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利与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的利与弊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20日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此后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分析:

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的进步,互联网是科学的进步的产物,互联网的产生于飞速发展又标志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互联网信息量大而鲜,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头脑且每时每刻都对人的思想产生刺激,促使人的头脑更发达,智力不断增强,不可自拔。随着互联网日新月益的发展,人们将视互联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不断推进人们的文明发展进程。它的出现,对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个人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

(互联网的双重效应)

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互联网是一个广阔而崭新的空间,如今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它已然成为了一个人们生活学习的另一个虚拟世界,它对我们这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主要特性:

互联网的资源广泛性,互联网的交际性,互联网的传播性。

正如许多现今人们所议论的一样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生活习惯。

造成的不良风气:

网络成瘾,信息垃圾,人际淡化。

基于种种网络的各种特点,它在紧密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互联网的传播使得人们了解的越多,好的学到的同时,不良风气也学到了不少,如现今活跃的非主流风潮,使得大多数未成年人盲目跟风。网络成瘾使人性情躁动,在游戏中遇到的不顺易带入现实生活。信息充斥使人与人信任度不断降低,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人们在生活中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不可不谓巨大。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增强了人们思想的主体性、平等性、开放性、选择性。

但与此同时,它也产生和放大了人们思想的随意性、盲从性等。前者是正确的思想认识,它会促进互联网世界更好的发展,并进而促进人们的正确认识,如此良性循环;后者是错误的思想认识,它会阻碍互联网的良性发展,甚至导致恶性循环。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一步步深化和提高。互联网不断地发展,带给人们各种积极与消极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辩证地看待问题,人们的认识必然越来越理智,思想观念也将会趋于成熟。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网络技术不遗余力地在互联网中扩大其思想文化渗透,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致使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伦理道德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侵蚀和消磨,另一方面,互联网本身是一种高科技手段,不仅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同时也吸引了许多不法分子。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种道德冲突对他们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因此研究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大学生的应对方式)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积极影响

1、互联网社会使大学生的道德更容易展现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共享资源,因此互联网社会使大学生的道德更容易展现。同时,大学生的交往不再只是传统的面对面交往,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进行交流,在这个交流期间,大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更容易展现出来。互联网加快了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速度和频率,大幅度拓宽了伦理道德活动的范围,也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

2、互联网交往拓展了思想道德的空间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它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使大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评价,拓宽了他们的社会认定范围和程度。

互联网化交往具有开放性、全球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它在人类进程中的价值和对伦理道德主题的塑造是前所未有的。平等、和谐和自由的互联网交往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尊严,其心理、人格和意志品质将得到磨练和升华。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不良影响

1、互联网给大学生产生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

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有时不但不能提高我们的知识,反而会退化,更有甚者还有不少人们因为无法处理过量的信息而患上“信息焦虑”等精神病。由于互联网对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具有无限吸引力,所以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沉溺于互联网,从而患上“互联网上瘾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这些大学生完全是一群有着程序化思维的类机器人。因此互联网社会对大学生已有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冲击。

2、互联网更容易是大学生产生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

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居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互联网的快速、便利和虚拟的特点易于诱发大学生犯罪,甚至成为直接实施犯罪的工具,一方面,快速传递的大量乃至泛滥的信息中混杂着许多不道德、反道德的内容,侵犯着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心理,导致大学生个体伦理道德和群体伦理道德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互联网犯罪猖獗,毒化社会风气。目前一些黑客危害国家、社会和公共安全,妨碍社会秩序管理,肆意传播计算机病毒、蠕虫等,许多大学生甚至将黑客视为自己祟拜的英雄或偶像,这不但严重地制约着互联网自身的发展,而且毒化了社会的伦理道德风气。

3、互联网技术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知识匾乏及伦理道德素质下降

网络信息爆炸并不等于知识爆炸,放弃书本阅读和亲身实践,过度依赖电子媒介,就必然造成文化退步、知识匾乏,而且网上阅读材料的多媒体化会导致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退步。作为个体的大学生用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将大大减少,具有社会温情效应、家庭温情效应的人际传播机会过多的被剥夺,这有可能使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下降,心理趋向封闭。虚拟的网络生活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如果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互联网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沉浸与陨落在互联网内容之中不能自拔,将会导致个人产生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等问题。

三、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措施

1、以思想道德培育为目标

网络道德是一项不同于传统道德要求的新课题,在互联网空间中,最终决定互联网主体道德言行的是大学生自己的道德选择。具体来说,互联网主体思想道德培育的目标主要包括:①培养互联网主体的自律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②培养互联网主体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③培养互联网主体自主的选择判断能力,这些目标通过互联网更好的实现。

2、规范互联网行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成长环境

利用技术和法律手段来规范互联网行为,优化和净化互联网环境,把自由市场化的互联网空间现状改变为有一定秩序且能够管理、监控的互联网环境。

第一,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审查、选择、监督,构筑互联网“防火墙”。第二,加强法律控制,用法律手段震慑互联网犯罪行为,鼓励规范的互联网行为,净化互联网环境。第三,在互联网社会中形成扬善除恶、扶正驱邪的社会舆论氛围。然而,目前由于国际社会舆论对互联网犯罪案件的大肆宣扬,使不少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认为互联网犯罪是一种智慧、能力与胆识的体现。

因此,政府应大力倡导正确的互联网社会舆论,促进良好的互联网文化、道德环境的形成。

3、互联网技术与人的自由发展协调统一

现代社会讲究和谐社会,和谐发展。互联网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当计算机互联网成为人们不可摆脱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人们就有权利要求它必须具备适应人性、满足人性和关怀人性的品质,给互联网注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互联网技术造成了人受制于技术,成为工具的奴隶,精神境界的追求变成了对物质的贪欲,人与人心灵的畅通就变成了个体自我心灵的封闭。人类在享受互联网科学技术恩惠的同时,也要付出文化退步、知识匾乏的代价,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