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软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df17d050e2524de5187ec9.png)
5.
编程器
编程器是PLC很重要的外部设备,它主要由键盘、显
示器组成。编程器分简易型和智能型两类。小型PLC常用
简易编程器,大、中型PLC多用智能编程器。编程器的作
用是编制用户程序并送入PLC程序存储器。利用编程器可 检查、修改、调试用户程序和在线监视PLC工作状况。现 在许多PLC采用和计算机联接,并利用专用的工具软件进 行编程或监控。
4. 电源单元
• PLC配有开关式稳压电源,以提供内部电路使用。 • 与普通电源相比,PLC电源的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因
此,对于电网提供的电源稳定度要求不高,一般允许电源电
压在其额定值±15%的范围内波动。 • 许多PLC还向外提供直流24V稳压电源,用于对外部传感器供 电。 • 为防止在外部电源发生故障的情况下,PLC内部程序和数据 等重要信息的丢失,PLC还带有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
编程器一般分为简易编程器和图形编程器两类。 简易编程器功能较少,一般只能用语句表形式进 行编程,通常需要联机工作。简易编程器直接与PLC的 专用插座相连接,由PLC提供电源。它体积小,重量轻, 便于携带,适合小型PLC使用。 图形编程器既可以用指令语句进行编程,又可以 用梯形图编程;既可联机编程,又可脱机编程,操作 方便,功能强,有液晶显示的便携式和阴极射线式两 种。图形编程器还可与打印机、绘图仪等设备连接, 但价格相对较高。通常大中型PLC多采用图形编程器。
两种梯形图的继电器符号图对照
物理继电器
线 圈 常开 常闭
PLC继电器
触 点
• (4) 利用梯形图编制控制程序
注意: 这些接点或线圈并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 接点或线圈,而是在软件编程中使用的编程元件,每 个编程元件与存储器中的一个存储单元相对应,该存 储单元为 “1” 则表示梯形图中常开闭合 , 常闭断 开,线圈通电。
plc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plc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72169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1.png)
PLC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系统结构
PLC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电源模块:提供系统所需的电能。
2. 中央处理单元(CPU):进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和顺序控制等,实现各种数据操作。
3. 输入输出模块:实现外部信号的采集和输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4. 存储器:存储用户程序和数据。
5. 通信接口:实现PLC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二、工作原理
PLC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首先,通过输入模块采集外部设备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开关状态、传感器读数等。
然后,这些信号被送到CPU进行处理。
在CPU中,根据预先编写好的程序,对这些信号进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等处理。
处理完成后,输出模块将这些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如马达、灯泡等。
三、控制功能实现
PLC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主要由用户程序实现。
用户程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编写,包括各种逻辑运算、算术运算、顺序控制等。
通过输入模块采集的信号,可以触发用户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
这样,PLC控制系统就可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精确控制。
四、控制性能分析
PLC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硬件性能:包括CPU的处理能力、存储器的容量、输入输出模块的精度等。
2. 软件设计:包括用户程序的编写、程序结构的合理性、运算速度等。
3.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环境因素对PLC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的来说,PLC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2章_PLC的硬件与工作原理(应用)
![第2章_PLC的硬件与工作原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da4d7daad51f01dc281f1c3.png)
8k字左右
大型机:开关量和模拟量、2048点以上、容量16k字 以上,功能强大
2.1.1 PLC的物理结构
按结构形式分
整体式PLC
将电源、CPU、I/O接口等部件都集中 装在一个机箱内,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价格低 等特点。
1
2
西门子S7-200PLC
日本三菱FX系列PLC
S7-200 CPU模块的外形图
图2-8 扫描过程
• 工作方式——集中 输入、集中输出, 周期性循环扫描的 方式进行工作的。 • 工作过程——上电 处理、扫描过程、 出错处理(自诊断) 几个阶段。
写输出
读输入
执行程序 自诊断
处理通讯
周期性循环扫描,集中输入、集 中输出,与单片机系统的区别? 怎样增强抗干扰能力?
输入采样阶段
PLC的扫描过程
第2章 PLC的硬件与工作原理
2.1 2.2 2.3 2.4 PLC的硬件 PLC的工作原理 S7-200CN系列PLC I/O地址分配与外部接线
学习目标
熟悉PLC的硬件、分类,工作原理,IO模块, 外部接线等。
2.1 PLC的硬件
PLC按结构形式分类
整体式
模块式 按I/O容量分 小型机:开关量、I/O256点以下、容量4k字左右 中型机:开关量和模拟量、256~2048点之间、容量
KF SF1
电 源 母 线
KF KF
QA1
QA2 KF
电 源 母 线
PLC梯形图:串行工作方式
PLC梯形图:串行工作方式
SF2 I0.0 I0.1 I0.0 M0.0
()
Q0.0 M0.0 M0.0 Q0.0
~
பைடு நூலகம்QA1
PLC概述及构成原理
![PLC概述及构成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9f642eb4daa58da0114ab8.png)
PLC的发展趋势
•
• • • • •
(1)向高速度、大存储容量方向发展 (CPU处理速度nS级;内存2M字节) (2)向多品种方向发展和提高可靠性 (超大型和超小型) (3)产品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硬件、软件兼容的PLC) (4)分散型、智能型、与现场总线兼容的I/0 (5)加强联网和通信的能力 (6)控制的开放和模块化的体系结构OMAC (open Modular Architecture for Control)
UGEAN
PLC著名品牌
根据美国 Automation Research Co.(ARC) 的商情调查,在1994年PLC市场上,最大的5家 PLC制造商是: SIEMENS, Allen-Bradly,(Rockwell) AEG Schneider, 三菱电机, OMRON(立石电机) (1996年中国PLC市场)
UGEAN
PLC的定义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招标的要 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在 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应用成功。
UGEAN 1980年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正式将其
命名为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 PC。
PLC的定义
5. 各种接口、高功能模块: 各种接口、高功能模块:
小型机:有接口可扩展。 小型机:有接口可扩展。
UGEAN
编程设备
编程设备可以是专用 的手持式的编程器; 的手持式的编程器;也可 以是安装了专门的编程通 讯软件的个人计算机。 讯软件的个人计算机。
ST X•WX NOT DT/Ld C
PC FP PROGRAMMER
PLC基本接口电路
UGEAN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61dc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8.png)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PLC是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简称,中文翻译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它是一种用于自动控制工业过程的数字计算机系统。
PLC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下面将详细介绍PLC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硬件组成:PLC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模块(I/O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以及其他辅助硬件。
-中央处理器(CPU)是PLC的核心,负责接收输入信号、执行程序指令并控制输出信号。
CPU通常具有高性能的微处理器,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逻辑判断。
-输入输出模块(I/O模块)负责与外部世界进行数据交换。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现场传感器、开关等设备的信号,输出模块用于控制执行机构、显示设备等。
-电源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供电,确保PLC正常运行。
-通信模块可实现PLC与其他设备(如人机界面、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等)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其他辅助硬件包括存储器、时钟模块、编程口等,用于存储程序、记录运行时间、与外部进行编程等功能。
2.软件组成:PLC的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开发环境和用户程序。
-操作系统是PLC的核心软件,用于管理硬件资源、执行程序指令、实现通信等功能。
- 开发环境提供PLC程序的开发、调试和维护工具。
常见的开发环境有LD(Ladder Diagram,梯形图)、FBD(Function Block Diagram,功能块图)、ST(Structured Text,结构化文本)等多种编程语言。
-用户程序是PLC的应用程序,由工程师根据控制需求编写。
用户程序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和逻辑关系,通过中央处理器进行逻辑判断并控制输出信号,实现自动化控制。
3.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输入端、处理端和输出端。
-输入端:PLC通过输入模块接收来自现场的输入信号,如开关状态、传感器信号等。
输入信号会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给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会周期性地扫描输入信号,并将其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以供后续的程序处理。
第二章 PLC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二章 PLC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90ceeda98271fe900ef925.png)
2.2 PLC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控制与 PLC控制的比较:
➢为了消除二者之间由于运行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考虑到继电器控制装置各类触点的动作时间一般在 100ms以上,而PLC扫描用户程序的时间一般均小 于100ms。这样在对于I/O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 PLC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处理结果上就没有什么区别 了。
2.1 PLC的基本组成
3)输入/输出模块
(1)输入接口作用:将按钮、行程开关或传感器等产生 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主机。
内内1
内
内
.
内
输入n
内
COM
2.1 PLC的基本组成
3)输入/输出模块
(2)输出接口作用:将主机向外输出的信号转换成可以 驱动外部执行电路的信号,以便控制接触器线圈等电 器通断电;另外输出电路也使计算机与外部强电隔离。
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程序的内容和存储地址。 ( 2 )检查、校验用户程序。 ( 3 )接收现场数据。 ( 4 )执行用户程序。 ( 5 )故障诊断。
注意:PLC通常以字而不是以字节为单位存储和处理数 据。
描述PLC性能的几个术语
位:二进制的一位,仅有1、0 数字:4位二进制数构成一个数字 字节:2个数字或8位二进制数构成一个字节 字:两个字节构成一个字。
• 继电器输出特点:低速大功率, 用于用于直流、交流负载(隔离、功率放大)。
• 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特点:高速小功率, 用于直流负载。
• 双向可控硅(晶闸管的一种)输出特点:高速大功率, 用于交流负载。
2.1 PLC的基本组成
3)输入/输出模块-继电器输出
继电器输出
PLC
内
内
部
部
电
电J
第二章S7-200PLC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章S7-200PLC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9f3b0ae87101f69e3195ed.png)
系统基本构成
1. 硬件 (1)基本单元 (2)扩展单元 (3)特殊功能模块 (4)相关设备 2. 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是为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这些设备而开发的 与之相配套的程序、文档及其规则的总和,它主要 由标准工具、工程工具、运行软件和人机接口等几 大类构成。
主机结构
1. 各CPU介绍及I/O系统 (1)主机外形 SIMATIC S7-200系统CPU 22X系列PLC主机(CPU模块)的外形如 图所示:
晶闸管输出方式。 其特点是输出启动 电流大。当PLC有信 号输出时,光电二 极管导通,通过光 电耦合使双向可控 硅(晶闸管)导通,交 流负载在外部交流 电源的激励下得电。 发光二极管VL点亮, 指示输出有效。
R1 内 部 电 路 (AC SSR) VL 压 敏 U 电 阻 C
OUT R2负载Fra bibliotekCOM
第12页图2-9中:
Q0.0最小滞后SB1按钮几个扫描周期? 最大滞后几个扫描周期?
思考:
M100(上) Y1
X2
M100
M100(下)
Y2
Y1最小、最大滞后X2按钮几个扫描周期?
3.5 S7-200系列PLC程序概念
3.4.1 梯形图编辑器(LAD) 3.4.2 语句表编辑器(STL) 3.4.3 功能块图编辑器(FBD)
I/O模块
输出模块 :第8页图2-3 输出模块:分晶体管、晶闸管、继电器三种方式 数字量输出模块的每一个输出点能控制一个用 户的离散型(ON/OFF)负载。典型的负载包括:继 电器线圈,接触器线圈、电磁阀线圈、指示灯等。 每一个输出点与一个且仅与一个输出电路相连, 输出电路把CPU运算处理的结果转换成能够驱动现 场执行机构的各种大功率的开关信号。PLC的输出 端子是PLC向外部负载发出控制命令的窗口。
PLC的基本原理与工作原理
![PLC的基本原理与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f417e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6.png)
PLC的基本原理与工作原理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电子设备。
它通过编程来实现自动化系统对各类机器和工艺的控制,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强大的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PLC的基本原理与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PLC的运作方式。
1. 简介PLC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控制系统,由主体硬件部分和编程软件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
主体硬件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模块(I/O模块)、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等,而编程软件用于编写和编辑PLC控制程序,实现对PLC的逻辑控制。
2. 基本原理PLC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数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原理。
当PLC接收到外部输入信号时,这些信号会经过输入模块进行处理并传递给中央处理器进行逻辑处理。
中央处理器根据编程软件中定义的逻辑规则进行计算和判断,之后将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输出模块,从而控制外部设备或过程的运行。
3. 工作原理PLC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输入处理、执行逻辑运算和输出控制三个阶段。
首先,输入模块将外部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传递给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根据编程软件中设置的逻辑规则进行计算和判断,判断输入信号的状态并执行相应的逻辑运算。
最后,中央处理器将计算结果通过输出模块输出为控制信号,控制外部设备或工艺过程的运行。
4. 输入处理PLC的输入处理是将外部信号进行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输入信号类型包括开关信号、传感器信号、计数器信号等。
输入模块会对这些信号进行过滤、放大和转换等操作,确保输入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执行逻辑运算中央处理器是PLC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编程软件中定义的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包括判断、计算、比较等操作,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和编程软件中设置的逻辑规则,中央处理器会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判断,并生成对应的输出信号。
6. 输出控制输出控制是PLC将处理后的信号转化为控制信号输出的过程。
2.PLC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2.PLC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6071b644afe04a1b071ded1.png)
二、PLC的定义
1.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 2.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 3.采用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 4.达到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的控制目的
( 1982年11月、1985年1月和1987年2月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第一、二、三稿)
输入ON延时
I/O响应时间
输出ON延时
最大I/O响应时间=输入ON延时+扫描时间×2+输出ON 延时
(2) I/O信号传递滞后的原因
▪ 输入滤波器有时间常数。 ▪ 输出电路存在滞后 ▪ 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四、PLC的工作模式
1)程序模式(PROGRAM) 程序模式是程序的停止状态,PLC的初始设定、程
美国 AB公司 1746-NO4I
1784-IB32
德国 西门子 S7300
S7200
三菱(日本)
欧姆龙(日本)
丰炜(台湾)
台达(台湾)
深圳市三凌
四、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
动合触点:线圈不通电时两个触点是断开的, 通电后这两个触点就闭合。 动断触点:线圈不通电时两个触点是闭合的, 通电后这两个触点就断开。 也就是说,动合等同于常开;动断等同于常 闭。
是
扫描周期固定值设定检查
无
有固定值设置?
有
等待直到固定的扫描周期为止
算出扫描周期
输入触点→输入继电器 输出继电器→输出触点
外设端口服务
初始化
(1)公共处理
(2)执行程序 (3)扫描周期 计算处理
(4)I/O刷新
plc基本结构及原理
![plc基本结构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9c5d3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3.png)
plc基本结构及原理plc基本结构及原理PLC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两大部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一、硬件系统:(一)CPU 运算和控制中心:起“心脏”作用。
1、当从编程器输入的程序存入到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然后CPU根据系统所赋予的功能(系统程序存储器的解释编译程序),把用户程序翻译成PLC内部所认可的用户编译程序。
2、输入状态和输入信息从输入接口输进,CPU 将之存入工作数据存储器中或输入映像寄存器。
然后由CPU把数据和程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把结果存入输出映像寄存器或工作数据存储器中,然后输出到输出接口、控制外部驱动器。
3、组成: 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
这些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与I/O接口电路相连接。
(二)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
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1、系统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系统程序,包括管理程序,监控程序以及对用户程序做编译处理的解释编译程序。
由只读存储器、ROM组成。
厂家使用的,内容不可更改,断电不消失。
2、用户存储器: 分为用户程序存储区和工作数据存储区。
由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组成。
用户使用的。
断电内容消失。
常用高效的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寿命一般为3~5 年。
(三)输入/输出(I/O )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简称I/O模块,相当于人的眼睛、跺、鼻子手、脚是联系外部信息和大脑(CPU )的桥梁。
1、输入接口:光电耦合器由两个发光二极度管和光电三极管组成。
发光二极管: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加上变化的电信号,发光二极管就产生与输入信号变化规律相同的光信号。
光电三极管:在光信号的照射下导通,导通程度与光信号的强弱有关。
在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工作区内,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有线性关系。
输入接口电路工作过程:当开关合上,二极管发光,然后三极管在光的照射下导通,向内部电路输入信号。
当开关断开,二极管不发光,三极管不导通。
向内部电路输入信号。
也就是通过输入接口电路把外部的开关信号转化成PLC内部所能接受的数字信号。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52b95202768e9951e73884.png)
第2章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2-1 S7-200CPU模块的外形图
第2章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2.模块式PLC
特点:用户对硬件配置的选择余地较大、维修 时更换模块方便
大、中型PLC一般采用模块式结构 S7-400模块式PLC外形图如图2-2 所示
第2章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2.6是继电器输出电路,继电器同时起隔离 和功率放大作用,每一路只给用户提供一对常
开触点。与触点并联的RC电路和压敏电阻用
来消除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弧。
第2章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2-6 继电器输出电路
第2章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2.7为使用场效应晶体管(MOSEET)的输
出电路。输出信号送给内部电路中的输出锁存 器,再经光电耦合器送给场效应晶体管,后者
第2章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S7-200 CPU为每个主机数字量输入提供了脉冲捕捉 功能,它可以使主机能够捕捉小于一个扫描周期的短 脉冲,并将其保持到主机读到这个信号,但前提是只 有通过滤波器后,脉冲捕捉才有效。此外,在一个给 定的扫描周期内如果有不只一个脉冲,则只有第一个 脉冲可以被捕捉到,几种情况下的脉冲捕捉波形如图
第2章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2.3 S7-200系列PLC性能简介
西门子公司的SIMATIC S7-200系列属于小 型PLC,可用于代替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场合, 也可用于复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因其具有极强的通信功能,故在大型网络 控制系统中也能充分发挥作用。
第2章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2章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2-9 扫描过程
第2章 PLC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68e5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a.png)
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其硬件和软件两个部
分的配合运行。
硬件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通信模块等。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传感器、按钮等),输出模块用于控制外部设备(电机、阀门等)。
通信模块可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中央处理器是PLC的核心,负责执
行程序的运行与控制。
软件部分主要由编程软件、编程语言和程序组成。
在编程软件中,用户可以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
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梯形图、指令表和结构化文本等。
编写好的程序会被下载到PLC的中央处理器中,由CPU执行。
程序中包含了一系列
的逻辑和控制算法,根据设定的条件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输出信号的状态。
PLC的工作流程一般如下:
1. 输入信号采集:PLC的输入模块将外部传感器或按钮等接
入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上传给中央处理器。
2. 程序执行:中央处理器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和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
程序可以包含逻辑判断、计算、数据存储等功能。
3. 输出控制:中央处理器根据程序的执行结果,通过输出模块控制外部设备的状态,如打开或关闭电机、开关阀门等。
4. 监控和通信:PLC会不断地监测输入信号的状态,并将控制结果反馈给运行监控系统或其他设备。
同时,PLC也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总结起来,可编程控制器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通过输入模块采集外部信号,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中央处理器执行程序并通过输出模块控制外部设备,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
PLC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PLC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9294ea102de2bd960588ab.png)
执行机构所需的信号,输出电路也应与控制器隔离。
二、I/O单元 接线方式
COM
X0 X1 X2 X3
共 点 式
输入输出只有一个公共端子
X4
X5
X6 X7
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2.1.1.3 输入输出单元
二 、 I/O单元 接线方式
COM1
Y0 Y1 COM2 Y2
分 组 式
输入输出端子分为若干个组, 每组共用一个公共端子。
1.编程语言 1)梯形图
• 梯形图是一种图形编程语言,是面向过程的一 种“自然语言”,它沿用继电器的触点线圈和 串并联等术语及图形符号,同时增加了一些继 电—接触器控制系统没有的特殊功能符号。 • 梯形图语言比较形象、直观,对于熟悉继电器 控制线路的电气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接受, 且不需要学习专门的计算机知识,所以是PLC应 用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编程语言。 • 梯形图只能用图形编程器直接编程。图2-8(a) 是一个起保停程序的梯形图。 X1 X2 Y1 Y1
(二)、软件知识: 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系统
• 可编程控制器是微型计算机在工业控制领域的重 要应用,其软件系统可以分为系统程序和用户程 序两大类。 • 系统程序即可编程控制器的操作系统,它是由 PLC生产厂家编制的,用于控制PLC本身的运行, 对用户是不透明的。 • 系统程序通常包含三个部分: • (1)系统管理程序。 • (2)用户指令解释程序。 • (3)标准程序模块和系统调用。
在现场控制中,干扰侵入PLC的主要途径之一是 通过电源,因此设计合理的电源是PLC可靠运 行的必要条件 。
5 、编程器
编程器用于用户程序的输入、编辑、调试和监视, 可以通过键盘调用和显示PLC的一些内部继电 器状态和系统参数。它经过编程器接口与CPU 联系,完成人机对话。它一般都具有下列5种 功能: 编辑功能 编程功能 监视功能 检查功能 命令功能 编程器还具有与EPROM写入器、打印机、盒式录 音机等外围设备通信的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软硬件组成详细介绍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软硬件组成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808d77b02768e9951e73808.png)
本内容是山东PLC培训专业授课内容章节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软硬件组成详细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原本应简称PC,为了与个人计算机专称PC相区别,所以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定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但并非说PLC只能控制逻辑信号。
PLC是专门针对工业环境应用设计的,自带直观、简单并易于掌握编程语言环境的工业现场控制装置。
PLC的基本组成PLC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缩写为I/O,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外部设备接口、扩展接口等)、外部设备编程器及电源模块组成,见图1。
PLC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通过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连接,外部则根据实际控制对象配置相应设备与控制装置构成PLC控制系统。
1. 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并集成在一个芯片内。
CPU通过数据总线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电源总线与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编程器和电源相连接。
小型PLC的CPU采用8位或16位微处理器或单片机,如8031、M68000等,这类芯片价格很低;中型PLC的CPU采用16位或32位微处理器或单片机,如8086、96系列单片机等,这类芯片主要特点是集成度高、运算速度快且可靠性高;而大型PLC则需采用高速位片式微处理器。
CPU按照PLC内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指挥PLC控制系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 存储器PLC内的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和数据等。
1)系统程序存储器PLC系统程序决定了PLC的基本功能,该部分程序由PLC制造厂家编写并固化在系统程序存储器中,主要有系统管理程序、用户指令解释程序和功能程序与系统程序调用等部分。
系统管理程序主要控制PLC的运行,使PLC按正确的次序工作;用户指令解释程序将PLC的用户指令转换为机器语言指令,传输到CPU内执行;功能程序与系统程序调用则负责调用不同的功能子程序及其管理程序。
[全]PLC的软元件
![[全]PLC的软元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9f6372f524ccbff021845e.png)
PLC的软元件一、理论知识1、什么是PLC的软元件?软元件(内部继电器) 简称元件。
PLC内部的编程元件,也就是支持该机型编程语言的软元件,按通俗叫法分别称为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但它们与真实元件有很大的差别,一般称它们为“软继电器”。
这些编程用的继电器,它的工作线圈没有工作电压等级、功耗大小和电磁惯性等问题;触点没有数量限制、没有机械磨损和电蚀等问题。
它在不同的指令操作下,其工作状态可以无记忆,也可以有记忆,还可以作脉冲数字元件使用。
一般情况下,X代表输入继电器,Y 代表输出继电器,M代表辅助继电器,SPM代表专用辅助继电器,T代表定时器,C代表计数器,S代表状态继电器,D代表数据寄存器,MOV代表传输等。
不同厂家、不同系列的PLC,其内部软继电器(编程元件)的功能和编号也不相同,因此用户在编制程序时,必须熟悉所选用PLC的每条指令涉及编程元件的功能和编号。
FX系列中几种常用型号PLC的编程元件及编号如表所示。
FX系列PLC编程元件的编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其中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用八进制数字编号,其它均采用十进制数字编号。
为了能全面了解FX系列PLC的内部软继电器,本节以FX2N为背景进行介绍。
见表1-2-1表1-2-1 FX系列PLC的内部软继电器及编号图1图22⑴输入继电器(X)PLC的输入端子是从外部开关接受信号的窗口,PLC 内部与输入端子连接的输入继电器X是用光电隔离的电子继电器,它们的编号与接线端子编号一致(按八进制输入),线圈的吸合或释放只取决于PLC外部触点的状态。
内部有常开/常闭两种触点供编程时随时使用,且使用次数不限。
输入电路的时间常数一般小于10ms。
各基本单元都是八进制输入的地址,输入为X000 ~X007,X010 ~X017,X020 ~X027 。
它们一般位于机器的上端。
符号:图3⑶辅助继电器(M)PLC内有很多的辅助继电器,其线圈与输出继电器一样,由PLC内各软元件的触点驱动。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11b2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b.png)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它由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存储器和通信模块等组成,通过编程控制各种工业设备的运行。
一、PLC的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PLC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和执行程序。
CPU通常由控制逻辑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可以执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和数据传输等操作。
2. 输入模块:用于将外部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CPU处理。
常见的输入模块包括开关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等。
3. 输出模块:用于将CPU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控制外部设备的运行。
常见的输出模块包括继电器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等。
4.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
存储器通常分为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两种类型。
5. 通信模块:用于PLC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通信模块可以实现PLC与上位机、其他PLC或外部设备的联网控制。
二、PLC的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信号采集:PLC通过输入模块采集外部设备的信号,如传感器信号、按钮信号等。
输入模块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CPU处理。
2. 程序执行:CPU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进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和数据传输等操作。
程序可以通过编程软件进行编写,常用的编程语言有ladder图、指令表、SFC图等。
3. 输出信号生成:CPU根据程序的执行结果,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
输出模块接收这些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外部设备可以识别的信号,如继电器信号、模拟量信号等。
4. 控制外部设备:输出信号经过输出模块后,通过继电器、电磁阀、电机等外部设备进行控制。
PLC可以实现对各种工业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如生产线的启停控制、温度的调节控制等。
5. 监控与反馈:PLC可以监控外部设备的运行状态,并通过输入模块采集反馈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 的产生和发展
在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以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以继电
器控制占主导地位的。对生产工艺多变的系统适应性差,一 旦生产任务和工艺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设计,并改变硬件 结构。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汽车生产技术相对成熟,汽车制 造业竞争激烈,导致汽车产品不断更新,生产线也随之频繁
改变。而当时的自动控制装置是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要改 变工艺十分困难,这不仅阻碍了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而且可 靠性不高。
开关量输出单元
晶闸管输出单元 继电器输出单元
输入、输出接口:采用光电隔离,实现了PLC的内部电路与外部电路的电气 隔离,减小了电磁干扰。 输入接口作用:将按钮、行程开关或传感器等产生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送入主机。 输出接口作用:将主机向外输出的信号转换成可以驱动外部执行电路的信号, 以便控制接触器线圈等电器通断电;另外输出电路也使计算机与外部强 电隔离。 输出接口电路按照 PLC 的类型不同一般分为继电器输出型、晶体管输出型和 晶闸管输出型 3 类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其中继电器输出型为有触点的输出 方式,可用于直流或低频交流负载;晶体管输出型和晶闸管输出型都是无触点 输出方式,前者适用于高速、小功率直流负载,后者适用于高速、大功率交流 负载。
光电耦合
交流输入电路
输入点
外部开关
S R1 → → LED +5V
~
C COM
R2
A R3
滤波
内 部 电 路
输入点的 状态显示
光电耦合
(2)输出接口电路:
以继电器形式为例:
继电器输出
Q
内 部 K
COM + 交流电源或 直流电源
内 部
PLC
电
路
电
路
晶体管输出电路 输出点的 状态显示 内 部 电 路
算),数据传递、排序和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
和处理,可以与存储器中存储的参考数据相比较,也可以传送给其它智能装 置或传送给打印机打印制表 5.联网通信 PLC的通讯包括PLC与PLC之间、PLC与上位计算机之间和其它 的智能设备之间的通讯
PLC 的生产厂家
当今世界上 PLC 生产厂家按地域可分为 三大流派:美国、欧洲和日本。
美国是 PLC 生产大国,有 100 多家 PLC 厂商,著名的有 A-B 公司、通用电气( GE )公司、莫迪康( MODICON )公司、 德州仪器( TI )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等。
欧洲著名的 PLC 生产厂商有德国的西门子( SIEMENS )公 司、 AEG 公司,法国的 TE 公司等。 日本有许多 PLC 制造商,如:三菱、欧姆龙、松下、富士、 日立、东芝等。
(1)输入接口电路:采用光电耦合器,防止强电干扰。 输入端子
3.3k
发光二极管 PLC
内 部
In
1000PF
电 470 路
24V – +
+ –
直流电源
COM
发光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直流输入电路 外部开关
S R1
输入点
+5V T
C R2 → →
A COM R3
LED
滤波
内 部 电 路
公共端 输入点的 状态显示
PLC的基本分类
整体式
小型机常采用整体式 中、大型机常采用组合式
组合式
整体式 PLC的基本组成框图
主机
输 入 设 备
编程器 盒式磁带机 打印机 EPROM写入器 上位计算机 PLC 可编程终端PT … 输 入 单 元 电 源
CPU
输 出 单 元
输 出 设 备
外 设 接 口
存 储 器
系统程序 用户程序 存储器 存储器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替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 新型控制器的十项指标(GM十条): 1) 编程简单、现场可 修改程序; 2)维护方便、采用插 件式结构;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 控制系统;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 制系统; 5)数据可以直接送入 计算机; 6)成本可与继电器系 统竞争; 7)输入可为市电; 8)输出可为市电,能 直接驱动电磁阀、交 流接触器等; 9)通用性强、易于扩 展; 10)用户存储器大于 4K。
PLC的产生和发展
PLC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重要时期 : (1)从产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CPU由中小规模数字集成 电路组成,存储器为磁芯存储器,控制功能比较简单。 (2)20世纪70年代末期。采用CPU微处理器,存储器采用半 导体存储器,体积减小,数据处理能力有很大提高。 (3)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PLC开始采用8位和16 位微处理器,使数据处理能力和速度大大提高。 (4)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促 使PLC完全计算机化,CPU已经开始采用32位微处理器。
PLC 的定义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简称为 PLC (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也常称为可编程序控制器即 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 ,它是微机技术与继电接触 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即采用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 结构和工作原理,融合了继电接触器控制的概念构成的一种 新型电控器,它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 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 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 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5)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PLC使用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 出现了智能化模块,可以实现对各种复杂系统的控制。
PLC的产生和发展
PLC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系列,其功能与昔日的 初级产品不可同日而语,强大的软、硬件功能已接近或达到计算机功能。 PLC自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PLC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范 围也越来越广泛,其足迹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PLC的主要应用领
I/O 扩 展 口
I/O扩展 单元 特殊功 能单元
组合式 PLC的基本组成框图
系统总线
通信单元
智能I/O单元
输出单元 …
输入单元 …
CPU 单元
编程器
PLC或 上位计算机
控制系统现场过程
CPU输入并存储用户程序、显示输入内容和地址; ★ 检查、校验用户程序,发现错误即报警; ★ 执行用户程序、驱动外部输出设备动作;
PLC 的分类
1. 按结构形式分类, 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类。 ( 1 ) 整体式 PLC : 将电源、 CPU 、存储器及 I/O 等各个 功能集成在一个机壳内。其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价格 低,小型 PLC 多采用这种结构,如三菱 FX 系列的 PLC 。 整体式 PLC 一般配有许多专用的特殊功能模块,如模拟量 I/O 模块、通信模块等。 ( 2 ) 模块式 PLC : 将电源模块、 CPU 模块、 I/O 模块作 为单独的模块安装在同一底板或框架上的 PLC 是模块式 PLC 。其特点是配置灵活、装配维护方便,大、中型 PLC 多 采用这种结构,例如西门子 S7-300 系列的 PLC 。
+5V
光电耦合
输出点
T1 → →
LED R1
负载
R2 T2 D R3
FU
COM
公共端
晶闸管输出电路 输出点的 状态显示
我国的 PLC 生产厂家规模一般不大,主要有无锡华光电子工业 有限公司、上海香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杭州机床电器厂、天 津中环自动化仪表公司等。
◇ PLC的硬件组成
PLC 生产厂家很多,产品的结构也各不相同,但其基本构成是一样的, 都采用计算机结构,如下图所示,都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硬件和软件 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其功能。 PLC 主要有六部分组成: CPU( 中央处理器 ) 、 存储器、输入 / 输出( I/O )接口电路、电源、外设接口、输入 / 输出 ( I/O )扩展接口。
PLC 的分类 2. 按 I/O 点数和存储容量分类
◆ 小型
PLC : I/O 点数在 256 点以下,存储 器容量 2K ;
◆ 中型
PLC : I/O 点数在 256 ~ 2048 点之间, 存储器容量 2K ~ 8K;
◆ 大型
PLC : I/O 点数在 2048 点以上,存储器 容量 8K 以上。
PLC 的特点
1 . 通用性强: 由于采用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而且接口电路考虑 了工业控制的要求,输出接口能力强,因而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可以采用相同的硬件, 只需编制不同的软件,就可实现不同的控制。 2 . 接线简单: 只要将用于控制的接线、限位开关和光电开关等接入控制器的输入 端,将被控制的电磁铁、电磁阀、接触器和继电器等功率输出元件的线圈接至控制器 的输出端,就完成了全部的接线任务。 3 . 编程容易: 一般使用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原理图相似的梯形图或用面向工业 控制的简单指令形式编程。因而编程语言形象直观,容易掌握,具有一定的电工和工 艺知识的人员可在短时间学会并应用自如。 4 . 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PLC 的输入输出采取了隔离措施,并应用大规模集 成电路,故它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能直接安装在机器设备上运行。 5 . 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成本低,维修方便: 例如一台具有 128 个 输入输出点的小型 PLC ,其尺寸为 216 × 127 × 110mm 3 ,重约 2.3Kg ,空载功耗为 1.2W ,它可以完成相当于 400 ~ 800 个继电器组成的系统的控制功能,而其成本仅相 当于相同功能继电器系统的( 10 ~ 20 )%; PLC 一般采用模块结构,又具有自诊断 功能,判断故障迅速方便,维修时只需更换插入式模块,因而维修十分方便。
广西交通运输学校
GUANGXI TRANSPORT SCHOOL
概述
PLC的硬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