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的建筑物低碳设计

建筑工程的建筑物低碳设计

建筑工程的建筑物低碳设计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低碳设计。

低碳设计是指在建筑工程过程中,采用经济高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技术和方法,以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和碳排放。

本文将论述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低碳设计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低碳设计策略。

1. 碳排放与建筑工程建筑物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从原材料的获取、运输、建造、使用直到废弃,每个环节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能源的使用,如燃煤、燃油等,会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因此,减少建筑物的碳排放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2. 低碳设计的重要性低碳设计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可以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带来诸多益处。

首先,低碳建筑物能高效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

同时,低碳建筑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工作和居住的舒适度。

而且,低碳设计的推广和应用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3. 常用的低碳设计策略为了实现建筑物的低碳设计,建筑工程可以采用以下常用策略:3.1 质量保障与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与工程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低碳设计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和落实。

3.2 建筑结构和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较低碳排放的材料,如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降低了整个建筑过程中的环境负荷。

此外,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也能达到减排的效果。

3.3 能源利用与管理在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方面,高效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和节能照明设备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应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采用节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等技术,以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此外,通过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和监测系统,可以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以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

3.4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应用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优化能源的使用效率。

低碳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低碳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低碳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低碳是指碳排放量低,低碳建筑设计的目标就是通过最小化建筑物的碳足迹和负载,来降低建筑的碳排放量。

这一设计理念的达成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用者的行为、地理位置、气候、结构、材料以及机械等因素。

下面将从设计原则和方法角度来探讨低碳建筑的设计过程应该如何进行。

一、设计原则1.最优化利用空间低碳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将建筑物的面积和使用费用降低到最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设计师可以通过采用紧凑的户型布局和多功能区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此外,建筑的设计同样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室内外环境,并且通过引入自然光线来节约能源。

2.节能降耗在低碳建筑设计中,节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建筑应该采用低能耗设备和技术,比如高效水管系统、热泵、太阳能发电等等,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

特别是在热带国度地区,采用节能和高效供电系统最为重要。

同时,建筑设计还应该考虑到人体感受力,使得人们在室内自然地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健康感。

3.可持续发展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应该采用有环境意识的材料和技术,比如再生材料、木质材料等等,并可延长可持续使用时间,以减少建筑物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

二、设计方法1.分析在低碳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区域和场地分析,从自然环境多角度看此地区的特点,确定建筑物采光、结构、局部的建筑结构和设计。

此外,建立详细的建筑物功率档案,了解建筑物能源消耗情况,将其排列成图表和图示,这有助于识别建筑物节能潜力及其未来的优化设计。

2.设计在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低碳建筑的具体设计工作。

此时,需要尽可能地减少构架给地球带来的环境负担,采用高效和绿色的建筑材料和系统,打造现代化、耐用、可持续的低碳建筑工程。

同时,建筑空间布局和交通流线的规划等等也应该充分考虑实际的利用需求,为使用者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工作体验。

3.监测和优化低碳建筑的设计不仅仅在建成之后,还要进行规律的监测和优化。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摘要:本文针对现有居住建筑对能源浪费的现状,从节能与低碳两个方面,探讨了节能建筑防水、墙体、屋面的结构技术措施,并阐述了低碳生态建筑的设计技术。

关键词:建筑节能;低碳;结构施工;材料;技术方法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型建筑即将普遍推行,节能建筑能否达到预想的节能效果,设计和施工是两个关键环节。

因此,建筑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以及质检员、材料员等岗位应掌握节能建筑的结构技术要点,并针对节能建筑的特点制定可靠质量保证的结构措施。

下面就中南地区夏热冬冷的节能建筑的结构技术进行了探讨。

2 节能建筑设计的结构技术措施2.1节能与防水节能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与节能的关系密切:(1)建筑节能工程的主要施工部位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主要是墙面和屋面。

建筑防水工程的主要施工部位也是墙面、屋面和楼(地)面。

施工部位相同使得节能材料和防水材料相互接触,有时合二为一,即材料既具有节能保温功能,又具有防水功能。

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通病是节能保温材料在室内外温差的影响下发生开裂。

由于其与建筑防水材料紧密接触,当裂缝较宽时,常导致防水材料的开裂,从而引起房屋防水失效。

(2)建筑防水工程若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会引起水分进入保温节能层,进而使得保温性能降低;由于比较高效的保温节能材料通常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复合新型材料,这类材料不但要求防水,而且透气,否则在水和空气的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霉变,导致保温效果丧失。

因此,做好建筑节能和防水工程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材料特性和新型材料是技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2.2节能建筑墙体(1)空心砖墙体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砍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

(2)空心砌块墙体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

建筑低碳节能的方法

建筑低碳节能的方法

建筑低碳节能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筑低碳节能的方法:
1. 优化建筑设计:采用合理的建筑布局和朝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对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的需求。

2. 使用高效节能设备:选择能效比高的空调、采暖、通风和照明设备,安装节能灯具、传感器和定时器等,降低能耗。

3. 利用可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或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发电或提供热水。

也可以考虑使用风能或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4. 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使用高效保温材料和隔热技术,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减少热量的散失和侵入,降低采暖和空调能耗。

5. 节约用水:安装节水器具,如低流量水龙头和冲水马桶,收集雨水用于灌溉和清洁,减少对自来水的消耗。

6. 绿色建筑材料:选择环保、可再生或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和控制建筑的能耗、
照明、通风等设备,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节能优化。

8. 提高用户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用户对节能减排的意识,鼓励用户养成节能的生活习惯。

9. 建筑废弃物管理: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0. 定期维护和保养:对建筑设备和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建筑实现低碳节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成为了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其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变革对于实现低碳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低碳建筑设计旨在通过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材料选择、空间布局等方面,降低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提高其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对低碳建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一、节能型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是建筑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的主要界面。

优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实现低碳建筑的重要手段之一。

外墙保温技术是常见的节能措施。

通过在外墙表面增加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

同时,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如真空绝热板等,能够在更薄的厚度下实现更好的保温效果,节省建筑空间。

屋顶的节能设计也不容忽视。

绿色屋顶和太阳能屋顶是两种常见的选择。

绿色屋顶通过种植植物,不仅能够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减少夏季空调负荷,还能吸收雨水,减轻城市排水压力。

太阳能屋顶则利用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需求。

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热损失较大的部分。

选择高性能的节能门窗,如断桥铝门窗、LowE 中空玻璃等,可以显著提高门窗的隔热和密封性能,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

二、高效的能源系统低碳建筑应采用高效的能源供应和利用系统,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太阳能利用是其中的重要方向。

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则能够为建筑的照明、电器设备等供电。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太阳能设备的安装位置、角度和面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太阳能的收集效率。

地源热泵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

它通过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地源热泵具有更高的能效比,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合理的能源管理系统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智能化的监测和控制设备,实时监测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

低碳理念下建筑设计的意义及方法

低碳理念下建筑设计的意义及方法

低碳理念下建筑设计的意义及方法摘要:将低碳概念融入建筑设计中,能够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建筑行业创新。

在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工作的落实,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节约,而且可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将低碳建设作为重点,能够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而如何更好地将低碳概念融入建筑设计中,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意义方法1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意义在低碳概念背景下进行建筑设计,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在设计期间能够将节能环保作为重点与关键,确保在后续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尽量避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增强建筑行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不仅如此,其还能将以往建筑设计中存在的资源浪费、能源消耗严重等问题更好地解决,确保建筑行业的发展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

2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遵循的原则2.1绿色环保原则低碳建筑设计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于建筑产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在传统建筑设计基础上进行改进。

低碳建筑设计工作的落实,能够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同时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

基于此,利用低碳建筑设计创造良好环境,遵循绿色环保原则是当前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2.2节能低耗原则在低碳建筑设计概念发展背景下,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创造一个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并将提升用户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作为重点。

基于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遵循节能低耗原则,将降低能耗的绿色材料、设备等作为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选用,结合建筑空间组合特点情况,选择建筑结构类型、施工方案,保证建筑安全性、稳定性都能够符合规定标准,这对于低碳建筑的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3经济性原则从以往低碳建筑设计中可以看出,该项设计工作较为复杂,其中涉及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

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其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

低碳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一、被动式设计技术被动式设计技术是低碳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合理利用建筑自身和周边环境的特性,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碳排放的减少。

1、合理的建筑朝向与布局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对能源消耗有着显著影响。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使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例如,在北半球,建筑朝向南方可以获得更多的日照,减少冬季采暖的能源需求;同时,合理的建筑间距和布局可以避免遮挡,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

2、高效的保温与隔热设计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内外的热量交换,降低能源消耗。

选择合适的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聚苯板等,并合理确定其厚度和施工工艺,能够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玻璃窗户,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减少热量的散失。

3、自然通风与采光设计自然通风和采光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

通过设计合理的通风通道和开口,利用风压和热压原理,实现室内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

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布置窗户的位置和大小,采用反光板、导光管等设备,提高室内采光效果,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二、主动式设计技术主动式设计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系统,来主动调节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质量。

1、高效的能源系统采用高效的能源供应系统,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同时,结合能源存储技术,如电池储能,能够更好地平衡能源的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建筑的设备运行,如空调、照明、通风等,实现能源的精准管理和优化利用。

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低碳生活

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低碳生活

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低碳生活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建筑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在实现低碳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建筑行业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低碳生活的方法和策略。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在建筑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绿色建筑材料是实现低碳生活的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建筑材料如水泥、钢铁等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而绿色建筑材料例如可再生材料、再生建材等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排放较少碳,有利于降低建筑的碳足迹。

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技术的运用节能技术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采用节能灯具、使用高效节能设备等方式来减少建筑能耗,降低碳排放。

此外,优化建筑结构、提高保温性能、合理规划采光等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如何运用节能技术,实现低碳生活的目标。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可再生能源也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

通过在建筑设计中设置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设备等装置,可以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可持续能源,降低碳排放并节约能源成本。

绿色景观设计除了建筑本身的设计,绿色景观设计也是实现低碳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合理规划绿地、种植绿色植物、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有助于改善周围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并有效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绿色景观规划,打造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

循环利用与废物处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循环利用与废物处理也是实现低碳生活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推行垃圾分类回收等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将资源重新利用起来。

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论述

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论述

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论述摘要: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对建筑进行低碳设计注定成为必然。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技术;设计要点一、低碳建筑设计理念(1)能源组合优化:包括新兴能源的利用,引入天然气、轻烃或生物质固体燃料,进行燃煤锅炉改造,减少碳排放,控制大气污染。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风能、太阳能等。

工业余热的利用。

(2)节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空调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

如,建筑在立面上的开窗形式,应尽量满足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同时,设计中要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如使用各种自动遮阳,双层幕墙、可调节建筑外立面的设计等。

通过各种手段,既保证有非常现代化的建筑形象,又能够达到比较节能和舒适的目的。

建筑要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3)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

尽可能的优化建筑结构,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中水的利用率,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4)采用天然材料: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尽量采用天然材料。

建筑中采用的木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5)舒适和健康的环境:保证建筑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光线充足,给人健康舒适的生话工作环境。

二、低碳建筑设计要点1、低碳设计——选址1)利用城乡自然生态体系,构筑山水城市低碳建筑,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是要研究建筑物旁的植被、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他们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都可以通过根据大自然原有的生态环境来设计我们生活、居住的场所,从而提高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低碳设计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低碳设计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低碳设计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发展已成为各个领域的重要任务,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低碳目标。

那么,绿色建筑如何才能实现低碳设计呢?首先,要从建筑的选址和规划入手。

合理的选址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光照、风向等,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例如,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建设建筑,可以增加太阳能的利用;而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进行布局,则有利于自然通风,降低空调系统的使用。

此外,规划时还应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如保护原有植被、水域等,这些自然元素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起到调节微气候的作用。

建筑的体型和朝向设计也是实现低碳的关键因素。

紧凑的建筑体型能够减少建筑外表面积,从而降低热量的散失和获得,进而减少能源消耗。

而合理的朝向则可以确保建筑在不同季节都能获得最佳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比如,在北半球,建筑朝南的方向能够在冬季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助于室内保暖;而在夏季,通过适当的遮阳措施,可以避免过多的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用低碳、环保的材料。

这包括使用可再生材料,如木材;以及选择在生产过程中能耗低、排放少的材料。

同时,还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可回收性,以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例如,使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用于供暖和制冷;而采用再生钢材和混凝土,则能降低对原始资源的开采和加工需求。

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绿色建筑的低碳目标至关重要。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得到充分利用。

比如,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建筑的部分用电需求;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可以从地下获取热能,为建筑供暖和制冷。

此外,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的能源使用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能够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避免浪费。

建筑的通风和采光设计直接影响着室内环境质量和能源消耗。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经验分析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经验分析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经验分析摘要: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其中约占总能源消耗的40%。

因此,低碳节能理念的引入可以减缓建筑对环境的压力,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了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经验,希望为相关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节能;建筑设计;技术经验引言低碳节能理念对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减轻环境压力,低碳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还可以提高建筑品质和使用舒适度。

充分考虑建筑的自然通风、采光、隔热和空气质量等因素,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并提高建筑品质。

低碳节能理念也可以通过建筑设计的展示,向公众传达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实践。

一、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一)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核心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建筑的热工性能,通过合理的建筑形态、材料选择和构造设计,以减少建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温度变化幅度,实现热舒适。

(二)能源系统设计在能源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例如: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或氢能源技术,改善建筑空调和供暖系统等。

对于大型建筑项目而言,可以尝试集中式做法,利用热回收、废热利用等技术手段,降低对环境的能源消耗。

(三)建筑被动设计被动设计是指利用自然资源,例如可再生能源,优化房间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被动状态下达到节能的目的。

对于建造在热带地区的建筑物,可以选用适当的建筑外观、室内装潢和通风设计等,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空气流动和自然光照。

(四)集中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集中供暖和制冷系统是指将所有的暖气设备和冷气设备集中在一起,通过统一的管道向各个房间提供暖气或冷气。

这种方式相较于分散式的供暖和制冷系统更加节能,因为它可以减少管道的长度和阻力,提高能量传输效率。

二、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技术经验(一)建筑外墙隔热技术建筑外墙隔热技术是一种利用隔热材料提高建筑外墙保温性能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

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

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

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

在建筑领域,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实际应用。

一、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技术的系统,可以对建筑的能源使用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这种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的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的自动控制,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

例如,上海中心大厦就采用了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内部的能源使用进行了全面监测和管理,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系统。

在建筑领域,可以将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建筑的屋顶或墙面上,通过收集太阳能来发电。

例如,北京奥运村的“水立方”就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建筑的屋顶上,为建筑内部的电力供应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三、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是一种将植物种植在建筑屋顶上的设计方法。

通过绿色屋顶,可以减少建筑内部的温度,降低空调的使用频率。

同时,绿色屋顶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例如,北京的“鸟巢”就采用了绿色屋顶的设计方法,将植物种植在建筑屋顶上,为建筑内部的环境提供了一定的改善。

四、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建筑材料是一种具有低碳、环保、节能等特点的建筑材料。

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还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

例如,上海的世博会主题馆就采用了节能建筑材料,如隔热材料、太阳能玻璃等,实现了对建筑能源的高效利用。

五、可再生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来供应建筑能源的系统。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通过可再生能源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能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例如,德国的“太阳能屋顶”就采用了可再生能源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建筑内部的电力供应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总之,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已经成为了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建筑设计中低碳节能理念下方法与技术

建筑设计中低碳节能理念下方法与技术

浅析建筑设计中低碳节能理念下的方法与技术摘要: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能源消耗的大幅度提高,传统的生活方式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置疑。

人们在不断寻找新的出路的时候,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快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逐步渗透进节能的理念,尤其是在能源消耗巨大的建筑行业,更是将低碳节能理念贯穿始终。

本文主要从建筑行业内低碳节能的优势、方法、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探析,使人们对建筑业的低碳节能之路有更加清晰明朗的认识。

关键词:低碳;节能;设计;环保;建筑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大国,但随着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亦逐渐成为了能源消耗大国,发展低碳节能建设之路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本文主要介绍低碳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及相关的策略方法,让人们对低碳节能技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1.低碳节能在建筑界的优势通常而言,节能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改良,此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极大的降低能源的消耗,且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人们的绿色节能理念。

总体而言,如今很多项目都是按照低碳节能标准进行设计,进而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经过分析,可是看出同其他建筑相比,节能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点优势:1.1低碳节能技术能降低能源的消耗。

这是低碳节能技术带给人们的最为直观的感受。

经相关人员研究表明,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占据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50%,与此同时,还会产生34%左右的污染物。

而低碳节能建筑能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极大浪费。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低碳节能建筑相比于传统建筑业能源消耗能降低超过70%。

这样的可喜成绩使得人们更加的钟爱“低碳节能技术”。

但是我国的低碳节能技术目前还尚未成熟,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努力。

在不久的将来,相信我国的“低碳节能”技术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增瓦添砖。

1.2低碳节能建筑能适应四季之景传统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隔离,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比如:传统的四合院建有坚固的外墙,阻碍了空气正常流通,不利于人们的呼吸。

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

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

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事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尤其是低碳式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对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具体设计和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研究随着低碳环保理念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渗透,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和方法也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对于建设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的建筑结构,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应用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低碳式建筑设计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低碳设计技术的应用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低碳理念下的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结构的施工建造和实际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少使用或不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据调查显示,目前采用低碳式建筑设计模式,已经成为建筑市场上公认的设计思路。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总量中,约有二分之一是有建筑结构中排放出来的。

随着我国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低碳理念的不断渗透,进行低碳建筑设计已成大势所趋。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低碳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主要节能、减排以及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

实践证明,凡是应用了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的建筑结构,不仅有效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空间,而且对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从实践来看,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的应用对于降低能耗效果非常的明显。

经研究表明,建筑结构建设及使用过程中会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能源消耗,而且还伴随着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污染物产生。

而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建筑能源的耗损,经对比测试可知,低碳节能建筑结构的耗能要比普通的建筑结构节省能源70%左右。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探析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碳节能的理念被运用到许多的设计中,低碳节能、环境保护、身体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低碳节能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所采纳和利用,本文就建筑设计方法和技术中对低碳节能理念的应用做了简要探析。

关键词:低碳节能;建筑设计;方法;技术人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建筑业是资源消耗量最大的行业,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低碳节能的理念会大量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有助于生态的平衡。

低碳建筑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一、低碳节能建筑(一)低碳节能建筑的现状。

现代的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将低碳节能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中,由于南方地区在低碳节能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维护和结构隔热性,所以低碳节能建筑在南方的应用远远少于北方。

(二)低碳节能建筑的优势。

1.能耗低:低碳节能建筑相对于普通建筑来说具有低能耗低的特点,一般的建筑物在投入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一半以上的污染物。

而低碳节能建筑的能耗是传统建筑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了零能耗、零污染的新型建筑理念。

2.建筑美学的体现:一般的建筑注重的是实用性,不讲究建筑的外观设计和美感,大多是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而低碳节能的建筑则是应用本地的文化和材料,运用本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这样的设计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建设中产生了建筑美学。

节能设计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较少,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让人们在体验建筑没美学的同时也能够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

3.低碳建筑适应性较强:低碳建筑改变了传统建筑与外界隔离的状态,更加贴近自然环境,能有效的根据自然环境来调节建筑的内外,适应四季气候的变换,创造出更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居住环境。

4.环保理念:传统建筑只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中考虑到环保问题,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的低碳设计与施工方法

装配式建筑的低碳设计与施工方法

装配式建筑的低碳设计与施工方法低碳设计与施工方法是当前装配式建筑行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行业碳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具有环保优势的建筑方式,在低碳设计与施工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一、低碳设计1.1 评估碳排放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低碳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碳排放评估。

通过科学准确地测算,可以了解到各个施工阶段和运营期内产生的碳排放量,从而为后续的低碳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1.2 资源节约在进行低碳设计时,考虑到资源的节约是非常关键的。

采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土地开发等手段是降低建筑可持续性负担的有效途径。

1.3 绿色材料选择在装配式建筑中,材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选择绿色材料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且有利于室内环境的改善。

因此,在低碳设计中,应该优先选择具有环保认证的绿色建材。

二、低碳施工方法2.1 全生命周期管理装配式建筑的低碳施工不仅仅关注施工阶段,还要考虑到整个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建筑后期运维、拆解和再利用等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降低碳排放。

2.2 模块化加工装配式建筑通过模块化加工,能够大幅度减少现场加工量和浪费,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模块化加工更快速、高效,并且可以在厂房内实行标准化处理,从而降低碳排放。

2.3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BIM技术是目前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数字化设计与管理方法之一。

它可以实现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高效协同与模拟分析,避免了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纠错和改动,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碳排放。

2.4 能源管理与利用在装配式建筑中,科学合理地进行能源管理与利用可有效推进低碳施工。

例如,采用节能型设备、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和照明等措施都可以降低能耗并减少碳排放。

2.5 建筑回收与再利用装配式建筑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因此在施工完成后,可以将整体模块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低碳建筑实现的关键技术

低碳建筑实现的关键技术

低碳建筑实现的关键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低碳建筑成为了未来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

低碳建筑是指建筑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能耗与污染的一种建筑形式。

低碳建筑的实现需要依托于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低碳建筑实现的关键技术。

第一、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是低碳建筑实现的核心,它涵盖了低碳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等各个环节。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采用了多项技术手段,包括了地理环境、建筑方向、建筑材料、隔热构造、采光、通风、空调等方面。

在建筑材料上,使用热传导系数低的墙体材料,如隔断板、玻璃、保温材料等。

在隔热构造上,利用空气隔离、热辐射反射、热性质转化等方法实现节能。

在采光方面,采用日光、利用白瓷砖等方法增加室内光线,减少用电量。

在通风方面,采用自然通风、横向室内通风、侧向入户风等方式使室内空气流通。

在空调系统上,目前生活中常见的低碳空调方式主要是太阳能空调和地源热泵空调等。

第二、再生能源技术再生能源技术是低碳建筑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技术的稳步推广,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再生能源对低碳建筑的供能系统进行改造,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其中,太阳能是最为常见的再生能源,很多低碳建筑均采用了太阳能发电、热水、供暖等方式来代替传统的供电、采暖方式。

风能是另一种绿色能源,被广泛应用于风电发电、城市风道、屋顶风力发电等多种方面。

地热能也是常见的再生能源技术,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地源热泵、灰水利用、夜间降温等方面。

第三、低碳材料技术低碳材料是指在材料生产、加工和运输等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的材料。

在低碳建筑的设计中,选择低碳材料成为一种基本原则能够降低建筑本身的碳排放量。

低碳材料的主要类别包括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再生材料和新型材料等类别。

其中,无机材料主要是指水泥、玻璃等碳化合物含量极低的材料;有机材料则主要以生物材料和木材为代表;再生材料则即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如雨水、太阳能、地热能等;新型材料则包括了太阳能薄膜、透明保温材料、生物复合材料等多种类型。

低碳式建筑设计方法及相应技术

低碳式建筑设计方法及相应技术
3 低 碳 建 筑 设计 的 相应 技 术
3 . 1 优化建筑位置及朝 向设 计。建筑的定位首先应考虑对城市环 境 的影响,容积率过高是难以满足建筑使用者对 日照正常的需求 。 低碳建筑设计应 当注重应用 1 3照原理 ,合理地确定建筑位置与朝 向, 使每幢建筑能接收更多 的太 阳辐射热 能, 即在确定建筑 的方位 时首先应 考虑环境情况 , 按其太 阳高度角做 出 1 3影响图 , 以确定冬 季每天的 日照 时间 , 建筑南 向开窗面积尽可能大些 , 在满足采光条
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 , 据统计数据 , 低碳节能建筑 的耗能与一般 的 件下 , 北 向、 东 向窗尽可能小些 , 从而获得更多的太 阳光线 , 减少热 建筑相 比能耗降低超过 7 0 %。其次 , 低碳节能建筑能够再现新型的 损失 , 保持室内舒适的温度环境 。 建筑艺术 。传统的建筑采用 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设计和建设过 3 . 2 优化围护结构墙体设计 。1 ) 现代建筑 的围护结构多为钢筋混 程。 低碳节能建筑突出强调了将本地的文化和原材料融入建筑设计 凝土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承重 , 属于填充材料 。 为了减轻荷载, 达到保 之中, 这就使得建筑设计 与当地 自然 、 气候条件取得更好的结合 , 从 而展现具备本地风格特色的建筑美学 。再次, 低碳节能建筑适应 四 季之景。 传统的建筑很多与 自然环境是相冲突的, 室 内环境不流通 , 这对身体 的健康是不利的。低碳节能建筑设计 内部与外部是连通 的, 根据气候变化 , 对室内环境进行 自动地过渡调节 。 这在降低能源 消耗 的同时, 也给使用者提供了更好适宜的健康室内环境。 2 当前低 碳 建筑 设 计 采取 的 主 要方 法 温、 隔热要求 , 宜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 , 如页岩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 块、 黏土空心砖与实心砖复合墙体等 。 需注意 的是 , 寒冷地区即便在 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的材料层次布置也会取得不同的保温效果 , 通过将保温层设在外侧更好一些 。 2 ) 建筑的围护墙体若采用外侧保 温的聚苯乙烯泡沫板 、 岩棉板等轻质保温材料 , 应 注重避免其抗震

建筑低碳改造方案

建筑低碳改造方案

建筑低碳改造方案1. 引言随着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低碳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建筑低碳改造方案致力于减少建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低碳改造的关键方案和技术,以帮助建筑业主和设计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建筑能耗调研在进行建筑低碳改造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能耗调研。

通过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的能耗情况,找出能耗较大的问题区域。

通过能耗调研,可以量化建筑的能耗状况,并为后续的低碳改造方案提供客观的依据。

3. 确定低碳改造目标基于能耗调研的结果,可以确定建筑低碳改造的目标。

目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减少能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目标的具体设定应该符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考虑到经济性、技术可行性和环保性。

4. 增加建筑绝热性能建筑的绝热性能是影响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增加建筑的绝热性能,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

一种常见的改善建筑绝热性能的方法是增加外墙的保温层和屋顶的隔热层。

此外,采用高效的窗户和门,以减少能量的损失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5. 优化供暖与空调系统供暖与空调系统是建筑中能耗较高的设备之一。

通过优化供暖与空调系统,可以显著降低能耗。

采用高效的设备和节能的控制策略,如使用可再生能源供暖和空调、安装智能控制系统等,可以实现系统运行的高效和节能。

6. 采用节能照明设备照明设备是建筑电力消耗的重要部分。

通过采用节能照明设备,如LED灯和光感应器等,可以有效降低照明能耗。

此外,合理设计照明布局和控制系统,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也是降低照明能耗的关键。

7. 优化建筑电力系统建筑电力系统是建筑能耗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优化建筑电力系统,可以减少能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高效的电力设备、建立电能监测和管理系统、选择合适的电力供应方式等措施,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电力消耗。

8. 收集并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的能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简析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结束,各个国家都提交了低碳承诺书。

作为建筑界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低碳建筑显得愈发重要。

然而,就当前在中国而言,大多数相关研究探讨的还是低碳建筑的意识问题,而非具体的技术问题。

这意味着低碳建筑的研究还未深入到具体的操作实施阶段,低碳建筑设计亟须具体的技术与方法来支撑。

基于上述的思考,作者想探讨的是更进一步的具体的设计方法,而这些设计方法大多是受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制约,即对低碳建筑的研究若想更深入,只有放在对建筑技术的关注上。

同时,近年来,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建筑设计也随着随之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科学影响建筑学的进程在逐渐加快,对低碳建筑的研究有必要在意识、美学之外更加注重新科学的观念与方法。

1、现代新科学对低碳建筑的影响
1.1 低碳建筑与新科学的关联
(1)技术的转向——新科学观影响下的低碳技术崛起从技术角度,新科学影响下产生的建筑技术是在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标志着这种技术本身和水平是高层次的、新兴的、前沿的甚至是尖端的,其表现为时间新、技术应用后产生的效果好、劳动效率提高等。

由于新科学影响下的新技术尤其是低碳技术在操作方式与效率等方面都相比传统的建造方式发生了进化般的理论与
实践影响,因此传统建筑向低碳建筑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飞跃。

(2)新科学与低碳建筑之间的媒介——计算机技术
当代最显著的技术特征无疑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科学观影响建筑观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如同化学反应那样,计算机成为这一过程的催化剂。

将科学观念和数字技术相结合将会发展出新的低碳建筑理念、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

因此,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应用技术为新科学观影响下的低碳建筑生成机制提供了基础。

总之,新的科学观加计算机技术将更新建筑的低碳化设计、建造与管理。

2、应用当代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
2.1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
总的来说,数字化技术主张采用国际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建筑整体或重点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监控、反馈、控制,从而减少建筑物碳排放量的释放,达到低碳建筑的基本要求。

技术措施一:低碳建筑设计借助数字化技术的相关软件(例如green buildingstudio软件),可以进行建筑碳排放量的模拟与测算,在几分钟内便可计算出建筑的碳排放,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例如autodeskecotect analysis软件)也使建筑低碳化设计中的物理环境条件的参数化设计(声、光、热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等)和数字化精确调控成为现实,另外,数字技术结合环境科学可以对建筑将来的碳排放指标、低碳效应进行准确的计算。

技术措施二:低碳建筑设计可以借助数字控制技术,借鉴和使用当前前沿的生物技术、防污染技术、再循环和资源替代技术、生态式的能量供应技术以及环
境保护技术,建立以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减少碳排放量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

技术措施三:低碳建筑设计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在使用和管理上的优势,串联起数字管理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子系统,形成以中央计算机系统为主的综合系统,实现对建筑中所有的机电设备和能源自动控制、电讯网络自动控制,确保建筑物有关设备的合理高效运行。

在这里,数字化技术控制下的主系统类似一个中央处理单元,决定驱动部分做何种控制方式反映,以期达到控制建筑碳排放量的目的。

2.2 基于物联网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of things”。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前端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依托智能建筑
信息集成系统为平台,结合集成分项能耗计量系统,运用适合于各个类型建筑的节能管理系统,并通过对建筑准确的分项能耗计量、公示、建筑环境监测、建筑设备运行监控,实现用能监督管理;通过科学的能耗数据诊断、分析,找出不合理的用能症结,以改进管理的形式实现针对暖通空调、照明等关键耗能系统的改造实施,
降低建筑物能耗的使用,实现降低碳
排放量的目标。

2.3 基于仿生学的低碳建筑
设计技术与方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仿生学对低碳建筑的影响就是将仿生学的成果和思想方法引入到低碳建筑设计领域
2.3.1 建筑腔体概念的设计模式与方法
结合建筑生态的技术特性,相关学者借鉴仿生学的学科方法,针对低碳建筑策略,提出了“建筑腔体”的概念。

所谓建筑腔体,即建筑采取适宜的空间体形、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能够利用或辅助利用可再生能源,在运作机制上与生物腔体相似,高效地好地营造出低碳排放高舒适度的建筑,其基本设计模式及策略如下: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注重场地的微气候因素;其次,分析场地环境在物理意义上的形态所造成的微气候,增强对基地的具体能量流特征的认识;接下来的设计整合过程中,考虑技术要素的建筑化处理,转换腔体类型发挥其生态作用,也就是说,反映在低碳处理上,腔体的构件注定会成为减少碳排放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还需要进行技术性的评价,以作为反馈和修正的依据(此阶段与建筑能耗的关系更为密切一些,对不满意的地方需要重新回到技术措施分析阶段,调整应用措施)。

因此,建筑腔体的设计过程,就是在既定环
境和资源条件下,一种通过合理设计和技术选择,在各种“条件”与“需求”之间达到平衡的过程。

运用这种建筑腔体的概念进行低碳建筑设计,可以获得比采用常规做法少的碳排放量而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性。

2.3.2 遗传算法在低碳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奇妙的优化过程,它通过选择淘汰、突然变异、基因遗传等规律产生适应环境变化的优良物种,这显示出了其对自然环境的优异自适应能力。

受其启发,人们致力于对生物各种生存特性的机理研究和行为模拟。

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s,简称ga)就是这种生物行为的计算机模拟中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

建筑物的低碳消耗既与建筑本身的特点有关,也与室内外的环境因素有关,要想减少碳排放量就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优化,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遗传算法很适合于各种优化问题,例如建筑热能的优化设计与控制、建筑热舒适度的优化设计等。

而且,遗传算法非常适合于事先没有非常明确设计观念以及同时可能有很多种设
计方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一个一个对个体进行测试。

遗传算法不对每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它依赖于优化基因解决方案性能的能力,因此,遗传算法假定与强壮优化个体具有类似基因或从其演化而来的个体都具有很好的性能。

遗传算法不仅仅针对于可能解决空间中临近方案群的性能,它持续关注整个解决空间所有可能的方案。

3、结论
低碳下的建筑设计是绿色建筑的未来,随着世界经济的法杖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建筑设计对技术变革反映的迟滞性。

建筑学的技术惰性可以说是建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一个基本特点。

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经济时代的新建筑若想要有开拓性的创新,必须要破除传统的建筑学与科技逐渐淡化的观念,深入研究低碳建筑相关的技术与方法。

同时,需要建立科学与低碳建筑设计交融的框架体系,积极运用新科学影响下的各种技术手段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探索高效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推动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利.从caad到cyberspace[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云胜.高技术生态建筑发展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 李钢.建筑腔体生态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