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59f41f580216fc700afdfb.png)
赤 壁赤
曹操 20多万大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之壁
战
前之 的 形战
曹 操 刘备
刘备 孙刘联军
幻灯片
Hale Waihona Puke 5万军队势刘备
孙 权 孙权
赤壁 之 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翦伯赞
袁绍
官
渡官
袁绍
白马
之渡
战
延津
前之
的战
形
曹操
势
曹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3-4
曹
万 军
操
队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 2.赤壁之战
• (1)播放《赤壁之战》录象;(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 (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 “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 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 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 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四、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 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 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 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 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三国鼎立PPT课件32 人教版优秀课件
![三国鼎立PPT课件32 人教版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2368fab4daa58da0114ad0.png)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魏、蜀、吴三分天下
220年曹丕 洛阳建魏
221年 刘备 成都 蜀
229年 孙权 建业 吴
三国时期天下形势示意图
曹 操
刘
备
孙
权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本史实及三国经济的发 展。 ❖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 2 能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 3曹操和诸葛亮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作出了 一定贡献,是我国历史杰出的政治家。 ❖ 学习重点: ❖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学习难点: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 二十万
赤壁之战 208年
刘 刘
以少胜多
刘刘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五万 孙孙、刘
联军
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 曹 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刘
赤壁
之孙战、刘联军 孙
二、赤壁之战
1.时间:208年 2.作战双方:曹——孙、刘 3.经过及结果: 4、影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 国 鼎 立
❖ 魏:注重兴建水利,第四来自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1、黄巾起义,军阀混战 2、曹操的有利条件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魏、蜀、吴三分天下
220年曹丕 洛阳建魏
221年 刘备 成都 蜀
229年 孙权 建业 吴
三国时期天下形势示意图
曹 操
刘
备
孙
权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本史实及三国经济的发 展。 ❖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 2 能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 3曹操和诸葛亮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作出了 一定贡献,是我国历史杰出的政治家。 ❖ 学习重点: ❖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学习难点: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 二十万
赤壁之战 208年
刘 刘
以少胜多
刘刘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五万 孙孙、刘
联军
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 曹 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刘
赤壁
之孙战、刘联军 孙
二、赤壁之战
1.时间:208年 2.作战双方:曹——孙、刘 3.经过及结果: 4、影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 国 鼎 立
❖ 魏:注重兴建水利,第四来自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1、黄巾起义,军阀混战 2、曹操的有利条件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学课件PPT模板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学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56063cf8e9951e79b8927c9.png)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 绍等。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介绍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的景象!!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 末年,只剩下760万······
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 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 如渴……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 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势
曹操 20多万大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曹 刘备
刘备
幻灯片
操
孙刘联军 5万军队
刘备
孙权 孙 权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曹操
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群雄逐鹿说战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历史课件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目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合作探究 4 拓展练习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 学习目标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的景象!!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 末年,只剩下760万······
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 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 如渴……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 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势
曹操 20多万大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曹 刘备
刘备
幻灯片
操
孙刘联军 5万军队
刘备
孙权 孙 权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曹操
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群雄逐鹿说战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历史课件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目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合作探究 4 拓展练习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 学习目标
《三国鼎立》PPT教学课件
![《三国鼎立》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805f2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5.png)
4、下列人物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C )
①孙权 ②曹操 ③刘备 ④曹丕
⑤诸葛亮 ⑥袁绍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3、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
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夷洲的联系。“夷洲”指
的是今天的(
C)
A、新疆 B、西藏 C、台湾 D、海南
THANK YOU
汉 末 年
魏 孙权 赤壁之战(208年) 蜀
军
阀
联合抗曹
吴
混 战
刘备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堂训练
1、齐桓公曾用管仲之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而称霸。这里的“尊王”举措,为后来者提供了“挟
天子以令诸侯”之策。这些后来者中包括(
)
A、嬴D政 B、刘邦 C、刘秀 D、曹操
2.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的相同点是( D)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有孙权参加 ③都采用了火 攻 ④都是以少胜多 ⑤都是军阀之间的斗争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 刘备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
备联合迎战曹军。
曹 操
孙 刘
三顾茅庐
• 水站是本次战役制胜的 关键,但曹军来自北方, 不习水战。致命弱点
• 随着曹操势力日益强大, 曹操产生了骄傲、自满 的情绪。不利因素
• 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 战术。 先决条件
将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的对比、分析,以列表方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你认为是历史的 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观点:进步。 理由:三国时期,国家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 是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相比,实现 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的统一,促进了生产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三国鼎立精选教学PPT 人教版
![三国鼎立精选教学PPT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9e4a432f60ddccdb38a02a.png)
三月的鲜花,一树树,一束束,一簇簇,而青春,就是像三月的鲜花一样美丽迷人,生机盎然,姹紫嫣红,生机勃勃。三月,是青春里最美最温暖的风景。三月的美,就像青春的美,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昂扬的斗志。三月的美,就像青春的花季,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青春的跳动与感动,感受青春的曼妙与奇妙;感受青春的悸动与心跳。 青春,如三月的春光,安暖向阳。在美丽的青春年华,我们手牵手,肩并肩,跨过岁月山河,跨过锦瑟流年,跨过天涯海角,在三月的春光里沐浴金色的光泽。三月的春光,让青春的我们看到希望,看到自己有一颗年轻跳动的心,看到蓝天白云,看到明媚的灿烂。三月的春光,温暖无比,就像我们的青春,有着长辈的呵护,有着老师的循循教导,它们就像春光,照耀着我们年轻的心。
“看你应该还没吃饭吧,我给你买点,不要害怕,我不是坏人”说完我领着老人走进了咖啡店。店里没什么主食,只好给老人买了些许糕点。看着老人狼吞虎咽的样子,我的心中一阵酸楚,也许老无所依说得就是这样吧。 “要不你跟我说说你年轻时候的故事吧”老人吃完后,我不知为何冒出这么一句话。
“我哪有什么故事,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饭都吃不饱,每天还要到山上去捡柴火,家里面五个小孩,我排行第二,上面有个大姐,父亲是泥水匠,母亲基本上做一些零工补贴家用,十六岁去当兵,后来被分配到了工厂做个普工,就这么浮浮沉沉地过了一辈子”他好像情绪有点低落地说到。 我端起一杯咖啡,递到他面前,“那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来到处“流浪”吧。” “小时候,有一次在河边玩,村里来过一支勘探队,我给他们带过路。” “哦,那跟你出来流浪,有什么联系”我不解。
“带他们去的路上,队里面有个地质工程师,跟我说了好多好多他们去过的美丽的地方,还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之前我以为我们家后山的红树林就是最漂亮的地方,没想到世界这么大,美丽的地方那么多。所以那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老人说完顿了顿接着说,我当兵回来分配到厂里,当时厂里就没几个女孩子,有一天来了一位女同事,后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再后来才知道她高中毕业后,因为文革,上不了大学了,到这里上班,她的梦想就是能够走遍全中国,满世界观赏,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一起翻阅地理书,和收集不同地方的照片。”说到这我发现老人的目光变得有些湿润。
“看你应该还没吃饭吧,我给你买点,不要害怕,我不是坏人”说完我领着老人走进了咖啡店。店里没什么主食,只好给老人买了些许糕点。看着老人狼吞虎咽的样子,我的心中一阵酸楚,也许老无所依说得就是这样吧。 “要不你跟我说说你年轻时候的故事吧”老人吃完后,我不知为何冒出这么一句话。
“我哪有什么故事,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饭都吃不饱,每天还要到山上去捡柴火,家里面五个小孩,我排行第二,上面有个大姐,父亲是泥水匠,母亲基本上做一些零工补贴家用,十六岁去当兵,后来被分配到了工厂做个普工,就这么浮浮沉沉地过了一辈子”他好像情绪有点低落地说到。 我端起一杯咖啡,递到他面前,“那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来到处“流浪”吧。” “小时候,有一次在河边玩,村里来过一支勘探队,我给他们带过路。” “哦,那跟你出来流浪,有什么联系”我不解。
“带他们去的路上,队里面有个地质工程师,跟我说了好多好多他们去过的美丽的地方,还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之前我以为我们家后山的红树林就是最漂亮的地方,没想到世界这么大,美丽的地方那么多。所以那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老人说完顿了顿接着说,我当兵回来分配到厂里,当时厂里就没几个女孩子,有一天来了一位女同事,后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再后来才知道她高中毕业后,因为文革,上不了大学了,到这里上班,她的梦想就是能够走遍全中国,满世界观赏,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一起翻阅地理书,和收集不同地方的照片。”说到这我发现老人的目光变得有些湿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87ca04b7360b4c2e3f6488.png)
《三国演义》简介: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 曲家罗贯中综合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戏曲、 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根据他个人对社 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 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 官渡 赤壁 中失败了呢?
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孙 权
联 合
刘 备
智 谋
三顾茅庐
诸 葛 亮
《三国演义》的描述: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三国志》的记载: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第二篇章
尔虞我诈是三国
官 渡 之 战
曹操 袁绍
曹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以 少 胜 多
拓展延伸: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 人谋也.
曹操 胜
袁绍 败
——诸葛亮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上:招募 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屯田,实力增强。 善于用人,采纳谋士的计策 战术正确,把握战机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篇章
烽火连天分三国
1.因何而乱
乱
皇帝大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揭竿(黄巾起义) 军阀割据
2.乱成如何?
路有饥妇人, 抛子弃草间。
--王粲《七哀诗》
军阀割据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 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课件2024秋](https://img.taocdn.com/s3/m/8112572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f.png)
主要因素: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指挥者 的心态等。
课堂小结
东 曹操 官渡之战(200年) 统一北方
汉 末 年 军 阀
孙权
魏(曹丕220年) 赤壁之战(208年) 蜀(刘备221年)
联合抗曹
吴(孙权229年)
混 战
刘备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练习
1.(南宁期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 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 (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 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策略?与赤壁之战有 什么关系?
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B )
A
B
C
D
合作探究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为什么?
是历史的进步。因为: (1)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 实亡,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实现 了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2)从经济上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生产遭 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政权均致力 于发展经济,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从民族关系上看,三国时期,北方各族内迁, 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9年 建业(今南京) 孙权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都。
课堂小结
东 曹操 官渡之战(200年) 统一北方
汉 末 年 军 阀
孙权
魏(曹丕220年) 赤壁之战(208年) 蜀(刘备221年)
联合抗曹
吴(孙权229年)
混 战
刘备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练习
1.(南宁期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 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 (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 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策略?与赤壁之战有 什么关系?
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B )
A
B
C
D
合作探究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为什么?
是历史的进步。因为: (1)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 实亡,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实现 了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2)从经济上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生产遭 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政权均致力 于发展经济,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从民族关系上看,三国时期,北方各族内迁, 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9年 建业(今南京) 孙权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都。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三国鼎立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三国鼎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577b267375a417866f8f68.png)
蜀 吴
图示小结
曹操 (统一北方)
魏
吴
军东 阀汉 混末 战年孙权刘备赤壁之战 (208年)
努力发展 联合攻曹
蜀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 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 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1)“挟天子以令诸侯” 政治上: (2)招贤纳士 经济上: 重视农业,垦荒屯田
袁 绍 2、
十万人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延津
乌巢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曹
三四 万人
操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曹
操
历史上的曹 粉白脸细眉 长目。 操真的就是 在脸谱中, 一个阴险疑 白色象 诈的奸臣吗?
征阴险疑诈
提示: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 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
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 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二、三国鼎立
1、孙权、刘备势力的壮大
名 成 八 阵 图 。
功 盖 三 分 国 ,
三顾茅庐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ppt (29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ppt (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5cee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7.png)
——
汉跨土“
室有,益
《 可荆高州
三 兴、祖险
国 矣益因塞
志 。,之,
……··” 以沃蜀成野志 则帝千
霸业里
诸 业。,
……
葛 可天
亮 成府
传 ,若之
》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汉, 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建立吴国,
定都建业。
➢229年,三国鼎立局面
正式形成。
翻 车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虽没有 改变政权割据的状况,但它形成局 部性统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为后来的全国 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东 曹操 官渡之战(200年) 统一北方
汉 末 年 军 阀
孙权
魏 赤壁之战(208年) 蜀
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公元200年)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 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 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曹操《述志令》
经过
袁绍
十万人
延津
● 曹操
三四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 奠定了基础。
2070年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兵马沿江西 进。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 败,退至乌林,会合陆 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 峙。
赤壁之战概况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曹操败(孙刘出奇制胜,火烧赤壁)
三国鼎立 PPT课件1 人教版
![三国鼎立 PPT课件1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13b45f25c52cc58bd6bea1.png)
•
22、在真实的性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
2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
24、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
25、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
26、行动不必须带来愉悦,而无行动则决无愉悦。
•
27、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
28、人类的期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个性是在这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
29、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领悟的过程,咱们应当在这过程中,领悟稳定冷静,领悟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心情说说)
•
17、平凡的脚步也能够走完伟大的行程。
•
1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
1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
20、咱们爱咱们的民族,这是咱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
21、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袁采
•
44、有志者事竟成。
•
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
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Nhomakorabea•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
•
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初中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ppt课件
![初中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3694ad03d8ce2f0166236a.png)
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
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知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识 巩 固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4、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A诸葛亮 B曹操 C孙权 D刘备
——陈寿:《三国志》
他们5的个行多为月,来我, 在们反 是对否派应的该蛊谴惑责煽? 动和外部势力的插 手他干们预的下行,为香,港对出 现国持家续、不对断社的会街产头 暴生力了活何动种。影响?
暴示力威示威
焚烧无辜市民
分裂割据 生灵涂炭 国家一统 国泰民安
图示小结
东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既然不投降,那 就决一死战!
此季节天寒水冷,你曹 军远道而来,士兵疲惫, 我孙刘联军以逸待劳, 岂有不胜之理?
诸葛亮
阅读书本第81-82页,完成以下表格
1、背景:军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
方 特点
结果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赤壁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5、下列朝代的统治区域主要在黄河 流域的是 A东汉 B魏 C蜀 D吴
知识数字归纳
一种局面: 三国鼎立 两场战争: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三个政权: 魏、蜀、吴 四个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 五个时间: 200、208、220、221、229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从分裂到局部 统一,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汉
末
赤壁之战
年
军 阀
刘备 ( 208年)
联合抗曹
三国鼎立PPT课件40 人教版优秀课件
![三国鼎立PPT课件40 人教版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f440db7cd184254a3535bd.png)
映的是三国时期哪国的情况(A )
A.蜀国 B.魏国 C.吴国 D.东晋
随堂检测答案
1 、A 2、C 3、D 4、C
5、A 6、A
7、D
8、A 魏 B 蜀 C 吴 a 洛阳 b 成都 c 建业
9、(1)魏 蜀
吴 (2)周瑜 (3)赤壁之战
时间:208年
交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结果:曹操失败 孙刘联军胜
第18课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
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重点)。
学 2、理解并分析曹操能够统一北
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
习 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目
(难点)。 3、正确评价三国这一历史时期
标
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
要求:
1、时间10分钟
2、组内统一 【自主学习,夯实 基础】 对于基础知识的答案,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订正,讨 论疑难,并背诵记忆,准备教师 检查。
要求: 1、时间10分钟 2、【合作探究】 先自己分析,然后在组内交流,每个组 员都积极发言,组长统计组内解决不了 的疑难问题,各小组展示时,注意及时 订。 3、红笔纠错,标明重点和疑惑,并等 待展示与点评。
探究1 究案2 探究3
高效展示
展示 方式
地点
五组
黑板前 板书
六组
板书 黑板前
四组 板书 黑板前
袁绍失败
曹操 3-4万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 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
208年 孙权
刘备
20多万 曹操失败 5万 孙刘联军胜
为三国鼎立 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骄兵必败
我们宣誓:
做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我们要牢牢记住毛泽 东同志的“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 做一个勇于创造、刻苦拼搏、 谦虚好学的人。
A.蜀国 B.魏国 C.吴国 D.东晋
随堂检测答案
1 、A 2、C 3、D 4、C
5、A 6、A
7、D
8、A 魏 B 蜀 C 吴 a 洛阳 b 成都 c 建业
9、(1)魏 蜀
吴 (2)周瑜 (3)赤壁之战
时间:208年
交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结果:曹操失败 孙刘联军胜
第18课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
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重点)。
学 2、理解并分析曹操能够统一北
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
习 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目
(难点)。 3、正确评价三国这一历史时期
标
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
要求:
1、时间10分钟
2、组内统一 【自主学习,夯实 基础】 对于基础知识的答案,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订正,讨 论疑难,并背诵记忆,准备教师 检查。
要求: 1、时间10分钟 2、【合作探究】 先自己分析,然后在组内交流,每个组 员都积极发言,组长统计组内解决不了 的疑难问题,各小组展示时,注意及时 订。 3、红笔纠错,标明重点和疑惑,并等 待展示与点评。
探究1 究案2 探究3
高效展示
展示 方式
地点
五组
黑板前 板书
六组
板书 黑板前
四组 板书 黑板前
袁绍失败
曹操 3-4万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 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
208年 孙权
刘备
20多万 曹操失败 5万 孙刘联军胜
为三国鼎立 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骄兵必败
我们宣誓:
做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我们要牢牢记住毛泽 东同志的“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 做一个勇于创造、刻苦拼搏、 谦虚好学的人。
三国鼎立PPT课件71 人教版
![三国鼎立PPT课件71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389475a8956bec0975e3fc.png)
•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建都洛阳, 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 史称“蜀汉”或“蜀国”。 222年,刘备亲率大军欲夺回荆州,孙权任陆 逊为大都督,在夷陵大败刘备。同年,孙权向魏称 王,国号“吴”,建都建业。(完全确立)
221-263
220-265 229-280
而且时间发生在赤壁之战后。
“火烧赤壁” 的是周瑜,不 是孔明。
“刮骨疗毒”是虚构的,华佗 在此之前就被曹操处死了,原 因是给曹冲治病很慢,导致曹 操生疑。
“骂死王朗”、“空城计”是 虚构的。
…… ……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三、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为了统一全国,率20万大 军南下,试图消灭南方的刘备和孙权。
赤壁之战
• 时间:208年。 • 目的:曹操为了统一北方。 • 结果:孙刘联合,采用火攻战术。曹操
战败,退回北方。三个政权形成对峙的 局面。
“ 三 足 ”
鼎 立 的 形 成
四、三国鼎立的形成
219年,孙权乘刘备留守荆州的将军关羽北上 与曹军作战之机,命吕蒙乘虚而入,截杀关羽,夺 得荆州。 (初步形成)
三国鼎立PPT优秀课件75(5份) 人教版
![三国鼎立PPT优秀课件75(5份)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300d5fa26925c52cc5bfb7.png)
第16课
三国鼎立
导入新课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篇 烽火连不休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第二篇 第三篇 时势造英雄 赤壁怀古 曹操统一北方 三国鼎立终形成
第四篇
各显其能 三国的治理和开发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的景象!!!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 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 只剩下760万· · · · · ·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C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A
A、220年 C、221年
B、222年 D、229年
D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 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第16课 三国鼎立
动 脑 筋:
右边是明朝人 画的有关刘备 和诸葛亮的一 幅画。看看画 中的人物都是 谁?他们去做 什么?这里还 有个成语故事, 谁能说得出来?
三顾茅庐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退回北方 以少胜多
思考:
曹操取胜的原因:
经济上:
(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组织兵士耕田
从比较战 前双方实 力和战争 中两人的 所作所为 分析
(1)“挟天子以令诸侯” 政治上:
(2)重视人才
袁绍失败的原因: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请思考: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统一 北方啊? •他下一步又怎么做呢?
三国鼎立
导入新课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篇 烽火连不休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第二篇 第三篇 时势造英雄 赤壁怀古 曹操统一北方 三国鼎立终形成
第四篇
各显其能 三国的治理和开发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的景象!!!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 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 只剩下760万· · · · · ·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C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A
A、220年 C、221年
B、222年 D、229年
D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 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第16课 三国鼎立
动 脑 筋:
右边是明朝人 画的有关刘备 和诸葛亮的一 幅画。看看画 中的人物都是 谁?他们去做 什么?这里还 有个成语故事, 谁能说得出来?
三顾茅庐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退回北方 以少胜多
思考:
曹操取胜的原因:
经济上:
(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组织兵士耕田
从比较战 前双方实 力和战争 中两人的 所作所为 分析
(1)“挟天子以令诸侯” 政治上:
(2)重视人才
袁绍失败的原因: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请思考: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统一 北方啊? •他下一步又怎么做呢?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人教版)说课讲解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人教版)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36d048b14791711cd791719.png)
“白骨露于野,千袁绍里无鸡鸣” ——曹操
刘璋
刘表
曹操 袁术
袁绍
官
渡官
袁绍
之渡 战前之
的战
形
曹操
势
曹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3-4
曹
万 军
操
队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作 用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 胜 分析官渡之战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重用人才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4、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三国鼎立
220年, 曹丕称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魏
吴 蜀
222年,孙 权称王, 国号吴, 定都建业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2. 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 奴
袁绍 败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天下形势示意图
曹操 20多万大军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赤 壁赤
作用:
刘备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之壁
以少胜多
战
前之 的 形战
曹 操 刘备
刘璋
刘表
曹操 袁术
袁绍
官
渡官
袁绍
之渡 战前之
的战
形
曹操
势
曹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3-4
曹
万 军
操
队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作 用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 胜 分析官渡之战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重用人才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4、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三国鼎立
220年, 曹丕称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魏
吴 蜀
222年,孙 权称王, 国号吴, 定都建业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2. 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 奴
袁绍 败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天下形势示意图
曹操 20多万大军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赤 壁赤
作用:
刘备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之壁
以少胜多
战
前之 的 形战
曹 操 刘备
三国鼎立PPT优秀课件39(说课) 人教版
![三国鼎立PPT优秀课件39(说课)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1e680b4b73f242336c5f83.png)
板书设计
官渡之战(200年)
东 汉 末 年 军 阀 混 战
曹操 (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 208年)
魏
孙权 刘备
吴
蜀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说课 流程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歌曲串联课堂 人物贯穿内容
教具帮助理解
问题引出思考 古今有机结合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两次战争 一个局面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
无限思考
正确认识历史
我的歌声里
《曹操》
作词:林秋离 作曲:林俊杰 演唱:林俊杰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啰嗦 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的摸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分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後 一切又从头
曹操诗篇之统一北方后
壮心 烈 志 老 不士在骥 已暮千伏 ︒年里枥 ︐︒︐
赤壁之战
曹操 20多万大军
赤壁 之战
孙刘联军
5万人
火烧赤壁
二、赤 壁 之 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探究二: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 什么赤壁之战曹操却以优势兵 力败给了孙刘联军?
学习 对象 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同时, 该班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 于发挥学生主体性。
知识 背景 分析
学生小学语文学过三顾茅庐,并 且通过文学、影视作品和游戏对三 国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 吴
222年,孙 权称王, 国号吴, 定都建业
蜀
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史实辩析
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 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 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 “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 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 里?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于220年正月病逝,终 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 年六十六岁。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雄。” —— 鲁迅
评 价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 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 奸诈.
补全歇后语 1、周瑜打黄盖 2、关公面前耍大刀 3、刘备借荆州 知识抢答: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自不量力 有借无还
张飞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2、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 刘备 关羽
第18课
三国鼎立
魏
成都
洛阳
建业
蜀
吴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提示: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魏 蜀 吴
假如你是魏蜀吴 三国的国务院发言 人,能否介绍本国 的经济发展状况?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 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 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曹
操
粉白脸 历史上的曹操 细眉长目。 真的就是一个 在脸谱中, 阴险疑诈的奸 白色象征 臣吗? 阴险疑诈
曹
操
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 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
依据本课内容概括总结 :
①一种局面: 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 魏蜀吴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A、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
2、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谁 的评价(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3、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 A、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
4、三国时,以今天南京作为都城是 (D ) A、东汉 B、魏 C、蜀 D、吴 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 夷州即 今天的( B)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6、 三国时,为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 贡献的是( C ) A、曹操 B、曹丕 C、诸葛亮 D、孙权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袁
绍 官 官 渡 之 渡 战 之 前 的 战 形 势
袁 绍
曹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操 曹操 以少胜多
曹 操
3-4 万 军 队
官 渡 之 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Biblioteka 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 胜
分析官渡之战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袁绍 败 ④重用人才.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赤 赤 壁 之 壁 战 之 前 的 战 形 势
刘 备
孙权进军路线 作用: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刘备 成的基础
以少胜多
刘备
曹
刘备
孙刘联军 操 5万军队
孙 权
孙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赤 壁 之 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 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4、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 观条件尚未成熟。
220年, 曹丕称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天下形势示意图
《龟虽寿》
曹操
(jì (lì ) )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你能说出右图三国故 事中的人物吗?这里 面还有一个成语故事, 你能说出来吗?
诸葛亮
三顾茅庐
刘备
关羽
张飞
名 成 八 阵 图 。
功 盖 三 分 国 ,
-----杜 甫
诸葛亮
曹操 20多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