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42392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d.png)
先秦诸子散文2020-11-09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
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先秦诸子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先秦诸子散文1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经济政治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国家天下靠什么来治理,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才是最好的社会等问题是先秦诸子普遍关心和广泛讨论的问题。
参政者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实践活动,刺激了思想人物做深入的思考,由此而引出诸多的思想和理论。
道德、仁义、礼法、刑政等成为思想界广泛关注和探讨的政治哲学范畴。
一方面,久有传统的“礼”早就具有“法”的意义,以自然与道德为存在的前提,始终受到执政者的重视;另一方面,新兴的“法”层出不穷,逐渐发展,不断融入具有法的规定性的“礼”。
于是,先秦诸子纷纷对“礼”和“法”的起源及其表现方式、功能作用,以及对“礼”与“法”、“礼”与“刑”的关系等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反映了当时思想界不同的政治倾向和主张,成为先秦思想史上的重要内容。
考察先秦诸子对“礼”与“法”的观念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礼的观念中所包含的“法”的意义,进一步了解所谓“法出于礼”、“礼归于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古人论及先秦诸子,习惯于以学派分疏为线索,或分论六家之要旨,或罗列十家之著述。
这一思路实源出于《荀子·非十二子》篇和《庄子·天下》篇,也成为直至今日我们研究诸子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这确实反映着思想发展的源流与脉络,各家各派自有其特征可以言说。
但是,思想本身又不能完全以门户相对立而固守一说,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特别是在面对相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时,古代哲人们所进行的思考及所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不仅表现在同家而不同派的思想中,而且也表现在不同家的思想中。
名词解释先秦诸子散文
![名词解释先秦诸子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13fd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5.png)
名词解释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指的是在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是其门徒,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所写的一系列文章。
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浓厚的说理性和论辩性,代表了早期的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思想。
这些文章被分为几个主要的学派,包括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它们都是以各自的学派思想为核心,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阐述了各自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理解和看法。
这些散文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这些散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对于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散文中诸子散文的特点
![先秦散文中诸子散文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6162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3.png)
先秦散文中诸子散文的特点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内容深刻: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军事、伦理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体现了各家学说的思想精髓。
2.风格多样:诸子散文的风格各异,有的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有的善于譬喻,生动形象;有的言辞犀利,富有论战性。
3.文学性强:诸子散文在语言运用、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4.影响深远:诸子散文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先秦诸子散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多样的风格和较高的文学价值,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381148e518964bcf847cda.png)
先秦诸子散文-《韩非子》
• 韩非子生平。不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 韩非子生平。 成者, 成者,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达成的 思想家。 思想家。 • 《韩非子》:针对现实问题而发,对战国 韩非子》 针对现实问题而发, 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冷峻的观察, 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冷峻的观察,主张君主 以法术威势制人,严刑峻法治国, 以法术威势制人,严刑峻法治国,其文峻 峭犀利,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所向披靡。 峭犀利,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所向披靡。 以论辩的透彻、逻辑的严密,成为先秦诸 以论辩的透彻、逻辑的严密, 子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 子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
先秦诸子散文-《孟子》
• 语录体,篇题仍是撷取首章首句的二三字,每篇 语录体,篇题仍是撷取首章首句的二三字, 也不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论点来论述。 也不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论点来论述。全书不仅记 录了孟子的只言片语, 录了孟子的只言片语,更有一些章节就一个中心 论点反复论述,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辩文。 论点反复论述,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辩文。 • 《孟子》艺术成就: 孟子》艺术成就: • 巧妙的论辩艺术 。逻辑推理的方法,运用类比推 逻辑推理的方法, 往往欲擒故纵, 引人入彀。 理,往往欲擒故纵,反复诘难 ,引人入彀。 • 宏放、豪迈的文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宏放、豪迈的文风。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以善用比喻见长 。 • 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 精练简约、
先秦诸子散文
张亚宁
先秦诸子散文
• 诸子散文兴起的历史背景 • 诸子散文的内容特色 :关注现实生活,表 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内容广泛,几乎无 所不包。但理论热点则是现实的社会与人 生。 • 诸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鲜明地体现了士的 独立人格。自主精神和人格力量。富于形 象性与抒情性。寓形于理、情理兼备,极 大地增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a238f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5.png)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1.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诸子们主要是通过议论和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来表达自己对历史、政治、道德等课题的看法和见解。
这些散文往往具有简洁明了、思想深刻、条理清晰的特点。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有《春秋》和《左传》等。
2.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06年)是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诸子们开始向小说和诗歌的方向发展,散文的篇幅也逐渐增大,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史记》和《汉书》等。
3. 唐宋元明清时期
唐宋元明清时期是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诸子们继续发挥其散文特长,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散文作品。
这些散文作品既保留了先秦时期的简练风格,又加入了更多的诗词、书法、绘画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有《论语》和《RDF》等。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从简洁到丰富、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过程,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诸子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诸子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212e04844769eae009edff.png)
荀子:讲仁义也专门“议兵” 畅言“刑政”,并重 “礼”“法”
·文学性:
多长篇大论,且能围绕一个论题展开周密详备的论述,析理 精微又逻辑谨严,如《劝学》《修身》《礼论》《乐来论证颇为玄奥费解的科学原理,以证代议,寓议于 证,议证交融,合为一体,使文章更有文采,理论更加深化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有 《论语》、《老子》和《墨子》。多为语 录体,语言简朴、警策。 第二阶段:战国中叶,主要有《孟子》、 《庄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 题论文过渡。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 清楚,文辞生动。 第三阶段:战国末年,主要有《荀子》、 《韩非子》。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 逻辑严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 诸子散文兴起的历史背景 • 诸子散文的内容特色 : 关注现实生活,表现出强 烈的理性精神。内容广泛, 几乎无所不包。但理论热 点则是现实的社会与人生。 • 诸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 鲜明地体现了士的独立人 格。自主精神和人格力量。 富于形象性与抒情性。寓 形于理、情理兼备,极大 地增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 力。
• “十家九流” •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 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 ——儒、墨、道、法、 阴阳、名、纵横、杂、 农、小说。西汉人刘歆 在《七略诸子略》中讲 小说家去掉,称为“九 流” • “三教九流” • 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 种学术流派。“三教”: 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 是先秦的九 个学术流派:儒家、道 家、阴阳家、法家、名 家、墨家、纵横家、杂 家、农家。
更富人治精神因而更具理性思辨力量,文采斐然
还有以“赋”名篇的文章,被认为是“赋体”文学的源头 (《成相》,当时民间俗唱形式写成,“后世弹词之祖”)
先秦诸子散文之《墨子》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3618fa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7.png)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先秦诸子散文,指的是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诸子思想家及其弟子所创作的文学散文。
诸子散文谋士以集大成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其内容包括伦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内容,就涉及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文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诸子散文从中国古代秦朝开始,至汉初发展达到巅峰。
秦朝时,秦朝诸子反抗秦始皇统治,他们倡导儒家理论,思想以儒家为主,文风自然。
他们在文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出和谐宽容的叙事语言,在儒家思想中,发表了许多新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传统。
在如今,我们能够欣赏到秦论、秦拙、秦牧等秦朝文学的精神,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出现,先秦诸子散文才有了发展。
汉朝以后,随着汉代诸子及其弟子的出现,先秦诸子散文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汉代,诸子思想在政治、哲学、文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汉代的诸子散文,因其文字丰富、语言精炼,而享誉中外,诸子散文在政治、哲学、文学方面的贡献无可否认。
汉代的诸子散文发展了以秦朝为基础的叙事语言,并在结构上形成一种全新的文体,增加了诸子散文的内涵,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品。
到了两晋时期,先秦诸子散文以惊人的势头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传统,吸收了战国诸子思想,文字丰富、思想深入,叙事语言抒情优美,尤其是宋代中期开始,诸子散文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引入了更多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意义,如把自然视为神的宗教思想、社会公平的伦理思想等,使其得以完善。
明清时期,先秦诸子散文可谓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由于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诸子思想也得到发展。
明清两代诸子散文在文学艺术立意方面,体现了国家对思想文化的认可,他们创作的诸子散文,不仅拓展了传统诸子思想,而且为后世继承发扬。
到了清朝末期,先秦诸子散文由于近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
清末的诸子散文,加入了西方思想的元素,政治、文化思想也随之发展,形成了新的文学传统,诸子散文创作自由度也较早期有了很大增加,结构与艺术也发生了变化,使诸子散文得到了新的发展。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4ea3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f.png)
孔门弟子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
闵损(前536~前487),字子骞,鲁国人
冉耕(前544~?),字伯牛,鲁国人
冉雍(前522~前466),字仲弓,鲁国人
(德行)
冉求(前522~?),字子有,鲁国人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 (政事)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
《孟子》旳思想内容
2、民本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 下》) (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
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 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其《论语》简介
• 2、《论语》 •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主要统计
了孔子及其弟子旳言论,( “论语”即言 语旳论纂)共二十篇,是由孔子旳弟子和 再传弟子共同著录完毕旳。
二、《论语》思想内容
• 《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旳言行,也 比较集中地反应了孔子旳思想体系。
• 1、政治思想 孔子旳政治思想旳关键是“仁” 和 “礼” 。
孔子其人
少贫且贱,而慕礼乐之教 年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 环游列国,到处碰壁,“累累如丧家之犬”,却
仍“知其不可而为之”。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 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 “东门有人, 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下 列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 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 家之狗,然哉!然哉!” 晚年返鲁,整顿六经
先秦散文 诸子散文
![先秦散文 诸子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85bf4604cc7931b765ce15de.png)
1、《论语》
据统计论语中出现“礼”字76处。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论语·泰伯》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 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 《论语·尧曰》
“礼”:孔子极力维护的西周以 来的宗法等级制度(即所谓“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 秩序”――《论语.颜渊》)以 及与此相关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 范。
♢国语 体裁:国别体 时间:周穆王——鲁哀公 ▷我国第一部分国记史的史书。 ▷文学性不如《左传》,但有些篇章叙事曲折,人 物描写生动,谏词与对话,推理严密,说理充分。
♢战国策 体裁:国别体 时间:战国初年——秦灭六国 作者:非出于一人之手,西汉刘向整理校订
思想:一、崇尚计谋智略,突出谋士的作用。 二、重视名利 三、重视审时度势,认为时势是成败的 关键。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 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 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 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 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 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 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 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 臣请奏其效。”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 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 耳而听。嫂虵行匍伏,四拜自 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 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 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 “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 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 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简评苏秦其人
1.一个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对于功名 利禄有着巨大的渴望。(朝秦暮楚、引锥刺 股)
先秦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
• 在思想内容上,诸子散文思想活跃,密切 关注社会与人生,思考着社会存在发展和 人的生存发展的道路,表现出强烈的理性 精神,对现实的认识和反映都有一定的深 度和广度。 在文风上,《论语》和《老子》都简练含 蓄,富于形象性和哲理性。《孟子》和《 庄子》都是恢弘开阔,潇洒自由,形象生 动,富于气势。《墨子》、《荀子》、《 韩非子》都擅长说理,逻辑谨严,组织严 密。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三个发展阶段。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三个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10b54b9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b.png)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三个发展阶段。
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反映了秦朝以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极具真实性的文学形象,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文化。
在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过程中,共记载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儒家散文发展阶段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发展在儒家学派之中,儒家散文源于春秋时期,主要有孔子《论语》、墨家《庄子》、老子《道德经》以及《周易》等等。
这些散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智慧性的表达,因此,诸子散文以其朴实的文字,直
截了当地表达出道德观念,这让文章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2)倡导大德、行善、一夫道义,提倡睦邻友好和恪守诚信;
(3)阐述宇宙规律,探讨天人合一。
二、庄子散文发展阶段
庄子散文发展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以《庄子》为主要文学,由庄子和屈原等人创作,以进行思想、政治斗争和宣传庄子学说为主。
庄子散文强调的是超越物质欲望的境界,以及宗教式追求自我之精神,主张拒绝俗世和束缚,而是要以一种超脱的精神状态迎接现实的挑战,努力追求自我的完满。
三、道家散文发展阶段
道家散文最早发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潘岳为主要代表人物,其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以一种抽象
而神秘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道”的内涵,表达了自然和人性的完美统一。
道家散文主张“天人合一”,其内容包括对和谐、自然界的崇敬,以及劳动与智慧的结合,以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儒家散文、庄子散文和道家散文的发展阶段,不同学派和思想流派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变得更加多元,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
先秦诸子散文的类型
![先秦诸子散文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3b5aa71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1.png)
先秦诸子散文的类型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多种类型的作品。
这些散文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先秦诸子散文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论述型散文。
先秦诸子中,有许多著名的论述散文,如荀子的《劝学篇》,列举了很多学习的方法和原则,对那些怀有追求卓越的心灵具有指导意义;孟子的《性善篇》,则探讨了人性的本善之道,为道德观念的倡导提供了理论支持。
这些著作不仅富有哲理,而且用词精确,条理清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第二种类型是议论型散文。
代表作之一是韩非子的《喻老篇》,它以喻老的故事为主线,阐发了治国理政的方法。
这类散文往往通过对比和反衬,突出作者的观点和立场,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问题。
第三种类型是叙事型散文。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史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叙事的方式来讲述历史事件。
在史记中,作者司马迁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这种叙事散文不仅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生动有趣,而且深入挖掘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背后的真实动机。
第四种类型是诗散文。
《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璀璨明珠,其中的诗散文尤为引人入胜。
庄子的诗散文以幽默、夸张、玄妙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寓言和奇特的场景,以达到启发读者深思的目的。
这种诗散文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传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以上仅仅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一部分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
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作者的智慧和学识,也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的重要窗口。
在当今社会,读者可以通过研读这些散文,发现其中蕴含的历史智慧和生活智慧,从而使自己受益匪浅。
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0062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1.png)
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两种重要类型,它们分别代表了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以下是对它们的具体介绍:
1.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主要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著作,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这些散文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全面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
其中,《左传》是一部自成体系的独立完整的历史着作,全面反映了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历史状况。
2.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如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
这些散文作品体现了各个学派的思想观点和哲学主张。
其中,《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等哲学家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而《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这些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散文作品。
前者以记载历史事件为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后者则以表达哲学思想为主,体现了当时诸子百家的文化繁荣。
这两种散文作品共同构成了先秦时期的文化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59318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3.png)
❖ 百家争鸣:由于先秦诸子代表的阶级和阶 层、接触的实践范围、接受的思想文化影 响均不相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 点和理论体系,发展成不同的派别系统。
❖ 诸子散文:诸子的著作在内容性质上属于 思想学术范畴,但从其形式表达和语言文 字运用的角度看,则属于散文作品。
诸子散文的发展
(二)《荀子》的文学价值
❖ 论点明确,论断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 实、深厚;
❖ 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 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
❖ 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整 齐流畅,适于诵读。
《韩非子》
(一)韩非及《韩非子》
❖ 韩非,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生活于战国 末期。
❖ 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 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 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
❖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著作《论语》《孟子》
《荀子》。 ❖ 墨家
墨子;代表性著作是《墨子》。 ❖ 法家
韩非子;代表性著作有《韩非子》等。
二、《论语》、《墨子》
❖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 文,全书共20章。
❖ 其作者是孔子弟子和再传 弟子。
❖ 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
二、《论语》、《墨子》
《论语》的主要思想
❖ 在政治上强调“宗周”, 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
❖ 在思想上提倡“仁”、“ 礼”学说。
❖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举一反 三”等教学方法和治学态
二、《论语》、《墨子》
《墨子》的主要思想 ❖ 兼爱
❖ 非攻
三、《孟子》
三、《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 舆,战国中期鲁国邹 (山东邹县)人。幼 年家境贫寒。受业于 孔子之孙孔伋(子思 )的门人,成为孔子 之后又一儒学大师, 后世尊之为“亚圣”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479561f5335a8102d2206a.png)
《墨子》的文学成就
1、尚实尚质,言之无文。 2、讲究逻辑,说服力强。 “三表法” :“有本之者,有原之 者,有用之者。” 3、在文体因革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 用。 语录体 专题论文
2、主张顺应自然和无欲无为的社 会哲学。 3、超脱型人生哲学,追求无条件 的绝对的精神自由。
庄子思想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汉代
庄子思想在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 上影响文人。
魏晋 谈玄、谈老庄成为时代风气。 南北朝 庄子思想与禅宗相通。 唐代 宋代 庄子思想成为大多数文人的内心
修养准则。
明代以后 更多文人倾心于庄子思想。
《庄子》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们 的著作。《汉书· 艺文志》称其原有 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7,外篇 15,杂篇11。学术界一般认为,内 篇是庄子自著,外、杂篇出于庄子 的弟子及后学之手。
庄子的思想
1、以道为核心的宇宙自然观和以相 对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 道“先天地生”,是万物之源, 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 过分强调事物的相对性,走入 绝对的相对主义,抹杀了是非、生死、 大小、长短之间的差异。
孟子思想
1、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性善论。 2、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其具体内 容包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抨击虐政,反对残民的“王道”思想。
“省刑罚,薄赋敛”的经济主张。
主张以仁义得民心,反对暴力改革和兼并战争。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4、文艺思想 知人论世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万章下》) 以意逆志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 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万章 下》)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征资料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68a689afe4733687f21aa6e.png)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征资料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
主要保存在《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
包括《左传》、《国语》等先秦叙事散文和《论语》、《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
当时的散文,只能说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因而被视为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
《曹刿论战》和《秦晋肴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
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就是这样。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
例如写唐且出使秦国,唐且与秦王谈起“布衣之怒”,秦王轻淡的说,布衣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且慷慨陈词:“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说完,拔剑而起,这一番慷慨豪壮的言辞,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气。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说理散文)的发展历程。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说理散文)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f390f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4.png)
一、先秦诸子散文的起源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散文的源头之一,其产生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思想斗争和学术交流。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儒、墨、道等学派相互角逐,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学术思潮。
在这种思想交融的背景下,先秦诸子散文得以迅速发展。
二、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先秦诸子散文以“说理”为主要特点,其文风严谨、思辨精细。
在诸子散文中,除了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外,还融合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情感。
这种散文形式的独特性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墨子散文的发展墨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散文作品以“兼爱、非攻”为主题,主张以兼爱之心构建和平世界。
墨子的散文语言简洁明了,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儒墨之争,也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四、荀子散文的特色荀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另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散文作品以“性恶论”为主题,主张人性本恶,必须借助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来加以治理。
荀子的散文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五、庄子散文的艺术表现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另一位杰出代表人物,他的散文作品以“逍遥游”为主题,主张随遇而安,超脱尘世。
庄子的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六、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力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不仅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后世我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理念、艺术表现和表达手法,为后世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遗产。
七、结语先秦诸子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和传承,先秦诸子散文的精神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八、先秦诸子散文的继承和发展在先秦时代,诸子散文的发展为我国文论学史注入了活力,也为后世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先秦诸子散文和散文的区别
![先秦诸子散文和散文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adf9d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8.png)
先秦诸子散文和散文的区别
先秦诸子散文和一般散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主题和内容:先秦诸子散文,如《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主要是以阐述各家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伦理观念等为主,强调对世界的理解和改造。
而一般散文则主题广泛,可以涉及人生、情感、自然等多个方面,更注重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形式和风格:先秦诸子散文通常采用较为规范的形式,如对话、问答、议论等,语言简练明快,风格质朴自然。
而一般散文则形式多样,可以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语言更为丰富多样,风格更加多变。
3.思想和观念: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和观念多源自于诸子百家的学说,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强调道德、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
而一般散文则更加注重个体感受和思考,强调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体验,以及对人性、情感等方面的探索。
总的来说,先秦诸子散文和一般散文虽然都属于古代文学的范畴,但在主题、形式、思想和观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先秦诸子散文更注重对世界的理解和改造,强调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而一般散文则更注重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强调对个体感受和思考的表达。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d51d2a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5.png)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先秦时期,被誉为“诸子散文盛行”。
诸子散文,也就是所谓的文学作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它们记实、抒情、议纲和批评,也代表了古代文学的活动,引领了当时的思想发展。
先秦时期,中国诸子散文由春秋时期的《国语》、《公羊》和《论语》等文本展开,此后正式收入我国传统文化体系。
此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了《诗经》、《庄子》、《老子》、《墨子》、《荀子》、《孟子》等众多名著,为诸子散文奠定了文学发展的基础,极大地拓展了演讲体裁、现实风格和富于想象的批判性思维。
战国后期,诸子散文的发展更趋于成熟。
为增加文学创作的丰富性,古代诸子把诗词、文言、白话等技巧运用得更加灵活,使得文艺活动更加有创造性。
此外,为了表达准确多样化的文学概念,他们在文章中结合了古诗、诗词、乐府、小说以及故事等众多元素,使文章更具有文艺价值,在古代影响力更为广泛。
从西汉以来,随着政治方面的变化,诸子散文受到质疑。
质疑者认为,诸子散文不足以解决君权政治的问题,因此陷入了停滞阶段。
另一方面,有人把它们作为一种文体境界,认为诸子散文可以表达一种更高层次的思想观念,这使得它们得以壮大。
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把现实、记录、批评等素养结合到一起的杰出诸子散文。
自两汉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发展,有许多诸子散文被收入经史子集,遂继承诸子散文的精髓,并使之得以不断发展到今天。
从明清时期到今天,一些知识分子也不断开设话题、讨论经典,使诸子散文格调更加丰富,以及设立多个奖项和联盟,使其精神更进一步传承。
总之,从先秦时期到今天,诸子散文在古代文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也受到了诸多社会变革的推动,开创了许多独树一帜的文体风貌,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精神指导和参照。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105255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e.png)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是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和《墨子》。
《论语》多为简短的语录,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粹。
《墨子》则渐有论说文的基本模式,但质朴无文。
战国中期是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和《庄子》。
这两部作品开始摆脱语录体,采用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的形式。
《孟子》用对话体进行说理,《庄子》除了对话体还更多地借助寓言和比喻。
战国后期是第三阶段,代表作有《荀子》和《韩非子》,这两部作品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 “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儒家“仁爱”思想的演进过程
血缘同一 (性相近,习相远) 仁 (仁者,爱仁) 礼 (克己复礼为仁) 忠恕
孝悌
“忠”“孝” “恕”“悌”的 含义
浩 气 纵 横 好 辩 、 善 辩 的 《 孟 子 》
韵 散 结 合 体 的 《 老 子 》
语 录 体 的 《 论 语 》
再 到 独 立 成 篇 的 专 题 论 文 的 发 展 过 程 。
蔡影 《 志片 老 忠节 子 漫选 》 画自
从 语 录 体 和 韵 散 结 合 体 , 到 对 话 体 和 寓 言 体 ,
(帝之则:自然法则或社会法则)
A句反映了古人尽管遵循自然法则, 但不知不识这些法则,对这些法则无 觉解,其境界属于自然境界。
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 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B句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为 读书目的,其动机是利已的,其境 界是功利境界。
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 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 冰河入梦来。" C句表现了作者不以己悲, 虽年老体衰仍不忘驰骋疆场收复 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属道德境 界。
这 是 一 个 使 许 多 后 人 每 每 提 之 ,
这 这 这这 重 是对 是所 是是 然肯一于无一有人一一 舍 中限 思类 诺 个 千 国可个想后个个 的 义 金 尤能孕的代几人 时 气 、 其的育时所乎类 代 纵 不 是时着代需诞文 。 横 惜 这代 要生明 一,样, 的了的 轴 身为。 心 ,知 己 时 代
4、篇目导读:《语录十三则》
5、《论语》的语言特色:多用比喻,很富 生活气息和哲理意识;语言简洁流畅, 富有感情色彩。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请看两个小故事
头戴帽子,身穿裙子,三 个女孩在海边玩耍,她们 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日 本。一阵海风吹来,中国 女孩两手去抓裙子;美国 女孩两手去抓帽子;日本 女孩一手去抓裙子,一手 去抓帽子。
第一种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
寻行迹”,这是寻找禅的未悟的阶 段。 第三种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 月”这是描写悟到了瞬间即永恒, 刹那成终古的心态。
结合你对四境界的理解,谈谈你 对下面文字的认识。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 天工,安知帝力?”“凿井而饮,耕田 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君 臣----悌----臣 忠 恕 父---------悌---------父 子--------------悌--------------子 孝 妻-----------------悌-----------------妻
② 追求精神境界,推崇高尚人格
孔子推崇的君子型人格。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三、道家
儒道释互补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
李泽厚 表面上看,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但实际 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而协调,平衡了知识 分子的心理 离异:儒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 性;道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 对立:积极入世与消极避世 (出世是释家思想)
庄子: 在我们无路 可走的时候
儒 、 道 之 辩
—— ·
—— ·
无 无 不 为 为 而 。
而知 为其 之不 。可
庄 子 外 物
得得得言 意兔鱼不 而而而尽 忘忘忘意 言蹄荃:
言 尽 意 。
—— ·
法
汉 书 艺 文 志
儒
理盖 官出 。于
汉 书 艺 文 志
司 徒盖 之出 官于 。
儒 、 法 之 分
—— ·
—— ·
法 后 王 。
当今之王, 近世之王。
法 先 王 。
法 势、 术 、
仁 礼 、 、 义 孝 、
名
公孙龙学派的 名辩命题。认 为人们感觉接 触到的事物的 各个属性,都 只能是绝对分 离的独立体。 这种论点具体 分析了各种感 官对于事物的 感受方式的特 殊性,但它夸 大了这种特殊 性,因而割裂 了人的认识作 用的统一性, 只见差别不见 统一,最终导 致形而上学的 诡辩。 汉 书 艺 文 志
先秦诸子散文
教师:王晶
或 为 利 、 或 为 理 想 的 实 现 ……
自 己 的 才 能 和 智 慧 , 或 为 名 、
更 是 这 时 代 的 精 灵 , 他 们 驰 骋
纵 横 、 杂 、 农 、 小 说 、 兵 诸 家 士 人
儒 、 道 、 阴 阳 、 法 、 名 、 墨 、
都 黯 然 神 往 的 时 代 ……
拓展视野
(1)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古今 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3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三境也。
(2)中国的禅宗认为成佛需经三种境界: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结果 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结果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 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 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 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 的人多分。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 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 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 案,分粥委员会有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 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 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 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每次的粥都一样多, 就象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庄子》包括内篇7 篇,外篇15篇,杂篇 11篇,传统认为内篇 为庄子的作品。 庄子把智慧文明看成 是社会动乱的原因, 主张“绝圣弃智”, 把社会理想寄托于 “愚而朴”的蒙昧时 代。
1、庄子的思想 继承了老子的本体论,认为“道”是宇宙 的总根源。 哲学思想:“相对主义”即“齐物论”。 处世态度:安命守分,随俗从流。 “当今之世,仅免刑焉” (庄子对骷髅说:“我让生命之神恢复 您的形体,还原您的骨肉肌肤,让您返归 到父母妻子和邻里朋友中间,您愿意吗?” 骷髅紧皱眉头说:“我怎么能放弃君王般 的快乐而重返人间的劳苦呢?”)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 于言”。” “内圣外王”的境界。
③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身养性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学 而》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3、教育思想:学习上强 调持“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不耻下 问”的踏实态度。教学 方法上,提倡“启发 式”,“因材施教”。
墨
汉 书 艺 文 志
儒
清 庙盖 之出 守于 。
汉 书 艺 文 志
司 徒盖 之出 官于 。
儒 、 墨 之 争
百 家 争 鸣
—— ·
—— ·
节节尚 葬用同
礼
明 鬼
六 力子 圣 不 合 乱不 人 论 之 神语 存 。 外 。怪 而 ,
道
汉 书 艺 文 志
儒
史盖 官出 。于
汉 书 艺 文 志
司 徒盖 之出 官于 。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蔺相如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发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散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思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维
他们的人生境界已如一道道风景, 或雄奇,或峭拔,或清逸,或壮美,或 险峻……
一、先秦和诸子散文:
1、先秦:指秦统一六国以前(公元前221年)的 历史进程,它的上限没有明显的界定,大致包 括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期三 个历史阶段。 2、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 由原来的尊天事鬼变为重视人事、重视民的作 用。 “士”阶层的迅速发展:学术下移、争相养士、 百家争鸣
提示
在文化传统上,中国人似乎倾向于采用 第3种方式,中国人相信德性的力量;西 方人则倡导第5种分粥方法。西方人相信,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有制度才可以体 现公正。
中国 中国人重整体 中国人重义 中国人重协调 中国人重内省
西方 西方人重个体 西方人重利 西方人重进取 西方人重外律
积极面:对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对认识领域里有些观点起到了开拓思想 的作用。
2、篇目导读:《秋水》
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庄子思想的。 篇中借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说明万物的 大小、贵贱、是非都是相对的,因此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根据这个道 理,应该一切任其自然,反对人为。 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而令人自 悟。
儿童读经运动 法国挂牌孔子学院
“文化超女”——于丹说《论语》 《庄子》
于丹掀起《论语》热 挑刺者如是说--
网友倡导:我们应有的10个道德细节
一、专注。专注地听别人说话,不论是上课听讲还是课后与朋友交谈; 二、礼貌。对别人礼貌也是对自己尊敬; 三、勤励。除了学习,还有生活,用勤励打理的生活会有声有色,心情愉 悦; 四、热心。如果我们这个年龄都不热心,那就是社会的不幸,将来的不幸; 五、友爱。因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偶尔小吵小闹不必耿耿于怀,这颗年 轻的心不会每天早起就想谁好讨厌或者我要跟谁斗下去; 六、诚实。这是保持自己不圆滑、不世故的隔离墙; 七、感恩。相信自己时时刻刻都很幸运,但这幸运不是你一个人创造的; 八、克制。这是年轻的时候最难办到的事情,你能办到吗?包括情绪、感 情,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看上去疯狂的念头; 九、正直。分清是非自己又能永远站在“是”的那一边,注意态度要坚定, 要有勇气; 十、纯真。纯真也是道德?没错。纯真不代表幼稚,而是要求你能守住一 颗活泼轻松的心,这又是道德的底线,因为它可是那辆载你驶向幸福的快 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