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22757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4.png)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课程涵盖了食品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设计各种类型的食品试验和实验方案,以及如何使用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试验结果。
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将其应用到食品科学和技术的实际工作中。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1.了解食品试验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各种类型的食品试验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
3.学会使用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实验结果。
4.能够独立完成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工作。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食品试验设计基础•食品试验设计的概念和目的•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不同类型的食品试验设计•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2. 食品试验数据分析•食品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常见食品试验数据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评估与解释•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3. 食品试验设计案例分析•常见食品试验设计案例分析•实际食品试验设计项目的案例分析•群体实验设计案例分析4. 食品试验设计实践•小规模试验设计和实施•大规模试验设计和实施•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及结果呈现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为主,实验室实训主要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课程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其中,课程作业包括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练习,实验报告主要涉及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本课程参考教材为《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此外,课程还包括其他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3bde11eeff9aef8941e06a7.png)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Food experiment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课程编号:102D0006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开课学期:大二第一学期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属于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解决生物工程试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整理->分析->描述、分析结果的总结->解释->表达等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教学目标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来解决在食品科学试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要求通过这门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试验设计的基础和原则,常用的试验设计的方法和分析步骤。
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统计分析的软件,如Excel,Spss,SAS等.4、先修课程概率论,高等数学等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主要介绍试验设计的定义、作用,在食品当中的地位,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食品科学实践当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别从基础型生物科学研究、应用基础型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型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看生物统计学在科学实践中的地位。
教学方式方法建议: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
学时:2第一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1 定义2 发展简史第二节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功用1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内容2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功用第三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实践中的地位1 食品科学实验的特点与要求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思考题:1 试验设计的定义2 统计学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教学大纲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3ea036df121dd36a22d82a4.png)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022024学分:2总课时:32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水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农产品流通及品控、食品资源与食品化学、现代食品制造技术等。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
二、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对《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一些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深度挖掘一些蕴含在数据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学会相应的Excel、Matlab等软件处理方法和技巧。
并且,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规范处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理论教学+软件演示+上机实验训练教学手段:理论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PPT),并且,课堂中通过数据案例分析,并结合软件现场演示,加深学生理解。
同时围绕重点、热点问题留作业,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讲解、讨论等。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第一章统计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总体与样本第二节统计描述一、统计特征数二、次数分布第三节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一、概率分布二、抽样分布第四节统计假设检验基本原理一、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及其局限性二、统计假设检验的意义三、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四、统计假设检验的两类的错误五、双尾检验与单尾检验六、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第二章试验设计原理与方法第一节试验方案设计一、试验有关的术语二、试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三、试验方案类型四、比较性试验方案的类型及设计要点五、正交设计第二节试验方法设计一、试验方法设计目的二、试验方法设计的基本原理三、试验方法设计类型第三章效应比较性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实例第一节两样本资料差异显著性检验一、两样本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二、两样本率差异显著性检验第二节单因素试验统计分析实例一、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试验结果统计分析二、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试验结果统计分析三、完全随机设计系统分组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四、拉丁方设计单因素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第三节多因素试验统计分析实例一、完全随机设计二因素试验结果统计分析二、完全随机设计三因素试验结果统计分析三、两因素裂区设计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四、正交设计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第四节资料的正态性检验第五节方差齐性检验第六节卡方检验第七节非参数检验第四章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原理及实例第一节回归与相关的概念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第三节直线相关分析第四节曲线回归分析第五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五章多元统计简介及实例第一节主成分分析第二节偏最小二乘分析五、教学时数分配表(宋体,小四号,加粗,左对齐)内容实验个数实验时数总参考时数章1 第一章统计学基础知识(4学时)6学时2 第二章试验设计原理与方法(6学时)6学时6学时3 第三章效应比较性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实例(6学时)4 第四章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原理及6学时实例(6学时)5 第五章多元统计简介及实例(6学时)6学时6 总结与复习2学时合计32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开卷考试或论文=100分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占40%出勤和课堂表现20分专题讲解和讨论2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60%(卷面为100分)综合成绩评定为百分制。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课程设计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ab12e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d.png)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对食品的检测和分析也越来越严格。
为了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性,需要对食品进行全面、科学的试验和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的选题背景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下的。
通过相应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论,并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大量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了解食品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2.掌握常见的食品检测方法;3.掌握统计学常用方法,以及如何在食品检测中进行统计分析;4.能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处理和判断;5.拥有独立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根据课程设计的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以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1 食品试验设计1.食品试验的概念和意义;2.食品试验的基本要素;3.常见的食品试验设计方法;4.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3.2 食品检测方法1.常见的食品检测方法及其原理;2.食品检测方法的误差分析;3.食品检测方法的验证;4.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3.3 统计学常用方法1.统计学概论;2.假设检验;3.方差分析;4.相关分析;5.回归分析;6.非参数方法;7.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3.4 食品统计分析1.食品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2.食品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3.食品统计分析的实际操作;4.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设计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
五、实践环节本次课程设计将安排实践环节,学生将分组进行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实践,以实际操作为基础,深入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法考核方式采用书面考试、实验报告和小组答辩等方式。
其中,实验报告和小组答辩所占比重较大。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11600f52ea551810a68715.png)
试验设计与分析Design of Experimentation张仲欣著目录绪论 (2)一、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2)二、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2)第一章基本概念及试验数据的统计整理 (3)§1-1基本概念 (3)§1-2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4)§1-3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 (4)§1-4 有效数字的截取和异常数据的剔除 (5)第二章因素试验与方差分析 (7)§2-1 概述 (7)§2-2单因素试验 (7)一、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 (7)二、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8)三、单因素试验的显著性检验 (10)四、单因素试验的数据结构 (10)§2-3 双因素试验 (12)一、双因素试验设计 (12)二、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13)三、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试验 (14)四、双因素试验的数据结构 (16)第三章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19)§3-1 正交试验设计 (19)一、正交表的特点 (19)二、交互作用表(挂一张L8(27)正交表) (19)三、试验方案设计 (19)§3-2正交试验数据的直观分析法 (20)一、单指标试验数据的极差分析 (20)二、多指标试验数据的极差分析 (23)§3-3正交试验的统计分析 (23)一、正交试验数据的分析 (24)二、正交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 (24)三、有重复的正交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 (28)§3-4不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 (30)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原则 (30)二、不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30)三、进行不等水平正交试验的注意事项 (31)第四章回归分析方法 (33)§4-1 一元线性回归 (33)一、数学模型 (33)二、回归方程的确定: (33)三、回归方程检验 (34)四、有重复试验的回归 (38)§4-2 一元非线性回归 (42)一、一元非线性方程回归的步骤 (42)二、非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检验 (42)§4-3 多元线性回归 (46)一、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及系数的计算 (46)二、方程与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48)§4-4 逐步回归分析 (50)一、最优回归方程 (50)二、逐步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 (50)三、用求解求逆紧凑变换法计算简化模型的回归系数 (53)四、逐步回归中的基本公式 (55)五、逐步回归的步骤 (58)六、逐步回归编程思路 (58)§4-5多项式回归及正交多项式的应用 (61)一、多项式回归 (61)二、正交多项式的应用 (61)第五章回归试验设计方法 (64)§5-1 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64)§5-2 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66)一、组合设计方法 (66)二、正交组合设计 (67)三、二次正交组合设计的统计分析 (68)四、二次连贯设计 (69)§5-3 具有旋转性的二次回归设计 (69)一、回归设计的旋转性 (69)二、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70)三、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70)课程名称:食品试验设计任课教师:张仲欣第一章基本概念计划学时:3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让学生了解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为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打基础。
食品实验设计与分析
![食品实验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899fabfe4733687f21aa7e.png)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名称: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名称(英语)Food Experiment Design and Analysis课程编号:B06064课程总学时:40 学时(其中,讲课30学时,实验10 学时)课程学分:2课程分类:专业限选课开设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酿酒工程本科专业先修课程:《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数学课程。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酿酒工程本科专业的限定选修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述食品试验设计、论证试施、统计分析和结果评价;是在一定数学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后的一门专业提高课。
主要培养学生正确阅读文献、判断和合理引用文献以及进行食品科学试验和写出试验总结的能力。
本课不仅提供如何正确地设计科学实验和收集数据的方法,而且也提供如何正确地整理、分析数据,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的方法。
主要任务是:第一,培养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常用方法。
第二,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收集、整理试验资料的方法。
第三,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并能对试验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
第四,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技术,包括现行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课程内容、重点及难点理论部分(30 学时)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熟悉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第一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概述第二节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统计常用术语的含义,深刻理解不同类型资料的性质并掌握资的整理方法,掌握资料特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异常数据的检出方法。
第一节常用术语第二节数字资料的性质第三节资料的整理第四节资料的特征数第五节异常数据的处理教学重点:常用术语、常用统计表与统计图、资料的特征数。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b81c5fa8956bec0975e35a.png)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授课时间:2018.8.2授课方式:理论课授课时长:30分钟授课题目(章、节):第二节单个样本平均数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所用教材:王钦德、杨坚主编《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2版)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掌握单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单个样本平均数u检验与t检验的具体方法步骤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手段:板书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20分钟;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学内容:第一步新课导入(3分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统计假设检验的意义和基本原理,现在请同学来回答一下什么是统计假设检验?可以举手回答,有请这位同学。
(请坐,这位同学回答正确。
统计假设检验也叫显著性检验,是根据某种实际的需要,对未知的或不完全知道的总体提出一些假设,然后由样本的实际结果经过一定的计算,作出在概率的意义下应当接受哪种假设的检验)另外,我们知道显著性检验是以小概率原理为基础而进行的。
当对总体所作的某一假设成立时,事件A是一个小概率事件,那么按实际推断原理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是不可能发生的。
现在进行一次试验,如果事件A发生了,则按实际推断原理这是不合理的,从而怀疑原来所作假设的正确性,于是否定原来的假设,如果事件A没发生,则没有不合理的现象,没有理由怀疑原来假设的正确性。
这就是假设检验方法的基本思想。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和单样本平均数的两种检验方法:u检验与t检验。
第二步讲授新课(25分钟)一、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建立假设。
对样本所属总体提出假设,包括无效假设H0和备择假设H A。
一般无效假设记作H0:µ=µ0。
备择假设记作H A:µ≠µ0。
无效假设是被检验的假设,通过检验可能被接受,也可能被否定。
备择假设是在无效假设被否定时准备接受的假设。
假设内容依两尾或一尾检验而有所不同。
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说课稿
![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42d41981c758f5f71f678e.png)
《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主要包括课程性质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成绩考核办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也是融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一门课程。
它是关于科学试验的设计、实施,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解释和推断的一门科学,对于食品专业领域中的数据资料分析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抓住一个“纲”字,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必须遵循的基本治学原则,是课程改革工作的纲。
强调一个“用”字,学以致用是目的,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到企业调研,教企业所需知识,培养企业所用技能,培养食品、制药类专业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倡导一个“新”字,课程设计方案必须站在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最前沿,吸取企业改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新成果。
力求反映知识更新、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案例及时充实到课程教改方案中去。
突出一个“能”字,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本着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应用能力。
彰显一个“特色”“三加两减一融合”教学模式。
即加强岗位认知能力学习,增加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增加开放实验教学,全方位开放实验室。
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进行三、课程教学内容以下是教学内容及相应的学时安排在这些内容中,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针对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改革三个方面的努力来完成教学。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e4409ffbcd126fff6050bad.png)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0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试验设计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是食品科学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知识。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正确制定试验方案,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试验设计水平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设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能独立地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推断;掌握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试验数据的整理;试验误差及控制措施;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
教学难点:常用的几种试验设计方法。
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图片、图表、现代教学设备等。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1.教学内容(1)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概述;(2)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2.重、难点提示(1)重点: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概念及作用;(2)难点:有关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如何学习食品试验统计与统计分析课程。
第二章试验数据的整理(2学时)1.教学内容(1)试验数据分类;(2)资料的整理;(3)常用统计表与统计图。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数据资料的性质;(2)难点:数据资料的整理方法;常用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第三章资料的特征值(1学时)1.教学内容(1)平均数及其性质;(2)标准差及其性质;(3)变异系数及其性质。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教学设计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46322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5.png)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运用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技术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食品工业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实验设计1.1 单因素试验设计1.2 两因素试验设计1.3 三因素及以上试验设计1.4 多水平试验设计1.5 阶梯式试验设计1.6 反应曲面试验设计2. 数据分析2.1 描述性统计分析2.2 推断统计学2.3 多重比较分析2.4 回归分析2.5 方差分析2.6 相关分析3. 应用案例3.1 食品口感评价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3.2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3.3 食品加工工艺优化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3.4 食品保鲜技术验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面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掌握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1. 授课方式1.1 面授1.2 线上授课1.3 实验实践2. 实践操作2.1 基础试验操作训练2.2 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2.3 数据处理与分析四、评估方式1. 作业考核对于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学生需要完成对应的作业任务,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计算练习。
2. 期末论文期末论文要求学生参与一个食品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并运用之前所学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3. 成绩构成作业考核:50%期末论文:50%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2. 参考书目1.《多元统计分析》2.《食品科学导论》3.《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六、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
其中:•16学时为理论课•16学时为实践操作课。
《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8822f582b160b4e767fcff6.png)
《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食品分析与检验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一、学时与学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食品分析实验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分析实验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求学生通过几个必修实验理解并掌握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的撰写;一般常见食品的成分分析、添加剂、限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正确掌握食品分析实验的技术。
通过综合实验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处理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及科技论文的能力,查阅文献、使用手册和工具书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实验项目与主要内容
四、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实验成绩占本门课总成绩的20%。
实验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取和按全部题目求平均。
“平时考核”,系指学生来实验室操作一次实验,每完成一次实验题目要考核一次,采用百分制。
每个实验题目的平时考核内容分为两部分:实验过程(占40%)和实验报告(占60%)。
对于在实验过程中有独特见解并且方案可行的可酌情加分。
五、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1] 孙清荣.食品分析与检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 张水华.食品分析实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 大连轻工业学院等合编. 食品分析.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5。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教学设计 (2)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9a1dc56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e.png)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教学设计概述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食品的安全、营养成分分析、配方开发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该学科的基础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掌握常见的食品试验设计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2.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食品试验3.能够分析和解读试验结果4.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所学知识教学内容1.食品试验设计基础–常用实验设计方法–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2.食品质量分析–营养成分测定–食品口感和外观评价方法–食品安全检测3.食品配方开发–配方优化方法–多因素分析方法教学方法1.知识讲授:通过课件、PPT等教具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
3.讨论交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促进其深入思考和探究,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课程设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实施食品试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评估方法1.作业与实验报告: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实验报告,检测其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
2.课堂互动表现: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定其在课程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在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面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教材:《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者:张三、李四,出版社:XXX出版社。
2.实验平台:XXX实验室。
3.资料:学校图书馆、网络等。
教学进度章节教学内容课时数第一章食品试验设计基础 4第二章食品质量分析 6第三章食品配方开发 6第四章课程设计与实践 4总计20结语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对本学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在未来工作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设计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24100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e.png)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设计一、引言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我们需要学习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食品试验的设计方法和统计分析技能,为日后从事食品生产、检验和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围绕着“同时存在两个冠心病因素对吃芝士蛋糕和不吃芝士蛋糕人群的血管扩张反应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全过程。
二、实验目的通过食品试验的方法,探究芝士蛋糕与血管扩张反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芝士蛋糕在冠心病预防中的作用。
三、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本次试验共选取80名参与者(40名男性和40名女性),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年龄在40-60岁之间,无其他疾病影响;•听取了实验的详细说明并同意参加实验;•禁止任何芝士蛋糕的相关饮食或任何有可能影响血管扩张的饮食或药物。
2. 实验设备•有氧运动自行车;•血压计;•通过超音频仪器(C2-2探头)测量径线,进行血管内皮反应的终末阻力。
3. 实验过程1.筛选人员后,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芝士蛋糕组和普通蛋糕组。
2.每组参与者吃一块相同重量的蛋糕,并进行约30分钟的休息。
3.对所有参与者进行基础血压检测。
4.将参与者坐在有氧运动自行车上,进行120s恢复期。
5.在每次恢复的5-6分钟内,通过超音频测量血管径线反应和心跳率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6.重复这一过程两次,总共进行三次实验。
4. 数据处理1.计算每个参与者的平均值。
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比较两种不同蛋糕组的数据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3.应用SPSS软件统计方差分析结果。
4.通过修正后的Bonferroni方法进行处理,并报告主要的分析结果。
四、预期结果通过以上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我们期望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芝士蛋糕组和普通蛋糕组之间,在试验前后的心率变化和血管扩张反应上置信度的差异是否充分显著;2.研究发现两个冠心病因素同时存在与吃芝士蛋糕或不吃芝士蛋糕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冠心病的预防效果如何。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3bde11eeff9aef8941e06a7.png)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Food experiment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课程编号:102D0006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开课学期:大二第一学期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属于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解决生物工程试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整理->分析->描述、分析结果的总结->解释->表达等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教学目标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来解决在食品科学试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要求通过这门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试验设计的基础和原则,常用的试验设计的方法和分析步骤。
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统计分析的软件,如Excel,Spss,SAS等.4、先修课程概率论,高等数学等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主要介绍试验设计的定义、作用,在食品当中的地位,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食品科学实践当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别从基础型生物科学研究、应用基础型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型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看生物统计学在科学实践中的地位。
教学方式方法建议: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
学时:2第一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1 定义2 发展简史第二节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功用1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内容2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功用第三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实践中的地位1 食品科学实验的特点与要求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思考题:1 试验设计的定义2 统计学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200054
学时:32
学分:2
授课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材:王钦德,杨坚主编.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资料:
1.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袁志发,周静芋主编.试验设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是专业选修课。
食品质量保持、贮藏方法、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和经济特性的研究及卫生标准的制定等都离不开调查和试验,都必须通过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获得可靠的数据。
试验设计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对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指导和保证试验环节的正确实施,力求以最经济的试验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指导生产以及科研工作。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试验设计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为食品科学工作者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正确制定试验方案,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试验设计水平的高级专业人才。
针对食品数据的特点,巧妙地选用恰当高效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可靠的结果和科学的结论。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设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能独立地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掌握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熟练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简单处理分析;
(2)能够利用统计假设测验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方差分析的基本知识处理实践中的问题;
(4)能够建立两个变量间的简单回归方程,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
(5)能够熟练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与方法处理科研与生产实际问题;
(6)基本掌握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
通过平时测验(包括考勤、课后习题)和课程结束闭卷考试进行成绩考核。
力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在正确阐述重要的统计学原理的同时,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介绍;每一种设计或分析方法都安排有步骤完整、过程详细的实例予以说明;各章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且配备有习题供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独立思考、演算正确、作图清楚、书写整齐。
三.教学内容
1 绪论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概述
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2 数据资料
常用术语
数字资料的性质
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特征数
异常数据的处理
3 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
理论分布
抽样分布
4 统计假设检验
概论
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
二项百分率的假设检验
统计假设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参数的区间估计
5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多重比较
单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两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和数据转换6 回归与相关
回归与相关的概念
直线回归
直线相关
应用直线回归与相关的注意事项多元线性回归
7 非参数统计
非参数统计的概念和特点
χ2检验
8 试验设计基础与抽样方法
试验设计概述
基本概念
食品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食品试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试验计划与方案
试验误差及控制
完全随机设计
样本含量的确定
9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随机区组缺值估计及其统计分析10 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的意义
正交表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11 均匀试验设计
均匀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均匀设计表
均匀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均匀试验设计实例
12 回归的正交设计
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简介
一次回归正交设计及统计分析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回归的旋转设计
四.学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