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体会作者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融入的情感。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交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画的,请你根据画面的内容把这篇课文背出来好吗?〔画面上是《天净沙秋思》描绘的场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深情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笔划出来,解决。
不理解的句子,用笔划出来,等到分析^p 的时候交流解决。
2.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朗读给大家听,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3.挑出一个学生选出课文的3段内容,然后大家共同朗读。
三、再读课文,赏析课文风光的美。
1.在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认为作者都是描写了秋天的哪些风景呢?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他们说出来。
明确:秋天:秋院、秋槐〔花〕、秋蝉〔虫〕、秋雨、秋果2.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秋槐有什么特点呢?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明确: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没有声音,连气味都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细柔软的触觉。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故都的秋》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描绘细腻的景物描写。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情感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创作的一篇描写北京秋天景色的散文。
郁达夫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2.2 课文分析: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及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如对天空、白云、落叶等的描绘,以及它们所传达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京秋天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氛围。
引导学生回顾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写一段自己熟悉的秋天的景色描写。
学生通过写作,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2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观察细节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和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5.2 课后拓展: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关于秋天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故都的秋》。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了解作者郁达夫的背景和写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作者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的鉴赏。
难点:(1)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郁达夫及其作品《故都的秋》。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查找生词和短语。
(2)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生词和短语的理解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情感和主题。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探讨成果。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的故乡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故都的秋》。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短文,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郁达夫的时代背景和《故都的秋》中的相关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中的一课,讲述了作者寄情于故都西安的秋天,展现了故都在秋的色彩中充满变幻的光影,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感觉。
本文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内涵,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作用。
同时,本文又充满了新时代的文化气息,结合生活,使阅读更加亲切自然,具体而微,因此该课来得非常得时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安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1.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底蕴;2.阅读能力的培养;3.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4.展现中国文学传统和书写功底;5.理解作者的刻画形象、描绘细节;6.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其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三、教学设计一、预备知识学生具有阅读技巧,有一定的读写能力。
二、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的文化内涵、鲜明的色彩描绘以及生动的文学表现力;2.难点:感性认知、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本课教师示范阅读,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师可从西安市自古就是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新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等方面展开,让学生了解其背景及其作用;2.事例展示。
教师可选择一些有关故都秋景的照片、画册或者图片,让学生看图作文,从画面中感受故都秋天的灵动美;3.文学表现力。
老师可以从王维、白居易等诗人中选取几篇适合作为例证的诗歌,展开诗歌分析,使学生在领悟了细节表现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这个题材的文学特质;4.写作的技巧。
教师可以教授几个写作的技巧,如采用对仗、双句等技巧。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自评主要是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收获、学习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等;互评主要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意见;教师评价是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从反映规范动作、反应教学效果、指出学生短处并提出改进意见等方面进行。
2024版《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
课程安排与时间
2024/1/24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 介绍作者及背景,第二课时讲解文 本内容,第三课时进行拓展阅读和 讨论。
时间安排
每个课时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 钟。课程结束后,可安排适当的作 业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6
PART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REPORTING
2024/1/24
作风格。
阐述《故都的秋》的创作背景, 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历 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时
代特色。
分析文章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探 讨故都秋天的独特之处,引导学 生感受作者对故都的深情厚谊。
2024/1/24
18
分析文本:解读文章内容,探讨主题思想
01
02
03
04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REPORTING
2024/1/24
21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提出疑问和建议
01
学生分组,每组4-5人, 围绕《故都的秋》展开 讨论。
2024/1/24
02
分享个人阅读感受,对 文中描绘的秋天景象、 人物情感等发表看法。
03
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 的疑问和困惑,寻求同 学和老师的帮助。
22
04
针对文章内容、结构、 语言等方面提出建议和 意见,为改进教学提供 参考。
改进措施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散文鉴赏 的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 主阅读相关文本,拓宽视野,加深对 散文的理解和认识。
27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观察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美好。
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2 故都的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2 故都的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2 故都的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秋景,品味语言。
2.掌握以情控景,以景示情的艺术手法。
3、体会对故都秋的感情。
教学重点加强阅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掌握一些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体验故都秋色的倾慕和文章中悲凉悲凉的声音。
教学方法1.优美的阅读。
反复阅读,体会意境。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融入了郁达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
(板书题目)二、美美地读:笔下的“故都的秋” 在哪里?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在(),在(),在(),在(),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展示: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三、美美地品:全班齐读思秋、恋秋两部分。
营造了几幅画面?使用了哪些技术?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明确:(2)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雨话凉秋蝉嘶鸣秋日胜果(3)动静结合对比以动写静嗅觉视觉听觉借景抒情清,静,悲凉。
背景补充:1921年至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创作作品。
郁达夫于1933年4月从上海迁到杭州,因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在杭州住了三年。
这一时期,当时的国家处于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的状态;也是一个流浪汉,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在这种形势下,他思想消沉,想以创作救国,但创作疲惫,只好过着游山玩水的闲散孤独的苦闷生活。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故都的秋》,使学生了解作者老舍以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的认识。
2. 分析《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学习课文中所展现的故都秋天的景色美、情感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领略故都秋天的美。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领略故都秋天的美。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课文的语言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老舍以及《故都的秋》的背景。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领略故都秋天的美。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拓展: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写一篇短文。
2. 请学生谈谈对故都秋天的感受,以及对自己的启示,写一篇日记。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老舍及其作品《故都的秋》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故都秋天景色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3. 学生对课文语言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故都的秋》。
2. 老舍作品集《骆驼祥子》、《茶馆》等。
3. 相关研究老舍的论文和书籍。
4. 互联网资源,如关于老舍的生平介绍、对《故都的秋》的评论等。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故都秋天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 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更多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导语】《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
大范文网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公开课《故都的秋》教案
公开课《故都的秋》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课文《故都的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分析并解读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运用文本细读和文学分析方法,深入探究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体验课文中所描绘的故都的秋天,培养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表达和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故都的秋》的背景介绍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了解《故都的秋》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2.2 课文内容概述概述《故都的秋》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场景和情节发展。
2.3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分析课文中的象征元素和意象。
探讨课文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作者郁达夫的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故都的秋》,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3.2 文本细读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和节奏。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
3.3 讨论与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作、分析和解读练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故都的秋》的文本,包括原文和注释版本,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多媒体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如图片、音频和视频,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1《故都的秋》教案引言:《故都的秋》是著名诗人秦观的一首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写实手法,表现了北国深秋的独特韵味。
本文将就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中的《故都的秋》进行一份教案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
一、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秋季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情境进行预测,为后续阅读和分析打下基础。
二、课堂学习1. 教师朗读和解读:教师可以先朗读整首诗歌,然后再分段解读每个具体细节和情境,让学生了解整首诗歌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等。
2. 学生阅读和理解: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段进行阅读和理解,注意体会每个细节和情境的艺术性和写实性,尝试挖掘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主题和思想。
3. 学生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秋季的感受和体验,自由创作一篇与《故都的秋》主题相关的文章或诗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秋季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课外拓展1. 阅读和研究:让学生阅读和研究其他著名诗人的秋季诗歌作品,如李白、孟浩然、杜甫等,欣赏他们的艺术魅力,同时比较和分析各自的文学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实践和体验:组织学生进行秋季采风和创作活动,让他们深入体验秋季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感受秋季的美好和韵味,进一步推动他们对文学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追求。
结语:通过《故都的秋》这首诗歌的教学和学习,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和秋季文化的热爱和探索。
同时,也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实践和体验,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和审美眼界通过对《故都的秋》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我们既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这首典雅唯美的秋季诗歌,也让他们通过创作和实践深入体验秋季文学和文化的魅力。
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更激发了他们对文学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热爱和追求。
因此,在今后的中小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多维度的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长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2《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秋天在北京的景色和气氛,了解北京的文化和历史。
故都的秋教案(5篇)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设计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
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透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资料,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透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
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融化在一齐,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潜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
第一课时从资料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
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潜力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潜力。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故都的秋》中的经典诗句;(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的秋日景色;(3)能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其对故都秋的喜爱与怀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都秋的热爱,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提高环保意识;(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故都的秋》中的经典诗句;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的秋日景色;3. 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其对故都秋的喜爱与怀念。
三、教学难点1. 领悟作者在诗中运用的独特写作技巧;2. 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表达;3. 将诗中的意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秋日的美好;3. 采用合作探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运用朗读感悟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背景及诗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秋日的感悟;(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与怀念。
5. 诗歌背诵:(1)挑选出诗歌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进行背诵;(2)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并对背诵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精选6篇)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精选6篇)《故都的秋》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掌握首尾照应,回环往复的结构模式。
4.掌握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理解情景交融、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
5.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忧郁而孤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秋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也是一个让文人墨客尽书愁绪的季节。
古代有很多诗句都是写秋天的,(跟同学们一起回忆)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人对秋天都是寂寞悲凉孤独的感受,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对于秋天又是怎么样的感受?二、作者介绍1.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内心的“悲凉”也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04
学生学情分析与应对策略
学生学情分析
01
02
03
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 已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 基本的文本解读能力。
学习特点
高中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发 展的关键时期,对深层次 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体验有 更高的追求。
潜在问题
部分学生可能对散文的深 层理解和审美鉴赏存在困 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 拨。
THANKS
感谢观看
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文章中的主题和意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 的见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与拓展延伸
巩固练习
设计针对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 解和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写秋天的文学作品,如《秋思》、《秋声赋》等,让学生比较 不同作品中对秋天的描写和表现手法的异同。同时,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秋天景象,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通用2024)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学情分析与应对策略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师自我反思与提高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故都的秋》,学生能够更 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 深,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课程中的讨论、思考等环节,锻 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 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通过赏析《故都的秋》中的文学艺术 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 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二、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教学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
导入导语设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也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佳作,同学们能说一说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一、定向学习目标通过赏美景,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二、导学过程(一)导入有个散文家写过这样一句话“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是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就是郁达夫。
怎样的秋让郁达夫愿意折寿去换取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赏析重点。
(第二张幻灯)全班读欣赏大自然地优美景致,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师:我们学习《荷塘月色》时,学习两个鉴赏散文的方法,今天学第三个,就是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二)整体感知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解决几个问题: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全班回答】(清、静、悲凉)一开篇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北国的秋的独特感悟,这就是我们说的开篇点题,统领下文。
本段就是课文的中心段。
2.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景物来写这秋味的呢?(请学生找)明确: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第三张幻灯片)(三)领略意境,探究学习。
1.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一幅小院秋景图,请莫慧莉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幅图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听得到飞声--境的宁静细数日光、静对牵牛花--心的宁静牵牛花的花色--境的清冷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庭院落、一椽破屋、一碗浓茶、点画出故都市井的情韵,几声鸽鸣,几朵牵牛花,几颗秋草,这样冷清的氛围自然而然的传递出几许悲凉,几许落寞,不必渲染,不必刻意,人便浸在这故都的秋味中了。
2、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第4至11自然段,用“故都的是清的,清在……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里”进行仿句练习。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故都的秋》教案 1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目标: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
”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2、诵读评价: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
你能接着说下去吗?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
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
(2)简要介绍故都(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2.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分析课文内容(1)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作者对故都的秋有什么情感表达?(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词语选用:如“碧绿”“清脆”“丰盈”等。
句式特点:如短句、长句的运用。
(3)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拟人:如“秋天的故都,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比喻:如“秋天的故都,像一幅泼墨山水画”。
排比:如“故都的秋,是丰盈的、清脆的、碧绿的”。
4.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2)讨论:为什么作者对故都的秋如此眷恋?5.课堂小结(2)归纳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以“我心中的秋”为题,写一篇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故都的秋》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在分析文章时,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故都的文学作品,如《胡同文化》、《老北京的记忆》等,进一步了解故都的历史文化。
2.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感受秋天的气息,创作关于秋天的文学作品。
3.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学会用文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文章中的故都秋与一般的秋有什么不同?”教师:“请大家找出文中你认为用词特别精彩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7篇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7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三、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图片)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
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名字。
教师给名正音。
3、简介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解释中的有关内容)(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1、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解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对比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
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
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
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
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三、具体研习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
明确:从3--11自然段。
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庭院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槐树落蕊(街头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闲话秋凉,第11段清秋佳果。
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2、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
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
【秋色】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枯黄)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板书】
①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明确:冷色。
②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
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秋声】
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板书】
四、小结
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板书】
五、布置作业:
思考: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3-11段,感受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文章的第2、12、13、14段这些文字看似多余,它们有没有作用,如果有,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赏析意象,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分析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朗读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赏析意象
①牵牛花:作者选择的牵牛花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啊,要“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既写“静”同时也写“清”;为什么是“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故都”,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
试想,在崭新的房子里面,能够有这些悲凉、凄清的情绪吗?而且,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
”体现了“悲凉”。
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
②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明确: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三、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
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
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难点探讨
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
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庭院静观清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
槐树落蕊秋草(枯黄)灰沉沉的天(灰色)以以秋蝉残鸣静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情景闲话秋凉秋声:鸽声、蝉声、风雨声、人声驭显清秋佳果悲凉情感:向往、迷恋、孤独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