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框架下中韩货物贸易结构与经济效应分析
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研究优劣势及对策分析(韩国为主)
![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研究优劣势及对策分析(韩国为主)](https://img.taocdn.com/s3/m/bfe5ec3f5a8102d276a22f8a.png)
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研究优劣势及对策分析(韩国为主)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入了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多层次自由贸易发展的新阶段。
以来中韩政治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及两国对双边自由贸易的积极姿态,对中韩FTA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中韩经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国际外交关系中,政治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都在积极地协商和签订FTA,互惠互利,进一步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在更大范围、领域和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优惠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
韩国积极发展FTD的目的只要有三个:促进贸易增长、提高经济效率、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就当前的韩国而言,已经与东盟、智利、新加坡、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的FTA已经生效,与美国的FTA也已经签署。
此外与其他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组织、哥伦比亚、土耳其、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FTA的谈判。
与日本的FTA谈判也正在协商中。
中韩两国积极互补性较强。
韩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正处于较快的增长阶段。
在两国的贸易中,中国主要出口轻纺工业产品及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韩国出口到中国的则是重化工业,特别是半导体等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
韩国的优势是技术先进、资本充足、劣势是市场狭小,劳动力短缺;中国的优势是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相对而言低廉而丰富,劣势是技术落后和资本短缺。
综合看来,两国距离很近,经济合作是互补性大,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双方是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但合作是更重要的。
中国和韩国的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汽车、电器机械、钢铁、化工等重化工特别是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造成的。
中国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也处于相对被动的低位。
韩国虽然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强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但以轻纺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下降,面临着中国产品的严重冲击。
中韩FTA对我国对韩水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模拟分析
![中韩FTA对我国对韩水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模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3643a4dd3383c4bb4cd25a.png)
本文把 传统的 引力模 型扩展到 了行业 贸易的层面 ,并对
引 力 模 型 应 用 到 国 际 贸 易 领 域 的 是 Tn eg n( 6 ) ib re 1 2 和 引力模型 进行了一些 改进 ,引入 关税 、汇率 及是否为发 达国 9
P y o e ( 6 } 们通过 实证研 究发现 两 国的双边 贸易 流 家虚拟变量 ,使之更适合 研究行业 贸易 ,由此建立 了我 国水 o h n n 1 3。他 9
2 0 )采 维持在 1%左右的水平 ,若 中韩 自由贸易 区成功 构建 ,伴随 中国双边 贸易流量的 主要变量 。胡求光 、霍 学喜 (0 8 6 922 3 0个 着水产品贸易 的无障碍进行 ,将 大大促进我 国对韩 国水 产品 用国际上通行的贸易引力模型 ,对 19 —0 6年中国与 3 的出口贸易流量和水产行业 的发展 。
型定量分析 不同关税 削减比例下对我 国水产 品 出口韩 国贸易额 的影响 ,结果表 明,削减关税 的比例越 大 ,我 国出口韩 国水产 品 贸易流量增加的幅度越 大 ,因而 ,我 国对韩国 出口水产品有着很 大的 贸易潜力。
关 键 词 : 中韩 自 由贸 易 区 水 产 品 出 口 引 力模 型
【 绣 s 贸易 】 市
农韭 经济
2 1/ 0 06
中韩 FA对我国对韩水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 T
— —
基 于 贸 易 引力模 型 的模 拟 分析
◎邢 程 程 张 广胜
摘
要 :本文构建 了中国水产品 出口贸易流量的引力模 型 ,假 设 中国与韩 国已于 2 0 0 7年构 建 自由贸易区,利 用所 构建模
一
、
统 卢武 铉 2 0 0 4年 l 月在智利 首都 圣地亚 哥参加 AP C领导 的变量 因素进行 了创新和丰 富 ,在模 型中加入其他 的相关解 1 E in - n 1 6 9 人 会 议 期 间进 行 会 谈 ,双 方就 加 强 经 济 合 作 、缔 结 中韩 释变量 。Ln e ma n ( 6 )在原有 的贸易流量 计量模型 中 F A达成 了共 识 ,并宣布 启动 中韩 F A 可行性 的 民 间共 同 追加了 优惠 贸易协 定和人 口因素两个 解释 变量 ,并用对数线 T T lj r( 8 s 9 研 究 。中韩 两国在 文化 上相 近 ,地 域上 榴邻 ,经济 上也 存 性形 式予以模 型化 。Ge e 16 )发 现 出 口国的收入 同贸 dr o 1 9 、H lma 9 rg n 在 很强互 补性 ,构 建双 边 自由 贸易 区 ,对双 方 而言 都具 有 易流量 负相关 。在 An esn ( 7 ) ep n和 Ku ma f 8j l S以及 D ad r ( 9 )等人 的不断发展 下 ,引力模型的 9 e rof 1 7 9 深远的现实 意义 。
韩美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及其对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分析的开题报告
![韩美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及其对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7566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2.png)
韩美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及其对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自1992年中国和韩国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持续发展。
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近年来,中韩贸易逐渐呈现出贸易额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520亿美元到2019年的3123.2亿美元,增长了6倍之多。
2015年,韩国和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FTA),成为美国第一个与亚洲国家签署FTA的国家。
该协定被认为是两国关系的里程碑,也为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开辟了新的渠道。
然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却因敏感问题而中断。
随着中韩两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进入了一个转折期,深入研究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于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对于两国的经济增长和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选择探讨韩美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及其对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
二、研究问题1.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2.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启动及谈判的进展情况是怎样的?3. 韩美FTA对中韩贸易关系的预测影响是什么?4. 针对中韩FTA未能签署,本次研究有没有什么新的启示或思路?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中韩贸易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中韩FTA现有谈判结果的分析、韩美FTA实施后中韩贸易数据的预测分析等方法。
四、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背景、进展情况以及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缔结后的影响,预测韩美FTA对中韩贸易关系的影响,寻找中韩FTA停滞的原因和解决思路,为中韩贸易关系的发展和亚太地区的自贸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和建议。
fta的分析报告
![fta的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d64c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9.png)
FTA的分析报告1. 引言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FTA)是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达成的一项贸易协定,旨在促进各方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
本文将对FTA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FTA对参与国经济的影响。
2. FTA的定义与特点FTA是参与国通过协商达成的一项贸易协定,旨在消除或减少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
与双边贸易协定不同,FTA涉及到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自由化。
FTA的特点包括:2.1. 关税减免FTA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关税减免。
参与国通过减少或完全消除彼此之间的关税,以鼓励贸易自由化。
关税减免可以降低商品的成本,提高贸易的效率,并促进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增长。
2.2. 非关税壁垒的消除除了关税减免,FTA还旨在消除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技术壁垒和贸易限制等。
通过减少这些非关税壁垒,FTA可以促进贸易自由化,并提高参与国的经济合作。
2.3. 一体化与深化合作FTA的签署不仅仅是关于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它还鼓励参与国在其他领域深化合作,如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贸易等。
FTA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紧密和互联互通的经济区域。
3. FTA的重要性FTA对参与国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贸易增长通过FTA的实施,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FTA消除了贸易壁垒,扩大了市场准入,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流动。
这将为参与国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推动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
3.2. 投资促进FTA不仅鼓励贸易自由化,还为参与国创造了更有利的投资环境。
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提供更稳定的法律框架,FTA吸引了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这将促进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3.3. 知识产权保护在FTA框架下,参与国之间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
这将鼓励创新和技术转移,提高参与国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对于知识密集型产业,FTA提供了更好的保护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
中韩FTA投资效应研究
![中韩FTA投资效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86133b43323968011c927e.png)
保护 、 强互 利合作方 面逐渐形成 共识 , 据 20 加 根 0 8年
5月 中韩 元 首 达 成 的 共 识 .两 国 于 2 0 0 9年 l 0月 签 署
投资环境 . 促进相互投 资。
面 国际 金 融危 机 的影 响 .中韩 两 国 在 反对 贸 易
资急剧减少 ,仅 为 2 . 亿美 元 ,占对 华投 资 总额 的 31 6 . %. 1 4 可以说制造业 直接投资是韩 国对华投 资最主 6
要 的组 成 部 分 .这 一 方 面 体 现 了其 在 制 造 业 上 的 巨 大
双方合作将步入更加广 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亚洲两大
重 要 经 济 体 .中韩 经 贸 合作 不 仅 有 利 于促 进 两 国经 济 发 展 、 高 国 民生 活 水 平 、 提 而且 有利 于世 界 经 济 稳 定 及
资实 际金额为 2 6 美元 . 8亿 占总 数的 2 . %, 07 9 略低 于 美 国的 2 . %。 10 3 近年来韩 国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和一
【 关键词 】 中韩 F A 投资效应 自由贸易 T
【 图分 类 号 】7 2 【 献 标 识码 】 【 章 编 号 】0 6 22 (00 0 — 0 6 0 中 F5 文 A 文 10 — 0 52 1 )8 08 — 3
中韩 经 贸合 作 具 有 得 天 独厚 的有 利 条 件 和 巨 大潜 力 , 国 地缘 相 近 、 缘 相 亲 、 源相 通 , 数 千 年 友 好 两 人 文 在 交 往 的历 史 长河 中 . 国人 民 相互 学 习 、 互 促 进 。 中 两 相 韩 两 国经 济互 补 性 强 , 国有 技术 、 理 经 验 等 方 面 的 韩 管 优 势 , 国有 丰 富 的 劳 动 力 资 源 、 阔 的 市 场 , 方 都 中 广 双 需要扩大合作规模 , 宽合作领 域 , 高合作水 平 , 拓 提 两 国经 济 关 系 面 临 着 前所 未 有 的 机 遇 . 中 国和 韩 国确 定 的战 略 合 作伙 伴 关 系 为 深 化 两 国经 贸 合 作创 造 了新 的契 机 。0 8年 . 2o 中韩 双边 贸 易 额 创 下 最 高 值 . 过 10 超 80亿 美 元 。 建 交 比
中韩FTA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
![中韩FTA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899f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2.png)
中韩FTA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中韩自贸协定是中国和韩国两国政府间签署的一项重要协定,旨在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自2015年签署以来,中韩自贸协定已经对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韩FTA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1. 减少关税壁垒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为中国农产品出口到韩国开辟了更为便利的通道。
协定中规定了许多农产品的零关税,或者降低了原有的关税水平,这大大降低了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成本,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
2. 扩大出口规模中韩FTA的签署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到韩国的规模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中韩FTA签署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到韩国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特别是像水果、蔬菜、畜产品等方面,出口量比以往有了全面提升。
3. 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中韩FTA的签署,使中国农产品面临更多更为严格的市场考验,这迫使中国农产品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标准,以满足韩国市场的需求。
通过优化生产环节和改善产品质量,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1. 提高产销能力中韩FTA的签署使得韩国农产品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这对韩国农产品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韩国一些传统的农产品,比如高品质泡菜、独特口味的米饭等,都在中国市场上受到了欢迎。
2. 降低关税成本3. 提升农产品知名度1. 促进交流合作中韩FTA的签署为中韩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激励了更多的农产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
通过中韩FTA,中韩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促进了两国农产品的交流合作。
2. 提高贸易效率中韩FTA的签署促进了中韩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效率提升。
减少了产品的关税成本和贸易限制,使得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更为便利,也使得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更为顺畅。
3. 推动产业升级中韩FTA的签署为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带来机遇,也推动着两国农产品企业的产业升级。
中日韩的FTA进程及其政策比较分析
![中日韩的FTA进程及其政策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79daf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b.png)
中日韩的FTA进程及其政策比较分析一、中日韩FTA进程的发展历程二、中日韩FTA对各国的经济影响三、中日韩FTA政策比较分析四、中日韩FTA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比照五、中日韩FTA如何推进和实施一、中日韩FTA进程的发展历程中日韩FTA的谈判自2002年开始,曾多次借助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来推进进程,2018年11月初,华盛顿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大会上领导人会议宣布,日韩两国同意阔别争端,继续推进CPTPP和中日韩FTA等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并在当年12月的首尔进行了第十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会议发表了《首尔宣言》和《2032年愿景展望》等文件,为推进中日韩FTA进程设定了时间表。
尽管中日韩FTA的进程历经曲折,但其仍然得到了日韩两国的认可与支持。
而对于中国而言,与之展开谈判的成败,意味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区域贸易秩序重塑的进程如何发展。
总的来说,中日韩FTA对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日韩FTA对各国的经济影响中日韩FTA一旦形成,对于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显然是深远的。
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进口关税的降低,能拓宽中国市场的开放度。
而日本与韩国则能够减低对中国商品进行关税的成本,提高进口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中日韩FTA对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均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
在中国,该协议的签署将改变目前的贸易结构,提高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加深中国与其他经济体间的经济联系。
对于日本和韩国来说,该协议能够提高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度,也能拓宽其与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与商业联系。
三、中日韩FTA政策比较分析在FTA谈判过程中,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经济、产业和文化等方面。
然而,尽管存在这样的差异,三个国家均有意愿推动FTA进程,同时也巩固了三方合作基础的发展。
对于中国,中日韩FTA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也能加速国内市场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中韩建立FTA的可行性与经济效应分析
![中韩建立FTA的可行性与经济效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6b7c116bd97f192279e968.png)
n r e r ao s t n t nn e oa c eao a ad t d e t n,s eg eig rg n op rtn h s a li r h i l i
b e s g c ni u u l.I i c n e t h e g v r me t o e n r i o t o sy n t s o tx ,t o e n n i n n h f C ia a d S u ra p o o e e e tb ih n i a h n o t Koe rp s d t s l me to Chn n h h a s f
A src : t cnmi g b i tnadrg nl cnm- b t t Wi eo o cl az i n ei a eoo a h o l ao o
i ne r t n c g o n c itg ai ba k r u d,t xe c n m i o p r to o he e tnto e o o c c o e ain f
是 为 了防止 区外 国家 的产 品通过 区 内较低关 税成员
关键词 : 中韩 F A; T 可行 性 ; 济 效应 经 中 图分 类 号 :7 36 文献 标 识 码 : F5. 8 A 文 章 编 号 :0 5 9 3 20 )2 0 4 — 4 1 0 — 1X(08 0 — 0 4 0
—
威海到韩 国 川 大约 2 0多海里 一 海 到韩 国济 州岛 0
相距也不足 30海里 。 观世界区域合作或双边 F A 0 纵 F
o t Koe r e T a e Ara c n e t h i su S u ra F e rd e o c p .T e ma n is e o h f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我国经济发展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我国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44195e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c.png)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我国经济发展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我国经济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
对于我国而言,积极参与和推动双边 FTA 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双边 FTA 能够显著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以往,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设置了诸多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这增加了贸易成本,限制了贸易规模。
而通过签订双边 FTA,双方可以相互降低甚至取消关税,减少非关税限制措施,如进口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这使得我国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将产品出口到对方市场,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能以更优惠的价格进口所需的商品和服务,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中国与东盟签订的 FTA 使得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大幅增长,我国的机电产品、纺织品等在东盟市场更具优势,而东盟的农产品、矿产资源等也更加顺畅地进入中国市场。
双边 FTA 有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贸易结构。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传统市场需求萎缩的背景下,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签订FTA,我国能够开拓新的市场,降低对少数传统市场的依赖,分散贸易风险。
同时,FTA 也促使我国企业根据对方市场的需求和标准,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
比如,中国与韩国的 FTA 生效后,我国的文化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在韩国市场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促使我国相关产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适应韩国市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双边 FTA 对吸引外资和促进对外投资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稳定、开放、优惠的贸易投资环境对于外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 FTA,我国向世界展示了开放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
外资的引入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FTA 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韩国FTA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下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挑战及对策
![韩国FTA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下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挑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34a5e03866fb84ae45c8d51.png)
作者简介:杨宁(1981 ),女,河南长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㊁电子商务,E-m a i l :y a n g n i n g19810710@163.c o m ㊂韩国F T A 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下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挑战及对策췍 杨 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清远511500)摘要:中韩农产品贸易往来频繁,随着中韩F T A 谈判结束,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未来农产品关税将进一步削减,有利于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合作的深入㊂本文通过分析韩国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 T A )中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和幅度,得出韩国F T A 中农产品减税特征,提出中韩F T A 背景下加强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对策㊂关键词: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农产品出口;挑战D O I :10.13856/j.c n 11-1097/s .2015.06.0111 韩国已签署F T A 中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分析韩国于2003年开启自由贸易协定(F T A )谈判进程,先后与50多个国家进行了F T A 谈判,截至2014年年底,韩国分别与加拿大㊁美国㊁秘鲁㊁欧盟(E U )㊁印度㊁东盟(A S E A N )㊁新加坡㊁智利㊁哥伦比亚㊁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 F T A )㊁澳大利亚签署了12个F T A ㊂基于保护本国农业㊁扩大农产品出口㊁以农产品关税减让换取进一步开放工业品市场等多方面因素,韩国在不同F T A 中的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有所差异㊂本文将重点分析韩国与美国㊁智利㊁欧盟㊁东盟签署的F T A 中的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㊂1.1 韩国 美国F T A 关税减让模式韩国 美国F T A 于2013年正式生效,韩国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比较复杂,涉及的减让类型共计11种:A 类为立刻削减关税;B ~H 类依次为2㊁3㊁5㊁6㊁7㊁10和15年内削减关税;I 类为10年内降至零关税;J 类在前8年关税保持不变,第9~12年按照等比降税至零关税;K 类则维持零关税(表1)㊂表1 韩国 美国F T A 中韩国农产品关税减让类型与幅度单位:个,%类别总数关税减让类型与数量A+K B C D E F G H I J 水产品2633908111001120191蔬菜12724002906531500饲料㊁油籽12462228130151300食品残渣4133011015000蔬菜㊁水果108800550832500肉制品㊁海产品80204840119600资料来源: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 S T A )‘美国 韩国F T A 法律文本“整理㊂541.2 韩国 智利F T A 关税减让模式韩国 智利F T A 于2003年签署,2004年4月生效,韩国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包括立即削减㊁5㊁7㊁9㊁10和16年内削减㊁搁置(维持现行税率,但对部分产品提供零关税配额)㊁例外㊁季节关税(新鲜葡萄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非国产葡萄流通期分10年废除关税,而在每年5~10月国产葡萄流通期实行现行税率)等模式,除此之外还设置了部分配额产品㊂农产品又分为高度敏感产品㊁敏感产品㊁正常产品3类,分别占农产品总数的23%㊁14%和63%㊂1.3 韩国 欧盟F T A 关税减让模式韩国 欧盟F T A 于2011年生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将大米等16种韩国农产品排除在F T A 之外;大麦㊁黑麦等28种粮食作物采取搁置措施,关税税率不变;奶粉等12种产品维持现行税率,但适当分配零关税配额;作为韩国敏感农产品之一的牛肉在15年内逐步废除关税,前5年维持现行税率,第6~10年降为现行税率的75%,第11~15年降为现行税率的60%;水果类产品中,富士苹果和东洋梨分20年取消关税,而其他品种的苹果和梨则分10年取消关税㊂1.4 韩国 东盟F T A 关税减让模式韩国 东盟F T A 于2007年生效,将韩国农产品分为正常农产品㊁一般敏感农产品和高度敏感农产品㊂双方F T A 规定,正常农产品立刻采取减税模式,而敏感农产品进口量不得超过农产品进口总量的10%,一般敏感农产品关税在2012年1月前必须降至20%以内,在2016年1月前必须降至5%以内[1]㊂1.5 韩国已签署F T A 中农产品关税减让特征1.5.1 对本国农业的保护倾向明显韩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总体竞争力不强,为此韩国政府通过关税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本国农产品实行贸易保护㊂在关税方面,根据W T O 数据显示,韩国农产品平均关税达到59.3%,而中国㊁美国㊁欧盟的农产品平均关税仅为15.8%㊁5.2%和15.4%㊂在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韩国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㊁质量安全标准㊁标签标识标准限制农产品进口,以降低对本国农业的冲击㊂由此可见,韩国在积极推进F T A 谈判的同时,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仍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农产品减税模式和幅度也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特征㊂1.5.2 对不同对象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不同总体来看,韩国在F T A 谈判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对象国的经济水平㊁农业特点㊁农产品结构等因素,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有所不同(表2)㊂针对经济发达国家,韩国通过适度提高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来换取发达国家在其他领域(如工业产品)的退让;对于经济欠发达国家,韩国则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㊂倘若协定国特定农产品出口份额较大且给韩国国内同类产品带来较大冲击,韩国会大幅降低该类产品的开放程度,以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㊂1.5.3 详细划分敏感农产品并采取不同减税方式通过韩国已签署并生效的F T A 来看,根据敏感程度,韩国将不同农产品划分为非敏感㊁一般敏感㊁高度敏感㊁特别敏感4个级别㊂针对谷物㊁牛肉㊁大米㊁水产品等农产品,韩国通常采取特殊减税方式,如大米作为韩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排除在关税减让政策之外;针对其他高度敏感农产品,韩国通常采取暂时搁置㊁长期过渡(10~20年)㊁关税削减㊁配额管理等方式限制进口;对于一般敏感农产品,实施5~10年的关税削减期;针对一般农产品,则实施3~5年的关税削减期㊂表2 韩国已签署F T A 中农产品关税减让类型与幅度单位:%F T A 名称立刻废除短期废除(2~5年)中期废除(6~10年)长期废除(11~20年)季节关税再协商例外处理韩国 欧盟35.527.924.39.00.22.10.9韩国 智利27.134.515.00.70.121.41.1韩国 美国33.827.827.49.30.20.80.8韩国 东盟正常农产品一般敏感产品62.613.3高度敏感农产品关税削减至50%以下关税削减20%以上关税削减50%以上配额例外处理0.715.52.70.84.5数据来源:李明权和韩春花,2010[1]㊂642韩国F T A关税减让模式下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面临的挑战2.1韩国农产品关税类型复杂韩国政府对进口农产品设置了种类繁多的关税类型(表3),包括调节关税㊁优惠关税㊁配额关税㊁特别紧急关税等㊂通过对多种关税的综合运用,实现对农产品进口的有效调控㊂韩国是中国农产品在亚洲重要的出口市场,韩国种类繁多而又复杂的关税体系,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某些关税政策更是专门针对中国农产品设置,意在减少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㊂表3韩国农产品关税主要类型关税类型适用范围税率调节关税国内处于弱势的农产品,如果增加进口会引发市场混乱或危害国内农业长远发展在基本关税基础上加收不高于100%的调节关税优惠关税依据2008‘亚太贸易协定“,对没有缔结优惠关税条约的国家给予与缔约国同等优惠的关税平均税率47.8%配额关税低于规定配额给予关税减免,高于规定配额则实行高额关税或征收附加税配额外税率100%~800%特别紧急关税自2010年1月1日起对绿豆㊁红豆㊁水参㊁花生等25种农产品实施特别紧急关税,以应对农产品进口量激增或价格下降对本国农业造成的冲击税率不确定2.2韩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有限农产品贸易是中韩F T A谈判的重要议题,但中韩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问题的态度迥然不同㊂韩国工业发达而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经济总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逐年下降,韩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㊂中韩F T A谈判要求两国逐步㊁分批次开放农产品市场,但当前韩国主要通过高额关税㊁农业补贴㊁技术性贸易措施等手段保护本国农业,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将给韩国农业带来巨大冲击,危害韩国农业安全㊂因此,韩国政府将农业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在中韩F T A谈判中,韩国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议题尤为谨慎㊂如将大米㊁辣椒㊁大蒜㊁鱿鱼㊁鳀鱼和带鱼等产品排除在关税减让政策外,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的敏感农产品㊂2.3韩国将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2015年2月25日,中韩草签F T A,在所有1611种农产品中,中韩在10年内取消关税的一般产品占36.6%;10~20年之内取消关税的敏感产品占27.4%;难以完全取消关税的超敏感产品占36.1%;零关税品种占比为70%㊂今后韩国利用关税限制进口中国农产品的空间已所剩无几,将更多转向技术性贸易措施㊂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形式多样㊁标准不一㊁针对性强的特点,带有一定的歧视色彩,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无法量化,因此很难判断实施的合理性㊂韩国凭借技术领先优势,运用先进的检验检疫手段,制定了严格的农药㊁化学品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导致中国农产品多次因超标被扣留或退货,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市场㊂2.4韩美F T A压缩中国农产品出口空间韩美F T A谈判于2006年6月开始启动,先后进行8轮正式谈判,2007年4月达成初步协定,随后双方就敏感产品又进行多轮协商,于2007年6月签署F T A,并于2012年3月正式生效㊂至此,韩国成为第一个与美国签署F T A的亚洲国家㊂农业历来都是韩国的弱势产业,本国农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农产品对外依赖度较高,农产品市场缺口较大,而中美正是韩国农产品两大主要进口国,中美两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竞争性㊂随着韩美F T A 的正式实施,绝大部分美国农产品的关税将会立即或逐步取消,相对中国农产品更具有竞争优势,进而大幅削弱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极大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市场[2]㊂3韩国F T A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下加强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对策3.1提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首先,构建完善的农业支撑体系㊂在巩固和完善已有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㊂中韩F T A规定将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关税减让模式,因此,中国应制定不同阶段的农业支持目标,把中韩F T A涉及关税减让的农产品划分为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农产品制定不同的出口目标和出口策略,提高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㊂重点是通过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㊁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㊁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等途径,提升中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㊂74其次,建立并完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㊂为有效减少韩国农产品对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应尽早着手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进口监测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对韩国进口农产品进行全面的分析㊁追踪㊁评估和预警㊂借鉴现有的相对成熟的农业法律,不断完善中国农业法律体系,以法律保障农业政策的落实,促进政府在农业管理上的规范化和制度化㊂最后,构建规范㊁科学的农业管理机制㊂现行农业管理机制存在农产品生产㊁加工㊁流通环节脱节,农产品生产和贸易调控不灵活等问题,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造成不利影响㊂政府应将农产品出口贸易作为中国农业 走出去 战略的重要一环,构建规范㊁科学的农业管理机制,实现农产品生产㊁加工㊁销售一体化,将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3]㊂3.2 减少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利影响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中国农产品进入韩国市场的阻碍因素之一,必须从内外两方面减少其不利影响㊂一方面,充分研究韩国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及相关贸易限制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并充分利用WT O 规则进行诉讼,维护中国农业出口企业的合法利益;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则的制定,消除歧视性条款,提高技术标准的公平性和统一性;正确认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通过倒逼机制敦促中国农业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品质:①严格规范和管理农产品生产流程㊂对农产品产地㊁成分㊁标识等制定统一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㊁加工㊁销售的全程监管㊂②一方面,做好绿色㊁无公害㊁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建立统一㊁规范的农产品全程追溯体系㊂另一方面,加强与韩国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协商对话平台,建立争端解决机制,使合作共赢成为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主流;同韩国开展多层次㊁多领域的农产品认证经验交流会,增强韩国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可度,减少农产品贸易摩擦[4]㊂参考文献[1]李明权,韩春花.韩国已签署F T A 中的农产品贸易规则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10(4):53-60.[2]王飞.韩美F T A 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3]娄朝阵.中韩F T A 的缔约策略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10(12):47-55.[4]陈晓娟.中韩F T A 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上接第39页)满足㊂但在区域品牌建设实践中,一般均衡很难达到㊂在政府㊁市场和志愿组织共同供给公共产品时,往往会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㊂区域品牌的供给效率往往取决于政府的收入㊁市场的收入㊁自愿组织的收入㊁公共产品的价格㊁政府对居民偏好的了解㊁市场对居民偏好的了解和自愿组织对居民偏好的了解㊂参考文献陈秋红,赵瑞安.2008.区域品牌的特性与发展策略[J ].商业时代(13):31-34.李华,张靖会.2008.公共产品需求弹性与市场供给的相关分析[J ].财政研究(10):36-39.李成威.2005.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评价与激励[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李学工,易小平.2009.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的 公共产品私人自愿供给 问题研究[J ].兰州商学院学报(4):65-68.倪焱平.2008.基于博弈论的区域产业品牌培育途径及主体问题探讨[J ].经济前沿(2-3):46-48.孙丽辉,毕楠,李阳,等.2009.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2):40-49.周燕,梁樑.2006.国外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研究综述[J ].经济纵横(2):74-76.周云峰.2010.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区域品牌供给研究[J ].生产力研究(5):151-153.席恒.2005.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一个公共管理的视角[J ].人文杂志(3):138-143.夏曾玉,谢健.2003.区域品牌建设探讨 温州案例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10):43-48.林德布洛姆.1994.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 经济制度[M ].王逸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T a k a f u m iI k u t a ,K o uY u k a w a ,H i r o s h iH a m a s a -k i .2007.R e g i o n a l b r a n d i n g m e a s u r e s i n J a pa n :e f f o r t s i n 12m a j o r p r e f e c t u r a l a n d c i t y g o v e r n m e n t s [J ].P l a c e B r a n d i n ga n dP ub l i cD i p l o m ac y,3(2):131-143.84。
中韩FTA的贸易效应及其对构建中日韩FTA的启示
![中韩FTA的贸易效应及其对构建中日韩FTA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d4b36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5.png)
中韩FTA在监管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如双方在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这对于中日韩FTA的构建具有 重要的借鉴意义。
争端解决机制
中韩FTA建立了争端解决机制,为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争议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这对于中日韩FTA的构建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可以为双方在复杂多变的经贸关系中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保障。
促进中韩两国间贸易扩大
中韩FTA的签订使得两国间的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双方企业在对方市场的 份额增加,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促进中韩两国间市场扩大
中韩FTA使得两国间的市场进一步扩大,韩国企业更倾向于进入中国市场,中 国企业也更倾向于进入韩国市场,促进了双方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02
中韩FTA对中日韩FTA构建的启示
规则制定与利益平衡
总结词
中韩FTA的签署和实施需要制定详细的规 则,并需要在各方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详细描述
中韩FTA的签署和实施需要制定一系列的 规则和协议,以确保双方的贸易和投资活 动能够顺利进行。这需要双方进行深入的 谈判和协商,并需要在各方利益之间取得 平衡。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可能会产生贸 易摩擦和投资风险。此外,规则的制定还 需要考虑与中日韩FTA的对接问题。
中韩FTA的贸易转移效应
促进中韩两国间贸易转移
中韩FTA使得两国间的贸易转移更加明显,韩国企业更倾向于 从中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
促进中韩两国间投资转移
中韩FTA促进了双方的投资合作,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 利用中国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提高了双方的产业合作和互补 性。
中韩FTA的贸易扩大效应
中欧自由贸易区案例
总结词
中欧自由贸易区的案例为中日韩FTA的构建提供了重要 的参考价值。
中韩FTA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中韩FTA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aec1fe9e314332396893ed.png)
中韩 F A对 两 国农 产 品 贸 易 的 影 响研 究 T
凌 华, 曹历娟
( 南京农业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江苏 南京 20 9 ) 10 5
【 摘 要 】 文章运用 GA 模 型就 中国韩 国 FA对两 国及 世界其余经 济体农产 品贸 易的影响进行 了模 拟分析 , TP T 研
较 为深入的研究 。 a rne Ken D mii a a r( 9 5 则 L w ec l , o nc Sl t e 19 ) R. i k vo 研 究了北美 F' N P A) I A( A T 的福利 影响 , 章使 用 WE A的经济 文 F 模 型对 墨西哥 是否 与美 国缔结 自由贸易协定 的情景 进行 了模 拟 。 rsl .rw , oOKyt, oe Sen 2 0 ) D uiaKBo n K z i a R brM.t (0 5 使用世界 l o t r 生 产力 和贸易 的 Mc i nM d l ih a o e 评估 了 P A的经 济影 响 , g TA 主 要 集 中 于 消 除 双 边 的 农 产 品 、 造 业 及 服 务 业 的 关 税 所 带 来 的 制 影 响 ,实证 结果 表 明 F A T A将 会 增 加 成 员 国 的 福 利 。 So . ctL t B i .eryH.egt d 20 ) 用 “ 力 模 型 ” 丌 A对 贸 易 a rJfe B rs a ( 0 6 运 e r n 引 就 流 的 影 响 进 行 了 实 证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F F A对 贸 易 流 的影 响 达 五 倍 之 多 D sl KBo n K z i t( 0 7 则 使 用 M ci n u l r i .rw , ooKy a 2 0 ) a o i g ha Moe 评 估 了美 国一 南 非 的 F A带 来 的 经 济 影 响 , 为该 F A dl r 认 T 带来 的福利影 响相 当小 。Y nu a 等 (0 5 运用 MM ih aM i 2 0 ) C模 型 对 中一 澳 F A模拟 了解 除对 商品贸易 、 T 投资和服务贸易 的壁 垒 三种方 案的影响 , 发现 F A加深 了两国的经济合作 。 T 学 术 界 关 于 中韩 A 的早 期 研 究 , 主要 着 眼 于 两 国建 立 自 由贸易 区的可行性 、 必要性 及前 景展望 等 , 多是 宏观层 面 的研 究 。 近几年尽管有很多学者 开始从贸易福利 的视角来考察 中 最 韩 自由贸易 区的建立对两 国经 贸的影 响 , 但多为定性 研究 , 而关 于 中韩 F A的少量实证研究 又大都着眼于整体 贸易 , T 缺乏针对 中韩 F' I A对农 产品 贸易可能 产生的影响进行 系统 的数量 分析。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我国经济发展---基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我国经济发展---基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a1eb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7.png)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我国经济发展---基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FTA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效应均具有积极作用。
FTA的实施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跨境贸易和投资,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文章总结了FTA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了对FTA实施的建议。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化针对FTA的效应和影响的研究,为我国未来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提供支持和决策参考。
FTA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优化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就业效应、实证分析、启示、建议、总结、展望、借鉴、关键词。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
通过降低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FTA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有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环境,推动了我国出口业务的持续增长。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还激发了我国国内市场的活力,带动了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趋势下,FTA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FTA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为我国未来参与双边自由贸易谈判提供有益借鉴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讨FTA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效应的具体作用机制。
在全球化背景下,FTA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深入研究FTA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FTA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分析FTA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影响,为我国未来参与FTA谈判提供实证依据,并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旨在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支撑,促进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2023修正版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2023修正版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2135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5.png)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引言中韩两国是亚洲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本文将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进行分析,探讨双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情况。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中韩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韩两国农产品的贸易总额达到亿美元。
其中,中国向韩国出口了大量农产品,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水果、蔬菜等;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牛肉、猪肉、海产品等。
双方均享受到了农产品贸易带来的经济利益。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中韩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之一,而韩国作为发达国家之一,具有较强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市场渠道。
中韩两国在贸易中的角色相对明确,中国主要出口大宗农产品,而韩国则更多地出口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挑战和机遇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双方在贸易方式、贸易壁垒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差异,需要通过协商解决。
其次,中韩两国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也存在差异,双方需要加强合作,增进了解,以满足对方市场的需求。
另外,全球贸易形势不稳定、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也会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带来一定影响。
然而,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一方面,随着中韩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贸易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双方在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等领域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可以加强合作,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未来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可能呈现以下趋势:1. 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高质量农产品需求的提高,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有望继续增加。
2. 贸易结构优化:双方将更加注重贸易结构的优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合作,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 互利共赢合作:中韩两国将加强合作,建立更加稳定和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全球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挑战。
中韩FTA分析
![中韩FTA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023e273169a4517723a36c.png)
中韩FTA分析■刘翘楚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一、中韩经贸发展现状和FTA共同研究的顺利发展 2007年4月中国温家宝总理对韩国成功访问之后,2008年韩国总统李明博也于5月底访问中国,两国高层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不仅推动两国的友好关系得进一步发展,也促使双方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2007年两国贸易达1599亿美元,再创新高,比上年增加19.1%,韩国仍是中国第六大贸易对象国。
根据韩国方面统计,2007年韩国向中国出口为820亿美元,超过韩国向美国出口的458亿美元和向日本出口的264亿美元,中国仍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韩国从中国进口为630亿美元,超过从日本进口的563亿美元和从美国进口的372亿美元,中国首次成为韩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2007年3月22~23日,中韩FTA第一次共同研究会在北京召开,双方就商品贸易以及服务贸易、投资协定、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等表明了各自的立场。
韩国方面说明了农产品自由化的难度,希望中方充分考虑农产品问题的敏感性,在共同研究阶段就努力对韩国农业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
对此,中国方面也表示了对汽车、钢铁、化工、机械、化妆品等敏感问题的关切,希望在共同研究中予以考虑。
二、中韩FTA的意义和必要性在全球性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凡是政治关系友好,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都在积极地协商和缔结FTA,促进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将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在“十五”期间取得的成果基础上,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姿态稳步推进FTA谈判进程,着力筑构全方位、多层次的FTA格局,拓展与世界各地区有关国家的经贸关系,为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而平稳的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就韩国而言,目前,韩国已经与东盟、智利、新加坡、欧洲自由贸易区、美国签署了FTA,与欧盟以及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印度的FTA正在谈判,与印度尼西亚、巴西、秘鲁、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南美内部共同市场、海湾合作组织等的FTA正在进行共同研究和考虑之中。
中韩FTA签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中韩FTA签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82111ccc17552707220893.png)
中韩FTA签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作者:尹亨斌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24期摘要:中韩两国自2012年5月起,进行FTA(Free Trade Agreement)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14年11月10日,中韩FTA谈判达成一致。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国与进口国。
2013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458.37亿美元,相当于整年出口总额的26.1%。
韩国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由此看来,在中韩贸易中,中国一直保持着贸易逆差,那么两国FTA的签订加剧了中国的贸易逆差,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消极的影响吗?本文旨在中韩FTA签订后,对中国的第一到第三产业的经济影响分析,探求对中国各产业影响的利弊关系。
关键词:中韩FTA;中国经济;影响中图分类号:F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2-000-01一、中韩进出口状况(一)韩国对中国进出口2000~2012年,韩国与中国的贸易收支为顺差,而且逐年增加。
只有在2008年由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期间,出口同比增长了11.5%,为历史最低,甚至到2009年出口增长率为-5.1%。
但是由于中国扩大内需,以及国内经济状况的好转,2010年的出口同比增长了34.8%,恢复了往年的发展水平。
2013年,韩国对中国出口额为1458.3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6%,同时进口额为830.37亿美元,同比增长2.8%。
(二)中国对韩国进出口2000~2012年,中国与韩国的贸易收支一直为逆差,而且自2000年以来逆差逐渐增加,这种结果是由于两国贸易结构的差异而产生的。
2012~2013年,韩国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为家电产品(占51.5%),半导体(占21.3%),汽车以及零部件(占14.3%),化工产品(占11.3%)。
中国对韩国的出口产品为贱金属,机电产品,塑料,橡胶,纺织品以及各种加工设备。
换言之,韩国对中国的出口还集中在中间产品;这导致韩国进口来的中国产品用于生产高附加价值商品,供给韩国市场以及出口到第三国家。
自由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效应与机制
![自由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效应与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bd459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e.png)
自由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效应与机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字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工具,也开始将数字贸易纳入其规则体系。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规则,分析其效应与机制,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参考。
本文将首先阐述自由贸易协定中数字贸易规则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情况。
接着,文章将重点探讨数字贸易规则对国际贸易的效应,包括促进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跨境流动、优化全球数字产业链布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
同时,文章还将分析数字贸易规则对各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在探究数字贸易规则的机制方面,本文将重点分析自由贸易协定中数字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数据流动、数字服务税、跨境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
文章还将探讨数字贸易规则与传统贸易规则的差异,以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规则进行总结和展望,提出政策建议和企业策略,以期为全球数字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自由贸易协定与数字贸易规则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工具,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崛起,数字贸易逐渐成为了全球贸易的新增长点,对全球经济结构和贸易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数字贸易规则,对于推动数字贸易的发展、保障数字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规则主要涵盖了数据流动、跨境电子商务、数字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
这些规则旨在消除数字贸易壁垒,促进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例如,数据流动规则有助于确保个人信息和企业数据的跨境安全流动,为数字经济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跨境电子商务规则则简化了电商交易的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易环境。
韩国FTA战略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FTA战略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e209ee976c66137ef0619bc.png)
中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国际贸易竞争日趋剧烈。
长期奉行“贸易立国〞的韩国积极推进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并把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作为抢占世界市场,缓解能源危机,扩大地区影响,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开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韩国有选择地挑选FTA伙伴,与其展开FTA协商谈判,并建立了“重点先行,先易后难〞的FTA战略路线。
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完善配套政策,使FTA走向制度化。
通过对韩国FTA战略分析引发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应尽快确立FTA战略,加强对FTA的系统研究,建立专门机构具体组织实施FTA战略。
关键词:韩国;自由贸易协定〔FTA〕战略;分析;中国;启示;英文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mpet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s increasingly intense. With long-term adherence to the "trading nation", South Korea actively promote conclusion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and make it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initiatives to seize the world market, ease the energy crisis, expand regional influence, and promote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uth Korea chooses its FTA partners electively, starts FTA negotiations with its partners, and establishes the FTA strategic route of "key first, before the easier". Meanwhile, there ar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agencies, completing set of policies to enable FTA to institutionaliz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outh Korea's FTA strategy, our Enlightenment is caused. China should establish the FTA strategies as soon as possible, strengthen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FTA, and set up specialized agency to implement FTA strategy.Key words:South 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 strategy; analysis; China; Enlightenment;5绪论5.1 研究背景和意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开展的两大趋势。
FTA框架下构建中韩AEO互认贸易综合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FTA框架下构建中韩AEO互认贸易综合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45f3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2.png)
FTA框架下构建中韩AEO互认贸易综合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持续发展。
中国和韩国是各自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而双方的贸易额也居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壮大,中韩两国打造自贸区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
自贸区的建立需要双方合作推进减少贸易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加强贸易安全等,此时AEO认证的实现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
AEO(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即经认证的经济运营商)是WTO颁布的一个国际标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贸易安全,促进贸易便利化。
AEO经认证的企业将会被列入海关的受信企业名单中,享受优先通关、减免检查等贸易便利化待遇。
因此,经过AEO认证的企业大大减少了货物通关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增强了货物的安全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中韩AEO互认是两国贸易安全合作的一部分,可以促进两国贸易合作和经济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FTA框架下中韩AEO互认对两国贸易综合效应的影响,对促进两国的经贸交流和双方的贸易合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FTA框架下中韩AEO互认对两国贸易综合效应的影响。
具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是:1.分析中韩AEO互认的背景和意义,并评估其对两国贸易便利化的促进作用;2.探讨中韩AEO互认对两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影响,比较两国间的贸易合作水平;3.分析中韩AEO互认的优势和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中韩AEO互认的背景和意义具体分析中韩AEO互认的意义、作用及其对两国贸易便利化的促进作用。
(2)中韩AEO互认的影响分析中韩AEO互认对两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影响,探讨两国贸易合作水平的变化。
(3)中韩AEO互认的优势和问题分析中韩AEO互认的优势和潜在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以进一步推动中韩之间的贸易合作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TA框架下中韩货物贸易结构与经济效应分析FTA框架下中韩货物贸易结构与经济效应分析中韩两国于1992年8月正式建交,同年9月两国签署了贸易协定。
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而韩国也已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
2012年5月2日,中韩两国共同发表了《部长联合声明》,宣布正式启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简称中韩FTA)谈判,成为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本文旨在对FTA框架下中韩货物贸易结构与经济效应进行分析,探求双方的共同发展方向和利益结合点,以期为推进两国FTA谈判的顺利进行和实现互利共赢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中韩FTA的发展进程(一)中韩FTA民间研究阶段2004年2月,在中韩两国召开的“中韩经济通商合作第一次会议”上,中国提出了开展建立中韩FTA可行性研究的提议;同年11月,中韩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启动中韩FTA民间研究。
2005年3月,中韩两国就“启动中韩FTA可行性和政策提案民间共同研究”达成协议。
两国将围绕双边贸易、相互投资和经济合作现状,以及中韩FTA的宏观效果及其对投资的影响展开共同研究;关于中韩FTA对两国各自产业的影响及政策提案则由两国分别进行研究。
此后,中国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对中韩FTA可行性和政策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交了各自的研究报告。
中方的研究报告显示,中韩FTA对中韩两国GDP的贡献率分别为0.5%和5%;韩方的研究报告显示,韩中FTA对韩国GDP的贡献率为3%,虽然低于韩美FTA,但却高于韩欧FTA和韩日FTA的贡献率。
尽管两国的研究报告结果不尽相同,但却都能表明建立中韩FTA对两国是互利共赢的。
(二)中韩FTA官产学研究阶段2006年11月,中韩两国举行通商会谈,会上双方同意于2007年初启动中韩FTA官产学联合可行性研究,中韩FTA官产学可行性联合性是继前一阶段中韩FTA民间研究的继续,也是两国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的过程。
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建立中韩FTA的宏观经济影响和协定涵盖领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对产业的影响,以及敏感产品和敏感领域的处理方式等问题。
从2007年3月至2008年6,中韩两国共举行了5次中韩FTA官产学联合研究会议,期间双方就双边货物与服务贸易、相互投资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
中韩FTA联合研究报告认为,建立中韩FTA可以给两国带来净经济和贸易收益,增强两国的经济协同效应,提升两国在WTO、APEC等多边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的地位,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发展。
2010年5月,中韩两国宣布结束中韩FTA官产学联合研究,两国经贸部长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在中韩FTA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推进中韩FTA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中韩FTA谈判阶段2012年5月,中韩两国经贸部长在中国北京举行中韩经贸部长会议,双方就中韩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交换了意见。
两国部长认为,建设中韩自由贸易区,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两国经贸合作,也有利于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会上两国共同并发表了《部长联合声明》,宣布正式启动中韩FTA谈判。
中韩FTA谈判分为模式和出要价两个阶段。
在模式谈判阶段,两国主要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其他领域的谈判模式进行磋商。
从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两国共举行7轮谈判,期间两国就谈判模式等问题积极磋商,谈判不断深入,并与第七轮完成模式谈判阶段,最终在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协定范围及各领域谈判的原则、框架及内容要素等达成共识。
同时,两国约定于2013年年内进行第八轮谈判,开始出要价阶段的谈判,也意味着中韩FTA进入关键时期。
二、中韩货物贸易结构分析(一)双边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根据中方统计显示,1992年中韩货物贸易额仅为50.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韩国的出口额为24.1亿美元,从韩国进口额为26.2亿美元。
此后中韩双边货物贸易额迅速扩大,到2012年中韩货物贸易额达到2563.3亿美元,是1992年的50倍,其中中国对韩国出口额为876.8亿美元,从韩国进口额为1686.5亿美元,分别是1992年的36倍和64倍。
从图1中可以看到,20年间中韩两国的双边贸易连年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4.5%,只有1998年和2009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出现过负增长,双边贸易已成为两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2012年两国对外贸易情况计算,中韩双边货物贸易规模相当于中国-东盟FTA的4/5,相当于同样正在谈判的中国-澳大利亚FTA的2.6倍,相当于韩国-美国FTA的2.5倍,相当于韩国-欧盟FTA的2.6倍,可以预见中韩FTA建成后将对两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双边货物贸易以制成品为主在中韩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的二十余年中,韩国对中国的出口构成一直以制成品为主,而中国对韩国的出口构成则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20世纪的90年代初,初级产品是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而到了21世纪初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制成品比重已达到70%,并仍在不断上升。
在2012年的中韩双边贸易中,两国的出口中制成品比重都达到90%以上,其中,中国对韩国出口前三位的商品大类分别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占中国对韩国出口总额的65.7%;而韩国对中国出口前三位的商品大类分别是机电产品、光学、钟表和医疗设备、化工产品,占韩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9.0%(详见表1)。
由此可见,两国的双边货物贸易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从韩国出口制成品、中国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两国都以制成品的出口为主,表明中韩两国的双边货物贸易从由比较优势所决定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了由产品本身特征所决定的产业内贸易。
因此,中韩FTA建成后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
(三)双边货物贸易存在结构失衡伴随着中韩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国贸易在结构上的不平衡性也在进一步扩大,且中国长期处于逆差状态。
1992年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只有2.1亿美元,到2012年则增长到809.7亿美元,20年间扩大了近400倍,(如图1所示)。
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光学、钟表、医疗设备、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塑料、橡胶、运输设备等类商品,而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顺差则主要来自贱金属及制品、纺织品及原料、陶瓷、玻璃、家具、玩具、杂项制品、活动物、动物产品、食品、饮料、烟草、皮革制品、箱包等类商品,(如表2所示)。
可见,中韩两国贸易严重失衡的原因在于,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制成品主要以原料型产品和中间产品为主,而从韩国进口的制成品则主要以各类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最终产品为主,说明两国进出口结构存在着垂直差异,两国的贸易不平衡体现为结构性失衡。
因此,中韩FTA的建立将使得两国货物贸易结构得到调整,促进两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进而有利于解决中韩货物贸易失衡问题。
三、中韩FTA建成后的经济效应分析(一)有助于两国宏观经济的增长从中韩两国双边贸易结构可以看出,两国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表明两国在产业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而中韩FTA一旦建成,必然会带动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从而使两国在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等方面大幅增长,推动两国宏观经济的增长。
根据中韩FTA联合研究报告显示,在静态模式下,中韩FTA对中韩两国GDP的贡献率分别为0.395%和2.443%;在资本积累模式下,中韩FTA将对中韩两国的GDP分别带来0.584%和3.313%的贡献率。
此外,从国家福利上看,中韩FTA会给两国带来资源分配效率和贸易条件的改善,从而使两国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据韩国三星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显示,中韩FTA建成后,随着两国关税水平的逐步下降,两国的国民将会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实现对更加丰富、充足商品的消费活动,经计算得出中国国民的福利水平将被提高0.03%~0.23%,而韩国国民的福利水平将被提高0.64%~1.98%。
(二)有助于两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韩两国自然禀赋的巨大差异使两国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特别是在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方面互补性较为明显。
中国相对于韩国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消费市场巨大等,这些为韩国提供了一个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出口市场;而韩国相对于中国在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则较为明显,是中国资本引进、技术引进的重要来源地。
同时,虽然两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两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却有着巨大差异,在整个世界经济产业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韩国处于世界经济产业链的中端,而中国整体上看仍处于世界经济产业链的底端。
两国都有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需求,随着韩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一些相对过剩的产业和被淘汰的产业需要向外转移,韩国可以集中力量在资本密集型,特别是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上发展,而中国可以承接韩国转移的产业,发挥自身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在利用韩国的资本和技术的同时,借鉴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总之,中韩FTA的建立将有助于两国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扩大两国优势产品的出口,推动两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两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实现两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
(三)有助于增进两国的投资合作近些年来,中韩两国的相互投资总额一直呈逐渐增长之势,已经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两国的相互投资结构和要素禀赋差异可以看到,在中韩的相互投资中,中国对韩国的投资主要是市场指向型投资,而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则是劳动力指向型投资和资本指向型投资。
中韩FTA建成后,随着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和经济环境的改善,两国必然会进一步推动区域内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将有助于增进两国的投资合作。
一方面,随着两国贸易、投资壁垒的消除,两国的相互投资会得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两国市场的统一,会给两国企业提供更多的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资源获取的机会。
中国企业会更多地对韩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进行投资,以满足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需求,而韩国企业则会更多的对中国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进行投资,以实现其对扩大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求。
(四)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主要是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所开展的各种区域经济合作安排的推动。
目前,经济合作框架主要包括“10+3”机制、中日韩FTA和三个“10+1”机制,除了三个“10+1”发展较为顺利外,“10+3”与中日韩FTA的发展进程都相对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日韩三国之间不能有效地达成一致,自2002年首次提出中日韩FTA的设想到2012年11月中日韩FTA谈判的正式启动历经了十余年的时间。
中日韩FTA之所以进展如此缓慢,一方面是因为在政治上缺乏相互信任,受历史认识、领土争端等问题的影响,三国相互间缺乏必要的政治互信,致使政治关系不够稳定,难以为中日韩FTA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经济上存在诉求差异,中日韩三国分别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各具比较优势和劣势,中国会更看重市场经济地位被认可,韩国会更注重工业制成品的市场占有率,日本则更关心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益诉求的巨大分歧影响了中日韩FTA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