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汇总word版本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doc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 “平安计划”是我国面向高危行业的农民工推出的工伤保障计划。
()2. 只有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失业后才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3. 住房公积金最终归职工个人所有。
()4. 实施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5. 医疗社会保险是与其它保险项目关联性最强的保险项目。
()6. 失业者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机构介绍工作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
()7.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9. 社会保障管理必须坚持政、事分开。
()10.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特点。
()1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性融资渠道。
()12.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由基础医疗保险金和个人账户构成。
()13.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上市交易的政府拥有优先回购权。
()14. 医疗社会保险项目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一样也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15.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所做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16.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17. 德国的义务医疗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18. 住房公积金的根本功能是住房保障。
()19. 我国的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按年发放。
()XXXX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A、强制B、自愿C、集中D、分散5. 个人不缴纳保险费的保险项目是()。
A、医疗社会保险B、养老社会保险C、工伤社会保险D、失业社会保险6. 经济适用住房的租售以()为原则。
A、低本无利B、保本微利C、低本高利D、高本低利7. 社会保证基金来源上具有()A、单向性B、多向性C、统筹性-一、判断题()1. “平安计划”是我国面向高危行业的农民工推出的工伤保障计划。
社会保险复习资料 (3)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成考复习资料《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1一、单选题1. 社会保障管理的关键和重点是()A. 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管理B.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C. 社会保障对象管理D. 社会保障机构管理2. 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形式大部分采用()A. 货币支付B. 实物支付C. 服务支付D. 以工代赈3. 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货》一书的经济学家是()A. 边沁B. 庇古C. 凯恩斯D. 贝弗里奇4. 衡量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成败的关键指标是()A. 安全性原则B. 收益性原则C. 分散化原则D. 流动性原则5. ( ),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A. 1997年5月B. 1999年9月C. 2003年10月D. 2007年7月二、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2、社会救助3、社会保险三、简答题1、简述社会救助中最低生活标准确定的几种基本方法。
2、简述工伤责任认定的发展阶段和工伤鉴定的主要方法。
3、简述医疗保险给付的方式。
四、论述题结合世界社会保障发展中出现的不同模式,论述你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成考复习资料答案一、1-5 BACBD二、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救助: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救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的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外延包括贫困救助、灾害救助及其他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措施。
3、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资帮助,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完整word版)社会保障学考试资料

社会保障学单选题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和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
1988年—1997年,新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处于(多部门管理阶段)。
(1998年)后,我国社保管理体制作出了重大变革。
2008年,随着大部制改革进程的启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同原人事部合并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1992年5月1日,(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对公费医疗、劳保医疗进行全面改革1883年,(德国)政府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社会保障法案》)。
(社会保险型模式)是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
(工人阶级的坚决斗争)是把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决定性因素。
(德国)是最早以立法形式推出社会保险计划的国家。
(新历史学派)主张国家至上,国家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福利经济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理论基础.(阿瑟▪塞西尔▪庇古)创立了福利经济学,奠定了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旧福利经济学)认为个人主观心理评价的效用可以用货币计量,效用在个人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当社会各个人的综合效用最大时,社会经济福利就是最大。
(《贝弗里奇报告》)首次提出了家庭津贴计划、广泛的卫生保障制度和国家保持充分就业三个保障设想,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新剑桥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国家应当采取包括福利政策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在对待社会保障问题时认为,国家不仅应该提供适当水平的养老金,而且应该支持强制性的养老储蓄。
(费边社会主义)认为,个人必须为社会工作,为公益献身,社会作为回报必须保证个人的自我实现.(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标志着传统的自由主义由强调政治自由向经济自由转变,为英国自由党实行大规模的社会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福利国家之路做好了准备。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考试题型:1、单选(10)2、多选(10)3、判断题(10,错的要改过来)4、名词解释(4)5、简答题(4)6、分析题(1)1、I社会保障的特闵社会性(社会保障的普遍性;以全体公民为保障对象、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性、社会保障运作的社会化)、福利性、互济性(具有统筹互济、分担风险的特征)、强制性(强制参加、强制缴费)2、|社会保障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在运行过程屮所发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
这种效能和作用表现在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
(1)经济功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促进资金市场发展;(2)社会功能:体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3、|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英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收入性福利和实物性福利:(1)收入性福利:涵盖国民保险和非缴费性福利两部分。
(2)实物性福利涵盖医疗服务、住房福利、教育和社会福利服务等方面内容。
4、|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來的。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保障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成员中的劳动者群体。
社会保险的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筹集。
社会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障线。
对象是社会屮最困难的群体。
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或社会捐赠。
)、社会福利、优抚安逍5、|家庭保障方式的性质与特征|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代际交换方式2、以土地保障为基础,自然就业和土地的稳定产出是经济支撑3、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基本社会结构4、传统家庭伦理和社会规范是文化背景6、|社会保障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条件|1)工业化的冲击: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封建土地制度FI趋瓦解、圈地运动合法化、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雇佣劳动者。
工厂企业间竞争加剧、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相对剩余人口。
竞争和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两极分化。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汇总word版本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汇总word版本社会保障学总结资料温馨提示:单选30个、多选5个、名词解释5个、简答5个、论述2个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好好复习,祝亲们考个好成绩名词解释:1、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内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资金筹集模式。
2、部分积累制:是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的筹资模式。
3、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税(费),并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及其亲属因劳动者年老、疾病、工伤、残疾、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引起经济损失、收人中断或减少时以社会保险给付支付给受益人,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5、工伤保险: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工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6、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经过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建立的,享受国家税优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7、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它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8、累进费率制:指因收入高低不同而规定不同的保险费率,对低收入者征收的保险费率低,对高收入者征收的保险费率高,并且随着收入的递增,保险费率也随之按级递增。
对低收入者采用低费率,对高收入者征收的费率依次递增。
9.差别比例费率制:按照被保险人薪资的一定比例征收保险费,但雇主和雇员负担的比重有所不同。
社会保障学 复习文档

第一章:绪论一、社会保障的含义1、理解重点在于“社会”社会唯名论的解释社会只是一个名称,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类似于物理学中的“真空”社会学以外的人一般持社会唯名论的观点社会唯实论的解释社会是一个实体,人们生活于其中,受到其实实在在的影响与制约狭义: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广义:统辖“经济”、“政治”、“文化”和狭义的“社会”2、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可能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关于一个公正社会的理念,这个社会为工作和人类的价值提供机会,为其成员提供合理程度的安全,使他们免受匮乏和暴力,促进公正和基于个人价值的评价系统,这一社会在经济上是富于生产性的和稳定的。
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指人类生活中的幸福和正常的状态,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社会病态是“社会福利”的反义词。
社会福利既有主观的方面,也有客观的方面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可以被理解为制度实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制度化的集体责任”,一般涉及到四个方面:社会福利的目标体系;对象;项目体系•社会保障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即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成员提供的保护,以防止他们由于疾病、妊娠、工伤、失业、残疾、老年及死亡而导致的收入中断或大大降低而遭受经济和社会困窘,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医疗照顾,及对有儿童家庭提供的补贴。
3、社会保障在中国的内涵•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
(1)经济福利性:非市场交换方式获取(2)社会化行为:即其行为主体为国家或社会民间组织(3)目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4)接受对象:全体国民二、社会保障的内容•国内(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助(4)社会安抚•蒂特马斯:社会服务体系1.社会福利:包括一切由国库在“社会服务”名目下支销的直辖服务和转移性支付2.财政福利:全面联系着中央和地方直接税制下的宽减、免征、扣除等措施,以及在国民保险里称为供款的“税捐”3.职业福利:基于工作表现、职业成就和生产力来满足社会需要三、社会保障的作用1,作为社会政策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稳定,维护经济发展的成果,解决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doc

绪论1、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
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表明国际组织正式采纳“社会保障”一词。
据统计,1949年实施各种类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有58个,到1997年已经增加到172个。
2、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
(郑功成)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形成社会保障的方式:再分配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经济活动是一种嵌入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互惠经济,生产者和消费者以信任和礼物的形式交换产品。
社会弱者有权利通过宗族等社会关系获取援助,各种社会机构和富人也建立救济院等机构对那些面临生存威胁的人进行救济。
这种再分配是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其目的是疏缓社会矛盾。
古典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关系逐渐脱离了,劳动力和土地、其他自然资源一起成为商品。
在陌生人社会里,失去了社会关系庇护的劳动者主要依靠工资的单一收入,失业使其面临极大的生存威胁。
于是工人运动出现了,要求政府进行再分配,建立救济、工伤、养老等社会制度维护他们的经济安全。
现代资本主义时期,援助性再分配、保险性再分配、补偿性再分配纷纷在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家通过立法成为制度化,福利国家出现了,人类经济活动又重新回归于社会关系。
不同程度的福利国家,通过由政府主导的再分配缓解社会矛盾,再分配的对象从需要救济的弱势群体逐渐扩展到面临伤残、疾病、失业、养老威胁的社会底层,最后在失业、教育、养老、医疗和住房方面的公正性再分配惠及到全体人民。
社会保障制度的划分依据以政府介入的程度或制度化为依据慈善事业时代或前社会保障阶段----济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现代社会保障阶段(产生-发展-成熟)以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社会救助型发展阶段----社会保险型发展阶段----社会福利型发展阶段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志:1、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3、政府介入的程度4、社会保障实践的出发点与基本目标5、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内容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一、萌芽时期(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在1601年颁布《济贫法》保障内容: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保障性质:恩赐性和惩戒性英国在1834年颁布新《济贫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原则:政府有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救济不是消极行动,而是一种积极的福利举措。
社会保障学复习题精装版.docx

社会保障学网上作业汇总題目一、单透题:1. (德国)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主要是耕金劳动者和独立劳动者。
2. (公平)是一个涉及个人价值判断在内的社会学与伦理学问题。
3. (帕森斯〉是结构功能论的创立者04?「政党政治〉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范畴z—。
5. (凯恩斯主义)是工业化国家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利福利N家的亟要理论支柱。
6. (凯恩斯主义)成为二战以后的主流经济学,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7. (纵向公平)是指代际Z间的公平,以及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负担的公平。
8. (《自然法典》)中用法律条文形式提出了来來社会的基本原则。
9. (大同社会论)是屮国的乌托邦思想。
怎二横向公平)是指同一群体的人能够宇受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履行同样的义务。
11・(市场增进论)强调把政府的政策n标>£位于改善民间部门的协调和克服市场缺陷的能力。
12. (亚当思密)提岀了“经济人” 假设相“看不出的手”的概念。
13・(经济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索。
14.(美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唯一没冇实行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0采用社会保障分散管理模式的典型国家是(德国)。
16.采用社会保障管理集中管理模式的典型国家是(英国)。
17•除对义务兵、士官和复员军人的生活优待外,国家还对(一级至六级)残疾军人的医疗费用按照规定予以保障,由相关机构单独列账管理。
心带寿较强主观性的测竝贫困的方法是(剥夺指标法〉。
19 •个人不用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是(工伤保险)。
20•根据现行办法,军人所在的单位后期机关按照缴费基数(11% )的规模,为未就业随军配偶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21 •国际上以基尼系数表示贫富差距,超过了(0.4 )即超过了警戒线。
尢・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打政策依据是(贝弗里奇《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
23•军人安買保障的主体是(就业安置)。
2心军人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
25•军人保障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学总结资料温馨提示:单选30个、多选5个、名词解释5个、简答5个、论述2个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好好复习,祝亲们考个好成绩!!!名词解释:1、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内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资金筹集模式。
2、部分积累制:是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的筹资模式。
3、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税(费),并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及其亲属因劳动者年老、疾病、工伤、残疾、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引起经济损失、收人中断或减少时以社会保险给付支付给受益人,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5、工伤保险: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工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6、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经过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建立的,享受国家税优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7、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它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8、累进费率制:指因收入高低不同而规定不同的保险费率,对低收入者征收的保险费率低,对高收入者征收的保险费率高,并且随着收入的递增,保险费率也随之按级递增。
对低收入者采用低费率,对高收入者征收的费率依次递增。
9.差别比例费率制:按照被保险人薪资的一定比例征收保险费,但雇主和雇员负担的比重有所不同。
10、社会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11、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依法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社会保障项目支出的专项资金。
12、确定待遇型:是根据被保障人工作年限和工资收入确定其社会保障待遇,再依照精算原理确定其缴费水平的给付模式。
13、确定缴费型:是预先确定缴费水平,按照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的积累额确定待遇水平的给付模式。
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种模式:救助型、社会保险型、福利国家型、强制储蓄型、国家保险型2、世界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标志与特征是什么?(1)形成阶段: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为其诞生标志;社会保障进入了国家立法阶段,力图通过国家直接干预和调节社会再分配,通过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来消除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成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2)发展阶段:其标志是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制度朝着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3)成熟和完善阶段:其标志是“普遍福利”政策的广泛实施和“福利国家”的纷纷出现;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4)改革和调整阶段:该阶段以英国保守党政府1979年率先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为标志;普遍化、高水平、多项目、全民化的“普遍福利”政策和“福利国家”,在为人民带来福利和福音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
3、简述福利国家的基本特征:累进税制与高税收、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政府负责与保障全面、法治健全、充分就业(1)、福利国家模式的主要特点(见郑功成《社会保障学》175页)1、累进税制和高税收2、普遍覆盖和全民共享3、政府负责和全面保障4、法制健全5、充分就业(2)、福利国家模式的基本特点(见张琪《社会保障概论》76页)1、政府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事务管理,费用基本由单位负担,个人基本不缴费,2、这种模式,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在内的社会保障,按照统一标准支付,基金主要由国家税收解决。
3、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障的调剂互助功能4、基金筹集属于现收现付模式,主张社会成员间横向调剂5、高福利、高消费也给国家经济增长埋下隐患4、简述社会福利的特点:保障对象全民化、举办主体多元化、福利服务化覆盖对象具有普遍性、内容具有广泛性、提供方式具有服务性、实施主体具有社会性、实施过程具有多层次性、外延丰富5、简述养老保险的几种模式:国家统筹的保险模式、投保资助型的保险模式、强制储蓄模式、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模式6、简述工伤保险的特点:(1)具有赔偿性,实行“无过失赔偿”和“无责任赔偿”制。
(2)待遇比较优厚,服务项目较多。
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工伤津贴待遇、伤残待遇、职业康复待遇、因工死亡待遇等。
7、享受失业保险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8、简述生育保险的特点:保障范围小、福利性、实行“产前与产后都享受”的原则、生育风险是一种特定的生理活动、生育社会保险与医疗保险、疾病社会保险的联系密切9、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企业及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基金运营收益、国家财政补助、其它渠道(彩票收入、社会捐赠、服务收费)10、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有哪些?银行存款、抵押贷款、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房地产、股票11、简述养老保险的原则:(1)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2)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3)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12、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公平性、公平性论述1、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有哪几个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的具体涵义是什么?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1)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残障保险、死亡保险,基本保障(核心)(2)社会救助:贫困救助、灾害救助、特殊救助,最低层次(3)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特殊人群福利、职业福利、社会津贴、社会福利服务,最高层次(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社会保障体系这几项社会保障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它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救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基本保障社会福利——高层次社会保障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2、试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是社会风险化解机制。
社会保险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商业保险可以作为对社会保险的补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2)社会保险的产生晚于商业保险,它所使用的术语和计算、预测方法很多与商业保险有关。
区别:(1)性质不同。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属于政府行为,是一种福利事业,具有非盈利性质。
商业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完全是一种自愿的契约关系;具有以盈利为目的的性质;(2)目的不同。
社会保险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商业保险的根本目的则是获取利润,只是在此前提下给投保者以经济补偿;(3)资金来源不同。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承担。
商业保险完全由个人承担。
(4)待遇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从稳定社会出发,着眼于长期性基本生活的保障,还要随着物价上升进行调整、逐步提高。
商业保险着眼于一次性经济补偿。
(5)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
社会保险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力。
政府对社会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
商业保险则受市场竞争机制制约,政府主要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以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3??、我国养老保险体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谈谈你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设想。
问题: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隐性债务问题1.保险覆盖面有待扩大导致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窄(1)个人参保意识不够高。
(2)政策宣传和组织实施力度不大。
2.保障水平偏低(1)集体经济薄弱,个人收入增长缓慢。
(2)基金保值增值效率低。
3.管理机制不健全(1)政府功能未充分体现。
(2)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3)改革措施不协调,束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4.法律制度不完善,层次低,缺乏约束力法律是保障社会养老之于规范运行的基础。
改革:(1)实行养老保险费三方负担与社会统筹;(2)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试点;(3)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4)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5)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6)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4??、联系实际,谈谈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的意义和合理运用。
意义: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对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有利于加快积累社会保险基金。
国际社会保险发展的经验表明,积累社会保险基金主要靠管好社会保险基金和用活社会保险基金这两种手段2.有利于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3.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根本宗旨。
4.有利于资金市场的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
5.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6.社会保障基金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合理运用:(1)运营管理的方式: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市场信托管理基金和公积金基金(2)社会保障项目:社会救济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其他保障项目基金(3)基金所有权:公共基金、个人基金、机构基金(4)账户积累模式:社会统筹账户基金、个人账户基金5、试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方式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投资方式:银行存款、抵押贷款、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房地产、股票基本原则:安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社会效益原则6、世界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标志与特征是什么?(1)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标志: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的颁布三个观点: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德国俾斯麦政府《疾病保险法》、美国罗斯福政府《社会保障法》内容:主要是提供就业保障和财政保障,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的性质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形成阶段: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为其诞生标志(3)发展阶段:其标志是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4)成熟和完善阶段:其标志是“普遍福利”政策的广泛实施和“福利国家”的纷纷出现(5)改革和调整阶段:该阶段以英国保守党政府1979年率先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