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数据库类型说明及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EBSCO数据库

EBSCO数据库

基本检索——扩展检索选项
扩展检索选项
常用扩展检索选项



Also search within the full text of the articles:在默认字段和全文中检索 Include all search terms by default:包括默 认的检索项 Also search for related words:检索相关词 相关词指同义词,如bike,bicycle
ti digital librar* and ti reference
全文情况


全文的格式可能有:HTML、XML、 PDF。 有“Linked Full Text”图标时,说明这篇 文章在其它EBSCO 数据库(指当前检索 者拥有使用权的数据库)中有全文。 要浏览PDF 格式的全文,需事先安装 Acrobat Reader 等PDF 浏览器。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 ASP)





“学术期刊数据库” 全球最大的多学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之一。 提供了8211种期刊的文摘和索引;4648种学术期刊的全文 (其中3600多种经同行评议);100多种全文期刊回溯到 1975年或更早。SCI & SSCI收录的核心期刊为993种(全文 有350种)。大多数期刊有PDF格式的全文,很多PDF全文是 可检索的PDF(Native PDF)和彩色PDF 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学术研究领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教 育学、经济、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医学、生物等。 所提供的许多文献为该数据库所独有,无法在其它数据库中 获得。 资料每日更新。
EBSCOhost检索方法
检索技术-1

布尔逻辑检索:适用于基本检索和高级检索,算 符为and、or、not。优先级( )>not>and>or 截词检索:没有前截断,使用“*”符号代表后截 断,如comput*;使用 “?”代表中截断(也称通 配符),替代任何一个字母或数字,如wom?n。

事实和数据型数据库

事实和数据型数据库

第八章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第一节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概述在现代化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中,各种类型数据库的发展已经为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带来了飞跃性的变革。

数据库从存储的内容上可分为目录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数值型数据库。

在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初期,二次文献数据库曾发挥了全面快速检索文献的作用,是电子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文献信息的日益膨胀,面对INTERNET 网络信息的纷繁庞杂,用户越来越需要准确、真实、适用、具体、能够直接回答问题的针对性强的信息。

因此以一次信息(包括全文、事实、图形、数值信息)为主的源数据库已经成为数据库发展的主流,并将成为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发展重点。

以上几章中着重介绍了学术性文献库,在本章中我们将就另外两种目前具有重要的发展前途的数值型数据库及事实型数据库做一个概述性的介绍。

3.1事实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利用计算机作数据处理的角度来讲,则处理事实数据要比处理书目数据早得多。

但作为数据集合的数据库来讲,书目数据库的发展要比事实数据库的发展早一些。

最早的数据库是50年代的存于磁带上的书目库。

第一个事实数据库产生于1967年,是由美国Data 公司根据与俄亥俄律师协会的合同建立的俄亥俄法律法令全文库,收录有全美50个州的法律法令。

1968年,美国的Data Resource Inc公司成为第一家重要的数值数据库服务公司。

在70年代初期,事实数据库发展比较缓慢,其速度远远不及文献数据库的发展速度。

但由于事实数据库直接向用户提供原始情报,或经过加工存贮的“纯情报”,比如商业经济方面的数值数据库,直接向用户提供物价、产品规格、产值等方面的数据。

因此,越来越深受用户的欢迎。

自70年代中期以后,事实数据库迅速发展,没过多久其速度便赶上和超过了文献数据库的发展。

据统计,在1975年,欧洲只有51个事实数据库。

但到1985年,则猛增到1063个,平均每两年增加一倍。

1983年,世界数据库的总数为1845个,比1975年增加了38倍。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_Server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_Server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 Server习题解答1.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库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数据的独立性差,数据不能被长期保存,数据的冗余度大等给数据的维护带来许多问题。

2)文件系统阶段程序与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然而依旧存在数据的冗余度大及数据的不一致性等缺点。

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如下:(1)数据结构化(2)较高的数据共享性(3)较高的数据独立性(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2.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凡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其数据的系统都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3.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一般说来,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 数据通信接口4.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答:为了保障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用户能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和程序员的负担,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通常DBMS将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也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是一种技术,它被用来管理、存储和检索信息。

它通常用于处理大量的数据,以及为用户提供安全性、可用性和功能性。

在过去几十年里,数据库技术一直在发展和变化,这使得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拥有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的历史、结构和概念,以及它的优点和应用。

一、数据库的历史数据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当时,为了更好地处理大量的数据,计算机科学家开始研究特定的数据库系统,这使得数据库技术被广泛使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有很多不同的结构,但所有的结构都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别: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由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函数等组成,它们使用关系模型来存储数据,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则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库,它们使用键值对或文档来存储数据。

三、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一种存储空间,用来储存用户创建的信息。

它通常由表、视图、索引和存储过程等构成,并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管理数据。

DBMS可以提供查询、更新、存储和分析数据的功能,从而帮助用户管理和操作数据库。

四、数据库的优点1、安全性:数据库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从而防止恶意的破坏或操纵。

2、可扩展性:数据库支持可伸缩性,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存储空间,以适应变化的数据需求。

3、可靠性:通过数据库,可以实现高可靠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4、效率:数据库可以提高数据存取效率,因为它可以让用户快速查找、检索和存取数据。

五、数据库的应用1、客户关系管理(CRM):CRM系统使用数据库来管理客户资料,以及客户向企业提供的服务。

2、人力资源管理(HRM):HRM系统使用数据库来存储员工信息,以及员工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3、企业资源规划(ERP):ERP系统使用数据库来存储业务信息,以及业务上的各种活动。

4、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使用数据库来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综上所述,数据库是一种技术,它拥有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并且可以用来处理大量的数据。

数据仓库的粗略发展历程

数据仓库的粗略发展历程

数据仓库的粗略发展历程及相关概念1.1 概述数据仓库的概念可能比一般人想像的都要早一些,中间也经历比较曲折的过程。

其最初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全企业的集成(Enterprise Integration),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退而求其次:建立战术性的数据集市(Data Marts)。

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分歧、论争,很多概念模棱两可甚至是彻底的让人迷惑。

本文试图从数据仓库的发展历史中看到一些发展的脉络,了解数据仓库应该是怎么样的,并展望一下未来的数据仓库发展方向。

同时,由于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出现了很多新的概念和新的应用,这些新的应用如何统一现成完整的企业BI应用方案还存在很多争论。

本文试图对这些概念做一些简要的阐述,让大家对此有初步的了解。

1.2 粗略发展过程1.2.1 开始阶段(1978-1988)数据仓库最早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MIT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优化的技术架构并提出这些架构的指导性意见。

第一次,MIT的研究员将业务系统和分析系统分开,将业务处理和分析处理分成不同的层次,并采用单独的数据存储和完全不同的设计准则。

同时,MIT的研究成果与80年代提出的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er)相吻合:即把那些新出现的、不可以预测的、但是大量存在的分析型的负载从业务处理系统中剥离出来。

但是限于当时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该研究只是确立了一个论点:这两种信息处理的方式差别如此之大,以至于它们只能采用完全不同的架构和设计方法。

之后,在80年代中后期,作为当时技术最先进的公司,DEC已经开始采用分布式网络架构来支持其业务应用,并且DEC公司首先将业务系统移植到其自身的RDBMS产品:RdB。

并且,DEC公司从工程部、销售部、财务部以及信息技术部抽调了不同的人员组建了新的小组,不仅研究新的分析系统架构,并要求将其应用到其全球的财务系统中。

该小组结合MIT的研究结论,建立了TA2(T echnical Architecture 2)规范,该规范定义了分析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数据获取♦数据访问♦目录♦用户服务其中的数据获取和数据访问目前大家都很清楚,而目录服务是用于帮助用户在网络中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类似于业务元数据管理;用户服务用以支持对数据的直接交互,包含了其他服务的所有人机交互界面,这是系统架构的一个非常大的转变,第一次将交互界面作为单独的组件提出来。

数据库及其数据库应用系统概述

数据库及其数据库应用系统概述

正如本书前言所述,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海量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对于不断产生的庞大信息流数据流,数据的存储、搜索、加工利用总是需要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即数据库工具及数据库技术,因此可以说,当今时代也是数据库应用的时代。

本章将讨论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讨论数据库的应用领域及其分类,分析数据、数据库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外延的扩张等。

1.1 数据库理论与应用开发的历史过程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技术基础和人们工作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应用科学分支。

数据库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过作为简单的数据存储工具的数据库(Data Base,DB)到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的历史过程;经历过从单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演变为与程序设计语言相联系的、高度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如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Visual C++、PowerBuilder、Borland Delphi等)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人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开发平台开发或创建所需要的任意数据库应用系统;经历过从单机版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到网络化或分布式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形成的过程,如Dreamweaver、Java、JSP、ASP等开发工具的相继出现;经历过从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的发展过程;经历过从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到集群化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历史变革。

1.1.1 数据库的发展阶段近50年来,数据库从概念到内容再到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可以大致将数据库的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历史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文件处理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数据库创建原理类似于传统的纸质介质的数表。

在进行商品数据库原理与系统开发教程2交易时,人们可以通过手工在纸质介质中画一个表格来记录商品交易的内容,如记录商品交易中的商品编号、商品名称、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交易日期、交易金额以及经手人等,但一个纸质的表格存在诸多问题,它的记录不规范,一经形成便不能随意编辑修改,不能自动统计,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传递和方便的携带等,而且容易损坏。

Sqlserver地发展

Sqlserver地发展

SQL Server的成长经历SQL Server是Microsoft公司的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但说起它的历史,却得从Sybase开始的。

SQL Server从20 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开发,最早起源于1987年的Sybase SQL Server。

SQL Server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 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1988年,Microsoft公司、Sybase公司和Aston-Tate公司把该产品移植到OS/2上。

后来Aston-Tate公司退出了该产品的开发,而Microsoft公司、Sybase公司则签署了一项共同开发协议,这两家公司的共同开发结果是发布了用于Windows NT操作系统的SQL Server,1992年,将SQL Server移植到了Windows NT平台上。

1993年,SQL Server 4.2 面世,它是一个桌面数据库系统,虽然其功能相对有限,但是采用Windows GUI,向用户提供了易于使用的用户界面。

在SQL Server 4版本发行以后,Microsoft公司和Sybase公司在SQL Server的开发方面分道扬镳,取消了合同,各自开发自己的SQL Server。

Microsoft公司专注于Windows NT平台上的SQL Server开发,重写了核心的数据库系统,并于1995年发布了SQL Server 6.05,该版本提供了一个廉价的可以满足众多小型商业应用的数据库方案,而Sybase公司则致力于UNIX平台上的SQL Server的开发。

SQL Server6.0版是第一个完全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版本。

1996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SQL Server 6.5版本,由于受到旧有结构的限制,微软再次重写SQL Server的核心数据库引擎,并于1998年发布 SQL Server 7.0,这一版本在数据存储和数据库引擎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提供了面向中、小型商业应用数据库功能支持,为了适应技术的发展还包括了一些Web功能。

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

23
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
面向用户的需求
概念模型
细 化层 次
信息包图 逻辑模型
星型图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更详细的 技术细节
物理模型
24
概念模型

由于大多数商务数据是多维的, 但传统的数据模型表示三维以 上的数据有一定困难。概念模 型简化了这个过程并且允许用 户与开发者和其他用户建立联 系:




源数据 数据准备区
数据仓库
18
数据净化

当数据从源数据库中提取到数据准备区后,必须先进行数 据净化才可以装载到数据仓库中去。数据净化主要指对数 据字段的有效值检验。有效值的检验通常包括:范围检验、 枚举字段取值和相关检验。范围检验要求数据保证落在预 期的范围之内,通常对数据范围和日期范围进行检验,如 对任何在指定范围之外的日期的发票都应删除。枚举字段 取值指对一个记录在该字段的取值,若不在指定的值中, 则应该删除。相关检验要求将一个字段中的值与另外一个 字段中的值进行相关检验,即在数据库中某个字段应与另 一个字段形成外键约束。
3
事务型处理数据和分析型处理数据的区别
特性 OLTP 计 数据 汇总 视图 工作单位 存取 关注 操作 访问记录数 用户数 DB规模 优先 度量
操作处理 事务 办事员、DBA、数据库专业人员 日常操作 基于E-R,面向应用 当前的;确保最新 原始的,高度详细 详细,一般关系 短的、简单事务 读/写 数据进入 主关键字上索引/散列 数十个 数千 100MB到GB 高性能,高可用性 事务吞吐量
数据仓库
Data Warehouse
1
事务型处理


事务型处理:即操作型处理,是指对数据库的联机操作 处理OLTP。事务型处理是用来协助企业对响应事件或 事务的日常商务活动进行处理。它是事件驱动、面向应 用的,通常是对一个或一组记录的增、删、改以及简单 查询等(大量、简单、重复和例行性)。 在事务型处理环境中,数据库要求能支持日常事务中的 大量事务,用户对数据的存取操作频率高而每次操作处 理的时间短。

数据库介绍——openPlant介绍

数据库介绍——openPlant介绍

openPlant实时/历史数据库介绍1 openPlant实时/历史数据库功能1.1 openPlant数据库管理工具1)openPlant数据组织结构实时数据库处理的主要对象为从现场各控制系统采集来的各测点的实时数据,为了统一管理这些数据,保证数据的唯一性,openPlant实时数据库采用了“[数据库名].[节点名].[点名]”的多维结构,对进入系统的所有采集点、手工输入点、计算点进行统一规划和属性定义,保留控制系统原有的点名,使采集数据在全厂范围内得到统一管理并易于查询,为企业数据的集成应用提供便利;openPlant实时数据库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让您轻松应对集团级实时/历史数据管理要求。

其中:root 系统的根节点rtdb 表示一个实时数据库实例。

如一个集团下属多个分厂,在每个分厂安装有一个openPlant数据库,那么每个RTDB表示一个分厂。

node 可以表示一个实时数据库实例中的某个节点,如DCS、输煤、化学、ECS、NCS等,或用户自定义的每个节点,如计算点的节点、手工输入点的节点等。

point 表示某个采集节点中的点。

2)openPlant数据库管理控制台openPlant实时数据库提供基于B/S的数据库管理控制台,提供节点管理、数据点管理、数据导入/导出、用户管理、系统监视等功能。

3)openPlant数据库优化工具openPlant实时数据库优化工具(Optimizer)用于对数据库的存储性能进行优化,可以分析各测点的数据变化率和占用的存储空间,列出数据库中占用存储空间较多的测点,同时给出各测点的建议优化配置参数。

用户利用优化工具可以不断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4)openPlant数据导入/导出openPlant实时数据库提供基于数据库控制台和基于命令行方式的两种数据导入/导出工具,方便用户对数据库的配置、维护和备份。

系统充分考虑实际工程经常遇到的大量点配置及数据的导入和导出,支持txt、csv、xml、Excel 等格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一)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数据库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数据具有如下特点:1、数据不保存2、数据需要由应用程序自己管理,没有相应的软件系统负责数据的管理工作3、数据不共享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后,必须对应用程序做相应的修改,这就进一步加重了程序员的负担。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为: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2、由专门的软件即文件系统进行数据管理,程序和数据之间由软件提供的存取方法进行转换,使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员可以不必过多地考虑物理细节,将精力集中于算法。

3、数据共享性差4、数据独立性低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为: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好,冗余度低3、数据独立性高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二)简述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

答:数据库设计过程分为六个阶段:1、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需求分析的结果是否准确反映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将直接影响到后面各个阶段的设计、并影响到设计结果是否合理和实用。

2、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依赖于具体的DBMS,在将现实世界需求转换为机器世界的模型之前,我们先以一种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逻辑描述方法来描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即设计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抽象的概念结构转换为所选用的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是对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时候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5、数据库实施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三)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

表 3-25 客户表
客户编号
客户名称
地址
101
大宏公司
北京
201
新新公司
上海
302
金石集团
北京
405
秀华公司
广州
试用关系的集合运算并、差、交、广义笛卡尔积四种运算,求出结果。 答:略。 8. 用第 7 题的公司数据库,试用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求出以下结果: (1) 查询所有男职工的信息。 (2) 查询在 1980 年之前出生的职工姓名。 (3) 查询客户大宏公司的工程信息。 (4) 查询人事部职工负责的工程信息。
1
改,使得模式保持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6. 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有哪些单位部门使用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所起的作用
如何? 答:电信、图书馆、银行等部门。
2.4 习题
1. 信息有哪三种世界?分别都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信息的三种分为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信息的现实世界是指人们要管理的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事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事物的 发生、变化过程。它客观存在而不依赖于人们的思想。 信息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们用思维,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作进一步的 抽象,对事物进行选择、命名、分类等抽象工作之后,并用文字符号表示出来,就形成了信 息世界。 计算机世界是将信息世界中的信息经过人们的抽象和组织,按照特定的数据结构,即数 据模型,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 信息的三种世界之间是可以进行转换的。人们常常首先将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或 对象抽象为某一种信息结构,这种结构并不依赖于计算机系统,是人们认识的概念模型。然 后再将概念模型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具体的 DBMS 支持的数据模型。 2. 什么是概念模型? 答:概念模型是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概括。它应真实、充分地 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能表达用户的各种需求, 包括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对象及其复杂联系、用户对数据对象的处理要求和手段。是现实世 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 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3. 解释概念模型中常用的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联系。 答:客观存在并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征称为属性。 能在一个实体集中惟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称为码。 某个(些)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的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同类型的实体集合称为实体集。 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4. 实体的联系有哪 3 种? 答:实体之间的联系根据所表现的形式的不同,分为三种: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 多对多联系。 5. 试给出一个 E-R 图用来描述一个实际部门。要求该部门至少有三个实体,每个实体之 间还有联系。 答:略。

浙江图书馆中文数据库

浙江图书馆中文数据库

中文数据库1、E线图情:面向图情界、图情理论界、图情教学界、图情协会界以及图情企业界和个人提供集数据库服务、深度研究、专业咨询于一体的专业网站,囊括了数字图书馆领域中理论、技术、产品、市场、协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E线图情下设图情人物、理论技术、企业产品、行业协会、用户市场、会议中心、名录、风云人物、馆长论坛、研究报告、Chinalibs电子杂志、个人专栏、图情要闻、行业聚焦、Chinalibs动态等频道。

2、博看网:收录国内较为畅销的中文期刊2000多种,品种涵盖时政新闻、财经管理、文艺文学、时尚休闲、娱乐健康等方面,除了有原文原貌的多媒体版,还提供电子版、语音版、下载版等多种阅读方式。

3、北大法意网:以案例、法规、合同、论文为基本分析单元,从不同角度解析各种类型的法律信息,彻底实现了案例、规则、理论等信息体系的互动互联。

在法规检索方面,法意网开发出逐个法条的全文检索功能;在案例检索方面,法意网开发出案例的复合检索功能。

在合同检索方面,法意网开发出合同条款聚类检索功能。

北大法意网现已能够提供16个数据库检索服务:法院案例库、法律法规库、法学论著库、合同文本库、法律文书库、法律咨询、法学辞典、统计数据、金融法库、政报文告库、审判参考库、立法资料库、行政执法库、法务流程库、司法考试库、法律人库。

数据库每日更新,检索功能强大,用户查询界面友好,充分展示了北大法意网专业精致的服务水准。

4、超星学术视频:主要有国内外800位知名学者包括课程、专题、讲座和访谈等各种形式的视频,覆盖哲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门类。

读者可通过讲座名称、主讲人、字幕全文三个检索点进行检索。

字幕搜索可以实现视频的全文检索,精确进行知识点的定位。

5、方正精品图片资源库:国家重点文化项目“艺术博物馆数字库”于1998年3月启动,旨在让世界数千年历史中灿若繁星、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走出重门紧锁、防护森严的博物馆、宫殿、庙宇、密室,进入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家庭,每一张书桌前,全民共享华夏先祖为世界奉献的艺术盛宴。

中外文常用数据库及网络资源介绍

中外文常用数据库及网络资源介绍
针对各校学科建设及读者需求精心挑选,学科专业性、系统 性更为突出,内容比较新,1.3万册,书比较新
Apabi电子教学参考书
CALIS中国高校教学参考书
由CALIS成员馆51家高校图书馆参建,提供电子书6万多册
CADAL
数字资源1225645册,其中学位论文192425册,民国图书/期 刊269094册,古籍187993册,现代图书444951册,英文图书 126729册,其它4426册
Apabi电子教学参考书 Apabi是五个英文单词Author(作者)Publisher (出版社)、Artery(渠道)、Buyer(购买者)、 Internet(互联网)的首字母缩写。 Apabi系统最大的特色在于收录的电子图书均可 以是经采访人员针对各校学科建设以及读者需求, 从与北大方正公司合作的40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图 书中精心挑选而来,因此它的学科专业性、系统 性更为突出;同时,也是对 各馆纸本书的有效补 充。
中文数据库—文摘索引
全国报刊索引 社科版 自科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1857年~ 期刊8500多种,报纸200余种 2000年~
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400余种,海外 出版的期刊近20种。1998年~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四部丛刊
文渊阁四库全书
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文电子期刊—全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 . 人大复印资料 . . . . . . . . .
中国知网 中国知网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所 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 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文献数 据库。该库深度集成整合了学术期刊、博硕士学 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专利、国内外 标准、科技成果等中文资源以及 Springer 等外文 资源。数据每日更新。

外文数据库的介绍

外文数据库的介绍

图书/题录
ECO (OCLC)
综合
目前记录中许多期刊从 1995 年开始,包含 3,100 多种期刊,期刊的数量还正在逐步增加。 期刊/题录 包括文章中所有的图像和原始内容。 包括所有期刊的书目信息。 让你查看你们的图书馆或单位订阅的期刊中的摘要和全文文章。
Ei Comp、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收录近 6000 种科技期刊、会议录及 期刊+会议+报 科技报告。 年限:1969 至今。 内容:SDOL 数据库提供 1995 年以来到现在 Elsevier 公司出版的 1700 多种期刊的全文。 告/文摘
Ebooks (OCLC)
综合
提供数以百万计的书目记录。 包括的记录代表了 400 种语种。 内容:ECO 是一个全部带有联机全文文章的期刊数据库,但全文需另外付费,我们只能查 到书目信息。它的主题范畴广泛,包括农业、文学、人类学、医学、商业、哲学、经济、 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工艺美术、地理、历史、语言、法律、技术、图书馆学等等。
内容:BMJ 出版集团成立于 1840 年,是 BMA(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的一部分, 包括著名的《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该库共收录医疗保健管理 到神经学等领域的 23 种期刊。 BMJ Journals Online 医学 注: 以前 BMJ 期刊整合在 OVID 平台的全文期刊库中, 但该库现在独立出来了, 不再由 OVID 公司代理,因此目前在 OVID 平台上只能检索到 06 年前的数据,用户无法在 OVID 平台上 检索到 06 年更新后的内容。 Business Company Resource Center(Gale) Business Source Premier(EBSCObsp) 经济 内容:(商业与公司资源中心):包含了超过全球 30 万家公司的最新资料及相关信息, 公司信息/名 为您提供一个动态的研究机会。 内容:与商业相关的主题范围几乎均包括,是全面的商业信息数据库,提供 7,400 多份学 经济 术性商业期刊及其它来源的全文,包括近 1,100 份经同行评鉴的商业刊物全文。 年限: 期刊/全文 最早可回溯至 1922 年,每日更新。 内容:CAS 的网络版数据库。SciFinder Scholar 是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的化学文摘 服务社 CAS(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所出版的化学资料电子数据库学术版。它含括 CA--CAS SciFinder Scholar(CA 网络版) 多学科 了化学文摘 1907 年创刊以来的所有内容,更整合了 Medline 医学数据库、欧洲和美国等 多种文献/文 近 50 几家专利机构的全文专利资料等。它涵盖的学科包括应用化学、化学工程、普通化 摘 学、物理、生物学、生命科学、医学、聚合体学、材料学、地质学、食品科学和农学等诸 多领域。 内容:收录了 2.4 万种外文期刊的 1000 万条篇名目次数据,并加注国内近 400 家图书馆 纸本期刊馆藏和世界著名的九种二次文献库 (AGRICOLA 农业文摘, Biological Abstracts CALIS 西文期刊目次库(CCC) 综合 生物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化学文摘,Current Contents 现刊篇名目次, Engineering Index 工程索引,INSPEC 科学文摘,Medline 医学文摘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 录期刊品种数据,可以链接到国内已引进的 20 种全文数据库。 年限:99 年至今。 Cancerlit (CD-ROM) 医学 期刊、图书/文 内容:肿瘤学光盘数据库. 1996-2003 (光盘数据库,限图书馆医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 摘 内容:有关科学和人文领域的拉丁美洲期刊索引。 CLASE 对专门登载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拉丁美洲期刊中的文献所作的索引。 ClasePeriodica 人文社会 科 学 PERIODICA 覆盖专门登载科学与技术文献的期刊。 对 2,600 种以西班牙文、葡萄文、法文和英文发表的学术期刊中的 30 多万条书目引文提 期刊/文摘 供检索。 不但包括以泛美问题为主的期刊中的信息,还含有在 24 个不同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 区出版的文章、论文、单行本、会议录、技术报告、采访、以及简注。 CSA Material Research Database with Metadex 多学科 内容:收录材料科学、金属与合金、陶瓷、铜、腐蚀、工程材料等 9 个数据库,以期刊为 多种文献/文 主。 年限:1966 至今。 内容:包括两种出版物的全文,(1)The Handbook on Injectable Drugs (HID) :有关注 DIF--Drug Information Fulltext 射剂稳定性与相容性的参考信息。目前收录有 300 多种药物。(2)The AHFS Drug 医学、药学 参考信息/全 Information:有关美国目前使用的 5000 多种药物的权威性的无偏见的参考信息。包括: 文 药物用途,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化学性质与稳定性,药理学,药物动力动力学,毒 性与副作用,用法与剂量以及药物制备等方面的信息。 EBM Reviews: ACP Journal Club(Ovid) 期刊、评论、 医学 内容:循证医学数据库 会议论文/全 文 摘 期刊/文摘 录 期刊/全文

各大外文数据库简介及使用指南 数据库使用 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各大外文数据库简介及使用指南 数据库使用 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查看完整版本: [-- 各大外文数据库简介及使用指南 --]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数据库使用 -> 各大外文数据库简介及使用指南[打印本页]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kando2008-09-11 13:08数据库列表如下: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WileyACSACM Digital LibraryAIPAMSAnnual ReviewsBlackwellBVD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EBRARYEbscoGaleGenom e DatabaseHighwireIEEEIOPJstorKargerKluwerSpringerLexisMdconsultNapNASANature PressNetlibraryOvi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roquestRscScience OnlineSIAMWorldSciNetIngenta文摘数据库AGRICOLABIOSIS PreviewsCA(SciFinder)BeilsteinEICSADerwent Innovation IndexEMBASEGeoRefInspecMathSciMedlineNTISOCLCPsycINFOSCOPUSSpinWeb of Science(SCI、SSCI、A&HCI、CCR、IC)Web of ScienceWeb of Science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 ation,ISI)基于因特网环境的网络数据库新产品。

ISI是世界闻名的从事科技信息研究、出版和服务的机构。

著名的科技信息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即是ISI的产品。

SCI通过独特的引文索引法揭示科技文献之间的内在逻辑与联系,反映文献之间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体现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过程,同时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自己著作的被引用率和持续时间,从而估计其影响力。

数据库技术发展简史

数据库技术发展简史

数据库技术发展简史数据库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

数据库的诞生和发展给计算机信息管理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

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已经开发建设了成千上万个数据库,它已成为企业、部门乃至个人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

同时,随着应用的扩展与深入,数据库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数据库的研究领域也已经大大地拓广和深化了。

30年间数据库领域获得了三次计算机图灵奖(C.W. Bachman,E.F.Codd, J.Gray),更加充分地说明了数据库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领域。

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溯一下数据库的发展历程。

数据库发展简史1. 数据管理的诞生数据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那时的数据管理非常简单。

通过大量的分类、比较和表格绘制的机器运行数百万穿孔卡片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其运行结果在纸上打印出来或者制成新的穿孔卡片。

而数据管理就是对所有这些穿孔卡片进行物理的储存和处理。

然而,1 9 5 1 年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 Inc.)的一种叫做Univac I 的计算机推出了一种一秒钟可以输入数百条记录的磁带驱动器,从而引发了数据管理的革命。

1956 年IBM生产出第一个磁盘驱动器——the Model305 RAMAC。

此驱动器有50 个盘片,每个盘片直径是2 英尺,可以储存5MB的数据。

使用磁盘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机地存取数据,而穿孔卡片和磁带只能顺序存取数据。

数据库系统的萌芽出现于60 年代。

当时计算机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管理,对数据的共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文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能够统一管理和共享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运而生。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各种DBMS 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

所以通常也按照数据模型的特点将传统数据库系统分成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三类。

丝路传说数据库说明书

丝路传说数据库说明书

丝路传说数据库说明书摘要:一、前言- 介绍丝路传说数据库的背景和意义二、数据库内容- 详细说明数据库包含的各类信息三、数据库结构- 介绍数据库的整体架构和分类方式四、数据来源与更新- 说明数据采集的途径、时间周期及更新方式五、数据检索与使用- 介绍检索方法、工具及使用限制六、合作与共享- 探讨与其他数据库或机构的资源共享与协作七、结论- 总结丝路传说数据库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正文:一、前言丝路传说数据库是我国首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大型数据库,旨在搜集、整理、研究和传播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各类信息。

通过对丝路传说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不仅能够推动丝绸之路研究的发展,还能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二、数据库内容丝路传说数据库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文献:涵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历史、地理、民族、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2.文化资源:收录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3.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等丝绸之路沿线的艺术作品。

4.科技成果:涵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天文、数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发明和发现。

5.交流与互鉴:记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鉴,以及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传播与影响。

三、数据库结构丝路传说数据库采用分层级的结构进行分类,包括:1.一级分类:按照地理区域和主题进行划分,如亚洲、欧洲、非洲等。

2.二级分类: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如中亚、西亚、南亚等。

3.三级分类:在二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如中国、印度、伊朗等。

四、数据来源与更新丝路传说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国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提供的文献资料。

2.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和论文。

3.网络资源,如官方网站、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

数据库更新周期为每季度,同时将根据研究需求和资料获取情况进行不定期更新。

非结构化数据库TRIP详细介绍

非结构化数据库TRIP详细介绍

TRIP的记录结构 TRIP的记录结构 (三维示意)
两个记录示意
TRIP的记录结构 四维示意 TRIP的记录结构(四维示意)
1field 2field 3field 4field
P P P P P
1 2 3 3 4 5 6 7 8
户主姓名 家庭住址 曾经住址 说明 家庭成员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单位地址
1subf户主姓名 1subf家庭现住址 subf1曾经住址1subf2曾经住址2… 家庭情况说明信息
Name_2 Sex_2 Age_2 Org_2 Add_2 成员子记录2 成员子记录2 Name_3 Sex_3 Age_3 Org_3 Add_3 成员子记录3 成员子记录3
Name_1 Sex_1 Age_1 Org_1 Add_1 成员子记录1 成员子记录1
6
01001110 01111001 10011001 10000111
TRIP数据库的最大容量
取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所能处理的单个文件的大小 微机Linux系统上实验过的: Linux系统上实验过的 微机Linux系统上实验过的: 万记录的EI数据库,英文,2000字节 EI数据库 字节/ 1200 万记录的EI数据库,英文,2000字节/记录 BAF文件 文件: BAF文件: 23GB BIF 文件: 文件: 15GB VIF文件 文件: VIF文件: 5GB
第一章 非结构化数据库相关概念 数据库发展历史简略回顾 互联网催生了 NoSql 系统 非结构化数据库现实意义 TRIP数据库系统主要特点 第二章 TRIP系统概述
TRIP数据库系统简介 TRIP数据库系统简介
一、TRIP 的沿革 二、TRIP 的组成 三、关键技术
• TRIP的数据类型 的数据类型 • TRIP的记录结构 的记录结构 • TRIP的文件结构 的文件结构 • 检索词的 检索词的Hash运算 运算

数据库技术的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数据库技术的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数据库技术的类型及其应用场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数据库技术的作用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从企业到科技,从金融到医疗,各行各业都需要使用到数据库技术,那么数据库技术都有哪些类型呢?本文将会对数据库技术的类型及其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一、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数据库类型,它采用表格的方式来存储数据,每一行代表一个记录,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关系型数据库具备结构清晰、能够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支持高速处理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

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关系型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员工的信息、项目的进度以及客户订单等数据,支持企业管理的决策制定、项目安排等操作。

二、非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通常被称为NoSQL数据库,它和关系型数据库不同的是,非关系型数据库不使用表格来存储数据,而是使用文档、键值对或者图形模式来处理数据。

常见的非关系型数据库有MongoDB、Cassandra、Redis等。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存储和处理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适用于高并发读写等场景。

例如,在电子商务领域,非关系型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商品信息、订单、商家评价等数据,支持高并发读写和实时处理,保证在线交易的流畅性。

三、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一种专门用来存储大量历史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的数据库,它可以用来制定商业决策、市场分析、客户行为等。

数据仓库的优点在于能够迅速查询和处理大量历史数据,并支持数据挖掘和分析。

例如,在金融行业中,数据仓库可以用于存储历史交易数据、客户资料、各类指标数据等,才用OLAP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查询,帮助金融机构制定有效的风控策略。

四、列式数据库列式数据库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库类型,其与传统的行式数据库的不同在于,列式数据库是按照列存储数据,而不是按照行存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数据库类型说明及发展历史
1.IBM 的DB2
作为关系数据库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航人,IBM在1977年完成了System R 系统的原型,1980年开始提供集成的数据库服务器—— System/38,随后是SQL/DSforVSE和VM,其初始版本与SystemR研究原型
密切相关。

DB2 forMVSV1 在1983年推出。

该版本的目标是提供这一新方案所承诺的简单性,数据不相关性和用户生产率。

1988年DB2 for MVS 提供了强大的在线事务处理(OLTP)支持,1989 年和1993 年分别以远程
工作单元和分布式工作单元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支持。

最近推出的DB2 Universal Database 6.1则是通用数据库的典范,是第一个具备网上功能的多媒体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包括Linux在内的一系列平台。

2.Oracle
Oracle 前身叫SDL,由Larry Ellison 和另两个编程人员在1977创办,他们开发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大量销售,1979 年,Oracle公司引入了第一个商用SQL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公司是最早开发
关系数据库的厂商之一,其产品支持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平台。

目前Oracle 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rmix
Informix在1980年成立,目的是为Unix等开放操作系统提供专业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

公司的名称Informix便是取自Information 和Unix的结合。

Informix第一个真正支持SQL语言的关系数据库产品是Informix SE (StandardEngine)。

InformixSE是在当时的微机Unix环境下主要的数据库产品。

它也是第一个被移植到Linux上的商业数据库产品。

4.Sybase
Sybase公司成立于1984年,公司名称“Sybase”取自“system”和“database”相结合的含义。

Sybase公司的创始人之一Bob Epstein 是Ingres 大学版(与System/R同时期的关系数据库模型产品)的主要设计人员。

公司的第一个关系数据库产品是1987年5月推出的Sybase SQLServer1.0。

Sybase首先提
出Client/Server 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思想,并率先在Sybase SQLServer 中实现。

5.SQL Server
1987 年,微软和IBM合作开发完成OS/2,IBM 在其销售的OS/2 ExtendedEdition 系统中绑定了OS/2Database Manager,而微软产品线中尚缺少数据库产品。

为此,微软将目光投向Sybase,同Sybase 签订了合作协议,使用Sybase的技术开发基于OS/2平台的关系型数据库。

1989年,微软发布了SQL Server 1.0 版。

6.PostgreSQL
PostgreSQL 是一种特性非常齐全的自由软件的对象——关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ORDBMS),它的很多特性是当今许多商业数据库的前身。

PostgreSQL最早开始于BSD的Ingres项目。

PostgreSQL 的特性覆盖了SQL-2/SQL-92和SQL-3。

首先,它包括了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丰富的数据类型的支持;其次,目前PostgreSQL 是唯一支持事务、子查询、多版本并行控制系统、数据完整性检查等特性的唯一的一种自由软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7.mySQL
mySQL是一个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者为瑞典MySQL AB公司。

在2008年1月16号被Sun公司收购。

目前MySQL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

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码这一特点,许多中小型网站为了降低网站总体拥有成本而选择了MySQL作为网站数据库。

8.Access数据库
美国Microsoft公司于1994年推出的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具有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开发简单、接口灵活等特点,是典型的新一代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

其主要特点如下:(1)完善地管理各种数据库对象,具有强大的数据组织、用户管理、安全检查等功能。

(2)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在一个工作组级别的网络环境中,使用Access开发的多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传统的
XBASE(DBASE、FoxBASE的统称)数据库系统所无法实现的客户服务器(Cient/Server)结构和相应的数据库安全机制,Access具备了许多先进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具备的特征,如事务处理/出错回滚能力等。

(3)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种数据对象,利用存储的数据建立窗体和报表,可视性好。

(4)作为Office套件的一部分,可以与Office集成,实现无缝连接。

(5)能够利用Web检索和发布数据,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

Access主要适用于中小型应用系统,或作为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的客户端数据库。

9.FoxPro数据库
最初由美国Fox公司1988年推出,1992年Fox公司被Microsoft公司收购后,相继推出了FoxPro2.5、2.6和VisualFoxPro等版本,其功能和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FoxPro2.5、2.6分为DOS和Windows两种版本,分别运行于DOS和Windows环境下。

FoxPro比FoxBASE在功能和性能上又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是引入了窗口、按纽、列表框和文本框等控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开发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