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是什么
![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c3bfa1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2.png)
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是什么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是什么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教授课程时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与要求入手,详细阐述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教学工作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具体而言,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任务。
这样可以使得教师对该课程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尤其是在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
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出现时间不足或时间过剩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3.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和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4.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找出自己的教学不足,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一个有效的教学工作计划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符合课程目标。
教学工作计划必须符合课程目标,即教师制定计划的过程必须紧密围绕课程目标展开,确保每一项教学内容都能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2.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充分展开,避免出现时间不足或时间过剩的情况。
3.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教学工作计划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4.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现实情况,避免制定过于虚高或过于底线的计划。
5.具有适当的灵活性。
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具有适当的灵活性,教师必须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对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避免僵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工作计划教学目的要求
![教师工作计划教学目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cdd0a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3.png)
教师工作计划教学目的要求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教育目的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同时,我还希望通过我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使他们成为有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
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等;
(5)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成为社会有用的
人才。
3. 教学要求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每
个学生都能够在我的教学中有所收获;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紧密结合实际,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做好准备。
以上是我对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初步设想,我将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进一步完
善我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我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是什么
![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a1ce8b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c.png)
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是什么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是什么一、引言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计划和步骤进行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有效工具。
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本文将从教学工作计划的定义、目的和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教学工作计划的定义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
教学工作计划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安排、教学评价的方式选择等方面。
三、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在于明确教学目标,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使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2、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过程更加规范和系统化。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将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步骤组织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适应学生需求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在于适应学生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教学过程更加个性化和符合学生需求。
4、促进教师发展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发展,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教学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1、科学性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该具有科学性,要根据学科特点、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合理选取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2、适应性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该具有适应性,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连续性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该具有连续性,要根据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制定有机的教学计划,使教学过程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4、可操作性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要注重实际操作,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使教学计划更加符合实际教学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七年级历史教学目的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目的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ba79f2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f.png)
七年级历史教学目的和要求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基础知识的掌握。
-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从先秦到隋唐时期(七年级历史主要涵盖这一阶段)的基本发展脉络,包括重要的朝代更替、政治制度演变、经济发展概况、民族关系发展以及文化成就等。
- 例如,学生要知道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以及科举制在隋朝创立等重要史实。
2. 历史学习技能的培养。
- 提高学生绘制简单历史图表的能力,如制作朝代更替表、古代经济发展概况图等,以直观地展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
- 训练学生表述历史事件和观点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清晰地讲述历史故事、阐述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历史探究方法的学习。
-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引导学生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 指导学生进行历史调查研究,如调查本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果有的话)与古代历史的联系,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2. 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内进行理解。
例如,在学习丝绸之路时,让学生明确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以及沿线经过的主要地区,理解其在当时东西方交流中的空间意义。
- 促进学生形成比较和归纳的思维能力。
通过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文明发展特点(如古希腊文明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文明的对比),或者归纳某一朝代不同方面的发展特征(如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特征),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辉煌的文化成就(如造纸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成就),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计划目的要求
![教学计划目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2609ab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c.png)
教学计划目的要求1.引言教学计划是教师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活动计划,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只有经过认真的教学计划设计,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达成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
本文将介绍教学计划的目的和要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评价标准2.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本质,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目标必须本着实用、可行、切实可行的原则,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并充分考虑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在规划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体现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要体现课程内容的要求,细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细化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等因素。
同时,应注意区分基本内容与重点内容、核心内容与拓展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有效学习。
2.2 注重学生自主性在课程目标设置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在规划教学目标时,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以便真正培养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优秀人才。
2.3 规定时间进度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体现一定的时间进度。
对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程,时间安排和进度要求也不同。
因此,在规划教学目标时,应从时间进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和进度要求数目。
3.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对于教学计划的制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确定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基本内容与重点内容、核心内容与扩展内容等需要体现出来的要素。
3.1 确定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内容是教学方案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制定课程的过程中,应注重体现该学科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对学科的各种现象和规律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工作计划教学目的要求
![教师工作计划教学目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5b993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1.png)
教师工作计划教学目的要求一、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教师工作计划必不可少。
教师工作计划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科学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
1.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工作计划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身心健康以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2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目标是指学校或班级在一定时间内希望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所达到的预期效果。
教师工作计划应当紧密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布局,提高教学效果,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3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
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师工作计划,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校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二、教师工作计划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工作计划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
2.1 确立教学目标。
教师工作计划要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可以操作的教学任务,确保教学目标合理、清晰和可行。
2.2 组织周密,合理安排。
教师工作计划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具体情况,周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机连接,合理分布,错位覆盖,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
2.3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工作计划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锤炼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4 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师工作计划要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多种教学方式齐头并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实践目的及要求(3篇)
![教学设计实践目的及要求(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51796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8.png)
第1篇一、实践目的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设计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 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践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策略,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设计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助于教师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推动教育改革教学设计实践有助于教师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践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设计实践要求教师既要掌握教学理论,又要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研讨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素养。
2. 关注学生需求教学设计实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
教师应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信息,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3.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实践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4. 注重教学评价教学设计实践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团队合作与交流教学设计实践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教师应参加教研活动、教学研讨会等,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提高。
6. 反思与改进教学设计实践要求教师具备反思能力,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措施。
教师应定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7. 注重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实践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的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09b3dc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1.png)
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教学工作计划是一份规划教学任务和活动的计划单,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
一份好的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和评价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是为了: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制定出针对性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一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顺畅衔接,避免出现内容冗杂或者遗漏的情况。
3.统筹安排教学时间。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任务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计划的完成。
4.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设置教学评估环节,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二、教学要求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要求,确保教学计划的质量和有效性。
1.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循序渐进。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进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3.因材施教。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4.注重实践。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评估改进。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设置教学评估环节,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总结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计划编写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
2.确定教学方法和策略。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编写教学大纲。
编写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教学计划的目的与要求怎么写
![教学计划的目的与要求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7e1fd5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a.png)
教学计划的目的与要求怎么写教学计划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设计实施的具体教学活动的计划书。
什么样的教学计划才是合理有效的呢?本文将从教学计划的目的和要求出发,探讨教学计划的编写方法和关键要点。
一、教学计划的目的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首要目的是明确教学目标,即教师希望学生在特定时间内达到的预期成果。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2.指导教学实施:教学计划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有助于教师有序地组织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教学进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3.评价教学效果: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可以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优质教学。
二、教学计划的要求1.综合性:教学计划应该全面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方面的因素,确保教学活动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2.灵活性:教学计划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教学过程中的变化。
3.可操作性:教学计划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根据计划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执行。
4.评价性:教学计划应该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便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馀,有利于不断完善教学质量。
5.指导性:教学计划还应当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计划的编写方法和关键要点1.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并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能力要求。
2.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前后衔接性。
3.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
4.安排教学时序:合理安排教学时序和进度,确保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和递进性,避免出现教学进度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教学目的及要求心得体会
![教学目的及要求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995bcd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a.png)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教学目的及要求的理解和把握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目的及要求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教学目的及要求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目的的认识教学目的,即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希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达到的目标。
我认为,教学目的应具有以下特点:1. 全面性:教学目的应涵盖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2. 针对性:教学目的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进行针对性设计。
3. 可操作性:教学目的应具体、明确,便于教师和学生实施。
4. 发展性:教学目的应具有前瞻性,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实现终身学习。
二、教学要求的理解教学要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我认为,教学要求应具备以下特点:1. 明确性:教学要求应具体、明确,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
2. 可行性:教学要求应合理,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实现。
3. 层次性:教学要求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分层次设置。
4. 激励性:教学要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的心得体会1. 教学目的及要求是教学活动的灵魂。
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合理的教学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2. 教学目的及要求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3. 教学目的及要求应具有可操作性。
具体、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4. 教学目的及要求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 教学目的及要求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也应不断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6. 教学目的及要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反馈。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的和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有什么不同
![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有什么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1aa4d4b5fd0a79563c1e7270.png)
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有什么不同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有什么不同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教学来制定的,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标准,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教学目标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从行为层面来看,教学目标主要是将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在规定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的同时,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要求总的来说,教学要求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中的要求。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简单的说,教学要求主要是站在教师的层面,指出教师教学的重难点,描述教师通过怎么样的教学之后学生所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是对教学目标的语句描述,如“教师通过XX,使学生了解XX;通过XX,使学生掌握XX”。
如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书中,对学生听力理解、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推荐词汇量等方面的一般能力、较高能力和更高要求的各种描述。
②、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③、“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等。
3、比较教学目标比较宏观;教学要求更具体,容易实施。
五年级教学目的及要求
![五年级教学目的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40aa0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3.png)
五年级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掌握基础知识1.掌握学科领域内必要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则等。
2.能够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培养学习能力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等。
2.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包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主动分享学习资源等。
三、激发学习兴趣1.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四、培养思维能力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析、综合、抽象等能力。
2.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促进身心发展1.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培养良好品德1.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1.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演讲,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八、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新思路解决问题。
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园教学目的和要求怎么写的参考方案
![幼儿园教学目的和要求怎么写的参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263f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3.png)
幼儿园教学目的和要求怎么写的参考方案一、教学目的:1.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品格、智能和体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培养他们的自理、协作和共享意识。
3.促进幼儿感官、运动等基本技能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4.培养幼儿的艺术和音体美等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培养幼儿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要求:1.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特长,做到因材施教。
2.系统规划: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
3.创设情境: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激发其主动参与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4.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游戏、实验、观察等活动,注重感性体验和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5.考察评价: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及时反馈幼儿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三、课程设置及具体要求:1.品德教育(1)课程目标: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2)教学要求: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诚实、守信、友爱等基本品德。
(3)评价方式: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践行所学的品德,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智力教育(1)课程目标:促进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要求:通过游戏和探索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评价方式:观察幼儿在解决问题、发表意见等方面的表现,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3.身体教育(1)课程目标:促进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2)教学要求:通过体操、游戏等活动,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其运动技能。
(3)评价方式:观察幼儿在体操、游戏等活动中的动作是否协调流畅,并适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4.艺术教育(1)课程目标: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
![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2dc7b2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d.png)
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与要求一、目的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全面、系统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要求1.科学性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具有科学性,即计划中的各项内容要符合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考虑教学条件、师生素质等实际情况,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2.可操作性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即计划中的目标要能够实现,措施要能够落实,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学工作。
3.灵活性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具有灵活性,即计划中要留有一定的弹性,对于计划中出现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要及时作出调整和改变,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4.针对性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具有针对性,即计划中的内容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系统性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具有系统性,即计划中的内容要具有完整性、一致性和系统性,保证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和科学性。
三、工作计划的编制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
2.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要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包括授课计划、作业计划、考试计划等,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展开和有效实施。
3.制定教学措施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要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措施,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4.制定教学评价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要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包括学生考核、教学效果评估等,保证教学工作的全面评估和有效提高。
四、总结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是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必须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灵活性、针对性和系统性,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有效实施。
教师要在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过程中,注重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措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提高。
九上语文教师工作手册教学目的及要求
![九上语文教师工作手册教学目的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8c48d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7.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工作手册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的:
1.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学习朗读方法,尤其是诗歌的朗读,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了解议论文写作的知识,学习缩写和改写,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书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习惯。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
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以上教学目的及要求仅供参考,具体可能会因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有什么不同
![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有什么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4b0ced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4.png)
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有什么不同
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
教学要求
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求,它是制定教学计
划和教学目标的基础。
而教学目的则是为了实现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的重
点和阶段性目标,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预
期结果。
教学要求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在该学科或者学习阶段所需要掌握的基本
能力和知识,以及学科发展的要求。
教学要求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
认知和技能水平、学习目标、学科标准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通过对学生
的学习需求的分析,明确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例如,对于教授
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学要求可能包括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代数运算、
具备解题的基本能力等。
而教学目的则是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方式。
通过确定教学目的,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预期结果,并且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
的制定通常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层次,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学习
能力,使得目标既能够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又能够合理安排达到。
例如,
对于教授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学目的可能包括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数学推
理和解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目的及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目的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d26851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2.png)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
1. 知识传授。
让学生像探险家发现宝藏一样,了解世界历史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脉络。
从古老的文明起源,像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现代的全球化世界,知道各个时期不同地区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独特的文化成果。
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像超级拼图一样完整的世界历史框架。
他们要清楚不同文明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交流与碰撞的,比如丝绸之路怎样连接起东西方文明,西方的航海大发现又如何改变了世界格局。
2. 思维能力培养。
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小侦探”,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
当看到历史事件时,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像侦探破案一样去分析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思考有没有其他可能的发展方向。
例如,思考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是否还会爆发呢?锻炼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让他们像美食家对比不同菜系一样,比较不同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异同。
比如比较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和古代希腊的城邦民主制,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3. 价值观塑造。
使学生像智慧的长者一样,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明白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就像我们从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中知道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文化包容心态。
让他们像热情好客的主人一样,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在全球化的今天,理解各个国家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角色和贡献。
4. 历史素养提升。
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小行家”,掌握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
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无论是文字记载还是考古发现。
例如,学会解读古代的碑文、史书或者考古出土的文物等资料。
提高学生的历史表述能力。
他们能够像故事大王一样,清晰、准确地讲述历史故事,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观点来阐释历史事件和现象。
二、教学要求。
1. 教师方面。
教师要像一个超级导游一样,引领学生畅游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
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历史知识讲得像精彩的故事一样引人入胜。
世界历史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世界历史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069c7b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e.png)
世界历史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
1. 知识增长方面。
让同学们像探险家发现宝藏一样,去了解世界各地从古至今发生的那些超级有趣的大事小情。
从古老的埃及金字塔是怎么建起来的,到现在全球为啥有这么多不同的国家和文化。
知道各个文明是怎么萌芽、发展、碰撞和融合的,就好像拼凑一幅超级巨大又超酷的历史拼图。
让学生们明白世界可不是一天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例如,工业革命这个“魔法棒”是怎么一挥,就把世界从慢悠悠的农业时代一下子推进到快节奏的工业时代的,而且还让大家知道这期间产生了好多新发明、新思想,就像打开一个装满惊喜的历史魔法盒。
2. 思维能力方面。
培养同学们成为小小的历史侦探。
学会从各种各样的历史资料里,像在沙子里找金子一样,找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分析这些信息,判断哪些是靠谱的,哪些可能是忽悠人的。
比如说,对于罗马帝国的兴衰,要能分析出它到底是因为内部的政治腐败、外部的蛮族入侵,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灭亡的,就像解开一个超级复杂的历史谜题。
让学生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历史。
就像看一幅立体画,从正面看是一个样子,从侧面看又是另一个样子。
对于同一件历史事件,比如美国独立战争,既能够从美国殖民者的角度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反抗英国统治,又能从英国的角度去思考当时英国的政策和处境,这样看历史才更全面、更酷。
3. 文化理解与包容方面。
让同学们成为世界文化的小使者。
通过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知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信仰和价值观。
比如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在那个文化里会存在这么久,了解之后就不会轻易对其他文化的东西感到奇怪或者歧视,而是抱着一种尊重和好奇的态度,就像去不同朋友家做客,尊重朋友家的规矩一样。
帮助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是一个超级大的花园,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一朵独特而美丽的花。
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就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一样,让这个花园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丝绸之路,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通道,也是文化传播的大道,中国的丝绸传到西方,西方的宗教、艺术也传到了中国,这多神奇啊。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目的及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目的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8d4c68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8.png)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
1. 知识传授。
让学生像穿越历史长河的探险家一样,全面了解中外历史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脉络。
从古老的文明起源,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大河文明,到古希腊罗马的海洋文明,再到近代西方的崛起和东方国家的应对与变革,要让学生知道每个时期都有哪些“大事件”“大人物”和“大变革”。
就像收集历史宝藏一样,学生要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知识。
例如在古代中国,要了解从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到秦汉的大一统,再到唐宋元明清的各种制度创新、经济繁荣(像丝绸之路贸易、瓷器茶叶出口等)和文化高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在世界历史方面,要知道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它如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国际关系等。
2. 能力培养。
要把学生训练成历史小侦探,培养他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当看到一段历史记载时,能够像破案一样,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比如分析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过程中有哪些势力在博弈,又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是从封建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关键一步。
让学生像历史评论家一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不能简单地说一个人物是好是坏,而是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他的所作所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就像评价秦始皇,既要看到他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制度的伟大功绩,也要看到他严刑峻法、大兴土木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
锻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聪明的“历史借鉴者”。
让他们明白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今天的很多问题其实在历史上都有相似之处。
比如了解国际关系中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就可以为现代处理国际事务提供借鉴,避免重蹈覆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塑造。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之情,让他们觉得历史不是枯燥的史实堆积,而是一部部精彩的故事集。
当他们了解到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奋斗、创新,从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到现代社会的高科技生活,会产生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崇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7/2020
海关实务
16
4.其他规范性文件(以海关总署公告形式发布)
海关总署及各直属海关制定的
海关总署公告2013年第42号(关于调整对“欧 盟”的贸易统计口径的公告) 因克罗地亚(海 关国别代码351)于2013年7月1日成为欧盟正 式成员国,我署将自公布2013年7月份海关统 计数据起,调整对“欧盟”的贸易统计口径, 增加“克罗地亚”,与增长速度相关的基期统 计口径也相应调整。
两区内外都可直接扣留
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 物、物品
两区内,经直属海关关长或其授 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扣留; 两区外,对其中有证据证明有走 私嫌疑的,可扣留
有违法嫌疑的运输工具、货 物、物品无法或不便扣留, 当事人或运输工具负责人未 提供等值担保
扣留等值的其他财产
不能以暂停支付方式实施税 扣留纳税义务人等值的货物或其
1/17/2020
海关实务
1
1/17/2020
海关实务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 通过《海关实务》课程内容的教学学习, 使学生熟悉我国的报关管理制度和对外 贸易管制制度,掌握各类海关监管货物 的报关程序,掌握进出口税费的计算, 熟练填制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达到具备 从事报关业务的基本要求,基本具备报 关员的素质。
对涉嫌走私单位和涉嫌走私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 企业的存款、汇款。
须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 6.稽查权 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保税货物、减免
税进口货物监管期限内及其后的3年内,对相关账 务、单证资料进行稽查。
1/17/2020
海关实务
20
7.行政处罚权 对违规报关员、走私行为人的警告、处罚、
1/17/2020
海关实务
31
1/17/2020
海关实务
32
海关监管的直接对象
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三大类
(二)征税
海关代表国家征收关税和其他进口环节税 (增值税、消费税)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关税水平 大幅降低,2008年就已如期兑现“入世” 降税承诺,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入世” 前的15.3%降到9.8%。
1/17/2020
海关实务
12
(三)查缉走私
关境与国境的关系 关境=国境 关境大于国境(如EU) 关境小于国境(如我国有单独关境)
1/17/2020
海关实务
9
3.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动
•海关事务属于中央立法事权。 •海关代表国家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其执法的 依据是《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等。 •地方法规、规章不是海关执法的依据。
1/17/2020
海关实务
6
第一章:海关概述
• 学习目标:本章主要讲述我国海关的性质、 任务、权力、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等,其中 海关的性质、任务、权力内容和管理体制需
要理解和掌握。(3学时)
• 第一节:我国海关的性质、任务与权力 • 第二节:我国海关的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
1/17/2020
海关实务
7
1/17/2020
海关实务
28
第二节:我国海关的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
一、我国海关的管理体制(掌握)
海关事务属中央事权,实行集中统一的垂直 领导体制
•相关链接:《海关法》第3条规定:国务院设
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海关的隶属 关系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海关依法独立行使 职权,向海关总署负责。
1/17/2020
货物的纳税义务人或担保人自规定的纳税期限 届满之日起超过3个月未缴纳税款,经直属海 关关长或授权隶属海关关长批准,海关可通知 银行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1/17/2020
海关实务
25
③抵缴、变价抵缴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而又不申请复议或 提起诉讼时,海关用保证金抵缴、变价被扣货 物、物品或运输工具抵缴。
海关实务
29
二、我国海关的设关原则
我国在对外开放的口岸和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 (如保税区等)设立海关。
三、我国海关的机构设置
(一)海关总署(下设广东分署;天津、上海2个
特派员办事处)
(二)直属海关(42个)
2012年12月,济南海关升格为直属海关。 济南海关负责济南、泰安、莱芜、淄博、潍坊、
第一节:我国海关的性质、任务与权力
一、我国海关的性质
《海关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 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
1.海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海关实施监督管理的范围是进出关境及与之有 关的活动。
思考题:关境与国境有哪些关系?
1/17/2020
海关实务
8
1能) 《海关法》第二条
•海关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 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 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 务。
1/17/2020
海关实务
11
(一)监管(海关最基本的任务)
5.海关国际公约或海关行政互助协议
1/17/2020
海关实务
17
四、海关的权力 (一)海关权力的具体内容 1.检查权 检查对象是运输工具、场所和走私嫌疑人。
涉及区域范围:两区
1/17/2020
海关实务
18
1/17/2020
海关实务
19
2.查阅、复制权 针对出入境人员的证件、其他出入境贸易的资料 3.查问权 针对违法嫌疑人 4.查验权 针对货物、物品 5.查询权
④封存货物或账簿、单证
稽查时发现有违法行为,经直属海关关长或授权 隶属海关关长批准进行。
⑤其他强制措施
运输工具逃逸的,海关可连续追至两区外 对于海关监管货物,海关可施加封志
1/17/2020
海关实务
24
(2)行政强制执行
①加收滞纳金
纳税义务人逾期缴纳税款或因违法规定造成少 征或漏征税款
②扣缴税款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自运输工具进境之日起超过 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其进口货物由海关依法 变卖处理。
确属误卸或溢卸的进境货物,原运输工具负责 人或货物的收发货人逾期未办理货物的退运手 续进口手续的,由海关依法变卖处理。
1/17/2020
海关实务
27
(二)海关权力行使原则 (了解) 1.合法原则 2.适当原则 3.依法独立行使原则 4.依法受到保障原则
1/17/2020
海关实务
4
参考书目
1.海关总署报关员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报关员资格全 国统一考试教材.中国海关出版社,2013
2.张雪梅.报关实务.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1 3.谢国娥.海关报关实务(第五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社,2011 4.左武荣,吴雷.海关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陈岩.海关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张炳达.海关报关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7.周劲,缪晨刚.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8.郑俊田,张红.海关实务.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 9.张琦生. 海关报关实务.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
查缉走私是海关为保证顺利完成监管和征 税等任务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公安、工商、税务、烟草专卖等部门都有 缉私权力,他们查获的案件要行政处罚的 统一移交海关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移 送海关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地方公安 机关依据案件管辖分工和法定程序办理。
(四)编制海关统计
海关统计的范围:实际出入境并引起境内 物资存量增加或减少的货物; 超过合理自 用数量的进出境物品
1/17/2020
海关实务
5
网站资源
1.中国海关: 2.中国报关员考试网: 3.青岛海关: 4.海关统计咨询网
5.海关信息网: 6.中国通关网:
收保全措施
他财产
货物的纳税义务人或担保人 自规定的纳税期限届满之日 起超过3个月未缴纳税款
对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
经直属海关关长或其授权的隶属 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扣留等值的货 物或其他财产
依申请扣留
1/17/2020
海关实务
23
③冻结存款、汇款
货物的纳税义务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有明显的 转移、藏匿应税货物或其他财产迹象,又不能提 供纳税担保,经直属海关关长或授权隶属海关关 长批准,海关可通知银行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相 当于税款的存款。
1/17/2020
海关实务
3
教学章节及课时安排
• 第一章:海关概述 (3课时) • 第二章:报关与报关管理制度(3课时) • 第三章: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3课时) • 第四章:海关监管货物及报关程序(10课时) • 第五章:进出口商品归类(3课时) • 第六章:进出口税费(4课时) • 第七章: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6课时)
暂停资格和取消资格权
8.佩戴和使用武器权 范围——执行缉私时 对象——走私分子和走私嫌疑人 条件——暴力抗法 9.行政强制权 包括海关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1/17/2020
海关实务
21
(1)行政强制措施
①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对走私犯罪嫌疑人,在两区内,经直属海关关长 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扣留,时间24 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货物的纳税义务人或担保人自规定的纳税期限 届满之日起超过3个月未缴纳税款,经直属海 关关长或授权隶属海关关长批准,海关可依法 变卖应税货物或其他财产。
1/17/2020
海关实务
26
海关以扣留方式实施税收保全措施,纳税义务 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的,经直属海关关 长或授权隶属海关关长批准,依法变卖所扣留 货物或其他财产。
德州、滨州、聊城、东营等9市的海关业务,下 设5个隶属海关和7个派驻机构。 青岛海关负责青岛、枣庄、烟台、济宁、威海、 日照、临沂、菏泽等8市的海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