 。
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
患者的一对等位基因都 是隐性致病基因,只有 在纯合子时才表现出疾 病。
X连锁显性遗 传病
X连锁隐性遗 传病
Y连锁遗传病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且为显性。男性患者 多于女性患者。
单基因病遗传学研究的前景与挑战
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基因病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治疗方法将更加完善。未来,基 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单基因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挑战
尽管单基因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对于一些复杂 的单基因病,其致病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此 外,现有的治疗方法还受到技术、伦理和社会接受程度等因素的限制。
综合干预
针对单基因病患者的不同需求,采取综合干预措 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指导等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04
单基因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遗传学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
该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识别和理解人类基因组中的所有 基因和DNA序列,从而促进对人类遗传学和疾病发生机制的 理解。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病
不足之处
单基因病研究的主要成果与不足
进一步探讨
为了更好地推进单基因病的研究,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遗传特点和临床特征等方面。例如,可以研究单基因病在不同种群和地域中的分布特点,探究其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同时,还可以研究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和细胞治疗策略等前沿技术在单基因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主要成果
尽管单基因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单基因病的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多样性,其致病基因的确定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存在很大的难度;其次,目前的基因检测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准确地检测出所有的单基因病;此外,针对单基因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仍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孟德尔遗传定律
单基因病通常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传递方式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单基因病遗传特征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单基因病遗传特征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点
当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家族性智力障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连锁显性遗传
X连锁隐性遗传
当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囊性纤维化。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单基因病的研究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我们期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单基因病的发病机制和遗传特点,并建立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也期望能够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单基因病的研究中,如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和纳米技术等,以实现更为准确、高效、便捷的临床应用。
对单基因病研究的进一步探讨与展望
多种表现形式
根据不同的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单基因病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遗传病等。
单基因病研究的主要成果与不足
进一步探讨
为了更好地推进单基因病的研究,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遗传特点和临床特征等方面。例如,可以研究单基因病在不同种群和地域中的分布特点,探究其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同时,还可以研究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和细胞治疗策略等前沿技术在单基因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主要成果
尽管单基因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单基因病的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多样性,其致病基因的确定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存在很大的难度;其次,目前的基因检测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准确地检测出所有的单基因病;此外,针对单基因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仍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孟德尔遗传定律
单基因病通常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传递方式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单基因病遗传特征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单基因病遗传特征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点
当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家族性智力障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连锁显性遗传
X连锁隐性遗传
当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囊性纤维化。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单基因病的研究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我们期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单基因病的发病机制和遗传特点,并建立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也期望能够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单基因病的研究中,如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和纳米技术等,以实现更为准确、高效、便捷的临床应用。
对单基因病研究的进一步探讨与展望
多种表现形式
根据不同的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单基因病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遗传病等。
《医学遗传学》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 ppt
O
B,O
A,AB
B,O
A,AB
A,A,AB
O
A,B
AB,O
A,B,AB
O
O
A,B,AB
(4)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
在特定的AD遗传病,部分杂合子个体由于致病基 因因未知原因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而表现为正常人, 在系谱中出现隔代遗传。
➢多指(polydactyly postaxial) ,基因座:11q31-q34
单基因遗传病研究方法——系谱分析法:
➢系谱 (pedigree,又称家系图):是指从先证者入手,追 溯调查其家系所有成员的亲属关系,以某种遗传病或性状 为依据,按一定格式绘制成的图解。 ➢先证者(proband):指家系中被发现的第一个患病(或具有 所研究的性状)的成员。
AD
AR
系谱
XD Ⅰ 1
①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 (hydrops fetalis syndrome)
(- -/- -)
▪发病机理:Hb Bart γ4
▪ 临床症状: 胎儿严重水肿,导致自发性流
产或出生后不久死于严重水肿。
▪ 遗传方式:AD
②Hb H病 (- -/α-) Hb H(β4)达4 ~ 30%
▪中度溶血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有耳垂
Rr
父
母
耳
垂
的
性
有耳垂 状
?
Rr
子
女
耳
无
耳 rr
垂 的
垂
性
状
等位基因(allele):位于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上的基因。
RR、Rr rr
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R 隐性基因r
单基因遗传病教学课件ppt
03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1 2
临床表型
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神经 、肌肉、骨骼、皮肤等系统的表现。
家族史
了解患者的家族健康史,包括遗传疾病、遗传 倾向等。
3
遗传学检测
进行遗传学检测,包括基因检测、染色体检测 等,以确定致病基因及其变异类型。
治疗手段与预防措施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单基因遗传病,采用针对性的药物治 疗。
对于已经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家庭,应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再生育,并进行产前诊断,以避 免不良后果。
高龄孕妇生育建议
对于高龄孕妇,应进行遗传病风险评估,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不良后果 。
产前诊断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是一种在胎儿出生前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的技术,以确定是否存在遗传缺 陷或异常,从而为医生提供是否终止妊娠的依据。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一种在胚胎植入母体前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的技术,以确定是 否存在遗传缺陷或异常,从而为患者提供是否进行胚胎移植的依据。
05
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01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因组编辑技术将更加精细和准确,有望在未
来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
02
疾病机制的深入探索
单基因遗传病教学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பைடு நூலகம்
目 录
• 概述 •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 • 诊断与治疗 • 遗传咨询与生育建议 • 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疾病,也称 为孟德尔遗传病。
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通常具有遗传性、终生性和家族性,有些疾病 在特定年龄段出现症状,有些则表现为隐性遗传,即不出现 症状但具有遗传性。
单基因遗传病医学幻灯片课件
• 对一个个体来讲外显率表现为“全和无”现象。
• 杂合子个体不表现出相应的疾病,该个体为未外 显。出现隔代遗传现象。
表现度: 指致病基因在不同个体表达程度的不同。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2
•
对人类基因的研究表
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
甚至普通感冒和肥胖都可
能有人类的遗传基因有关。
下 下列 列哪 哪些 些属 属于 于 遗 遗传传病病??
1.SARS 2.爱滋病 3.白化病 4.红绿色盲 5.大脖子病 6.先天性白内障 7.高度近视
PPT学习交流
3
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 而 引 起 的 疾 病 称 为 遗 传 性 疾 病 (hereditary disease,genetic disease),简称遗传病。由 于是遗传物质改变所致,一般具有垂直传 递、“终身性”和“难治性”的特征。
Ⅱ
1
2 34
Aa Aa
Ⅲ
Aa1
并指Ⅰ型系谱
(MIM 185900 )
PPT学习交流
Back
19
完全显性
例:并指Ⅰ型(MIM 185900 )
家族史调查:
该患者的父亲也患并指;3 个同胞中,姐姐也患并指, 而妹妹正常;其姐的4个 子女中,一男一女有并指; 先证者的3个子女中,一 女有并指,另2个正常。
先证者(proband)是指某个家系中首先被医生或遗 传研究者发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者或者具有某种遗 传性状的成员。
PPT学习交流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12
系谱中常用的符号
PPT学习交流
13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人类的一些性状或遗传病受显性基因(如
单基因遗传病培训课件
1/13/2021
单基因遗传病
10
1/13/2021
单基因遗传病
11
❖ 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在婴儿出生后立即进行 PKU的筛查,一经肯定,立即给患儿停乳, 喂给低苯丙氨酸水解蛋白,禁荤食、乳类、 豆类和豆制品,可以达到临床痊愈。
1/13/2021
单基因遗传病
12
❖ 主要疾病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肝豆状核变性(HLD) 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 粘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
人体内的每一步代谢反应,绝大多数都 需要某种特异性的酶催化才能完成。基因突 变所引起的酶的结构改变或合成障碍,都有 可能引起某种代谢过程的中断或紊乱。如果 这种基因突变恰好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 中,就有可能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产生 相应的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或遗传性酶病(hereditary enzymopathy)。
1/13/2021
单基因遗传病
5
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
❖ 发病机制 PKU患者PAH基因突变使患者肝脏内苯
PAH缺乏,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后 者转化为苯丙酮酸和苯乳酸并在体内累积, 并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 出增多。
1/13/2021
单基因遗传病
6
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
1/13/2021
AR, 11q23
GSD Ⅱ 232300 α-1,4-葡糖苷酶
AR, 17q25.2
GSD Ⅱb 300257 α-1,4-葡糖苷酶
XR, Xq24
GSD Ⅲ 232400 淀粉-1,6-葡糖苷酶
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是指基因表达的程度,大致相当于临 床严重程度。
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及顿挫型等。
当一种畸形疾病或综合征的表现极为 轻微而无临床意义时,称为顿挫型 (forme frust)
如:G-6-PD缺乏症 (X连锁不完全 显性遗传)
暴发型:突然出现溶血的危象,深度昏 迷、惊厥,处理不当可在24-48小时内死 亡。
dd 正常 1/2 :1
返回
(2)Dd x Dd 患者 患者
患者亲代 Dd
患者亲代 Dd Dd
D DD Dd d Dd dd
子代基因型: DD
Dd dd
表现型:严重(致死) 患者 正常
概率: 1/4
2/4 1/4
概率比:
3
:1
2、AD遗传模式系谱
3、遗传特点:
每一代均有患者,呈垂直分布; 男女受累机会均等,有父传子现象; 患者父母中必有一方是患者; 两种关键的婚配提示或排除AD遗传
正常亲代 XY
患者亲代 XhX Xh X
X XhX XX
Y XhY XY
子代基因: XhX XhY
XX
XY
表现型:女性(携) 男性患者 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概率: 1/4
1/4
1/4
1/4
概率比: 1 : 1 : 1 : 1
每胎出生患者的机会是1/4,儿子中患者 的概率1/2,女儿全部正常,其中1/2的概 率为携带者。
例如:单纯性尺侧多指(趾)畸形(AD),共调查了 115个家庭,子代中均有此种多指(趾)畸形,理 论上115家中亲代应有115个患者,但实际上这 115个家庭中,91对的婚配类型为受累者x正常 ;24对为正常x正常,他(她)们是不外显者,占 20.87%。其外显率为91/115=0.79或79%。
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及顿挫型等。
当一种畸形疾病或综合征的表现极为 轻微而无临床意义时,称为顿挫型 (forme frust)
如:G-6-PD缺乏症 (X连锁不完全 显性遗传)
暴发型:突然出现溶血的危象,深度昏 迷、惊厥,处理不当可在24-48小时内死 亡。
dd 正常 1/2 :1
返回
(2)Dd x Dd 患者 患者
患者亲代 Dd
患者亲代 Dd Dd
D DD Dd d Dd dd
子代基因型: DD
Dd dd
表现型:严重(致死) 患者 正常
概率: 1/4
2/4 1/4
概率比:
3
:1
2、AD遗传模式系谱
3、遗传特点:
每一代均有患者,呈垂直分布; 男女受累机会均等,有父传子现象; 患者父母中必有一方是患者; 两种关键的婚配提示或排除AD遗传
正常亲代 XY
患者亲代 XhX Xh X
X XhX XX
Y XhY XY
子代基因: XhX XhY
XX
XY
表现型:女性(携) 男性患者 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概率: 1/4
1/4
1/4
1/4
概率比: 1 : 1 : 1 : 1
每胎出生患者的机会是1/4,儿子中患者 的概率1/2,女儿全部正常,其中1/2的概 率为携带者。
例如:单纯性尺侧多指(趾)畸形(AD),共调查了 115个家庭,子代中均有此种多指(趾)畸形,理 论上115家中亲代应有115个患者,但实际上这 115个家庭中,91对的婚配类型为受累者x正常 ;24对为正常x正常,他(她)们是不外显者,占 20.87%。其外显率为91/115=0.79或7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2
❖ 诊断 临床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症状前诊断:实验室检查 杂合子检测:实验室检查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3
❖ 治疗 减少铜的摄取与吸收 促进铜的排出 对症治疗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4
❖ 主要疾病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肝豆状核变性(HLD) 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 粘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
Hale Waihona Puke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6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
❖ 发病机制 PKU患者PAH基因突变使患者肝脏内苯
PAH缺乏,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后 者转化为苯丙酮酸和苯乳酸并在体内累积, 并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 出增多。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7
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8
❖ 临床表现
临床上表现为精神发育迟缓,皮肤、毛 发和虹膜色素减退,头发呈赤褐色,癫痫, 湿疹,特殊的鼠样臭味尿。患儿在出生后若 不及早得到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便出现不 可逆的大脑损害和严重的智力发育障碍。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人体内的每一步代谢反应,绝大多数都 需要某种特异性的酶催化才能完成。基因突 变所引起的酶的结构改变或合成障碍,都有 可能引起某种代谢过程的中断或紊乱。如果 这种基因突变恰好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 中,就有可能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产生 相应的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或遗传性酶病(hereditary enzymopathy)。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9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10
❖ 诊断
临床表现 新生儿筛查 尿三氯化铁试验 血氨基酸分析 酶学分析 DNA分析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11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12
❖ 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在婴儿出生后立即进行 PKU的筛查,一经肯定,立即给患儿停乳, 喂给低苯丙氨酸水解蛋白,禁荤食、乳类、 豆类和豆制品,可以达到临床痊愈。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肝豆状核变性(HLD) 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 粘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
……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5
❖ 遗传学
一种严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氨基酸 代谢病,首次发现于1934年,因病人尿中排 泄大量的苯丙酮酸而得名。国外发病率约 1/4500~1/100000,我国发病率约为 1/16500。疾病基因已定位于12q24.1并已 被克隆。
致病基因ATP7B已定位在13q14.3,多 种类型的突变参与了疾病的发生。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15
❖ 发病机制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17
❖ 临床表现 肝脏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 肾脏损害 角膜K-F环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18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19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0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1
❖ 实验室检查 血清铜蓝蛋白 24小时尿铜 肝细胞铜 基因分析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
❖ 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共同规律
酶缺陷与酶活性 底物堆积和产物缺乏 底物分子的大小与性质 临床表型与酶缺陷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3
❖ 类型 糖代谢遗传病 氨基酸代谢遗传病 核酸代谢遗传病 脂类代谢遗传病 维生素代谢遗传病 金属代谢遗传病 药物代谢遗传病
……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4
❖ 主要疾病
……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5
❖ 遗传学
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是一类较罕见的遗传代谢病。 由于酶的缺陷,使糖原在肝脏及肌肉中的代 谢缺陷所致。根据所缺的酶不同,可将糖原 贮积症分为Ⅰ~Ⅷ型,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以Ⅰ型为最常见。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6
AR, 17q25.2 XR, Xq24 AR, 1p21 AR, 3p12 AR, 11q13 AR, 14q21 AR, 12q13.3 XR, Xp22.2
604549
AR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症状
低血糖血症 巨舌,肌张力减退
与I型相似 肝脾肿大,肝硬化 肌无力,肌痉挛 低血糖症生长迟缓 肌痉挛肌无力肌痛 轻型低血糖症白内障
病名
GSD 0 GSD Ⅰa GSD Ⅰb GSD Ⅰc GSD Ⅱ GSD Ⅱb GSD Ⅲ GSD Ⅳ GSD Ⅴ GSD Ⅵ GSD Ⅶ GSD Ⅷ GSD Ⅸc
糖原贮积症的几种类型
OMIM
缺陷的酶
基因定位
240600 232200 葡萄糖-6-磷酸酶
AR,12p12.2 AR, 17q21
27
❖ 主要疾病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肝豆状核变性(HLD) 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 粘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
……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8
粘多糖由结缔组织合成,是二糖重复单
位串联而成的多糖链,粘多糖分解时需要多 种酶的参与,这些酶的遗传性缺陷可导致粘 多糖降解受阻,蓄积于溶酶体中形成粘多糖 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 患儿会出现肝脾肿大、骨骼异常、智力障碍 等症状,蓄积的粘多糖可随患儿的尿液排除。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13
❖ 主要疾病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肝豆状核变性(HLD) 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 粘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
……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14
❖ 遗传学
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 其发病率约为1/(50万~l00万),以不同 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边 缘有铜盐沉着环为其临床特征。
232220 微体葡萄糖-6-磷酸转运 AR, 11q23
232240 微体磷酸吡咯转运
AR, 11q23
232300 300257 232400 232500 232600 232700 232800 306000
α-1,4-葡糖苷酶 α-1,4-葡糖苷酶 淀粉-1,6-葡糖苷酶 淀粉-(1,4;1,6)转葡糖苷酶 肌磷酸化酶 肝磷酸化酶 肌磷酸果糖激酶 磷酸化酶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