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行为惯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力集中的训练。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让学生在研究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认真倾听的养成。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听取他人发言等方式,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
在家庭作业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的配合,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完成作业,避免干扰和打扰。
三)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
四)作业惯的养成。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教授学生正确的作业姿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惯。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作业批改的方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一)在培养小学生研究惯的过程中,及时提醒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持久性和自控性差,为了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教师不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
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
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
学生耳濡目染,对其良好的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
小学生还有争强好胜心理和模仿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来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研究。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小学一年级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引导和培养孩子们。
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列举了一些帮助孩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1. 树立榜样教育者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展示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守时、诚实、友善等。
通过身体力行,可以激发孩子们效仿的欲望。
2. 建立规则和纪律制定一套简单明确的规则,告诉孩子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他们明白何为正确行为。
同时,要有相应的纪律,对于不良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和奖励。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保持整洁、遵守公共场所的卫生规则等。
这些习惯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4. 引导良好的交往习惯教育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与人友善相处。
通过模拟交往情境,让孩子们感受到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二、培养良好的品德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培养孩子们的品德素养至关重要。
下面提供几点方法用于培养孩子们的品德:1. 关注集体荣誉感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鼓励他们参与班级、学校的集体活动,让他们明白个人的努力可以对集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培养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一些小小的挑战和困难,激发孩子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3. 关注他人的需要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通过讲述和展示一些关爱他人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
4.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是重要的,比如诚实、友善、公平等,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结语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提到的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观念,帮助他们成为品德良好的人。
关于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10条建议
关于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10条建议
1. 明确期望:家长和教师需要明确期望孩子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良好的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等。
2. 树立榜样:这是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大人的行为。
家长和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直接的示范作用。
3. 沟通与理解: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明白他们的行为动机,有助于更好地引导他们。
4. 及时纠正:对于不良的行为习惯,需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可以通过鼓励或惩罚来强化孩子的记忆。
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5. 明确规则与界限:通过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6. 表扬与鼓励: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有助于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
7. 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8. 持续的耐心: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家长和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和纠正孩子的行为。
9. 结合其他学科:在行为习惯教育中,可以结合品德教
育、心理教育等其他学科,更全面地提升孩子的素质。
10. 家校合作:家长应与教师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孩子的行为动态,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一年级行为习惯的养成措施
一年级行为习惯的养成措施
(一)教师
1、以身作则。
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跟着做,做到言传身教。
2、奖惩结合。
在学生取得进步或有良好的表现时,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必要时进行实物奖励,如贴小红花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表扬方式。
此外,当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做不好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们明白,只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3、有耐心。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在行为上管不住自己,特别是在课堂中常不遵守课堂纪律。
这时就需要老师用耐心去感染他,让他慢慢的去改正。
4、寓教于乐。
对于天真可爱的一年级学生可以多让他们参与一些活动,在课堂中多用游戏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多创编儿歌让学生对常规进行识记,在儿歌中养成规则。
5、及时提醒。
一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稍弱,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时,发现错误后及时提醒,并引导学生做出改正。
(二)、家长
教育孩子不仅是老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在学校有老师进行系统管理,而在回家以后就需要家长进行时刻监督,
如果发现孩子有行为不一致的,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同时家长也要对自己的孩子更加严格,让他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学生。
学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主体,所以在养成在于单他们能够充当教师的小帮手,可以将教学生分为几组,选出组长,监督其组员,而组员可以挑选一个人作为自己的监督对象,让自己在有管理权的同时,帮助其他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够帮助自己改正不好的行为。
学生在自己当管理员时,往往能比教师发现更细致的问题,对于他们的发展,作用是极为明显的。
一年级小学生习惯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习惯培养引言:一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开始阶段,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和家长都需要共同努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帮助一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日常规划和作息时间表良好的作息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学习发展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明确的日常规划和作息时间表,确保孩子每天有规律地进行作息,包括早睡早起、定时吃饭、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
通过坚持按照时间表行动,孩子会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一年级学生应该学会正确洗手、刷牙、洗脸等日常卫生习惯。
家长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刷牙技巧,并与他们共同养成每日定期刷牙、洗手的习惯。
此外,还可以定期检查孩子的指甲是否干净整齐,培养良好的修剪指甲的习惯。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一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课堂积极互动等。
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小组、定期检查学习成果、奖励学习进步等方式激励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关注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开拓孩子视野、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关注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绘本、儿童文学作品等,引导他们主动阅读。
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阅读活动、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孩子积极的阅读习惯。
五、培养孩子的良好社交习惯一年级是孩子开始接触社交的阶段,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学会礼貌用语,例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还可以组织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分享、互助的意识和习惯。
六、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对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非常重要。
家长和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协商和解决。
一年级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年级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年级学生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文明礼仪1、使用礼貌用语:早晨、中午、放学、课间见了老师、职工和来宾要主动打招呼,使用礼貌用语。
尤其强调见了来校的领导或者老师,一定要打招呼,统一称呼:“客人老师好!”同学间也需要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
2、注意仪表形象:红领巾的佩戴,保持自身的清洁。
3、注意行为习惯: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姿势要端正,善于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
自己发言要举手,举手要规范。
朗读时声音响亮,默读时安静专注,写字时的坐姿,执笔姿势,一些规范都要指导学生。
行为习惯:课桌椅排整齐,最好定位,书包统一摆放,桌上文具摆放在规定位置。
爱护教室内物品,节约水电,节约用纸。
不乱扔瓜皮果壳,塑料袋、纸屑,垃圾全部统一扔到教室后面柜里的垃圾桶里。
见到地上有垃圾主动捡起。
爱护校园内花草树木。
二,各项纪律:1、集队纪律:包括出操,中午排队到食堂用餐,上专用室上课等,听到信号迅速到教室外排队,做到快、齐、静,按指定直线行进,上下楼梯靠右走,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集队前整理好所有文具,全部放进桌肚。
椅子和书包要统一摆放位置。
2、课间纪律:不追逐打闹,不玩危险游戏。
3、用餐纪律:首先做到安静,不说话,专心吃,认真吃;其次做到不挑食,保证营养;再次做到不浪费,要吃多少盛多少。
用餐形象:首先做到举止文雅,其次注意桌面和地面的整洁,第三,吃完后清洁碗和汤匙,放进箩筐的时候注意小心轻放。
第四,处理好餐具后文明安静地走出餐厅,不允许跑。
老师应该怎么做?一,提出要求并且指导;二,做好榜样和示范。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把老师想象得几乎是神圣和完美,他们对老师有特有的期望和依赖,什么都喜欢模仿老师来做,我相信我们漕桥小学一年级的老师们一定能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最好的示范,谢谢!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九日。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一年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还有助于他们的全面成长。
本文将探讨一些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旨在帮助一年级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
1. 规律作息时间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孩子们保持充足的精力,提升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够良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建立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计划,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规定适当的起床和就寝时间。
这样的规律作息时间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 均衡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培养一年级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关键。
父母可以在家中为孩子们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蔬菜、水果、谷物和蛋白质食物。
消除对高糖、高盐和高脂食品的依赖,培养孩子们爱吃健康食物的习惯。
同时,教导孩子们戒掉垃圾食品,养成定时进餐和细嚼慢咽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吃零食。
3. 整理个人物品教导孩子们整理个人物品的习惯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整洁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年级的孩子们常常会忽略自己的个人物品,衣物乱丢、书包里东西杂乱无章。
父母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制定整理物品的规则,例如每天早上整理书包,晚上整理玩具和游戏物品。
通过这样的习惯,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物品,养成整洁和有序的习惯。
4. 注重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孩子们的健康和自尊心的发展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教导孩子们每天洗手、刷牙、洗脸等卫生习惯,并且要帮助他们建立每天坚持的习惯。
教育孩子们关注自己的口腔卫生、身体清洁,并且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卫生纸等卫生用品。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能够保护孩子们的健康,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培养一年级孩子们良好品德的基础。
父母可以通过身教和言教来教育孩子们尊重他人,包括老师、同学和其他人员。
教导孩子们礼貌用语、轮流发言、关心他人等行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及学习习惯养成
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及学习习惯养成行为规范
1. 尊重他人
- 讲礼貌,对老师、同学和其他人要有基本的尊重。
- 不打架、不欺负别人,要友善待人。
2. 守时守纪
- 准时到校、按时完成作业。
- 遵守班级和学校规定,如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等。
3. 注意卫生
- 保持教室、餐厅和卫生间的整洁。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如勤洗手、剪指甲等。
研究惯养成
1. 定时复
- 养成每天回顾当天所学知识的惯。
- 在课外时间进行复,夯实所学内容。
2. 做作业
-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 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请教,不懂就问,不怕犯错。
3. 多读书
- 养成每天阅读的好惯,培养阅读兴趣。
- 多读各种题材的书籍,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
4. 合理安排时间
- 研究时间与娱乐时间要相互协调。
- 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休息。
通过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及养成良好的研究惯,我们相信一年级的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并取得优异的研究成绩。
Please note that the above content is a suggestion and can be modified according to your specific requirements.。
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
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小学一年级是孩子进入学校学习的重要阶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
第一,树立榜样。
老师和家长身为孩子的第一任榜样,他们的行为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做到说到做到。
家长也应该关注自己的行为,不仅要教育孩子,更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二,制定明确的规则。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学校生活还不熟悉,容易产生迷茫。
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给他们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要求,让他们清楚知道哪些行为是被认可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
这样一来,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并且形成积极的行为习惯。
第三,重视奖励机制。
学生需要正面的激励来鼓励他们养成积极的行为习惯。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励,如表扬信、小红花等,鼓励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色。
家长也可以制定一些奖励规则,鼓励孩子在家中形成积极的习惯。
这样一来,孩子们会更加积极地去行动,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注重情绪管理。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所以,老师和家长要教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提醒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乐观的态度。
同时,在家庭和学校中创造和谐的环境,为孩子提供积极、安全的成长空间。
第五,培养自律意识。
自律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的关键。
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律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规则,按时完成任务,并且保持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第六,分组合作。
在小学一年级,组别合作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小组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耐心、互相帮助的意识。
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共同努力,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
第七,注重家校沟通。
家校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年级的好习惯和学习方法(优秀5篇)
一年级的好习惯和学习方法(优秀5篇)一年级的好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一年级的好习惯和学习方法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一年级的好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一年级的好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哪些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以下是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方法:习惯:__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和精力。
__桌面整洁,学习用品和书本摆放整齐。
__按时完成作业,不拖延。
__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捣乱。
__每天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__礼貌待人,尊重他人。
学习:__课前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助于上课时理解。
__记笔记,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方便复习。
__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__寻求帮助,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家长、同学求助。
__多看多听,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学习,增加感性认识。
__提问,上课时可以提问,对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
这些习惯和方法不仅适用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年级的好习惯和学习方法包括哪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习惯:1.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便在白天保持精力充沛。
2.每天阅读: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3.整理书包: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准备好第二天需要带上的物品。
4.排队等待:学会在需要等待时保持耐心。
5.尊重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学习方法:1.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更有效。
学生应该主动寻找学习资料,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向老师和同学提问。
2.做好笔记: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做好笔记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做笔记应该只是为了帮助记忆和理解,而不是为了赶时间写得越多越好。
3.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比如发言、提问、参与小组讨论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也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1.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有秩序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学习。
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桌椅,并确保他们的学习区域远离娱乐设备,以减少干扰。
2.设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表,让他们养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的习惯。
在家里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表,包括每天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并放在孩子能够看到的地方,以提醒他们按时完成。
3.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和管理时间,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作业、整理学习材料、复习、预习等,同时要注意避免给孩子太多帮助和指导,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和面对困难。
4.鼓励孩子提问和探究:鼓励孩子提问并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在家中与孩子讨论学校学到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连接起来。
5.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孩子正确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教导孩子如何做好笔记、整理资料、使用记忆术等,帮助他们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技巧。
6.维护孩子的学习动力:保持对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及时给予他们认可和鼓励。
当孩子取得进步或者完成任务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8.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鼓励孩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
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植物园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9.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尽量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限制他们玩电子游戏和观看电视的时间,以免干扰他们的学习进度和注意力。
10.与孩子一同制定学习目标:与孩子讨论学习目标,并一同制定计划和规划。
让孩子参与到每天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家长们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时要保持耐心和恒心,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的建议和指导,家长们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学好习惯,从小做起。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们学习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一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以及如何培养这些好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按时完成作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家长和老师应该监督孩子们按时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质量,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
2.认真听讲在课堂上,学生应该认真听讲,做到专心致志,认真思考老师讲解的内容。
3.爱护学习用品学生应该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包括书包、课本、文具等,保持整洁,经常整理。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定时作息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
2.讲穷节约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们讲穷节约,不浪费食物和物品,做到节约用水用电。
3.团队合作学生应该养成团队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注意个人卫生1.注意饮食卫生学生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2.保持个人卫生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保持清洁。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方法1.身教为先家长和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自己要遵守良好的生活习惯。
2.积极引导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孩子们养成好习惯,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
3.制定计划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制定养成习惯的计划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
4.多交流沟通家长和老师要与孩子们进行多次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一年级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生活态度,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一年级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案
一年级是孩子们开始接触学习和社会环境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初步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一年级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下是一个完整的养成方案。
一、日常行为习惯1.整齐划一: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整齐划一,例如整理书包、放妥课桌上的物品等。
鼓励孩子们保持自己的个人空间整洁有序。
2.自控力:培养孩子们克制自己的欲望,例如等待轮到自己说话、不插队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体验自控带来的快乐和积极影响。
3.讲卫生: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咳嗽时遮住口鼻等。
组织孩子们参与卫生清洁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保持卫生的重要性。
4.合作交流:培养孩子们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例如与同学分享、听取他人意见等。
鼓励孩子们多与他人合作玩乐,锻炼沟通与合作的技巧。
5.尊重差异:教育孩子们尊重他人的不同,包括不嘲笑他人、不歧视他人等。
通过故事、绘本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不同人之间的差异和价值。
二、学习行为习惯1.认真听讲:教育孩子们养成注意听讲的习惯,例如端正坐姿、目光专注等。
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集中注意力训练,提高孩子的接受信息能力。
2.完成作业:鼓励孩子们按时完成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一个适当的作业管理和监督机制,帮助孩子们提高自制力和责任心。
3.纪律遵守:教育孩子们遵守校规校纪和教师要求,例如遵守上课纪律、按时上下课等。
制定一套明确的纪律制度,并严格执行,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自律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4.反思总结:教育孩子们学会自我反思和总结,例如每天回家后反思一天的学习和行为情况等。
鼓励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反馈,从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5.目标设定:帮助孩子们明确个人学习目标,并提供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定期检查目标完成情况,鼓励孩子们不断进步并培养学习动力。
三、社交行为习惯1.进退有礼:教育孩子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注意礼貌、尊重和友善。
培养孩子们与他人交往时的谦虚、包容和宽容的态度。
如何帮助小学一年级孩子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一年级孩子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小学一年级孩子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
一、建立日常规划建立日常规划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简单而合理的日程表,包括学习时间、休息时间、体育活动时间等。
这样的日程安排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孩子正确学习习惯的重要条件。
家长和老师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空间,远离干扰物。
同时,为孩子提供适合的学习工具和资源,如文具、参考书籍等,以便他们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三、激发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保持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并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来设计学习内容。
此外,及时鼓励和奖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四、培养自律意识自律是培养正确生活习惯的重要品质。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来帮助孩子建立自律意识。
例如,规定孩子在完成作业后可以有一定的娱乐时间,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可以逐渐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
五、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家长和老师应该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以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在做出任何决定或行为之前,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良好的习惯。
通过自己的榜样行动,家长和老师可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习惯,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影响。
六、适当的奖励和鼓励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对孩子培养正确生活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孩子达到一定的目标或取得进步时,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他们一些简单的奖励,如表扬、小礼物等。
一年级学生如何有效培养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如何有效培养好习惯随着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学校生活,有效培养好习惯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建立起对自律和责任的意识。
本文将从时间管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三个方面探讨一年级学生如何有效培养好习惯。
一、时间管理良好的时间管理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和休息娱乐。
以下是几个帮助他们有效管理时间的建议:1. 制定计划:每天早晨,学生可以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列出当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帮助他们有目标地安排时间。
2. 分配优先级:学生可以将任务按照优先级排序,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然后再逐步处理其他事项。
3. 合理分配时间:学生需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来完成学习和休息。
他们可以利用闹钟或计时器设定时间段,保证每项任务得到适当的时间规划。
二、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帮助一年级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1. 集中注意力:学生要学会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
他们可以选择一个安静且无干扰的学习环境,并且远离手机、电视等可能引起干扰的物品。
2. 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可以在每天开始学习之前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计划中可以包括学习的科目和时间安排,帮助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3. 多次复习:学生应该养成多次复习的好习惯。
通过反复回顾所学知识,他们可以更好地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三、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一年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帮助他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建议:1. 规律作息:学生需要养成每天规律的作息习惯,包括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他们精力充沛,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压力。
2. 饮食均衡:学生应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各类营养物质,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3. 整理物品:学生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包括书籍、文具和衣物等。
让他们养成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年级⼩学⽣良好⾏为习惯的培养 对于低年级⼩学⽣来说,从⼀⼊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为习惯是很重要的。
今天⼩编要和⼤家分享的是⼀年级⼩学⽣良好⾏为习惯的培养,希望能够帮助到⼤家,家长⽼师们赶紧收藏吧。
⼀年级⼩学⽣良好⾏为习惯的培养 ⼀、读书习惯。
先让学⽣养成双⼿捧书读的习惯。
⼆、写字习惯。
教师应随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 三、坐姿。
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三!”学⽣应当会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势予以个别提⽰,既达到了⽬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
四、注意⼒。
⼩学⽣的⼼理特点决定了⼩学⽣集中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
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注意⼒的能⼒。
可针对⼩学⽣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或者⾛到学⽣中间,利⽤“暗⽰法”提请学⽣注意,“拍⼀拍”、“拨⼀拨”、“点⼀点”等;如不便⾛下讲台,可⽤“稍停法”(暂时停⽌讲授),“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在这种情况下,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
除此⽽外,恰当的赞语、激励,合适的奖励等各种不同⼿法的灵活运⽤,对培养学⽣的集中注意⼒的习惯也是重要的。
此外,勤于读书、会圈点勾划的习惯,讲卫⽣(做眼保健操等)的习惯,学习⽤具正确使⽤的习惯,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课外活动计划安排的习惯等,都与⼩学⽣的学习和进步有密切关系,都应纳⼊培养教育的范围。
只要⽼师⼼中有规范,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尺度,“教”有⽅法,要求⼀致,就可使学⽣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为习惯。
所谓习惯,是由于长时间的经验或重复在后天养成的⼀种⽐较固定的、不易改变的⾏为倾向。
它也是⼀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为⽅式。
⼩学语⽂课程标准要求:“重视提⾼学⽣的品德修养和审美的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要达到这个标准,我认为应从培养⼩学⽣良好的⾏为习惯开始。
对于⼩学⽣⽽⾔,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童长⾝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道德情操、⼼理品质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时期。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孩子的良好习惯孩子在小学一年级时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培养小学一年级孩子的良好习惯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家庭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1. 树立榜样孩子天性模仿,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家长的行为习惯。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从小事做起,如保持整洁、守时等等。
这样将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行为规范。
2. 建立规章制度家庭中的规章制度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
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简单明了的规则,如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整理好书包等。
并且要明确规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以增强孩子的自律性。
3.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孩子的作息时间对于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另外,合理安排孩子的娱乐时间,避免过度沉迷电子产品。
4. 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家务活动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勤劳习惯非常有帮助。
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家务任务,如整理书桌、清洗餐具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
学校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1. 建立良好的班级规则老师在学校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他们应该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明确各类活动的要求和规范。
并且要及时进行规则的宣传和强化,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2.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通过考勤和纪律培训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供充实的课外活动学校可以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如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等。
4.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活动,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因为自学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家长要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
课时一定要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不做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其他同学。
下面是如何
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一起来看看。
1. 生活严谨。
督促孩子按时上学,按时回家。
家长要做好后勤工作,科学合理安排
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时间。
2.专心致志。
孩子因为自学能力高,注意力不难分散,所以家长必须严格要求并经常
告诫孩子在上课时一定必须专心听课,分散注意力,不搞小动作,更不要骂人影响其他同学。
在家里时,必须缔造一个适宜孩子自学的环境。
使孩子培养放学后按时做作业和在规
定时间顺利完成作业后再搞其他事情的好习惯。
3.独立思考。
家长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
的不是教孩子如何解决一道问题,而是要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
能力。
4.认真细致。
孩子的作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严禁马虎。
为了并使孩子培
养较好的习惯,提升准确性和责任感,从一年级已经开始就必须建议孩子培养检查的习惯。
5. 培养孩子的活跃思维。
不要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提问,要善于培养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问题适当鼓励和表扬,并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观念。
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
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七个有效途径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七个有效途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效率,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七个有效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力求做到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
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遵守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地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影响到小学生,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到正确的习惯。
二、设定明确的目标培养习惯需要明确的目标。
我们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制定可以量化的目标,例如每天读书一小时、保持教室整洁等。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意识到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明确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三、制定详细的计划只有目标还不够,还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我们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制定每天、每周、每月的计划,详细规划他们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什么样的活动。
这样一来,小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从而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和执行力习惯。
四、激发兴趣和动机培养习惯需要小学生内心的积极性和动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趣味游戏、举办有奖竞赛等,让小学生在参与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进而增强对习惯的积极认同。
五、建立规范的环境良好的习惯需要在规范的环境下培养。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可以在学校和家庭中营造规范的环境。
例如,教室里放置公共物品的位置明确、书本摆放整齐等,可以让小学生养成整理物品和保持环境整洁的好习惯。
六、及时认可和奖励小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的认可和奖励。
我们可以通过表扬、奖品、证书等方式,激励他们坚持养成好的习惯。
这样一来,小学生会更有动力并且更加坚定地养成良好习惯。
七、反思和改进培养习惯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一年级学生行为举止及学习习惯养成
一年级学生行为举止及学习习惯养成
介绍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渡阶段,行为举止及研究惯的养成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这份文档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研究惯,以帮助他们在学校中取得成功。
行为举止
1. 尊重他人:鼓励学生尊重他人,包括老师、同学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
教育他们要礼貌待人,不欺负或嘲笑他人。
2. 遵守纪律:向学生明确学校的纪律要求,比如按时到校、守时上课、保持安静等。
规范学生的行为,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适当的行为。
3. 自律意识:鼓励学生培养自律的惯,如整理书包、自觉完成作业等。
培养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研究惯
1. 规律研究:指导学生养成每天有规律的研究时间,包括完成作业、复课堂知识等。
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研究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
2. 注意力集中:教育学生在研究时保持专注,避免分心。
可以
采用引导注意力的活动和方法,如专注力训练游戏、有效的教学方
法等。
3.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总结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举止和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长和发
展至关重要。
通过尊重他人、遵守纪律和培养自律意识,他们能够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规律学习、注意力集
中和合作学习等习惯能够帮助他们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学校和家长
共同努力,将会为一年级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奠定他们未来学习
的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莫敏枝(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南涌小学广东顺德528313)
摘要: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健康体质提出了新的全面要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一年级,在课堂上的各种行为习惯难以达到小学生的要求,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几年来在低年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切的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
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健康体质小学生行为教育教学
随着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国家制定了《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以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看出我们全民素质的提高,下面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课程中的发现的一些行为习惯现象。
1.加强课堂常规教学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
课前、上课、课后、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
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
为此我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
如:上课铃声响后,学生会在小班长的带动下边拍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
”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
平时站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我是守纪律的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齐”、“静”、……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
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运动中巩固,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2.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
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老师。
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2.1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
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
格的“监督”之下。
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
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
家长、朋友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2.2行为示范。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
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
当操场上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队伍很整齐,很安静,……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
操场上有纸屑时时,总有学生去打扫干净,而且他们还学会起立、坐下时轻轻的。
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
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3.表扬鼓励,激励行为。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
"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
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
平时班级里通过"学生行为自律"活动,评选出"自律小标兵"大力进行表彰。
另外我们开展的"为自己评奖"活动,深受同学和家长的欢迎。
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同学们认可的奖项。
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全班同学都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来。
随着同学们把自己的奖项都报上来,我惊讶地感到学生们的好强与上进,"大胆发言奖"、"团结友爱奖"、"遵守纪律奖"、“最佳活力奖”、"不乱扔纸屑奖"、“跑步第一名”、“做操第一名、……这一个个自评奖项无疑是学生努力的结果,可以说这也是表扬的威力,是激励的结果。
4.不断强化,养成行为。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特别是在宽广的操场上,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正常现象,是由于儿童受年龄特点的制约而造成的。
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则》的条款和口令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
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的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
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
足。
引导学生在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
同时,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平时,通过家访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
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
使家长有的放矢的督促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一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很活跃,他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
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抓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奠基工程,我们要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