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近十年年度数据

合集下载

【精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精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关键字】精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1989-2005年我国人口总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职工工资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针对这种经济现象建立了理论模型。

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进而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最后,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得出结论,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因素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检验一.引言2006 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

总体看,消费品市场发展面临较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2006 年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仍然较强,为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国家进一步重视扩大消费的作用。

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经济工作的重点将突出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三是居民收入水平将随着经济增长而稳步提高,特别是中央确定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失业人员补贴、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公务员工资、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直接补贴、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等政策措施,将促进城乡居民增加收入,改善消费预期,提高消费能力;四是国家进一步重视流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流通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将逐步显现,为完善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开拓农村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随着国家对市场秩序整顿和监管力度的加大,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有利于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六是世界经济发展仍处于平稳增长周期,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 年世界经济将保持4.3%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也将增长7.3%;跨国投资开始回升;原油等原材料价格将呈稳中下降趋势,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平衡。

国内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0年至2016年)

国内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0年至2016年)

限额以上企业社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436.6 501.5 879.6 1481.9 1860.7 3215.4 4165.4 5703.2 7144.6 11537 16673 20838 23803 28885 33397 36006 40372
限额以上企业社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41.9 52.7 70 95 121.3 151.1 189.1 271.6 239 445 760 1401 1978 2504 2815 3060 3372
限额以上企业社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116.8 136.7 160.3 187.8 233.3 390.6 475.1 582.6 687 848 1123 1629 2183 2436 2577 2963 3306
限额以上企业社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51.6 53.3 61.8 79.2 97.6 123.1 163.1 233.6 286.4 432 705 1181 1604 1958 2273 2445 2781
指标名称 单位 频率 来源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限额以上企业社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限额以上企业社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限额以上企业社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6331.3 6934 8186 10220.7 12456.4 17556.7 21555.2 27207.3 33756.6 42916.1 58056 78164 93330 110704 124971 133891 145073
限额以上企业社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147 144.5 145.6 162.7 208.8 255.2 324.5 459.8 637 808 1261 1837 2209 2959 2973 3069 2996

太原市统计数据

太原市统计数据

太原市《统计公报》解读【提要】 2022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太原市经济浮现了一轮明显的波动。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果断决策,沉着应对,有效遏制了经济下行的趋势,全年呈现出经济总体企稳向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等亮点。

目前经济实现加速回升仍面临诸多的艰难和不确定因素,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促进经济全面回暖的任务依然艰巨。

2022年是我市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庸的一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波及效应对全市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多年以来固有的结构矛盾在金融危机环境中凸现,加剧了经济增长的艰难,全市经济浮现了明显的波动,进入了新世纪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

经过一年的奋力拼搏后,经济下行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市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区间,回升向好的积极走势越来越明朗。

《统计公报》显示: 2022年全市经济总体企稳回升,应对危机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七大亮点:一是经济总体企稳回升,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继续巩固,四是经济运行环境逐步好转,五是经济运行结果稳步趋好,六是社会事业更加和谐,七是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一、经济总体企稳向好,应对危机初现成效2022年,我市经济发展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效显著,结构调整取得积极发展,全市经济总体企稳回升,重新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 经济总体稳步回升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545.24亿元,较上年增长2.6%。

一年来我市经济经历了急速下跌、止跌、企稳、回升等阶段,并实现了“保增长”的预期目标。

受金融危机影响,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我市经济增速急速下滑, 2022 年一季度为新世纪以来的最低点,仅为-0.8%;伴有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及时、有效贯彻落实,上半年我市经济触底回升,增长速度由负转正至0.8%;前三季度GDP 增速为1.4%,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2022年底,经济增长的回升态势更趋稳固,比前三季度又加快了1.2个百分点。

数据十年看旬阳—旬阳县2001—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回顾

数据十年看旬阳—旬阳县2001—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回顾

数据十年看旬阳旬阳县2001—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回顾十年来,旬阳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率先突破发展、建设经济强县这条主线,抓住实施西部开发的良好机遇,突出工业强县、文化兴县、生态立县的工作重点,狠抓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全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人文化进程。

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这十年,是旬阳发展史上各项改革最为深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

这十年,是旬阳四十五万人民团结奋进的十年,是旬阳发展史上成就辉煌的十年。

一、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十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4.08亿元,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6.77亿元,是2001年的4.8倍,年均递增12.5%。

其中:一产2001年为4亿元,2011达到9.665亿元,是2001年的2.4倍;二产2001年为4.71亿元,2011年达到34.106亿元,是2001年的7.24倍;三产2001年为5.37亿元,2011年达到24.002亿元,是2001年的4.47倍;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 2011年三次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由2001年的28.4:33.45:38.15调整为14.26:50.32:35.42,三次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67.774.8倍14.082001年2011年二、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十年来,农村经济以“农业增长,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烟、姜、桑、畜、果五大主导产业,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2011年烟、姜、桑、畜、果五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近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1.6%。

全县农业总产值由2001年得6.8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7.04亿元,是2001年的2.48倍,年均增长9.5%。

十大行业的十年之变

十大行业的十年之变

十大行业的十年之变作者:郭芳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48期汽车行业:增长10倍2000年,国内汽车销量是200万辆,主管部门预测2005年将达到380万辆,结果2002年就达到了,2010年已高达1800万辆。

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一个汽车大国的汽车社会已经加速成型。

但十年的繁华,并未能成就一个汽车强国。

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功还欠火候,交通拥堵、能源供应、环境保护的制约在未来也将越来越明显。

一个由大变强的汽车业,任重道远。

家电行业:由2000亿到近万亿入世之初,中国家电市场不到2000亿元的规模,而且技术落后、管理粗放。

但10年之后,中国的家电业总产值达到了9642亿元,比10年前涨了近四倍。

出口方面,2001年,中国家电行业的出口产值仅为70亿美元左右,到2010年,这一数据已经攀升到了1500亿美元。

但未来,中国家电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难题,例如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游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国际化发展等等。

纺织行业:占全球市场份额翻番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纺织出口总额达到了2065亿美元,相比入世前2000年的560亿美元增长了268.75%。

2010年,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比重已达32.71%,与入世前的2000年相比较翻了一番。

但挑战同样存在:贸易摩擦增多,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产品定价权缺乏。

更为尴尬的现实是,中国的纺织品服装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赚了吆喝却没赚什么钱。

农业: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农业曾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

10年间,中国严格按照入世承诺大幅开放了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贸易额由2001年的279.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3.4倍,年均增幅17.8%,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

银行业:大改革过去的10年,是中国银行业大改革的10年,也是其竞争力提高最快的10年。

2003年开始,中国银行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展望:零售业的下一个十年

展望:零售业的下一个十年

梯队的建立和培养,不仅为企业的快速扩张保 驾护航,也
是 为 更好 地 把 握 新 一 轮 发 展 机 遇 做好 准 备, 零 售 企 业 能 在
大 浪淘 沙后 仍 显英 雄 本 色 。
百 团大 战
以 团购 为 代 表 的 网购 在 2 1 0 0年 的 中国零 售 市场 着 实 火 了一 把 ,越 来越 多的人 迷 上 了 网络 团购 ,在 团购 网站 省 钱 才 是 硬 道 理 的 号 召下 , 网友 们 虽 然 互 不 相 识 ,但 借 助 互 联 网的 凝 聚 力 共 同拍 下相 同商品 ,聚 集 资金 以 加 大与 商 家的谈 判 能 力, 以求 获得 最优 的价 格 。 到 图书、 小 软件 、 玩具 、
后 零 售 时代
“ 目前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尤其是促进居 民最终
消 费 ,不 仅 是 国家 促 进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长 期 战 略 方 针 , 而 且 是广 大 流 通 企 业 、 各 级 商 务 主 管部 门 、 专 业 机 构 和 行 业 组织 的 紧迫 任 务 。 ”全 国政 协 委 员 、 全 国政 协 经 济 委
体系 ; 以平 移 市 场 波 动 ,缓 解 买难 、 卖 难 为重 点 ,加 强 调 控体 系 ;以提 升 企 业 市 场 竞 争 力 和 积 聚 力 为 重 点 ,培
06 1 1/ -wc an 2 0 年月 局 wwh b l1 2 2 i tf n e
C V RS O YI O E T R 封面专题
, ,

多元 谋 变
什 么是 多元 零 售 ?在 中国连 锁 经 营协 会 会 长 郭戈 平 看来 ,
传统意义上的零售企业是大量 买进分散 卖出,以赚取零售

我国批发零售业概况及发展环境分析

我国批发零售业概况及发展环境分析

我国批发零售业概况及发展环境分析我国批发零售业概况及发展环境分析我国批发零售业概况及发展环境分析第一章批发零售业概况............................................................................ .. (2)第一节行业范围界定............................................................................ . (2)第二节行业细分领域............................................................................ . (2)一、批发业............................................................................ . (2)二、零售业............................................................................ . (3)第三节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第二章 2021年批发零售业发展环境分析 (5)第一节经济环境分析............................................................................ . (5)一、整体经济发展趋缓 (5)二、发展趋势............................................................................ (5)第二节政策环境分析............................................................................ . (6)一、重点政策汇总............................................................................ . (6)二、重点政策分析............................................................................ . (7)三、政策制定趋势............................................................................ . (9)第三节热点事件透视............................................................................ . (9)一、批发业——钢贸融资事件 (9)二、零售业——实体零售进军网络零售提速 (9)三、零售业——实体零售并购提速 (10)四、零售业——多元化经营 (11)第一章批发零售业概况第一节行业范围界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21)标准,批发零售业包括51和52大类,指商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批发活动和零售活动。

中国统计年鉴摘要2020: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2019)

中国统计年鉴摘要2020: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2019)

2019年
411649.0 12270.1 5516.1 17934.2 7909.2 7610.6 15008.6 7777.2 9898.4 13497.2 35291.2 27176.4 13377.7 15749.7 8421.6 35770.6 22733.0 20224.2 17239.5 42664.5 8873.0 1808.3 8667.3 20144.3 4174.2 7539.2 649.3 9598.7 3692.4 880.8 984.5 3361.6
2014年
271896.1 9638.0 4738.7 11820.5 5717.9 5657.6 11857.0 6080.9 7015.3 9303.5 23458.1 17835.3 7957.0 9346.7 5292.6 25111.5 14005.0 12449.3 10723.5 28471.1 5772.8 1224.5 5710.7 12393.0 2936.9 4632.9 364.5 5918.7 2668.3 620.8 737.2 2436.5
农业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了修订.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020》
2018年
380986.9 11747.7 5533.0 16537.1 7338.5 7311.1 14142.8 7520.4 9317.4 12668.7 33230.4 25007.9 12100.1 14317.4 7566.4 33605.0 20594.7 18333.6 15638.3 39501.1 8291.6 1717.1 7977.0 18254.5 3971.2 6826.0 597.6 8938.3 3428.3 835.6 935.8 3187.0

佛山社会经济数据统计

佛山社会经济数据统计

企业家俱乐部项目报告体系纲要第一部分市场调研报告一、佛山市宏观环境分析(一)佛山市宏观经济分析1、佛山市2010-2012年经济增长状况(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等)佛山市2010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是5651.52亿元,比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4.3%.2011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6580.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

2012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6709.02亿元,比上年增长8.2%。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由1893.71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2388.7亿元。

成逐年增长的趋势。

明细如下。

2、佛山市2010-2012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分析2010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45元,比上年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995元,增长14.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7%,下降0.9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为5.6%,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为6.0%。

城镇居民现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8.7平方米。

城镇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7130元,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793元。

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3.5辆。

) 201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18元,增长12.7%。

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782元,增长8.1%。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5.5%。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7%,居住类价格上涨6.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5.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2.6%,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9%,衣着类价格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1%,交通及通信类价格下降1.2%。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80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高于上年0.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支出26164元,增长10.0% 。

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关系

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关系

消费与消费统计本期嘉宾: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副巡视员蔺涛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无论是对人民生活还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消费?消费又是如何进行度量的?下面我们就请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副巡视员蔺涛和我们一起谈谈消费与消费统计。

主持人: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消费”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那么究竟什么叫消费?消费的概念到底是指什么?请您给我们谈谈吧。

蔺涛:“消费”一词不是在消费社会才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消费”概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崛起和市场社会的确立才最终形成的。

对于消费,《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卷4给出的定义是“物品和劳务的最终耗费”;《说文解字》解释“消”与“费”为:“消,尽也,从水肖声”,“费,散财用也,从贝费声”,可见这两个字都有“用尽、耗尽”之义;在现代汉语中,消费一词是指“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消费就是把钱拿来买东西,就是通过消费各种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比如消费食物可以解除饥饿,消费衣物可以防御寒冷,外出旅游可以愉悦心情……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

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后,经过分配和交换等一系列的过程就进入消费领域,这些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能真正成为商品,才能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

消费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

人们花钱购买食物、衣着和享受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是一种消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消费;生产过程中原料燃料的消耗、机器厂房的使用和劳动力的投入也是一种消费,这就是生产消费。

我们通常讲的消费是指前者——生活消费,即最终消费,不包括中间消费。

消费又可以分为有形的消费和无形的消费,购买商品是一种消费,享受服务比如再教育、美容美发也是一种消费。

所以消费又分为有形的商品消费和无形的服务消费。

人们实际消费支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吃、穿、住、用、行、烧等不同形式。

内刊信息

内刊信息

1、现在和未来中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2、为什么大型超市零售商例如沃尔玛,欧尚,大润发不开辟网上销售这条路?3、国内很多小型零售行业为什么会失败?1、现在的零售行业正在经历洗牌,也就重组和扩张后中国市场将被十几个中国零售企业和几个外资零售企业所占据。

中国加WTO后,外资零售行来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而本国零售也为抗拒外资零售企业,也在不断加快自身的发展。

地区性零售老大市场不断被全国性零售和全球性零售企业所吞噬,虽然地区性零售企业老大有区域性顾客情感支持和政府保护,但最终还是有能力者才能生存,市场经济就是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淘汰弱者。

未来?太远了,说点近的,应该是近些年中国零售业将会是一个发展高峰时,因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的增长,国民的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理念的改变,必将促进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

2、目前来说中国还不适合零售开发网上店,因中国目前电子商务存在着许许多多问题,在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同时因门店网点还未完全布好。

3、这个好比是生孩子,如果生一个健康的宝宝,那成活的机率就比较大,只看以后父母如何养,而如果孩子一生下就存在问题,那可能就随时就行夭折或抵抗能力差,随时容易生病,经不起折腾。

因中国零售行业还存在很多法律法规漏洞,可以“白手起家”除了少部份固定资产是自个的,货物很多是代理商铺货,先货上架过一段时间结款(送货款)结款还时时不守时,于是就有混水捞一把着有之;试试运气者有之、洗洗钱者有之,搞不好,就撤,而还有携款潜逃者(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这就是有病的孩子;而现在中国的零售行业不管是国资还是民营的,其经营理念仍无法达到国际较好企业,而国资因有国家作垫背失败命运较小,而民营却麻烦,现民营企来还存在家族式,或者朋友式,想法大都是“拍脑式”一就拍就出来,没有系统式管理企业方案,故竞争力可想而之,虽然外在风光,却内在百病缠身,这就是生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却因没有养好而后期染上了不治之症。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3.0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摘要如下: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意见,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总体回升向好,主要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6万亿元,增长5.2%;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0.2%;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年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379.77亿美元。

(一)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组合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一是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总结年度消费情况分析(3篇)

总结年度消费情况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2022年,我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使得消费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

本报告将从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信心、消费趋势等方面,对2022年度我国消费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一、消费总量2022年,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0,701亿元,同比增长4.0%。

尽管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但消费市场仍保持了稳定增长。

二、消费结构1. 疫情影响下的消费调整: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健康、安全、便利的需求增加,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其中,线上消费成为主流,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3.8%。

线下消费方面,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消费受到冲击较大,而医疗保健、体育健身、在线教育等消费需求增长较快。

2. 大宗消费市场:房地产、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市场在政策刺激下有所回暖,其中汽车消费同比增长4.4%,家电消费同比增长6.4%。

3. 理性消费成为主流:在疫情影响下,消费者更加注重理性消费,追求性价比,消费观念逐渐成熟。

三、消费信心1. 消费信心指数回升: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者信心指数逐步回升。

2022年12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117.0,较上月上升0.4。

2. 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乐观: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发展和就业前景保持乐观态度,有利于消费市场的稳定。

四、消费趋势1. 线上消费持续增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消费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主要渠道,线上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 绿色消费成为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绿色、环保、节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3. 健康消费备受关注:疫情使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健康消费市场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4. 个性化消费需求增长: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逐渐增长。

五、政策建议1. 优化消费环境: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消费市场的扶持力度,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力。

来来10年我国流通产业结构变动大趋势

来来10年我国流通产业结构变动大趋势

关 ; 业 矛盾 突 出与 第 二 产 业 、 三 产 不断提高,农村市场 的商品销售 比例 采取一系列措施 扩大 内需 ,包括加大 就 第 业 发展 滞 后 , 业 结 构 调 整 不 到 位 有 也 不 断 提高 。流 通 产 业 的 组 织 形 态结 调节收入分配力度 ,减少农 民税收支 产 关 。 美 国著 名 经 济 学 家 、 贝 尔 奖 获 构也将变动 ,新 型商业业态 比重将不 出及 其 他 支 出 ,提 高 中低 收 入 者 的 收 诺 传统商业 比重将 不断减少 ; 商 入 水平 等 措 施 。 而 中 低 收入 者 的 消 费 得 者 库 茨 涅 兹 通 过 对 世 界 10多 个 国 断提高 , 0
维普资讯
来 凸 我凰 通产 结 变 大 来I年 流 业 构 动 趋势
文 /吴 伟
0 4年 增 长 1%左 0 影 响 我 国 经济 运 行 深 层 次 的 诸 多 不断 提 高 ,生 活 用 品 流 通 比重 将 会 逐 过 6万 亿 元 , 比 20 右 , 会 生 产 资 料 交 易 总 额 会 超 过 1 社 3 问题大 多与经济结 构不合理有 关 , 如 步 提 高 。 0 4年 增 长 1%,快 于 4 在生活用品市场 中,城乡市场 的 万 亿 元 , 比 2 0 DP 99 致有关 ; 民收入低 、 农 农业效益差与 商 品销售结构也将变动。党中央 和国 G .%的 增 长速 度 。 专家认为 ,十一五” “ 期间, 国家将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层 次 偏 低 、 构 单 一 有 务院各 项支农政策实施后 ,农民收入 结 低 水 平 过 剩 与生 产 结 构 和 消 费 结 构 不
析 ,从 1 9 到 2 0 的 1 间 , 趋 势 , 流通 产 业 的地 位将 从传 统 的末 决 农 村 公 共 基 础 设 施 投 资 不 足 的 问 9 2年 0 4年 2年 我 国流通产业发生 了“ 翻天覆地 ” 的变 端行业转变为先导性产业 ,成为拉动 题 , 因农 村 公共 基 础 设 施 投 资 不足 而

我国网购十年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

我国网购十年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

我国网购十年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近年来,我国网络购物实现了近乎100%的年增速,网络购物成为了人们新的消费习惯,冲击着传统的零售市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科院预测,2010年中国的网络购物额将达到50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

而在电子商务更加成熟的发达国家,这个比率可达到10%,网络购物业在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报告描述了当前我国网购市场的发展现状,对网购十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网购市场对传统零售市场的影响、网购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术语定义:网络购物——包括发生在互联网中企业之间(Business to Business,简称B2B)、企业和消费者之间(Business to Consumer,简称B2C)、个人之间(Consumer to Consumer,简称C2C)通过网络通信手段缔结的商品和服务交易。

C2C购物网站——C2C购物网站主要指的是为消费者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买卖提供交易平台的网站,在中国主要有淘宝网、拍拍网、TOM易趣网和百度有啊。

B2C购物网站——B2C购物网站是指直接把商品或服务售卖给消费者的网站,中国主要的B2C网站有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京东商城、红孩子等。

网络购物渗透率——指半年内在网上买过东西的用户数量占网民数量的比例。

一、我国网络环境及网购现状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10年6月,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

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

111001230013700162002100025300298003380038400420008.5%9.4%10.5%12.3%16.0%19.1%22.6%25.5%28.9%31.8%0%5%10%15%20%25%30%35%09000180002700036000450002005.122006.122007.122008.122009.12网民数互联网普及率图 1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其中,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

中国经济发展数据及节点过程

中国经济发展数据及节点过程

∙70年代,全国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77种,最多的地方有近百种。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50年11.3亿美元增至1997年3251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

∙1998年居民储蓄余额已达53407亿元,而1952年只有8.6亿元。

199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诞辰,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中国经济和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同时也经历了失误和磨难,本文用翔实的统计数据,对中国50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和历史的新篇加以描述和分析。

艰难的起步——旧中国的经济概貌建国前夕,从清朝末年办“洋务”到1949年,全国只积累起124亿元的固定资产,民族资本工业萎缩,连同官僚资本工业计算在内,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只占10%左右。

农业由于长期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雇农及中农仅占有20%—30%的土地。

加上长期战争,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到1949年粮食产量仅为11320万吨、棉花44.5 万吨。

由于工农业生产下降,百业萧条,经济破产,通货膨胀,民不聊生,据测算,1949年国民收入仅为358亿人民币,人均66元,仅为18.0美元,扣除生产建设积累所需的资金,用于消费的约12美元,而1949年美、英、德、法等国人均国民收入为505、464、394和285美元,中国仅为这些国家的3%~6%。

新中国50年的建设成就一、经济建设总规模扩大,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建国后,为了增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条件,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从1950—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7584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2703亿元。

大规模的建设,使国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50年来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49800亿元。

建国初期各种类型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只有120多亿元,至1998年年底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已达12万亿元,为建国初期的800多倍。

中国统计年鉴摘要20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2019)

中国统计年鉴摘要20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2019)

27.5
1985
4305.0
14.0
"七五"时期
34611.5
15.0
1986
4950.0
17.6
1987
5820.0
27.8
1988
7440.0
8.9
1989
8101.4
2.5
1990
8300.1
23.3
"八五"时期
76916.4
13.4
1991
9415.6
16.8
1992
10993.7
29.8
1993
14270.4
30.5
1994
18622.9
26.8
1995
23613.8
10.6
"九五"时期
167744.8
20.1
1996
28360.2
10.2
1997
31252.9
6.8
1998
33378.1
6.8
1999
35647.9
9.7
2000
39105.7
11.8
"十五"时期
271561.2
10.1
2001
2010
158008.0
13.8
"十二五"时期
1217308.2
18.5
2011
187205.8
14.5
2012
214432.7
2013 2014 2015 "十三五"时期 2016 2017 2018 2019 平均每年增长(%) 1979-2019年 1991-2019年 2注0:011.本-20表1按9年当年价格计算.

中国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1978-2019)中国历年社会服务情况统计(1993-2019)

中国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1978-2019)中国历年社会服务情况统计(1993-2019)

019) 务机构和设施
床位数(万张)
服务人数(万人)
187.5
298.1
322.8
338.5
347.8
.
332.4
64.5 94.5 107.9 105.9 105.4 94.8
29.8
1993
14270.4
30.5
1994
18622.9
26.8
1995
23613.8
10.6
"九五"时期
167744.8
20.1
1996
28360.2
10.2
1997
31252.9
6.8
1998
33378.1
6.8
1999
35647.9
9.7
2000
39105.7
11.8
"十五"时期
271561.2
349.6
278.2
152941
2011
45973
396.4
293.4
160352
2012
48078
449.3
309.5
200162
2013
45977
462.4
322.5
251939
2014
36810
426.0
337.0
310652
2015
31187
393.2
231.7
360956
2016
31912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