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 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第六章 力和运动 复习提纲

第六章  力和运动  复习提纲

第六章力和运动复习提纲●本章知识清单一、力的初步知识1、力的概念: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______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段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__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_______,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二、常见的三种力1、弹力(1)弹力是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___________,它的制作原理是弹簧受到的_______越大,就伸得______。

使用它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测量前要调节指针到。

2、重力(1)地球周围的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有关系,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是_________,其中g=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

在建筑施工时利用重垂线可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____ 。

(4)重力的作用点叫。

3、摩擦力(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实验中我们用到了一个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_,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着物体在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鲁教版)第六章第六章 力和运动导学提纲(导学提纲)

八年级物理下册(鲁教版)第六章第六章 力和运动导学提纲(导学提纲)

制作学习卡学习前,阅读章首语,浏览本章目录,用“怎样”、“为什么”或“是什么”等提问方式改写标题。

学习过程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通过下面的折纸游戏,你看看自己能否明白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分类、力和运动的关系. 第一步:折叠 将一张平整的纸片按下图的方法折成三块。

第二步:旋转、展开、标识,将折好的纸片水平放置,然后打开纸片,分别写下所示的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分类、力和运动的关系,如图6-1。

在你学习本章前,在上面的三个标签处分别写上你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分类、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了解。

而你在阅读本章内容时,可以对部分增加或者修改你所写的内容,最后在上述折纸的背面,写上关于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分类、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三方面你所学到的知识。

观点表请对下表所述的观点进行判断,将结果写在表格里。

如果你同意这个观点,请打上“√”。

如果你不同意这个观点,请打上“×”。

在学习本章内容后,再来回顾这些观点,看你是否改变了主意。

如果你的回答有改变,请说明原因。

对错误的观点进行修改,直至正确为止。

观点对与错 观点改变的原因1.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 撞车事件中,后面的车对前面的车有力的作用,前面的车对后面的车没有力的作图6-1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分类力和运动用。

3. 碰撞事故中,后面的车先对前面的车有力的作用,前面的车才对后面的车有力的作用。

4.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5.力的三要素中,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将发生变化。

6.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两个物体不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8.1kg=9.8N。

9.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10.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11.摩擦力总是做阻力。

12.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13.相互作用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14.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

15. 行驶的汽车由于受到惯性作用,不能马上停下来。

16.惯性大小和速度有关。

方法介绍转化法转换法是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一种研究方法。

中考力与运动的复习提纲(全面)

中考力与运动的复习提纲(全面)

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谈到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受力物体,另一个是施力物体。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2.单位:牛顿(N)。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0.5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变化,二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

比如: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物体由运动到静止、物体运动速度由快变慢、物体运动速度由慢变快、物体改变运动方向。

●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通常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要画得越长。

●在力的示意图旁写出表示力的符号,如果力的大小已经确定,还要标清力的大小(如G=10N)。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又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也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同时存在。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那么它必定是受力物体。

●使火箭上升的是高温高压的气体。

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1.运动和力的关系: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伽利略斜面实验)。

【实验设计】如图,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①三个小车需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原因是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1.力和运动1.1力的定义和单位1.2牛顿三定律1.3力的合成与分解1.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5力的合成图法和分解图法2.力和加速度2.1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公式2.2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3重力和重力公式2.4垂直抛物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2.5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的区别3.力和平衡3.1伽利略的重力实验3.2静力的判定条件3.3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3.4平衡力的合成图法3.5静止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4.力和功4.1功的定义和单位4.2动能和动能的定义4.3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4.4功和功率的计算4.5功和热的关系5.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5.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5.2斜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5.3垂直分解速度和加速度5.4平抛运动的轨迹和最大高度5.5斜抛运动的平均速度和最大射程6.声音和光线的传播6.1声音的传播特点和速度6.2声源、声音的强度和音量6.3声音的消声和回声6.4光的传播特点和速度6.5光源、光的强度和亮度7.光的反射和折射7.1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7.2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特点7.3光的全反射和折射率7.4镜子的成像和焦距7.5透镜的成像和焦距8.电和磁8.1电流和电流强度8.2电阻和电阻率8.3阻值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8.4连续电路和开关电路8.5磁铁和电磁铁的特点9.静电和电压9.1静电荷和静电力9.2静电场和电势差9.3静电场和电势的关系9.4电容和电容器的特点9.5电容的计算和充放电过程10.共振和波动10.1共振的充分条件和特点10.2波的传播和波长10.3波的反射和波的折射10.4波谱和波的干涉10.5声音的频率和音高11.压强和浮力11.1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气压和气压计11.3浮力的发现和浮力的定律11.4浮力的大小和浮力的应用11.5浮力的原理和浮力的公式12.功和能量12.1动能和势能12.2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原理12.3动能定理和功率12.4功与能量的换算和利用12.5能量转换和能量的消耗以上是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复习提纲,涵盖了物理学中的力和运动、力和加速度、力和平衡、力和功、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声音和光线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电和磁、静电和电压、共振和波动、压强和浮力、功和能量等方面的知识点。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能够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二、机械运动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运动是______,静止是______。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实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力和运动复习提纲

力和运动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力与运动》提纲一、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实验时小车都从斜面同样高度滑下的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得出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⑴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说明:A、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原来静止,则保持_______,原来运动,则保持______。

B、由定律知: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惯性: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_______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是否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理解: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物体由于惯性能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外力(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但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惯性仍然始终存在,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

只是由于外力(非平衡力)的原因,运动状态不得不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的改变必须有力的作用。

即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4、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A、由于物体具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才有惯性定律。

中考物理 力与运动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中考物理 力与运动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第六章《力和运动》一、力的概念:1、力的定义:力是。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

②物体间必须有(可以不接触)。

【提示】: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确定一个力的存在,一定要能找到它的施力物体,否则此力不存在。

我们不能凭空想象,杜撰出一个“力”来。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4、力的作用效果:①②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牛,用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注意:确定受力物体及作用点;(压力、支持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

)6、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7、力的表示法:⑴力的示意图: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二、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三、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其中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说明:物体受到重力是因为它有质量,没有质量,就不会有重力作用。

所以说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⑶重力的方向:其应用是、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的方向称为向下,而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心位置的确定:A、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知识点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知识点第六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一: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器材: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刻度尺、实验过程:略(书本p102)结论:表面越光滑,滑块运动的距离越大,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减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进一步推力: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的观点)笛卡尔对伽利略的补充:如果运动物体在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科学推理法: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多次试验获得多组数据,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

知识点二: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也就是静止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性质:1.惯性的普遍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2.惯性大小的决定作用:惯性有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外力、运动状态无关。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1.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无条件,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外力,所处状态无关2.惯性定律是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是有条件的第二节合力知识点一:合力、分力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性质:同一性:几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非重复性: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有一个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考虑了合力就不能考虑分力,也就是说,要么考虑分力,要么只考虑合力。

等效性:合力不是简单的力的总和,而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运用等效代替原则,合力实质是分力的等效力。

知识点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和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亚里士多德: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惯性不是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快慢均无关。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第2节二力平衡
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第3节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8章复习知识点

6-8章复习知识点

第六章《力与运动》一、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相同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进入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由实验加推理得出的.2、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第六部分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第六部分运动和力

第六部分运动和力一.知识网络二.习题1.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在诗词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中,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__ _ ___运动,乙物体做的是__ ____运动。

3.单位换算:1 m/s=__ __km/h 10 m/s=_ ___km/h 72 km/h=___ _m/s 54 m/s=__ __km/h 4.小明骑自行车回学校,在前2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后3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m/s,求小明在这5min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5.某同学测量一支新“中华”绘图铅笔长度,测量四次的结果分别是L1=16.58cm,L2=16.57cm,L3=16.55cm,L4=16.56cm,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测量结果是______,准确值是______,估读值是____________6.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密绕30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__ ____,金属丝直径是__ ____.cm7.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3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3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h.1.瓶子落在地板上碎了,对瓶子来说,地板是________物体,瓶子是_____物体,若对地板来说,瓶子是________物体,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

2.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A、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B、篮球撞击在蓝球板上被弹回;C、用力捏小皮球,球变瘪了;D、一阵风吹来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改变形状的是。

最新中考复习专项六 力和运动 (共21张PPT)教育课件

最新中考复习专项六 力和运动 (共21张PPT)教育课件


凡 事都 是多 棱镜 ,不同 的角 度会 看到 不同 的结 果。若 能把 一些 事看 淡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境, 若把 很多 事 看开了 ,就 会有 个好 心情。 让聚 散离 合犹 如月 缺月 圆那样 寻常 ,
凡 事都 是多棱 镜, 不同 的角 度会
凡 事都是 多棱 镜, 不同 的角度 会看 到不 同的 结果 。若 能把一 些事 看淡 了, 就会 有个好 心境 ,若 把很 多事 看开 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情。 让聚散 离合 犹如 月缺 月圆 那样 寻常, 让得 失利 弊犹 如花 开花谢 那样 自然 ,不 计较, 也不 刻意执 着;让 生命 中各 种的喜 怒哀 乐,就 像风 儿一 样,来 了, 不管是 清风 拂面 ,还是 寒风 凛冽, 都报 以自 然 的微笑 ,坦然 的接 受命 运的馈 赠, 把是非 曲折 ,都 当作是 人生 的
F22 2Fcos
2
5 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遵循的原则 (1)平行四边形定则。(2)三角形定则。 3.分解方法 (1)力的效果分解法。 (2)正交分解法。
6.分解力的方法
实例
分解思路
地面上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拉力F一方面使
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
专题六 力和运动
黄老师
目录/CONTENTS 1. 运动和静止 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4. 二力平衡 5. 简单的受力分析 6. 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知识点1 运动和静止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 现象;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一个物体做参照, 这个被选为参照的物体叫参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复习提纲
一、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力是。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

②物体间必须有(可以不接触)。

【提示】: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确定一个力的存在,一定要能找到它的施力物体,否则此力不存在。

我们不能凭空想象,杜撰出一个“力”来。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4、力的作用效果:①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牛,用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注意:确定受力物体及作用点;(压力、支持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


6、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示意图: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二、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三、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其中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说明:物体受到重力是因为它有质量,没有质量,就不会有重力作用。

所以说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⑶重力的方向:其应用是、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的方向称为向下,而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心位置的确定:
A、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B、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其他方法来确定,例如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状物体可用悬挂法(重力作用线的交点)支撑法(用手指托住金属板的某一点,若此时金属板版面能维持水平平衡,支撑点就是此金属板的中心位置)。

也有些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如圆环,它的重心在圆心不在物体上。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四、摩擦力:
1、产生条件: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注意: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时,寻找关键词,如“静止”、“匀速运动”等,判断该方向上物体受力平衡,找出与摩擦力平衡的力的大小。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读出这时的拉力就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⑶课本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和
比较甲、乙图可得:在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甲、丙图可得: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接触面变、变滚动为。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加润滑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五、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或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①,②,
③,④⑤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
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6、力的合成:
⑴合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根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除定义合力时用等效替代法,用量筒和水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测定大气压的值;光学中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一根同样的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找蜡烛的像;电学中,定义串联总电阻和并联总电阻都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⑵二力合成定义:求两个力合力
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
若两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等于,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

若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等于,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类似的研究方法还有的实验。

2、牛顿第一定律:
①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时,将保持和状态
②正确理解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①如果是物体原来是静止的,所有的力消失后,则物体保持静止的状态;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不论是什么运动,所有的力消失后,则物体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定律说明的问题: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仍可以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力的作
用不是维持物体运动,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惯性:
⑴定义: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

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①惯性是描述物体本身的性质的,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
②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是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的成立有一定的条件;惯性是所有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都有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存在没有任何条件.(4)惯性的利弊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衣机脱水;锤头松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

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雨雪天要减速慢行。

(5).利用惯性解释相关现象
解释惯性现象的步骤:
①物体原来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②物体哪一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③由于
惯性物体余下部分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④结论。

例:当汽车司机发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车内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请你应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答:汽车前进时,人与车同速前进,当汽车司机发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车子受到阻力作用而停下来,但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车内的乘客会向前倒.35143 8947 襇`34781 87DD 蟝 VQ32995 80E3 胣 26020 65A4 斤{422363 575B 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