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地发生认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是从生物学出发,经由心理学,通向认识论的桥梁。他试图通过对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的研究,寻求支配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揭示人类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皮亚杰从个体认知结构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揭示认识发生发展规律,使认识发展的规律获得了新的、全面的解释。开辟了研究认识论的新领域。下面我们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皮亚杰的几个基本论点加以简要论述。
1. 认知发展的阶段性
皮亚杰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可以区分为具有质的差异的四个阶段:
⑴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婴儿只有先天的遗传性的无条件反射,随后才逐渐发展出通过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外部环境刺激的能力。到这一阶段后期,感觉与动作明显区分,手段与目的逐渐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⑵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各种感觉运动图式逐渐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使用表象和词语来表征外部事物,但他们的词语或其他的象征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只能在不脱离实物和实际情景的场合应用,即思维仍受具体的直观表象的限制。
⑶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体运算是由前一阶段很多表象图式融化、协调而形成的。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进行具体运算思维,使动作思维化,在头脑中对具体事物进行思考,而不完全依靠实际动作。与前运算阶段相比,概念在这个阶段逐步上升到主导地位,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
具体运算思维阶段是思维从动作结构向一般地逻辑结构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运算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还不能组成一个结构的整体,无法使其逻辑抽象化或语言化,因而这种运算是“具体的”运算。
⑷形式运算阶段(约从11岁~15岁)。形式运算即命题运算思维,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这种思维形式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同时还可以将各种命题自由组合,进行命题间运算。这种命题变换系统的产生,表明具体运算阶段的群集结构发展为形式运算阶段的群集结构,即从局部性的逻辑结构发展为综合性的逻辑结构。
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思维(智慧)的萌芽,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具体运算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到了形式运算阶段才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人的认识结构是由感觉运动结构发展到表象、符号结构进而到形式运算结构。
2. 认知发展的心理机制
皮亚杰将生物学观点引入心理学领域,认为个体认知是图式的发展,是同化和顺化这两种适应机能作用的结果,认知图式在这两种机能作用下自调、平衡,产生量和质的变化,造成上述的儿童认知的几个特定发展阶段。
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生发展的心理机制是图式、同化、顺化和平衡等四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同化就是对来自客体刺激的过滤或选择。通过同化把环境中的信息结合和组织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外界刺激变化,主体要改变已有的心理组织去适应外界,皮亚杰将图式在刺激作用下的改变称为“顺应”。为了达到认识发展,必须使原有图式改造和重新结合,或者是形成新图式,这种过程就是顺应。同化是按照过去的经验、图式来活动和思维,顺应则是依据面临的新情况所作的改变和思考。“平衡”是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儿童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力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客体,如果获得成功,原有图式得到巩固与加强,认识达到平衡。如果不成功,主体便作出顺应、调整,改变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去适应客体,直至达到新的平衡。认识的这种同化与顺应、平衡与不平衡的不断交替便是儿童认识结构的动态的建构过程。皮亚杰把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流动的平衡过程,看作是一种智慧行为。他说:“智慧行为是依赖于同化和顺应两种智慧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人类的行为就是这样永久继续不断的重建适应或建立平衡的一种机制。”
3.认知发生发展的起源:活动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起源是活动。皮亚杰的“活动”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有意的或无意的,实物性的操作或智力性的操作等等。皮亚杰有时把动作作为活动的同义语来使用,因为动作是活动的组成单位,动作从属于活动。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主客体关系的中介。他说“知识在本原上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体的各个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初便是纠缠得不可分的。”在这里皮亚杰强调了两个东西,一个是主体构造,一个是客观动作。他又说:“既然客观知识并不仅仅是从外部信息记录中获得的,而是起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那就必然蕴涵着两种活动。一方面是一些动作本身的协调;另一方面是引入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两种活动是相互依赖的,因为只有动作,这些关系才能发生。”
皮亚杰不仅认为活动是主客体关系的中介,而且认为活动是主体认识结构形成的基础。这里说的认识结构包括知识经验和逻辑运算(指抽象思维活动方式)。思维是内化了的动作。图式中包含有动作系统,经验不仅记录了知识,而且还记录了相伴随的某种动作系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这项研究的启示:
⑴教师要针对儿童的认知规律,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在让教学内容贴近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处理好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同化”与“顺应”间的“平衡”去帮助儿童建立起空间观念、发展儿童思维;
⑵教师要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和知识相互作用,让学生去学习知识。
⑶教师要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听等手段,让学生加强对几何知识的直观感知。
⑷教师要及时总结概括,以在学生的认知结构里形成更多完整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