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信息安全专业 培养计划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涌现,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旨在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策略制定、技术保障和安全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较强的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专业人才;2.培养具备信息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估能力的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制定和实施能力的专业人才;4.培养具备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5.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管理和法律意识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2.专业核心课程-信息安全概论-加密与解密技术-网络安全与防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计算机取证技术-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操作系统安全与漏洞利用-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信息安全案例与实践3.专业选修课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移动互联网安全-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安全-社交网络与信息安全-虚拟化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四、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实验-网络安全与防护实验-操作系统安全与漏洞利用实验-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实验-加密与解密技术实验2.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实施3.实习实训-参与信息安全项目实施-跟随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五、毕业论文学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课题,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撰写毕业论文。
六、实施方式1.教学方法-理论课程采用听讲授课的方式;-实验课程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训采用项目实践的方式;-毕业论文采用独立研究与撰写的方式。
2.培养方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的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导师制,建立学生与导师的良好互动机制。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信息安全专业作为应对当前网络时代下多样的安全威胁的前沿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市场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
一、培养目标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我们将培养方案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阶段。
二、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石,旨在为学生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其中包括以下课程:1. 计算机科学基础: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
2.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运算原理,掌握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离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密码学和算法设计打下基础。
4.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学习常见数据结构和算法,提升学生的编程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操作系统原理: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机制,为后续学习系统安全打下基础。
三、专业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将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重点培养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知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1.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攻击与防御技术,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和威胁,并学习如何进行网络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
2. 数据库安全: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掌握数据库加密、访问控制和审计技术。
3. 密码学: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密码算法,学习常见的加密技术和密码破解方法,培养学生的密码分析和设计能力。
4. 威胁情报与事件响应:学习威胁情报收集与分析方法,了解网络威胁的态势和趋势,并学习如何进行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置。
5. 移动安全:研究移动设备的安全特性和安全问题,学习移动应用程序漏洞分析和安全开发技术。
四、实践环节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既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又具有信息安全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学生具有信息安全应用能力和信息安全的分析与实施能力,具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与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开发的基本素质,了解信息安全学科的发展动向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
所培养的人才将能在信息技术产业、教育、企业、事业、军队、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等单位胜任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要求。
、培养要求
三、主干学科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
四、相近专业
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五、专业主干课程
计算机科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信号与系统、密码学基础、信息论与编码基础、数据安全技术、信息安全基础、数字通信概论、网络协议分析、网络攻防技术、信息隐藏技术
六、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总学时及总学分构成表
八、毕业规定
1、获得总学分160及以上(其中必修课138学分,选修课至少22学分)。
选修课中通识课程
6学分(人文与社科类课程、经济管理类课程、艺术类课程各选2学分),及模块一至少16
学分。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九、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
十、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四年)
选修课模块合计:40.5学分(至少选19学分)。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目标
一、概述信息安全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和技术,课程设置上围绕信息安全目标,注重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安全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开发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规划和设计安全信息系统的能力,能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分析,为信息系统安全开发和制定安全策略和安全方案。
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1)主干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与汇编、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通信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2)特色课程: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密码学、信息隐藏、病毒攻击与防御、安全编程技术、软件安全与测评、信息安全工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三、毕业合格标准
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 年
学位:工学学士
五、信息安全专业详细课程
(1)比例
(2)课程设置及学分
公共课程
大类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四)课外研学
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安全分析、设计、管理、维护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从事信息安全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运维、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1. 掌握信息安全领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信息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
2. 具备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信息安全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国际信息安全环境中有效开展工作。
4. 具备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可进一步深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或者在相关的信息安全领域或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管理等工作。
三、课程设置1. 信息安全概论2. 操作系统安全3. 数据库安全4. 网络安全5. 加密技术6. 计算机病毒与恶意代码分析7. 无线网络与移动安全8. 主机安全9. 应用程序安全10. 信息安全法律与规范11. 网络安全管理1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13.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14. 信息安全标准与认证15. 信息安全项目管理16. 信息安全创新与创业17. 毕业论文四、实践环节1. 实习: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或研究机构等任一相关单位进行6个月的安全相关岗位实习。
2. 实验:针对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如网络安全实验、加密技术实验、操作系统安全实验等。
3. 开发:独立或合作完成一项信息安全相关项目的开发,如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加密算法的实现、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等。
4. 实践课程: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实战性课程,如信息安全评估、应急响应等。
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开发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实际能力。
五、参考书目1.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王晓峰、江湖2.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方大锦3. 《计算机网络安全》赵吉贤、林洪远、陈海波4.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刘兆森5. 《计算机安全理论与技术》冯晓冬6. 《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王晓峰7. 《黑客攻防技术宝典》田伟宇、丁晓非8. 《网络安全密保技术及其应用》王新华9. 《信息安全管理实践》梁健10.《信息安全与保密法律法规解读》李玉迎。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590208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专和职高对口升学学生。
2.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1.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IT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信息安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网络安全产品的安装与调试、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网络的病毒防范、网站的安全管理、防火墙安全策略制定与配置、安全风险评估与检测、IT取证分析(数据恢复)等基本技术,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员、数据恢复工程师、网络管理员、信息安全工程师、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师等岗位的工作,也能在IT企业从事网络安全产品营销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任务(见表1)表1 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任务序号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证书要求1网络安全管理从事各种网络的安全评估与测试,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以及网络安全措施的实施;熟悉各种常见组网技术和各种常用网络设备,有扎实的网络安全基础知识、较强的网络攻击检测和防范能力网络安全管理员2 IT取证分析深入理解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原理;了解数据隐藏、数据碎片、加密、丢失、破坏的机理和原因;掌握FAT、NTFS等常用的文件系统存储方式,通过底层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恢复;熟练掌握常用的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通过数据编辑软件对数据底层结构进行编辑、修复等数据恢复工程师3 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测试能管理各种企业、事业单位的网络的正常运行,出现各种网络故障能及时诊断及恢复,能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网络的正常工作;该岗位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各种常用的组网技术,掌握网络系统的管理技能,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有一定网络安全知识;懂得一些网页设计知识网络管理员4 信息安全工程师从事局域网规划、建设及管理,网络设备的调试维护,服务器主机及应用系统的维护,病毒防护,安全管理,邮件系统管理,网站建设及日常维护;要求熟悉局域网、广域网的设计与优化配置与Windows系统管理,掌握Web、Mail、数据库、防火墙等服务器的安装与维护技术,熟悉数据库在windows或LINUX平台的安装、性能调整、数据备份等操作信息安全工程师5 信息系统安全设计、电子商务/政务工程师、网站设计制作与管理具有扎实的信息安全学知识,能够独立地建立、维护网络的安全认证系统,保障网络安全运作;了解TCP/IP协议、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审计与网络操作系统、电子商务、密码与加密技术;能够进行WEB程序设计,实施分布式应用架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工程师6 市场营销从事各种网络安全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要求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掌握一定的营销策略,掌握各种网络产品的性能及它们的配置、调试及维护,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文档编写能力网络安全营销工程师三、毕业标准1.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达到毕业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与市场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保障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与企业的重大战略需求。
为此,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对于提升信息安全水平、推动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从事网络安全防护、密码学应用、渗透测试、风险评估、安全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三、核心课程1、信息安全基础:涵盖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多方面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培养。
2、计算机网络:学习网络协议、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基础知识,为网络防护打下基础。
3、加密与解密技术:研究密码学原理,掌握常见的加密算法与解密技术。
4、渗透测试技术:学习渗透测试的流程和方法,掌握漏洞发现和攻击模拟等技能。
5、网络安全防御:学习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扫描等防御技术,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6、系统安全:研究操作系统安全机制,学习安全配置和漏洞修复等技术。
7、应急响应与取证:学习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和电子取证技术,为事件处置提供支持。
四、实践教学1、网络安全防护项目: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实际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提高安全实践能力。
2、渗透测试实习:在企业实习中,参与实际网站的渗透测试,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风险评估实习:在企业实习中,参与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4、安全运维实习:在企业实习中,参与安全运维工作,学习如何保障企业网络安全。
五、职业能力与素养1、具备扎实的网络安全基础知识,能快速适应不同网络安全领域的工作。
2、具有较强的网络安全实战技能,能有效地发现和防范网络安全威胁。
3、具有丰富的网络安全经验,能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置。
4、具有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与其他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5、具有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能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
信息安全培训计划

信息安全培训计划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已成为企业和个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保障组织的信息资产安全,特制定以下信息安全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1、增强员工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
2、使员工熟悉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3、让员工掌握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
4、培养员工良好的信息安全习惯和行为规范。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面向公司全体员工,包括管理层、技术人员、行政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如病毒、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等。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如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介绍国内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等。
强调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和责任。
3、密码安全密码设置的原则和技巧。
定期更换密码的重要性。
避免使用简单易猜的密码。
4、网络安全安全使用网络的方法,如识别可信网络、避免公共无线网络传输敏感信息等。
防范网络钓鱼和社交工程攻击。
5、移动设备安全移动设备的加密和锁屏设置。
谨慎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
防止移动设备丢失或被盗后的信息泄露。
6、数据安全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
敏感数据的保护和处理。
7、社交网络安全注意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信息的安全性。
防范社交网络上的诈骗和信息窃取。
8、应急响应与报告遇到信息安全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步骤。
及时报告信息安全事件的流程和重要性。
四、培训方式1、集中授课邀请信息安全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讲座,通过 PPT 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详细讲解。
2、在线学习利用公司内部的学习管理系统,提供相关的信息安全课程,员工可以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学习。
3、模拟演练组织模拟信息安全事件,让员工在实践中掌握应急处理和响应的技能。
4、宣传资料发放信息安全手册、海报等宣传资料,供员工随时查阅和学习。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培训时间集中授课安排在每周具体时间,每次授课时间为时长。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11————————————————————————————————作者:————————————————————————————————日期: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素养,系统地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工程训练和思维训练,具有另外一门专业背景,能从事安全网络系统设计、安全产品开发、产品集成、信息系统安全保卫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受到严格的工程训练和思维训练,具有安全系统设计、安全产品开发、安全产品集成、信息系统安全保卫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3、具有从事信息安全工作的基本能力;4、了解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前沿,具有设计安全网络系统、从事安全产品集成与信息安全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7、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二、学分要求及分配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160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公共必修课34学分,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学分;学科基础课47学分;专业核心课27学分,专业选修课17学分,综合实践13学分。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读学分分布表课程类别总学分学分类型分配备注公共必修课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3422讲授实验实训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合计47271713160401413677411941326三、修业年限:四年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表(一)通识教育课程56学分1.公共必修课34学分开课程名称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讲实实授验训学时类型分配讲实实授验训周学时辅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354543体育(1)1136362形势与政策10.518181(1)英语读写(1)英语听说(1)军训和军事理论12727241136362222周体育(2)2136362形势与政策20.518181(2)英语读写(2)英语听说(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2272724 2136362 2354543 3236362 3354543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体育(3)3136362形势与政策30.518181(3)英语读写(3)英语听说(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3236362 3136362 4354543体育(4)4136362形势与政策40.518181(4)英语读写(4)英语听说4236362 4136362(4)小计:34736736 2.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学分、课程名称开课学期人文科学类课程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总学分2-42-42-4总学时学时类型分配周讲实实学备注授验训时时讲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时类型分配周讲实实学备注授验训时艺术类课程体育与技术技能类课程外语应用提高类课程2-42-4 5,64小计:注: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体育与技术技能类课程,每类选修2-4学分;第5、6学期开设的外语应用提高类课程,每学期选修1门。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案背景与目标1.方案背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政府对信息安全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
同时,企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渴求也日益增加,为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2.方案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安全领域。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1.课程体系设计(1)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信息安全领域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
(2)专业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信息安全领域的各个方面。
(3)实践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实验、网络安全实验、密码学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课程选择,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1)课程实验:结合理论课程,开展实验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安全相关技术。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或实训,了解企业信息安全需求,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3)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或企业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信息安全相关的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1)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开展学术讲座:邀请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举办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文艺、体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信息安全专业代码:080904二、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信息安全产业需求,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拥有较强的Web安全、渗透测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发展潜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能够达到如下目标:1.能够积极跟踪行业发展,学习掌握新技术和新工具,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在信息安全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其它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成为安全测试、渗透测试、安全服务、安全运维等方面的业务骨干。
2.具备IT项目管理与网络安全法律知识,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能够主持完成目标对象的安全测试方案设计、实施;中等规模网络的渗透测试、安全服务和安全运维,胜任安全测试工程师、渗透测试工程师、安全服务工程师、安全运维工程师等工作。
3.重视沟通交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能够对客户、同行、公众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达成沟通目标,能够快速融入团队,定位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4.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较强的工程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国家安全意识。
三、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密码学技术及应用、Web安全技术、PythOn渗透测试、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可在3—8年中完成学业。
2.学位:符合许昌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地图Izn 111M IiM ι^n ItM ι∖n思蹦博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木wq.tHiuntmiIi ttuJU⅞tfU>U⅝<I1-> ■S3*t∣U4tmHtf⅞ι»MttCAβ∙<t∙<■IWMMI Otii OtMHl□HiflmIfUl o∣›αUHHH WtM“Mt⅝ιrtt∙t∙t<M99fttlUM∣tb三Mn JWWIMlj⅝∣m∣,¾⅛tnt•*∙1∙wħ⅛MM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五)专业任选课程(至少选修11学分。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精选5篇)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信息安全培养方案(精选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安全培养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1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1.广泛深入开展宣传。
班级各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周会升旗、道法课、信息课及黑板报,班队会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努力营造健康网络信息环境。
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
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
3.切实加强信息法制和安全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信息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
将网络信息法制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活动。
4.突出重点。
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正确认知,增强安全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5.注重总结,形成班级管理长效机制。
及时对班级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安全教育的班级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1.积极开展“安全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
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共5则)

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共5则)第一篇: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本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
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信息安全的概念在本世纪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90年代以来得到了深化。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
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国际上对于信息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投入力度大,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得以推广应用。
目前国内已有一批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的研究机构与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雏形,但由于国内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
信息安全专业是十分具有发展前途的专业。
2,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的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处理性和多效用性,使其对于人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信息安全性的含义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
信息安全是任何国家、政府、部门、行业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安全战略。
但是,对于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来说,其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和重点却是有区别的。
3,就业方向和主要从事的工作,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国际上围绕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各国都给以极大的关注和投入。
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影响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关键问题,它不但是发挥信息革命带来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有力保证,而且是抵御信息侵略的重要屏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在奋力攀登的制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nformation Security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遵守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信息科学和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具有信息安全领域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网络空间安全前沿领域发展的洞察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信息安全专业高素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的设备应用、产品研发与应用、信息系统安全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技术咨询与评估服务、信息安全规划管理等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的工作;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thorough grounding to cultivate high-level researchers and doers with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iteracy,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o abide 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grasp of natur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social knowledg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key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have the strong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tracking ability of cyberspace security frontier development insights, teamwork spirit and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bility,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 can be prepared for any professional role they might choose research, design,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onsultation, evaluation services and practi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security departments and other community groups, and pursue their advanced degrees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and cross subjects.二、基本规格要求Ⅱ.Learning Outcomes1.具有解决本学科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扎实数理基础、自然科学及工程知识,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有分析本学科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能发现、阐明网络空间安全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利用所学数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程知识、专业知识,通过文献研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抽象表示、分析、建模并得出结论。
3.具有为本学科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设计针对本学科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模块)或设计开发流程,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具有调查研究能力。
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方法,能够基于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和专业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有效的结论。
5.具有灵活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
能够在实际复杂工程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开发模式、和测试技术,并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设计、模拟与实现,且能够理解不同工具的局限性。
6.能够基于本专业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与职业道德,了解并遵守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政策、法津、法规。
9.具有组织管理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能在不同团队或多学科环境中有效发挥作用。
10.具有较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与交流,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
11. 具有一定的网络空间安全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选择合适的网络空间安全工程项目开发管理模式,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
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gain:(Engineering Knowledge):Apply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natural science,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and an engineering specialization respectively to the solution of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Complex Problem Analysis):Identify, formulate,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analyze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reaching substantiated conclusions using first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Design/ development of solutions): Design solutions for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design systems, components or processes that meet specified needs with appropriate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cultural, societ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Investigation):Conduct investigations of complex problems using research-based knowledge and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design of experiments,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 and synthesis of information to provide valid conclusions.(Modern Tool Usage):Create, select and apply appropriate techniques, resources, and modern engineering and IT tools, including prediction and modelling, to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ations.(The Engineer and Society):Apply reasoning informed by contextual knowledge to assess societal, health, safety, legal and cultural issues and the consequent responsibilities relevant to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solutions to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sustainability and impact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work in the solution of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societal and environmental contexts.(Ethics):Apply ethical principles and commit to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norms of engineering practice(Individual and Teamwork):Function effectively as an individual, and as a member or leader in diverse teams and in multi-disciplinary settings.(Communication):Communicate effectively on complex engineering activities with the engineeringcommunity and with society at large, such as being able to comprehend and write effective reports and design documentation, make effective presentations, and give and receive clear instructions.(Project Management and Finance):Demonstrat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and apply these to one’s own work, as a member and leader in a team, to manage projects and in multidisciplinary environments.(Lifelong learning):Recognize the need for, and have the preparation and ability to engage in independ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in the broadest contex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三、培养特色Ⅲ.Program Features以数理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为平台,以信息安全为方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面向系统,兼顾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