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观念

合集下载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1、过度照顾: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不至,其结果可能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

从小被喂食到了两三岁甚至更大,孩子的小手缺乏拿汤匙、筷子的练习,会导致手部肌肉的发展问题,上了小学可能连写字都会很困难。

一直喂食孩子柔软的食物怕他噎到,会让孩子没办法发展咀嚼能力,甚至没办法正确发音。

怕孩子冷、怕孩子热、怕孩子受伤、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负,处处保护的结果,反而是在伤害孩子。

2、过度安排:相信你的周遭,一定有许多行程排得比你还满的孩子。

但许多研究都发现,被过度安排的小孩,最后都容易丧失对生活的热情、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

阿姆斯特朗特别提醒父母,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象力充分的发挥。

每天至少空出一段时间,什么都不要安排,让生活有点不可预期的乐趣。

3、说教太多、身教太少: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在看电视。

要求小孩要有礼貌,自己却一天到晚对孩子破口大骂。

当父母言行不一的时候,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对父母的反感。

如果希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就该尽量陪着他读书,你可以看你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与孩子共读。

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礼貌,表现出你对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4、只关心学业,忽视其它生活能力的培养:“现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对孩子的投资全都放在功课成绩上,”台北市家长协会理事长包崇敏指出现代家长最大的迷思。

游干桂提醒父母,学校只能给毕业证书,却不能给就职保证书。

父母除了在乎外在的分数、学历、学校之外,对于孩子内在的智慧、美德、快不快乐、健不健康等等,更需要关心。

5、用【买】来满足孩子:自从社会走向极度消费之后,父母想要满足孩子,只要掏出口袋里的钱,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东西,从买玩具、买课程、买故事书到买一个个广告中许诺给孩子的美好未来,父母买给孩子的东西不断增加,却不见得能增加孩子的快乐。

教育孩子失败的例子

教育孩子失败的例子

教育孩⼦失败的例⼦ 教育孩⼦成功的例⼦有很多,失败的例⼦也不少,关于教育孩⼦失败的典型例⼦有哪些呢?下⾯店铺收集了⼀些关于教育孩⼦失败的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失败的典型例⼦ 教育失败的例⼦:1、放任型家庭教育助长了学⽣消极⼼理 放任型的家教表现在⽗母对孩⼦不关⼼,也⽆期望,让孩⼦随⼼所欲,⾃由发展,这样就使孩⼦不良的思想、⾏为因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教育⽽恶性发展。

从对后进⽣的调查发现,家庭教育最明显的失误是放任⾃⼰孩⼦,疏忽管教,⾃⼰整天沉迷于“长城”⼤战,对孩⼦⼼⾥与理想教育漠不关⼼。

案例:学⽣陈××⽗母都⽆固定⼯作,把教育孩⼦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从不参加家长会。

平时孩⼦在校犯了错误,也不闻不问。

家访后才得知,他的⽗母整天与⼏个朋友筑“长城”,由于学习⽆⼈照顾,长期得不到⽗母的关爱,陈××整天沉迷于电⼦游戏机,不交作业,缺课也⽆所谓,每次缺课,都是在游戏厅找到他的。

这样放任⾃流的家教,再好的孩⼦也会变坏。

教育失败的例⼦:2、严厉型家教引发学⽣焦虑、叛逆⼼理 同放任型家教相反,严厉型⽗母常以强制性的⽅式,较多地限制⼦⼥的⾏为。

孩⼦⼀旦出现不能符合⽗母要求的⾏为就会遭到训斥和打骂,其结果是摧残了孩⼦的⾝⼼健康。

据调查统计,有33.3%的家长对孩⼦犯错或成绩较差的情况,都以粗暴的⽅式对待孩⼦。

案例:学⽣张××,他既不允许⾃⼰被其他同学嘲笑,⼜看不起⾃⼰,⾃尊与⾃卑同时存于⼀体。

他的家长对他管教很严,对⽼师的⼝头禅总是:“张××在校表现不好,就告诉我,我会对他⼀顿死打,看他还敢不敢!”七年级时,竟把张××的⾝上打得青⼀块紫⼀块。

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法,使孩⼦在校学习⼼不在焉,成绩上不去,就破罐⼦破摔,后来纯粹与家长对着⼲,产⽣了严重对抗情绪。

诸如此类的家庭教育,造成了孩⼦⼼理障碍,影响了其学习的效果,因此必须予以矫治。

1中国人常见的错误教育观念,抛弃的越早越受益

1中国人常见的错误教育观念,抛弃的越早越受益

中国人常见的错误教育观念,抛弃的越早越受益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年轻人往往在房子、汽车、生活等方面处于奋斗期,很多人有较大的压力。

尤其是伴随着孩子出生后,更是面临生活和教育的巨大挑战。

很多年轻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忙于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被新来到身边的小生命打乱了原来规律的小夫妻生活,很多父母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

年龄大的爷爷奶奶,在帮助照顾孙辈时,也容易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采用一些不科学的育儿方法。

可见,很多家庭要么忽略了对婴儿的教育,要么采用了错误的观念,从而让孩子在出生后就落后别的孩子一步。

那么,孩子早期教育的错误教育观念有哪些呢?1.孩子还小,不能教。

一些家长往往认为刚出生的孩子什么也不知道,也无法沟通交流,上学后孩子具备了基本能力了,才能进行教育。

这其实是不懂得婴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缺乏早教观念的表现。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从出生后就开始了身心的快速成长,各种心理机能会在合适的条件下快速发育。

如果这段时期能给孩子提供优良的环境,给予充分的教育,就能够促进婴儿心理机能的充分发展。

相反,如果这段时期没有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条件和教育,婴儿的心理发展就会受限,影响后期的成长。

上个世纪曾有报道,一名十二岁女孩由于无人照顾被父亲“囚禁”在院子里长达11年,被记者发现后,12岁的她不敢见生人,连句话都不会说,智力相当于2岁儿童。

可见忽视了早期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发展。

2.孩子太小,没法教。

抱这种想法的家长,把小孩的教育等同于知识学习,以为教育小孩就是教小孩知识,孩子小的时候还不具备学知识的能力,就不需要教育了。

这无形中就忽视了孩子早期很重要的心智能力的发展和训练。

其实孩子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兴趣和习惯等的训练,这些方面是在孩子出生后就要不断进行刺激和培养的。

所以在婴儿时期,家长就要注意儿童的感知觉能力、观察力、反应力、情绪情感等方面给孩子充分的刺激,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父母常见的错误教养方式引发不良行为

父母常见的错误教养方式引发不良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因教养方式不良引发的不同的儿童问题行为。

本文列出了五种父母常见的错误教养方式,供家长对照检查;同时也列出了孩子的各种性格类型,方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性格类型,以便于因人而教。

五种父母常见的错误教荞方式1.过分严格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有时甚至达到残酷的程度,他们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稍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斥责甚至打骂孩子。

后果: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等消极情绪,或产生不能克制的逆反、攻击和冲动行为,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2.过度溺爱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和宽容,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的接受。

后果:这容易使孩子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格。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自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听从自己的命令。

当他们走入社会时,可能会因挫折而拒绝接触社会,因被忽视而嫉妒和仇视他人,因不能自控而与人冲突,甚至产生严重的侵犯性行为问题。

3.支配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的家庭。

这些父母总喜欢直接替孩子拿主意,直接告诉孩子做这做那,对孩子自己的意愿漠不关心。

后果:虽然直接向孩子发出命令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提高生活效率,但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过度依赖、服从的性格。

由于事事都由父母决定,孩子自然也无需主动地思考自己的事情,这样长大以后孩子就会缺乏主动性,性格自闭,且对父母产生过分的依赖感。

4.不断拒绝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长大后对社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过度的挫折教育,增强孩子的“抗挫能力”。

后果:过度的“挫折教育”,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拒绝,又不对孩子解释拒绝的原因,会让孩子长期生活在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环境中。

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处于挫折中,会产生强烈的神经质倾向,并且会伴随反社会和侵犯性行为。

“挫折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在“拒绝”后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让他们有安全的感觉。

5.忽视由于父母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孩子的护养工作大多由保姆或亲属代劳。

中国家庭教育的10个错误育儿观念

中国家庭教育的10个错误育儿观念

中国家庭教育的10个错误育⼉观念 过去的认识⾥,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活中,由家长(其中⾸先是⽗母)对其⼦⼥实施的教育。

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的⾔传⾝教和家庭⽣活实践,对⼦⼥施以⼀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下⾯和⼩编⼀起来看中国家庭教育的10个错误育⼉观念,希望有所帮助! ⼀、有条件的爱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传宗接代。

⼈们乐此不疲的做着这件事,全当这是⼈⽣的⼤事来做,也当这是⼈⽣的乐事来做,殊不知这是⼀代⼀代的传递着苦难。

我们抚养⾃⼰的下⼀代,也给他们制造压⼒,让他们去承受我们⾃⼰承受过的⼀切,为的是他们将来能有幸福的⽣活。

好像他们不承受这些我们给他们制造的压⼒和痛苦,就⽆法得到幸福。

为什么要先苦后甜?谁说没有苦就没有甜?那反过来讲⼜该怎么解释呢?既然没有苦就没有甜,那没有甜也就没有苦了。

这样看来要想不吃苦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就不要想吃甜的就好了。

我们⼈类为了⾃⼰的幸福就制造了⽆数的痛苦和灾难。

我们为了爱⾃⼰的孩⼦给孩⼦很多的压⼒来承受。

我们很少问⾃⼰的孩⼦快乐吗,孩⼦们现在所做的⼀切都是给⽗母做的,因为⽗母爱他们,他们就必须这样做。

等他们长⼤了,⼜同样的⽤⾃⼰痛恨过的⽅式来对待⾃⼰的孩⼦。

⽗母们什么时候能改变⼀下爱孩⼦的⽅式。

爱孩⼦不要有条件,不要因为想让孩⼦成为律师、医⽣、教授⽽给他们压⼒。

想成为什么是孩⼦⾃⼰的事情。

给孩⼦⾃由和空间,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爱。

有条件的爱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孩⼦不会感恩,学不会⾃律,⽆法确⽴⾃⼰的价值,以后⾃⼰的每个⾏为都要有所交换才去实施。

⼆、让孩⼦天然⽣长 ⼏⼗年前,著名⽂学家冰⼼先⽣针对我国当时教育中的弊端曾指出:“让孩⼦像野花⼀样⾃然⽣长,要尊重⼉童的天性和选择……”显然,她的意思并⾮是否定成⼈对⼉童的教育,⽽是强调教育者必须尊重⼉童的天性和选择。

但有些家长则不是如此理解,认为不去管孩⼦,让他⾃⼰去成长,那只能叫天然⽣长,⼀旦有朝⼀⽇⾯临三考,这类家长的⼿段段往往更残忍。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的主要表现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的主要表现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的主要表现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的主要表现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的主要表现,欢迎大家分享。

首先,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带有普遍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错误的儿童观,不懂得尊重孩子和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有人说,全世界最无私的父母是中国的父母,他们愿意为孩子献出一切。

而最自私的父母也是中国父母,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作家长的私有“财产”或实现大人理想或光宗耀祖的工具,不懂得尊重孩子,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只按家长的意愿和用自己的经验去教育孩子,忽视了家庭教育生态环境诸要素及家长自身言行的影响,忽视了儿童也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也是成长中的人,不能根据儿童成长所发生的变化调节教育方式、方法和要求,从而造成教育的低效和失效。

二是错误的教育观,体现在重智、轻德、轻情感的教育思想和行为。

常表现在“十多十少”:过问成绩多,过问思想少;娇宠溺爱多,严格要求少;物质满足多,精神给予少;期望要求多,因材施教少;关心身体多,关心心理少;关心学习多,关心做人少;唠叨、打骂多,启发诱导少;考试作业多,户外活动少;家庭矛盾多,统一一致少;个人着想多,社会着想少。

应试教育的逻辑是只要考试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

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学业,只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忽略了孩子做人、处事、交往、人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常听到有些家长这样说,你只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

这样“抱大”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力低下,而且很难培养出家庭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错误的养育观,过分娇宠、溺爱孩子和对孩子的保护过度,忽视了孩子自主、自理、自立、自强能力和精神的培养。

学生入学、上学、放学,学校门口停满了送、接孩子的各种车辆,有的孩子一直到读大学还要家长陪读。

在照顾孩子的物质生活、生理健康以及孩子的学习等方面,这样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他们节衣缩食,可以为孩子献出一切。

父母教育孩子步调不一致带来的五大危害

父母教育孩子步调不一致带来的五大危害

父母教育孩子步调不一致带来的五大危害日常生活中,父母教养不一致的现象很普遍,这些不一致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1. 造就“两面派”的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爸爸向左,妈妈偏偏向右,孩子则会无所适从。

但孩子具有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会进行选择,去寻找自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谁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

情况严重的就会造成孩子的双重人格,使孩子在爸爸面前是一个样,在妈妈面前又是另一个样。

2.降低父母威信教养不一致还会直接影响父母的权威性。

当父母的教育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甚至彼此否定对方的时候,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怀疑,从而降低父母的威信,影响教育的效果。

3.影响孩子的是非观孩子的是非判断标准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多来自于成人,尤其是父母。

当父母产生分歧的时候,孩子往往会不知所措,长此以往,孩子的是非观会变得模糊不清。

4. 不利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从小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并且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支持。

当孩子出现一定的行为后,如果父母一致肯定或否定,他就会知道自己正确与否,并学会在新的环境中继续或停止、改正这种行为,从而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但如果父母意见不一致,孩子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做,更谈不上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5. 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教养观念不一致时,双方容易发生争执,甚至争吵,使家庭气氛变得紧张,胆小、内向的孩子会因此感到惶恐不安,而敏感的孩子则会产生一种心理阴影。

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了不使父母发生争吵,孩子常常会谨小慎微,即使在家庭中、父母面前也不能表现出孩子的天性,生怕因为自己的不小心又使父母发生争执。

孩子在如此的自我压力下,成长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

夫妻教育孩子有分歧应如何应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时家长在教育子女上,也会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那么如何应对夫妻在教育孩子上的分歧呢?相信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也是很多家长感到无奈的事情。

父亲教育子女失败感言

父亲教育子女失败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即将踏上社会的大舞台。

回首这二十多年的教育历程,我不禁感慨万分,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愧疚。

在此,我想以一篇感言,对自己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和失败进行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一、教育观念的偏差1. 过于重视成绩,忽视品德教育在我小时候,父母就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因此,在学习上,我始终处于高压状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然而,在这种环境下,我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成绩也并不理想。

尽管如此,父母依然对我抱有期望,认为只要成绩好,将来就有出息。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在教育孩子时,也过于重视成绩,忽视了品德教育。

我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我却忽略了品德的重要性,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2. 缺乏耐心,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常常因为一时的急躁,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每当孩子犯错误时,我总是严厉地批评和责备,甚至动手打他。

这种做法让孩子感到恐惧和痛苦,也让他对我产生了逆反心理。

二、教育方法的失误1. 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但在我的教育过程中,我却忽视了这一点。

为了让孩子能够考上好的学校,我给他报了各种辅导班,让他参加各种竞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兴趣爱好被压制,个性发展受到了限制。

2. 陪伴不足,沟通不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陪伴他的时间并不多。

工作繁忙、应酬不断,使我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此外,由于缺乏沟通,我对孩子的了解也甚少。

这使得我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采取错误的手段,导致孩子无法健康成长。

三、教育失败的反思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教育观念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家庭教育一直被看作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家长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他们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本文将分析家庭教育中的十大误区,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误区一:过度保护孩子现代社会对孩子的安全和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父母往往愿意为孩子做任何事情,导致孩子变得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性。

应对策略是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误区二:过分追求成绩许多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高分就等于成功。

然而,这种观念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感。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误区三:过度批评和指责不少家长通过严厉的批评和指责方式来教育孩子,希望他们能变得更优秀。

然而,这种方式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降低他们的自尊心。

家长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信心。

误区四:缺乏时间和关注在忙于工作和社交生活的同时,家长常常忽略了陪伴和关注孩子的重要性。

家庭亲子关系的建立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受,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误区五:模仿和过度保守有些家长会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和价值观行事,忽视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鼓励他们追求独特的兴趣和发展潜能。

误区六: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子产品在普通家庭中越来越普及。

然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引导他们进行有益的休闲活动和交流。

误区七:不让孩子失败许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面对失败,会过分替他们解决问题,并对他们的错误不予批评。

然而,失败和错误是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失败和错误,孩子能够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误区八:不重视品德教育在追求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有些家长忽略了对孩子品德修养的培养。

家庭教育的十大困惑

家庭教育的十大困惑

家庭教育的十大困惑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看重了,但有时用力过猛,就容易陷入误区,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还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所以说,家长要分析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先改正再教育。

家庭教育的十大困惑1、孩子沉迷游戏带来的困惑。

孩子总是喜欢对生活以外的事情感兴趣。

游戏网络是专业人员根据小孩的智力发展、思维习惯、成长轨迹设计的,所以小孩很容易沉迷其中。

2、父母观念不统一。

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一个人会充当红脸,一个人会充当白脸,这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弊端。

3、对孩子要求过于完美。

在一些家庭中,无论孩子表现如何出色,都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

父母不断要求孩子“下次要更好”,在此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增加,会让孩子不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也不懂得包容和理解别人存在的“不足”。

4、期望值偏高。

主要是指有些家长不能从孩子的天资、学习基础、年龄特点有无特长等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实现其望子成龙的愿望,脱离实际地只凭主观愿望,对孩子提出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的要求。

5、过于重视结果。

家庭教育中大多数的父母,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成绩和结果的,不管孩子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在父母的心中认为:这都是不重要的。

只有最终的结果才能引发他们的掌声,这种过于重视结果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增加过多的压力。

6、过分宠爱,提供锻炼的机会甚少。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看成自己心血浇灌的对象,倾注过分的爱,形成严密的保护层。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明明是错误的行为,却要百般庇护,从来不敢说“不”。

7、青春期的叛逆。

孩子总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不想听从家长的意见。

他不到吃亏的时候,绝对不会回头的。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青春期,让孩子多体验一下社会的不容易。

8、孩子不知道交什么样的朋友。

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家长喜欢以他们的思想去指导孩子。

9、孩子的内向让家长更头疼。

大人孩子的错误教育案例(3篇)

大人孩子的错误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十岁的男孩,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家庭环境相对优越。

然而,小明在学校和家中都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与同学发生冲突、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这让小明的父母感到十分困扰,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二、错误教育案例1. 案例一:过度溺爱小明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父母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照顾。

然而,这种过度溺爱让小明变得自私、懒惰,缺乏自理能力。

例如,小明每天早上都是父母叫醒,否则就会赖床;做作业时遇到难题,总是依赖父母帮忙解答。

错误教育分析:过度溺爱使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不利于孩子成长。

2. 案例二:严厉惩罚为了纠正小明的错误行为,父母采取了严厉惩罚的方式。

每当小明犯错,父母就会严厉批评、甚至体罚。

这种教育方式让小明对父母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他更加叛逆,与父母关系紧张。

错误教育分析:严厉惩罚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

3. 案例三:忽视情感需求小明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父母认为这是孩子之间的小矛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家庭中,父母也忽视了小明的情感需求,导致小明在心理上感到孤独、无助。

错误教育分析: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4. 案例四:过度关注成绩小明父母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因此,他们过度关注小明的成绩,忽视了他的兴趣爱好。

这使得小明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

错误教育分析:过度关注成绩容易让孩子产生压力,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三、改进措施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2. 改善亲子关系父母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4. 恰当引导孩子在孩子犯错时,父母要耐心引导,避免严厉惩罚,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如何正确看待家庭教育

如何正确看待家庭教育

如何正确看待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的一部分。

把孩子送入最好的学校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成为成功的人,因为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决定孩子们的成长。

所以,怎样对待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探讨如何正确看待家庭教育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家庭教育”的含义。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儿童进行的培育、教育和指导活动。

它是孩子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和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

家庭教育就是指将这个关键时期利用好,培养出健康、幸福的孩子。

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应该是宽容、关爱、引导孩子正确思考和价值观。

二、家庭教育的意义家庭教育是对孩子道德、体力、智力、心理等各方面的全面塑造,家庭教育不仅涉及学问的教育,还有品德、态度等的培养。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也同时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智力、感情等方面的发展。

而一个条理清晰、愉悦、温馨的家庭生活,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上得到更好的支持。

三、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1. 严加管教意味着更好的教育很多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会过分强调严厉的管教方式。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厉的约束,才会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是孩子经过了这种约束后,往往会出现一种逆反心理。

这个时候就会引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让家庭生活变得不和谐。

2. 独生子女的父母应该让孩子成为家庭中心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家庭中心。

他们经常会过分的迁就孩子,让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

这种想法不仅让孩子变得自私,也会让孩子无法接受社会中的压力。

3. 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家长们常常想通过强迫让孩子学习来提高孩子的智慧和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这并没有错。

但是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好了,其他方面自然不用担心。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兴趣往往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里学习并进步,他们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幸福和满足感。

四、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1. 家庭教育应该关注孩子家庭教育应该是种充满爱和关怀的过程。

家庭教育的八大缺失

家庭教育的八大缺失

家庭教育的八大缺失缺失1“人格平等”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

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

即使有人说过,也许会是如“棒头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观念,而这些观念对不对则需要我们去反思。

我们都知道,要想驾驶车辆,尚需要到驾校学习三个月并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人父母,“驾驶”着家庭之舟远航恐怕不是三个月能学会的。

何况连婚检都懒得做的现代人,根本没有可能去进行三个月的专业培训,便糊里糊涂地做了父母,似乎全然不顾自己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

很多父母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

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俗话说:三岁看老。

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

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

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望于孩子来完成。

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反应。

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

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这可是《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缺失2 共同学习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

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

教育孩子十大禁忌

教育孩子十大禁忌

教育孩子十大禁忌家长可以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启蒙老师,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要多下功夫,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十大禁忌,希望对你有帮助父母教育孩子十大禁忌第一忌:不要跟孩子斗气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爱他,为了孩子将来好而拉他拔他,有时,拉之不起,拔之不动,轻则呕气,进而斗气,亲子之间迷漫着一股低气压,相见不如不见,这真是何苦?孩子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来与父母斗气的,稳输的父母亲,还是尽可能以谅解和同情来对待成长中的宝贝吧。

第二忌:不要过度保护过度保护的孩子就像生长在无菌室里的小孩,一旦走出无菌室,难免疾病连连,我们的宝贝也是一样,过度保护,使他无法在自然的社会状态下自我学习成长,有一天,他离开了父母的保护伞,他才发现社会怎么是这样?怎么跟在父母身边时不一样?如此过度的保护,岂有益于我们心爱的宝贝?第三忌:不要在孩子之间比较我们对个别差异都能朗朗上口,可是我们又常常要哥哥考一百分,然后以哥哥做榜样,也要弟弟考一百分。

而今而后,每件事都把哥哥和弟弟放在一起比一较,奖优惩劣,非比得兄弟反目不肯罢休,这不是在破坏孩子的感情么?一旦孩子感情起裂痕,伤心的又是谁呢?第四忌:不要恐吓贿赂如果你常说:“你作业再没写完,我就把你打死。

”有一天他一定会发现,他作业没写完,父母不可能真的把他打死;或说:“你赶快把作业写完,我就给你十元。

”有一天,你要他做事时,他可能就开始跟父母谈条件。

恐吓只会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让他感受不到父母亲情之所在;贿赂则会使得孩子变得更功利,只要有利才愿做事。

第五忌:不要在孩子身上贴卷标大人有时常在言行中,会骂小孩“白痴”、“懒的跟猪一样”、“笨死了”……等等负向的批评话语,这些负向评价的语言一次次的进入孩子的脑海中,久而久之,他会对自己产生负向的自我认知,而这样的自我认知一旦固化这些卷标就像挥不出去的魔咒,一生一世的牵引着这个我们心爱的孩子。

有云:爱他就不要伤害他,我们怎能以此魔咒来牵引我们呕心泣血想要拉把长大的孩子呢?第六忌:不要揠苗助长时下孩子在父母亲“输人不输阵”的观念下,要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也不管孩子的成熟度,一切又要速成,让一个刚在成长的孩子背负太多成长的重担,快乐的成长过程变成喘不过气来的梦魇,揠苗又岂真能助长?不如让孩子自然的成长吧。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汇总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汇总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汇总过分追求完美,不满足孩子已经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要求孩子必须取得更高的成就。

2、忽视孩子的品德修养和良好惯的养成,只关注孩子的研究成绩,缺乏全面的教育。

3、过度比较孩子与别人,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4、家长忙于工作或其他事务,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管理,甚至将监护权移交给爷爷奶奶等亲属。

5、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参与度低,认为与研究无关,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家长思想认识不够,过分依赖学校,缺乏对孩子的全面教育。

2、父母忙于工作,将孩子的监护权移交给爷爷奶奶等亲属,缺乏对孩子的教育管理。

3、教育内容单一,重视智力而轻视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4、家长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引导。

5、家庭环境不良,缺乏研究氛围和条件,影响孩子的研究成绩。

三、家长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1、正确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

2、注重孩子的品德修养和良好惯的养成,不只关注孩子的研究成绩。

3、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不要过度比较孩子与别人。

4、加强对孩子的关注和管理,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5、支持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孩子的全面发展。

6、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研究和成长的条件和氛围。

家长们常常希望孩子能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却忽略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过于急躁和强求会扼杀孩子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失去了对研究的兴趣,从而破坏了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

有些家长过于担心孩子的安全和能力,不愿意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他们会代替孩子背书包、做手工作业、收拾房间等等,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和自理能力。

这种做法不仅不合理,而且没有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主意。

部分家长在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或受伤时,会一味地为自己的孩子辩护,把责任推卸给别的孩子。

这样的做法会传递错误的信息,让孩子无法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

一些家长缺乏耐心,无法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中国家长的9种错误家庭教育观念

中国家长的9种错误家庭教育观念

中国家长的9种错误家庭教育观念中国家长的9种错误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发展。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家长的9种错误家庭教育观念,希望有所帮助!望子成龙式在中国式家长那里,生儿育女是点上灯照上镜儿,按照科学步骤有条不紊的配置下来的,他是父母未能完成梦想的续集。

自己不会飞翔,下一颗蛋,让蛋长大完成自己飞翔的梦想。

不能输在起跑线式许多家长成材心切,恨不得从受精卵开始就进行教育,理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把唐诗六百首出生第二天就倒背如流,各种兴趣班不惜血本,个个都是宋祖英、朗朗、陈丹青、刘翔的结合体方才能显出你教育的成功。

完全不会也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死记硬背,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我也奇怪了,中国式考试题目也变态翻倍,非要让记住成吉思汗生于哪年死于哪年,有什么卵用?更可笑的是,我亲自遇到一个题目,你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划上横线,结果却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这不成了老师喜欢的一句话了吗?变态考题无疑在培养孩子察言观色猜人心思的技能。

含辛茹苦苦肉计式中国式父母一定要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悲情和忍辱负重再能现身说教,一切为孩子的学习让道,从孩子入学开始美名曰陪着孩子成长,实则是用GPS的监控定位的功能完成一次自我失去的抛物线。

失去自己的生活空间,方才标榜为中国好父母。

隔壁小王式他还有个另外的好名字叫:激将法。

用隔壁家的孩子如何优秀来打击你一辈子,稍有疏忽就是:你看人家隔壁小王?稍有落后就指出:你看人家隔壁小王?永远有个隔壁小王的高标杆挡在你的面前,自信在中国小孩身上很难持久的存在,要么自信到自负,要么自卑到失去自我。

什么吃亏是福,沉默是金等等屁话从小教育孩子要学会忍受,退让,明哲保身,每个人都是聪明之人,所以才会出现南京大屠杀三个日本兵能干掉3000老百姓的荒诞剧,云南几个持刀歹徒能杀掉几十个路人的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观念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观念一、让保姆或祖辈带孩子。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

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

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

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

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

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

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

然后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

终生追求那童年,婴儿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还有,保姆、爷爷奶奶与孩子没有切身厉害关系,他们只会把他照顾好,满足他的衣食需求,也不会去管到底自己有没有做对,也许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叫做对,甚至许多年轻父母自己也不知道,因此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爱,于是把爱就变成了伤害!例如,孩子摔倒后,奶奶会赶紧抱起孩子,爷爷会骂:“都怪你,摔了我宝贝!”这样的教育,培养的是小孩的一种推卸意识:什么都是别人的错,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二、把孩子当炫耀的工具。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

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

人家又得了什么奖。

这种比较最要不得。

况且常常是当著很多人的面说。

这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实在是你的“基因”问题太多。

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里,也导致中国人团体比较无法和谐合作做事。

喜欢互斗。

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

学校的老师更是火上加油,整个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需要加速修正。

否则中国人的团队合作永远不如人。

孩子不是你的财产,也不是你的资本。

他是你的生命的延续,因此,你要对他负起责任来!孩子不可以被用来充面子,那样只会从心理上伤害了孩子。

例如父母带小孩子去超市逛,小孩子看到喜爱的玩具会不走,甚至当父母不给买的时候会大哭,这时候呢,父母会觉得很没面子:“小祖宗,不要哭了,给你买还不行吗!?”看看产生了什么结果:孩子明白了意见事情,那就是只要哭,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不管对不对。

根源在哪里?对了,父母的面子,怕孩子哭丢自己的面子,于是没有了原则。

为什么不这样的,问问他:“宝宝,为什么要这个玩具呢?”如果是合理的,去赞扬他再给他买,如果是不合理的,告诉他为什么,仅仅需要这样就可以了。

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著传统的观念,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

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

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

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

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

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

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

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

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

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

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

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

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

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

譬如学钢琴、出国。

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的不快乐。

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

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

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

要知道,孩子的肩膀是稚嫩的,怎么可以承担的起你的千斤重托?父母需要做的只是这样的事情:教给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他身心健康的成长,培养他健全的人格。

此外还需要关心他,支持他!别的,你相信他不会做吗?五、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

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

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高考,二是留学。

目标订清楚了。

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肉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

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

其实事实摆在面前。

很多出国回来现在找不到工作。

很多北大清华的现在也只能混口饭吃。

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

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认为早起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目前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

每天睡不足8小时。

全国还在推广早起才健康的错误观念。

睡不足会影响发育。

脑力会减退。

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违法让孩子在周末学习或晚睡觉的教育人士应该用严厉的法律措施来禁止。

严防使学习成绩第一,超过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完善,超过了他实际需要的一切!七、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务而只应该去学习。

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

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

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

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

中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

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

中国父母应该让子女充分分担家事。

学校应该全面减低作业份量。

培养孩子不是为考学,培养他身心健康,明白事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去为了学习而学习。

八、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

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

一切都是逼,都是赶。

亲子或夫妻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感的气氛下,一个小挫折就会引爆冲突。

九、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男女之间,爱并不是为一切所欲为的借口。

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

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

这简直荒谬。

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别把爱扯进来当挡箭牌。

父母的要求应该要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十、认为养孩子是坚苦的义务而不是享受。

中国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

也因为这个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

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上天赐予的享受。

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

享受看著他成长的乐趣。

父母教育孩子正确观念观点1:家教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正确的观念与心态家庭教育,从来就没有可以完全复制的灵验妙方。

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处去请教,却往往忘了问自己,忘了静下心来好好和自己谈谈,和家人一起探讨问题的根源。

1000个孩子有1000种教育方法。

没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方法。

成功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

我们常说“婚姻如鞋”,家教同样,好不好只有孩子知道,只有孩子有发言权,而我们又常常剥夺了孩子的发言权。

良好家教需要良好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家庭教育的基础。

而好的亲子关系一定也有好的家庭文化做基石。

家庭文化的建设远远超过具体的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文化的打造来源于真心信奉和言传身教,而且身教一定胜过言传,“润物细无声”是最有用的方法。

良好家教需要正确观点与心态。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适应社会,独立自主的成熟个体,而非仅仅一个以优秀成绩考入大学的孩子。

一定要避免把孩子去和别的孩子比。

没有任何人经得起比较,我们自己同样。

珍惜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真心接纳自己的孩子,真心欣赏自己的孩子。

记住“真心”这两个字,而不能只是把欣赏作为教育的手段。

当你真的以自己的孩子为傲的时候,孩子也会真的成为你的骄傲,不一定是学习成绩。

“行行出状元”绝对是真理。

良好家教需要合作而非对抗。

所谓合作,不是单方面要求孩子合作,而是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合作者,共同解决面对的问题与难题,而非把孩子看成麻烦制造者,把孩子看成问题。

观点2:家教必须超前引导,未雨绸缪,而不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子打子只是迫于无奈的临时举措。

作为家长,教育小孩应该有更多的预见性,在孩子认知的初期着手、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着手,超前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不断予以强化,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这些陪伴孩子的人生路途。

希望得到什么果,就要种下什么因。

父母一开始必须认真思考,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什么才是人生中必须具备的东西,然后,围绕这些去对孩子进行教育,并且要坚持到底,不要被外界所左右。

父母如何才有预见性?不要向外去寻求答案,而应该回首自己的童年与少年、青年时代,仔细思考自身当年的优缺点、个性以及各种行为举止的得失,仔细思考这一切对你今天的生活的影响有多大,然后你就会有结论。

因为孩子具备父母的血脉与基因,而遗传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孩子继承的,除了智力,还有个性,甚至行为方式。

时代虽然变化,人性的变化却是微乎其微。

你当年有什么感受,孩子同样会有。

你当年需要什么感情支持,孩子同样需要。

回首当年,就能理解孩子*不离十。

观点3: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自控力来保障。

能够自控才能自我约束,才能自觉做到遵守规则,这是所有良好习惯的基础,但人最难做到的就是自控。

训练自控力的手段很多,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遵守规则。

我们认为,在目前这个社会,遵守规则的人可能会吃亏,但是绝对吃不了大亏,不遵守规则的人可能会占便宜,但是也可能会吃大亏。

遵守规则的前提是有规则可循。

家庭里面的规则,某些毫无疑问必须遵守,例如有关道德健康与身体健康方面的规则,某些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然后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遵守约定,而且带头遵守约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遵守规则,从而学会自我控制。

观点4: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爱意识,使孩子自身具备一种内心向上的力量。

家长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成人来看待,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支配权,通过孩子的自我管理,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爱意识。

尊重孩子的自我决策权与选择权,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思辨能力,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分析事物,学会下判断,做个有主见的人。

这样教育孩子会很辛苦,孩子有主见不听父母话的时候也会让人很头痛,但这有巨大的好处,首先就是能预防青春期不辨是非地只听朋友的话。

其次,明辨是非对他以后的人生与工作有莫大好处。

要记住,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个有健康心灵、智慧的成年人,而非一个始终处于我们保护之中,时刻需要我们耳提面命的孩子。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金钱堆砌不来一个好孩子。

现如今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索要东西,我们无条件的满足,只是因为我们自已的对孩子的那份内疚和溺爱,总想补偿他们,时间长了,孩子就觉得他们有权利享受这样的待遇,都是应该得到的,但是金钱的付出却并不和孩子的素质、良好的品德成正比,只会增加孩子的狂妄与自大等多种不良品格。

好的孩子,是不需要太奢华的金钱装饰,金钱打造,只能让他们充满不切实际的欲望和心里的不平衡,少一些金钱的诱惑,多一些关心和呵护,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源。

很多父母一味的去满足孩子,却从来不告诉他们自己多么辛苦的上班挣钱,在孩子眼中,那一张张纸币,就是从钱袋子里来的,很容易就能拿到。

实际上,让孩子多了解自己的工作,甚至带孩子去自己上班的地方看看,让他们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才能拿到钱去供养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