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主要病虫、自然灾害
关于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于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十大农作物之一,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主粮作物之一。
然而,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及害虫病害的侵袭,给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玉米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一、玉米中后期的主要病害1. 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生。
病菌主要通过种子和气溶胶传播,病害会在玉米叶片上形成小的黑点,后期逐渐扩散形成灰白色斑块。
严重的病害会导致玉米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防治技术:选择病菌抗性强的品种种植,及时清除及销毁病株、病叶、病粒等植株残留物。
另外,及时施用含有高效杀菌剂的农药,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玉米赤霉病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的病害,主要通过玉米种子传播。
在幼苗期,病害可使玉米秧苗生长缓慢、变黄、甚至死亡。
在成株期,病害会使玉米叶片和穗部出现黄色、鲜红色的小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会逐渐扩大,形成红黑色的霉菌层,后期会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玉米螟是玉米生长期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通过幼虫摄食玉米松果的方式造成玉米产量下降。
害虫在成虫期会在玉米叶片中产下蛋卵,随后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在玉米花阶段就会开始摄食玉米的花丝和胚乳。
病害对玉米产量和种质的影响较大。
防治技术:采用(1)生物防治方法;(2)物理控制方法;(3)化学防治方法等。
针对化学防治方法,应根据玉米生长期和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注意正确的施药方法和时机,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残留问题。
2. 玉米蚜玉米蚜是另一种常见的玉米害虫,在幼苗期可通过吸食玉米汁液而减缓玉米的生长发育。
病害特别适应炎热干燥的环境,严重的病害可导致玉米死亡并对玉米产生一定的质量损失。
防治技术:使用昆虫防治药物和及时清除病虫源,常规松土和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减轻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玉米天牛在玉米成熟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之一,在幼虫期可进入玉米茎内并损伤玉米,严重的病害会导致发根、芯杆发黑,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新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但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玉米种植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的病虫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技术,保障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就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一、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1.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玉米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在生长初期和抽雄期发生。
其主要症状是叶片出现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黄褐色的锈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并枯死。
玉米锈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适宜的温湿条件更容易发生。
防治玉米锈病的主要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和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叶和混种间作。
还可以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
2.玉米白粉病玉米白粉病主要在生长后期发生,其症状是植株叶片、叶鞘和穗部被白色霉层覆盖,严重时导致产量下降。
防治玉米白粉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浇水和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加强耕地的通风透光等。
二、玉米常见虫害及防治技术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播种期就开始孳生,主要以幼虫为害,导致玉米叶片被啃食,黄斑、肤纹叶片干枯。
在严重情况下,玉米穗部也会被啃食,影响产量。
防治玉米螟害的方法包括合理轮作、适时收割、选用抗虫品种、喷洒杀虫剂等。
2.玉米蚜虫玉米蚜虫主要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其危害主要是吸食玉米叶片汁液,导致玉米叶片逐渐枯黄、生长受阻。
防治玉米蚜虫害的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适时收割和处置玉米秸秆、加强田间管理等。
2.合理密植和适时浇水施肥通过合理密植和适时浇水施肥等增加玉米植株的养分供应,增强其抗病抗虫的能力,提高产量。
3.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及时清除病叶、除草、清除玉米秸秆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场所,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4.喷洒杀病杀虫剂在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喷洒杀病杀虫剂,控制病虫害,保护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人的主食来源。
但是,玉米为了能够健康生长,需要受到良好的管理,并且需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玉米秆腐病玉米秆腐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耕地的过度利用,导致土壤缺乏营养物质,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同时,玉米遭受到寒害、旱害、水浸等自然灾害,也会引起其受病原菌侵染,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玉米锈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玉米叶片表面滋生的锈菌引起。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锈菌繁殖快速,会导致玉米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的痕迹,严重的会导致玉米叶片萎蔫失色,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3、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玉米叶片上的真菌侵染导致。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如遇气温高湿度大的情况下(比如夏季多雨的时候),真菌将代谢增强,大量的分生孢子将会通过风吹雨打等途径传播,并在玉米叶上营造出生长的环境,从而引发病害的发生。
(1)提高土地营养:种植玉米前需先修复土地,进行土壤松压和返青、施肥等措施,使土地得到良好改造。
在耕地上,利用农家肥、禽畜粪、沤天然原料等方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地的营养,从而减少玉米秆腐病的发生。
(2)定期修剪清理: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定期对田间杂草、玉米死叶、枯枝落叶等进行清理,并将这些杂质销毁处理。
这样可以使田间空气流通,增强植物的免疫能力,对抗病害的侵染,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2、玉米锈病的防治(1)加强田间管理:玉米遭受锈病毒害时,要做好田间管理,定期喷施杀菌剂等防治措施,加强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植物的抗锈能力。
(2)要注意防潮:锈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极易发生,所以需要加强田间的通风和排水,防止潮湿,从而减少锈病的发生。
(1)采用抗藤品种:在种植玉米时会建议种植抗灰斑病品种的玉米,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2)加强施肥:玉米的良好生长需要足够的营养元素。
在种植玉米时,要加强施肥,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保证玉米的生长健康。
玉米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玉米常见病虫害有哪些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
防治方法:使用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2500倍液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使用2%阿维菌素3000倍液,可防治玉米叶螨;使用2%阿维菌素3000倍液,可有效防治玉米蚜虫、灰飞虱等。
一、玉米螟1、玉米螟又被称为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常见的虫害,它会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全年一般发生2-4代,在海拔低、温度高的地区,发生代数更多。
2、成虫一般喜爱在夜间活动,飞翔能力比较强,具有趋光性,寿命为5-10天,喜爱在离地50cm以上、生长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
3、玉米螟幼虫孵出后,刚开始会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玉米植株,刚孵的幼虫,能吐丝下垂,并借助风力飘移到邻株,使邻株造成危害。
二、黏虫1、黏虫又被称为麦蚕、五彩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粮食作物与牧草作物的常见害虫,危害玉米比较严重,黏虫是一种迁移性、多食性、暴发性的害虫。
2、发生黏虫与温度、湿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成虫产卵适宜温度为19-25°C,当温度达30°C以上时产卵会受影响。
3、如果湿度越大,就越有利于成虫产卵,尤其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下,更有利于成虫产卵、卵孵化、幼虫发育。
三、棉铃虫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又被称为青虫、钻心虫、棉铃实夜蛾等。
四、蚜虫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主要在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玉米心叶上,抽穗后主要危害穗部,吸收玉米汁液,妨碍其生长发育,还会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会将花粉粘住,影响玉米散粉,此外还会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导致玉米减产。
五、玉米叶螨玉米叶螨又被称为红蜘蛛,危害作物种类较多,主要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作物叶片会由黄色变为白色并枯死,会严重影响玉米灌浆进程,导致产量减少。
六、防治方法1、使用2000-2500倍液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或者使用1000-2000倍液20%虫酰肼悬浮剂,或者使用1500-2000倍液25%灭幼脲,喷洒玉米植株,可有效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Zixunta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孟庆娟
1.玉米主要病害 1.1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 发病始于下部叶片, 逐渐向上发展。 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 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 锤形的大斑。 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 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径。 ②农业 措施。 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可减少初 侵染源;发病初期,打掉下部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适期早播,有避 病作用;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 ③药剂防治。 用 40%克瘟散 乳剂 500~1 000 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甲 基托布津 500~800 倍液喷雾。 必要时隔 7d 左右, 再次喷药防 治。 1.2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 区,小斑病在玉米全生育期均可发生,植株抽雄后为病害发生高峰 期。 基本症状: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但也侵染叶鞘、苞叶、果 穗,病斑受叶脉限制。 病斑为褐色椭圆形,叶边缘呈现赤褐色,病斑 之中具有同心轮纹,潮湿环境下形成黑色霉状物,甚至可以导致茎 秆折断、果穗腐烂。 传播途径:以分生孢子与休眠菌丝体的形式在 病残体上越冬,主要凭借气流、风雨进行传播。 发病条件:最佳温度 为 26~29 ℃。 形成孢子的最佳温度为 23~25 ℃、 相对湿度超过 90%。 防治方法:一是种植优良的抗性玉米品种。 二是切实加强田间 栽培管理。 深耕降低带菌量;将下部病叶、老叶摘除,降低田间相对 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玉米抗病力。三是化学防治。发病之初 喷施 70%甲基硫菌灵、75%百菌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每隔 7~10 d 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2~3 次。 1.3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在我国春玉米区普遍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和西南丘陵地区发生比较严重。 病原菌侵染种子萌发后产生的胚 芽,并随生长点生长,但直到穗期才可见到典型的症状。 基本症状: 病株果穗短粗,外观近球形,无花丝,苞叶正常,受害后期,果穗苞 叶自行裂开,散出大量黑粉。 有的果穗受害后,过度生长,但无花 丝,不结实,顶部为刺状。 雄穗受害后主要是整个小花变为黑粉包, 抽雄后散出大量黑粉。有的雄穗受病原体刺激后畸形生长。主要以 土壤带菌的方式进行传播,此外,种子、粪肥同样可以传播。 发病条 件:土壤含水量在 12%~29%,侵染适温为 20~30 ℃,25 ℃为最 佳。 防治方法:一是种植优良的抗性玉米品种。 二是加强田间栽培 管理。 将病株及时拔除,降低土壤带菌量,进行轮作,并适当对播期 进行调整。 三是进行化学防治,将种子用种衣剂或悬浮剂包衣。 2 玉米主要虫害 2.1 玉米旋心虫 又称玉米蛀虫,属鞘翅目叶甲科。 大多发生在华北、东北、华 南、华东等地区,主要对玉米产生危害,同时还能够对谷子和高粱 以及部分杂草等产生危害。 2.2.1 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为 5~6 mm, 全身具有黄色细毛。 复眼、头、前胸、鞘翅、足分别为黑色、黑褐色、 黄色、翠绿色和黄色,体宽比体长大。 中间与两边存在凹陷,没有侧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新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但常年干燥寒冷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贫瘠和病虫害的严重威胁,给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很大影响。
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对于健康稳定的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新疆地区常见的玉米病虫害和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玉米常见病害1.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玉米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溉、适量使用化学农药等。
农田轮作和间作是控制赤霉病的重要手段。
2. 玉米穗痈病玉米穗痈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会导致玉米穗上形成黑褐色或黑紫色的圆形小疱病斑,严重时会引起穗干腐烂,影响玉米的营养物质和产量。
控制穗痈病的方法包括采用健康种子、定期病害巡视和农田排水等。
3. 玉米灰霉病玉米灰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玉米病害,主要在授粉后发病,严重时会导致玉米籽粒烂熟。
预防灰霉病的方法包括早期剪除玉米茎叶、适度稀植、避免连作和果穴密闭等。
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
玉米螟幼虫在玉米叶片上钻孔、啃食,严重时会导致玉米的萎蔫和减产。
控制玉米螟的方法包括使用化学农药、种植抗虫品种、采用适时灌溉和清除腐烂玉米藤等。
2. 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一种 sucking 类害虫,以吸食植株汁液为食。
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叶片黄化、萎缩和减产。
控制玉米蚜虫的方法包括采用化学农药、增加天敌昆虫的数量和合理施肥等。
综合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技术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虫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溉、科学用药、合理轮作和间作等。
重视农田卫生和及时进行玉米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也十分重要。
综合使用这些技术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玉米病虫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浅谈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浅谈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作物之一,而病虫害是玉米生产中的最大问题之一。
控制病虫害对
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一、玉米常见病害
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所致的一种病害,主要影响玉米叶片和茎部。
病叶上会呈现出圆
形或椭圆形的黑色病斑,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在播种前清除杂草,及时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玉米赤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对玉米的种类和生长条件没有特殊要求。
病斑
一般是圆形的,直径为2-3毫米,颜色为淡红色,边缘为深红色。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
病品种,在种植时注意选择健康种子,做好灌溉和排水工作,及时清除病株。
玉米瘟病是由真菌类群引起的一种病害,为玉米生长期的病害之一。
病叶上会出现灰
白色的粉状病斑,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并掉落。
防治方法包括:在开花前及时进行喷药,及
时清除病株和其他感染源。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常见的虫害之一,由玉米螟幼虫造成玉米叶片和茎部损害,严
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虫品种,采取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
行防治。
2. 玉米蝗虫
玉米蛀虫是一种以玉米为食的昆虫,喜欢在玉米茎部吃食花药与果穗。
玉米蛀虫会在
地下生活,让赤子的幼虫侵染玉米。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田间环境清洁,在种植前加以防治,使用现代化农药,或加入生物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这些病虫害不仅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对玉米环境的质量和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病害1. 玉米抗旱凋萎病玉米抗旱凋萎病又称玉米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菌易在高温、高湿、重铁质、排水不良和连作等条件下大量繁殖。
其症状为玉米萎蔫,叶片和穗部逐渐干枯,植株生长不良,根部腐烂。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改善土壤排水条件,避免连作,栽种前注意消毒。
病害初期可用40%硫酸铜500倍液喷雾,同时微生物制剂、有机肥等对植株进行调理。
2. 玉米鲜食青枯病玉米鲜食青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征为叶片边缘呈褐色垂死,使玉米叶片变黄、枯死。
感染病害的玉米品种可导致玉米叶片腐烂,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农事措施,利用病菌对抗生物、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大量繁殖,有效改善土壤菌群的复合度,同时还可喷施3%过氧化氢或99%福尔马林发烟治疗。
3. 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症状为在叶片和茎上出现斑点,斑点呈黄白色,中央部分呈灰色或灰黑色。
严重程度较高时末梢呈现枯死现象。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采用合理施肥、勤轮作、注意植株间距、注意保湿等措施预防其发生。
二、虫害玉米螟是发生在玉米上较为普遍的虫害之一,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
它是玉米茎直接侵袭危害的昆虫,其幼虫蛀食玉米植株的茎、叶和穗部,导致叶片干枯,植株倒伏,穗发黑,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采取有效的预防贮存措施,采用养殖农药进行喷洒和灌溉,喷施时注意不要污染地表和水源,以及进行合理轮作,避免种植单一作物。
同时,采用性信息素干扰技术等手段有效遏制玉米螟蔓延。
2. 玉米蛀螟玉米蛀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之一,易发生在玉米幼苗期,厉害时导致植株死亡,严重时会造成23%以上的产量损失。
近年黑龙江玉米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原因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来说,在我国玉米产量最多的就是黑龙江省,因此大家尤为重视黑龙江玉米种植情况。
现在的气候现象变化较多,地形地势较为复杂,某些农户的栽种手段不恰当,这一系列问题导致黑龙江省内玉米病虫害问题贫乏。
本篇文章将详细分析近年黑龙江频发病虫灾难的原因,希望能给相关研究者和种植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整合多个调查研究数据可以知道现在黑龙江地区玉米病虫害问题频繁发生的原因主要要有六个方面。
包括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温度和地形都不一样,使得病虫害产生方式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得病虫害发生时间和具体问题变化不定;玉米种类繁杂,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不一样;栽种体制及培植方式不恰当,使得玉米自身抵抗力降低;防护和治理工作不到位,使得病虫害发生频率有增无减;提前预防工作不到位,使得后续防治工作更加困难等,将这些展开分析如下。
1、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温度和地形都不一样,使得病虫害产生方式多种多样黑龙江省幅员辽阔,面积非常大。
其西北方、北方和东南方地势比较高,而东北、西南地区地势低,地形多种多样。
其中包括各种不同走向的山脉,山地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平原地区也非常多,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
正因为黑龙江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势地形都不一样,所以才使得各地的实际天气状况不一样,病虫害问题也多种多样,出现持续周期不同,害虫种类不同,频发时期不同等各种问题。
比如说,在2012年7月15号左右,黑龙江省中西部一些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玉米都出现了大量病斑,其中肇州一些非常严重的地区发病率高达百分之八十,而且这种症状能够一直延伸到玉米叶片的中上方,这就表明在雨季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
而正因为省内幅员辽阔,地形地势复杂,小环境不一样,所以难以进行统一的防护和治疗工作。
2、错综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得病虫害发生时间和具体问题变化不定目前来看,因为各种自然灾害像干旱、洪涝、暴风雨或者病虫害频发等问题,每年黑龙江省内的玉米总产值会损失将近四分之一。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玉米主要受到了多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掌握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于保障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主要病害1. 玉米赤眼病玉米赤眼病又称为玉米立枯病,由立枯菌引起。
在气候潮湿、多雨、高温的环境下易发生。
该病可分为初期感染、生长侵染和接种侵染三个阶段。
植株感染后,玉米叶片会变成黄色、枯死,最终导致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1)合理清理玉米田间空地杂草,减少病菌介体;(2)选用玉米种子进行消毒,剔除带病种子;(3)化肥施用掌握原则,对于含氮和含钾元素的磷化肥进行追施,避免氮素和磷元素的饱和;(4)在田间应及时发现病害,发现及时用医生发的农药进行防治。
2. 玉米健康叶病玉米健康叶病是由健康叶病菌引起的病害,其一般在玉米拔节后期、吐丝前期发生。
该病害在玉米生长期间,可引起叶片变黄、枯萎、卷缩,形成长条斑,严重时,导致叶片大面积黄化、坏烂,玉米株高、穗粒数量和产量也会受到影响。
防治方法:(1)玉米田应用草药消毒田面,减少土壤和病菌的交叉感染;(2)定期松土、拉草、整地开沟,促进通风、光照,加速土壤蒸发,减少病残存活的时间;(3)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加土壤养分,提高玉米的综合抗病能力;(4)发现病情应及时处理,利用农业工具和药物进行防治。
玉米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风传播。
玉米白粉病可致使叶面布满一层白粉,严重时玉米整株叶片早期枯紫,大量减少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玉米的抗白粉病能力;(2)蚜虫等刻板性害虫喜欢在玉米田上产生,这是引起白粉病的元凶之一。
因此,使用化学农药对害虫进行控制,帮助提高抗病能力;(3)玉米田应当在环境较为干燥的情况下开展生长,行水、灌溉要适量控制,避免强制灌溉,以免形成玉米白粉病患。
二、玉米主要虫害玉米螟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幼虫主要在玉米茎节和叶片基部为害,可造成玉米物倒、吐丝不好、果穗小、不结实的状况。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玉米常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这不仅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
因此,研究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玉米产量和农民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1. 玉米枯萎病玉米枯萎病是由土传递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在干燥、高温和低湿的条件下,病菌容易滋生和扩散。
这种病虫害通常在夏季和秋季落叶期高发。
2. 玉米病毒病玉米病毒病主要由跳跳虫传播,这种害虫在气温高、湿度低的条件下容易聚集和繁殖。
因此,这种病虫害通常在夏季和秋季高发。
3. 玉米螟害玉米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昆虫害虫,主要在温暖季节出现。
在玉米生长期间,玉米螟危害玉米花粉和胚粉,进而影响玉米的结实。
4. 玉米蚜害玉米蚜是一种吸取植物汁液的害虫,主要出现在气温偏高、湿度偏低的气候条件下。
这种害虫危害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最终导致玉米长势不佳。
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玉米枯萎病的防治(1) 种植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2) 注意土壤的消毒处理;(3) 控制土壤湿度和温度,保持土壤适度湿润;(4) 采用药物防治,如连续喷洒漆菌素、多菌灵等。
2. 玉米病毒病的防治(1) 定期进行清剪,清理积水、杂草等植物;(2) 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如使用嘧菌酯、拟硫磷等药物;(3) 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
3. 玉米螟害的防治(1) 在播种前期,采取翻耕、深松、除草等措施,清除蛹期和成虫的栖息地;(2) 定期进行预防性药剂喷洒;(3) 选用抗螟玉米品种。
4. 玉米蚜害的防治(1) 加强农田的整地、轮作等管理,降低害虫密度;(2) 定期进行防治药剂喷洒,如使用气雾剂等;(3) 合理选用抗病蚜玉米品种。
总的来说,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应当根据不同的害虫特性及时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在种植过程中,选择抗病性能、杂交强度高的玉米品种,加强农田整地和管理,定期进行病虫害调查和喷洒药剂等措施,可以降低玉米的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玉米病害1、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真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Fusarium moniliforme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会导致玉米的皮质、芯部和胚乳发生变黑和变红,同时也会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措施:病前可在土壤中施用有机肥料等改良土壤,同时加强配合作物轮作、杂交种植等综合措施,对于发病的玉米地可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
玉米锈病是由锈菌Puccinia sorghi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会使玉米的叶片上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的小斑点,后期病斑逐渐蔓延,严重时造成玉米叶片切断。
防治措施:病前需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及时修剪带病玉米,同时增强肥料调控和适当增施钾、磷等元素,加强灌溉管理等综合措施,病后可及时使用化学防治药品进行防治。
3、玉米炭疽病玉米炭疽病是由真菌Collectotrichum graminicola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会导致玉米叶片上出现小型、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同时也会导致玉米出现穗状结构物,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尺寸。
防治措施:在种植玉米前要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同时加强培育多抗品种,在玉米地的病旺季时采取清园处理和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危害田间幼苗时会使玉米出现挤植、萎蔫、倒伏等表现;危害成株的玉米时,它会造成玉米的叶片黄斑、蚕食、叶片逐渐枯干等表现。
2、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一种吸汁性害虫,危害玉米时会使玉米的叶片发生畸形、叶缘卷曲、生长延迟、色素缺乏等表现,严重时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影响。
防治措施:在种植玉米前,要做好土壤清洁消毒工作,同时在田间增设黄板、黄桶等虫害监测器,发现害虫繁殖时,在玉米上喷洒有效的防治药剂进行治疗。
总之,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至关重要。
河南省玉米主产区主要病虫危害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河南省玉米主产区主要病虫危害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作者:王晓平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2年第07期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玉米种植大省,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33.33万hm2以上。
一、河南省玉米主要病虫危害现状分析河南省玉米产区以玉米螟、棉铃虫、黏虫、蚜虫、蓟马、灰飞虱、甜菜夜蛾、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顶腐病、粗缩病等病虫危害为主。
(一)玉米主要虫害1.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
它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属于世界性害虫。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飞翔和扩散能力强。
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羽化后不需要补充营养,羽化后当天即可交配。
幼虫孵化后先集群在卵壳附近,约1 h后开始分散。
幼虫共5龄,有趋糖、趋触、趋湿和负趋光性,喜欢潜藏危害。
幼虫老熟后多在其为害处化蛹,少数幼虫爬出茎秆化蛹。
在河南省玉米产区二代偏轻发生,开封市、洛阳市、三门峡市、济源市、驻马店市、漯河市等地中度发生,发生面积为93.33万hm2左右,危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3代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166.67万hm2左右,危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
2.棉铃虫。
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广泛分布在我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
棉铃虫食性杂,寄主植物有30多科200余种。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玉米芯,也取食玉米秆和嫩叶。
河南省玉米产区以3代棉铃虫、4代棉铃虫危害为主,周口市、南阳市、鹤壁市、济源市、永城市、滑县、鹿邑县等地中度发生,危害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年平均发生面积为66.67万hm2;4代棉铃虫比3代棉铃虫危害重,危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年平均发生面积为106.67万hm2。
3.黏虫。
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
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见报道外,遍布各地。
黏虫以玉米、小麦、稻谷类作物为主要寄主植物。
幼虫取食玉米叶片造成叶片穿孔,严重时整片叶食光,严重影响玉米光合作用,造成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玉米受灾情况汇报
玉米受灾情况汇报
近期,我市玉米受灾情况严重,给农民朋友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据初步统计,受灾面积达到了5000亩,受灾程度较为严重。
接下来,我将从受灾原因、受灾情况、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受灾原因主要有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自然灾害方面,主要是
连日来的强降雨导致了玉米田积水严重,造成了玉米植株倒伏、病虫害加重等情况。
另外,人为因素也是造成玉米受灾的重要原因,包括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缺乏科学管理等问题。
其次,受灾情况主要表现在玉米植株倒伏、病虫害加重、产量减少等方面。
玉
米植株倒伏严重,导致了大面积的玉米田无法正常生长,病虫害也因为植株受损而大量繁殖,对玉米田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另外,由于受灾面积较大,预计本年度的玉米产量将会大幅减少,给农民朋友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最后,针对玉米受灾情况,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及时组
织专业人员对受灾玉米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加强了对受灾玉米田的管理和防治工作,采取了科学的灭虫、抗病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虫害对玉米田的危害。
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了农民朋友们进行抢险抢收,最大限度地挽回了玉米产量的损失。
总的来说,玉米受灾情况严重,给农民朋友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我们已
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积极开展抢险抢收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受灾的损失。
希望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玉米受灾带来的挑战,保障农民朋友们的生产生活。
淮北地区夏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淮北地区夏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分析了淮北地区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包括栽培措施不当、自然灾害及病虫危害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玉米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玉米;倒伏;施肥;防治措施;安徽淮北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9-0071-01玉米是淮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以夏播为主。
由于夏玉米生育期短,自身调节能力差,生长环境恶劣,在生长过程中每年都有倒伏现象发生。
倒伏有3种情况,即茎倒伏、根倒伏和茎倒折。
倒伏在玉米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每年发生倒伏的面积为7%~20%,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轻倒伏势在必行,对于促进玉米植株健壮生长,提升玉米整体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和高产创建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1玉米倒伏的原因1.1栽培措施不当采用“一条龙”浅旋起垄机进行条播出现倒伏较重,而采用贴茬免耕机进行条播和免耕点播的倒伏程度较轻;主栽品种抗倒性郑单958和中科11优于浚单20,先玉335又次之。
氮肥、磷肥、钾肥搭配不合理;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根茎干物质积累较少、抗性弱,易倒伏。
植株密度过大,个体发育不良,造成植株高而细弱、节间长、机械组织不发达,导致倒伏。
生育期灌水不合理,也可造成倒伏。
1.2自然灾害及病虫危害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田间雨水过多,可造成玉米倒伏。
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对植株形成机械性损伤,会导致大面积倒伏。
玉米螟幼虫蛀食茎秆,形成孔洞以及茎腐病危害茎秆等也可造成倒伏。
2防治玉米倒伏的措施2.1选用抗倒性较好的品种与种植方式紧凑型品种可选用郑单958、中科11等,大穗型品种选用鲁单981、中科4号等。
建议选择贴茬免耕机进行条播。
2.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形成适宜的叶面积系数,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
玉米的种植密度应根据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确定。
玉米病虫害(很全哦)
玉米病虫害一、玉米病害一、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又称玉米煤纹病、玉米条纹斑病、玉米叶枯病等,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一样造成玉米减产15~20%,发生严峻的年份,感病品种减产达50%以上。
病症要紧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以叶片受害最重。
一样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慢慢向上扩展。
发病初期,叶片上显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慢慢向两头扩展,形成纺锤形或梭形大斑,病斑中央黄褐色或青灰色,边缘暗褐色。
在感病品种上病斑一样长5~10cm,宽1cm,严峻的长可达15~20cm,宽2m左右。
发病后期,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叶片变黄枯死。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在抗病品种上病斑小,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褪绿晕圈,病部不产生或极少产生黑色霉层。
发生特点玉米大斑病的病原为真菌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 Leonard et Suggs ,属半知菌亚门。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在玉米生长季节,病残体中的菌丝体萌生产生的分生孢子和越冬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萌生侵入,经10~14天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引发再侵染。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程度,除与玉米品种的抗性有关外,还与那时的环境条件有紧密关系。
玉米品种不同,抗病性有明显不同,若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往往致使大斑病的流行。
一样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若是旬平均气温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7天以上,无益于病菌的生长发育,病害的发生就受到抑制,危害转轻。
另外,在玉米抽穗以后,若是氮肥不足,密度过大,排水不良,发病较重。
春玉米播种过晚及连作地块病害往往严峻,轮作地病轻。
防治方式防治该玉米大斑病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增强栽培治理,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种植。
然而,玉米也面临很多常见的病虫害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的介绍:
常见病害:
1. 玉米白粉病:造成叶面出现白粉状斑点,干燥后变成白色或灰色粉末。
防治技术:
①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农药,如三唑磷、氯硫氰菊酯等;
② 加强土壤肥力管理,保持土壤适宜湿度和通风;
③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3. 玉米病毒病:叶片和茎部出现变黄病斑,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技术:
①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② 及时清理病株和病叶,隔离病株;
③ 控制害虫,减少病毒传播。
常见虫害:
1. 玉米螟:以玉米叶片为食,导致植株失绿、变弱。
防治技术:
① 使用光降解剂等环保农药;
② 进行定期喷洒,以防止幼虫孵化。
3. 玉米蛀茎夜蛾:幼虫在玉米茎内钻孔蛀虫,并污染玉米果穗。
防治技术:
① 及时铲除玉米秸秆,减少蛀虫越冬藏身处;
② 使用昆虫诱捕器等生物防治方式。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预防和控制玉米的病虫害,可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种植防病虫性较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喷洒农药等。
只要这些措施得当,就能够保持玉米产量和质量,提高玉米农业的经济效益。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新疆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广阔,气候多样,土壤肥沃,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
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新疆地区玉米常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害,给玉米种植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病虫害,保障玉米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玉米常见病虫害及其危害1. 玉米纹枯病玉米纹枯病是由玉米纹枯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玉米的生长点和叶片,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减产。
病害初期,叶片出现黄斑,后期变成淡黄色或白色纹状斑,继而枯死,形成纹枯病。
2. 玉米稻纵卷叶螟玉米稻纵卷叶螟是玉米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
其幼虫以叶片为食,使叶片卷曲,并在叶片上产卵。
严重时,使植株叶片干枯,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导致减产。
3.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玉米果穗。
病害初期,玉米果实表面出现白色或粉红色的霉斑,后期霉斑扩大并渗出黄色或红色毒素,导致玉米品质下降,严重者会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以上所述只是玉米常见病虫害的一部分,实际上新疆地区玉米种植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病虫害。
这些病虫害的侵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给玉米种植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于新疆地区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势在必行。
二、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 种植抗病虫害玉米品种在新疆地区选择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是预防和控制玉米病虫害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选育出抗玉米纹枯病、抗玉米赤霉病等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高玉米的抗逆性,降低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 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抵抗力合理施肥是增强玉米植物抵抗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侵害程度。
3. 合理浇水、改善通风环境合理浇水可以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增强植物的抵抗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高产、优质、稳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玉米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玉米病害1.灰斑病灰斑病是玉米的普遍病害,也是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症状为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灰黄色小斑点,直径约2-5毫米,后期扩大成为椭圆形或线形,形成灰黑色斑块,叶片从中心向周围逐渐干枯。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梅87-1”等;(2)加强通风,减少浓度,控制湿度;(3)及时病害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水剂、40%甲基硫菌灵乳油等药物进行喷洒。
2.玉米根腐病玉米根腐病的症状表现为根部软化腐烂,根系发黑,叶片变黄,生长停滞等。
这是由于根腐菌侵入玉米根系引起的。
(1)种植前应选择健康区域种植,避免连作;(2)控制土壤盐分、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3)加强药剂的施用,如三唑酮等。
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严重害虫,以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损害玉米,特别是玉米生长早期。
幼虫会掘入叶鞘、叶片从内部损伤,造成玉米穗的减产甚至失收。
(1)用天敌或昆虫寄生现象控制玉米螟的数量;(2)如发现玉米螟痕迹,及时进行药剂控制,如50%氯丹水悬浮剂。
玉米象是分布范围广、为害较严重的玉米害虫之一。
幼虫会钻进玉米茎膜、叶鞘、穗内等地方,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
(1)无公害、低毒剂,如硫虫威、吡虫啉等;(2)修改农业制度,增加农田杂草的覆盖度,控制网格式密植的种植方式;(3)使用天敌、化学控制剂、生物杀虫剂等综合治理。
三、结语玉米病虫害是制约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增加玉米产量,应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除了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防病抗虫品种以外,最重要的是科学用药,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药剂,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新疆托里县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新疆托里县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新疆托里县是玉米的重要种植区之一,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重大损失。
本文将介绍新疆托里县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一、玉米的主要病虫害1. 玉米病害玉米叶斑病:主要在7-8月份发生,症状为从叶片边缘开始形成深绿色椭圆形斑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不定形斑,叶片枯黄并干枯。
玉米穗腐病:主要在8-9月份发生,症状为出现黑褐色病斑,腐烂扩大,导致玉米穗的发育不良或腐烂。
玉米锈病:主要在7-9月份发生,症状为叶面出现白色粉状物质,逐渐变成橙色、褐色、黑色,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
玉米螟:主要在6-9月份发生,危害玉米幼苗和穗,导致玉米叶片枯黄,而幼穗则受到破坏,使产量下降。
玉米象甲:主要在7-9月份发生,危害年轻的玉米植株,幼苗被啃食后生长停止。
1.合理耕作采用深耕、松土、换茬等措施,保持土壤肥力和通气性,增强作物抗病性,提高产量。
同时,还要加强对土壤、种子、肥料等的管理,减少病害的产生。
2.选择抗病、抗虫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抗病、抗虫品种,在品种选择、种子加工上严格把关,以提高作物的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病虫害防治剂的正确使用在发现病虫害时,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
但是,使用病虫害防治剂时一定要注意剂量和频率,不可过量或过勤使用,以免产生药物残留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4.生态措施采取有机肥料、绿化带、混作等措施,维护生态平衡,增加天敌、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5.机械防治采用粘虫板、黄板等机械防治方法,降低玉米受害率。
此外,加强农民的防治宣传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防病害意识和技术水平,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
总之,玉米病虫害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良好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时排水
贫瘠
选用耐贫瘠品种, 足量合理施肥,漏 肥地,少量多次
我国主要玉米气候和人为灾害(2):
灾害 名称 光照 不足 低温 危害 时期 拔节 以后 全生 育期 花丝 期 全生 育期 造成原 因 阴天过 多 气温过 低 气温过 高 气温过 低,光 照严重 不足 冷热气 团交汇
土壤含病 菌虫卵量 极大
棉铃虫 蚜虫 蓟马 地老虎 粘虫 红蜘蛛 叶蝉 盲蝽象 灰飞虱
抽雄后 抽雄后 苗期 苗期 苗期以后 中期以后 苗期以后 灌浆期 苗期以后
我国主要玉米气候和人为灾害(1) :
灾害 名称 密度 过大 危害 时期 造成原因 主要危害 危害后果与减产 程度 因病虫害严重或 倒伏倒折,造成 严重减产,因小失 大 防治措施 按下限密度定苗, 剔除小弱苗,培育 壮苗,实施化控(达 尔丰、全得乐、健 壮素等) 按下限密度定苗, 剔除小弱苗,培育 壮苗,实施化控 选用耐旱品种,适 时浇水 全生 不按品种要 管理麻烦,病虫害严 育期 求种植,播 重,倒伏倒折,果穗 量大,出苗 小,空秆多,大量浪 率高, 不间、费肥料和养分,收 定苗 获费时费工 拔节 密度过大, 以后 管理不善, 风雨过大 拔节 天不下雨, 以后 人不浇水
主要危害
雌雄分化期造成结穗不良;花 丝期造成结实不良;灌浆期造 成晚熟、千粒重下降 苗期使出苗不良;雌雄分化期 使结穗不良;花丝期使结实不 良;灌浆期使千粒重下降
危害后果与减产 程度 因时间长短,造 成不同程度减产 因时间长短,造 成不同程度减产
防治措施 调整品种和播 期,错开花丝 期等敏感期 调整品种和播 期,错开敏感 期
小斑病
灰褐色不规 温暖、 则坏死斑, 湿润 斑块面积小 黄褐色点状 湿度大 坏死斑,斑 块面积小 叶鞘及近叶 脉处呈黑褐 色点状坏死 斑 浅黄色渐变 为褐色、红 褐色或黑褐 色。叶片和 茎杆上病斑 较大。 高温.高 湿,积 水,连 作 黄早4组 合,干 旱,其 它同上
弯孢叶 斑病 褐斑病
减产不 显著
拔节以后 从基部向 上发展 防治灰飞虱,玉米发病后"克 毒雷夫1支+天丰素0.5袋或大 败毒1袋+天丰素0.5袋"喷雾 防治苗期飞虱、蚜虫等迁飞性 虫害,玉米发病后"克毒雷夫1 支+天丰素0.5袋或大败毒1袋+ 天丰素0.5袋"喷雾
减产 5%-10% 减产 5%-10%
矮花叶 病 纹枯病
明显矮化,叶 片有绿黄(白) 相间条纹
1.5%辛硫磷以1:15细煤渣做颗粒剂或呋喃 丹等拔节、小啦叭口期丢心
喷施辛硫磷、甲胺磷等杀虫剂 喷施抗蚜威、乐果等杀虫剂 喷施乐果、蚜螨清、速灭杀丁、吡虫啉等 杀虫剂 用辛硫磷、敌百虫等拌炒豆箔、或细土顺 行撒苗 喷施辛硫磷、敌百虫等杀虫剂 喷施杀螨醇、克螨特、噻螨酮等杀螨剂 喷施叶蝉散、吡虫啉、菊脂类等杀虫剂 喷施吡虫啉、辛硫磷、乐果等杀虫剂 喷施杀虫剂
叶鞘和果穗呈水 浸状边缘褐色中 部灰白色坏死斑
干旱,蚜虫传 播的病毒引 起,
密度过大,高 湿、阴雨、高 温,南方多发
减少土壤菌源;降低田间湿度; 减产 生长中期茎秆下部喷施5%井冈 5%-15% 霉素、多菌灵、加基托布津
锈病
叶片呈黄褐色 斑点,内有大 量铁锈色孢子
阴雨湿度大
成熟前从 中部向两 端发展 不规则
高温
花丝、花粉生活力下降, 授粉不良,秃尖、秃尾、 花粒
苗期使出苗不良;雌雄分化期 使结穗不良;花丝期使结 实不良;灌浆期使千粒重下降
因高温时间不同, 适时浇水,保 造成不同程度减 持田间湿度, 产 降低田间温度 因时间长短,造 成不同程度减产 调整品种和播 期,错开敏感 期 施肥、浇水, 减少损失 轮作倒茬,减 轻病虫危害
减产 5%20%
我国玉米主要病害(3):
名称 丝黑穗 病 粗缩病 主要症状 瘤状体内有丝 状维管束组织 和黑色孢子
严重矮化,叶片 浓绿,密集丛生, 象君子兰一样
发病条件 冷凉、中后 期高湿
油菜、大蒜等 早茬易发,灰飞 虱传播的病毒 引起
分布状态
防治方法
危害后 果
春播区叶、 减少土壤菌源;三唑酮、 减产 果穗不规 速保利、福美双药剂拌种。 5%-30% 则分布 拔节前干 旱、多强 风 拔节前, 华北、西 北多发
低温 寡照
冰雹 连年 连作
全生 育期 全生 育期
苗、茎、叶、穗损伤 病虫害严重,致使穗小, 授粉不良,秃尖、秃尾, 千粒重下降
因时期不同,造 成不同程度减产 因病虫危害程度 不同,造成不同 程度减产
青枯病
高湿、高温、 整株在1-3 大雨暴晴 天内猝然枯
萎
选抗病品种;减少土壤菌源; 硫酸锌肥作种肥;玉米生长后 期,避免田间积水。收前20-25 天施氮肥和钾肥各10公斤/亩. 甲霜灵或多菌灵浇根.
减少土壤菌源;镰刀菌和丝核菌 根腐病用卫福等杀菌剂包拌种; 腐霉菌根腐病,用甲霜灵、代森 锰锌、杀毒矾、绿亨1号等杀卵剂 减少土壤菌源;多菌灵、三唑酮、 恶霉灵、玉麦菌杀,连喷2次。
玉米主要病虫、自然灾害
我国玉米主要病害(1):
名称 大斑病 主要症状 灰褐色梭型 坏死斑,斑 块面积大
发病条件
分布状态
防治方法
危害后 果
冷凉、 高海拔
抽雄后从下 减少土壤菌源;初期用百菌清、 减产 部向上发展 多菌灵或代森锰锌喷洒。抽雄 5%-20% 期喷2-3次,每次隔8天。 抽雄后从下 减少土壤菌源;发病初期打除 减产 部向上发展 病叶,喷施杀菌剂,用药同上。 10%30% 中后期整株 减少土壤菌源;通过施肥、改 基本呈均匀 善田间通风条件等措施,提高 分布 植株抗病性。用药同上。 成株期从穗 减少菌源.甲基托布津+三唑酮 下向两端发 +立克锈(或粉锈宁)喷雾,敌力 展 脱+百菌清+多菌灵+炭疽福美 喷雾或福灵+炭疽福美喷雾. 拔节以后从 减少土壤菌源;甲基托布津+ 基部向上发 三唑酮+立克锈(或粉锈宁)喷 展 雾,敌力脱+百菌清+多菌灵+炭 疽福美喷雾或福灵+炭疽福美 喷雾.干旱发病施肥灌水. 减产 5%-30% 略有减 产
我国玉米主要病害(2):
名称 主要症状 发病条件
北方温暖湿 润和雾日较 多地区,连 作地重
分布状态
防治方法
危害 后果
灰斑病
灰褐色长条型 坏死斑,斑块 面积中
成熟前整株猝然 青色枯死,茎基 部干缩腐烂,根 部空心变软,穗 柄变软,穗下垂
成株期叶片、 选抗病品种,减少土壤菌源;合 减产 叶鞘及苞叶, 理施肥浇水,多菌灵、炭疽福美、 5%病斑与叶脉 退蓖特喷雾,7~10天后重复1次。 10% 平行延伸
倒伏 倒折 干旱
果穗明显减小,秃尖、 因倒伏倒折时期 秃尾、花粒、半边 不同,造成不同程 脸严重 度减产 果穗明显减小,秃尖、 因干旱时期不同, 秃尾、花粒、半边 造成不同程度减 脸严重 产,拔节后干旱严 重减产 因雨涝时期不同, 造成不同程度减 产 果穗小,病虫害严 重,严重减产
雨涝
全生 连降暴雨, 水渍死苗,植株疯 育期 排水不畅 长穗小,倒伏倒折, 整株整田淹死 全生 土壤贫瘠, 苗弱、株低、穗小, 育期 施肥不足 病虫害严重
减产 5%20%
根腐病
苗期根系腐烂
播后降雨, 苗期 田间积水 苗期
幼苗 死亡
苗枯病
苗期根系腐烂, 前期干旱, 突降大雨, 苗枯死
田间积水
黑病
瘤状体内有黑 色孢子无丝状 物
前期干旱、 叶、果穗 中后期高 不规则分 湿 布
减少土壤菌源;50%福美双可 湿性粉剂拌种,粉锈宁、三唑 酮、甲基托布津等喷洒。
减少土壤菌源;发病初期, 减产 喷三唑酮。 1%-3% 选抗病品种;减少土壤菌 源;及时收获,及时晾晒 减产 3%-5%
穗粒腐 病
籽粒呈黑、褐、 成熟前多雨 黄等霉变 高湿等
我国主要玉米虫害:
名称 危害时期 主要危害 防治措施
玉米螟
苗期以后
取食茎、叶、果穗,叶 片有明显排孔,茎秆蛀 孔
取食茎、叶、果穗 群集在茎、叶、雌、雄 穗上吸食汁液 在心叶中吸食汁液,危 害生长点 咬食幼根、幼苗,造成 死苗 取食叶片 在叶背面、雄穗、果穗 刺吸汁液 吸食叶片 吸食叶片 吸食幼苗,传播粗缩病 毒,引发粗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