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语言的魅力教案
《语言的魅力》原文优秀7篇
![《语言的魅力》原文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fd499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e.png)
《语言的魅力》原文优秀7篇《语言的魅力》原文篇一教学案例设置情景教授《语言的魅力》《语言的魅力》是一篇打动人心的好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的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街头,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没有人帮助他。
法国著名诗人让?比浩勒在牌子上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组成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打动人心、富有诗意的语句。
结果,巴黎街头的行人变了,他们从开始对盲老人泠漠无情,到后来的热情相助,老人获得帮助后从心底漾出了喜悦之情。
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在独自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找到了这篇文章中最有魅力的语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这是学生初步阅读时的理解,要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容,品味语言的魅力仅仅停留在这里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教师用文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理解和体会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魅力的语句,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进行的:师:春天到了,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中描写春天的这段话。
(生读)师:请同学把这段话再读一篇,边读边想想你看见什么了?听见什么了?(课件:随学生读春天的语句,点击字变色,并配声音。
)有的学生说:看见了,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
有的学生说:看见了茂盛的绿树、耀眼的红花。
有的学生说:听到莺歌燕语声。
在学生的发言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在反复的诵读中,电教手段的运用中,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用优美的语句描述着在阅读之后,想象之后,头脑中出现了美丽春天的景象,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学生对自然的喜爱、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也得到了陶冶。
师:春天多美啊!(再打出一幅春光图)可是盲老人的眼前一片漆黑,他什么也看不见。
(画面:一片漆黑,盲老人静坐一旁,响起了哀婉的《江河水》)刚才还是满眼的春光,转眼间竟是一片漆黑,通过电教手段将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同时展示在同学的面前。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 语言的魅力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 语言的魅力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8cc9dc5c8d376eeafaa3134.png)
师: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这是本领;读完 课文,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的印象 生动地 讲出来,这也是本领。这节课先来个简单的,请你用上 黑板上的词语 将这个故事讲出来。试试吧。
同桌共练→指名讲述 第二课时
一、从图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嫦娥奔月》。 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什么样的画? 2、(课件出示)看,引说: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 带飘飘的——嫦娥。感觉怎样?(美)
拼音
词语
句子
辰 ch9n
星辰 良辰美景
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 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m-i
鬼字底
半包围结构
魅惑 魅力
语言有着无穷魅力。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l!
禾字旁
上下结构 巴黎 黎明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坐着一位老人。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g3i
一字旁
独体结构
乞丐 丐帮
“周旋”,什么叫“周旋”呢?这样,我们来演一演, 我来演那个奸诈贪婪的逢蒙,谁来演嫦娥? 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仙药?什么仙药? 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 那天, 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当我 藏起 来的。逢蒙兄弟,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 水, 我来给你拿。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 语言的魅力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 语言的魅力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0077f9a0029bd64793e2c08.png)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p1i
片字旁Biblioteka 左右结构木牌 牌子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sh8n
绞丝旁
左右结构
绅士 土豪劣绅
衣着华丽的绅士在大街上走过。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zh4ng
点横头
上中下结构
衷心 无动于衷
他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左偏旁:金字旁、绞丝旁。两个例字是: 钉、给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 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ch9n
辰部
半包围结构
星辰 诞辰
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 来说,只是一片漆黑。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su`n
酉字旁
左右结构
心酸 酸菜
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
习作 5 喜、怒、哀、乐。 教学随笔:
练习 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读背《边疆小夜曲》,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 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 鸣 ,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 样 发生的?
22.语言的魅力
![22.语言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5b8f50330b4c2e3f57276393.png)
(一)生自读、画
(二)交流
(三)汇报
师:让我们来一起交流吧!
A、盲老人前后变化
前:“唉!”那盲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
后:那盲老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音、形、义
魅、漆、绅(音)
魅、牌、衷、添、陶、醉、漆、辰、丐、绅(形)
繁华—形容兴旺热闹的城镇或街市。
褴褛—形容衣服破破烂烂。
乞丐—生活没有着落,专靠向人要饭或要钱过活的人。
陶醉—着了迷,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良辰美景—天气好风景美。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的力量。
无动于衷—不理睬,毫不关心,不动一点感情。
生谈(结合春天美,盲老人却看不着对比中感受)
1、指名读。
其他同学谈谈你的感受
师:对呀!春天多么美好……带着你们此时此刻的感受都读读第六自然段。一起用我们明亮的眼睛再欣赏欣赏这美丽的春天吧!
2、生体会读
“春天是美好的……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五)课文学到这,我们再读读课题,此时你对“语言的魅力”又有怎样的认识:
教学
重点
体会诗人添上的那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
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教学用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修改备注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知道了一位风烛残年,年老力衰,贫困交加,饥寒交迫的一位长年双目失明的颤巍巍的可怜老人,为了生存,在辛苦地在街上等待一天却什么也没得到的情况下,一位诗人出现了,他给了老人所有的钱,并且在她的木牌上的那行字前加上了几个字“春天到了”,正是这寥寥几个字,却使事情发生了怎样的转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板书课题《语言的魅力》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言的魅力》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言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fb04b36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2.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言的魅力》四年级语文教案《语言的魅力》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语言的魅力》,上节课我们说到乞讨的老人因为什么也没得到而非常的悲伤。
最能表现老人悲伤的句子是哪句?生: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师:读到这里,老师的内心也涌上了无限的悲伤。
难道这些路人真的没有一点儿同情心吗?生反应不一,有的说“不是”,有的默不作声。
于是老师进行提示。
师:自由读一下课文的2—5自然段,看看过路人到底有没有这份爱心。
生自由读2—5段师:谁来说一下?生:不是路人没有爱心,是老人的牌子没有魅力。
师:你认为路人刚开始没有献出爱心是牌子上的字没有魅力,没有打动他们。
你将课文进行了前后联系,你很会读书。
师:还有那位同学想说?路人其实是有爱心的,还从哪里读出了这种信息?生:在第一段,路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
师:这是最初,那后来呢?生:诗人从他的牌子上添了几个字之后,给他钱的人多极了。
师:通过老人第二次和诗人见面,他的话语里已经告诉我们了,他得到的钱多极了!师:来看老人的这句话,(屏幕出示)哪位同学来读一下?生:老人笑着回答:“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师:从老人的这句话中你又读出了老人此时是一种什么心情?生:非常高兴。
师:那你来读一读,读出老人的高兴。
生:老人笑着回答:“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师:听出老人的高兴了吗?生:听出来了。
师:还读出了什么?再读一读。
生:老人很满意。
师:好,读出你的感受。
生:老人笑着回答:“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师:老师也听出来了,你把“多极了”这几个字加重了一下语气。
体会出了老人的满意。
师:老人还有什么心情?生:他很不解,因为上午没人给他钱,到了下午竟有那么多人给他钱了。
师:从哪里看出老人不解。
生:老人笑着回答:“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师:你把“不知为什么”加重了一下语气。
同学们,老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汇成了一句话,老人笑着说生: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师:这个时候你的脑海中有什么疑问吗?生:老人不明白,为什么下午给他的钱的人多极了?师:他自己也非常疑惑不解。
语 言 的 魅 力
![语 言 的 魅 力](https://img.taocdn.com/s3/m/3e1b0e7f87c24028915fc3e1.png)
22、语言的魅力槐树小学杨文斌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诗人内心的善良,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添上的“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感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打动人心的原因。
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感悟语言的魅力所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2课,请齐读课题。
2、老师这里有两组四字词语,请大家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2)3、——你发现这两组词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第一组是课文中描写老人的,第二组是描写行人的。
)副板书:老人、行人4、课文中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谁?(让·彼浩勒)副板书:诗人5、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诗人添字前,老人什么也没有得到,添字后,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因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跟随作者的步履,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学习第1至第5自然段。
1、抓住外貌,体会可怜。
(1)过渡: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请快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画好了请举手。
(2)汇报:你来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课件出示3)3)请齐读这一句。
(4)引导体会老人的可怜。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从“衣衫褴褛”——很穷,从“头发斑白”——年龄很大,从“双目失明”——他是盲人。
(小结读书方法:你能透过词语,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
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我认为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语值得关注(引导体会“繁华”的意思),繁华的街道是什么样的?(个别汇报)(5)指导朗读。
谁能通过朗读这句话读出老人的可怜?评价后引导想象:老人家境贫穷,他能吃饱吗?能穿暖吗?老人年纪很大,行动方便吗?老人双目失明,他什么也:(生补充)看不见!你体会到老人的可怜了吗?谁再来读?我从你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体会到了老人的可怜。
22 语言的魅力_教案
![22 语言的魅力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40cf20af45b307e871972f.png)
过渡:让· 彼浩勒简单地添加了几个字,
让事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行人从无动于
衷到解囊相助,老人也因为这句话从悲伤叹
息到开心地笑了,此时,你们心中会有什么
疑问?
(生: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师:让我们从最后一自然段来寻找答案
吧!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生读最后一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四屏)
2.师:春天到了,有什么样的美丽景色?
四、写字指导
1.记忆字形。
(1)比一比。
绅—伸
辰—晨
记忆会写字,与熟字进行区分
(2)重点强调。
比较,并练习一字组多词,再进
魅(半包围结构,鬼字托个“未”字) 行书写练习,这样才学得扎实。 丐(共四笔) 酸(左边为“酉”)
(3)一字组多词。
(4)书写指导。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人们的想象,这是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精读感悟课文重点段
1.课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指的是哪一
句?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2.师:这是诗人让·彼浩勒给盲老人修
改后的一句话,木牌上开始时怎样写的?
直取文章中心,围绕着“春天
(我什么也看不见。)
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
3.师:添加了六个字让行人和盲老人发 句话展开教学。
也看不见!”深深地打动了人心,触动了人的
情感,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拓展练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
四、拓展
字训练,同时也渗透了思想教育。
1.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精彩的、有魅力的
语言。(展示课件第十五屏)
2.试着写几句有魅力的话。
板书设计:
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8d87682cff00bed5b9f31d97.png)
22、《语言的魅力》陈玉叶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师:这学期,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诗、赛诗活动。
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诗句,比一比,谁读得又快又好。
(课件出示诗句,学生自由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师:喜欢吗?为什么?生答师:是啊。
简简单单的几行字,就把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多美的语言呀!多么具有吸引力的语言呀!我们今天就一齐来分享语言的魅力。
(板书:语言的魅力)师:看看课题中哪个字比较难写?我们该怎么记住它?生:魅力的“魅”字,我们可以用换偏旁的方式。
把它和“魂”“魄”进行区别。
师: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本课重点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师:谁还能说说,魅力是什么意思?生: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师:课文中是用一个什么故事来说明语言的魅力的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自读课文,并思考一下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较为零散的回答,教师有目的地板书:盲老人,乞讨,一无所获,让·彼浩勒,添加字,解囊相助,得到很多钱。
再让学生根据板书回答)生:一个盲老人在巴黎街头乞讨,旁边的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
可是一个上午他都一无所获。
诗人让·彼浩勒在盲老人乞讨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到了下午,过路行人纷纷解囊相助,盲老人得到了很多钱。
师:你用几句简短的话就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这样的语言也很有魅力。
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去看看这是一位怎样的盲老人,他的木牌上写着什么?人们对他的态度怎样?谁能给大家读读这段话。
一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一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6f33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f.png)
一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教案主题:一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体验到语言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热爱和兴趣。
2.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1. 阅读课文《语言的魅力》,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3. 进行口语练习,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会有不同的效果,从而引出“语言的魅力”。
2. 讲解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语言的魅力》,引导他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然后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3. 练习与实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
比如,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或者自己创作一些有魅力的句子。
4. 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认识到语言的魅力,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有魅力的语言。
四、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也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或书面作业的方式,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家庭作业:
让学生在家中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文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体验语言的魅力。
六、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语言的魅力 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的魅力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4c7c2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4.png)
语言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语言的魅力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不同语境下语言运用得体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语言的魅力: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力量和魅力。
2. 语言的表达: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语境与语言:讲解不同语境下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4. 语言的得体: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根据对方身份、场合等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5. 语言的规范:强调语言规范的重要性,纠正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的不当用语。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影响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交流,提高实践能力。
4. 对比分析法:对比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明确语言运用得体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演示和分析。
2. 设计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 准备角色扮演的剧本或场景,方便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搜集语言规范的相关资料,以便进行讲解和示范。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语言魅力的认识和体会。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分析他们对语境与语言运用得体的理解。
4. 综合评价学生对语言规范的掌握程度,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语言的魅力。
2. 案例分析:呈现一组语言表达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语言魅力所在。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案例,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魅力。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语言交流,体会语言的魅力。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个关于家庭亲情的故事,要求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语言的魅力》说课稿
![《语言的魅力》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e72ef3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9.png)
《语言的魅力》说课稿《语言的魅力》说课稿1说教材:《语言的魅力》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精炼,情感丰富,是一篇打动人心的'__。
在这篇__中,作者讲述的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街头,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没有人帮助他。
法国著名诗人让.比浩勒在牌子上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
结果,巴黎街头的行人变了,他们从对盲老人泠漠无情,到热情相助,老人获得帮助后心底漾出了喜悦之情。
在《语言的魅力》一课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从而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课文了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拨动人心弦的话语,适时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针对课文特点,结合本组课文在教学时“要重视对词语与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__所包含的深刻道理,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的训练重点,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说教学设想: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阅读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从故事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就要放手让学生阅读文本,朗读与诵读能促进学生对作品的领悟,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吸收、积累与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
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朗读抓住木牌上语言的变化,体会“我什么也看不见!”与“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两句话形成的强烈对比,感悟盲老人的不幸与心酸。
语言的魅力 说课稿
![语言的魅力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e01e1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f.png)
语言的魅力说课稿标题:语言的魅力引言概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通过学习和掌握不同的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世界的多样性。
本文将从语言的表达能力、文化传承、思维方式、交流沟通和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语言的魅力。
一、语言的表达能力1.1 词汇和语法的丰富性:每种语言都有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通过这些词汇和语法规则,我们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2 比喻和隐喻的运用:语言可以通过比喻和隐喻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3 口头语和俚语的运用:口头语和俚语是语言的一部份,它们可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灵便性,让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二、语言的文化传承2.1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每种语言都与特定的文化密切相连,通过学习一门语言,我们也在了解和传承一种文化。
2.2 语言中的习俗和礼仪: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习俗和礼仪,通过学习这些习俗和礼仪,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
2.3 文学和诗歌的传承:语言是文学和诗歌的载体,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成就。
三、语言的思维方式3.1 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学习不同语言,我们可以开辟思维,拓宽视野。
3.2 多语言的思维优势:掌握多种语言的人可以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灵便切换,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3.3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语言不仅仅是思维的工具,它还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量习惯,通过学习不同语言,我们可以拓宽思维的边界。
四、语言的交流沟通4.1 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
4.2 提升沟通效果:通过学习和掌握有效的语言表达技巧,我们可以提升沟通的效果,避免误解和冲突。
四年级语文第22课语言的魅力正式版
![四年级语文第22课语言的魅力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242921227916888586d733.png)
1、我什么也看不见!
直接告诉行人的就是自己是个盲人,而这 一信息是行人用眼睛就能发现的,它不具有强 烈的感情色彩,也很难触动行人的内心世界。
2、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
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巴黎的城市与郊外 春色如此美好,而面前的盲人眼前却是一片漆黑, 这种强烈的反差,怎能不打动人们的内心,唤起 人们隐藏的良知与慈爱呢?正是因为如此,才有 了下午行人慷慨施舍的行为。
春景欣赏
小练习:
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 那(绿树红花 ),那( 莺飞燕舞 ), 那(嬉戏的孩子),怎么不叫人
( 陶醉 )呢?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 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
频开始听写吧!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毛泽东
诗歌是一种忧郁的媒体,而诗人的使命是孤独的。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 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2、盲老人的神情和心情有什么变化?用横线画 出来。
3、“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这句话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因为诗人把人间最美好的景色和人间最悲 惨的现实放在了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 而打动了每个善良人的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比较句子,哪句更有魅力,为什么?
1、我什么也看不见 。 2、春天到了,可是……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 是我安静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问题, 问南方,问故里,问希望,问距离。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绝望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热情, 给分开,给死亡, 给昨天,给安寂。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虚假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真诚, 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起。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孤 寂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诉求, 需慰藉,待分享,惹心烦,告诉你。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冷漠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动情, 为时间,为白为天黑, 畏天命。那时我们有梦,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 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 都有冗长的回声。 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走吧,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走吧,我们
语言的魅力教案
![语言的魅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b2ebe95ef7ba0d4a733b22.png)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绵阳市南山小学:王碧波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关心、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练习用“可是”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6自然段。
4、学习写有魅力的语言。
方法与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读中感悟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是体会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产生的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2、教学难点是理解第6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准备1、字词句课件2、课文插图课件3、描绘“春天美景”的图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课题,提出探索性问题,初步处理字词。
2、通过读文,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关心、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指导朗读,练习背诵第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解读魅力(2分钟)1、引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也不知道原因,想请教大家,看谁能帮助老师:我每天路过学校前面的哪片桃花林,都忍不住要停下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春天到了,那里很美。
师:是的,美的景色具有魅力,能吸引人,长得乖巧可爱的小孩有魅力也能吸引人,就连我们班会听讲的孩子也具有魅力,老师最喜欢。
那么,你们见过语言也具有魅力吗?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这篇课文,(看黑板齐读课题)22、语言的魅力2、分析课题。
师:“魅力”是什么意思?(魅:传说中的鬼怪。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处理字词(3分钟)导语: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
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课件出示:请你读一读:双目失明衣衫褴褛叹息悲伤无动于衷姗姗而去淡淡一笑让·彼浩勒漆黑满意师:“无动于衷”这个词语出现在哪句话中?谁读一读?课件出示: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2《语言的魅力》语文S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2《语言的魅力》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ce044127284b73f3425026.png)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填写那几个字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2.圈画新词,读一读,结合句子说说意思。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按提示给课文分段。
四、教师总结。
一句有魅力的话就给了盲老人以莫大的帮助,那么为什么一句话就能产生这么巨大的作用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语言,一句温馨感人的话语不仅会暖人心,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语言的魅力》这一课。
1、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能够把这么长的课文用这么简炼的语言来描述出来,真好。
二、浏览阅读,初步感知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
1、还记得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是什么吗?2.出示课件齐读。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在哪里出现,原来木牌上写着什么?3.引导学生比较句子。
(课件出示两句话)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我什么也看不见!①齐读这两句话,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②生回答: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春天来了,可是”这六个字。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前后,行人和老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画一画相关的语句。
2、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后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二)学习第一到五自然段。
1、添字前人们是什么样的表现,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徐光宗)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徐光宗)](https://img.taocdn.com/s3/m/7af93e67168884868762d6fb.png)
22语言的魅力设计者:徐光宗单位:宜阳县樊村乡宋村小学教材简析:《语言的魅力》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街头的故事:中午,一个在街头乞讨的老人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很大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他铜币。
这是为什么?原来是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在他“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上加了一句话“春天到了”,经这句美好的诗一般语言的衬托,不幸的人更加不幸,从而唤起人们对盲妇人的无限同情。
说明了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学习本课的目的:一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
二是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三是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设计理念: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积极地思考,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语言的魅力》一课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拨动人心弦的话语,适时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3、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得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
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难点: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自己写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收集精彩的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
语言的魅力说课稿小学语文说课稿
![语言的魅力说课稿小学语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c35b8a7195f312b3169a59f.png)
第22课《语言的魅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语言的魅力》,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教材分析《语言的魅力》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
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衣衫褴褛的盲老人在行乞,开始人们无动于衷,后来,法国大诗人让•彼浩勒在老人的乞讨木牌上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六个字后,人们便纷纷解囊相助。
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指出爱的纽带。
教学这篇课文不但可以让学生产生同情别人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更能在生动的故事叙述中初识语话的力量,对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言语实践能力都能起到有效地促进。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故事本身的内容也迭荡起伏,趣味性强,所以学生能比较快地把握课文内容,但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对文本表层意义的理解,还要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理解文中“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时产生魅力的原因是有难度的。
因此,我为本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衣衫褴褛、无动于衷、陶醉”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故事,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
3、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感受“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
而第三个教学目标也是本文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感悟语言的魅力所在。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还准备了四张校园真实照片、多媒体课件、硬纸卡片等。
二、说教法、学法:文章用一个小故事将课文主旨直接指向了------语言的魅力,课题也表现了这点,也就是说教学要紧紧围绕“语言的魅力”来进行。
对此我抓住可以统领全文的“语言的魅力”一词,并设置了三个具有梯度性的问题: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是指哪一句?它的魅力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能产生魅力?这是我处理教材的整体思路,对此,我将采用变序教学法、关键词品析法、比较分析法、以读促思法、想象感悟法等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上午
下午
第节
课题四年级第六单元第 22 课《语言的魅力》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
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语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我们的语言充满着巨大的魅力,恰当地运用语言,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学习了《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预习情况:
音、形、义
(音)魅、漆、绅
(形)魅、牌、衷、添、陶、醉、漆、辰、丐、绅
(课件出示)(义)
褴褛—形容衣服破破烂烂。
(课件出示)
头发斑白--头发花白
绅士--有身份、有地位的男性
无动于衷—不理睬,毫不关心,不动一点感情。
姗姗--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嬉戏---游戏,玩耍
良辰美景—天气好风景美。
3、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件出示)
4.初读课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让.比浩勒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语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等)
三、比较阅读,自主感悟。
1.带着刚才提出的“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一问题,仔细读读课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一样?在书中画出相关的语句说说感受。
2.小组交流: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四、创设情境,采访释疑
1.假如你是《巴黎时报》的一名记者,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请你即兴进行现场采访,看看人们是怎么想的,前后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2.其他同学分别扮采访对象:双目失明的老人,法国著名诗人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着寒酸的职员。
3.现在你知道语言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了吗?
五、课后延伸、学以致用
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练习作业设计
1.一句话有魅力的语言能产生神奇的魔力,普通的话十句都达不到的效果,有魅力的话一句就达到了!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写几句有魅力的话?
2.收集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用来交流的语言。
板书设计22、语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
爱
相关知识链接
二次
备课
教学
反思
编写组成员: 审稿:
教学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上午
下午
第节
课题四年级第六单元第 22 课《语言的魅力》第2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后木牌上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
3、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1.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
2、读课题,说说你对魅力的理解。
3、说说生活中你觉得有什么很有魅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语言的魅力。
以课题为突破口,理解体会“魅力”的意思,激发学习课文兴趣。
为什么诗人让•彼浩勒添上的那几个字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弄清这个问题。
二、新课:
1、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回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说具体在这篇课文中有鬼力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教师板书)从总体上回
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本课有魅力的语言指的内容。
2、(课件出示)再读课文,
(1)思考: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老人的情况一天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呢?
(2)讨论: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老人的情况一天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结合重点词句全班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木牌内容变化前后行人的态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发生的变化,来体会加上这几个字的巨大作用。
)体会有魅力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激发探求魅力所在之处的好奇心
3、细读课文,重点研究第六自然段:(课件出示)
(1)自学思考:诗人让•彼洁勒加上的那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方法提示:①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②划、边读边动笔划出相关内容,感受深的地方请做批注。
③议、独立学习后可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学习的能力
(2)全班交流:针对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
屏幕适时出现“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动,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体会,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配乐读,全班配乐读)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4、练习为下面的图画配上有魅力的警示语。
(关于爱护花草的图)(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有魅力的警示语并进行评价。
练习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2)选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警示语推荐给学校、公园或寄给报社。
)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学语言、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表达语言的魅力。
22、语言的魅力
板书
褴褛设计
相关知识
链接
二次
备课
教学
反思
编写组成员:
审稿:。