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笔试命题探讨
中考物理笔试中科学探究试题命制的研究

点评 :题 目中描述的情景是作者亲眼看到的真
实 情景 ,由生活 隋景 引发思 考 ,进行 力 所能 及 的探 究 , 出正确 的结 论 , 得 符合 “ 从生 活走进 物 理 , 物 理 从
走向生活” 的新课程理念。 从本题的探究活动 中我们
可 以获得 启 示 : 习物 理 的 目的在于应 用 。 就要 求 学 这 老 师在平 时 的教学 中要 灵 活地把 所学 的知 识 与生 活 实际联系起来 , 多关注生活和社会 中的各种现 象 , 以 学
在桌子 的一端 , 图 1 如 甲所示 ;
②缓缓抬起右端 ,让直尺与水 平 方 向有一 定 的夹 角 ,如 图 1 乙所示 ; ③继续抬高右端 , 增大
直 尺与水 平方 向的夹 角 , 图 1 如
丙所示 。
体 的磁极分布情况 ,于是几位 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
猜想 :
@
( ) 实验 中 , 明是 通 过 1该 小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
定 在 1 长 的塑料 直尺 的 中间 ,将直 尺 的一 头 固定 米
教材和考纲是考试命题最重要 的依据和素材来 源 , 少教 师 误认 为 课本 太简 单 , 纲 没 用处 , 不 考 而花 了很多时间做所谓的课外习题 ! 实际上 , 江苏各大市
中考 物理 中 的不少新 题 源于苏 科版 教材 的“ 生活 ・ 物
表 明 , 同样 碰 撞 速 度 的 在
() 2如果实验证明了小丽结论是正确 的, 请你至
少 说 出两 点 理 由 。
现 、分析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考查的内容能够 瞄准 “ 知能结合点” ,瞄准知识在学科领域内和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 ,还要适当注意本学科课程内容与其他学 科或与生产 、 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笔试命题的编制技术与方法研究 人教版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笔试命题的编制技术与方法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科的卷面考试,究竟应该以怎样的结构和形式来呈现,这是当前新课程实验中一线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但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学生学习评价实施建议”部分提出了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的理念,对于学生学习的具体评价仅仅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在评价的形式和具体操作上,还是缺乏明晰、可借鉴的操作方法.本文着重从新课程理念下笔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原则、笔试题型的设计以及编制方法的切入点,展开较为详细地论述,试图为当前新课程的评价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视角. 一、新课标下笔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应以《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为基本依据 科学、合理的卷面评价,对于新课程的教学与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调控作用.《标准》指出,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充分发展,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并增强其继续学习的信心.《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趣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由于考试目的、考试性质的不同,新课程笔试命题的指导思想还应积极体现七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指导中小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有利于初中教学、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利于发展学校的优质教育;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新课标下的笔试试题应当既重视考查对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和公式的识记、理解,又重视考查运用物理概念、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应着重加强对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二、新课标笔试题命的功能及编制方法 新课标下的笔试试卷是由诸多的具体习题组成,每一具体的题目也有各自的考查功能.但是,这些题目的功能与传统题目的功能应有所不同. (一)传统命题题目的功能 在现行的《物理教学大纲》中,具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单方面的目标,在要求上分为“知道”“理解”“掌握”“会”等4种.因此,传统笔试试题的功能主要是考查或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几种具体要求.它仅仅相当于在一维空间中的某一个点.如图1中的A题,也就是简单的考查对某一知识“理解”的要求.图1 (二)新《课程标准》下笔试命题的考查能力 在新课标下,由于课程从三个维度来划分课程的目标,因此,某一具体的试题就可能同时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涉及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于某一具体的题目而言,就会成为三维空间中的一个交叉点,如图2中的A题.其中,Ax、Ay、Az分别是A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要求.这样的笔试命题考查的范围、领域和广度就远远高于传统笔试的试题功能.但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新课标下的题目都同时包含上述三个方面的功能,有的题可能只包含一个或两个方面.图2 (三)具体笔试命题的编制方法 1.明确四维空间中的一个汇合点的含义 新课标的笔试命题可以从双基、探究、创造、意识等四个方面去具体操作.具体的试题可以看做是四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即该题目应该同时具有考查双基、探究、创造、意识的功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习题都要同时包含上述四个方面的功能,有的题可能只包含一个、两个或三个方面. 2.注意考查问题的简化 要想使新课标中笔试的每一个题目同时具备考查四个方面的功能是较为困难的.首先是编制题目不易,另外也容易使题目本身失去特点.因此,不妨将四维空间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四个相对独立的一维空间,即将某个具体的题目侧重于考查上述四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方面,如A题侧重考查双基,C题侧重考查创造等.但是任何题目不可能纯粹只运用一个方面就能解决,因此,习题可以侧重考查知识的某一维度.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特意编造一些纯粹只包含一个方面功能的题目.另外,也可以设计一些能考查几个维度综合功能的题目. 3.科学编制命题的双向细目表 根据上述的命题构想,在编制具体的题目或试卷之前,教师可以编制双向细目表如表1所示. 表1题号题目的功 能及具体考察要求分值双基 探究 创造 意识 要求一 要求二 ┆ 要求一 要求二┆ 要求一要求二┆ 要求一 要求二┆1 52 23 44 3…上述表格中,第1题考查的是双基方面的第二种要求,比如分值是5分;第2题考查的是创造方面的第一种要求,比如分值是2分,第3题考查的是探究方面的第一种要求,比如分值是4分;第4小题考查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第一种要求,分值可以是3分(注意每道题分值的赋值要仔细推敲). 4.落实每一维度的考查要求 笔试命题应努力落实每一维度的考查要求,要根据《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附录中的行为词来具体确定.比如《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可以概要性的表述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有三种要求:了解,认识,理解.技能目标有一种要求:独立操作.我们对这几种知识技能目标可以做如下的理解: 1)了解:这是最低的要求,是其他几种知识技能的基础.一般有如下三个方面要求:能记住主要的内容,能列举有关的实例,能判别有关概念、举例是否正确.例如了解蒸发的一些特点. 2)认识:它的要求比“了解”稍高,高出半层.首先要有“了解”的要求.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与该知识点最近的知识或情景进行联想,或能解释最直接的有关现象.例如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 3)理解:它的要求比“了解”高出一层.首先要有“了解”的要求.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或情境进行联想,或能解释有关的现象,利用该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也可以对该知识进行扩展.例如理解欧姆定律. 4)独立操作(会):它的要求比“了解”高在能够实际操作上.首先要有“了解”的要求.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测量该物理量或运用该器材进行操作.例如会使用刻度尺和天平. 通过对《标准》三维目标教学要求的分析,通常可以将“内容标准”中的知识技能点从中抽出,并进行合理的同化与重组,一共可分为89个点,其中:“了解”的有46个,“认识”的有9个,“理解”的有26个,“独立操作”的有8个.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它设置了一个层次的要求:经历.由于我们将过程与方法分为“探究”和“创造”两个部分,因此“经历”可分为两个侧面,即探究性经历和创造性经历. 可以根据探究过程将探究性经历分为两个要求:第一层次,探究环节;第二层次,探究过程.探究环节是指探究的各个要素以及所运用的具体方法;探究过程是指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及探究过程的设计,完成探究报告等. 可以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四个特性(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精细性)将创造性经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流畅与灵活;第二层次,独特与精细.“流畅与灵活”是指对问题产生许多想法和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独特与精细”是指思想的独特性和完善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它有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反应;第二层次,领悟.反之是指让学生对于某问题或事件立即表达自己的感受;领悟是在“反应”的基础上,潜移默化,通过多次的“反应”,逐渐形成较稳定的意识或思维定式. 5.根据各个维度的要求科学制定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的结构与形式如表2所示. 表2题号题目的功能及具体考查要求双基 探究 创造 意识 分值了解 认识 理解 独立操作 探究环节探究过程 流畅与灵活 独特与精细 反应领悟1 53 22 43 … 三、新课标下笔试命题的内容要体现《标准》中“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 物理新课程的目标主要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培养目标.在笔试的环境下,考查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方面的表现往往不容易做到真实、全面.因此,笔试考卷应以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的表现为基础.由于一个题目所体现的目标是多维的,不是一维的,所以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分析维度,不是实施维度.内容规划应以“标准”为根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在探究与创造过程中的思想意识表现及倾向.这是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过程与方法目标”处于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探究为载体,同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也逐渐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课堂教学的实施关键是要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也即紧紧抓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掌握方法这一点.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造”的过程,这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质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所以,在新课程对应的教学目标下,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的考查就应该成为笔试命题的中心内容. (一)笔试命题对“知识与技能”考查的内容与要求 《标准》中关于“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与要求具体如下: (1)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运动和相互作用——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能量——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应用.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5)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6)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标准》要求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应注重理解和应用,不宜过多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命题的着眼点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应该在枝节问题上纠缠;命题应该注意向联系实际的方向引导,要避免死记教科书中的条文,避免在概念的严密性上做文章,避免烦琐的数学计算;题目中的物理情景应该有实际意义,避免故意编造. 例1 高速公路上一辆“东风”牌载重卡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这时一辆小轿车从它后面超过,此时小轿车的车速为108km/h,则_________的车速大,_________车动能较大. 分析 此题考查速度的单位换算、动能大小的比较.如果学生仅仅知道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而不会进行实际情景下的问题解决,两车的动能大小的比较是不易得出的. (二)笔试命题的“过程与方法”考查的内容和要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简单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信息题考查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能否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3)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书面表达能力. 例2 呈球面形状的反射镜叫做球面镜,用外表面做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凸面镜,简称凸镜.我们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也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凸镜对光线的作用是否与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相同呢? 某同学想:这可能不会相同,要么是会聚作用,要么是发散作用.为了寻找正确答案,他考虑了一番,进行了探究实验. 该同学将好几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相互平行的光线对凸镜照射,发现平行光线经凸镜反射后形成如图3所示的图象.该同学最后把实验结果写成了书面报告.图3 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凸镜对光线的作用是怎样的? (2)请举一个例子,说明凸镜的这种作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何应用?它成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3)你能否由凸镜对光的作用,推测出凹镜对光线的作用? 分析 题干开始先定义凸镜,即使教材没有的内容,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来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做这道题,学生也感受到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第(2)问像的大小问题,可以反映出学生平常的注意能力、观察能力.第(3)问通过对凹镜的推测,反映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情况. (三)笔试命题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和要求 在笔试的环境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比较困难,但适当拓展题目,考查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态度、意识,也可以略见一斑. 例3 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玉,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个故事写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选做下列两个填空: (1)两小儿辩斗中,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 (2)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在辩斗中,各抒己见,不接纳对方的观点,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对孔子的议论,说明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近年来物理教学不断要加强学生物理知识与文学、自然等学科知识的渗透.命题者的意图是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物理情景,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本题的编制和设计实现了跨学科知识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渗透,同时还突出在探索自然现象过程中学生所表达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未完)。
中考物理命题思路

中考物理命题思路一、命题思路的重要性物理是中考科目中相对较难的一门学科,而命题思路对于考生的备考和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命题思路可以帮助考生理清考点,掌握重点知识,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将就中考物理命题思路进行一些探讨。
二、命题思路的基本方法1. 熟悉教材和考纲:认真学习教材内容,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和原理,同时结合考纲对知识的要求进行复习。
2. 抓住重点和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点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这些知识点通常在中考试题中会有所体现。
3. 理解公式和定律:物理是有一定公式和定律的学科,深入理解这些公式和定律的含义和应用场景,能够在解题过程中很好地运用。
4. 掌握解题方法:物理题目呈现多种形式,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积累解题经验和思维方式。
5. 锻炼分析和综合能力:物理考题常常涉及到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考生需要通过多思考、多练习,提高自己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三、常见的命题形式和解题技巧1. 完形填空题:考生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和选项,选择合适的填空内容。
对于物理中的完形填空题,考生应该先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上下文和相关物理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2. 选择题:选择题是中考物理试题中的常见题型,考生需要根据题目提供的选项,选择给出正确答案。
在解答选择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所问的是什么,然后用排除法或相关知识进行判断,选择最正确的选项。
3. 计算题:计算题是物理考试中的重要部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公式和定律。
在解答计算题时,考生需要仔细分析题目,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目标,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公式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4. 解答题:解答题要求考生用文字叙述的形式回答问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表达和归纳总结能力。
在解答题时,考生应先浏览全文,理清问题的要求,然后逐步展开,采用逻辑清晰、言简意赅的叙述方式。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研究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笔试中的地位: (4)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 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 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5)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 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振兴中 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 感。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笔试中的地位: 1.从学生发展来看: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也在迅 速改变。因此,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 人,必须学习掌握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笔试中的地位: 2.从能力培养来看: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能力的基础,能力只 有在掌握知识、技能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 中才能得以发展,离开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 运用,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中考中对学生能力 的考查,也是通过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得以实现的。
中考命题原则
大纲部分:
指导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 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注意应用性、探究性、 综合性、教育性和时代性。命题要有利于指导 学校加强日常教学工作,引导教师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基础性:初中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要严 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命题。
全面性:试题要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对初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能 力进行全面的考查。 科学性: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关键,也是命题的 基本要求。要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避免出现政治 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保证命题的科学性,如 试题表述要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简洁,图形清楚, 专业术语准确,答案要避免出现歧义。
初中物理命题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为了提高初中物理命题的质量,加强命题研究,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1年9月开展了初中物理命题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命题能力,提升物理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物理命题的认识,明确命题原则和标准。
2. 提升教师命题技巧,提高物理试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物理命题水平。
4. 探索物理命题新方法,为物理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三、教研内容1. 命题原则与标准(1)遵循教育规律,符合课程标准。
(2)注重基础,兼顾能力,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3)试题内容科学、严谨,符合实际,难度适中。
(4)题型多样,题量适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 命题技巧(1)审题:准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的知识点。
(2)设问:简洁明了,避免歧义。
(3)选项:全面、准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4)评分标准:明确、具体,便于教师批改。
3. 命题实例分析以一道关于“摩擦力”的试题为例,分析其命题过程。
题目: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向右的拉力F,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与拉力F的关系是:A. f > FB. f < FC. f = FD. f与F无关解析:根据摩擦力的定义,当物体受到拉力F时,摩擦力f与拉力F相等,故选C。
4. 命题新方法探讨(1)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试题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结合实际生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试题。
(3)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设计分层试题。
四、教研成果1. 教师对物理命题的认识和技巧有了显著提高。
2. 命题质量得到提升,试题内容科学、严谨,难度适中。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学生在物理考试中的成绩有所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教研总结本次初中物理命题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物理命题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命题水平,为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初中物理中考的命题技巧与模式

初中物理中考的命题技巧与模式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学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中考中,物理作为其中的一门科目,对于学生的选拔和评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物理中考,本文将探讨初中物理中考的命题技巧与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备考方法和策略。
一、命题技巧1. 考察重点掌握内容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较多,但是在中考中,命题往往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重点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和重难点,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通过分析历年真题,了解命题的倾向和难度,有助于抓住命题的重点。
2. 结合实际生活和实验物理是一门侧重实践和实验的学科,中考中的物理试题也常常涉及实验现象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验实践,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现象,培养对物理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综合运用知识点中考中的物理试题往往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联系,通过解析各种问题和情境,培养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二、命题模式1. 理论与计算题中考中的物理试题既包括理论题,也包括计算题。
理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原理和现象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计算题则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决具体的问题。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要熟悉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大量的计算题练习。
2. 实验与应用题中考中的物理试题中常常涉及实验操作和应用题型。
实验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给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和解释。
应用题则要求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要练习各类应用题,培养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初中物理试卷出题思考

初中物理试卷出题思考第一篇:初中物理试卷出题思考初中物理试卷出题思考之前参加了我区组织的“出题技能大赛”,在比赛中我对物理试卷出题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和想法。
我们在初中物理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和变化的总体掌握。
对学生进行试卷评价是目前仍然有效、有价值的一种方式。
本人认为:试卷评价方式能否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和运用到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来解释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结果,是现代教学评价中,研究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关键,在评价中,如何拟出物理试卷,如何评价学生物理成绩,都要在物理试卷中得到体现,以下为本人的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物理试卷评价的目的物理试卷主要体现在每学期期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和期末进行的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一定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的依据。
形成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即教学目标是否达标,达标情况如何,以便及时向师生提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终结性评价的目的主要用于对学生作出鉴定或分等,了解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评价的是一个教学阶段总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是否有效。
因此,平时在物理教学中,物理试卷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综合判断。
二、物理试卷出题的原则、范围和方法出题的原则,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根据阶段性的学习任务而决定,题型要广,范围要大,能包括阶段性大部分所学内容。
而阶段性的终结性的评价,题型要很广,范围很大,但难度要适中,这是因为终结性评价是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本学科的综合评价,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形成性评价放在期中进行,终结性评价放在期末进行。
避免在每章、每节都去进行,这样能更好地把握评价的过程和目的。
三、物理试卷中怎样体现创造性思维物理试卷应体现和适应物理教学改革的需要,尽量多出现一些多思维方、多角度分析才能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拟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创造性思维题型,这就要求出卷教师要时时关心课改、时时关心物理新动向。
关于中考物理科命题内容的几点思考

228教育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觉得掌握中考命题动向,对物理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中考物理科命题内容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考物理知识的考查:在中考物理考查过程中,知识的考查是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现和应用能力,而非机械记忆式地考查学生记忆知识和实验结论的能力。
1.关于物理知识再现与机械记忆考查的一点思考。
在中考物理考查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通过对试题情境的分析才能做出判断进而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的属于知识再现题,无需看试题所设置的情景就能马上做答的题属于机械记忆题。
比如:属知识再现题(1)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说明通过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请举一例。
(3)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比如:属机械记忆题:(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热传递和 。
(2)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 。
(3)分析数据可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2.关于技能的考查。
中考物理考查题型主要基于对学生的作图技能、各种仪表的读数技能、电路的连线技能、仪表的正确使用技能的测试,重在操作技能的测试,旨在通过纸笔测试操作技能能实现与实际操作的类似吻合。
3.关于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中考物理考查基本的思考:如何真实考查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发展,我们希望通过问题解决,特别是新实验问题的解决来进行测试。
近几年,我们坚持课本内与课本外的实验,做过的和没做过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的测试。
例1:(中考题)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的实验器材是 和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
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 补充完整。
A.量出200米的直线距离s 并做记录;B .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D.乙同学 ;E.将测得的时间t 记录下来;F.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声音速度v 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中考物理试卷命题分析

中考物理试卷命题分析一、2009年中考物理试卷特点1.总分9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24分,填空题18分,作图题6分,简答题5分,实验探究题14分,计算题23分。
2.知识点占分情况●电学和电与磁28分(单项选择题6分、填空4分、作图4分、实验9分、计算5分);●综合运用23分(单项选择题9分、填空2分、计算12分);●执现象13分(单项选择题6分,填空2分,简答题5分);●力和机械6分(计算6分);●力和运动5分(填空5分);●光学5分(填空题3分,作图题2分);●声现象3分(单项选择题3分);●压强和浮力2分(填空2分)。
3.与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知识点占42分(选择题9分、填空题8分、作图2分、计算题23分)4.以目前学生水平分析:简单题、中等题、难题比例为4:3:3二、中考出题特点1.试题内容的覆盖面大,教材90%以上的知识点都会考到.2.突出重点学习的知识,试题的重点落在力学和电学部分,考查方式偏向于综合应用。
.3.难点分散,试题中的把关题,不集中在某一两道试题,而是分散在选择、填空、问答、实验、计算题中,有的难点仅仅体现在题目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概念的理解,或某个问题的变化;有的难点体现在对信息的采集。
4.对图表、情境、图像解读的考查增多,要求站在物理的视野去理解题设的情境,去读懂图像中的信息,从图表中找出条件去解决问题。
5.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量逐年提高,密切联系学生身边生活中相关的物理现象,开放式的、半开放式的、紧密联系实际的题量会有所增加。
三、对今年物理复习的建议1.制定较为科学、系统的复习计划,一般情况下,复习计划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题复习,按照声、光、力、热、电、实验、作图、计算等知识板块将物理概念、规律、解题方法等,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构建网状的知识结构;第二阶段:中考新题型(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题型)专题复习;第三阶段:摸拟训练,查漏补缺及应试技巧训练。
2.慎重使用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命题分析与复习研讨

板块一: 实验探究
三、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一、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2.强化对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引 导创新意识的培养
(1)重视对科学探究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考查
【例】24——考查“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33——考查“分析与论证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分 析数据、归纳、判断总结的能力
【例】34——考查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对科学探究过程 的评估能力
教材中的实例
不接通电源,用水彩笔在磨砂灯泡的侧面画一个“F”。然后,接通电源 ,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两个位置可能在墙上得到灯泡清晰的像 B、灯泡在墙上所成的像都是放大的实像 C、灯泡在墙上所成像的形状为“” D、无论灯泡和白墙多么近,灯泡在墙上都能成像
三、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中考物理命题分析与复习研讨
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中教室
本次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从中考试题分析入手研究中考方向
二、分析中考失分情况发现存在问题 三、结合课例探讨怎样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一、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一)试题的基本情况
1.试卷结构、题型、分值 2.各知识点的分值比例
3.2006、2007、2008年中考试题得分率比较
平均分0.53
难度0.27
典型例题
(2007)
22.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 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的电路中,各电表选择的量程如图7所示,要 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 许超过额定值(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命题的探讨

新课程下初中物理命题的探讨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对于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意向与促进作用。
笔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
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笔试,我认为关键是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要求的程度,那么如何进行新课程下物理试卷的命题呢?一、命题原则命题的编制要强调真实性和情境性,以便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祥实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尽量减少客观题,增大主观开放题,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1、基础性原则体现基础性,即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素质的考查。
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做好其他题目的基石,是学生进行思维的依据。
因此新课程下,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制定试题的根本。
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太阳将积雪晒化B.夏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在柏油马路上,马路变软C.食盐投入水中,过一会儿就看不见D.钢铁投入炼钢炉中变成钢水点评:这是道典型的基础题,考查了对最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评。
这类试题将知识放在一个具体的情景中考查,使学生感到物理学时刻在我们身边,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2:用一个钢尺可以做哪些演示实验(声学方面)点评: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实验技能的题目,钢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用此工具能做声学中一些基本实验,从而增加对学生的亲近感。
2、发展性原则发展和基础是对立统一的。
基础性是我们命题的基础。
但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在进步,生产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在命题时,要挑选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发展有利的内容进行考查。
安徽省2006年中考试卷第24题关于能源问题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3、探究性原则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重点是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步骤。
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命题研讨

品 种
材 料
长 度
面 积
/cm /mm2
A 铜 10 0.5 B 铜 10 1.0 C 铜 10 1.5 D 铜 20 0.5 E 铜 20 1.0 F 铜 30 0.5 G 铁 20 0.5 H 铝 30 1.5
(1)猜想一: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金属丝被 拉断时,其拉力大小与金属丝长度无关。
答案
只要符合分类特征的都给满分(物态、透明、食品、金 属 …)
2.试卷的难度结构
(1)对试题难度的设计——各种难度因素的控制策略 ①影响初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
●题目条件的复杂程度--------○适可而止 ●题目条件表述的隐蔽性-------○提倡(联系实际表述) ●解答题目所需要的心智技能 ----○不过分 ●是否隐含科学探究等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倡(某些题引入) ●解答过程的数学手段--------○不过分 ●需要表达的水平 ----------○适合初中水平 ●以往解题经验的影响 --------○提倡新情境
内容规划表
(3)新课程背景下对试题内容设计的要求
●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和严密
●重视对过程的考查 ●对科学探究的考查不要简单化、标签化,应以《标准》
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为根据和出发点。
试题:(“提出问题”要 素)
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 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 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
《标准》
主题二(三)(1) ——活动建议(1) 主题一(一)(6) ——活动建议(1)
教材 第一章,第四章
答案
“调查记录”要求写有时间,地点或对象,事实。 “意见”只要求有改进意识,对科学性不作要求。
7对各地中考物理试题今后命题指导思想等问题的研究

对各地中考物理试题今后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及其试卷特点和总复习策略的研究一.指导思想1、要有利于全面准确的反应初中学生学识水平,充分考查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陈旧的教与学就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满堂灌。
只是单一的把知识教授给学生,课堂枯燥,沉闷。
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学习,对学习物理没有兴趣。
这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教与学。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
因此,此次命题要注意导向性和开放性,让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认识教与学的方式需及时的转变。
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具有初步的物理思维能力。
3、有利于初中的教学评价和高中选拔。
中考既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又是高中选拔考试,具有双重作用。
对于毕业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能掌握《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全面知识,是否具备初步的物理能力。
这是对学生定性的考查,因此,试题难度不能太大,考查要全面,只需将初中所要求的全面知识考查出来即可。
而选拔功能则不同,试题突出重点、难点的考查,将那些优秀生凸显出来,为上一级学校提供优秀的学生,因此试题要具备一定的难度。
综合以上两点因素,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一定的梯度、广度。
二.命题依据今后命题依据是《2011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八年级、九年级新教材教材,初中物理教学参考书,和省、各地市当年编制的《考试说明》四部分。
1.紧密围绕《物理课程标准》《物理课程标准》是初中物理中心、灵魂和主旨,它规定了初中物理新的基本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和原来要求“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有所区别。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原来这点在第4条。
(4)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分析初中物理中考命题难点

分析初中物理中考命题难点初中物理中考命题难点分析初中物理在中考中占有较大比重,而物理命题难度也是考生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分析初中物理中考命题难点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题目设问方式多样在初中物理中考中,命题往往采用多样的设问方式,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有的题目可能会要求学生解释物理现象的原因,有的则需要学生计算物理量的大小,还有的会要求学生描述物理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这种多样的设问方式会增加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思考难度。
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初中物理的知识点众多,考试中的命题难点常常体现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解决问题。
例如,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问题中,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力的合成、摩擦力、重力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这就要求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能够灵活地将不同的物理概念和公式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去,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分析。
三、图表和实验题的解答初中物理中的命题往往会涉及到图表和实验题的解答,这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阅读和理解图表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
例如,在光的反射和折射问题中,题目可能会给出光线通过不同介质的情况,并要求学生描述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发生的现象。
这种类型的题目对学生的图示和实验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也是命题难点之一。
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中考中命题也会着重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机械能转化问题中,题目可能会要求学生根据物体的质量、速度等参数计算其动能、重力势能等,并分析能量转化的情况。
这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中考命题的难点主要体现在题目设问方式多样、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图表和实验题的解答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熟悉并掌握物理知识,还应注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初中物理中考命题的挑战。
初中物理命题探讨

甲同学说:“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着的物体才有惯 性。”乙同学说:“物体没有力作用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 没有惯性,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 惯性。”这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当堂练习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大量实验直接总结得出的定律
年成功对接,“神九”也将于2012年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
汇合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轨道转换过程中,“神八”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B.对接成功后,以“神八”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运动
C.火箭上升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看到“神八”上的国旗是红色的,是因为
国旗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12陕西)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
一“奇迹”的产生是因为:压强的大小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 关,还跟________有关。压力一定时,通过_____的方 法可以减小压强。
六、热点时事
我们就要关注一些运动场上有关运动、 力、机械能的问题;寒冬出现的物态变 化,河床、道路破冰解冻的措施,工农 业生产的影响及补救等相关问题;飞船 发射等。
(12山西)如图所示,“神八”和“天宫一号”已于2011
(12山西)右表是某型号载重汽车的部分参数 (g=10N/kg)。
自重
15t
车轮个数
10
每轮与地接触面积 0.04
(1)按照我国道路交通标准,载重车辆的轮胎对地面 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Pa,则该汽车最多可能装运重物 多少t?(设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 (2)若汽车 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所受阻力为5000N,求汽 车1min内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3)请你运用所学 物理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治理超载?(写出一条即可)。
中考物理命题问题探析

812018年第14期中考物理命题问题探析李胜云(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257091)摘要: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实施多年,但教学始终没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其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制度的改革较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传统应试教育弊端难消除。
此文主要分析了素质教育的改革现状,重点探讨了中考物理命题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中考物理 初中物理一、初中物理的素质教育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大目标。
素质教育的改革,特别是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方针指导下,初中物理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
主要表现在物理教师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方式方法趋向多样化,将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于日常教学,同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改革下的中考物理命题存在的问题但由于教育部门和学校均把改革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忽略了中考试卷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出现了中考物理命题与素质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情况,从而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1.中考物理命题难度高于课程改革标准许多学者对中考的物理命题同新课改标准的一致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孔鹏珂等人对某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结果表明试卷所涉及的内容和主题,在知识种类、深度、广度等都存在着一致性不高的问题,其中深度相对课表整体偏高。
罗莹等人对全国物理中考试卷选取了18个不同省市的中考物理试卷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考物理试卷在内容的分布上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认知维度上均存在明显差异。
总体来说,试卷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课程标准高。
2.中考物理命题存在明显偏重问题从题型上来看,中考物理试卷考察基础知识点的题目较少,命题更偏重于知识综合运用的分析类题目,甚至某些地区中考物理命题只是一味地追求“灵活”“创新”而导致难度系数过大。
物理考试命题浅谈

物理考试命题浅谈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具体命题时,可结合本地课程改革情况,编制切合当地实际的试题。
标签:课程标准;考试命题;物理在物理课程中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的依据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中确定的课程目标,即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求,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展现自己的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在评价学生学习的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体现为常规的笔试,本文着重谈一谈课程标准理念下笔试部分的考试命题。
一、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具体命题时,可结合本地课程改革情况,编制切合当地实际的试题。
如河北省鹿泉市2004年初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的命题,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融会到中考命题,其指导思想体现了:有利于考察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初中毕业和普通高中的人才选拔。
因此,我们在设计试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要置于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并和课程标准紧密联系,在运用物理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强调试题要紧密联系实际,要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境相联系,避免人为编造有饽常理的虚假情境,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要体现对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命题的内容要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课程目标要求主要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谈一谈。
1、试题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要克服传统命题模式,立足于通过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等来考察知识与技能,不宜过多考查记忆性的内容,把命题的着眼点放在了解学生对知识运用程度是否灵活自如,要避免死记硬背物理课本中的概念和原理,重点考察学生对公式、定律的应用及技巧的运用,避免烦琐的数学计算;题目中的物理情景应该有实际意义,避免故意编造。
初中物理考试命题研究

专题讲座命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它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政府的诚信。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命题的感受。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整个命题过程中,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新教材,以充分发挥试题的引导作用、选拔作用为原则,切实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新课程理念。
具体的体现在以下几点:1. 有利于引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全面推广新课改的理念,克服以往过分强调知识的倾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2.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规范和常态化。
在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分析概括、灵活运用等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注意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增加了新课程中倡导的探究性试题。
3. 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水平。
适当体现试题的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和创造留有自由度,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 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强调实践性、探究性、实用性,注意以学生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解决具体问题,使试题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5. 有利于高中学校对学生的择优录取。
实现选拔和甄别功能,为高中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是中考的重要作用之一。
二、命题原则:1. 导向性原则。
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大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指导、规范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促进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教学工作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做引导,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命题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探究,引导教师改进初中物理教学。
命题应遵循《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确定的考查内容和要求,不可任意加深难度和广度。
2. 基础性原则。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是基础教育的主根系,是具有科学素质的必备条件,是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生的保障。
命题严格遵照现行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紧贴教材,不超纲、不打擦边球,起点不高,坡度适宜,难点分散,难易程度符合广大城乡考生的实际,让各种程度的考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客观地反映出平日教学质量和学生日常学习的真实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命题原则与要求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所以,试题的命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的内容和要求应与课程标准的规定一致.具体地说,试题命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杜绝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拔高.(2)要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3)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4)试题表述要科学严谨、流畅,问题明确、语言简洁、图形清楚、布局合理美观,便于学生审题、答题,拒绝歧义性的表述和诱导学生上当的偏题、怪题、难题.(5)命题的着眼点是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应该在枝节问题上纠缠.试题应能够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2.试题类型及功能与特点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应当选择适当的试题题型,并注意题型结构的合理性,以实现检测功能上的互补,有利于整体考查目标的实现.物理学科学业评价常用的试题题型有:选择与填空题、计算题、作图、实验与设计题、开放型试题等.2.1 选择与填空题选择与填空题属于“选择---反应”测验试题,或叫客观性试题.这种试题还有判断题、匹配题等形式.这类试题通常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语句,要求学生通过选择或填空构成完整的语句,试题的特点是简洁,学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题目.此类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时也可以考查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选择与填空题的命题要领:(1)题干应该由一个独立的问题组成,表述清楚.(2)题干不要用否定句,在必要使用否定句的题目中,必须把题干中的否定词明显地标记出来.(3)选择题的选项应与题干在语法上保持一致,选项在长度和形式上基本相似,不透露出正确答案的线索.(4)随机安排正确选项在干扰项中的位置,干扰项应该是因错误解答可能得到的结果.(5)填空题的答案要简洁,避免出现歧义和含糊不清的表述,可涉及一些简单计算,但难度不宜过高.(6)选择和填空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切忌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重复与记忆,应在一定的情境中辨析、应用与理解.2.2 计算题计算题属于“建构———反应”测验试题,或叫主观性试题.这类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解释、推断、论述等能力、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和运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这类题通常具有较复杂的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通过测验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简答与计算题的命题要领:(1)计算题应创设一定的非人为编造的情境,避免不切实际地罗列一些条件或数据.(2)陈述的语言科学、简明、易懂、无歧义,提供的数据恰当合理.(3)计算题追求的是对物理过程的理解和对物理方法的综合运用,而不是刻意追求解题的技巧2.3 实验与设计题实验与设计题在分类上虽不是一种独立的题型,一般以填空、选择、简答、计算或设计等形式出现,鉴于实验与设计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因此,在物理测试中通常单独列出.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判断质疑能力和应用设计能力,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1)对基本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及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考查,要在一定的情境和过程中考查,避免孤立地“专门”考查,否则有死记硬背的嫌疑.(2)以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小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各种基本实验能力.(3)以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社会、科技生活为背景,立足学生所掌握的实验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探究的理念和思想,考查学生应用与设计能力,反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实验操作插图要规范,给出的实验数据要真实.3、试题素材来源一、家居生活家居生活中,电器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热器类作为历年各省市中考的一大热点常以计算的形式出现,并主要针对以下知识点进行问题的设计:电功率、电能、热量、热电效率、质量与体积、液体压强、信息收集、安全用电、节能意识等。
家居生活中,地面的清理、衣物的晾晒、生活用水的排放也与物理相关,如抽水马桶、地拖、u型下水管、晾衣架都涉及到力学各方面知识。
例12年河南12年山西二、交通运输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考题一般以交通工具的结构、道路相关设施及运动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作为考察对象。
受科学技术发展动态或节能环保主题的影响,近年的考试取材主要集中于汽车、电力车、高速列车及道路设施这四个方面。
以汽车为例,它在结构上涉及的物理知识多而且细。
它涉及燃料燃烧放热;惯性;压强;机械;功;功率;光的反射;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等知识点12年山西三、医疗器械日常生活中用到医疗器械与物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需要我们去观察,需要我们运用物理知识去解析。
对于医疗,命题一般在一些简单器械上做文章,如体温计、镊子、剪、刀、牙医用的小平面镜、听诊器、注射器、静脉输液器、B 超等,且填空、选择的形式出现较多。
以心电图仪作为素材,把识图能力、频率及速度的计算能力考察囊括其中。
由此可见,我们也需要留意一些像CT、核磁共振、血压计等医疗器械中的简单物理知识。
四、文娱体艺:试题的素材有时来也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如外出游玩时的见闻、运动健身或日常交往活动都可以成为试题的素材。
以轮滑鞋为例,可以设计为人站立或滑动时对地面的压力及压强的计算题,也可以考察鞋后跟刹车片的工作原理,以及闪光轮在转动时发光的原因及能量的转化等。
此外蹦蹦床、跷跷板、蹦极、球拍、话筒、舞厅灯光引起衣服的颜色、游泳涉及的蒸发浮力现象等。
五、创意实验:实验并不局限于实验室,合理利用身边的物品也可以进行物理实验。
矿泉水瓶、铅笔、气球、橡皮泥等都可以成为实验的对象。
六、热点时事我们就要关注一些运动场上有关运动、力、机械能的问题;寒冬出现的物态变化,河床、道路破冰解冻的措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及补救等相关问题;飞船发射等。
4.命题技术4.1 编制试题目标的双向细目表我们知道物理课程总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是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通过科学探究过程实现的.因此,试题不能脱离知识与技能考过程,更不能脱离过程考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形成的过程中,逐渐体验而形成的最高境界.所以在编制试题时,首先要编制试题目标的双向细目表.4.2 试题素材来源(1)贴近教材和学生生活,从中挖掘、构建与所学物理知识相关的内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2)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物理现象及问题情景来考虑,让学生简单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生产实际的习惯. (3)结合科技与社会热点和所学物理知识相联系点,如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环境、能源、新材料、新科技等问题,通过信息题的形式,考查学生收集信息,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和交流反思、评价的能力,体验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关系.(4)还可从本学科知识及其系统出发,或从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知识出发,在它们的交叉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挖掘出科学方法因素,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3.3 编制试题的方法试题编制,通常是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内容及相关生活、生产实际、科技与社会热点中的问题情景,寻找有价值考查问题,确定考查目标和命题指导思想,通过简明的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以适当的题型呈现出.寻找考点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根据素材找考点,即首先挖掘生活、生产实际、科技与社会热点中,能与学生所学知识相联系的物理问题,再找出能反映物理问题的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因素;方法二,从考点出发找素材,即先确定考查什么样的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然后再找对应物理问题情景.4.组卷原则与难度控制组卷就是将编制好的试题,按考试的目的、性质、考查目标等因素要求,组合成一份完整的试卷的过程.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与组卷的质量高低有很大关系,好题不一定能组成好试卷.4.1 组卷的原则与要求(1)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考试目标确定考题的题型、题量比例分配.作为学业考试,主客观题分值比在1∶1左右,考试90分钟时间计,题量在25题左右.(2)试卷在三维目标的体现上、知识点覆盖面上要大于70%~80%.(3)试题的编排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答题,整体上先易后难,每种题型编排也要做到先易后难.4.2 试卷的难度及控制试卷的难度控制是命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教学有非常明显的导向作用,也是命题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因素之一.由于考试的目的、考试的性质的不同,试题的难度会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学业考试的难度控制在0.7左右,校内检测试卷的难度系数还要大一些.试题难度的控制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考查目标、生源情况、教学效果等,就试题本身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如题量的多少,文字阅读量大小,书写量的大小,试题的新颖性,解答的思维性质和思维量的大小,解题的繁简度,试题排列方式和顺序,评分标准的宽严度等等.特别说明一点,新颖试题的难度可能远超过学生较熟悉的所谓“高难度,大思维”的试题.这些都要全面考虑,才能有效地控制试题的难度.五、附命题双向细目表样作参考_____科命题双向细目表科目:一、弱势群体效益1在班级的弱势群体的学习成绩决定了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2降低教学难度是师生共同的愿望3低分功能:学生成绩普遍低伤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
送分效益:任何对若是段激励都不如在考试中获取高分段功效强大。
合情、合理、科学的送分可以让学生增加对本学科的学习信心。
高分功能:过高的分数会让学生对自己的现状产生错觉并产生经常犯低级错误的可能。
为了让您的学生成绩更差就难吧!为了让您的学生不学物理就难吧!为了让您的学生烦物理就多讲吧!难题可以发现人才,也会埋没人才,伤害大批人才!二、有关命题的几个误区1.过早的引入综合试题(甚至是中考综合题)使学生产生应试怠倦综合症心竭永远考不出好成绩2.太多经典试题、创新试题的组合不是好的试卷古语:“少则得,多者惑。
”就是说求“多”必须从求“少”开始,贪多反而让人迷惑三、有关命题的几点建议1、教师要慎重制定对学生的评价尺度如果把考试做为教育评价的一把标尺,面对同样的学生,学生答卷情况则成为衡量其成败的标准。
难度不同,学生得分情况不一样。
2、命题要有利于教学的进行教什么就考什么。
若课堂教学不能给学生带来教学成绩的提升,则会打击学生学习段积极性,老师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