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必修一1.1教案
高一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高一经济生活全套教案【篇一:(政治精品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套教案】第 1 页共 149 页第 2 页共 149 页第 3 页共 149 页第 4 页共 149 页第 5 页共 149 页【篇二:经济生活全套教案】经济生活全套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内容标准(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的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物;(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若不是一切商品,就不是货币,只是商品的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这样货币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时候就是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
应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手段的区别。
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要懂得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必须由国家发行并且强制使用的。
纸币与铸币相比较,它有自己的优点。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是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要注意正确使用纸币,对制造假币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
信用工具(1)信用卡①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信用卡的优点:信用卡及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约交易费用,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③信用卡的使用。
(2)支票①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是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经济生活》1.1.1教案(模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增城区中新中学政治科教案自编号G1-1.1.1.1 年级高一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参与人授课人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三段参与,四环导学
学与教的过程二次
备课
自学检查内容(填空)(选择)
导学(案例)
探究一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二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三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四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巩固
训练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补充笔记、完成学案并自评。
2、温习功课。
教学
反思
备课组长审核签名科组长审核签名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增城区中新中学政治科教案自编号G1-1.1.1.1 年级高一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参与人授课人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三段参与,四环导学
学与教的过程二次
备课自学
检查
(填空)
内容(选择)
导学
(案
例)
探究一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二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三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探究四知识点:
案例(或练习):易错易混:
巩固训练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补充笔记、完成学案并自评。
2、温习功课。
教学
反思
备课组长审核签名科组长审核签名。
高一政治教案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学案
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学案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刘锋【考核内容要求】[一、货币](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4、金属货币与纸币;(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1、货币与财富;2、结算与信用工具;3、外汇和汇率[二、价格](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价值与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4、供给与需求;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三、消费](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2、消费的类型;3、消费结构(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2、消费行为【知识结构图】【基础知识归纳】一、货币(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3)两者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全册教案】高一备课组《经济生活》集体备课教案.doc
思想政治《经济生活》高一年段政治备课组【讲授新课】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含义及其属性教师活动1:我们都知道,购买物品就得付钱,譬方说,我上课记笔记就需要笔记本,当我去买这笔记本的时候,老板总不会说“你喜欢呀?拿去,拿去”,我们买东西总得付钱,那为什么要付钱呢?[讲解]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教师活动2: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是为什么?请看课本。
教师小结:偶然的物物交换到扩大的物物交换,再到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然后出现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产生。
可见,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讲解]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1)含义: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学生活动1:(以学生的笔记本为例)厂商生产出来不是自己用的,而是用来卖的,是用于交换的,从而导出商品的含义)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
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讲授新课】教师活动3:教材P5“这里含有单位的数量表现的是什么?” 教师活动4:同学们看P4的插图,思考一下,这里的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仍是价值尺度职能吗?2、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其公式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式:W—G—W[提问]同学们看P6的材料,回答: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必修一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导学教案
• 意义: • (1)有利于促进家电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 (2)有利于满足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生活、提高 人民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 • (3)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拓宽农村 市场 • (4)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社会 公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以人为本的科 学发展观
• • • •
• 2、价值规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 (2)表现形式 • 是什么: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表现形式: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 格 • ③ 这一表现形式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内容的否定:供求关 系不断变化,商品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格,但 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从单个交换过 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价格 与价值相符合
• 2、消费类型 • (1)按消费对象: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 费 • (2)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贷款、租 赁 • (3)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发展资料、 享受资料
• 3、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 •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指出在消费总支出 中所占比重 •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是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 • (3)居民消费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及消费结构的变 化,可以通过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反映出来。恩格 尔系数下降,表明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消 费结构趋向合理。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课前导读
• • • • • 一、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②居民消费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还受未来收入预 期的影响 •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 有密切联系 • (2)物价水平:一般来说,物价与消费水平成反 比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全章概述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
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经济生活必修1.1.
注意此处字号稍加大,行尾记得恢复Ⅱ.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东西都有价值吗? (或者说不用于交 换的劳动产品有价值吗? )
提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只有需要交换时,才需要比较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这种劳动才 形成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无需比较劳动量的大小,这种劳动不形成价值。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 商品交换媒介 的职能,叫作流通手段。以 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叫作商品 流通。其公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 。 (3)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
12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随堂效果检测
04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 ①含义:纸币是由 国家 (或某些地区)发行并 强制 使用的。 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 ②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就会引起 物价上涨 ,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9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随堂效果检测
04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2.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产生:货币是 商品交换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3)本质:一般等价物 。 用,所以货币的本质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随堂效果检测
04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4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随堂效果检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教案全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案全集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学目的:(见考点导航)重点;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教法:教具:一、考点导航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6.了解外汇与汇率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产生、含义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基本职能流通手段揭开货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纸币的含义神奇的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信用卡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工具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支票的含义转帐支票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外汇现金支票外汇的含义外汇汇率(汇价)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三、考点疏理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
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含义与本质(1)货币的含义。
湖南省衡阳市清泉学校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职能、纸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本质2、能力目标: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货币以及认识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
2.纸币本质和优点三、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的作用。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探究:价值尺度活动:说说钱的单位: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古时候在纸币没出现之前,货币的单位有哪些?黄金万两。
“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纸币出现以后,货币单位就更多了。
注意:“货币名称”不等于“货币单位”(比如,一美元,美元是货币名称,元才是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比如,一台电脑价值5000元,商家卖电脑的时候不需要将5000元的现金放在电脑旁边,只需用数字表明即可)2探究:流通手段。
活动:同学演示教材第6页图片,另一组演示原始人直接的物物交换,思考①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有什么不同?②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③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职能、纸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本质2、能力目标: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货币以及认识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
2.纸币本质和优点三、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的作用。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探究:价值尺度活动:说说钱的单位: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古时候在纸币没出现之前,货币的单位有哪些?黄金万两。
“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纸币出现以后,货币单位就更多了。
注意:“货币名称”不等于“货币单位”(比如,一美元,美元是货币名称,元才是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备课札记备课札记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备课札记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比如,一台电脑价值5000元,商家卖电脑的时候不需要将5000元的现金放在电脑旁边,只需用数字表明即可)2探究:流通手段。
活动:同学演示教材第6页图片,另一组演示原始人直接的物物交换,思考①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有什么不同?②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③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1
4.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课本、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拓展课外阅读,推荐与货币相关的经典著作和时事文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组织实地考察,如参观银行、货币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5.教学环境:
3.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以下题型:
a.判断题:针对货币职能、货币政策等知识点,设计5道判断题。
b.选择题:设计5道货币知识相关选择题,涵盖本章节的重点内容。
c.问答题:针对货币的本质、货币与信用等方面,设计2-3道问答题。
4.小组合作任务:请各小组结合课堂讨论的主题,制作一份关于“正确看待金钱”的宣传海报。海报内容包括:金钱观、消费观、信用观等,要求设计新颖,富有创意,具有宣传教育意义。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明白个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树立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意识。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紧密联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货币的影子,认识到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2.实例展示: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货币图片,引发学生对货币起源和发展的好奇心。
3.故事引入:讲述“盐币”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认识到货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渐产生的。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货币的本质:通过讲解货币的定义,使学生理解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概念,它代表着一定的价值。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货币知识的掌握,具体内容包括: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教学课题:《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⑴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的新要求。
⑵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案一小康的提出“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方案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材料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取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进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誉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知道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定性。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控的信誉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誉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定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知道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渐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气力,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第一课奇妙的货币课时安排:3~4课时知识结构: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分;外汇和汇率。
四、教学设计情形导入学生活动教学内容设计意图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2教学目标本课是全书的起始课和理论基础。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了解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和知道邓小平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打下理论基础,也为以后各课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准备。
具体要求知识要求识记以下知识: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和类型。
货币的职能。
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纸币名称。
知道以下知识:商品的含义;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分和联系。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
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识记: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纸币。
支票和信用卡。
外汇和汇率。
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流通及其公试。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
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
人民币外汇牌价。
运用: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说明应该正确对待金钱。
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的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正确使用信用工具,增强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 导入法。
介绍货币简史和世界各国货币趣闻,还可以采取由学生介绍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2)采取讨论和辩论法。
(3)社会调查法。
(4)类比法。
(5)比较法。
(6)热点分析法。
结合现实生活中“一切向钱看”等思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批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知识纵横:(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的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物;(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若不是一切商品,就不是货币,只是商品的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这样货币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时候就是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
1经济生活第1单元教学案
-3-
《经济生活》必修 1 第一单元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所以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在这里仍然可以以直尺为例,直尺之所以可以衡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是因为它本身有长度。 担当主体:观念中的货币。先请学生回答他是如何理解何为观 念中的货币的,然后结合 P6 的探究活动简要分析,如自行车的标价 是 380 元/辆,问学生当你们看到这个价格标签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 知道了 380 元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需不需要放 380 元钱在旁边呢?学 生回答不需要,教师进行补充,也就是说在这里价格只是用来表现 其他商品的价值,而不是实现。 价格: 首先请学生回顾第一目的相关内容后讨论回答:在货币产 生前,如果你要实现一只羊的价值有什么方法?那么在货币产生后比 如说现在同样你要实现一只羊的价值又有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货币产生前:一只羊=一把石斧 =一匹布 实物形式 =„„ 货币产生后:一只羊=200 元 货币形式 从而推导出价格的含义:指的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 的商品价值。 (提示学生课后思考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 (2)流通手段职能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用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了 解即起的是桥梁的作用) 。 商品流通 含义:指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与货币产生前的物物 交换进行比较,一个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和卖同时进行,其公式 是商品—商品;一个是以货币为媒介,买和卖分离,其公式是商品 —货币—商品) 提示学生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探究】货币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不是意味着流通 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如果不是该如何衡量。 【学生讨论】 教师举例分析:假设社会上只生产一种产品,它的待售数量是 1 万件,单价为 10 元,货币流通次数为一,让同学计算此时需要多 少货币量。 学生答需要 10 万, 由此得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这一知识点在课堂上不展开讲解,通过课后习题让学生自主巩固 其计算、正反比关系等等)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其他职能 提示学生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贮藏手段职能。与我们日常生活 中的储蓄是不是一回事;一是要将支付手段职能与流通手段区别; 一是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具有哪些作用。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 2 课时) 待售商品量 X 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 ——————————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1.1.1商品的含义及属性
探究检测
1、判断以下物品是否为商品
D、E、G
A、自然界的水、空气 C、朋友送的礼物 E、废品收购站的废品 H、互赠的礼品
B、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D、商场货架上的鞋子 G、加多宝广告商标 F、假冒伪劣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的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
D.不应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
1、某经济学家指出:“物美”是保名牌创名牌的一个必要条件, 技术质量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商品质量好,才有竞争力。“价 廉”是保名牌创名牌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因为,成本与价格低廉, 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重要生命线。人们选购商品的标准是D “物美 价廉”,这个标准说明了( )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一定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
2、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价值一定要通过交换才能体 现)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因为不一定有价值(不一定是劳 动产品,也不一定用于交换)
4、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属不同的所有者(生产和经营者想获得商品价值 就必须让渡商品使用价值,消费者想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 付出价值)
表现 强调性能、质量、服务等 强调成本、价格等
属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存在 是一切有用物品的属性
范围
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
两者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加深理解:
①价值大的商品使用价值一定大吗? ② 商品生产者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吗? ③ 商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商品的质量?
合作探究:什么是商品
探究一:“种菜大王”老张把自己种的蔬菜留下 一部分自己食用,然后把剩下的部分拿到集市 上卖掉。老王的两种菜都是商品吗?请分析原 因。
经济生活 导入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1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情景导入:2015年11月12日,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正式发行。
新版百元钞票与同面额流通人民币等值流通,其防伪性明显提升,因票面正面增加金色数字“100”,而被网友称作“土豪金版人民币”,引发了大量讨论。
人民币也就是货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货币,那么,究竟为什么货币具有如此大的魔力呢?我们今天就从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入手,一起来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1.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信用卡与支票、外汇)情景导入:上个周末是圣诞节,老师跟朋友约好去逛街,我在一家商场看到了一件特别好看的衣服,试了也特别合适,于是决定买下来,在付款的时候,却非常尴尬地发现自己忘了取钱,钱包里的现金不够了。
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这个时候我怎么做才能买下这件心仪的衣服呢?(学生争先恐后回答:刷卡、支付宝、找朋友借钱……)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支招啊,跟不少同学的建议一样,那天老师是刷卡买下那件衣服的。
老师刷的信用卡是一种电子支付卡,它让老师在不试用现金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商品的支付,非常方便。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流通工具不断出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信用卡/支票/外汇。
2.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情景导入:刚刚过去的平安夜想必大家还意犹未尽,同学们有没有收到平安果呢?跟大家一样,自从这个西方节日传入中国以来,我也就加入了平安夜送苹果、收苹果的行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平安夜买的苹果跟平时在市场上买到的苹果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平时5元一斤的苹果,稍加包装,就能卖到5元一个甚至更高的价钱。
同样的苹果,为何价格变化如此之大呢?我们生活中也常常遇见同样的东西价格不一样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价格是随意变化的吗?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影响价格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人在中国花了10万美元买了这辆车——世界货币
小王10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买了黄金——贮藏手段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在这里,货币发挥的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多媒体展示: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与联系的表格(让学生进行填写,巩固所学知识点。)
第二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
(导入)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回答问题,进而讲解货币的职能知识点。
一辆汽车价值80万元人民币——价值尺度
小王首付60万元把车开回了家——流通手段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货币的本质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货
币,提出问题:货币是用来干什么的?——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二)教学过程
一、货币的本质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
1.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引导)
2.小李同学在商场买了一盒月饼,送给了爷爷。这盒月饼是不是商品呢?为什么?
总结: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释)
3.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
探究二:(多媒体展示)
1.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的是咖啡,谁能成交?
2.如果这几个人都能成交,需要什么?
3.你能设想出让更多的人都成交的方法吗?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书本第4页虚线框的内容,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进而引出商品交换发展的四个阶段,此内容让学生理解即可。
(1)纸币的产生(多媒体展示)
观察货币的“变身”过程,你觉得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
优点:成本低;易保管、贮藏、运输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教师点评: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授课时间
月日
学年
高一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过程与方法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发行过少,阻碍流通,引发通货紧缩。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多媒体展示:计算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
学生活动:提前预习课文,通过探究活动,从而引发学习欲望和兴趣。
1、商品的含义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然后,通过第一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学生总结: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反问学生,你们穿的衣服,是劳动产品又是交换得来的,是商品吗?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虚线框的内容,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物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此内容无需讲解过深,点到为止)
(3)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发行权——中国人民银行
货币单位——圆(元)
(4)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
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板
书
作
业
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
反
思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提醒:区别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
(2)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区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多媒体展示)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支付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或租赁等活动中,商品使用权的让渡和货币的支付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
4.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发表见解,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多媒体展示)货币的产生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书本上找出货币的含义、本质,并把它们画起来。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课堂练习及时巩固(多媒体展示):以下货币分别执行的是什么职能?
A、一件衣服标价100元
B、小王用15元钱买一支钢笔
C、老李家藏有祖传的两块金砖
D、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贷款
E、企业财务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
三、纸币
(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
家庭用水电
向灾区捐助的援救物资
卖给废品收购站的酒瓶
(过渡)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多媒体展示: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教师活动:举例,学生用的书包,它能够满足同学们装书的需要,这是它的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它又需要工人们生产出来,包含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它的价值(社会属性)。
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二次
备课
难点
货币的本质、纸币发行规律。
教法
案例讨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学科素养
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学生活动:(否)原因?——交换以后则成为消费品,因为它们已经退出流通领域,进入了消费领域。
教师总结: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课堂练习及时巩固(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判断下列哪些是商品?为什么?
原始森林
校园三楼超市里的物品
你在使用的笔
食堂里的饭菜
自种自用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