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间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 子诞辰2560年,电影《孔子》于2009年3月30日在北京隆 重开机。如果你是电影的历史顾问,以下哪些有关孔子 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是正确的?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 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 《春秋》《论语》等
1.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 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 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
①主张“爱人” ③主张变法革新 A.①②③④ ②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④有强烈的使命感 C.①③ D.②④
B.①③④
2.《子家语· 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 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 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1.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 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 今日,宁得免焉?”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 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A.克己复礼 孔子 B.民为贵,君为轻 C.正君心以立纪纲 朱熹 D.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 暴政 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 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 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 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应该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C 孔子在西方:
1)与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比较
(2011年5月鞍山市二模47题)孔子和苏格 拉底是同时代东西方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思想的核 心是“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知识即美德 认识你自己 而苏格拉底则强调“ ”、 ”。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述填空,并归纳两位思 想家的共同思想。 ①都注重人的研究 ②注重道德和教育 2.二者对人的研究方面侧重点有何不同。 a.孔子主要从社会角度,强调社会的和谐 b.苏格拉底侧重人本身,强调人的精神修养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 此驰说,取合诸侯。”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 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 2.结合材料和教材P10-11“阅读与思考”,概括百家争 鸣的历史背景
2.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 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 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 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1.经济上: 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破坏,封建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2.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受重用。 3.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 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 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现代中国,孔子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1.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 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说明儒家 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现实政治的需要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C 孔子在西方: 1)与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比较 2)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的崇拜 ——利用孔子的“仁爱” 、民本思想来宣传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
(2)汉起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B、地位变化:
近代中国,上述人物对孔子分别是什么态度其目的何在? 习近平在参加 孔子诞辰2565 岁纪念活动中 发表讲话
老 子
孔 子
墨 子
韩 非 子
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 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 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和意义 2.儒、道、墨、法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 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孔 B、地位变化: 子 (1)当时不受重视 周 a.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 游 列 保守的一面,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国
b.孔子“仁德”的思想虽有抑制暴政的进步 意义,但在当时诸侯纷争、社会动乱的局面 下,靠仁不能实现国家统一,也不能满足新 兴地主阶级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要求.
1)核心思想: A、思想主张 2)政治主张: 3)教育思想和实践: B、地位变化: 4)其他思想: C、孔子在西方: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A、思想主张 —含义?实现途径?评价? (1)核心思想: “仁”和“礼” a.“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 ①“仁” b.评价:它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 暴政,缓和阶级矛盾;也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 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但孔子的“仁”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 孔子的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理论,是有阶级 差别的爱,而非普遍意义上的仁爱。 ②“礼”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正名”) b.实质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保守)
2.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 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 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2012· 山东文综卷· 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 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 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 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都有新的经济因素 2、新的阶级诞生,进行革命或变法。 3、新的思潮产生,思想文化活跃,诞生大批思想家。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1988年7月1日,法国《堪培拉日报》刊登 了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了联名倡议: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 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1.经济上: 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破坏,封建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2.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受重用。 3.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归纳总结:纵观中外历史,大凡社会转型(社会大变 革)时期,共同之处有哪些?
材料: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雍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 先进》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A、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和“礼” 以“礼”治国; 改良政治 (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3)教育思想和实践: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创办私学 (4)其他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 ——优先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 《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 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A、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和“礼” 以“礼”治国; 改良政治 (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3)教育思想和实践: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创办私学 (4)其他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 ——优先解决实际问题 “儒家教给我们入世,一个人自我 的实现,必须扎根于这块土地。道家教给我 们出世,实现人格的超越,让我们在天空上 有飞翔的翅膀。” ——于丹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A、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和“礼” 以“礼”治国; 改良政治 (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论语· 为政》 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篇》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等十 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说:“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 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 的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 法规的时代。
在全 韩球 国第 汉一 城所 正孔 式子 揭学 牌院
孔 子 在 世 界
(3)教育思想和实践: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 教育范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 面,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A、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和“礼” 以“礼”治国; 改良政治 (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3)教育思想和实践: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创办私学 (4)其他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 ——优先解决实际问题
孔子学院 创办10年 来,孔子 学院总部 已在全球 122国合作 开办457所 孔子学院 和707个孔 子课堂
孔 子 在 柏 林
院非 将洲 落首 户家 肯孔 尼子 亚学
首北 都欧 斯孔 德子 哥学 尔院 摩在 成瑞 立典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2.孟子 亚 圣 A. “仁政”(核心) B.“民贵君轻” (1)政治思想: ”
3.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 子诞辰2560年,电影《孔子》于2009年3月30日在北京隆 重开机。如果你是电影的历史顾问,以下哪些有关孔子 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是正确的?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 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 《春秋》《论语》等
1.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 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 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
①主张“爱人” ③主张变法革新 A.①②③④ ②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④有强烈的使命感 C.①③ D.②④
B.①③④
2.《子家语· 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 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 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1.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 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 今日,宁得免焉?”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 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A.克己复礼 孔子 B.民为贵,君为轻 C.正君心以立纪纲 朱熹 D.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 暴政 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 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 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 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应该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C 孔子在西方:
1)与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比较
(2011年5月鞍山市二模47题)孔子和苏格 拉底是同时代东西方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思想的核 心是“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知识即美德 认识你自己 而苏格拉底则强调“ ”、 ”。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述填空,并归纳两位思 想家的共同思想。 ①都注重人的研究 ②注重道德和教育 2.二者对人的研究方面侧重点有何不同。 a.孔子主要从社会角度,强调社会的和谐 b.苏格拉底侧重人本身,强调人的精神修养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 此驰说,取合诸侯。”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 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 2.结合材料和教材P10-11“阅读与思考”,概括百家争 鸣的历史背景
2.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 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 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 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1.经济上: 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破坏,封建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2.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受重用。 3.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 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 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现代中国,孔子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1.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 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说明儒家 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现实政治的需要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C 孔子在西方: 1)与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比较 2)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的崇拜 ——利用孔子的“仁爱” 、民本思想来宣传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
(2)汉起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B、地位变化:
近代中国,上述人物对孔子分别是什么态度其目的何在? 习近平在参加 孔子诞辰2565 岁纪念活动中 发表讲话
老 子
孔 子
墨 子
韩 非 子
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 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 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和意义 2.儒、道、墨、法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 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孔 B、地位变化: 子 (1)当时不受重视 周 a.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 游 列 保守的一面,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国
b.孔子“仁德”的思想虽有抑制暴政的进步 意义,但在当时诸侯纷争、社会动乱的局面 下,靠仁不能实现国家统一,也不能满足新 兴地主阶级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要求.
1)核心思想: A、思想主张 2)政治主张: 3)教育思想和实践: B、地位变化: 4)其他思想: C、孔子在西方: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A、思想主张 —含义?实现途径?评价? (1)核心思想: “仁”和“礼” a.“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 ①“仁” b.评价:它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 暴政,缓和阶级矛盾;也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 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但孔子的“仁”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 孔子的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理论,是有阶级 差别的爱,而非普遍意义上的仁爱。 ②“礼”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正名”) b.实质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保守)
2.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 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 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2012· 山东文综卷· 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 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 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 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都有新的经济因素 2、新的阶级诞生,进行革命或变法。 3、新的思潮产生,思想文化活跃,诞生大批思想家。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1988年7月1日,法国《堪培拉日报》刊登 了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了联名倡议: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 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1.经济上: 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破坏,封建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2.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受重用。 3.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归纳总结:纵观中外历史,大凡社会转型(社会大变 革)时期,共同之处有哪些?
材料: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雍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 先进》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A、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和“礼” 以“礼”治国; 改良政治 (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3)教育思想和实践: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创办私学 (4)其他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 ——优先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 《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 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A、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和“礼” 以“礼”治国; 改良政治 (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3)教育思想和实践: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创办私学 (4)其他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 ——优先解决实际问题 “儒家教给我们入世,一个人自我 的实现,必须扎根于这块土地。道家教给我 们出世,实现人格的超越,让我们在天空上 有飞翔的翅膀。” ——于丹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A、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和“礼” 以“礼”治国; 改良政治 (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论语· 为政》 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篇》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等十 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说:“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 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 的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 法规的时代。
在全 韩球 国第 汉一 城所 正孔 式子 揭学 牌院
孔 子 在 世 界
(3)教育思想和实践: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 教育范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 面,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1.孔子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A、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和“礼” 以“礼”治国; 改良政治 (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3)教育思想和实践: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创办私学 (4)其他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 ——优先解决实际问题
孔子学院 创办10年 来,孔子 学院总部 已在全球 122国合作 开办457所 孔子学院 和707个孔 子课堂
孔 子 在 柏 林
院非 将洲 落首 户家 肯孔 尼子 亚学
首北 都欧 斯孔 德子 哥学 尔院 摩在 成瑞 立典
第1 、2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
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儒家 2.孟子 亚 圣 A. “仁政”(核心) B.“民贵君轻” (1)政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