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采编 合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1950年3、4月 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确 立了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 我批评的新闻工作方针。据此,新闻 媒体在形式上实行“采编合一”制度和 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在内 容上逐步确立以经济、政治和思想文 化三大报道为主体,其中又以经济报 道为中心的新闻报道模式。
①扩大报道范围(资,社,正,反,建设,生活);
②开展自由讨论
③改wk.baidu.com文风,报纸由4版增至8版;
(2)新华社提出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在提高报道质量等方面进 行大胆改革;
(3)广播系统的改革
在纠正学习苏联广播工作经验中的某些错误中展开:
①改进新闻报道,扩大取材范围;②开展广播批评;③贯彻双百 方针,开展自由讨论;④办好文艺广播。
5
十年探索时期
6

进行改版工作
年 探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引进国外经验

报刊数量增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家办报
期 大兴研究之风
7
“双百”时期
8
改版 工作
(1)1956年,针对新闻工作存在的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等严重问题, 新闻界掀起了一场以《人民日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毛 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是这次 新闻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并发表社论。 《致读者》正式宣布改版:
15
局限性
“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步成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思 想,因反右扩大化等原因夭折。 之后,新闻媒体开始成为当时的文化批判运动 的主要阵地。点燃了“文革”的导火线。
16
文化大革命时期
17
报纸与期刊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 文,是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中共中央1966年5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 议和8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文 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此外,《新民报》老报人赵超构总结其在社会主义时期 办晚报的经验,提出了包括“短、广、软”方针在内的有 关怎样办好社会主义市民报的观点。复旦大学新闻学系 系主任王中在其撰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中提出了党 报的两重性、社会需要、读者需要、按经济区域办报等 新观点。
1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1
报刊数 量增加
据统计,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出版 的新闻学著作只有43种。重要的新闻专业刊 物《新闻业务》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就被迫 停刊,一些新闻团体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 协会也被迫精停止活动。
13
大兴研 究之风
在国民经济陷入困境之时,毛泽东于1961年前后 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联系实际、联系 群众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得到恢复与发扬,新闻工作者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采写了雷锋、大 庆和焦裕禄等一大批有血有肉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人 物与集体的典型报道。同时,新闻媒体还积极发挥传 承文化、传递知识和提供娱乐等多种功能。1960年底, 《人民日报》决定部分改版,增强报纸的知识性、艺 术性和趣味性。《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前线》 杂志的“三家村札记”、《人民日报》的“长短录”等一批 高质量的杂文专栏应运而生。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
1949—1976
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49— 1
1956
2 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 3
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
公营社 会媒体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迅即对中 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新 闻媒体进行调整与充实,建立起一个 以北京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公营 新闻媒体网。
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电视事业诞生了,中央电视台的前 身——北京电视台以及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天津 电视台在1958年先后建成,至1961年已发展到19家。新华 通讯社明确提出要成为“消息总汇”,并加强与人民日报社 的合作,其各地分社与当地的人民日报记者站合并。
12
政治家 办报
在宣传报道上,反右派和“大跃进”是50年代后期 的基本主题。反右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家办 报”的思想, 要求各省委、直辖市委、自治区党 委第一书记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报纸 和刊物,并告诫“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 不要人云亦云。” 1958年“大跃进”运动兴起后, 新闻媒体为之推波助澜,在工农业生产“卫星”报 道中出现了大批假新闻、假照片,以及“异想就能 天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狂热口号,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及时觉察到这些问题,并多次 强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问题,要求新闻媒体如实、 公开地报道灾情,“假话一定不可讲”。
包括: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 为中心、以各级党委机关报为主体的 公营报刊网;由新华通讯社和1952年9 月14日创建的中国新闻社组成的国家 通讯社网;以1949年12月5日成立的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人民广播电 台网。对于私营新闻媒体,党和政府 自1950年起采用公私合营手段进行社 会主义改造,至1953年基本完成。
9
引进外 国经验 总结以 往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新闻工作经验被大量引进到中国 新闻界,成为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
在总结中共党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刘少奇、 周恩来以及杰出的党报工作者胡乔木、范长江、邓拓等 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观点,强调新闻工作必须坚持无产 阶级党性原则、遵循科学原则和方法、坚持新闻的真实 性原则、做“人民的公仆”。
14
收获与意义:是建国以来新闻 界的一件大事。
⑴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解放与更新,冲破了 教条主义的束缚,破除了盲从迷信; ⑵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 事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 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进一步创新,是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国民族形式相结合。 ⑶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报刊数与报刊发行量逐年增加,全国邮发报纸总数1957 年为1325种、1958年为1776种。报刊品种开始增多,报 业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党报系统增添了《红旗》杂志 等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理论机关刊物、党的县委机关报等 新品种,晚报、体育报、企业报、农民报、摄影报等各类 报刊大批问世。广播事业的发展,表现在一大批中等城市 的人民广播电台的创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